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与禅宗》

合集下载

九讲清初僧诤及雍正禅学

九讲清初僧诤及雍正禅学

一、学理:拈花直指,以心妙悟,
排斥知解;向五宗禅的回归,
亦进亦退。

法藏以威音圆相说,统合五
论 主
家,破斥棒喝。
旨 有
二、云门归属,旧案重提;

本质上是门户之争,意气之争。
陈垣说:“当时之诤,不尽在天皇之改属,而在无 明慧经于未详法嗣,及谓湛然圆澄来源无椐, 大伤洞上之心。”本与圆悟无涉,但涉及方法 问题,反映公案禅向世俗化禅学的过度。
慧命
雍正认为自己的禅学修养决 不在古人之下
今见昔人之语,与朕之所言,多 不约而暗符,无心而自合。圆音 如是,不禁哑然”,“方之与古,
朕实不后于人。”
雍正以禅门宗匠自居,称“朕亦即是释主。”
《 御选语录·僧肇篇序》
雍正以僧肇语录为第一卷,认为僧肇 诸论,“以此讲经,正是不立文 字”,不仅说明他对僧肇高度辨证 思维方式的重视,说明经教与教外 别传之旨殊途同归,客观上也证明 肇论对禅宗思想形成的重大贡献。
(一)法藏著《五宗原》,融五家宗旨于一 脉,斥机锋棒喝,重视文字禅和 《临济宗旨》。
(二)圆悟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认为 法藏“喜为穿齿,有伤宗旨,恐后学效 尤”,著《辟妄七书》、 《辟妄三录》,贬藏为外道。
(三)法藏弟子谭吉弘忍著《五宗救》, 维护师说。
(四)圆悟著《辟妄救略说》,驳宗救之说。
雍正推重僧肇,赞赏慧远,禅净合一
“言净土者推远公,言 讲经者推僧肇。”, 目的无非是表现其禅 教合一、禅净合一的 思想倾向。
《和硕雍亲王圆明居士语录》 是他未登基时谈禅的记录
一日王云:者件事,因在内所以 不在外,因在外所以不在内,因 不在内外所以在内外,因在内外 所以不在内外……此事须实踏不 二心地,非知识可解者。参!

旅游文化知识:禅宗文化之旅——了解中国禅宗的历史和思想

旅游文化知识:禅宗文化之旅——了解中国禅宗的历史和思想

旅游文化知识:禅宗文化之旅——了解中国禅宗的历史和思想禅宗文化之旅——了解中国禅宗的历史和思想禅宗是中国佛教传统最重要的教派之一,其历史悠久,思想深刻,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对前代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禅宗的历史渊源、教义思想、禅宗文化艺术和禅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带领您走进禅宗的世界。

第一章:禅宗的历史渊源禅宗源于6世纪初唐代中国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代,赴印度求法的僧人们学习并传授了一系列的印度禅宗教义,经过本土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禅宗。

禅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派是南宗,其代表人物是神秀;另一派是北宗,其代表人物是香应。

南北两宗的融合使禅宗的思想体系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

第二章:禅宗的教义思想禅宗强调“见性成佛”,即先天的本性就是佛性,但由于各种顾虑的遮蔽而不能认清真相。

禅宗还践行“默照心See ”的法门,通过专注自己的呼吸、静坐打坐等策略,让心灵平静安宁尽可能地放空头脑,最后进入“禅定”状态,进而领悟佛性真谛。

如此一来,不断地破除所见所闻的幻象,最终通达“菩提心”而得以成佛。

第三章:禅宗文化艺术禅宗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还在艺术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禅宗所信奉的“默照心”被诗人们用来写作临池,白话小说家也用禅学思维创作故事,这都表明了禅宗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在美术方面,禅画和禅墨成为了国画的两种表现形式,禅宗的精神和思想在自然景色和人物形态中得以表现和发掘。

第四章:禅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禅宗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也有广泛的影响。

例如,很多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活得很累,禅宗的“默照心”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并在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谐和平和。

另外,禅宗的观念也为现代企业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在经营管理中想出奇制胜的成功之道,强调必须在自身修行上下功夫以及注重个人的精神成长。

结语禅宗是中国佛教传统教派之一,其历史、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美学。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

禅宗心性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大刚摘要:本文讨论分析了禅宗心性论的理念及其历史发展,着重讨论了惠能对“心”、“性”的认识,也分别讨论了五派七流的观点,以此来具体论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关键词:心性论惠能禅宗一、综述禅宗作为佛教的真正代表在中国心性历史上影响远远高于其它各宗,可以说佛教心性完成于禅宗。

而禅宗虽有“南能北秀”二宗,但是神秀主张“息灭染心”,而惠能则反对定慧割裂,从人本主义角度以“众生即佛”的观点与神秀对立,自然,真正在历史上发挥影响的是以惠能代表的南宗,因而这里讨论的禅宗心性论主要指南宗而言。

心性这两个字就像这字面本身一样,就是心的本性,就是内心固有的本来面目。

心性一词最早见于《增一阿含经》“心性极清净”,除了“心性”一词之外,在佛教哲学中也有许多其他名称,正如郭朋《坛经校释》所述“佛性、法性、实性、自性、本性、法身、本心、真如等等称谓,实质上指的都是一个东西——佛教所幻想的最高的、永恒的精神实体。

它是惠能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础,也是惠能心目中的宇宙实体,世界本原。

”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以“明心见性”作为根本宗旨一方面保留了宗教本身的神秘性而在另一方面却将宗教世俗化,让更多人接受其哲学理念。

二、心与性惠能对于心提出“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品第二》),显然这与我们所说生理学意义上的心是不同的,在惠能的论述里,“心”是一个能够主宰世界的独立本体,而惠能又说“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提出了“自心”的概念,这个自心和心比更具有人本主义倾向,旨在让人们强化自我意识。

而本体的自心则被惠能称为“本心”,如“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坛经·自序品第一》),又如“若识自信见性,皆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第二》)。

