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682a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7.png)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文章环境,把握作品的主题(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2、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三)、德育渗透点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二、重、难点文中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大意。
2、默读课文,疏理小说情节,圈划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语句。
3、鉴赏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1、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的录音,勾起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回忆,营造气氛。
2、作者简介及《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
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
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
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19c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a.png)
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理念当前,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浓,常常应付了事。
因此,我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理论,我把《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课时设计成“穿越”形式的阅读体会课,让学生在上课前就有所期待。
本课时以阅读分享法、情境教学法的模式,让学生围绕“林黛玉进贾府后的见闻”的论题展开,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犹如全书的“序幕”或“缩影”,小说从第六回才开始展开故事情节。
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作品的主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归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详或略的提示,使读者一开始就能大致了解全书,不致读来漫无头绪。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三回,通过荣国府的女主人对来自苏州的第一次见面的十三岁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极其自然地介绍了荣国府的环境、人物。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序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经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所以细读文本、仔细体味应该成为教学的首选方法。
同时,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尽管有几个主要人物登台亮相,主要故事情节初见端倪,但从整个小说来说,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还是为以后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典型环境。
因此,我们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为重点进行教学,并以此带动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鉴赏人物形象。
二、教材分析:《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第一课。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训练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的重点篇目。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课属于中国古典小说,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兴趣,谈谈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多来自电视剧,对于文字读本的《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不甚了解,加上快餐文化的影响和学习任务重等原因,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文本,由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而生发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困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林黛玉进贾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林黛玉进贾府》](https://img.taocdn.com/s3/m/a28b55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林黛玉进贾府》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生僻字词、文言文语法知识点等,能够流利朗读并理解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技巧,并通过分析和鉴赏小说情节,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小说创作风格,培养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林黛玉形象的刻画、小说情节的分析等,特别是林黛玉进贾府的流程、人物关系以及各种细节描写。
2.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技巧、小说叙事技巧等,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阅读,深入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手段,全面展现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例如,利用PPT课件,逐一呈现林黛玉进贾府的流程和人物关系图谱,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脉络。
3.归纳:对小说情节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记忆。
例如,归纳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文言文语法知识点等。
4.讨论与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性。
5.拓展与提升:引入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赏析文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评价《林黛玉进贾府》,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采用互动式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小组合作等,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2.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如PPT演示文稿、视频、图片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练习题目,例如生僻字词的默写、文言文语法知识点的应用等,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6篇)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b41bd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6.png)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6篇)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把握环境这个要素在小说中的作用。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一、布置预习,熟悉课文。
任务:课文交代,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阅读文章,划出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路线图,注意她沿途看到的景物。
活动形式:自由阅读,书面作业。
(说明:画路线图能激发学生的反复阅读兴趣,从而达到熟悉文章的目的。
)二、交流路线图,介绍沿途景观。
任务:梳理内容,深入学习。
活动形式:班级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重在训练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贾府环境、具体设施的有关信息,课文中都有直接表现的文字,学生只要认真读书,不难筛选出的。
通过探讨,学生能够从感性上把握到贾府的环境特点。
)三、总结贾府的环境特点。
任务:总结贾府的环境特点。
活动形式:班级交流。
贾府的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外观宏伟。
贾府地处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在黛玉的眼中,首先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
