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合集下载

生态学复习资料第四章群落生态学课件

生态学复习资料第四章群落生态学课件

(一) 种的个体数量
1.多度(abundance) 多度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 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国内多采用Drude的 七级制多度,即:
Soe (Sociales)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Cop 3 (Copiosae) 数量很多
Cop2
数量多
Cop1

数量尚多
Sp (Sparsal) 数量不多而分散
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所特有的种这是因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和隐蔽条件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 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 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2)种的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 or equitability) 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 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例如,甲群落中 有100个个体,其中90个属于种A,另外10个属于种B。 乙群落中也有100个个体,但种A、B各占一半。那么,甲 群落的均匀度就比乙群落低得多。
6. 一定的分布范围 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 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不同生物群落 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分布。
7.群落的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 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 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群 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ecotone), 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二)综合数量指标
1.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在群 落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其具体定义和计算指标因群落不同 而不同,多度、盖度、体积、重量等或他们的组合均可作 为优势度的指标。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ppt课件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ppt课件
• 生态时间学说:考虑时间尺度,认为物种的分布 区的扩大也需要一定时间。
精选PPT课件
33
33
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
• 空间异质性学说:物理环境越复杂,或空间异 质性越高,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也越高,物种 多样性也越大。如山区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平 原;群落中小生境丰富多样,物种多样性越高。
• 气候稳定学说: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动植 物的种类越丰富,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 地球唯有热带的气候可能是最稳定的。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 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8)群落的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精选PPT课件
11
精选PPT课件
12
精选PPT课件
13
精选PPT课件
14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4.2 群落种类组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 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 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精选PPT课件
34
34
4.3 群落结构
生长型: 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 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 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陆生植物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生长型:
➢ 树木:在都是高达3m以上的高大木本植物。 ➢ 藤本植物:木本攀缘植物或藤本植物。 ➢ 灌木:是较小的木本植物,通常高不及3m。 ➢ 附生植物:地上部分完全依附在其他植物体上。 ➢ 草本植物:没有多年生的地上木质茎,包括蕨类、禾
27
盖度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 地面积的百分比。

第四章群落生态部分习题

第四章群落生态部分习题

《普通生态学》“群落生态学”部分自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2.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

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亚优种3.在以下生物群落中,净第一性生产力最大的是哪种类型[]。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热带季雨林 D.常绿阔叶林4.海洋与陆地交界的区域是[]。

A.潮间带 B.浅海带 C.珊瑚礁 D.远洋带5.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

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6.下述对常绿阔叶林描述正确的是[]。

A.常绿阔叶林区属于亚热带气候B.常绿阔叶林又称为夏绿林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7.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是共建种群落B.阔叶林群落中出现的马尾松是罕见种C.板状根植物多属浅根植物D.湖泊中的生产者多分布在深底带11.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种类多样性常高于相邻群落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12.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13.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形态、生理等反应的产物B.生态型是同种生物的趋同适应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D.生态型根据形成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14.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15.按丹麦植物学家C.Raunkiaer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森林植物群落概念(⼀)群落概念群落的概念很模糊,没有⼀个概念能让所有⽣态家都满意的定义。

群落或⽣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是指特定空间或⽣境下⽣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具有⼀定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活在同⼀⽣境⽽彼此相互作⽤的各种植物有规律的组合。

森林群落(forest community)指以⽊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植被(vegetation):某⼀地区或整个地球表⾯全部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

(⼆)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具有⼀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定的植物、动物、微⽣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要特征。

2具有⼀定的群落结构:如⽣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等3具有⼀定的外貌:⼀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度并具有不同密度,从⽽决定了群落外部形态。

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等。

4形成群落环境:⽣物群落对其居住的环境产⽣重⼤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包括光照、温度与⼟壤等都经过了⽣物群落的改造。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物群落并⾮种群的简单集合。

种群组合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第⼀,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机环境;第⼆,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6具有⼀定的动态特征:群落运动形式为季节、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具有⼀定的分布范围:任⼀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境上,不同群落的⽣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在⾃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处于连续变化中。