对于心的修行方法称为“直心”,如“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禅宗参考书目

禅宗参考书目

一、禅宗原典要目: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姚秦)鸠摩罗什译2、《佛说维摩诘经》(又名《维摩诘所说经》)(姚秦)鸠摩罗什译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隋)慧能4、《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简称《楞伽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唐)玄奘译6、《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7、《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唐)佛陀多罗译8、《大乘起信论》马鸣造、(南朝陈)真谛译9、《肇论》(东晋)僧肇10、《楞伽师资记》(唐)净觉11、《五灯会元》(宋)普济12、《景德传灯录》(宋)道原13、《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14、《宋高僧传》(宋)赞宁15、《祖堂集》(五代南唐)静、筠二禅师二、禅宗史要目:《中国禅宗史》印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洪修平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或1994年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宗思想史纲》或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麻天祥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或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禅学通史》高令印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潘桂明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葛兆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唐五代禅宗史》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宋元禅宗史》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禅思与禅史》杨惠南(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顾伟康知识出版社1990年6月《中国禅学思想史》【日】忽滑骨快天朱谦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中国禅宗史》【日】阿部肇一关世谦译(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禅与中国》【日】柳田圣山毛丹青译三联书店1988年《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9年三、佛禅研究要目:《中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潄溟商务印书馆《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徵中华书局1979年、2006年《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心体与性体》(上、中、下)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新唯识论》熊十力中华书局1985年《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中华书局1983年《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中华书局1982年《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国佛教史》(3册)任继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5、1988年《佛教史》杜继文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中华书局1988年《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佛教哲学》方立天人民出版社1986年《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傅伟勋三联书店2005年3月《游戏三昧:禅的终极关怀与终极实践》吴汝钧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版《中国佛性论》赖永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8月《印度佛教哲学》黄心川《中印佛学比较研究》李志夫中社科出版社2001年《禅宗思想渊源》吴言生中华书局2001年6月《禅宗哲学象征》吴言生中华书局2001年6月《唐代佛教》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9年《唐音佛教辨思录》陈允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禅外说禅》张中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顾随说禅》顾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门外谈禅》葛兆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禅学讲话》【日】日种让山《通向禅学之路》【日】铃木大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禅与西方思想》【日】阿部正雄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禅宗语录辑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906页49.50元《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石峻、楼宇烈、方立天中华书局四、禅与艺术要目:《佛教与美学》王志敏、方珊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佛教美学》祁志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禅宗——精选推荐

禅宗——精选推荐

禅宗:潜默的哲学当禅宗处在顿悟前夕时,他特别需要师傅的帮助。

当学僧要在心灵中跳过那道悬崖时,师傅给与的些许帮助,就意味着极大的帮助。

在这时候,禅师采用的方法恰恰是‚一声棒喝‛。

禅宗的文献里记载了许多这样的例子。

师傅向徒弟提出许多问题后,会突然用棒或竹打他几下。

如果时间正对,徒弟往往因此而得到顿悟。

怎样解释这一点呢?看来,师傅打徒弟,正是藉这样的行动,把徒弟推入在悬崖上向前一跃的那种心理状态,而这是徒弟在精神上早已等待着的一刻。

中文的‚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英文通常把它译为‚沉思‛或‚冥想‛(Medutation)。

它的起源,按照传统的说法是:释迦所传授的佛法,除见诸佛经的教义之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外别传‛。

释迦只传授了一个弟子,这个弟子又传授给一个弟子。

这样在印度传了二十八世,到菩提达摩(Bodhidharma)。

菩提达摩于南朝宋末、公元520—526年间到中国,成为禅宗在中国的始祖。

禅宗起源的旧说按照传统的说法,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后,把释迦的心法传授给慧可(公元486—593),是为中国禅宗的二祖,又经僧璨(?—606)、道信(公元580—65重年),传到五祖弘忍(公元605—675年)。

他的弟子神秀(公元706年卒)创北派,弟子慧能(公元638—713年)创南派。

南派在传播中压倒北派,后来禅宗有势力各派都祖述慧能的弟子:推崇慧能为六祖。

(见道原《传灯录》卷一)这个传统说法中涉及中国禅宗早期历史的部分,可信程度如何曾受到怀疑,因为在十一世纪之前的文献里,找不到支持这种说法的根据。

这个历史考证问题也不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只要指出,当代学者对此说多半持怀疑态度,已经够了。

在上章里,我们看到,禅宗的理论基础在僧肇和道生的时代就已产生。

有了这个基础,禅宗的兴起可以说是顺流而下,势所必然,无需再求助于传说中的菩提达摩来充当中国禅宗的创始人。

中国禅宗文化的历史及影响

中国禅宗文化的历史及影响

中国禅宗文化的历史及影响禅宗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禅宗文化,这种文化深入人心,影响至今。

禅宗文化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影响了中国文化,思想和艺术,并扩散到世界各地。

禅宗起源和发展禅宗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印度,当时它是一种新兴的佛教流派。

禅宗名字源于梵文dhyana,意思是冥想。

最初禅宗的主要传播者是一个名叫Bodhidharma的印度僧侣,他于公元520年左右到达中国,并在中国南方建立了禅宗的第一个独立寺庙,这就是南派禅宗。

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并不断地发展壮大。

到了唐朝时期,禅宗在中国的影响达到了高峰,成为了当时国内的主要宗教思想。

禅宗文化的信仰禅宗文化强调的是内观和静坐冥想的修炼,它将个体内在的体验视为至关重要的事情。

禅宗信徒们追求的是一个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无私无我,超越了身心的界限。

禅宗文化的修炼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扰,从而更加平静地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禅宗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禅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唐朝期间,唐代诗人们经常在他们的诗歌里表达他们修禅之后的境界和感受。

禅宗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如庭院建筑、书法、绘画和茶道等。

茶道在特别需要说明。

茶道是禅宗文化与日本茶文化的结合产物。

茶道起源于唐朝,当时茶是禅宗寺庙里面重要的饮品。

茶道被视为一种禅宗文化的延伸,因为茶道与禅宗的境界一样,强调内在的平静和自然界的协调。

通过茶道的修炼,人们可以放松身心,达到内心的平静,消除世间的杂念。

禅宗文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艺术和思想方面。

禅宗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社会价值观。

例如,禅宗文化强调的“即兴自然”和“相互关怀”等理念成为了中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影响到国际社会,日益被广泛接受和推崇。

总结禅宗文化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它强调个体内在的平静和心灵上的完美境界。

禅宗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思想,还延伸到了艺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中国哲学之禅宗