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二、布局精妙。
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三、陈设华贵。
写“荣禧堂”,先详细描写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其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四、服饰精美。
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都极为讲究,稍微重要一点的人物出场都有服饰描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9c8c7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0.png)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在熟悉课文情节、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王熙凤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2、了解《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全面把握王熙凤的复杂性格【教学难点】体悟王熙凤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最高峰。
有人曾说过,作为一名学生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会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
所幸的是我们已没有这种遗憾。
前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部书的主要内容,熟悉了小说中所营造的典型环境——贾府的基本情况。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什么呢?文学是人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林》这一课写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的概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帷幕,虽是节迁但主要人物形象已得到鲜明的体现。
据电脑统计,《红楼梦》全书所写的人物男278人,女247人,共525人;而作者对众多人物的描写的方式多种多样,绝不雷同;我们节选的这一课描写最精彩的人物当属王熙凤和贾宝玉,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一下这份精彩。
二、整体感知:分析王熙凤的艺术形象(一)王熙凤是贾府中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因此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可谓不遗余力。
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中王熙凤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明确:1、出场时间:黛玉进贾府后,首先与贾母相见,然后又与贾府众女眷,如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一一相见。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_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优秀4篇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_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d453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a.png)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_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优秀4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
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学习重点、难点】1.学会有意识地通过对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把握,通过多种描写手段(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去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人物的性格,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读准句读,分类整理文言现象,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内容。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预习案知识准备一、小说阅读1、()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命运------理清环境描写的含义------理解主题2、梳理情节:(1)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其中一方面)概括时要注意几个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认清是单线结构还是双线结构。
(3)注意那些与情节发展有关联的人物、事物。
3、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环境描写的作用:(2)提供人物活动的生活场所(3)反映时代社会特征(4)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境(5)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6)暗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
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
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语文教案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c9bca2680203d8ce2f245c.png)
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宁府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四表妹贾惜春荣府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二姐贾迎春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表嫂李纨大表姐贾元春表兄贾宝玉三表妹贾探春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
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f911b4aeaad1f346933f81.png)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和曹雪芹的创作情况。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入手,学习刻画人物和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黛玉和宝玉的性格特点教学方法:引导、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明确单元学习方法,了解《红楼梦》及作者,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语。
1、教师结合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2、《红楼梦》和曹雪芹介绍。
因为寒假布置阅读《红楼梦》,所以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的任务可以指定一名同学完成。
教师补充概括:《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二、鼓励学生自主介绍《红楼梦》前两回内容,教师补充解释《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在此基础上展开。
三、指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后面的“《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表”,为阅读理解课文做好充分准备。
四、快速阅读课文,并把应注意的字词勾画出来,反复记忆。
(参考)注意下列字词的音形义:敕造阜盛绾着内帏盥沐两靥忖度宫绦嗔视纨袴惫懒便宜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懵懂草莽潦倒膏粱五、摘要阅读品味课文,思考并准备回答问题:课文开头有“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这次来了,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1)贾府地处什么地方,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2)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3)她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4)她在府内所见到的人,概括起来为两类,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六、作业1、依据思考题充分阅读课文,为下节课发言做好准备。
2、认真工整书写课文中应掌握的词语,巩固记忆。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29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29](https://img.taocdn.com/s3/m/849caac3a26925c52cc5bfe7.png)
