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1.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1.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1.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归纳】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典例讲解】例1.淘气练书法的时候不小心把表格弄脏了,请你帮他算一下故事书有()本。

A. 292B. 293C. 392【答案】A【解析】【解答】935-212-431=723-431=292(本)故答案为:A。

【分析】故事书的本数=总数-文艺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据此解答。

例2.下图是三年级一班评选三好学生情况统计表。

刘青比王宇少5票。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一笔代表1票,则数得刘青25票、王宇有35票,35-25=10票,即刘青比王宇少10票。

故“刘青比王宇少5票”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中票数的多少能反映出不同学生得票数量的比较,根据“刘青比王宇少的票数=王宇的票数-刘青的票数”计算即可。

例3.人正常的眨眼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如果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下表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的次数.状态平常写字看书玩手机游戏每分钟眨眼次数 24 18 15 10从上表可以看出,在________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________%.【答案】玩手机游戏;16.67【解析】【解答】解: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玩手机游戏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18-15)÷18≈0.1667=16.67%。

故答案为:玩手机游戏;16.67。

【分析】因为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所以每分钟眨眼次数越少,眼睛越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百分之几=(写字时眨眼的次数-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写字时眨眼的次数。

例4.下面是某市今年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晴阴多云雨天数 4 5绘制成统计图如下:(1)请把统计表和统计图填完整.(2)该市9月中________的天数最多,________最少.(3)你还获得什么信息?【答案】(1)解:统计表如下:天气晴阴多云雨天数18 4 3 5绘制成统计图如下:(2)晴;多云(3)解:得到的信息还有:①晴天比阴天多:18﹣4=14(天);②多云比雨天少:5﹣3=2(天).【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阴天有4天,雨天有5天,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天,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观察统计图可知,晴天有18天,多云有3天,将两个数据补充到统计表中;(2)对比9月份4种天气的天数,即可得到哪种天数最多,哪种天数最少,据此解答;(3)从统计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还有:①晴天比阴天多几天;②多云比雨天少几天,据此列式解答。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

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总结归纳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先写“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二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1)文字法:如:5时50分;(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

如:8时零5分写作8:05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

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二单元必记知识点一、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点1.运算顺序: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运算口诀:1.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2.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3.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二、混合运算练习题精选1.简单的混合运算题1.示例:79-(46+32) = 12.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

2.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题1.示例:(62-38)÷4 = 62.这类题目要求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3.应用题中的混合运算1.示例: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

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答案:90-20-17 = 53本2.这类题目将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混合运算的复习建议1.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技能。

2.理解并牢记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时的运算顺序。

3.多做练习题,通过实践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4.尝试将混合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混合运算的技巧与窍门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以便于在混合运算中快速求商。

2.注意数值大小的概念,避免因数值搞混而导致的错误。

3.灵活运用加减法,如采用适当的运算顺序和策略来简化计算。

4.巧妙利用乘除法的特性来简化计算,如乘法结合律等。

以上内容对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解决问题1、同级运算包括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和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有:+。

+,--,+-,-+,××,÷÷,×÷,÷×。

2、不同级运算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有:×+,×-,+×,-×,÷+,÷-,+÷,-÷。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有:×(+),×(-),(+)÷,(-)÷。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例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可以使用“一算,二圈,三换,四抄”的方法。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1、平均分的含义是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1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是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必记知识点一、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1.直接观察法:例如,在实地调查中,直接观察并统计事物的数量或状态。

2.计数法:使用简单的计数工具或方法,如计数器、画“正”字等,记录数据。

注意,“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一个完整的“正”字代表5个数据。

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在民意调查中较为常见。

二、数据整理与记录1.分类:根据数据的特性或需求,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

2.记录:1.画“正”字法:每画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这种方法方便且快捷。

2.其他方法:如画“√”、画“○”等,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数据的特性和个人习惯。

三、数据呈现1.统计表:将统计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可以进一步绘制统计图,如条形图、柱状图等,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四、注意事项1.细心整理:在整理数据时,一定要细心,避免遗漏或重复。