中国哲学之禅宗

• 第四则 “佛是干屎橛”
• 在草纸普及之前,中国人用“干屎橛”这种工具擦屁屁。 干屎橛用竹片制成,水洗后可循环往复使用。著名的南唐 后主李煜诚心礼佛,居然亲自为僧侣削干屎橛。给僧侣使 用前,还要经过严格的自检——用自己的脸颊测试竹片上 有没有毛刺…… 但早在唐朝时,有人请教高僧宣鉴和尚 ,“佛是什么?” 宣鉴回答的很客气——“佛就是干屎橛 !”这下把大家吓坏了,怎么这样侮辱佛祖呢? 宣鉴和 尚甚至说:释迦摩尼是干屎橛,达摩是老躁胡(达摩是天 竺人,也算胡人),文殊普贤菩萨都是担粪汉…… 宣鉴和 尚并不是诽谤佛祖,而是从一个最浅显的角度印证佛法— —“众生平等”。 南唐后主李煜为了礼佛为僧侣削干屎 橛,而宣鉴说佛是干屎橛。两人到底谁更接近禅心,由大 家见仁见智吧!
• 第十则 龙潭吹烛
• 德山宣鉴反对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一天,他 与龙潭禅师聊到夜深。龙潭说:“你回房去吧。”德山走 到门口又返回,说:“师父,外面黑,看不见。”龙潭点 燃一支蜡烛递过去,德山伸手来接,龙潭突然把烛吹灭, 问: • “你见到了什么?”德山大悟,立即跪下顶礼,说:“从 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都不再怀疑了。” • 启示:在黑暗中摸索方向,只有当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 内心的禅光才会亮起。
• 第六则 捉虚空
• 石巩和西堂是师兄弟,经常在一起参禅。有一次 ,石巩问西堂:“你会捉虚空么?”西堂道:“ 会捉。”石巩问:“怎么样捉?”西堂用手在空 中抓了一把,说:“就这么捉。”石巩摇了摇头 ,道:“你不会捉。”西堂不服气,反问道:“ 那你说该怎么捉?”石巩一把拽住西堂的鼻子, 疼得西堂大叫。石巩笑着说:“虚空必须这么捉 才行。”西堂摸着红肿的鼻子说:“多谢师兄指 点!”
• 第十六则 学僧背柴
• 唐代高僧马祖和希迁,一个住江西一个住湖南,学僧们两 边跑,“走江湖”以学法。一次,希迁问江西来的学僧, “你见过马祖吗?”“见过。”希迁指指院子里一堆柴: “马祖像这堆柴吗?”学僧答不上,跑回去找马祖。马祖 问:“那堆柴有多重?”“有百把斤吧。”“那你力气很 大啊!”学僧不解,马祖道:“你背着那么重一堆柴,从 湖南走到了江西,岂不是力气很大吗?” • 启示: 马祖是否像柴,本来不是问题,无端背起,不懂 放下,烦恼自寻。

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它最早源于印度的禅那(Dhyana)宗,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又称为禅宗佛教。

禅宗思想是走向内心的寻找,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境界,是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回归和升华。

禅宗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一、对于文人墨客的启示禅宗的思想在中国唐代达到鼎盛,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禅宗宗师,如法眼、慧能、六祖慧能等。

这些禅宗宗师鼓励人们寻找真理和自我认知,让人们从物质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在心灵的自由与平静中感受生活的真谛。

这种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唐代的文人墨客,让他们从作品中表现出返璞归真的意味,注重内心感受以及眼前自然的诗意。

二、对于美学的启示禅宗宗师注重个体内心的实践和思考,而其对于自然和人的关系。

禅宗思想认为人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不需要被语言包装,通过身体力行去体会感受自然,这对于审美体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美学中的“情感体验美”、“自然美”等观点就与禅宗有着极为相似的思想。

真正的美感来源于内心的静谧和沉淀,这是禅宗的“禅境”理念和美学上的“心灵的美感”所共同表现出来的。

三、对于人际关系和治理规范的影响禅宗思想强调“现世”,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禅宗宗师认为,人之所以不能彻底摆脱纷扰,正是因为我们缺乏自我认知。

我们面对的一切困境,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根源。

禅宗思想倡导的“平等心”和“后天学习”,超越阶层和地位的差异,反对权力和私欲,强调“人、心、和、理”的统一。

禅宗思想要求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先从自身做起,然后改变社会。

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学习禅宗思想,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这对于治理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禅宗思想注重的是人的内心和超越个人的意义。

禅宗通过日常训练和锻炼人的内心,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平静、内心的力量和清晰,这种体验会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变得更加淡泊、从容、理性和克制。

禅宗问答录

禅宗问答录

禅宗问答录——现代禅文化倡导者王绍璠先生访谈——就其核心精神来讲,中国禅是上承印度释迦牟尼在雪山六年参禅悟道、以智慧为归依的传承,融合中国儒释道的内蕴而形成的。

——禅是善待大脑,善用大脑。

透过禅的的实践,能够引爆激情,顿开智慧。

唯有通过禅的智慧觉悟,方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变大地为黄金,搅黄河为酥酪。

——一切佛理都是方法论,唯独中国禅是整合这些方法论的方法,是引爆激情、顿开智慧,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方法。

犹如教人游泳,在岸上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一脚踢到水里,就学会游泳了,这就是禅。

——正如爱因斯坦自己所说:“在黑暗中焦急地探索着的年代里,怀着热烈的向往,时而充满自信,时而精疲力竭,而最后终于看到了光明,所有这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这说的就是他参话头到顿悟的心路历程。

——诸如烧香拜佛,诸如转世、轮回、天堂、地狱这些概念,都是婆罗门式佛教的表现。

——毛泽东是大禅师。

毛泽东把人民军队称之为“人民解放军”,他把原本来自佛学中含有“解脱自在”原义的“解放”两个字,用之于人民战争和国家军队的命名,这是何等绝妙的构思!没有伟大深远的激情和智慧,绝不可能创造出这么伟大深远的名称。

什么是禅问:首先,请问什么是禅?答:从禅的历史传承看,最原始是印度婆罗门时代的禅,那时就有禅定。

婆罗门时代的禅,是指思维修、静虑,也就是三昧,由此可见禅是一种内在修行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大梵天的境界,也就是达到“梵我合一”。

到了释迦牟尼时代,释迦牟尼采用了原始禅的精义,扬弃了其中的糟粕,把禅定变成佛教六度的方法之一,也就是开悟成佛的方法之一,融进了他的佛教智慧体系。

及至印度佛教中国化之后,到了五代时期,产生了禅宗。

到了宋代,禅宗更是成为中国佛教的主体,中国佛教大系此时全归禅海,自是佛即禅,禅即佛,中国佛教及禅宗合为不分轩轾的中国禅文化。

严格来说,有两种佛教,即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最初是由释迦牟尼以其智慧,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转化婆罗门之神教而成为印度佛教。

荷担如来家业——雍正与禅宗

荷担如来家业——雍正与禅宗

荷担如来家业——雍正与禅宗荷担如来家业——雍正与禅宗作者: 不详荷担如来家业——雍正与禅宗编者按:夫自金人入梦,达摩渡江以来,荷担如来家业,行内圣外王之道者,前有戒日(阿育)、太宗(李世民),赤松德贞。