人教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目的】1.了解曹雪芹及我国古典小说巨著《红楼梦》.2.品味小说的语言,体味其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3.学习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所见所闻,介绍典型环境,认识封建贵族阶级豪奢极耻的生活以及森严的等级、礼仪制度第一课时(作者·红学·结构)一、导入:播放《红楼梦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几百年来,《红楼梦》一直以她独有的魅力打动一代代人的心。
她是一曲女性的悲歌,是一首爱情的绝唱,是一部末代王朝的兴衰史,一幅滚滚红尘的风情画。
置身红楼,我们可以体味青春的浪漫,如诗如画的美妙,可以感受“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伤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欣赏其中的一节《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中国第一奇书”“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本节课让我们先走进曹雪芹,感知前五回。
二、曹雪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1、书香门第,家族显赫: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叔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皇家的供货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姑姑被入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他的家里。
祖父还奉命经常以密折向康熙报告当地江南的政治情况和大官僚的动态。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祖父曾是当地名士,能写诗、填词、编戏;还是有名的藏书家;主持刻印了《全唐诗》;曹雪芹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响,从小博览群书,有丰厚的文学文化底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不但是杰出的小说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但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
最新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最新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eacc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f.png)
最新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优秀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9eaa9f5acfa1c7ab00ccb4.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辽宁锦州铁路高中尤玉冰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剖析贾府典型环境,掌握剖析环境的方法。
2、结合环境,剖析人物命运,探求主题,掌握剖析主题的方法。
3、经过学习,使先生提高剖析、归结、评价、探求、写作等综合才干进程与方法:1、用直观演示和归结法剖析要点2、用探求法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艺术匠心情感态度价值观:1、看法封建大家族的腐朽衰败。
2、正确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外延及艺术价值,培育对祖国传统文明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剖析贾府典型环境,探求主题教学难点:掌握剖析环境、主题的方法,三、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部作品像«红楼梦»那样,把爱情喜剧写得如此震撼人心,也没有哪部作品像«红楼梦»那样,把爱情喜剧的社会缘由开掘的如此深入。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可谓字字珠玑,赏读红楼,就要字斟句酌,在〝字字血泪〞中品读出雪芹先生的真心真意真滋味!〔二〕研习新课1.初看贾府〔1〕反省预习,停止圈画旁批,完成学案。
〔2〕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贾府各处环境的描写及贾府礼节描写,停止品读,剖析概括环境特点。
表格1:贾府的规划考究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贾府规划的描写,完成下表。
表格2:贾府的摆设华贵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贾府室内摆设的描写,完成下表。
表格3:贾府的仪节 繁琐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贾府仪节的描写,完成下表。
总结: 贾府是一个贫贱显赫、等级威严的封建家族 2.再看贾府效果〔1〕猜一猜,P69第二段第五行〝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这些小厮是什么人?他们在这里做什么?看似闲来之笔,你读出了什么?明白:抓住〝总角〞剖析,八九岁的小男孩能完成仆人的职责就是跑腿送信,只因他们身上性别界限还不清楚,可以进入内院,可见贾府对男女之防的警戒,〝都〞垂手侍立,可见往常训教之严,贾府规矩之大。
高中语文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d5ca7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a.png)
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一、内容及解析内容:《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部分,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对贾府做了一次直接描写,主要介绍了小说的典型环境,接受了贾府一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的面貌,拉开《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帷幕。
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解析:本文是逼问必修3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古代小说。
二、目标及解析目标:1、掌握阅读古代小说的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性格入手,学习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及特点。
4、分析、讨论,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
解析: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深化小说鉴赏知识,学习课文中塑造人物时运用的细腻鲜明的刻画笔法,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为学习本单元接下来其他课文打好基础。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许多学生对《红楼梦》已经有初步的了解,有不少同学看过影视,但作为文学读本,《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于同学们来说还感受肤浅,课文又是节选章节,要深入文本。
1、诵读教学法。
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讨论分析法。
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3、点拨教学法。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通过教师必要的点四、教学支持条件1、重视预习环节,通过课前阅读全文了解小说内容。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把握课文主题。
3、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设计过程〔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发展脉络,知人论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授课年级:高一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形成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鉴赏能力、以及初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梳理课文,探究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方法,在用问题推动学生思维深入的过程中推进课堂内容,形成鉴赏能力,再通过训练力求提升更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客观辨证地、客观地、理性地分析特定环境下人物性格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梳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人物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赏析。
小说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的鉴赏与写作运用。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学案【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一、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方法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包括、、、、。
二、梳理作者塑造王熙凤的角度:、、、。
三、课前自主探究1、请用一句话概括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
2、王熙凤的出场给林黛玉什么感觉?这里用到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