(三)群落的性质机体论(离散论):以美国的Clements(1916,1928)为代表。

群落是⾼度有组织的物种组合,边界清楚,可象物种那样进⾏⾃然分类;⾼度强调种间相互作⽤的重要性,演替被类⽐为个体发育。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森林植物群落概念(一)群落概念群落的概念很模糊,没有一个概念能让所有生态家都满意的定义。

群落或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是指特定空间或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生活在同一生境而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植物有规律的组合。

森林群落(forest community)指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植被(vegetation):某一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全部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等3具有一定的外貌: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并具有不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外部形态。

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等。

4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包括光照、温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生物群落并非种群的简单集合。

种群组合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运动形式为季节、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

(三)群落的性质机体论(离散论):以美国的Clements(1916,1928)为代表。

群落是高度有组织的物种组合,边界清楚,可象物种那样进行自然分类;高度强调种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演替被类比为个体发育。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科学,同样还要研究个体之间的关系。

从技术角度讲,群落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子分支,旨在探讨一组物种交互作用如何
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

它研究的范围是从动物群落的行为到植物群落的发展,以及地形、
气候因素对植物和动物如何影响。

群落生态学通过研究群落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协作,可以解释一些生态现象并提出解决
方案。

例如,研究群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之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地方群落,以及这种竞
争会如何影响环境服务或生态系统声明。

此外,群落生态学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
物种如何共存,以及为什么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形成一些非常特殊的生态系统。

该领域的研
究还可以推断适宜的物种组合方式、物种变化率以及驱动这种变化的因素。

在当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群落生态学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通过研究群落,可以发现互补支持机制,进而找到调节人类活动的方法。

此外,在当
前的全球变暖情况下,研究群落的反应也可以有助于预测未来地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而言之,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物种之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地方群落,以及这种竞争会如何影响环境服务和生态系统质量。

该领域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教学内容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教学内容
(组成研究完成)
4.3、群落的结构
▪ 生活型 ▪ 群落的垂直结构 ▪ 群落的水平结构 ▪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益 ▪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 群落结构是群落中相互作用的种群在协同进 化中形成的,其中生态适应和自然选择起了 重要作用。
▪ 协同进化包括物种间作用(即通过竞争决定 生存,确定种类组成)和物种对环境的适应 (生活型)。
1、生活型
▪ 定义:生活型是生物对气候条件长期适应的外
部表现形式。
▪ 植物划分标准:丹麦生态学家C.Raunkiaer:
选择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作为划分生活 型的标准。
▪ 类型:把陆生植物划分为五类生活型。
植物的生活型
•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 •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
几种常用的多度等级
德鲁捷(Drude) 克 列 门 茨 布 朗 - 布 朗 奎 (Braun-
(Clements)
Blanquet)
Soc Cop Cop2
极多 D
很多 A

F
Cop1 尚多 O
Sp
尚少 R
Sol

Vr
Un
个别
优势 丰盛 常见 偶见 稀少 很少
5
非常多
4

3
较多
2
较少
1

+
很少
R
稀少
Fig4.1 Desert Iandscape dominated by the creosote bush, Larrea tridentate,
▪ 应该强调,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 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 变化;若把非优势种去除,只会发生较小的变化。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 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A级 频度的种类占大多数,B、C 和D级频度的种类较 少,E 级频度的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占有的比例也较高,符合一般群落中低频度种的 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为多的事实。
• 5.高度:自然高度和绝对高度。 • 6.重量和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
• 在中纬度及高纬度地区,气候的四季分明, 群落的季节变化也最明显。我国北方草原 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就是一个例子,如羊草 草原5月初植物萌动返青,7月份开花结实, 8月中旬地上生物量达到高峰值,9月下旬 植物地上部分枯黄并停止生长。
• 动物也有相似的周期活动:青蛙到了冬季 就进行冬眠,春天来了就苏醒过来。
• 四、决定物种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 (1)时间因素 • (2)空间异质性因素 • (3)气候稳定性因素 • (4)竞争因素 • (5)捕食因素 • (6)生产力因素
时间因素
空间异质性因素
气候稳定性因素
竞争因素
捕食因素
生产力因素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

