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部编版)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核心素养新课标一站式单元教学设计)1.课程标准目标要求(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
(2)掌握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经过及意义。
(3)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
2.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一、单元主要内容本单元的时间界限为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到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主要包括三课内容: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2课抗美援朝;第3课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盛大的开国大典仪式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民族团结。
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逼迫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朝人民的并肩奋战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浴血奋战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农民迫切获得土地的愿望上进行土地改革,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又一次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二、单元教材体例1.单元框架下设课,每课中设子目。
2.课有正文和辅文两大板块以及插图组成。
(1)正文是核心,正文以宋体内容呈现,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基本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
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两到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实。
每课的课文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
(2)辅文由前设导言与辅助栏目含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共同构成有机整体。
提供的文字材料,使“教本”与“学本”相结合,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
①课文前设导言——主要功能是这节课要讲什么,有哪些要点?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②课文旁设,以楷体内容作为补充。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

3. 下图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邮票。本次会议( B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正式确立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返回
4. [2022·深圳期末]1949年,共青团北平市委筹委会和北平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 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 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 行民主集中制。
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
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民 英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
雄
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
纪 念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 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 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返回
2. [历史解释]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座四周的十 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 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C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返回
6. [2022·佛山期末]1949年,《人民日报》刊发报道《首都 十月一日之夜》,其中记载了记者对几位现场观礼市 民的采访,有人说这是“万年不遇的大喜事”。“大喜事 ”是指中国人民( D )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夺取了抗战胜利 C.实现了全境解放 D.实现了民族独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象征着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相关链接 国徽的诞生 1950年国徽诞生
国徽中间是五星 照耀下的天安门,周 围是谷穗和齿轮。它 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 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4)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 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
社会性质改变
国内
(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统治。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 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 力量。
1989年
2009年
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一用54门礼炮 齐鸣28响?
54门礼炮代表当时统计的我国有54个 民族!几年后重新统计改为56个民族!28 响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努力建立了新 中国!
答:鸦片战争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乾隆帝时形成了金瓶掣签制度
1950年西藏地方政府派 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 的代表团,来到北京,以 求得和平解放西藏。毛泽 东主席亲自接见代表团成 员,并宴请了阿沛·阿旺 晋美等人。双方于1951年 5月达成正式协议。西藏 终于和平解放。
• 解放 全国 大陆 形势 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徽标
4.内容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并能够领会中国人民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1.新中国的成立2.新中国成立背后的努力和牺牲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2.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中的大力支持和付出。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计划采用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
教师将讲述有关新中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
学生将有机会思考这些事件对中国、对世界的意义,并探讨中国人民在此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奋斗。
五、教学工作安排1. 介绍本课程的重点和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的建立过程和历史意义。
2. 通过幻灯片展示,简略述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和相关事件。
3. 带领学生讨论和总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改革。
4. 安排一定时间供学生阅读并理解新中国成立的相关材料和文件,以使他们真正地体验和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付出的汗水和牺牲。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当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智慧,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作出的贡献。
5.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建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帮助,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此背后的伟大奋斗。
6.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报告和讨论,总结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此外,学生还要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过去优异的表现,以及提出自己对中国未来的预测和希望,以便更好地塑造中国的未来。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1)(共14张PPT)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今年是建国的第68年了。 每当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那一瞬间,同学们 想必也是心潮澎湃。对于个人来说,68年已经 步入暮年,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新的征程 才刚刚开始。下面就让我们学习第一课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一起回到祖国母亲诞生的那激动 人心的时刻。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 职权 决议
作用
开国大典
毛泽东、刘少奇、刘伯承、陈毅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阅兵式
开国大典时聚会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 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新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举行 2.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
4.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Jva8TLnOtD7!324^&*Jva8TLnOtD7!324^&山顶的海风 胥得意
•当罗布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他便知道了高原上那些叫海子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湖泊。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是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片水域太大了,像是他们心中的海。
决 内容之一 定 内容之二 会议参加者的广泛性 制定《共同纲领》 建 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 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立 内 首 人 容 都 民 决 之 、 英 定 内 四 国 雄 公 容 旗 纪 元 之 、 念 纪 三 代 碑 年 国 1949 年 9 月 21 日 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歌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答题格内)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下列哪一项属于会议的内容()①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②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
右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A.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新中国的诞生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这里的“28年”指()A.1842—1870年B.1911—1939年C.1919—1947年D.1921—1949年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这标志着()A.祖国获得了统一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6.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峙的局面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7.词语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的高频率词语是()A.土地农民新解放区B.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D.志愿军美帝国主义“最可爱的人”8.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插图丰富,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与探讨”栏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新中国成立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筹备过程可能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2.了解新中国成立的筹备过程,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
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共34张PP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表
会议进程 具 体 内 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定 国名:_______________ 《共同纲领》 __________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______________ 起了临时宪 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 举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 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1日下午3时: 1北京军民齐集天安门,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2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 举行阅兵仪式