3、从着装的色彩和饰品两个角度分析王熙凤服饰的特点。
你认为,这样的服饰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4、我们透过林黛玉的眼睛看王熙凤的容貌,会有什么感觉?5、找出文中对王熙凤的侧面描写,分析其作用。
四、课外积累《红楼梦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 一场辛苦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在前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小说的环境和情节,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小说的第三大要素——- 人物。
这些人物中有一位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人称“胭脂虎” ,她是谁呢?王熙凤。
那这节课就看看,我们透过林黛玉的眼睛会看到怎样一个王熙凤。
二、内容探究首先来看大家的课前梳理:作者从哪些角度塑造王熙凤的?学生展示梳理结果:四个方面:写出场、绘肖像(服饰,容貌)、见黛玉、回王夫人。
接下来请大家展示自主探究的成果。
探究一:写出场【学生展示探究成果】1、请用一句话概括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人未至而声先至)2、王熙凤的出场给林黛玉什么感觉?这里用到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
“放诞无礼”。
对比。
把她的“放诞无礼”和其他人的“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作对比,突出了她大胆泼辣的性格,以及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探究二:绘肖像服饰【自主探究】从着装的色彩和饰品两个角度分析王熙凤服饰的特点。
你认为,这样的服饰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学生展示自主探究成果】色彩:艳丽饰品:精致、华贵让人感到庸俗。
【教师补充】大红大绿、穿金戴银,我们的同学中有人这么穿戴,我们也会觉得很庸俗。
那当时的人怎么看,我们来看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对服饰的观点。
李渔:“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 。
由此可见,王熙凤的着装是不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的,服饰华丽,满头翡翠,环鬓金珠,确实庸俗。
容貌【自主探究】:我们透过林黛玉的眼睛看王熙凤的容貌,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展示成果】漂亮(丹凤眼、柳叶眉、粉面、丹唇、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威严、厉害(三角眼、吊梢眉、威不露、笑先闻)【教师梳理】大家的自主探究非常成功。
通过大家的自主探究,我们初步认识了王熙凤,她长相漂亮,性格大胆泼辣又不失刁钻。
而且她在贾府中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合作探究。
探究三:见黛玉(1)、她的第一句话--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合作探究】历来人们都认为王熙凤夸林黛玉的这句话夸得极为巧妙,你认为哪两个字最能体现其巧妙之处,试分析。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真.”——以前一直不相信。
“才.”——以前从来没见过。
【教师点拨】她把林黛玉夸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是惊叹。
这充分说明王熙凤会说话,能说会道。
2)、她的第二句话是:“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合作探究】她的这句话是说给哪些人听的?可见她什么性格?【学生展示探究成果】首先是黛玉;其次是三春;还有贾母。
【教师点拨】首先是黛玉,夸黛玉气质好;其次是三春,林黛玉顶多和你们三个嫡亲的孙女一样有气质;还有贾母,大家为什么都这么漂亮、有气质,都是老祖宗的孙女嘛。
你看看,一石三鸟。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八面玲珑、圆滑【教师点拨】真是啊,她绝对不会为了夸一个女人,而得罪一群女人。
(3)、第三句话:“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合作探究】她突然转喜为悲,还以帕拭泪,历来评论家都认为这“哭”是假的,你觉得呢?【学生展示探究成果】观点一:是真的。
她在顾虑林黛玉的感受,林黛玉因为丧母而来到这里,她作为一个嫂子,可不能一直高兴地笑,高兴地夸。
这哭既是对林黛玉的尊重和安慰,也是人情世故的需要。
由此可见她很精明。
观点二:是假的。
她在揣摩贾母的心理。
因为她知道,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
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可见她的“哭”是为了迎合贾母,可见其阿谀逢迎。
【教师点拨】我觉得,即便是假哭,我们也不能太过苛责她,对于一个从未谋面的婆家的姑姑,王熙凤能有多少真感情呢,总之,无论她这个哭是真是假,只要她有这个动作,林黛玉心里多少会有些安慰吧。
【教师梳理】当贾母对她一番嗔怪之后,她“忙转悲为喜”,至此,她是一笑二夸三悲四喜,转变神速,一点尴尬都没有。
可见她的随机应变。
(4)接下来,她是“忙携黛玉之手”,问她:“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合作探究】王蒙先生读到这里做批注说:“是关心的表示也是走过场” 。
你觉得是关心多呢,还是走过场多?为什么?后一句的两个“只管” 有什么言外之意?【学生展示探究成果】走过场多。
原因一:如果是关心多,就不会接二连三地只问而不给对方回答的时间。
原因二:她不听回答而问,是问给贾母看,以赢得贾母的好感。
两个“只管”的言外之意是:这个家里她说了算。
【教师点拨】这段话一方面显示其逢迎,又让林黛玉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
探究四:回王夫人“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 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 我已预备下了, 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合作探究】脂砚斋在此处批道:“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
”你觉得王熙凤提前准备好了吗?从中体现了她什么性格?【学生展示研究成果】不知道是否准备好,都有可能。
如果准备好了,说明她精明能干,处事周到。
如果没准备好,说明她随机应变(机变)教师梳理小结】这就是我们合作探究的两个问题。
以上是对王熙凤出场后的肖像、语言、动作等进行的描写,这些刻画人物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正面描写。
那相对的还有什么?探究五:侧面描写请大家展示课前探究的成果。
【自主探究】:找出小说中的侧面描写并分析其作用?【学生展示成果】林黛玉心里的想法。
贾母对她的戏谑。
林黛玉听母亲说过的话。
王夫人的笑而不语。
这些侧面描写再一次塑造了王熙凤:大胆、泼辣、得宠、精明能干可见,侧面描写可以进一步烘托人物形象。
小结:探究至此,正侧面结合,一个生动丰满、独一无二的王熙凤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几百年以来,广大读者是爱熙凤,恨熙凤,不见熙凤想熙凤。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深刻启示:在描写人物时,抓住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那样写出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富于久远的生命力。
今天林黛玉初次见到王熙凤,我们也透过黛玉的眼睛看到了王熙凤的冰山一角,但这只是管中窥豹,那全豹如何呢?我们先通过作者给王熙凤谱的曲来了解一下。
欣赏《聪明累》。
⋯⋯王熙凤结局凄惨,现在我们是否明白“聪明累”的内涵,————聪明反被聪明误。
王熙凤的一生中经历了什么而导致这样一个结局?大家如果想知道,就请阅读原著。
三、梳理:1、王熙凤的形象美丽、大胆泼辣,庸俗、威严、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精明、阿谀逢迎、随机应变。
————这个人既有值得肯定的,也有需要否定的。
可见人是很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客观地、理性地看人。
并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2、刻画人物的方法正面侧面相结合。
正面描写的方法有: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动作。
还有哪些手法也属于正面描写:神态、心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人物的服饰打扮、言行举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学习了如何塑造人物,才能让人物呼之欲出。
现在来看我们能不能用知识形成能力。
四、能力提升1、高考真题训练:(2010 年高考陕西卷)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
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问题: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 分)【答案】①趋炎附势,虚荣,自高自大;②热心。
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正面描写2、写作训练:选一个同班的同学,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初步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不要写出姓名,等我们听完后猜猜他是谁?五、作业:自己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刻画贾宝玉的方法。
板书设计:王熙凤形象分析方法形象写出场:身份、地位、大胆泼辣绘肖像: 庸俗、漂亮、威严正面描写见黛玉: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精明、阿谀逢迎、回王夫人:随机应变、处事周到侧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