植物的垂直分布
• 一、垂直结构
• (二)物种多样性的衡量 – 丰富度指数 – 多样性指数
• (三)物种多样性梯度 • (四)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二)物种多样性的衡量
物种多样测度—丰富度指数
• Gleason指数
群落中物种数目
D=(S-1)/lnA
单位面积
群落中总物种数目
• Margalef指

D=(S-1)/lnN
观察到的个体总数
0 1
群落A 群落B
2
3

5
多度等级
(三)物种多样性梯度
• (1) 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 从热带到两极随 着纬度的增高,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 趋势。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2.1 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及方法
2.1.2 研究种类组成的方法
(1) 登记种类组成成分:编写包括所有种类的植物名录 及其他信息(生活型、生态类型、地理成分等)。
(2) 选择样地:选择典型地段,即能够反映植物群落特 征的地段,只代表群落的基本特征不是全部面积。 选择要求: ⅰ、种的分布要具有均匀性; ⅱ、有层次分布; ⅲ、生境条件(地形、土壤)一致; ⅳ、典型地段(中心),避免过渡地带。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1.1 群落的定义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 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
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
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
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反映各物种 个体数目的分配均匀程度。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涵义: 一是群落所含有的物种数目的多寡,即种的丰 富度;二是种的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Leabharlann 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物种数目和个体数量。 (2)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 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和发展(种 群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 (3)形成群落环境: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4)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态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 (5)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6)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7)群落的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基础生态学-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

基础生态学-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

群落的性质——个体论学派
群落不是自然单位,而是自然界中在空间和时间连续变化系列中的 一个区段
因为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群落组成是逐渐变化的,群落间没有明 显的边界,不同群落类型只能是任意认定的 –群落和物种的关系不是有集体和组织器官关系 –群落的发育过程是物种的更替和种群数量消长过程,和有机体发 育不可比拟 –和有机体不同,群落不可能在不同生境下保持繁殖的一致性 –同一群落类型之间无遗传上的联系
(二)频度 (frequency)
(一)多度、密度、盖度
3、盖度 (coverage)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 对盖度。某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盖度 比。盖度和多度的关系非常密切,通常可出现3种情况:(1)植 物个体数量多,则盖度大,灌林多半如此。(2)有些植物多度 大,盖度并不大,如草本植物。(3)有些植物多度小,但盖度却 大,如乔木树种。
生态学基础 第四章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
教学目标: 1、生物群落种类组成 2、生物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 3、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一、种类组成
(一)优势种和建群种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是指在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从而也决定群落组成的那些植物种。 建群种 (constructive species): 是群落的建设者,决定着整个群落的内部构造和特殊环境, 建群种往往是主要层次的优势种。
生态学基础 第四章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教学目标: 1、生物群落的概念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一、群落的概念
对群落 (community)概念的不同认识 – Alexander Humboldt:特定的外貌,对生境因素的综合反应 – E. Warming:一定的种组成的天然群聚 – 俄国学派:有机体的特定组合,有机体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 W. E. Shelford:具有一致的种类组成且外貌一致的生物聚集体 – E. P. Odum:种类外貌一致、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代谢格局、结构单元、 生命部分

第4章 群落生态学 (4.3 群落组织)

第4章 群落生态学 (4.3 群落组织)

干扰是平静的中断,或正常过程的妨碍,干扰是自 然界的普遍现象。连续的群落由于干扰而出现中断 (可称为断层,gap)是常见现象。

Paradox of the plankton (Hutchinson, 1961)

