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第11课《师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 11《师说》教案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
2反复诵读,疏通文意并理清文章思路。
【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中品味、领悟。
2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理解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2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
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对老师的尊敬。
然而,在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
针对这种情况,韩愈写下了千古名篇《师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美文。
【出示课题并板书】(幻灯1)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幻灯2)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反复诵读,疏通文意并理清文章思路。
这节课,我们着重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线索。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提问:你觉得课文写了什么?(学生对照检查预习时字音、停顿是否正确)(由初中学过的《马说》《爱莲说》引出对“说”这种文体的介绍)“说”是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文中有没有信息?(幻灯3)明确:李蟠。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 3.11 师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师说》教材分析《师说》是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尊师重道的论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顽可笑。
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本文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比较典型,并且作为了高考背诵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可以等闲视之。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预习案,并且我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了记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的文言朗读;鉴赏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
(自学讨论)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质疑讨论)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诵读整体感悟、细读圈点质疑、品读讨论交流、练习巩固积累。
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质疑问难,共同讨论,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多媒体展示】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教师由《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点拨】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高中语文 第11课《师说》(第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课堂练习
1、找出“之”“其”的句子并解释它们地意义和用法。
2、《全优课堂》P64。
教学反思
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教学内容
《师说》(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1课《师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山东省乐陵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
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
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
这个人是谁呢?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
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
虚心求教的美德.重点难点1.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2.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3.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播放录象,导入新课(首先,播放孔子给学生授课的教学片段,然后教师说,)我国古代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旧时人们教育子弟,在讲台上供一木牌,上写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为人生最须尊崇、服从者,可见人们对教师的尊敬。
但是,在我国的魏晋时期,人们却以从师学习为耻,为什么在我国的这个历史时期,从师学习却成为被人耻笑的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生韩愈的名篇《师说》,从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
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
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
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
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
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
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
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2、了解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
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
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新授课教案
师说【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并解题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
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
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教学设计
走进《师说》【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完成导学案。
牢记:不精读课文,不做导学案。
2、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导学案完成的质量。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2、反复诵读,积极参与,准确把握“道”的内涵——儒家思想,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鼓励打破流俗不盲从的精神和勇气。
诵读导入✧梳理·积累一、助读资料1、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应该像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名言警句韩愈名言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②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尊师名言①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②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③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④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3、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寒门和高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可见一斑,“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严正不屈)而为师。
”韩愈写《师说》并赠给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
2024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最后,我在课堂讲授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引导。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讲述、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师说》中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意识。
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讨论发言等方面的表现。观察学生对《师说》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师生关系和教育理念的思考。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观点阐述、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3. 随堂测试:设计一份涵盖《师说》主要知识点和思想观点的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师说》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我通过讲解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无法完全掌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增加课堂互动、设计更多的练习题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我在课堂讲授中过于强调《师说》的思想观点,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这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师说》的思想观点时出现偏差。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文本阅读和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例题3:《师说》中,“是以圣人无常师,师无常道”一句,说明了什么?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优秀教学设计.doc
第11课师说主备人:钟晓英次备人:付勇忠【教学目标】1.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 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了解词性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知识与能力)2.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到的作用。