2.遵循要求:如果题目要求使用特定的方法记录数据,应严格遵循要求。

没有要求时,推荐使用画“正”字的方法。

3.合计准确: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据应使用数字表示,确保准确无误。

五、练习题示例1.天气统计:统计一周内每天的天气情况(晴天、阴天、雨天),并绘制统计表。

2.喜好统计:调查班级同学对不同颜色(红色、蓝色、绿色)的喜好情况,并绘制统计图。

六、复习建议1.理解概念:确保对数据收集、整理、呈现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2.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联系生活: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庭开支统计、班级活动参与人数统计等。

通过以上步骤,二年级学生可以对《数据收集整理》这一章节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易错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易错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易错题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点击重难点】1.几个重要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例题】【解析】(1)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2)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第二单元:时、分、秒【点击重难点】1.钟面上较短的针叫时针,较长的针叫分针,另有一个细长的针叫秒针。

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

2.时间单位有:时、分、秒,他们之间的关系是:①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②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的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③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的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3.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再看分针(5分5分的数)。

【例题】小兰每天早上读半个小时的书后开始吃饭,6:40开始读书,()开始吃饭。

【解析】方法一:40分钟再加上30分钟是70分钟,70分钟也就是1是10分,故正确答案是7:10。

列式:6时40分+30分=6时70分=7时10分;方法二:6时40分开始读书,20分钟后是7时,再过10分钟就是7:10。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点击重难点】1.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2.在地图或平面图上,规定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四个方向之间还有四个方向: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一共有八个方向。

3.指南针的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 ,可以摆几个=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 2 × 3 = 2×4 -3×6 -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 ,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加、减两步应用题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1妈妈带了1000元,买了一部电话和一台饮水机;还剩多少元电话 250元饮水机 300元2学校买来720本图书,送给一年级100本,送给二年级260本,剩下的放入图书馆,放进图书馆多少本3同学们要折340只纸船,第一天折了170只,第二天折了130只,两天后还差多少只纸船没有折4王老师买了一套西服,给了售货员400元,找回20元,西服上衣280元,西服裤子多少元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6、千克与克的认识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认识质量单位1、认识质量单位2、建立1千克、1克的质量3、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1、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和 ,它们的分别用字母和表示;2、1大袋洗衣粉大约重1千克;1小袋波力海苔大约重1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1袋饼干大约重100克;1大袋薯片大约重200克;1千克=1000克 1kg=1000g注意“分别”说明后面字母的顺序要与前面你填写的单位的顺序一致;在做给物体填单位的题目时,可以与给出的集中物品比较;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个苹果大约重240 ;2一袋方便面大约重110 ;3妈妈买来的西瓜重6 ;4小亮的书包约重4 ;5电视机的包装上写着“总重28 ”;6小明的体重30 , 他的一支笔重30 ;7一袋盐大约重500 ;8一个苹果大约重190 ;9一只鲸鱼大约重9000 ;10方法:一看物想一想所给物品在生活中的样子,它重不重二看数看给出的数是大数还是小数,结合物品填单位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 g 2000 g = kg6000克 = 千克 kg = 7000 g6千克> 克 7000 g < kg4千克< 克 3000 g >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是“>”或“<”时,要先换算成单位一样的题目后再填空;3、在里填上>、<或 =3千克 3000克 1400克 2000克1kg 999g 4500g 5kg1700克 1700千克 18千克 1800克700g 70kg 990g 1000g 3300g 33kg注意:单位不一样的先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1千克=1000克1后面加了3个“0”4、口算45kg+47kg= 360g+500g= 43kg-29kg=3200kg+900kg= 270g+30g= 1kg-600g=320kg-80kg= 5100g-900g= 2kg-1300g=1、计算要准确2、结果加单位5、看台称,读出物体的质量;西瓜重:西红柿重:1、看清称上的单位是“千克”还是“克”;2、看箭头所指的数字是几;5 36、解决问题1、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个2分硬币约重10克;2、10袋饼干重1千克,一袋饼干重克;3、1块糖约重10克, 块糖约重10千克;4、一筐桃重38千克,筐重2千克,桃重多少千克5、1千克西瓜2元,一个5千克的西瓜多少元6、7只鸭子21千克,一只鸭子多少千克7、拓展练习一只鸡重2千克,一头猪重多少千克一头猪 9只鹅1只鹅 4只鸡8、图形与变换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1、锐角和钝角1、根据要求给出一个点,或一条边画出一个钝角、锐角和直角;··2、画出一个直角大的角,画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3、会从实物中找到钝角、锐角和直角如何正确的画角,画角的工具使用9、统计苹果西瓜香蕉桃芒果1、哪两种水果喜欢的学生同样多2、如果级组举办晚会,应该买最多的是什么水果3、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吗10、找规律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的排列规律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1、基本练习⇧ ⇦⇩▫ ▫ ▫⓪①②③①②③⓪②③⓪①2、提高练习⌦↓↓⌦↓⌦注意:图形变化的规律,图形变化的方向二、数列的排列规律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1、基本练习① 4、6、8、、12、 ;② 1、4、9、16、、 ;③ 35、、29、26、、 ;④ 9、18、27、、 ;⑤ 3、6、8、11、13、、 ;⑥ 2、3、5、8、13、、 ;⑦ 99、94、89、、79;⑧ 25、1、30、2、35、3、、2、变式练习在 2、3、5、8、12、16、23、30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 ;注意:找出数列之间的规律,再填数403530252015105。

