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转)2011-03-19 19:57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称谓,不是一般的复杂,在当前推行“一对夫妻一个孩”的现实社会里,除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外,再就没有其他亲属了,称谓很是简单。可是在过去多子女的时代,称谓就复杂多了。

所谓称谓—就是对你自己以及和你有关联的家族、亲属、师友及其他一些人的称呼。目前流行的称谓,都是汉族的称谓,为了讲解方便,这里均以“自己”为“轴心”论述的。

?



一、称谓
亲族间称谓,至今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近支称为自己家、自己家里,远支称为本家,其他亲族中人一律称为亲戚。
亲戚间的称谓,大略如下:
母亲之父,书面称外祖父,当面称姥爷。
母亲之母,书面称外祖母,当面称姥娘,或称姥姥。
外祖父之父,称老姥爷,外祖母之母,称老姥娘。
母亲之兄弟,称舅舅(大舅、二舅等以别长幼),舅之配偶称舅母或妗子、妗母。
外祖母之兄弟,称舅老爷,其配偶称舅奶奶。
外祖母之姐妹与祖母的姐妹统称为姨奶奶,其配偶统称为姨爷爷。
舅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或有直以兄、弟、姐、妹相呼者。对人则称姑舅兄弟、姑舅姐妹。
父母称女之子女为外孙、外孙女、外孙闺女,舅父母呼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女、外甥闺女。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各地多数呼外孙与外甥发音相同。
以上亲戚关系,俗称姥娘门上的。
母之姐妹,称姨母、姨、姨姨(以大姨、二姨等别长幼);姨之配偶称姨夫、姨父。
姨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对人则称两姨兄弟、两姨姐妹。
姨与姨夫,称姨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闺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姨姨门上的或两姨亲。
父之姐妹,称为姑母、姑、姑姑(以大姑、二姑等区别长幼),其配偶称姑夫、姑父。父之姑,称老姑姑、姑奶奶。
姑母、姑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亦有以兄、弟、姐、妹相呼的。对人则以姑舅兄弟、姑舅姐妹相称。
妻兄弟之子女称内侄、内侄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姑姑门上的或姑舅亲。
妻之父,书面称岳父,对人称丈人、老丈人、丈人爹、泰山、老泰山,当面则称爹、爹爹、爸爸,也有的地方称叔,称伯。
妻之母,书面称岳母,对人称丈母娘、丈母,当面则称妈、妈妈,有地方也称婶、大娘。
妻之兄弟,书面称姻兄、姻弟、内兄、内弟,对人称内兄为大舅子,称内弟为小舅子,当面则称哥哥、兄弟;内兄内弟之妻,对人统称为

舅子媳妇,以大舅子媳妇、二舅子媳妇等区别长幼。
妻子之姐妹,对外统称为姨子,姐称为大姨子、大姨子姐,妹称为小姨子,当面则称姐,称妹。
妻之姐妹之夫,对外称连襟,称两乔,称一担挑儿,称“拉不平”,当面称姐夫、妹夫。
兄弟姐妹称其姐妹之夫为姐夫、妹夫,以大姐夫、二妹夫等区别长幼。
父母对其女之夫,对人称闺女女婿、女婿、姑爷、贵客、东床、东床客,当面则称他姐夫、老×女婿等。婚后女婿住岳家,外人呼为养老女婿、倒插门女婿。又,外人称别人女婿有戏称“半个儿”的。
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亲家”,对人称亲家、男亲家、女亲家、亲家公、亲家母、亲家翁、亲家婆等,当面只称亲家。
夫与妻之兄弟之间的关系又常被称为“姐夫郎舅”。
以上亲戚关系人谓之“丈人门上的”。
二、亲戚往来
亲戚间的往来习俗也极多,极繁琐,大略归类,可分为“贺”与“吊”的往来、平时一般往来、特殊聚会往来等数种。
贺礼包括贺婚礼、贺生育、祝寿等。
吊礼行于丧葬仪式。
节日往来多行于姻亲之间,其往来民间称为“按时把节”,具体则称为“送节令”。
从前节日间的亲戚往来,有规矩,也有禁忌,例如,全省各地普遍流行的新媳妇正月十五日以前不可以住娘家,临清地方有谚语曰:“七不走,八不走,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说初七、初八、初九,这三天不能走娘家,初十日可以走,但从十一日到十五日称作“拐弯”又绝不可走娘家。正月十六日走娘家,又称“走百病”,家家媳妇都走,但到娘家又不能住到二月二,说是“怕蹬了娘家的囤子”。
亲戚间平日往来也很多,乡间人以为亲戚不常走动即是生分。平日往来,有互通有无、遇事相帮这一类事务性的往来;有送瓜送果,双方小孩的来来往往;远行归来,遍访亲戚,告诉在外情况,赠送由外乡带回来的礼物;有病有灾,及时探问安慰等。
儿女结婚之后,亲家间的相会一般并不多,见则必须礼节周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