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公式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公式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公式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状况。

它是根据企业的现金收支情况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而成的一种财务报表,用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向的变化。

现金流量 = 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
现金流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现金,可以来自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融资收入等;而现金流出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出的现金,可以是成本费用、投资支出、融资支出等。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一方面可以用来反映企业的运营能力,即企业的营运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地把收入转化为现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投资能力,即企业是否有能力将现金转化为投资收益,并能有效地进行资金管理。

现金流量表还可以反映企业以现金形式进行融资的能力,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资金,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资金成本,降低融资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公式是现金流量 = 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它能够反映企业的运营能力、投资能力和融资能力,帮助企业管理资金,
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fcf基础知识

fcf基础知识

fcf基础知识FCF(Free Cash Flow)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分析师评估一家企业的健康状况和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FCF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让我们来明确FCF的定义。

FCF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即扣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资本投资后的现金流量。

这是企业可自由支配的现金,可以用于偿还债务、分红、投资、收购等活动。

相比于净利润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FCF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和资金利用效率。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计算FCF。

一般来说,FCF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CF = 税后净利润 + 折旧与摊销 - 固定资产投资 - 运营资本投资其中,税后净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各项税费后的净利润;折旧与摊销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消耗;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购置和更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费用;运营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投入。

理解了FCF的计算方法之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它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首先,FCF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投资者可以通过将FCF折现到现值,以确定企业的内在价值。

较高的FCF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现金流可以用于分红或再投资,因此可能更有吸引力。

其次,FCF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如果企业的FCF持续为负值,可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不善或存在严重的资金流动问题。

最后,FCF还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如果企业的FCF 持续增长,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利用效率较高,有可能具备更好的成长潜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应用之外,FCF还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分析。

例如,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FCF来评估它们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可以通过追踪企业的FCF变化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可以通过计算FCF与企业市值的比值(FCF倍数)来评估企业的估值水平。

现金流量计算方法

现金流量计算方法

现金流量计算方法1. 引言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计算现金流量可以帮助企业精确评估其经营活动的效益,并为企业提供支持决策的有效依据。

2. 现金流量计算方法现金流量可以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个方面。

下面分别介绍各个方面的计算方法: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期初和期末现金余额,分别记为A和B;- 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将利润表中与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相关的科目找出,记为X;- 所有现金流出的科目记为Y;- 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B - A + X - Y2.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期初和期末现金余额,分别记为A和B;- 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分别找出,记为X和Y;- 计算公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B - A + X - Y2.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通过债务或股权等方式进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期初和期末现金余额,分别记为A和B;- 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将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分别找出,记为X和Y;- 计算公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B - A + X - Y3. 应用与分析正确计算和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经营决策。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相关结论:-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是否有合理的现金储备;-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现金流量趋势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4. 总结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指标,正确计算和分析现金流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于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和经营能力。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活动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以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

1. 现金流量分析的常用指标1.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额,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

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衡量企业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额,反映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

计算公式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1.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衡量企业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额,反映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

计算公式为: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1.4 现金净增加额现金净增加额是指企业期末现金余额与期初现金余额的差额,反映企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计算公式为:现金净增加额 = 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2. 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以某公司为例,对其现金流量分析进行详细解读。

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根据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XXXX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为XXXX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XXXX万元 - XXXX万元 = XXXX万元。

通过对照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可以判断该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以满足日常经营所需。

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说明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具备良好的经营能力;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则可能存在经营不善或者经营风险较高的情况。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公式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公式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公式现金流量表(cashflowstatement)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了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它反映出一个组织的财务资金的收支情况,以及其经营业务的实时状况。

虽然会计报表具有多种形式,但现金流量表通过其最简单的公式,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个组织的资金状况。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公式:“结存金额=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即可表示一个组织或个人间的现金流动情况。

其中,期初现金余额可以根据上一期的结存金额计算出来,而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是现金流量表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的总和就是结存金额。