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
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2.领会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导入新课,明确课时目标。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教案
11、师说·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韩愈对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
3.累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差别古今异义词语。
4.建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育谦逊勤学的民风。
【教课要点和难点】1.认识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照论证的方法。
【教课方法】教师解说;学生自主研究;多媒体协助。
【课时分派】两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并解题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其实是“说马”,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俗”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着重于谈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朝有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议者。
原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第1页/共9页暮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朝古文运动的倡议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联合”的看法。
他的散文题材宽泛,内容深刻,语言朴素,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异散文传统、倡议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装腔作势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确立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今后代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看法严重损坏了从师学习的民风。
到唐朝,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对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
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喧笑之,认为狂人,独韩愈奋不管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因而可知韩愈敢于抗争流俗,倡言师道,勇气难得,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议论性散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师说1.作者作品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明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创作主张,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他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
著有《昌黎先生集》,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文题解读本文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明老师的重要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
这里的“师”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的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而非狭义上的老师。
3.背景探寻唐代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等学习。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尊“家法”而鄙“从师”。
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文体知识说“说”是古代的一种用议论、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
《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类文体。
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师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师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师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师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师说》是唐代名家韩愈所著的一篇文章,内容主要是探讨“师”与“生”的关系。
作为经典名篇之一,不仅在文化范畴内享有广泛的传承和影响,还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文本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师说》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文本分析《师说》的文本结构较为简单,可分为序言、中言、尾言三个部分。
序言主要叙述作者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劝告年轻人努力学习。
中言重点探讨师与生的关系,阐释师生关系的本质及正确的培育方式。
尾言则通过比喻,再次强调学习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是要和老师、同窗共同进步。
《师说》的文体为议论文,语言简练明了,思路清晰,语句字正腔圆,形象生动,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和分析《师说》这一经典名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更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师说》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掌握文章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解读和理解,深入领会文章主旨和思想意义;3.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能够通过文本学习和分析,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自主撰写符合文化价值观的优秀文章。
三、教学内容1. 师说节选阅读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以节选的方式将《师说》文本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师生关系的本质及正确的培育方式。
2. 文本阅读让学生全文阅读《师说》,通过分析文本的主旨、框架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价值,并全方位感受韩愈的文章风格和思维特点。
3. 文本解读让学生对《师说》的中言以及毕祖道引言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理解,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文化背景和作者的思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培养方式。
必修三11《师说》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师说》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师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3. 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4. 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
虚心求教的美德.教学难点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教学方法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出示投影: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二、解题1.文体简介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11课师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11课师说一、学习目的:A 知识目的:1.掌握文中基本虚词、虚词的意义、词类活用、语法、写作手法。
2.正确看法文中论述的教员的职能作用以及从师的意义等观念。
B 才干目的:1.培育先生自读注解,疏浚浅易白话文的才干。
2.锻炼先生自查资料、找出学习重难点的才干。
C 德育目的:1.扑灭先生承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培育先生尊重师长、谦逊讨教的美德。
2.学习韩愈勇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肉体,勇于提出自己观念的勇气。
二、学习重点:1.掌握〝说〞这种文体2.掌握文中重点白话字词及句子。
三、学习难点:1.掌握文中对比说理的方法啊。
2.体会从师重道的基本含义。
四、教学方法:1.导读法:率领指点先生阅读文章。
2.点拨法:对先生课前预习时留下的效果停止点拨启示。
3.探求法:对本文结层次及中心效果停止探求。
4.分组讨论法:分小组对文中触及重点效果停止讨论。
五、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探求学习法。
六、课时布置:2课时七、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反省预习1、新课导入:效果导入法:问:你以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你的教员?谈谈在现代同窗眼中教员的社会位置如何?明白:依据先生的回答作出必要应对,谈谈教员自己都将什么样的人作为教员,总结我们每团体的生长都离不开教员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
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越来越不被注重,这种习尚不时延续到唐代。
事先仍因循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社会上发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习尚,求师学道往往会招去路人的讪笑。
但偏偏有一团体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育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倡议师道,写下了中国文明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员效果的不朽之作——«师说»,事先被人视为〝狂人〞。
这团体是谁呢?2、预习检测:〔1〕找先生阅读全文,后找先生指出读错或许不准确的字词读音。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师说》含答案
师说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准字音,背诵全文。
2。
掌握重点实词“说"“相"“传”“贻”,以及重点虚词“于"“乎”“其"。
3。
学习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事理结合的写作方法。