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经历过无数次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 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 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 要永远的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重了。中国人民从此 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已,代表自 已的政府。 -----《人民日报》(1949年10月2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
解放战争时期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史时期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 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材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程、历史意义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相结合,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宣告成立的过程,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史料分析: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
4.口述历史:邀请见证新中国成立的老一辈人士,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历史图片,如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的瞬间、天安门广场上的庆祝活动等,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如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政府的垮台等,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 抗美援朝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第三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答案】:
【解析】: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答案】:
【解析】:
下列哪句话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目的( )
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书中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应该取材于下列哪一时期( )
D、李家长-44岁
【答案】:
【解析】:
一个美国记者曾想挖苦周恩来总理:“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恩来回敬他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周恩来所说的“朝鲜战场”是哪个时期发生的( )
A、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解析】:
为人民呕心沥血、英勇奋战的人往往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一赞誉源于( )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阻滞了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全部战争费用多达100亿美元。中国人流了很多血,损失了很多财产,虽然通过战争巩固了新政权,但客观的外国史学家都认为战争的消极影响要多得多。朝鲜战争打乱了新中国的发展计划,在国家最需要资金和物资进行经济恢复的时候却不得不应付战争的需要,这不能不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使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计划延迟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一课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姓名:李明单位: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手机:电子邮箱: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
二、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的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
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
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伟大祖国母亲的生日吗?每年的国庆节又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起回到祖国母亲诞生的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倾听优美的音乐,激活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由此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我们刚结束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屈辱史、挨打史、血泪史、抗争史、探索史。
教师: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终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展示:教师:中国现代史分为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今)第一篇章 黎明的曙光---- 一届政协展示:毛泽东:恩来,今天(3月23日)是进京的日子,我们进京赶考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设计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2.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观看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
2.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难点: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了响彻云霄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
70年风雨同舟,70年砥砺奋进。
国家的面貌和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成立的?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对世界又产生了哪些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学生自学课文2-3页,标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职能、作用。
组内交流,相互对照,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注。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拨)1.为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因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建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集中体现当时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毛泽东在会议上被选举为国家主席吗?不是。
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是不是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不是。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3.说说会议确定的国旗及图案的象征意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16张PPT)

返回
古今中国纪年方法的变化
夏历 帝王“谥号”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年号”
民国纪年
返回
新中国的公元纪年
随堂演练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 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
d.采用公元纪年
A
随堂演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新”主要是指( )
重要话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 了!” 庆典议程:毛泽东宣告-五星红旗升起-《义勇军 进行曲》奏起-礼炮齐鸣-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国内 意义
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 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国共产党
红色象征革命
各 行 各 业 革 命 人946——1949)
“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起点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 为起点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 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 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 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 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 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
国际 意义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之际,是否全国领土已经 基本解放?
巩固练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从而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2.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联系与区别。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情感体验法、材料解析法、对比研究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歌曲引入,再现灾难岁月。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旋律优美的老歌,让我们看着歌词,认真听,相信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许多画面。
(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2)指名交流你还联想到了什么呢?旧社会穷人们吃不饱、穿不暖。
你们肯定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过那个年代的生活,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3)小结,揭示课题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苦难的旧中国。
那你们知道这苦难的岁月在哪一天划上了句号?(1949年10月1日)就是在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板书)[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见课前预习部分。
[聚焦主题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在开国大典上,我们听到了国歌、看到了国旗。
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呢?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有662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团体和民族,许多代表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北平参加政协会议的,这些都说明政协会议的召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因此会议能最大限度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具有类似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设计

2、1951年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小节:结合教材内容
阅读
完成学案
观看
讨论
学生归纳总结
指导,批改教材学案
播放视频
总结
补充
教师补充
10
15
5
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可粘贴)5
1.下面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
A.通过《共同纲领》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
(2)新中国的性质: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初二(下)历史学科学习指导案
年月日
课题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型
新授
课时
1Hale Waihona Puke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筹备工作、开国大典的盛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进军西北、中南、西南地区,和平解放西藏的概况。“筹备新中国”是开国大典的重要背景,是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准备的重要会议;“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军事上对这一新政权的进一步完善和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的祖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点
一是开国大典的盛况,二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综合、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感受新中国成立给予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是什么?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4.西藏是怎样解放的?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新课导入】(情境式导入)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知道知道伟大祖国母亲的生日是哪天吗?每年的国庆节又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起回到祖国母亲诞生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阅读教材P2第1段,思考:(1)为什么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答案提示:为了筹建新中国。
