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共53页

合集下载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例5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一 法),以磷酸盐缓冲液( pH7.2 ) 900ml 为溶 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 120转,依法操作,经 30 分钟时,取溶液 10ml ,滤过,取续滤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 计算每片中布洛芬与盐酸伪麻黄碱的溶出量。 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布洛伪麻片)

例7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三 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200ml为溶出 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60分 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 条件,精密量取续滤液20μ 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另取炔诺酮对照品约12mg,精密 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乙醇10ml使溶解,加 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 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用同一溶剂稀释至 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 l ,同法测定。按外 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每片中炔诺酮的溶出量。限度 为标示量的60%,应符合规定。 (复方炔诺酮片)

除主药本身的溶解性能外,制剂处方和生产工 艺也影响主药的体外溶出及其生物利用度。因此, 在药物制剂研制阶段,就应进行生物利用度和溶 出曲线或释放曲线的相关性研究,

仿制药应与原研药在相同的多种溶出条件下进行 溶出曲线或释放曲线对比试验,两者应基本一致。

制剂溶出曲线的累积溶出量一般应大于标示 量的90%。 1. 在水中微溶至不溶的难溶性药物制剂应进行 溶出度检查。 2. 因处方与生产工艺造成临床疗效不稳定的制 剂、治疗量与中毒量相接近或不宜释放过快的 口服固体制剂(包括易溶性药物),应控制多 点溶出量(第一点不应溶出过多,以控制其突 释)。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两种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
分别计算每片呋塞米与盐酸阿米洛利的溶出 量。限度均为标示量的75%,应符合规定。
(复方呋塞米片)
例7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三 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200ml为溶出 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60分
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 条件,精密量取续滤液2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另取炔诺酮对照品约12mg,精密 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乙醇10ml使溶解,加 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 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用同一溶剂稀释至 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 ,同法测定。按外
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照荧光分析法 (附录Ⅳ E),在激发波长264nm与发射波长 420nm处测定荧光强度,计算每片的溶出度。 限度均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布美他尼片)
例10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 二法),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 钟 50 转 , 依 法 操 作 , 经 45 分 钟 时 , 取 溶 液 10ml,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0.1g 规格);或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ml量瓶
(乙胺嘧啶片)
例3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三 法),以稀盐酸2.5ml加水至250ml为溶剂,转 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 取溶液10ml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64nm的波长处 测定吸光度,按C16H19CLN2.· C4H4O4的吸收系 数( E1%1cm )为217计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 为标示量的75%,应符合规定。
(2) 对于崩解型药物,在进行转篮法的整个过 程中,确保转篮网孔的通透性尤为重要,对于 处方中辅料或主药影响转篮通透性的固体制剂, 一般采用桨法。同理,制剂中若含有一定的胶 性物质,一般不宜用转篮法。

中美英三国药典溶出度、释放度检查方法比较

中美英三国药典溶出度、释放度检查方法比较

S3
12
24个样本( S1 + S2+ S3)的平均溶出量应大于等于Q
缓释制剂
Extended-Release Dosage Forms
步骤
L1
供试量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每片(个)的各规定时间测得的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最后 时间点释药量应不低于规定值 另取6片(个)测试,初复试的12片(个)在各规定时间测得的 平均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最后时间点平均释药量应不低于 规定值,且在规定时间内不得有释药量超出规定范围10%者,在 最后时间释药量不得有低于规定值10%者 另取12片(个)测试,初复试的24片(个)在各规定时间测得 的平均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最后时间点平均释药量应不低 于规定值。24片(个)中超出规定范围10%者不得多于2片 (个);最后时间释药量低于规定范围10%者不得多于2片 (个),且在规定时间内不得有释药量超出规定范围20%者,在 最后时间释药量不得有低于规定值20%者
S3
12
另取12片(个)测试,初复试的24片(个)中无低于Q-25%者, 且低于Q-15%者不多于2片(个),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速释制剂取样混合后(pooled sample)进行测定
步骤
S1 S2
供试量
6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平均溶出量应不低于Q+10% 12个样本( S1 + S2 )的平均溶出量应大于等于Q+5%
除另有规定,限度Q为75%,Q值是酸中释放量和缓冲液中释放量的总和。
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
步骤 L1 供试量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每片(个)的各规定时间测得的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

