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与孩子交朋友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79272fb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d.png)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行为是应该避免的,下面就是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
1. 不要过度溺爱孩子。
溺爱会让孩子不懂得自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应该适当给予孩子自主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不要过分严厉。
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家长应该以理性和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 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家长不应该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4. 不要打骂孩子。
体罚和辱骂是不可接受的教育方式,它们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家长应该用心理和谐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
5.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家长应该让孩子面对一些挑战和困难,让他们学会独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变得软弱和无能。
6. 不要剥夺孩子的隐私权。
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权,不要擅自查看和揭露孩子的隐私。
这样可以建立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7. 不要过分比较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家长不应该过分比较孩子。
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自卑感,影响他们的自信心。
8. 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友圈。
交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交友选择,同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交友。
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交友,这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9.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对他们过分苛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速度,家长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爱。
10.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物质享受。
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但过多的物质享受会让孩子变得贪婪和不知足。
家长应该教导孩子珍惜资源,培养他们的节俭意识。
教育孩子是一项终身的任务,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避免上述十大禁忌,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和有责任心的人。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3e982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7.png)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其实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不光光要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也需要关注孩子的情商,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有一个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孩子,那么之后的发展也会更加的顺利,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的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篇1第一,从基础开始。
儿童心理学家勒纳??图阿说,我们应该从最普通的基础开始,教孩子说“你好”、“请”、“谢谢”,以及回应的话。
也就是说,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教起。
第二,怎样谈话。
餐桌是家长同孩子交流的好地方,家长应尽量讲些随意的话题,如“这个周末我们想干什么”?如果孩子没有提议,你可以提出建议。
不过,最好还是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意愿,不要把他放在旁观者或附和者的位置上。
第三,克服害羞。
千万不要轻视孩子的害羞现象,这是他们交朋友的巨大障碍。
研究表明,约有11~15的孩子有过分害羞的倾向。
非常严肃的家长常使害羞的孩子更加胆怯,说话结巴。
这时家长如果强行纠正,孩子的结巴会愈演愈烈。
家长的不断唠叨或用高压手段纠正孩子,只会使他更加恐慌。
其实,任何威胁行为,如责骂、讽刺、挖苦或唠叨不仅不会对孩子有丝毫帮助,而且会使他更加退缩,使他从害羞转入严重的心理障碍。
家长循序渐进地带孩子去社交场所能够帮助他克服胆怯心理。
例如,母亲可以把女儿带到某个集会,或带到公园,把她介绍给别的孩子,并建议女儿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对方玩。
第四,和谐相处。
孩子在进入团体生活时都会面临人际关系的磨合,在尚未社会化的孩子中,几乎每个孩子都一样会出现“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幼儿自私或道德品质不高,而是人类自然的表现。
面对幼儿期的自我中心,如何教导他们走出自我中心,学会公平、分享、礼让、合作等基本和谐相处的行为,这是培养幼儿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一课。
第五,让孩子担当角色。
如果要参加一次钢琴演奏,孩子可能会提前好几周开始练习,这会使孩子增强自信。
幼儿交朋友反面案例
![幼儿交朋友反面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d662f0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3.png)