【名师课堂】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高分备考知识梳理

【名师课堂】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高分备考知识梳理

8.爸爸晚上下班,从1楼走到7楼用了42秒,爸爸 走每层平均用了多长时间? 7-1=6(层) 42÷6=7(秒) 答:爸爸走每层平均用了7秒。
返回

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返回
知识梳理
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100个
估一估你有是多怎少样个估气的球?。
我先找一个标准, 再看有几个这样的 标准。
1 复习目标
小试牛刀(写出下面各数。) 2个千和5个百__2_5_0_0___ 7个千、6个百和3个一__7_6_0_3___ 4个千和4个十_4_0_4_0____ 5个千和9个一__5_0_0_9___
(1)5319里面有(5
)个千,3 (
)个百1 、
( )个9十和( )个一。
(2)8005里面有8个(千
9÷3=3(个)
16个月饼,每4个装一盒,一共可以装( 4 )盒。 16÷4=4(盒)
2、用乘法口诀求商
30个桃子,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求商方法
想“除数乘几等于被除数”, 30÷6= (5 ()个) 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商。 答:每只小猴分5个。
也就是除数是几,就想几的 乘法口诀。
小试牛刀
育英小学有 1506人,约是 ( 1500 ) 人。
收费站昨天通过 果园有597棵
7006辆汽车,约 苹果树,约是
是(7000 )辆。 ( 600
)
棵。
4、混合运算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或只有乘 除法时按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
63÷9+4
48+36-66
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
①②
①②
55-7×5
②①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表内除法(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表内除法(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表内除法(一)》第一单元必记知识点一、知识点梳理1.平均分的概念:1.定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2.应用: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的情况:1.情况一: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2.情况二: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

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名称:1.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如,在算式42÷7=6中,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

4.用乘法口诀求商:1.方法:想除数×商=被除数。

5.乘法口诀与除法算式:1.一个乘法口诀可以写出多个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除了如“一一得一”等特殊口诀)。

二、练习题示例1.选择题:1.30÷6=5,读作(A、30除以6等于5)。

2.20里面有4个(C、5)。

3.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需具体给出算式才能判断)。

2.填空题:1.30 ÷ 5 = 6,填写被除数、除数、商等。

2.6÷口=口,表示6只大公鸡,每几只分为一组,可以分成这样的几组。

3.应用题:1.例如,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可能有(需通过计算确定)个。

三、复习方法建议1.回顾概念:确保对平均分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2.练习计算:通过大量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3.理解应用:理解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4.复习乘法口诀: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便于求商。

希望这份复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的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汇总】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余数的单位一定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易错题、常考题】1、□÷6=□……□,余数可能是()。

□÷5=4……□,余数最大是( )此时,被除数是( )。

2、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下去,第13个是( ),第20个是()。

○●●○●●○●●○……3、有一些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或5个小朋友,都剩下1块,这些糖果最少有多少块?4、两位老师带着25个同学去春游,每辆汽车可做4人,一共要几辆车?5、丁老师带3元去买练习本,已知每本练习本都是8角一本,她最多能买几本练习本?第二单元时、分、秒【知识点汇总】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1时=60分1分=60秒5、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零5分8:05【易错题、常考题】1、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小格,走了( )秒,从1走到8是走了( )秒。