干扰(Disturbance)
干扰 断层(Gap) 小演替

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可提高物种多样性。
蓝岩鬣蜥——开曼群岛的特有种 为什么上帝要在这些小小的角落 显耀他的创造才能,他真有必要 专门为这里创造出这许许多多独 一无二的物种吗? ——达尔文的思索
象龟——南美洲的戈拉帕格斯群岛特有种

物种灭绝本是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事。自地球有生命以来, 99.99%的物种已经灭绝。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象龟、海龟就 能够永世长存,但是既然人类对它们的濒临灭绝负有责任, 那么还是应该竭尽所能让它们的生命尽量延续,对生物来 讲岛屿就意味着栖息地的片段化和隔离。岛屿由 于与大陆隔离,生物学家常把岛屿作为研究进化 论和生态学问题的天然实验室或微宇宙。例如达 尔文对Galapagos群岛的研究及MacArthur对岛屿 生态学研究等。

岛屿上物种数目(或一个地区中)会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而增 加,最初增加十分迅速,当物种接近该生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数 量时,增加将逐渐停止。物种数目的对数与面积对数的坐标图 显示的是一个线性关系。 对于海洋岛屿和生境岛屿来说,这些双对数坐标图直线的斜率, 大多在0.24~0.34之间。对于连续生境内的亚区域,斜率接近 0.1。随着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效果在岛屿上要比连续 生境内明显。 海岛的物种数-面积关系,可用下述方程描述:
一、群落概念 二、群落结构 三、群落组织 四、群落演替

4生态学练习题第四章群落

4生态学练习题第四章群落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竽地提升自我第四章群落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ies or biocoenosis)(华东师范大学2002)2•多度(abundance)3•密度(density)4.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区化学研究所2002)5•盖度(coverage)6.郁闭度与盖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2)7•存在度(presence)和恒有度(constancy)(山西师范大学2004)8•重要值(important value)(华东师范大学1996;陕西师范大学2004, 2005)9•频度(frequency)10.优势度(dominance)生活型(life form)(华东师范大学1999: 2002)12.生态型(ecotype)(华东师范大学2000,四川大学2000)13.生活型谱(华东师范大学1996, 199&中国科学院四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0)14.生活星河生态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2. 2003)15•生长型(growth form)16.高位芽植物(phaenerophytes)(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3)17•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1» 2004;厦门大学2000) 18•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19•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20•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21 •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22•生态等值种(ecological equivalent)23.优势种和建群种(南开大学2000: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24•冗余种(redundant species)25•先锋植物(pioneer species)(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3)26•濒危植物(endangered plant)(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3)27.附生植物(epiphyte)(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3)28.层间植物29•边缘效应(wdge effect)(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2000,华南理工大学2004)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邹地提升口我30•空间异质性(special heterogeneity)31 •湿地(wet land)(北京大学1999)32•生境破碎化(habitat fragmentation)(北京大学1999)33.群落最小而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0)34•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华东师范大学1997» 200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4)35•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华东师范大学1997)36•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0)37•演替系列(succession series)38•进展演替(progressive succession)39逆行演替(regressive successio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40.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3)42.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42.顶级群落(climax)(华东师范大学1999;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3)43•偏途顶级(disclimax or disturbance climax)(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3)44.群落系数(华东师范大学1996)45.确限度(fidelity)(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46.共建种群落47•同资源种团(guild)48•群落结构(community structure)(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3)49.群落交错区(ecotone)(华东师范大学2001: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1998)50.层片(synusia)(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2)51•环境梯度(environmental gradient)(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52•间接梯度分析(indirect gradient analysis)(华东师范大学2001)53•直接梯度分析(direct gradient analysis)54.群落结构及层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2)55.地带性植物群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2, 2003 )56•植被型(vegetation type)57•植被型组(vegetation type group)58•群系(formation)59.群丛(association)(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1)60.排序(ordination)(华东师范大学1998,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3)61.直接排序(directordination)62.间接排序(indirect ordination)63.极点排序法(polar ordination* P0)(华东师范大学1996)64冲度干扰理论(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65.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华东师范大学1999, 2002:山西师范大学2004)66.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华东师范大学1997)67.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华东师范大学1999:中国科学院四双版纳植物研究所2001)二、选择题1、一泄地段上,多物种所组成的天然聚群是(B)。