医药制造业的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

医药制造业的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

医药制造业的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溶出度与释放度是医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它们用于评价药物制剂在特定条件下的溶出速率和释放特性,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它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用于评价药物的生物可用性。

溶出度检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如篮法、桨法、旋转 disk 法等。

篮法是最常用的溶出度检测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药物制剂被放入一个篮子中,然后将篮子放入溶出介质中。

通过测量药物从制剂中溶出的速率,可以评价药物的溶出性能。

桨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它通过搅拌溶出介质来模拟胃肠道环境。

旋转 disk 法是一种较新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它通过旋转 disk 来加速药物的溶出。

溶出度检测的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来表征,如溶出速率、溶出百分比、溶出曲线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溶解性能和制剂的质量。

释放度是指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到溶液中的速度和程度。

它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用于评价药物的持续释放性能。

释放度检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如桨法、流池法、动态渗透法等。

桨法是最常用的释放度检测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药物制剂被放置在一个桨子上,然后将桨子放入溶出介质中。

通过测量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到溶液中的速率,可以评价药物的释放性能。

流池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释放度检测方法,它通过在制剂和溶出介质之间建立流动来模拟胃肠道环境。

动态渗透法是一种较新的释放度检测方法,它通过模拟体内的渗透过程来评价药物的释放性能。

释放度检测的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来表征,如释放速率、释放百分比、释放曲线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持续释放性能和制剂的质量。

溶出度与释放度是医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它们用于评价药物制剂的溶出速率和释放特性,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进行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可以评价药物的溶解性能和制剂的质量,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这是医药制造业的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的内容。

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的区别

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的区别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释放度系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

溶出度一般是针对普通制剂而言,看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够释放出来。

一般测一个点。

释放度主要针对特殊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测试时最少测三个点,第一个点看药物有没有突释,第二个点是药物释放一半左右的点,主要考察药物释放的特征,第三个点则是考察药物释放是否完全。

难溶药物检查溶出度,易溶药物检查崩解时限,检查溶出度的药物就不需要再检查崩解时限。

1.对于确定的药物,如何选择“崩解时限”与“溶出度”在上篇指导原则中介绍了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建立溶出度的判断方法:①如果制剂设计为修饰释放,则需建立释放度的标准(包括缓释、控释、胃溶和肠溶等)②如果制剂没有设计为修饰释放,则做如下考察:考察一次剂量的原料药在37±0.5℃,pH1.2-6.8范围内,在不多于250ml水中是否完全溶解。

如果不溶解,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溶解,则继续考察③以上考察的意义在于原料药的溶解性是综合剂量和胃容量来考虑的,即验证一次服用量的原料药在胃中(250ml)是否完全溶解。

这使一些溶解性能并不好、但剂量小,在250ml中可以完全溶解的药品可选择做崩解时限而不做溶出度检查。

③该制剂在15分钟内,在pH1.2、4.0、6.8条件下能否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

如果达不到80%的溶出量,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能达到80%的溶出量,则继续考察④③步考察的意义为在考察原料的溶解性能后,还要考察在该处方和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在胃中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否则,溶解性能好的原料,由于处方工艺影响了制剂溶出,依然要做溶出度检查。

④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有否相关性。

没有的话,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有的话就建立崩解时限检查标准。

在原料和制剂都达到判断程序的正结果后,还要考虑制剂的崩解时限和溶出度是否正相关。

溶出度与释放度知识点总结

溶出度与释放度知识点总结

溶出度与释放度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溶出度与释放度是两个重要的物性参数。

药物的溶出度(dissolution)是指固体药物在体外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从其固态制剂中释放出的活性成分的量。