4.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1.纠正读音。
以小组(4人)为单位,每位同学读1段,读完后,由同组的同学纠正读错的字音。
然后同组的同学把全文齐读一遍,巩固读音。
2。
纠正翻译.以小组(4人)为单位,每位同学翻译1段,当翻译出现错误时,同组的同学要纠正译错的地方,并说明原因.3。
归纳重要的文言知识。
以小组(4人)为单位,把本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进行归纳,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4。
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以小组(4人)为单位,思考探究以下问题: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1。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
领会并运用对比论证、事理结合论证的方法。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1.诵读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
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揣摩文意。
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2。
提问法.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勇于向老师提出疑问.3。
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
“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4。
在疏通文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借鉴对比论证和事理结合论证的写作手法.“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比“论"随意.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这类文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设计13:第11课 师说
师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引导学生谈谈“尊师重道”的例子呢?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
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
”——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之《师说》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之《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1.积累掌握一些词语的用法并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并解题以前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
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
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
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
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
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人教必修3第11课《师说》教学资料一、教学目标(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分析:第1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
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
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
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
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
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
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2)吾师道也,夫庸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
庸:岂,哪。
知:管,过问。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
年:生年。
于:比。
“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3)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
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
或:有人,无定指代词。
不,通“否”。
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所谓“合叙”就是把两个句子的成份相互交叉,合在一个句子中叙述。
本篇还有一个合叙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中“先后生于吾”,是“先生于吾”与“后生于吾”的合叙形式。
翻译“合叙句”,必须将两个句子分开,若按原句顺序笼统串译,则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初中《语文》第六册《出师表》一文也出现过“合叙句”: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两个官名三个人名,谁任何职?诸葛亮当然清楚,后主刘禅也不至于糊涂,所以诸葛亮才合叙,但不了解内情的人就很难分辨了。
若翻译时照原文串译,虽然省书,但读者很难清晰把握句意。
这个句子若分叙,应该变成以下形式: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此皆良实。
依分叙的形式翻译,读者自然能清楚地把握句意。
古汉语中,合叙句是常出现的,把握这种句式,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是有益的。
有些合叙句若不会分译,往往使人根本无法弄清事实。
例如《汉书·景帝纪》中有这样的句子:“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
”到底是封谁的孙子、谁的儿子为列侯?若不分叙翻译,简直是一笔糊涂账,让人无法弄清事情真象。
这个句子分叙的译文是这样的:“封已故的御史大夫周苛的孙子、周昌的儿子为列侯。
”由此看来,古汉语中的“合叙”句式是忽视不得的。
(5)好古文:喜欢古文。
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
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6)课文第2段结尾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或怪也欤!”对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韩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反映了他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
但只要全面地分析一下第2段的内容,就会知道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要解除这种误解,关键是要弄清句中“君子”指谁?如果包括品行高尚的人,则“有些人”的意见就是对的。
但从全段看,“君子”指前文说的“今之众人”,亦即“士大夫之族”。
本段第一层指出,“师道不传”是人难以无惑的原因。
以下三个层次都是在批评“耻于从师”的恶习。
批评的矛头所向,始终是明确的:第二、三层指“今之众人”,第四层指“士大夫之族”,实际上“今之众人”所指就是“士大夫之族”。
第四层结尾的话是在对比中称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责“君子”“不齿”这些人,但其智能反而不如这些人,一褒一贬,态度十分鲜明。
联系本层前边将两种人的对比的四句话,贬的一方是“士大夫之族”,很明显,结尾的话只是对前边正反对比的评论,所以批评的矛头不可能转移,只能是“士大夫之族”。
称他们为“君子”,不过是一种讥讽手法。
其实,若能准确地翻译第2段结尾的话,误解或许不致于产生。
姑试译之:巫医、乐师、各种工匠,“君子”不屑与他们并列,现在“君子”的智能却反而赶不上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啊!补注:乃,却。
其,表示反诘副词,难道。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
“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
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
在第3段中,又运用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通(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分析: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有而已。
”——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愈者也”?——我们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应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在作者韩愈看来,授书习读还远远不能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职责应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难释疑。
按照现在的说法,作为一教师,就是要把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承担起来,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韩愈的这个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分析:对比论证是本文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文章第二段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然后对比论证。
对比的对象是不同的,先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纵向对比,接着是自身对子和对己在句读和解惑方面的对比,最后是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横向对比。
三个方面的例子,比较全面地对比论证了从师的两种态度,论证周致严密,所举的事例充分,有代表性,主要方面都列举到了。
另外一个特点是对比的对象虽然繁复,但对比论证的中心明确,都是围绕着从师道来论证的,在从师这个问题上,一种是不耻相师,一种是耻学于师,这样就把自己的观点论述得令人信服了。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和局限性?分析:本文写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时代,提出要“不耻相师”的观点,并“抗颜为师”,身体力行,其进步性显而易见。
至于韩愈提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看法,既可以理解为韩愈看问题的局限性,他认为士大夫之族的“智”应该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地位低,智能也应该低,反映了他瞧不起普通人的阶级偏见。
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韩愈强调学习对提高智能的重要性。
因为士大夫之族各方面的条件好于百工之人,受教育的条件好,文化层次相应地要高些,其“智”本应高,但出于耻学于师,才出现了“其智反不能及”的怪现象。
文章重点是批评士大夫。
士大夫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智却又不及人家,所以“其可怪也欤”。
学习本文,主要了解其进步性,了解文章的精髓所在。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