第04章 群落生态学

第04章 群落生态学
有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的特有物种。
2、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物种数目及种群密度比
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具有特定的
价值,其原因是:在边缘地带有新的微观环境,导 致高的生物多样性;边缘地带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栖 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允许有特殊需求物种的散布和 定居,有利于异质种群的生存,并增强了个体觅食
6)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如季节动态、年际动态、 演替与演化。 7)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并按一定规律分布。
8)群落具有边界特征。群落的边界可形成过渡带(称 群落交错区),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群落生态学一些基本原理多在植物群落研究中获得。 种群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多在动物生态学和人口生 态学研究中获得。
《中国植被》按植物体态划分为下列生长型类型:
I、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竹类;藤本植物;附生 木本植物;寄生木本植物)。
II、半木本植物(半灌木与小半灌木)。
III、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植物;寄生 草本植物;腐生物草本植物;水生草本植物)。 IIII、叶状体植物(苔藓及地衣;藻菌)。 2、层片 第一级层片:是同种个体的组合; 第二级层片:是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
五、群落的时间结构
光、温度和湿度等因子有明显的时间节律(如昼夜 节律、季节节律),受这些因子影响,群落组成与 结构也随时间序列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植物群落表现最明显的是季相,如温带草原外貌一 年四季的变化。 动物群落时间结构主要表现为:
(1)群落中动物的季节变化。如鸟类迁徙;变温动物 休眠和苏醒;鱼类洄游等。
④ 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 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⑤ 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说明气候温热多湿。

基础生态学--第四章第五节生物群落的分类与分布

基础生态学--第四章第五节生物群落的分类与分布

(二)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
任何生物群落都与它们所存在的环境条件有密切联系,地球表面各地 环境条件的差异是导致植被具有多样性的最重要原因。决定植被分布 式样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其中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配合 状况。地球上的气候条件主要按三个方向改变,即纬度、经度和高度, 从而决定了地球表面的植被也沿着这三个方向交替分布,沿纬度和经 度的交替分布构成了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沿高度的交替 分布构成了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分3级: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
位)和群丛。每一等级之上和之下又各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
充单位。高级单位的分类依据侧重于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
特征,中级和中级以下的单位被型 植被亚型 群系组 群系
亚群系 群丛组
群丛亚 群丛
(一)植被型、群系、群丛的概念
(一)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地球表面所分布的植物群落是极其复杂和多种多样的,如有 森林、草原、荒漠、冻原、草甸和沼泽等,它们总体来说就 称作该地区的植被。
(一)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1.森林。按地带性的气候特点和相适应的森林类型,可分为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北方针 叶林等。
(一)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一)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4.冻原。又译为苔原,是寒带植被的代表。冻原植被处于极不 利的生态条件,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植物生长仅 2—3个月。通常植被种类组成简单,植物种类的数目通常为100 20种。冻原分布在高纬度地带和高山树线以上。
(一)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5.沼泽。沼泽是一种湿生的植被类型,分布在土壤过湿、积水 或有浅水层并常有泥炭的生境。由沼生植物组成,虽然以草本 植物为主,但也有木本植物,均着生于泥中。这些沼生植物的 特点是通气组织发达,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有些植物 具有食虫的习性等。沼泽分布于世界各地,从赤道到极地,到 处都有。

基础生态学-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群落的发生与演替(二)