而释放度(release)则是指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情况,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分布情况。

溶出度与释放度的研究对于药物制剂的设计、稳定性评价、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溶出度与释放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二、溶出度的影响因素1. 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溶解性、晶型、晶粒大小等会直接影响其溶出度。

通常来说,溶解度高的药物溶出度也会相对较高;而晶型和晶粒大小对溶出度也有很大影响,微粉末或者晶型转换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2. 制剂的配方:制剂的配方中所用的辅料(包括溶媒、表面活性剂等)对溶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适当的辅料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同时还能改善制剂的制备工艺。

3. 制剂的制备工艺:制剂的制备工艺对溶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包括颗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积等制备参数都直接影响着溶出度。

三、释放度的影响因素1. 肠道条件:肠道的pH值、肠道蠕动等因素对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度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药物制剂的释放度研究需要对肠道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

2. 药物的结构:药物的分子结构、亲脂性、亲水性等也会直接影响其在体内的释放度。

3. 肠道渗透性: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度还与肠道的渗透性有关,药物分子大小、极性等都会影响其在肠道内的吸收情况。

四、溶出度与释放度的研究方法1. 体外溶出试验:体外溶出试验是评价固体制剂溶解度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胃肠溶出仪、流体流变仪等。

2. 体内释放度试验:动物实验是评价药物在体内释放度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包括口服给药后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等方法。

3. 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可以通过模拟胃肠道的生理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度。

常见的包括计算机模拟方法等。

五、溶出度与释放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药物制剂的设计与优化:通过对药物溶出度与释放度的研究,可以为研究人员在药物制剂的设计时提供重要的依据,可以选择合适的搅拌速度、制剂辅料等优化药物制剂。

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现性,在未知样品的检测前必须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2.范围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药品生产工艺变更时、制剂组分发生变更时、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均应进行溶出度或释放度测定的方法学的验证。

3.责任人检测员、项目负责人、各级项目经理:要求系统、全面验证含量测定方法并记录整理验证数据。

4.程序4.1 验证内容(以下为溶出度验证方法,释放度具体详见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溶出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

它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个完整的溶出度方法验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溶出介质及介质体积的选择;(2)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及其转速的选择;(3)溶出量测定方法的验证,(4)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批内)、重现性试验(批间)等。

4.2 验证方法(一)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选择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选择包括溶出介质及介质体积的选择、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及其转速的选择。

根据《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溶出介质通常采用水、0.1mol/L盐酸溶液、缓冲液(pH值3~8为主)。

对在上述溶出介质中均不能完全溶解的难溶性药物,可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检查方法转篮法以100转/分钟为主;桨法以50转/分钟为主。

应该注意的是(1)溶出介质的体积需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大杯法(第一、二法)常用体积为500~1000ml,小杯法(第三法)常用体积为100~250ml。

部分品种为满足在溶出量测定时药物浓度的需要,可采用低于上述限度范围的溶剂。

(2)介质、方法、转速的选择一般根据溶出曲线测定结果确定。

部分资料简单地通过比较主药在各溶剂中的溶解度来选择溶出介质,我们认为相同的溶剂可能会导致对不同制剂溶出行为的差异,且工艺的选择、辅料的加入能改变主药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行为,故仅考虑溶解度是不适合的;部分资料根据单点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和转速选择,如盐酸左旋多巴甲酯片申报资料中采用篮法100rpm和桨法75rpm比较,结果45min溶出均大于95%,故选择桨法75rpm测定溶出度,单点测定不能很好区分不同处方和生产工艺的溶出情况,也影响溶出拐点的确定,故不合适;考虑今后大生产工艺,申报单位确定溶出度检查方法中常采用高转速或延长取样时间,取样时间与溶出曲线的拐点位置相距较远,导致溶出度测定区分能力不明显,溶出度取样时间常选择溶出曲线的拐点处后推10~20分钟,如果时间较长或太短,可通过适当提高或减低转速等手段重新测定溶出曲线。

