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合集下载

感烟、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

感烟、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
感烟、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 (1)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见 表15-62
表15-62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火灾探测器 种类 地面面积 S/m平方 S≦80 感烟探测器 S>80 S≦30 S>30 房间高度 h/m h≦12 6< h≦12 h≦6 h≦8 h≦8 80 80 60 30 20 屋顶坡度 θ θ ≦15° A/m² R/m 6.7 6.7 5.8 4.4 3.6 15°<θ ≦30° A/m² 80 100 80 30 30 R/m 7.2 8 7.2 4.9 4.9 A/m² 80 120 100 30 40 θ >30° R/m 8 9.9 9 5.5 6.3
≧1.5m ≧0.2m ≧0.5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m
与防火门、 防火卷帘间 距
1-2m
感温探测器
(2)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棚顶或屋顶的距离(见表15-63)
表15-63 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棚顶或屋顶的距离 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棚顶或屋顶的距离 d/mm 探测器的安 装高度 h/m h≦6 6< h≦8 8< h≦10 10< h≦12 30 70 100 150 棚顶或屋顶坡度 θ θ ≦15° 最小 最大 200 250 300 350 15°<θ ≦30° 最小 200 250 300 350 最大 300 400 500 600 最小 300 400 500 600 θ >30° 最大 500 600 700 800
(3)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安装要求(见表15-64)
安装场所 走廊感温探 测器间距 走廊内感烟 探测器间距 探测器至墙 壁、梁边的 水平距离 至调、送风 口边水平距 离 与照明灯具 水平距离 距高温光源 灯具 要求 <10m <15m ≧0.5m 表15-64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安装要求 安装场所 要求 距电风扇净 ≧1.5m 距 距不突出的 ≧0.1m 扬声器净距 距多孔送顶 棚孔净距 与各种自动 喷水灭火喷 头净距 ≧0.5m

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一、火灾探测器的分类(一)根据检测的火灾特性不同,火灾探测器可分为感烟、感温、感光、复合和可燃气体等五种类型,每个类型又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种。

火灾探测器具体可分为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复合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而其中感烟火灾探测器分为点型和线型,点型分为离子型和光电型,离子型有单源型和双源型组成,光电型有减光型和放射型,线型主要有激光型和红外光束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也有点型和线型组成,点型由差温、差定温和定温组成,而线型有定温、差温、差定温型组成;感光火灾探测器主要有紫外型和红外型组成;复合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温感烟型、感温感光型、感烟感光型、红外光束感温型;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有催化燃烧型和光电型固体电解质型。

(二)根据感应元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1、点型火灾探测器。

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点周围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

2、线型火灾探测器。

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

(三)根据操作后是否能复位,可分为:1、可复位火灾探测器。

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条件不再存在的情况下,不需要更换组件即能从报警状态恢复到监视状态。

根据复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三种:(1)自动复位火灾探测器。

能自动地恢复到监视状态。

(2)遥控复位火灾探测器。

通过遥控操作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3)手动复位火灾探测器。

通过手动调节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2、不可复位火灾探测器。

(四)根据其维修保养时是否可拆,可分为:1、可拆式火灾探测器。

2、不可拆火灾探测器。

二、感烟火灾探测器。

感烟火灾探测器分为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一)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1、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

2、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1、红外光束火灾探测器。

2、激光感烟火灾探测器。

由于激光感烟探测器涉及到光学问题,所以使用中必须特别注意如下事项:(1)在被监测的区域内不得有任何可能遮断光束的障碍物存在;(2)当工作人员进行监视区域内并有可能遮断光束时,必须预先关断激光探测器的电源,以避免探测器动作而发出误报警;(3)安装时,应当仔细地对准(校准),以确保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在同一条直线上。

消防设备安装规范

消防设备安装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设置规范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烟感:(1)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12米,保护面积为80平方,保护半径6。

7米;(2)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6米,保护面积为60平方,保护半径为5.8米。

例:1500平方面积空间高度在6-12米的时候,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按照80㎡计算.在60*25米的地方,首先算出总面积1500㎡,然后根据总面积除以80²算出18。

75,所以数量是19个。

按照6.7米的保护半径来说的话,烟感之间最大间距是13.4米按照5.8米的保护半径来说的话,烟感之间最大间距是11.6米小于3米的走道,设置感烟不应该超过10米一个的距离。

感烟、感温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与自动喷淋头的净距应大于0。

3m;与嵌入式扬声器的净距应大于0。

1m;与空调送风口的净距应大于1.5m;与墙壁、梁边及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温感:(1)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30平方,保护半径为4.4米;(2)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20平方,保护半径为3。