中继之以源朝赖(日本源氏幕府始肇者)兄弟,而接其余响者,实推世宗矣。

当是时,鼎革之憾未熄,逃禅之风日炽,士夫之流,缁素莫辨;丛林之中,阳明混迹。

迨雍正一出,提三尺香板,以人王之身,啸空王之雷音,致使野干避走,香象恭听,余威之所在,高旻寺内宗风不坠,雍和宫里,弥勒巍巍!余每揽故宫遗墨,窃以为有清三代,康乾祖孙,虽仿晋人风致,却堕其昌俗媚,唯铁汉雍正,袭山谷体格而戛戛独运!朱批哉,御选语录哉,皆先贤世出世法之垂范;夺嫡案,整顿吏治案,实乃古德游戏密迹也!有感于斯,特录同安察祖十玄谈之《尘异》助其况味:浊者自浊清者清,我道骊珠到处晶。

万法泯时全体现,三乘分处假安名。

丈夫自有冲天志,莫向如来行处行!箫声寒谨记雍正与禅宗雍正皇帝胤祯(1678-1735)是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

后世围绕其继位、暴死等事件传说甚多,多虚谬不实。

其为政方略遭人物议处亦多,但他在位十三年(1722-1735),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

史称“康乾盛世”,实离不开雍正承前启后的功用。

雍正还是一位很有学问的皇帝,曾从涟于著名学者阎若琚、张英、顾八代、徐元梦等人,不仅通晓《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且诗词,善书画,有相当深厚的汉文化素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雍正喜读内典,深通佛理,尤其对中国佛教代表性宗派禅宗,更是深得法要,别有慧解。

他曾师从高僧,直探心源,亦曾升堂说法,开导辟迷;并以帝王之尊,亲自编选《御选语录》,刊示天下。

其禅论戛戛独造、在在中的,远非泛泛涉猎者所能企及。

历代帝王中,信佛崇佛之“佛心天子”不在少数,但像雍正这样在佛理上卓然成家者实属罕见。

(一)开悟因缘清朝皇室与佛教因缘颇深。

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

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

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康熙皇帝驾崩,继位者为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及雍正。

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的解答,供⼤家阅读!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雍正皇帝在位13年!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

康熙三⼗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

在⼆废太⼦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年(1722年)⼗⼀⽉⼗三⽇,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系列改⾰。

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改⼟归流。

并且⼤⼒整顿财政,实⾏耗羡归公,建⽴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藏丹津叛乱。

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

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诩“以勤先天下”、“朝乾⼣惕”。

他的⼀系列社会改⾰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

雍正⼗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孝⾄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其第四⼦弘历。

雍正⼈物争议即位之谜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

虽然史学界对皇位合法性尚⽆定论,但流传的把"⼗改于"的改诏之说是不成⽴的,因为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

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有的认为康熙⽣前两⽴两废太⼦,对⽴储君⼀事劳⼼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四⼦为储君。

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如果没有实在的证据证明其他皇⼦为康熙所属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

并且在诏书中⼀般都是加上个皇字的,⽐如传位于皇四⼦,假如这样”⼗“改为”于“是没有根据的。

禅宗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文化内涵

禅宗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文化内涵

禅宗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文化内涵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一直被认为是佛教中最具有内在修行特性的一种传统。

禅宗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其历史轨迹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轨迹禅宗是在印度大乘佛教之后诞生的,由印度僧人于公元6世纪左右传入中国,经过了空海、鉴真等许多大师的传播,禅宗逐渐在中国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禅宗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南北朝时期和唐代以后。

南北朝时期,禅宗主要是在家弘扬,以「禅思」为主,注重修炼内心,达到心境平和的境界;唐代以后,禅宗开始大力在寺院兴建上进行发展。

其中,策动禅宗在寺庙兴建上发展的是唐朝著名佛教大师鉴真。

仙人洞寺是禅宗在唐代以后的代表之一。

据传该寺由广州佛教的开山祖师慧思所建,始建于唐代末年。

此后,仙人洞寺的建筑不断扩大和加固,发展至10世纪时已具备了规模宏大的标志。

顶峰时期,仙人洞寺共有1200余座建筑,分布在山巅上的空间。

这也标志着禅宗寺院建筑的组织已经成熟。

二、文化内涵禅宗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把握自身的修行特性上。

禅宗相信“一切法门皆出禅门”。

禅宗的修行方式主要是通过定、慧两种方式进行折中修行,达到宁心静志的境界。

具体地说,禅修的目的不在于警觉觉触,在于达到清静超然、归根到底的境界。

禅修者不断提醒自己,时时想整体都是自我的所在,而不断的认为一切都是短暂的。

在智慧的引导下,禅修的最终结果是心境平和、内心宁静,并且感知到人生万象的虚无。

这便是禅宗中常说的“必须入空门,通论无上真理”。

此外,禅宗还具有强烈的警醒意识。

禅宗将警觉与入静结合,主张把握自我境界。

禅宗高度重视警醒,认为警觉乃是禅修的长远目标。

禅宗的文化内涵具备了非常高的内在修行特性,这除了成为禅宗发展的动力外,还赢得了广泛的信仰和承诺。

结语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被认为是佛教中最具有内在修行特性的一种传统。

其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南北朝时期和唐代以后。

另外,禅宗的文化内涵具备了非常高的内在修行特性。

古代中国的禅宗艺术与文化

古代中国的禅宗艺术与文化

古代中国的禅宗艺术与文化禅宗艺术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影响力。

这一文化形式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绘画、诗歌和建筑等领域,这些艺术形式的创作,在古代中国禅宗文化的影响下,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文化意蕴。

本文将从禅宗的定义、禅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禅宗文化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禅宗的定义禅宗是古代中国的佛教派别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禅修传统。

禅宗在唐朝时期基本形成,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瑰宝”。

禅教的核心是“悟”和“悟道”。

悟,即通过一定的修行方法,使自己从迷惑中解脱,认知真理;悟道,即通过悟的过程,建立自己的道德理念和人生观。

二、禅宗艺术的发展历程禅宗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唐朝的文化形态是禅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背景。

唐代文化的繁荣影响了禅宗艺术的发展,禅宗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壮大。

禅宗的影响继续传承到宋朝,禅宗艺术也随之发展,尤其是在绘画和建筑领域。

在绘画领域,禅宗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禅宗画风格独特,强调笔墨和创意,注重画面中的构图和意境,通常表现出禅宗神韵。

在建筑领域,禅宗建筑的特点是简朴、宁静和舒适。

禅宗建筑注重内在美和精神美的表现,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建筑形式更多地体现了佛教的信仰之一——慈悲。