(2)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参加会议的代表、主要议题。
答案提示:1949年在北平举行;参加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共600余人;主要议题是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阅读教材P2第2段,说说政协会议通过的主要内容。
答案提示: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通过向学生播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作品或纪实片,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解放军进藏,有力地维护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国旗。
教师: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揭开了中国现代史崭新的篇章。
(二)合作探究: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史料研读: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就要离开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离开中共中央所在地。
临行前,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
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凝视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教师:作为革命领袖,毛泽东以非凡的洞察力和战略远见充分估计到,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
所以他把进入北平城称作“进京赶考”。
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当做是“进京赶考”,是说明进京对共产党人来说至关重要。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人教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25张PPT)

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升国旗,奏国歌
54门礼炮齐鸣28响
54门礼炮:指参加政协会议的54个单位(另一说54个 民族); 28响:指中共成立28年,即从1921至1949年。
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本政府 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 法政府。
3. 一首老歌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 起来· · ·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4.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新疆和平解放 C.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D.西藏和平解放
)
5.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三、西藏和平解决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协 议,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1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 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合作探究
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并归纳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 一个行政区域。 清朝: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 管理西藏。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 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副 主 席
朱 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 澜
高 岗
(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 旗;采用公元纪年。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习巩固第一百篇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习巩固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语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
与右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语汇是( )A、开天辟地B、星火燎原C、当家做主D、改革开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做起来,我们唱着春天里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改革开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兴奋和激动,我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时间是( )A、1949年5月1日B、1949年7月1日C、1949年8月1日D、1949年10月1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复兴之路B、民主革命之路C、社会主义道路D、改革开放之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将下列图片说明前的序号与相关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①—a ②—b ③—cB、①—b ②—a ③—cC、①—c ②—a ③—bD、①—a ②—c ③—b【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果让你从“五月流血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国大典等内容中归纳和提炼一个学习的主题,以下名称最恰当的应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B、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新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一五计划”的完成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材料中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会代表构成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D.会议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中第一种梦想实现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胜利C.西藏和平解放D.土地改革完成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中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主要表现为( )A.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D.中国土地改革取得成功5.一首纪念某重大事件的诗歌写道:“美帝侵朝霸亚洲,敌锋已到绿江头。
□□□□倡正义,雄师百万复开州。
”下列选项适合填在方框中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共合作 C.抗美援朝 D.改革开放6.1950年,我国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
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用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用。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延续 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7.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 )A.英法联军 B.日本侵略者 C.美国侵略军 D.八国联军8.某历史老师在评价抗美援朝战争时说:“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但出兵的结局对中国而言却是一举两得。
”你认为这里的“两得”主要是指( )①支援了朝鲜的反侵略斗争②保卫和巩固了新生政权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④保障了西藏和平解放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9.《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哪一年发表的(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10.根据下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行为,具有正义性 ②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 ③抗美援朝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④中美两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1.图表是学习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A.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农业合作化 12.语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
与下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语汇是( )A .开天辟地B .星火燎原C .耕者有其田D .改革开放 13. 下面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1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
……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
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
”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D.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15.下列事件与其历史影响的搭配不相符的一项是( )A.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促进了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改善D.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
……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实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它发生于何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进行“抗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该战争结果如何?(6分)(4)请你为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拟订一个主题。
(3分)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行的。
它面临的最大课题已不是如何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也在于此。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
……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回答,土地改革的背景和目的各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关系?(4分)1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午3时,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广场30万军民欢声雷动。
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在国歌的乐曲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接着,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宣读完毕……阅兵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游行,群情沸腾。
材料二国家形象毕竟不是一种既定的状态。
它的构建是一个主动塑造的动态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
(1)材料一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天?“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内容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塑造国家形象的。
请就每种方式,列举一例相关史实(名称与意义)。
(12分)答案1.A 2.B 3.A 4.C 5.C 6.D 7.C 8.D 9.D 10.C 11.B 12.C 13.C 14.D 15.C16.(1)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2)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17.(1)背景: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但在新解放区,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目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助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也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证了国内的经济建设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8.(1)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2)建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政治秩序:和平解放西藏,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抗美援朝,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经济秩序: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相对应的方式举出一例史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