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的区别

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的区别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释放度系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

溶出度一般是针对普通制剂而言,看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够释放出来。

一般测一个点。

释放度主要针对特殊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测试时最少测三个点,第一个点看药物有没有突释,第二个点是药物释放一半左右的点,主要考察药物释放的特征,第三个点则是考察药物释放是否完全。

难溶药物检查溶出度,易溶药物检查崩解时限,检查溶出度的药物就不需要再检查崩解时限。

1. 对于确定的药物,如何选择“崩解时限”与“溶出度”在上篇指导原则中介绍了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建立溶出度的判断方法:①如果制剂设计为修饰释放,则需建立释放度的标准(包括缓释、控释、胃溶和肠溶等)②如果制剂没有设计为修饰释放,则做如下考察:考察一次剂量的原料药在37±0.5℃,pH1.2-6.8范围内, 在不多于250ml水中是否完全溶解。

如果不溶解,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溶解,则继续考察③以上考察的意义在于原料药的溶解性是综合剂量和胃容量来考虑的, 即验证一次服用量的原料药在胃中(250ml)是否完全溶解。

这使一些溶解性能并不好、但剂量小, 在250ml中可以完全溶解的药品可选择做崩解时限而不做溶出度检查。

③该制剂在15分钟内,在pH1.2、4.0、6.8条件下能否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

如果达不到80%的溶出量,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能达到80%的溶出量,则继续考察④③步考察的意义为在考察原料的溶解性能后, 还要考察在该处方和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在胃中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否则, 溶解性能好的原料, 由于处方工艺影响了制剂溶出, 依然要做溶出度检查。

④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有否相关性。

没有的话,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有的话就建立崩解时限检查标准。

中国药典溶出度_溶出度-2015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溶出度_溶出度-2015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201兹舉版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度。

仪器装置第一法(篮法>(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其形状尺寸如图1所示。

篮体A由方孔筛网 (丝径为 0. 28mm士 0. 03mm,网孔为 0. 40mm士 0. 04mm) 制成,呈圆柱形,转篮内径为20.2mm±0mm,上下两端都有封边。

篮轴B的直径为 75mm士0.35mm,轴的末端连一圆盘,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为 Omm土0.5mm);盖边系两层,上层直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3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

角。

(2)溶出杯一般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 土 4mm(圆柱部分内径最大值和内径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5mm),高为185mm ±25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

溶出杯置恒温水浴或其他适当的加热装置中。

(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士4%范围之内。

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装置所处的环境)。

转篮旋转时,篮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mm,转篮下缘的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 Omm。

(4)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

75±0.3575±0.3520.2 士 0 -IO.IS8+|..9£ZZolr+lofs■ 70±5,0 -单位咖图1转篮装置图2搅拌桨装置第二法(桨法>除将转篮换成搅拌桨外,其他装置和要求与第一法相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同。