6米.感温探测器从温度范围分类有20来种,常见的是A1和A1R,A2和A2R,A1动作温度下限是54℃,动作温度上限是65℃;A2动作温度下限是54℃,动作温度上限是70℃。

A1R和A2R等带“R”标志的,多了一个差温报警,就是一定时间内,温度骤升一定℃(比如8。

3℃/m)就会报警。

探测温度一般是54℃—70℃,按照国家的标准,探测温度最高的可达到160℃。

温感定温报警温度一般是设置在57度左右.(3)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N,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深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点型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

点型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

点蚁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目录1.导语 (1)2.点型火灾探测器 (1)3,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 (1)4.设置场所 (2)5.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4)6.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6)6.1.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7)6.2.探测器安装间 (8)6.3.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9)6.4.实例 (10)7.附录一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 (11)8.附录二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 (11)1 .导语今日消防工程为小伙伴们推送一篇,点型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

如你看完后仍然有不解或者专业上的问题,请加胡主编微信,让您与专家进行直线交流!2 .点型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根据其探测火灾特征参数的不同,可以分为感烟、感温、感光、气体、复合等5种基本类型。

火灾探测器类型的选择,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

新《火规》第5章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进行了规定,在此不赘述。

结合火灾探测器产品发展现状,新《火规》在98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目前已有运用的火灾探测器,设计人员应依据规范正确设计选用,对于新?火规?未涉及的其他火灾探测器应按企业提供的设计手册或使用说明书进行设置。

3 .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要看具体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是不一样的。

1)线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1.1)光束轴线在大空间安装时,光束轴线距离地面须大于二十米,到顶棚的高度应该0.3至1米。

1.2)接收器与发射器的光路距离须小于一百米。

1.3)探测器的安装距离须小于十四米。

探测器距离侧墙应小于七米,大于零点五米。

1.4)接收器与发射器间必须无干扰源或遮挡物。

1.5)安装发射器与接收器时,为防止移动,应固定住。

2)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1.1)探测器到墙面的距离大于零点五米。

2.2)探测器四周的零点五米范围内,不得有其它遮挡物体。

3.3)探测器到空调风口边或多孔的送风顶棚孔品的距离应大于一点五米。

火灾传感器的选择

火灾传感器的选择

感烟探测器做为前期、早期报警是非常有效的。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与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

对于有强烈的火焰辐射而仅有少量烟与热产生的火灾,应选用光电探测器,但不宜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的场所及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遮挡以及受电焊、X射线等影响的场所中使用。

感温型探测器做为火灾形成早期(早期、中期)报警非常有效。

因其工作稳定,不受非火灾烟雾气尘等干扰。

凡无法应用感烟探测器、允许产生一定的物质损失、非爆炸性的场合都可采用感温型探测器。

特别适用于经常存在大量粉尘、烟雾、水蒸气的场所及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5%的房间,但不宜用于有可能产生阴燃火的场所。

对不同高度的房间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如下:表1-1的相互关系如下表2-1:表2-1注: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a、b——探测器的安装间距(m);D1~D11(含D9')——在不同保护面积A与保护半径R下确定探测器安装间距a、b的极限曲线;Y、Z——极限曲线的端点(在Y与Z 两点的曲线范围内,保护面积可得到充分利用)。

图2-1 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8.1.4条规定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N≥S/(K*A)式中:N——探测器数量(只),N应取整数;S——该探测区域面积(m2);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K——修正系数,该综合楼为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在这里取0.9。

烟雾传感器属于气敏传感器,是气-电变换器,它将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即浓度)转化成电压或者电流信号,通过A/D转换电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后送到单片机,进而由单片机完成数据处理、浓度处理及报警控制等工作。

一般选用接触燃烧式烟雾传感器与半导体烟雾传感器。

使用接触燃烧式传感器,其探头的阻缓及中毒,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阻缓是当在烟雾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化氢等含硫物质的情况下,则有可能在无焰燃烧的同时,有些固态物质附着在催化元件表面,阻塞载体的微孔,从而引起响应缓慢反应滞缓,灵敏度降低。

感烟、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

感烟、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

(3)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1)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见表15-62
表15-62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2)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棚顶或屋顶的距离(见表15-63)
表15-63 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棚顶或屋顶的距离
(3)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安装要求(见表15-64)
表15-64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安装要求
安装场所要求安装场所要求走廊感温探测器间距<10m距电风扇净距≧1.5m 走廊内感烟探测器间距<15m距不突出的扬声器净距≧0.1m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0.5m距多孔送顶棚孔净距≧0.5m 至调、送风口边水平距离≧1.5m与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净距≧0.3m 与照明灯具水平距离≧0.2m
距高温光源灯具≧0.5m与防火门、防火卷帘间距1-2m。