基础生态学-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群落的发生与演替(二)
(5)在同一区域内最大的中生性; (6)占有发育最成熟的土壤; (7)在一个气候区内最占优势
(二)主要的演替顶级学说
1、单元顶级学说 演替就是在地表上同一地段顺序出现各种不同生物群落的时间
过程,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 稳定6个阶段。到达稳定阶段的群落,就是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 协调和平衡的群落,这是演替的终点,这个终点就称为演替顶级 ( climax)。在某一地段上从先锋群落到顶级群落按顺序 发育着的那些群落,都可以称作演替系列群落(sere)。
四、演替实例
(三)次生演替 1.采伐迹地阶段 2.小叶树种阶段(先锋树种阶段) 3.云杉定居阶段(阴生树种定居阶段) 4.云杉恢复阶段(阶生树种恢复阶段)
(一)顶级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2.特征 R.H. Whittaker(1974)还提出了识别顶级群落的方法。他认为一 个顶级群落具有如下特征:
(1)群落中的种群处于稳定状态; (2)达到演替趋向的最大值,即群落总呼吸量与第一性总生产量 的比值接近1
(一)顶级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2.特征 (3)与生境的协同性高,相似的顶级群落分布在相似的生境中; (4)不同干扰形式和不同干扰时间所导致的不同演替系列都向 类似的顶级群落汇聚
性顶级,而与非地带性环境因素如特殊的土壤或地形 相适应的顶级称为非地带性顶级。
四、演替实例
(一)旱生演替系列 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是 1.地衣群落阶段; 2.苔藓植物阶段; 3.草本植物阶段 4.木本植物阶段
四、演替实例
(二)水生演替系列 典型的水生演替系列是 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2.沉水植物阶段 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6.木本植物阶段。
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级群落,如气候顶级、土壤顶级、地 形顶级、火烧顶级等,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而是连续变化的,因 而形成连续的顶级类型,构成一个顶级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 在这个格局中,分布最广泛且通常位于格局中心的顶级 群落,叫做优势顶级。

基础生态学-第四章第三节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基础生态学-第四章第三节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成层现象,从陆生植物群落来说,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 分,决定地上部分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和 湿度条件,而决定地下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物理和 化学性质,特别是水分和养分。由此看来,成层现象是植 物群落与环境条件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生物 群落所处的环境条件越丰富,生物的种类就越多,群落的 层次也越多,层次结构也越复杂;反之则物种少,层次数少, 层次结构也就简单。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在完全发育了的森林群落中,成层现象十分明显,地 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 被层等四个基本结构层次。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与地下成层,层( layer)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 的生活型,因生活型决定了该种处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 同的深度。 植物群落的地下成层性是由不同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达到 的深度不同而形成的。最大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在表层,土层越深,根量越 少。
2、群落的交错区
群落交错区(生态交错区、生态过渡带, ecotone):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 (edge effect):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
2、群落的交错区
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分布的林缘草甸, 每平方米的植物种数达30种以上,明显高于其内侧的 森林群落与外侧的草原群落。 美国伊利诺斯州森林内部的鸟登记上仅14种,但在林 缘地带达22种。
1、生态型
(1)气候生态型 长期适应不同光周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子而形成的各种
生态型,如耐热性、抗寒性、抗旱性、长日照、短日照等。 (2)土壤生态型
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温度和肥分等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可以 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如水稻和陆稻,每一作物的耐水肥 和耐瘠薄品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群落生态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讲授,让学生较全面掌握以下内容:1. 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3. 群落的演替教学方法:1.结合大量事例剖析讲解概念2. 幻灯片的使用重点及难点:难点是群落的组成与结构重点是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一、群落的概念(一)群落的定义生物群落(biotie community)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单元。

它们和相邻的生物群落,有时界限分明,有时则混合难分。

其结合较松散,但都由其组成的种类及一些个体的特点而显现出有一些特性。

生物群落可简单的分为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动物群落(animal community)和微生物群落(microbial community)三大类。

群落概念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因为它强调的是在自然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种生物能有机地、有规律地在一定时、空中共处,而不是各自以独立物种的面貌任意散布在地球上;它强调生物间有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联系,因而它具有一定的组成和营养结构。