搅拌桨的下端及桨叶部分可涂适当的惰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其形状尺寸如图2所示。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点动成线,平面上的曲线可以看作是由具有某种规律 的点组成的集合。是动点按某种规律运动而成的轨迹。) 溶出曲线可以看成是由具有其本身溶出特征的不同 时间溶出量组成的集合。
溶出曲线表示制剂的整个溶出过程,相同处方同一 生产工艺的产品,其溶出曲线应该是相近的。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溶出度与溶出曲线?
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 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规定条件中的时间如果是一点,测得的溶出量就是 单点溶出度;时间如果是连续的多个点,测得的溶出量 按次序连起来就是溶出曲线。
转轴的晃动
篮法:晃动在2.0~5.0mm时,水杨酸和泼尼松标准片溶出比晃动在2.0mm时增加 5% 桨法:晃动在1.0~2.0mm时,水杨酸和泼尼松标准片溶出比晃动在0.5mm时增加 8%和5%
处理方法:
设计时考虑:
转轴杆越短越好 转轴杆实行双点固定,两个固定点距离越大越好,下固定点至杆底的距离越 小越好 检测转轴杆的垂直度 转轴杆应垂直挂放,不得横放,防止变形
四、影响溶出度测定的因素
2、介质的影响
脱气程度
气泡对药物溶出的影响复杂,因药物品种而异,使结果重现性不好
气泡的影响
影响流体力学效应 影响制剂与介质的接触面积 影响筛网的通透性 聚集崩解的颗粒 吸附在杯壁的气泡提供了崩解颗粒的聚集场所
泼尼松标准片在脱气的水中,溶出比未脱气的高约30%
四、影响溶出度测定的因素 3、流体力学的影响 溶出杯一致性(尺寸配套)
二、溶出度测定法在中国药典中的发展
1、方法发展 1985年版 篮法、桨法
1995年版
2、品种发展 1985年版 1990年版 1995年版 2000年版 2005年版 2010年版

中美英三国药典溶出度、释放度检查方法比较 共32页PPT资料

中美英三国药典溶出度、释放度检查方法比较 共32页PPT资料

于规定限度(Q);除另有规定外,Q应为标示量的70%
2
6
6片(粒)中仅有1~2片(粒)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
其平均释放量不低于Q
3
12
6片(粒)中如有1~2片(粒)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
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释放量不低于Q时,应另
取6片(粒)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中有1~3片(粒)低于
1990年版(第22版)增加了测定透皮贴剂的三种装 置桨碟法:(paddle over disk)、筒 法(cylinder)、往复碟法 (reciprocating disk)
2019年版(第23版)仪器增至7种 2000年版(第24版)进一步增加和完善设备
. . . . .
2019年版(第30版) 7种仪器设备 篮法 basket 桨法 paddle 往复筒法 reciprocating cylinder 流通池(流室)法 flow-through cell 桨碟法 paddle over disk 筒法 cylinder 往复架法 peciprocating holder
2.装置四(流通池法)主要用于缓释、难溶剂型的 测试。
3.装置五(桨碟法)和装置六(筒法)专门用于透 皮吸收贴剂的测试。
• 英国药典
1973年版规定了地高辛片的溶出度和释放度检查 1988年版引入溶出度检查法,篮法、桨法 1993年版增加流通池法装置,未规定药物释放度
检查法 2019年版增加透皮每个点测得的释放量,如有1~2片(粒)超出 规定范围,其中仅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围的10%,但未超过规 定范围的20%,且其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范围,应另取6片(粒) 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中,在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如 有1~3片(粒)超出规定范围,其中仅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 围的10%,但未超出规定范围的20%,且其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 范围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3. 溶出方法的选择;主要有第一法 (转篮法)、第二法(桨法)和第三法 (小杯法)。 小杯法主要用于在转篮法和桨法条件 下,溶出液的浓度过稀,即使采用较灵 敏的方法(如UV法使用长光路吸收池等) 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的品种。 转篮法和桨法的选择,一般可参照下 列原则:
(1) 对于非崩解型药物,用转篮法较好。 ( 2 ) 对于崩解型药物,在进行转篮法的整个过 程中,确保转篮网孔的通透性尤为重要,对于 处方中辅料或主药影响转篮通透性的固体制剂, 一般采用桨法。同理,制剂中若含有一定的胶 性物质,一般不宜用转篮法。 ( 3 ) 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选 桨法比转篮法好。 ( 4 ) 对于漂浮于液面的制剂,如果辅料不堵塞 网孔,应选用转篮法。否则,选用桨法并将供 试品放入沉降篮中,并在正文中加以规定。但 采用小杯法时不能使用沉降篮。