禅宗艺术形式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禅宗文化的内涵禅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基本思想是“悟、修、证”的过程。

禅修的初衷是让人们认识人生的真谛,体验生命的意义,以此改善自身。

禅宗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也是广泛的,艺术家们通常通过禅修来得到更高远的精神境界,并以此表现出更精彩的艺术作品。

其次,禅宗文化注重的是知行合一。

此处的“行”,即非常重视实践、行动的力量;而“知”,则是强调人们对于社会、人性、宇宙真谛的认知。

两者的结合才能呈现出一种全面的人生价值和修行意义。

这种价值体现在了禅宗艺术中,形成了对于美感、内涵等的综合考量,不仅强调审美品质的高度,还注重其精神价值的体现。

雍正皇帝与佛教

雍正皇帝与佛教

雍正皇帝与佛教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3-10-1 0:01:24繁體版雍正皇帝与佛教雍正自幼喜读佛典,广交僧衲,深通佛理,于康熙五十年(1711)在章嘉国师指导下禅坐,连续两日,当时章嘉国师认为只是初入堂奥,如针隙观天,勉励其更求进步;雍正遂于当年二月于结云堂闭关参求,“十四日晚经行次,出得一身透汗,桶底当下脱落,始知实有重关之理”。

清世宗雍正皇帝(1678—1735)名胤礻真,身为天子,却起两个法号,自号圆明居士和破尘居士。

在位十四年(1722—1735),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乾隆皇帝的生父。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之隆盛,在中国历史上可比于汉唐盛世,后人大多知道汉唐盛世得益于帝王内用黄老之术,而很少有人知道清朝帝王深通于禅宗心法,尤其是这三代盛世中承上启下的雍正皇帝,更有融法王兼人王之尊于一身的殊胜风采。

参透三关的大禅师雍正在禅宗上的修证主要得益于章嘉呼图克图的教授与印证,章嘉呼图克图是圣祖康熙皇帝敕封的“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

雍正自幼喜读佛典,广交僧衲,深通佛理,于康熙五十年(1711)在章嘉国师指导下禅坐,连续两日,当时章嘉国师认为只是初入堂奥,如针隙观天,勉励其更求进步;雍正遂于当年二月于结云堂闭关参求,“十四日晚经行次,出得一身透汗,桶底当下脱落,始知实有重关之理”。

遂又问证于章嘉国师,国师认为这仍不过是庭院观天,应该更加勇猛精进;于是雍正“仍勤提撕”,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于堂中静坐,“无意中忽踏末后一关,方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庆快平生”。

章嘉国师称赞道:“王得大自在矣!”到此才得到章嘉国师的最后认可。

雍正历来被公认为中国帝王之中唯一真正亲参实悟、直透三关的大禅师。

讲经传法自选语录雍正继位登基以后,于政务之暇,不惜以九五之尊,躬自升堂讲经传法,自号圆明居士,近从王室宗亲,远至和尚道士,无不从学如流。

雍正阅读《指月录》、《正法眼藏》、《禅宗正脉》、《教外别传》等禅宗语录,并在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了最权威的禅宗语录集——《雍正御选语录》。

元明清时期的佛教与社会变迁

元明清时期的佛教与社会变迁

元明清时期的佛教与社会变迁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佛教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许多变迁。

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变迁的影响。

首先,元明清时期的佛教在制度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元朝时期,佛教由于元代政权对其的支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元朝建立了佛教律统,给予佛教教团一定的特权地位,使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上一种重要的精神信仰。

与此同时,元代也采纳了佛教教团的建议,加强了佛教学院的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佛教人才。

这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明朝的兴起,佛教在社会上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明朝初期,由于皇帝推行朱红宗教儒学,佛教受到了较大的打压。

许多佛寺被关闭,佛教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然而,在明代中后期,佛教又逐渐开始复兴。

明朝帝室改变了对佛教的态度,更多地崇尚佛教文化,尊奉佛像,并兴建佛寺。

同时,禅宗与佛教的关系也更加密切,禅宗成为佛教的主流派别。

到了清朝,佛教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清朝皇帝都非常崇尚佛教,称帝即位时都亲自颂经祈福。

此外,清朝各级政府还提供资金和土地用于佛教建设。

尤其是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他们大力推行佛教的政策,鼓励佛教的学习和发展。

在康熙年间,藏传佛教在中国内地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清朝还特别尊重颁布了《宗教典章》和《宗教刊行述略》,保护佛教的正常出版活动。

除了在制度上的变化,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随社会变迁而发生了变化。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变迁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社会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佛教在这个时期通过宣传教义和传播佛教文化,起到了扶持人心,安抚社会的作用。

佛教倡导的无我观念和修行方法,给予了人们在社会动荡中寻求内心宁静的信仰和指导。

此外,佛教在元明清时期还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佛教的艺术手法和美学观念为中国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元素,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

禅宗思想百科知识总结

禅宗思想百科知识总结

禅宗思想百科知识总结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教义和实践,对于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对禅宗思想的百科知识总结,包括其历史背景、核心概念、实践方法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禅宗思想起源于6世纪的中国,是由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的。

禅字最早在《周易》中出现,意为静心思考。

禅宗的正式建立可以追溯到6世纪中期,当时南印度的僧人鸠摩罗什将禅宗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核心概念禅宗思想的核心概念包括“佛性”、“无我”、“直指人心”等。

禅宗认为人人本具佛性,即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只需通过禅修来觉悟。

禅宗强调超越自我、超越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追求解脱和觉悟的境界,即“无我”之境。

禅宗主张通过直接体悟人心,而非依赖经典和逻辑推理来寻求真理。

三、实践方法禅宗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坐禅和看公案。

坐禅是禅宗最重要的实修方法,通过打坐静心来觉察自己的身心,进一步觉悟佛性。

禅宗的坐禅强调身心的一致,即在禅定中要达到身心的统一和自我意识的消失。

看公案是禅宗的一种特殊实践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公案中的问答来触发直指人心的体悟。

四、禅宗的影响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禅宗强调直接经验和体悟,反对理性主义和经院哲学,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禅宗在中国文学、绘画和园林艺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塑造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念。

再次,禅宗对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和哲学传统产生了显著影响,成为日本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综上所述,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直接经验和佛性觉悟,通过坐禅和看公案等实践方法来达到这一目标。

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艺术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具有重要影响。