在时间过程中,经常改变其外貌,并具有发展和演替的动态特征。

它不是物种的简单总和,在群落内由于存在协调控制的机能,因而在绝对的变化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因此,生物群落被认为是生态学研究对象中的一个高级层次。

它是一个新的整体,它具有个体和种群层次所不能包括的特征和规律,是一个新的复合体。

群落概念的产生,使生态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即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它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关于群落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争论的焦点在于群落到底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个体集合。

“机体论”学派奥根(Orgnj Smic School)认为群落是一个真实的有机实体,它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的有组织的集合体。

而不是人为地分类的产物。

法国的布朗-布兰冈特(Braun-Blanquet)、美国的克莱门兹(Clements)和英国的塔斯利(Tansley)支持上述观点。

而“个体论”学派(Individualistic School)则认为群落在自然界中井非是一个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从一个呈连续变化着的植被中搜集来的一组生物而已。

其所以重复出现,只是由于对环境的同样需求。

认为群落并不是自然界的基本组织单位。

苏联、美国和法国的一些学者们支持上述观点。

近代生态学的研究中,采用一些定量方法的研究证明,群落并不是一个个分离的、有明显边界的实体,而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个系列。

这一事实,更支持了“个体论”的观点。

(二)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中另一问题,就是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还是同一层次的研究对象。

这个问题,在近代生态学教材和专著中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有些学者把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分开来讨论,如奥德姆(Odum,1983)和史密斯(Smith,1980)等人。

而有些学者把它们作为一个问题来处理,如克雷布斯(Krebs,1985)和怀梯克(Whitaker,1970)等。

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两个概念有明显区别,各具独立含义。

群落是指多种生物种群有机结合的整体,而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功能,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但谈到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时,就很难区分开。

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这也正是生态系统所要研究的内容。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必将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生态学分支。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一)群落的物种组成任何群落都是一定生物所组成,每种生物都具有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独特性,它们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各有一定要求和反应,它们在群落中各处不同地位和起不同作用,但群落中所有种都是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整体。

组成生物群落的种类成分是形成群落结构的基础。

群落中种类组成,是一个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的种类组成和环境条件是密切相关的,环境条件的丰富与否,是指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原始物质的丰富程度。

营养物质的丰富程度不同,种类数目可以相差很大。

动物通常依附于植物而生活,因为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尤其陆地生物群落,植物提供许多动物的隐蔽所、栖息地和繁衍后代的场所。

因此,陆地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能直接影响动物种类和数量。

如把森林中鸟类数量和农田中的相比,前者可多于后者10倍左右。

随着植物群落的发育愈发完整而丰富,动物种类也随之增多。

动物在生物群落中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如传播花粉和种予的作用,红松种子常被松鼠转移贮存而得到传播,某些种子被动物取食,经排泄而得到散布。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中的重要环节。

动物一方面依赖于植物,同时又是植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是生物群落的重要成员。

它们的活动使土壤通气,调节水分,分解有机物质,促进能量和物质循环过程。

不同的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从系统分类方面加以统计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按照组成群落的生物所属区系地理成分加以分析。

通过对生物生态习性的研究,可以从生物所属生态类型来认识群落生物组成的特点。

(二)群落中的优势种1.优势度:群落中所有的物种,并非有相等的重要性。

在群落中上百、上千的物种,往往只有少数几种,因其大小、数量或活动上起着主要的影响或控制作用。

陆地生物群落通常以植物为主体,在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往往都有几种植物处于优势地位。

它们不仅决定群落的外形和结构,而且在能量代谢上起主要作用。

决定群落中各个成员重要性程度,即优势程度,确定优势程度的指标,通常通过优势度(dominace)和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来反映;而优势度和重要值的求取,则需要用物种的密度(density)、盖度(coverage)、频度(frequency)和生产量(production)等指标。

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物种的个体数,用公式表示,盖度;植物枝叶所覆盖的土地面积叫投影盖度简称盖度。