现金流入是指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会收到的现金。

它主要来源于销售收入、投资收入和借款收入等。

现金流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会支出的现金。

它主要包括销售成本、研发成本、利息支出等。

通过准确的统计和计算,企业或组织就可以计算出一个精确的结存金额。

除了最简单的“结存金额=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流入 -金流出”的公式外,会计报表中的其他现金流量表公式,也是比较常见的。

其中,应收现金=期初应收现金+应收现金增加减少额-期末应收现金;应付现金=期初应付现金+应付现金增加减少额-期末应付现金;存货现金=期初存货现金+存货现金增加减少额-期末存货现金;及时准确的统计和计算会反映出企业或组织的现金流动情况,为管理者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使管理者对现金流量的变动有全面、直接的知情权,从而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在于反映一个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短期财务性质。

它可以把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流动情况一目了然。

管理者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及时了解到经营状况,根据已有的现金流量情况,预判未来的经营状况,制定正确的经营方案。

此外,现金流量表还可以用来评估投资者的风险。

投资者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看出企业运营是否充分和有效,以及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这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投资风险,在投资的时候做出更好的决策。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知识分享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知识分享
和其他摊销费用(不包括消耗的物料) + 当期支付的进项税 + 当期支付的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列支的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费用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应付工资借方发生额 +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工资、奖金、
津贴、补贴、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医疗、劳动保险金) + 其他 支付的各项税费 = 应交增值税(当期已交税金) + 所得税+(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入存货、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支出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根据固定资产、营业外支出等账户分析确定)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日期: 日期:
审计数
未审数
(计算填列) (由未审报表引入)
项目: -间接法
本期金额
差额
调整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期: 日期:
审计数
未审数
(计算填列) (由未审报表引入)
项目: -间接法
本期金额
差额
调整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定数 -
-
-
现 金 流 量 表 (间 接 法)
被审计单位: 报表截止日:
编制: 复核: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汇总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汇总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X(1 + 17% )+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X(1 + 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 、“待业保险金” 、“住房公积金” 、“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现金流量指标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指标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指标计算公式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分析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存在!咱就先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说起。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这看起来简单,可实际运用中得仔细琢磨。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之前我有个朋友开了家小超市,他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却总觉得生意不错但钱不见多。

后来我给他分析了一下现金流量。

他的超市每天都有顾客来买东西,这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可同时,他得进货、付房租、给员工发工资,这些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有一次,他进了一大批热门商品,想着能大赚一笔。

结果因为市场变化,这批货卖得没有预想中那么快,导致资金被占用在库存里,那段时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明显增加,而流入没有相应大幅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就不太好看了。

再来说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投资活动包括购置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等。

比如说一家企业新建了一座厂房,这就是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如果过了几年,企业把这座厂房卖了,那收到的钱就是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我还知道一家工厂,原本效益不错,老板雄心勃勃地投资了一条新的生产线。

结果这条生产线安装调试花了很长时间,还出现了不少技术问题,不仅没带来预期的收益,还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增,那段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就比较紧张。

最后是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它的计算公式是: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筹资活动包括吸收投资、借款、偿还债务等。

就像有个创业公司,一开始通过吸引风险投资获得了一大笔资金,这就是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随着公司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要偿还债务和给股东分红,这就是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总之,现金流量指标就像是企业财务状况的晴雨表,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资金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花出去的。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所以啊,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得把现金流量指标计算公式整明白,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商业世界里稳稳当当前行!。

现金流量表公式计算

现金流量表公式计算

现金流量表公式计算简介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对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可以评估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公式来计算各项现金流量。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公式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现金流量表的组成部分现金流量表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说明。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关。

它包括了与销售、购买、支付供应商、收取客户等有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公式如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费用 + 收到的客户付款 - 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 支付的工资和税款其中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可以从利润表中获取,收到的客户付款、付给供应商的款项、支付的工资和税款可以从财务报表中获得。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与企业的投资活动有关。