2、一个人唱一首歌需要4分钟,3个人合唱则需要( )分钟。

3、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秒。

4、小芳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共需要( )分钟。

5、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的时刻?6、小明早晨6:30起床,洗脸、刷牙共用去5分钟,吃饭15分钟,读书30分钟,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差几分钟就是1小时?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知识点汇总】1、绘制方向坐标。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总结
4、一个笔记本8元,一支钢笔13元。小力买了9 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他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5、小华看一本童话书,分两天看完,第一天看了 2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3页,这本童话书 一共多少页?
请你设计两种方案 :
大车(辆) 小车(辆)
大车限乘24人 小车限乘4人 二(1)班有50人
1、一个足球9元,小军拿了100元,买了7个足 球,请你们算一算,应找回多少元钱?
4. 小巧拿100元去买书,买了6本书,每本7元,还剩 多少元钱? 5. 妈妈买了1双鞋和4件上衣,一共用了235元,一件 上衣10元钱,1双鞋多少元?
360+( )=400 ( )+9=990 800-( )=320 620=( )-62 50=800-( ) 739=( )+49
256-44+56 100-10+90
1、水果店有90个苹果,卖出去5筐,每筐 有9个,还剩下几个苹果?
2、小明每天看10页书,看了5天,还剩28页 没看完,这本书有多少页?
3、3层书架放了18本书,平均每层放几本? 如果每层再放上5本书,现在书架一共有几本 书?
3、有34个鸡蛋,每个盒子里最多放 8个鸡蛋,至少需要( )个盒子 才能全部放完。
(2)商店计划每天卖出8本书,一周 能卖掉58本书吗?
(3)小亚买了5千克苹果花了35元, 买了1千克桔子花了6元,桔子和苹果 的单价谁贵?贵多少元?
(1)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 这个数是( )位数; 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是( )位数。
(2)一个三位数,十位上是最大的一 位数,百位上的数是个位的5倍,这个 的要花32元, 太贵了,小华要买6元一支的要花多少钱?
1、一箱饼干有30块,小明每天吃3次,每次吃2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一、知识点梳理归纳一、有余数的除法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书第7页第12题)二、时、分、秒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

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

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计算题1. 动动脑,做一做。

1.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2.脱式计算。

986-(402+199) 600+345-278 268-135-652. 动动脑,做一做。

1.填一填。

104=99+______ 705=699+______ 902=899+______909-128=______ 677-96=______ 528-352=______2.比大小(用“>”“<”“=”符号填空)322-143______446-251 372-143______746-2513. 动动脑,做一做。

1.用竖式计算。

473-136= 608-223=466-359= 765-138=2.算式医院,3.林红的作业本被墨水弄脏了,她急得直哭,你能帮她把弄脏的数字算出来吗?4. 动动脑,做一做。

1.填写下表。

2.花店里原来有多少枝玫瑰花?5. 在横线上填上“>”“<”或“=”。

6×5+42______8×9-4 56÷7+2______49÷7+2 35÷5+6______2×9-148÷(6+2)______63÷9+5 (36-6)÷5______6 72÷(9-1) ______54÷6+5填空题6. 看图填时间。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7. 看图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想一下,填一填。

看下图,刘敏从胜利站出发,向______走到新华站,再向______方向走到广场站。

9. 你能根据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吗?45÷7=(______)......(______) (______)÷9=3 (4)(______)÷5=7......3 (______)÷(______)=4 (8)10. 在横线里填上“<”、“>”、“=”。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作为学生的我们,数学是必学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帮助。

1. 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两位数可以用“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56=5×10+6。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需要先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再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53+28=81;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63-32=31。

3. 三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三位数可以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785=7×100+8×10+5。

比较三位数大小需要先比较百位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最后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4. 三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三个数的数量之和,如365+187=55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452-316=136。

5. 整数的认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数可以用“+”表示,负整数可以用“-”表示。

6. 正整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 37+65=10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98-65=33。

7. 初步认识同分母多分数:同分母多分数是指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几个分数,例如1/3、2/3、3/3。

8. 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比例:比例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冒号(:)或比例符号表示,例如 1:3,1比3。

在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比例,例如男女比例为1:2。

9. 使用秤量尺进行长度度量:长度可以用米、分米、厘米等单位来度量,使用秤量尺可以测量长度。

需要注意保持尺的水平,避免测量误差。

10. 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的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是分割、将一部分放大或缩小等。