它是一个重要的植物群落指标。

盖度可以用百分比表示,也可用等级单位表示。

森林调查常用10级制表示,有的采用5级制。

植物基部着生面积称为基部盖度,草本植物的基部盖度以离地0.03米处的草丛断面积计算,树种的基部盖度以某一树种的胸高(离地1.3米)断面积与样地内全部树种总断面积之比来计算,这种基部盖度又称为显著度(dominance)有人称之为优势度。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常按包含该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来计算,即频度=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它受样方数目和大小的影响。

通常是样方数目越多,样方面积越小。

所得结果能真实的反映个体分布状况。

生产量:是指一定空间的有机体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有机物质的重量,它能表示物种对资源利用情况,并可把大小相差悬殊的物种,在同一尺度上进行比较。

2.重要值与优势度:在植物群落学的研究中,常用重要值作为综合指标,它包括三个方面: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率+相对优势度]/300因为等号右侧的三个指标都是百分率,从0—300。

所以重要值的变动范围就是从0到100。

物种的重要值越大,在群落中的作用就越大。

也有人根据多度,是一个数量上的率,盖度、频度、高度、重量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计算公式如下:优势度=[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高度(%)]/4003.优势种的确定:群落中优势度大的即为群落的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它在群落动能中占重要位置。

可用多度的相对等级来代表。

也可用物种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

群落主要层中的优势种决定着群落的内部结构和特殊环境,是群落的创造者和建设者,称之为建群种(edificator)。

如果群落主要层的优势种由多个物种组成,这些物种称之为共建种(coedificator)。

群落中优势度较小的物种,一般称为附属种(subordinate)。

附属种虽然也参加群落的建设,但对群落内部环境的影响作用较小。

(三)群落中物种多样性1.物种多样性的概念: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说明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即丰富度(species richuess)。

群落中所含种类数越多,群落的物种的多样性就越大。

另一方面是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又可称为群落的异质性(neterogeneity)。

它与均匀性一般成正比。

在一个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越均匀,群落的异质性就越大。

某一地区群落中的种类数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物种所处生境的地理位置。

如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种类数是逐渐增加的。

如在热带森林中,每一公顷有上百种的鸟类,而在温带森林的同样面积中,只有十几种。

(图4-1)。

其次随海拔高度增加而种类数则逐渐减少。

污染的环境种类数、物种均匀度和多样性均受到影响(图4-2,图中由上至下为图①→③)。

2.多样性的测定方法:种的多样性包括两个含义,种的多样性测定也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统计分布对种相对多度进行拟合,如费希尔(Fisher)的对数级数和普雷斯顿(Preston)的对数正态分布。

另一类多样性指数包括异质性内容,如辛普森指数(Simpson's index)和香农-威纳指数(Shapon-Wiener index)。

下边分别介绍:费希尔的对数级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时,往往会发现个体数量很高的优势中,其种类数很少,而个体数量不多的稀有种,其种类数却很多。

将这些种和个体数作图就会得到一凹型曲线的图形(图4-3)。

该图描述了群落中种的相对多度。

费希尔利用对数序列总结这些数据是一种具有最终的总数的积分序数列,它的各项可以写成:个体的种数;余此类推。

级数各项之和,等于捕获中全部种数。

对数序列数据是由两个变量所决定,采样中总物种的数目以及取样中的个体总数目,其关系式可写成:S=aln(1+N/a),其S为样方中的种数、N为样方中的个体数,a为多样性指数。

a值越大,多样性就越高,反之,多样性就低。

普雷斯顿的对数正态分布:费希尔等提出的对数级数来拟合种相对多度,意味着具有一个个体的种数最多。

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群落都是如此。

图4-4是纽约州魁克低谷营巢鸟类的种相对多度的分布数据。

从图中看到种数最多的是具有10对的繁殖鸟,而不是只具1对繁殖鸟。

因此,它不符合费希尔的凹形曲线。

普雷斯顿提出以对数正态分布来拟合,他认为图中表示物种个体数的x轴如果不用算术标尺,而代之以几何的标尺,那就能拟合得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