幼儿交朋友反面案例
案例1
三年级学生小明,平时傲气十足,对同学不屑一顾,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一些,与同学在一起,常常趾高气扬,喜欢指手划脚。
如果同学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大发脾气,甚至骂人,弄得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不想理他。
这导致某某在班级里很孤立,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案例2
女儿2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
可她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她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
后来,我发现她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
上幼儿园之后,她经常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好朋友。
我开始意识到我强迫孩子交往已经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我再也不强迫女儿了,开始带她出去慢慢引导她自己玩。
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渐多起来。
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有他独特的个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父母只要适宜呵护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办他的人生。
案例3
某一天中午午餐后,小朋友们都三三两两结伴游戏,惟有XX还左顾右盼地坐着。
过了一会儿,她拿起一本书,向玩跳棋的小朋友走去。
她扬起手里的书大声说:“谁让我玩跳棋,我就把书给他看。
”大家玩的正开心,没人理会她。
他失望地走开了,又转到娃娃家,面带笑容地说:“如果你们让我也玩,我就把书送给你!”“我们不信,这书是老师的,不是你的!”“你骗人!”XX只好闷闷不乐地走了。
如何和孩子交朋友心得体会
![如何和孩子交朋友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e6d95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6.png)
如何和孩子交朋友心得体会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成长道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一个人的未来往往由他周围的人决定。
因此,帮助孩子培养交友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如何和孩子交朋友的经验。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一个理解友谊的概念。
友谊是指通过相互支持、了解和尊重来建立和维持关系的一种情感纽带。
因此,让孩子知道交朋友的原则是互相了解和尊重,不要过于关注外表和社会地位。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与所有人都交往,不考虑社会地位,只注重对方的品质和性格。
其次,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交朋友的机会。
你可以带孩子去公共场合,与其他孩子玩耍。
例如,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游泳池或健身房。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某种活动,比如舞蹈或足球,你可以考虑让他们参加相关的课程或俱乐部。
这些机会会让孩子认识到有很多机会可以结交朋友。
第三,我们需要认识到孩子们也有自己把握朋友关系的能力。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样的朋友对他们有好处,以及孩子对自己将如何结交到那样的朋友和保持友谊关系。
孩子们也应该知道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冲突和倾听别人的意见。
最后,我们需要给孩子关于朋友的重要性与价值的启示。
朋友是在家庭外的第二个家庭,朋友会陪你度过青春年华,也会让你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我们应该不断的告诉孩子,朋友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它。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翁,为了他们更好的交往,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去创造机会认识和尊重别人,我们也应该注重引导我们自己去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选择。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成为交际圆滑、善于沟通的人。
初中狐朋狗友辣鸡友谊
![初中狐朋狗友辣鸡友谊](https://img.taocdn.com/s3/m/77ae491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e.png)
初中狐朋狗友辣鸡友谊每位家长都知道:孩子的成长,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然而,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进入到校园中,很可能会被带坏。
这也是很多家长关注孩子在校园交往、朋友的主要原因,归根到底,是害怕孩子交到狐朋狗友,导致成绩下降。
一旦被“毒友谊”缠身,很可能会让孩子掉入到以下的深渊中。
1.注意力被分散在家长心中认为的“毒友谊”,是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尤其是当孩子有学习意愿和想法时,所谓的“朋友”,会拉着孩子一起玩,使他们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
在上课时,传纸条、画画等,各种无关学习的事情,更令家长气愤的是,带着孩子一起玩的“朋友”,回到家中闷头,学习成绩丝毫不受影响。
面对孩子成绩下降的情况,家长只能约束孩子,少和所谓的朋友来往。
当孩子的注意力在学习上被分散后,想要使其重新放在学习上,难度是非常大的。
原本能处于中上等的学生,甚至很可能直接沦为下等生,无缘进入到高等院校。
2.价值观受影响长期处于“毒友谊”状态下的孩子,价值观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的。
所谓价值观,是孩子对事情的认知,自我想法的形成长期处于被带偏状态下,难免会产生错误的认知。
如果没有被及时纠正,很可能会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尤其是产生各种攀比时,尤其是女孩,想要使其重新回归到正轨,难度是非常大的。