雍正那邪门的宗教观:儒释道我来当家,西方传教士滚一边去

雍正那邪门的宗教观:儒释道我来当家,西方传教士滚一边去

雍正那邪门的宗教观:儒释道我来当家,西方传教士滚一边去阅雍正不愧为一代人王,他执政仅14年,若是他执政时间再长一些,没准他还真能把大清王朝带上政教合一的路子。

不过说到底,雍正终究是皇权的代表,无论他调和儒释道三教,还是打击天主教,都是为皇权服务的。

所以他对待宗教,终归还是以“御之而不为所御”为宗旨的。

皇权与宗教,历来多有抵牾,皇权讲究的是老子天下第一,大家都听我的,太太平平就好,也就是说皇权重在统治;而宗教呢,每一门派都有自己的一套教义,都有一个尊奉的最高的神。

皇帝当然不高兴了,这天下,到底听谁的信谁的?明明这是朕的天下嘛!古今中外,起义或革命,都与这宗教信仰多多少少有些关连。

雍正大帝在对待这个事情上,却是与历朝历代的君王大相径庭,有的君王或扬佛抑道,或扬道抑佛,无非就是拉一个打一个,雍正却是不一样,儒家为立国之本,自然需要崇奉,就是释道两家,他也是极力调和。

而且在他那年代,西方传教士早已遍布国内,顺治时期就有传教士汤若望受重用,到了康熙朝时,康熙自己对西学就很有兴趣,而以南怀仁为代表的传教士更受青睐,他们教学、造炮,甚至成了清朝与西方特别是与俄国谈判时的高级顾问,俨然成了一股新兴的政治势力。

雍正对此却是非常地不感冒,他驱逐了诸多传教士,关上了西方传教的大门。

雍正在宗教管理上不走寻常路,很多看似好笑的事情背后,其实也是大有深意。

雍正从少年时就喜欢阅读佛教经典,成年后,更是认真从事研究讨论,与僧人有很密切的交往,与他交往较多的有章嘉呼图克图活佛、大觉寺的主持迦陵性音大师、弘素等人。

康熙五十一年、五十二年(1712、1713年),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在王府举办法会,进行了“坐七”等活动,和章嘉活佛、迦陵性音一起演说佛法,在章嘉的指导下,通过了“三关”。

章嘉大师认为他已修成了正果,称赞他“得大自在矣!”大自在,是佛家用语,语出《法华经》: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章嘉大师说雍正“得大自在”,就是说他已具有了广大无边的神力。

中国古代禅宗的起源和传播

中国古代禅宗的起源和传播

中国古代禅宗的起源和传播中国古代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印度的禅宗,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播,逐渐在中国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禅宗的起源和传播过程。

一、禅宗的起源禅宗起源于印度的达摩祖师,他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

据传,达摩祖师在公元6世纪初期来到中国,传授禅宗的教义。

禅宗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禅修和默观来达到觉悟和解脱的境界。

禅宗注重直接体验,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和直觉,而非依赖于经典和教义的解释。

二、禅宗的传播1. 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当时,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翻译经典的限制,佛教教义的传播并不广泛。

禅宗的到来为佛教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强调直接体验和内心觉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相契合,因此很快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2. 禅宗的兴盛与分化隋唐时期,禅宗在中国达到了巅峰时期。

当时,禅宗的代表人物有六祖慧能、神秀、僧璨等。

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被誉为禅宗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禅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在这一时期分化为多个派别,如南宗、北宗、曹洞宗、临济宗等,各派别在禅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不同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3. 禅宗的传播与影响禅宗的传播主要通过禅师的弟子传承和禅宗寺庙的建立来实现。

禅师们通过讲授禅宗的教义和指导弟子的修行,逐渐形成了禅宗的传统和体系。

禅宗寺庙成为禅宗修行的场所,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学者前来学习和参与禅修。

禅宗的影响逐渐扩大,不仅在中国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还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禅宗的特点和影响1. 直接体验和内心觉悟禅宗注重个体的直接体验和内心觉悟,强调通过禅修和默观来达到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禅宗的修行方法包括坐禅、行禅、看话头等,通过这些方法,禅宗追求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境界,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2.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思想,与儒家、道家等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交融。