火灾探测器保护面积及半径要求

火灾探测器保护面积及半径要求

火灾探测器保护面积及半径要求
2009-09-29 12:31
火灾探测器:对发生火灾后的某种火灾现象的响
应并将其
转变为电信号报警的监测器件。

1、温感探测器:是对温度升高时响应的探测器,
是将温度的变化转为电信号报警。

分为定温、差
温、定差温探测器;当空间高度小于8m时一般
保护场所单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20㎡-30㎡,保
护半径为3.6m。

2、烟感探测器:是对可见或不可见的烟雾粒子响
应的探测器,由于烟雾粒子的干扰变化转为电信
号报警。

分为光电、离子、激光等;当空间高度
为6m-12m时一般保护场所单只探测器的保护面
积80㎡,空间高度为6m以下保护面积为60㎡。

保护半径为5.8 m。

3、红外线探测器:是对火焰中可见或不可见的光
辐射响应的探测器。

可分为红外火焰型、紫外火
焰型。

探测器的最大保护面积为14X100=1400㎡,最大宽度14m。

4、燃气探测器:是对单一或多种可燃气体浓度变
化响应的探测器。

可分为点型、线型(分布型)
燃气探测器安装间距,室外是每隔15米安装一只,即保护半径是7.5米;封闭和半封闭的室内场所是7米间距安装一只,即保护半径是3.5米。

有毒性气体探测器须安装在可能泄漏源1米范围内。

小型防爆区内可燃气体探测器也须安装在可能泄漏源1米范围内。

比重大于0.975即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探头如LPG,安装在距地面0.3~1米高度内;比重比空气小的可燃气体探头如氢气安装在距吊顶0.3~2米范围内。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求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求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求1.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油遮挡物。

3. 探测器至空调送水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与0.5m。

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5.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6.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防见至少应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

感温、感光探测器距光源距离应大于1m。

7.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下表确定。

8. 探测器一般安装在室内顶棚上,当顶棚上有梁时,梁间净距小于1m时,视为平顶鹏。

在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规定图、表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个探测器。

当被梁隔离的区域面积超过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将被隔断的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并按有关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9. 安装在顶棚上的探测器的探测器边缘与下列设施的边缘水平间距宜保持为:1)与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2m。

2)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如碘钨灯、容量大于100W的白炽灯等)的净距不应小于0.5m。

3)距电风扇的净距不应小于1.5m。

4)距不突出得扬声器净距不应小于0.1m。

5)与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净距不应小于0.3m。

6)距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净距不应小于0.5m。

7)与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净距,一般为1-2m。

10.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离,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安装一个探测器。

一般公共建筑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规范

一般公共建筑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规范

一般公共建筑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规范
火灾报警控制器均不应超过3200点,一总线不宜超200点,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余量;各类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点,每一联动总线回起不宜超过100点,应留10%余量。

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设备总数不超过32点
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1、探测器
1.1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适合12m以下房间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A1A2类适合8m以下; B类适合6m以下; C-G类适合4m以下
火焰探测器适合20m以下
1.2 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应至少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建筑高度不超过14m的封闭探测空间,且火灾初期会产生大量的烟时,可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防火分区内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

宜设置在疏散通道或出入口出,明显标志,离地1.2m-1.5m。

3.火灾警报器
明显部位,不宜与安全出口指示在同一面干墙上。

离地2.2m。

4.消防广播
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

从一个防火区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不应大于12.5m。

壁挂离地2.2m以上。

建筑消防消防设施检测规程2014

建筑消防消防设施检测规程2014

ICS13.220.20P 1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 242—2014代替DB37/ 242-2008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规程2014-09-25发布2015-04-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2)5 检验项目、要求、器具及检验项目分类 (2)6 检验规则 (71)附录A(规范性附录) 定期检验工作检验范围 (73)附录B(规范性附录) 报警声响强度、风口风速值和应急灯具照度值的检测方法 (75)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 242—2008《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规程》。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了消防供配电设施、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的相关内容;——修订了原标准中不符合工程实际的条款和项目类别;——明确了定期检验的条文。

本标准由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山东省广安消防技术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盖永兴、黄凤梅、姜丰林、席海涛、齐晓倩、房传斌、谢丽娟、田成、杨华俊、周建志、范洪光、张明合、马华信、侯金月、郝世瑞、王亮、白秀芳。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要求、方法、检验项目类别和判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委托检验和建筑使用前的验收检验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的安装质量检验评定。