它包括购买固定资产、出售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等与投资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公式如下: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购买固定资产的支付 - 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 投资收益其中的购买固定资产的支付和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投资收益可以从利润表中获得。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计算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与企业的筹资活动有关。

它包括借款、偿还债务、发行股票等与筹资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公式如下: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取得借款的现金 - 偿还债务的支付 + 发行股票收到的现金其中的取得借款的现金和偿还债务的支付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发行股票收到的现金可以从股东权益变动表中获得。

现金净增加额计算现金净增加额可以通过计算以上三个部分的现金流量之和得到,公式如下:现金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实例假设某公司在某一年度的现金流量表如下:期初余额期末余额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2000 3000 1000投资活动现金流量500 1000 500筹资活动现金流量100 200 100那么,这家公司在该年度的现金净增加额为:现金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000 + 500 + 100= 1600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知,该公司在该年度的现金净增加额为1600。

轻松读懂现金流(二)

轻松读懂现金流(二)

轻松读懂现金流(二)二、计算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由美国西北大学拉巴波特、哈佛大学詹森等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自由现金流量(FCF)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扣除资本性支出的差额,用来衡量企业实际持有的能够回报股东(和债权人)的现金,也是不危及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

美国市场在以安然为代表的利润指标完美无瑕的绩优公司纷纷破产后,成为企业价值评估领域使用最广泛,理论最健全的指标,美国证监会要求公司年报必须披露这一指标。

使用公司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求出企业估值,称之为直接法估值。

实体现金流的计算公式如下:理解这个公式,总共分三步,我们先从管理财务报表的设计原理入手。

1.管理用财务报表企业股东、债权人投钱给企业,形成了企业的各项资产,传统的资产负债表里,右侧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资金来源,左侧资产是资金去向。

先务必记住这一点,资产的增加,意味着资金的消耗。

以传统报表为起点,管理用财务报表将企业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对应资产和负债区分为经营性和金融性,经营性资产负债在左,金融性资产负债在右,如下图,红字表示相关科目移动到对侧后变为负数。

2.通过管理用财务报表,理解实体现金流现金流无非是进项和出项,进减出自然得出净现金流。

来看管理报表,公司的经营资产列在左侧,融资行为列在右侧(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出资者投资形成经营资产。

同上,经营资产的增加需要消耗现金。

现金进项:营业收入现金支出项:经营成本支出、费用。

上面两项相减,是为企业经营净利润,扣除所得税后,就是税后经营净利润,这是我们计算实体现金流的起点。

成本、费用中的折旧摊销在当期并不需要支付现金出去。

购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的资金,大多在购入的当期已经支付,只不过成本需要在规定的年限通过管理费用等科目摊销至后续年度。

这部分成本费用降低了每期的经营净利润,但是并没有支付现金,所以计算现金流时我们要把它加回来,即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摊销,我们称之为营业现金毛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的计算公式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2、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期末余额)4、支付的各项税费=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5、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6、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7、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收到的股息收入8、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9、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如何根据两大主表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表各个项目的计算公式(仅供参考)

现金流量表各个项目的计算公式(仅供参考)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现金流量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计算公式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现金流量表公式详细说明

现金流量表公式详细说明

现金流量表公式详细说明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当期的预收账款 - 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

- 说明:- 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这是企业在本期直接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客户那里收到的现金。

例如,一家服装店在本月销售服装,顾客直接支付现金购买,这部分现金就属于当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在以前期间已经确认了销售收入,但当时是赊销,客户没有立即付款。

在本期收到了这笔款项,就需要计入。

A公司去年10月向B 公司销售了一批货物,B公司未付款形成应收账款,今年3月B公司支付了这笔款项,这笔款项就应计入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

- 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类似,只是结算方式是采用应收票据(如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如果企业在本期收到了以前期间的应收票据款项,也要计入。

例如,企业去年收到客户的一张商业承兑汇票,今年到期兑付收到现金,这部分现金计入此项目。

- 当期的预收账款:企业在本期收到了客户预先支付的货款,但商品还未提供或者劳务还未提供。

一家建筑公司在年初收到客户的预付款,这笔款项在本期收到,就计入当期的预收账款部分。

- 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如果企业有销售退回的情况,并且退回时向客户支付了现金,这部分现金需要从总的收款中扣除。