雍正皇帝的特质---内法外王

雍正皇帝的特质---内法外王

康雍乾三代之隆盛,可比之于汉唐盛世而无逊色,人多知汉唐得益于帝王内用黄老之术,少知清初三代实深通于禅宗心法,尤其是承上启下的雍正皇帝,更是展现了融法王兼人王之尊于一身的殊胜风采。他在继位登基以后,于政务之暇,不惜以九五之尊,
眉毛拖地,躬自升堂讲禅说法,近从王室宗亲,远至和尚道士,无不从学如流。并别具只眼,大有笑傲天下丛林,扫尽古今英雄的气概,从万千公案中辨分珠玑,披沙淘金,历数年亲自“选辑从上宗师吃紧为人之语刊示天下后世”,以“倡导十方,使如来正教有振兴之象”,在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了最具权威的禅宗语录集,即《雍正御选语录》,欲使之传诸久远,以振禅宗于颓废,挽慧命于悬丝。
“朕进门更有事也无?”国师乃笑,展手云:“更有何事耶?”复用手从外向身挥云:“不过尚有恁么之理,然易事耳。”此朕平生参究因缘,章嘉呼土中花”的诗句,表达了寄情尘外、不受俗累之志,透露出雍亲王心智开通后虚豁旷达的胸襟和气度。
雍正曾自述其参禅经过如下:朕少年时,喜阅内典,惟慕有为佛事,于诸公案,总以解路推求,心轻禅宗,谓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圣祖敕封,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土克图喇嘛,乃真再来人,实大善知识也。梵行精纯,圆通无碍,中外诸土之所皈依,僧俗万众之所钦仰。藩邸清闲时,接茶话者十余载,得其善权方便,因知究竟此事。
南怀瑾先生说:“雍正自于宗门作略,并非徒作口头禅语,捏弄空花阳焰于野狐对里,固已笃践真参实悟于行证之途,迫出一身白汗,深得拈花妙旨。其开示三关见地,印以唯识知见,迥出常流。且选辑语录,揭标《肇论》、永嘉为先,以寒山、拾得为辅。诚为独具只眼,昭示释迦心法、东来之禅宗,实受中国文化儒道学术灌溉而滋茂也。至于唐宋以来宗门,则以沩、仰、赵州、云门、永明、雪窦、圆悟克勤为主,以清初禅门宗匠玉琳琇、茆溪森为殿。过此以往,则目视云汉,自许荷担禅宗开继之任,即自称为圆明居士住持之当今法会而已矣。而拣择禅门宗匠之外,于道家,则独崇张紫阳为性命圆融之神仙真人;于净土,则推尊莲池大师为明末郢匠。且捞攦历代禅师之机锋转语,以自标其得正法眼藏之妙用。寡人位置大雄峰顶,气吞诸方,直欲踏破毗卢顶上,会法王人王之尊于一身。抑使儒冠学士与方外缁素钳口结舌,无敢与之抗衡。狂哉豪矣!可谓荟萃魔佛内外之学于一炉,继康熙定鼎之后,清廷帝子英才,舍此其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生总是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但早期雍正“惟慕有为佛事,”而对无迹可求的禅宗,因无实际体证,故未能窥其端绪,且每每非之。在结识章嘉活佛后,雍正与其“时接茶话者十余载,得其善巧方便,因知究竟此如。”消除了对禅宗的偏见。因藩邸与柏林寺相距不远,雍正与柏林寺禅僧亦有接触。康熙十一年(1712)春,雍正到柏林寺,遇妙智禅师,相谈甚洽,遂产生随僧众坐禅的想法。
雍正所理解的真见是什么?实即空义。空包括境空、心空。雍正云:“学人初闻道,空境易,空心难。究竟则空心易,空境难。空境而不空心,到处为碍。空心而不空境,触途成滞。不见道心空及第?应知心外复有何物而可空?物外复有何心而可空?所以云,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雍正又云:“天无心覆而普盖,地无心载而普擎,三光无心明而普照,圣人无心用而普应。圣凡之殊、丝毫之隔,只在有心、无心之别耳。”有真实见地者,应则天象地法三光,勿起分别心。如此则终日吃饭,不曾嚼着一粒米,终日著衣,不曾挂著一条丝。
经常与雍正帝探讨禅理者,除以上六大臣外,还有宝亲王长春居士(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和亲王旭日居士弘画,以及左御史得无居士张照。在《御选语录》中,雍正对他们称许有加,谓古今禅侣,一生一世了无所得者大有人在,所谓谈空说妙者似粟如麻,而了悟自心者凤毛麟角,而今“王大臣于半载之间,略经朕之提示,遂得如许人一时大彻,岂非法会盛事?”雍正将这些内廷王大臣的禅诗、禅论合为一集,名《当今法会》,附于《御选语录》中。
在《语录》付梓刊刻之际,他再次表白,非慕作家居士之虚名,亦不敢与古来大善知识比肩,惟念佛祖开此无上法门教化众生之恩,欲使人信知妙性不远,明觉非遥,祖印遥传实有据,而言思绝处非虚说也。
(三)宫廷法会
据说,雍正曾从章嘉活佛受“深广教法”作为祈愿即位执政的因缘,并曾赐给章嘉一副珍奇座具,后来果然如愿以尝,登上王位,从此对章嘉活佛更加崇拜信服,无论这是否属实,雍正结交僧侣,忘情禅悦,而不像其它王子那样攀缘结党。投机钻营,确是他在康熙朝纷乱的皇储之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雍正即位后,虽政务繁忙,仍留意佛法。大臣沈近思少年孤贫,曾在灵隐寺出家。雍正以佛理问之。沈对曰:“臣少年潦倒时,尝逃于此。幸得通籍,方留心经世事以报国家。亦如皇上圣明天纵,早悟大乘,然万几为重,臣愿皇上为尧舜,不愿皇上为释迦。即有所说,安敢妄言,以分圣虑!”雍正本欲觅一知音道友,不意碰了软钉子。雍正还曾问大学士张廷玉:“廷臣中有通禅悦者否?”张廷玉以张照对。雍正即召来问:“视朕何人?”对曰:“是佛”,“汝自视何人?”对曰:“乾屎橛”。言下大契,张照比之沈近思,“道行”的确高多了。
臣多次探讨禅机、禅理。雍正共下一百则转语,让众人参对,此即《圆明百问》。交上“答卷
”的共六人,即张廷玉、鄂尔泰、福彭、允禄、圆寿、允礼。
从《御选语录》所选张廷玉等所作诗文看,他们皆对禅对教有一定造诣,这也表现在他们各自的禅机奏对中,如雍正问:“历代佛祖中有一人超佛越祖,且道是那一人?”张廷玉答:“是佛”;鄂尔泰答:“无名氏,”福彭答:“土块”,允禄:“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道不远人。”雍正所问的那一人并非实指哪一位佛无情共有的佛性或法性。称其为法身佛,是为了与报身佛、化身佛相对应的形象化说法。法身虽超色体而又不离色体,所谓“恒沙诸佛同一性,物我原来无异同。”能于诸色体识得法身,方显出禅者的机锋。张廷玉答以“佛”,表明他识得佛与佛性一如,鄂尔泰如允禄、答以“无名氏”、“人”,表明他不仅识得佛与佛性一如,而且识得一切凡夫众生具足同一佛性。以上三人的回答都显示出各自的佛学及禅学修养,但三人所指示法身之所在,都不出有情有识的范围,总有执虚为实的倾向,未到悬崖撒手的境界。福彭答以“土块”则不同凡响,不仅佛视众生与法身不一不二,而且一切山河大地也无一不是法身!所谓盈天地间,惟一真佛,百千万亿泥佛、木佛总是一佛是也。福彭所作《真如铭》曰:“即心即物,即物即佛,心佛物合,何异何同?”表达了同样的旨趣。
雍正的禅学见地,皆从实际修证中来,所以雍正最鄙薄“口头禅”、“文字禅”,而重视真实见地,在《语录》中言及见道行道难易时,雍正云:“从来言,见道易,修道难;修道易,守道难;守道易,行道难。圆明不然此论。若见假道场,修假道难;修假道易,守假道难;守假道易,行假道难。若真实言,则行真道易,守真道难;守真道易,修真道难;修真道易,见真道难。但得真见,修守行皆易于为力。若见处不真,修守修,不但难之一字,亦断不能成也。所以云,参须真参,悟须实悟,但得本、何愁末?”