11.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性质,例如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相等,长方形对角线相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一、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天数晴天雨天阴天(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红一份,求能平均分红几份;用除法计较,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称号: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4.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易错题:三、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偏向或竖直偏向运动(上、下、左、右、前、后、斜线),而且物体的偏向不发生改动,这种运动是平移。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

第二单元 时、分、秒
例1 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 )、( )和( ),其中走得最快的 是( ),走得最慢的是( )。 例2 钟面上有( )个数,( )个大格,( )个小格;每两个数之 间是( )个大格,也就是( )个小格。 例3 时针走1大格是( )时;分针走1大格是( )分,走1小格是( ) 分;秒针走1大格是( )秒,走1小格是( )秒。 例4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分针走1圈是( )分,也就是 ( )时。 例5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圈,秒针走1圈是( )秒,也就是 ( )分。
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例1 2371中,2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1在(
)位上,表示

)。
例2 读出下面各数,并填空。
4050读作(
),由4个( )和5个( )组成。
6009读作(
),由6个( )和9个( )组成。
例3 写出下面各数
①二千零六写作(
)。
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4.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万位是几就读几个万,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 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 不读。 5.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有几就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写0占位。 6.根据数的组成,口算几千加几百,几千几百减几千或几百。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47+281=
253+364=
275+384=
596+87=
67+243=
459+541=
例2 用竖式计算。 253+394+8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加减法运算、长短、重量、时间、形状和位置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加减法运算1. 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在10以内进行快速计算,并且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加法计算。

2. 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在10以内进行快速计算,并且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减法计算。

二、长短1. 长短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长、短”、“更长、更短”等。

2. 长度的测量:学会使用标尺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三、重量1. 重量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重、轻”、“更重、更轻”等。

2. 重量的测量:学会使用秤等工具进行重量的测量,掌握基本的重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四、时间1. 时钟的读法:学会读写 Analogue clock,并掌握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计算:学会根据特定的时间进行计算,如可以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等。

五、形状1. 基本的几何图形:学会识别、描述和绘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的几何图形。

2. 形状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特征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相同、不相同”、“更大、更小”等。

六、位置1. 方向的概念:学会识别、描述和使用基本的方向词语,如:“前、后”、“左、右”等。

2. 位置的描述:通过描述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参照物的方位关系来进行位置的描述,如“在左边、在右边”等。

参考内容:1.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则,通过练习题巩固运算技巧。

2. 长度和重量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表,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练习。

3. 时钟的读法和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时间活动进行训练。

4. 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命名,通过绘制图形和形状比较的练习进行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
一、解决问题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方法:一算,二圈,三换,四抄)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
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三、图形与变换
1、角:锐角、直角、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

自身方向不
发生改变。

如:推拉窗。

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

如:方向盘。

4、平移的方法:
①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

②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

③把各个点按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

④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

五、克和千克
1、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1公斤。

1kg=1000g.进率是1000.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
千克"换成"克".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个一
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
位,第四位是千位,
3、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
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
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5、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6、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
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
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7、最大的一位数:9,最小的一位数:1
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两位数:10;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

最大的三位数:999,最小的三位数:100;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最大的四位数:9999,最小的四位数:1000;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最大的五位数:99999,最小的五位数:10000;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他们的最低位都是个位。

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

方法: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以上的看十位上的数估算。

(四舍五入)
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注意在笔算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
减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2
①十位小于五的(4、3、2、1、0)就少看,直接把个位、十位舍去写作“0”。

(四舍)如:532≈500
②十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5、6、7、8、9)就多看,把个位、十位写作“0”的的同时还要在百位上加上1.(五入)如:567≈600
①个位小于五的(4、3、2、1、0)就少看,直接把个位舍去写作“0”。

(四舍)如:532≈530
②个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5、6、7、8、9)就多看,把个位写作“0”的的同时还要在十位上加上1.(五入)如:567≈570
出现“大约”“可能”“大概”时,就需要估算,要用“≈”符号。

七、统计
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便于
更好、更清晰地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5个单位,也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
格代表多少。

数很大时有的一格可以代表10个单位。

八、找规律
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①把最后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

②把最前的放在最后,其余的往前移。

2、数列的变化规律:
①等差数列;
②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
③倍数关系;
④每个数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