定期检验工作检验范围参照附录A相关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解读 -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部分

《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解读  -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部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解读--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部分在经过了多年的深思熟虑和不断修改之后,正式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终于在万众期盼中发布了。

根据近几年来市场对于火灾报警的需求和火灾报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版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对上一版GB50116-98版做出了较大改动。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探测器选择方面除了传统的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缆式感温探测器和线型感烟探测器外,针对特定场合还新增了光纤光栅测温系统、火焰探测器、图像型探测器、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等的选择和相关标准。

其中在某些章节单独列出了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设计标准,这肯定了目前此类产品在火灾报警领域所起到的作用。

对于特殊场所和具有特殊建筑特点的区域,原先普遍使用的点式烟感早已不能满足火灾探测的需要。

其实早在多年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已经开始陆续地运用在一些特殊场所,但是因为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层次不齐,设计时也只能参考国外的一些标准或相近项目。

所以现在新《规范》出台后,不仅为消防/电气设计和应用提出了指导方向,也对整个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领域的规范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解析新《规范》中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相关内容:5.4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5.4.1 下列场所宜选择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摘自规范第5.4节,22页):1. 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解读:如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无尘室等任何通过空气调节作用而保持正压的场所。

在这些场所中,烟雾通常被气流稀释,这给点型感烟探测技术的可靠性带来了困难。

而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由于采用主动的吸气式采样方式,并且系统通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加之布管灵活,所以成功地解决了气流对于烟雾探测的影响。

(图1: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2. 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超过12m 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解读:如机场航站楼、火车候车大厅、酒店中庭、大型物流中心等场所,空间跨度较大,高度往往超过12m,气流易分层和横向扩散,安装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完全无法发挥作用。

消防喷淋头的安装间距规范

消防喷淋头的安装间距规范

消防喷淋头的安装间距规范消防喷淋头的安装间距及规范一、消防喷淋头安装间距1.喷淋头安装间距一般为直径3.6米,半径1.8米;2.喷淋头最大保护面积为12.5平方;3.喷淋头距墙不能小于300mm;4.当喷淋头与吊顶距离大于80m,且吊顶内有可燃物时需使用上下喷;消防喷淋头工作原理:消防喷淋头上的红色液体是一种对热极其敏感的东西。

当温度升高,他就迅速膨胀,使装他的玻璃破裂,然后玻璃内的压力传感器就会使消防喷水泵喷水烟感和温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要求及规范烟感、温感探测器安装装间距一、烟感探测器安装间距一般为直径15米,半径7.5米;温感探测器安装间距一般为直径10米,半径5米二、设于走道的烟感,则按15米的间距设置,温感按10米间距设置三、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四、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五、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烟雾探测器可以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预防火灾。

离子感烟传感器用于感烟探测器。

离子感烟传感器是一种技术先进、工作稳定可靠的传感器。

广泛应用于各种火灾报警系统,其性能远远优于气敏电阻火灾报警器。

温感探测器是通过监测探测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来实现火灾防范的,采用高品质线性传感器,SMD贴片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可靠、低功耗、美观耐用、使用方便等特点。

电路和电源可自检,可进行模拟报警测试。

感温探测器805[1]温感探测器适用于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无烟火、有大量粉尘、在正常情况下有烟和粉尘滞留、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吸烟室、其它不宜安装烟感探测器的厅堂和公共场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建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门先进的消防技术设施,不但价格高昂,且使用性能强,因此用户在安装后,就要加强管理和维护,使之在防火灭火中充分发挥作用。

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98

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报警区域 Alarm Zone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0.2 探测区域 Detection Zone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0.3 保护面积 Monitoring Area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2.0.4 安装间距 Spacing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2.0.5 保护半径 Monitoring Radius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0.6 区域报警系统 Local Alarm System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7 集中报警系统 Remote Alarm System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Control Center Alarm System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3.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3.1.1的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1 系统设计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范围很广。

随着建筑规模和功能的不断扩大,控制项目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因此在现代化的建筑设施中,建筑消防系统必须尽可能采用迅速可靠的控制方式,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90年代以来,火灾报警随着智能化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总线制开关量,模块化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

这种模式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不仅降低了火灾误报的概率和工程造价,而且也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控制的速度和可靠性。

由于消防系统涉及到多个专业的配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也必须做到事先有充分的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规定: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人民长期以来与火灾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我国古代文献上早就有“防患于未然”的记载,也就是说要在事故和灾害尚未发生之前就要设法加以预防。