雍正在《语录》中还就参禅的方式方法,根据自己的参悟经验,予以解说。如关于重关功夫,雍正指出,在初步破参后,虽说大事已明,但脚跟未稳,切忌得少为足,不肯精进。此时需要的是生疑。起疑情,总生大奋志,总有向上一路,而涉重关后,则要不疑而入真实。
(二)圆明语录
雍正自称破尘居士、圆明居士,以示寄情尘外,不受俗累之志。《悦心集》有一篇《布
袋和尚哈哈笑》,将世上的英雄圣人,甚至皇帝都讽刺一番。“我笑那天上的玉皇,地下的阎王,与那古往今来的万万岁,你戴着平天冠,衣着衮龙袍,这俗套儿生出什么好意思,你自去想一想,苦也么苦,痴也么痴,著什么来由,乾碌碌大家喧喧嚷嚷的无休息。”文中还有“千载勋名身外影,百岁荣辱镜中花”、“悚问沉浮事,问娱花柳朝”、“漆园非所慕,适志即消遥”等诗句,透露出雍亲王学佛后虚豁旷达的胸襟和气度。
因此时已悟到万法本空,妄想执著全消,已露智慧德相,所以只管赤条条去即可。佛常将众生的无明妄想喻为迷头认影,而此时既已消除错认颠倒,识得本真,则头影之说可以不论矣。又如关于回途工夫,本来透重关后,已证得智慧德相,不必管回途不回途,但随遇而安,于一切处出入自在即得。如狮子之搏鹿,自在戏乐,透重关者亦得此三昧,回转往复,独步无畏。如果一年半载后仍觉不洒脱、不妥贴,就说明重关功夫未曾通彻。此时不妨重起妄情,再下一番功夫。古人云功不浪施,即便错用心,也只当写作几篇文字,辨理几件事件,无有大碍。关键是不可执著某一境界,因为著一境界,便是魔境,参禅最紧要的是目下功夫,至于更进一步处,待到功夫到时,自然了彻。这些言论,皆非亲历者不能言。
清圣祖康熙在位期间,曾多次巡游江南,几乎每次都参礼佛寺,延见禅僧,赐额题辞。《宗统编年》一书即受康熙之命而撰。康熙皇帝尤其尊奉藏传佛教,对达赖、班禅、章嘉等活佛多有敕封赏赐。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却丹更是以国师之尊,出入皇宫,奔走边关,极得康熙宠幸。
章嘉活佛转世系统,是清代四大尖佛转世系统之一,一世章嘉扎巴俄色,青海红崖子沟张家村人,所以由他开始的转世活佛系统称张家活佛,康熙帝时,以“张家”二字不雅,改为章嘉。二世章嘉曾从五世达赖喇嘛学习。1693年被康熙帝封为呼图克图。康熙帝击败准噶尔部噶尔丹之后,在多伦召集蒙古各族王公会盟,建汇宗寺,封他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主持汇宗寺,掌管内蒙古地区佛教事务。
康熙五十一年夏,雍亲王到热河避暑,白天闲来无事,乃将古德公案,一一研究。这时的雍亲王已是“透过重关”,习禅深有所得的居士了,在看过前人分案后,陡然自信起来。因为“今见昔人之语,与朕之所言,多不约而暗符,无心而自合。圆音如是,不禁哑然。”在窥知古人意旨之浅深、机用之妙密后,雍正随有拈提唱颂若干首。另有与诸禅侣及护卫待从之问答机缘,皆在茶饭后闲暇之时随感而发。这些禅话皆被侍从记录下来,编辑成帙,此即《圆明居士语录》。
正月二十日,与数十僧一起打七,仅二枝香功夫。次日晚又随坐,至三枝香时,洞达本来。主持禅七的是当时名望很高的迦陵性音禅师。在打七之前,雍正与其问难甚久,但未能起一疑情,所以甚感失望。而此时迦陵性音踊跃赞叹,谓雍正已彻元微,笼统首肯。雍正自己当时自以为了歇,而数日后又觉不甚洒脱,又去叩问章嘉国师。章嘉回答:“若王所见,如针破纸窗,从隙窥天,虽云见天,然天体广大,针隙中之见,可谓偏见乎?佛法无边,当勉进步。”“针隙窥天”是形象说法,实指初步破参,即参禅者初登解脱之门,悟此七尽之躯,四大和合而成,无有实我。
听了章嘉的开示,雍正复于是年二月十一日随众结七于集云堂。至十四日,正经行时,忽出一身透汗,命根立断,桶底脱落,自觉与佛祖众生同一鼻孔出气。乃复问证章嘉。章嘉云:“王今见处,虽进一步,譬犹出庭院中观天矣。然天体无尽,究未悉见,法体无量,当更加勇猛精进。”“庭院观天”指涉过重关。重关又称前后际断,指悟得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非空华幻影。
据《诏录序稿》称:“逮次年(康熙五十二年)登清凉山回,宗门载籍,绝不流览。”又云,“登极以来,复十年于兹,除御园焚修文行禅师外,未见一僧,亦未曾齿及佛法一字。”雍正登极后,的确比较勤政,力图匡正康熙朝末年的颓靡之风,为此创设了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常常一天到晚接见军机大臣,批复密折,真可以说“朝乾夕惕”了,但如果说十年未曾言及佛法一字,则未免绝对了。雍正十一年春至夏,雍正在处理政务之暇,与内廷王公大
雍正亦曾垂询迦陵性音,并将章嘉的开示告之性音,岂料大禅师竟然不解其意,讪讪地说:“此不过喇嘛教回途工夫之论,更有何事?”雍正认为章嘉所说真实可信,而对性音之语不以为然。
雍正谛信章嘉之垂示,为直达究竟而精进提撕,至次年(康熙五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复堂中静坐,无意中踏末后一关,“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雍正再去叩问章嘉,国师望见即曰:“王得大自在矣。”雍正心生大欢喜,庆快平生。在《历代禅师后集后序》中,雍正追述了自己的参究因缘,对已故世的章嘉深怀感念,“章嘉呼图克图国师喇嘛,实为朕证明恩师也。”
因章嘉国师经常出入内廷,与诸王子关系亦密切,而与其最投缘的是四王子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据雍正自述,他少年时即喜读内典,年轻时曾雇人代替自己出家,同时与僧侣来往密切,在读书时,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编辑成《悦心集》,里面所面所选多看透世事,任情放达的文章。如《醒世歌》曰:“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
《雍正与禅宗》
雍正皇帝胤祯(1678-1735)是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后世围绕其继位、暴死等事件传说甚多,多谬不实。其为政方略遭人物议处亦多,但他在位十三年(1722-1735),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史称“康乾盛世”,实离不关雍正承前启后的功用。雍正还是一位很有学问的皇帝,曾从涟于著名学者阎若琚、张英、顾八代、徐元梦等人,不仅通晓《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且诗词,善书画,有相当深厚的汉文化素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雍正喜读内典,深通佛理,尤其对中国佛教代表性宗派禅宗,更是深得法要,别有慧解。他曾师从高僧,直探心源,亦曾升堂说法,开导辟迷;并以帝王之尊,亲自编选《御选语录》,刊示天下。其禅论戛戛独造、在在中的,远非泛泛涉猎者所能企及。历代帝王中,信佛崇佛之“佛心天子”不在少数,但像雍正这样在佛理上卓然成家者实属罕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