例如,某电器公司销售出去的一台冰箱因质量问题被退回,并且向顾客退还了购买冰箱时支付的现金,这部分现金就要减去。

- 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企业以前认为某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核销了坏账,但本期又收回了这笔款项,这部分现金也要计入。

例如,C企业之前认为一笔1000元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核销,本期客户又偿还了这笔款项,这1000元就计入此项目。

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公式

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公式

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公式现金流量模型啊,这可是个在财务领域挺重要的东西。

咱们先来说说它的基本公式到底是咋回事。

想象一下,你开了个小商店,每天有人来买东西给你钱,你又得花钱去进货,这一进一出的钱,其实就是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公式就像是一个魔法公式,能帮咱们算出在一段时间内,这钱到底是怎么流动的,是赚得多还是花得多。

比如说,有个简单的公式:现金净流量 = 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

这就好比你今天卖东西收到了 500 块,进货花了 300 块,那现金净流量就是 200 块,说明你今天兜里多了 200 块。

再复杂一点的,像自由现金流量 = 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 - 所得税 - 资本性支出 - 营运资本净增加。

这就好像是一家大公司,要算清楚真正能自由支配的钱有多少。

息税前利润就是没扣税和还利息之前赚的钱,加上折旧和摊销,因为这虽然不是真的现金流入,但也相当于节省了开支。

然后扣掉所得税,这是交给国家的。

再减去买新设备、建新厂房这些资本性支出,还有为了维持日常运营增加的营运资本,比如多囤的货、多雇的人要花的钱,剩下的就是自由现金流量啦。

我记得之前有个朋友,他开了个小工厂。

他一直觉得自己生意不错,每天都挺忙的,订单也不少。

可到了年底一算账,发现没赚啥钱。

我就帮他用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公式算了算,发现问题出在他为了扩大生产,买了太多新设备,资本性支出太大了,而且为了赶订单,囤了好多原材料,营运资本也增加了不少。

虽然订单多,现金流入看着还行,但这一扣减,现金净流量就不那么好看了。

所以啊,搞清楚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公式,真的能让咱们心里有数,知道这生意到底是咋回事,钱到底是咋流动的。

不管是小生意还是大公司,都离不开这个魔法公式来帮忙理清财务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还得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点,有时候钱不是一下子进来或者出去的,得按照时间价值来算。

还有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可能在具体计算的时候会有一些特殊的项目要考虑。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汇总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汇总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汇总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现金流的计算方法

现金流的计算方法

现金流的计算方法现金流(Cash Flow)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段内所收到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总和。

现金流是衡量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评估投资回报率的重要依据。

现金流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三种常用的途径进行,分别为间接法、直接法和调整现金流法。

1. 间接法(Indirect Method)净现金流量=净利润+非现金项目-非经营性项目其中非现金项目包括折旧(Depreciation)和摊销(Amortization)等;非经营性项目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等。

2. 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是通过对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具体项目进行逐一记录和计算。

这种方法通常会涉及对现金流量的各项详细项目进行估计,包括现金销售收入、现金付款等。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直接法要求较多的现金流信息,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较为繁琐。

3. 调整现金流法(Adjusted Cash Flow)调整现金流法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对现金流进行调整来计算净现金流量。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的项目,对那些可能对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进行调整,以得出准确的现金流数据。

调整现金流法不限于特定的公式,而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计算现金流,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作出准确的假设和估计。

现金流计算涉及多个变量,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准确的估计和假设。

-保持财务报表的一致性。

现金流计算必须基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确保财务报表的一致性,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

-定期进行现金流分析。

现金流并非只有一个数值,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定期进行现金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现金流的计算方法有间接法、直接法和调整现金流法。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现金流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为决策和投资提供依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金流量计算公式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三、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四、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五、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