我国农村也很早就流传“灶前清,水缸满”的谚语。

灶前治,就是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水缸满,则也兼有要做好灭火准备工作的意思。

这两句话可以说是体现了防消结合的精神。

预防为主,就是要大家把防火工作放在首位。

因为,一旦发生了火灾,即使被及时扑灭,也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首先要千方百计地做好防火工作,从根本上防止火灾的发生。

从以往所发生的火灾来看,尽管直接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由于人们思想麻痹,缺乏消防知识引起的。

例如违章操作,违章用火,吸烟不慎等,只要人们提高防火警杨性,懂得消防知识,并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则极大多数火灾都是可以防止的。

做好了防火工作,能减少火灾事故,但是,由于人们认识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要完全避免火灾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做好灭火的准备工作,否则,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就会手忙脚乱,无法对付,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防”和“消”,是与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

既要把防火工作放在首位,也不能忽视灭火准备工作。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设置和安全检查要点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设置和安全检查要点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设置和安全检查要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

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是监视环境中有没有火灾的发生。

一旦有了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按结构造型分类按结构造型分类可分成点型和线型两大类。

点型探测器点型探测器是一种响应某一点周围的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大多数火灾探测器属于点型火灾探测器。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某一连续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其连续线路可以是“硬”的,也可以是“软”的。

如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是由主导体、热敏绝缘包覆层和合金导体一起构成的“硬”连续线路。

又如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是由发射器和接受器二者中间的红外光束构成“软”的连续线路。

线型火灾探测器-“硬”连续线路线型火灾探测器-“软”连续线路按探测火灾参数分类火灾探测器按照探测火灾参数的不同可分为感温、感烟、感光、可燃气体和复合式等几大类。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火灾探测器,是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火灾探测器。

因为它能探测物质燃烧初期所产生的气溶胶或烟雾粒子浓度,因此,有的国家称感烟火灾探测器为“早期发现”探测器。

常见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有离子型、光电型等几种。

离子感烟探测器由内外两个电离室为主构成。

外电离室(即检测室)有孔与外界相通,烟雾可以从该孔进入传感器内;内电离室(即补偿室)是密封的,烟雾不会进入。

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窜进外电离室,干扰了带电粒子的正常运行,使电流、电压有所改变,破坏了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衡,探测器就会产生感应而发出报警信号。

光电感烟探测器内部有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光敏元件,平常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射到光敏元件上,电路维持正常,如有烟雾从中阻隔,到达光敏元件上的光就会显著减弱,于是光敏元件就把光强的变化转换成电流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发出报警信号。

酒店火灾报警系统如何设置

酒店火灾报警系统如何设置

酒店火灾报警系统如何设置酒店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火灾报警系统是酒店消防安全的重要防线,其设置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发现火灾、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酒店火灾报警系统的设置。

一、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1、感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是酒店中最常用的探测器类型之一。

对于客房、走廊、楼梯间等区域,应优先选择感烟探测器。

因为在火灾初期,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感烟探测器能够及时感知并发出报警信号。

在布置感烟探测器时,要考虑到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一般来说,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不应超过规定的最大值,以确保能够全面覆盖保护区域,不留死角。

2、感温探测器对于厨房、锅炉房等容易产生高温的区域,感温探测器更为适用。

感温探测器能够在温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3、火焰探测器在酒店的一些特殊场所,如大型宴会厅、会议室等开阔空间,可以考虑使用火焰探测器。

火焰探测器能够快速检测到火焰的存在,及时发出警报。

二、报警装置的设置1、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应安装在酒店的公共区域,如大堂、走廊、楼梯间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

报警器的声音和灯光信号应足够醒目,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清晰可闻、可见。

2、消防广播消防广播系统是向酒店内人员传达火灾信息和疏散指示的重要手段。

广播应覆盖酒店的所有区域,包括客房、餐厅、会议室等。

在火灾发生时,广播应能够自动切换到火灾应急广播模式,清晰地播放疏散指令和安全提示。

三、系统的联动控制1、与消防设备的联动火灾报警系统应与酒店内的消防设备,如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实现联动控制。

当火灾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后,系统应能够自动启动相应的消防设备,如打开消火栓阀门、启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排烟风机等。

2、与非消防设备的联动除了消防设备,火灾报警系统还应与非消防设备实现联动,如电梯控制系统、门禁系统等。

在火灾发生时,电梯应能够自动迫降至首层,门禁系统应能够自动解锁,以便人员疏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