缓释制剂释药曲线的累积释放量一般应大 于标示量的90%, 从释药曲线图中至少选出 5 个取样时间点, 同时应根据给药时间间隔不同,适当增加取 样点。 一般第一个取样点为 0.5~1 小时,用于考察 药物是否有突释,中间取样时间点,用于确 定释药特性,最后的取样时间点,用于考察 释药是否基本完全。控释制剂,较全面地考 察体外药物恒速或几乎恒速释放情况。



例2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二 法),以 0.1mol/L 盐酸溶液 500ml 为溶出介质, 转速为每分钟 75 转,依法操作,经 45 分钟时, 取溶液适量滤过,取续滤液照含量测定项下 的方法,自“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起, 依法测定,计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 量的75%,应符合规定。 (乙胺嘧啶片)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取样时间为 45 分钟, 限度(Q)为标示量的70%。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可编辑)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可编辑)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用于检查药物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它是评价药物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简易试验方法。

对于难溶性药物而言,其制剂崩解时限合格并不一定能保证药物完全地溶解出来,也就不能保证具有可靠的疗效,因此崩解时限检查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主药的溶出速率和溶出程度以及肌体的吸收情况。

除主药本身的溶解性能外,制剂处方和生产工艺也影响主药的体外溶出及其生物利用度。

因此,在药物制剂研制阶段,就应进行生物利用度和溶出曲线或释放曲线的相关性研究,仿制药应与原研药在相同的多种溶出条件下进行溶出曲线或释放曲线对比试验,两者应基本一致。

制剂溶出曲线的累积溶出量一般应大于标示量的90%。

1. 在水中微溶至不溶的难溶性药物制剂应进行溶出度检查。

2. 因处方与生产工艺造成临床疗效不稳定的制剂、治疗量与中毒量相接近或不宜释放过快的口服固体制剂(包括易溶性药物),应控制多点溶出量(第一点不应溶出过多,以控制其突释)。

3. 溶出方法的选择;主要有第一法(转篮法)、第二法(桨法)和第三法(小杯法)。

小杯法主要用于在转篮法和桨法条件下,溶出液的浓度过稀,即使采用较灵敏的方法(如UV法使用长光路吸收池等)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的品种。

转篮法和桨法的选择,一般可参照下列原则:(1)对于非崩解型药物,用转篮法较好。

(2)?对于崩解型药物,在进行转篮法的整个过程中,确保转篮网孔的通透性尤为重要,对于处方中辅料或主药影响转篮通透性的固体制剂,一般采用桨法。

同理,制剂中若含有一定的胶性物质,一般不宜用转篮法。

(3)?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选桨法比转篮法好。

(4)对于漂浮于液面的制剂,如果辅料不堵塞网孔,应选用转篮法。

否则,选用桨法并将供试品放入沉降篮中,并在正文中加以规定。

但采用小杯法时不能使用沉降篮。

中国药典溶出度

中国药典溶出度

中国药典溶出度中国药典201兹舉版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度。

仪器装置第一法(篮法>(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其形状尺寸如图1所示。

篮体a由方孔筛网(丝径为0.28mm士0.03mm,网孔为0.40mm士0.04mm)制成,呈圆柱形,转篮内径为20.2mm±1.0mm,上下两端都有封边。

篮轴b 的直径为9.75mm士0.35mm,轴的末端连一圆盘,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为2.omm土0.5mm);盖边系两层,上层直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3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

角。

(2)溶出杯一般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土4mm(圆柱部分内径最大值和内径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5mm),高为185mm±25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

溶出杯置恒温水浴或其他适当的加热装置中。

(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士4%范围之内。

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装置所处的环境)。

转篮旋转时,篮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mm,转篮下缘的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1.omm。

(4)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

9.75±0.359.75±0.3520.2士1.0-io€.is8+|..9£zzolr+lofs■74.0±5,0-单位:咖图1转篮装置图2搅拌桨装置第二法(桨法>除将转篮换成搅拌桨外,其他装置和要求与第一法相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