3.容易早恋对长期被“毒友谊”影响的中学生而言,非常容易陷入到早恋的状态中。
尤其是身边同学有早恋的,一定会被带坏,甚至还会影响学习,为未来的人生埋下诸多的隐患。
想到上述的三种不良影响,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办法真正淡定,尤其是对认知并不清晰的中学生,非常容易被他人影响,归根到底,都会给成绩埋下极大的隐患。
对家长而言,与中学生讲道理、讲人生,完全说不通,甚至还会遭到中学生的强烈反击。
因此,对中学生而言,分辨能力相对比较差,无法搞清楚:身边朋友是好是坏。
正是因为如此,家长更应该保持强大的关注度,中学生在友谊的选择上把关。
虽然家长的过度干预,可能会激发中学生的叛逆情绪,但是,合理的沟通能避免中学生陷入歧途。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325b3fe581b6bd97e19eac2.png)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学会弯腰与孩子交朋友,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允许孩子大胆的表达观点,自由发表言论,更要允许孩子犯错,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总是打骂和问责,试着理解与宽容他们的行为
(二)与孩子一起游戏,参与她们的活动
现在的父母每天要上班还要操持家务,确实很忙,但无论多忙也一定不要和孩子成为“鸵鸟式”的关系,冷漠了孩子,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她们,和她们一起玩笑一起游戏,比如,孩子们都特喜欢看动画片,家长就可以自己亲手用一些软件简单地处理一下,把孩子们的照片跟动画人物放在一起,相信这会让孩子和您都特别开心。
(三)语言生动有趣,多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对孩子来说,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是很重要的,而童话故事中的词汇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形象生动的童话中的语言与孩子交流要“童心未泯”怀着一颗童心,站在孩子的位置看问题同时鼓励孩子多讲,多交流,长此以往,才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要学会控制情绪,勇于在孩子面前认错
父母在孩子的面前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将自己不好的情绪在孩子面前显露无疑,甚至于转嫁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觉得莫名其妙,没有安全感,即使是当有矛盾出现时,也不能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孩子永远都是错的,要勇于在孩子的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
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尊重。
亲子关系的建立,尤其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母责任尤重,应该多理解孩子,多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怀、尊重和交流的良好氛围。
父母和孩子做朋友到底好不好?看看专家怎么说
![父母和孩子做朋友到底好不好?看看专家怎么说](https://img.taocdn.com/s3/m/c0b581040b1c59eef9c7b405.png)
父母和孩子做朋友到底好不好?看看专家怎么说“和孩子做朋友”是最近几十年流行甚广的一句话,一个家教理念,也被众多家长所认可。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对于更多的中国家长,慎做孩子的朋友,对于一些家长,甚至就不要这样想,这样做。
原因有二,第一,如果脱离文化,没有条件地照搬或者理解这句话就完全错了;第二,不同孩子策略不同,部分孩子与家长并不适用。
这句话之所以有市场,可能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上,对孩子的态度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上,更强调父母与孩子,孩子与老师等社会角色的区别,对于父母长辈的尊重,服从,甚至绝对服从,无论对错。
所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然而,与西方系统的社会文化与观念相关,在与孩子的关系定位上,他们提倡“平等”,与孩子做朋友就成为一种理念之一。
但我想提醒的是,无论平等,还是基于平等提出与孩子做朋友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其隐含了大量的文化前提,和我们的文化不一样。
首先,在西方,一般来说孩子只是父母的一部分,不是第一位,更不是全部。
其次,基本的规矩与规则是默认的前提。
和孩子做朋友,不是无条件的。
但中国多数父母不同,孩子是全部,是第一。
为了孩子,很多中国父母愿意无条件付出全部,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砸锅卖铁都要让孩子如何如何。
但西方多数父母绝不会砸锅卖铁,倾其所有,让孩子上一个与自己经济能力不匹配的学校,孩子也会自觉根据经济实力选择次一级但学费便宜的高校就读。
同时,在独生子女大背景下,中国形成了“非常6+1”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除学习之外过分迁就娇宠,基本的教养与规矩全面失守,熊孩子与脆弱的一代并存。
在这个大背景下,家长更需要谨慎与孩子做朋友,更不能没有原则与前提地与孩子做朋友。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定位永远是社会关系之一,也是我们与社会其他成员关系的一部分。
在这个关系中,父母有养护孩子的责任,有监护责任,更有教养的责任,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因此父母有权利与责任在养育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完成养育责任,包括惩戒。
教育子女的方法
![教育子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943e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7.png)
教育子女的方法:1、和孩子们做朋友很多父母都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自己的主张,所作所为即使本身是错的,在孩子那里也一定是对的。
就好比过去的皇帝,不论皇帝做什么,在臣子眼中,这都是应该的。
父母应该和孩子们做朋友,他们做错了,父母勇于指出他们的错误;父母做错了,也要让他们大胆的指出来,而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改正错误。
2、丰富的户外运动父母经常孩子去参加一些户外运动,例如公园、郊游、现在大部分的家长玩手机的次数非常多,孩子也会学习,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身为家长,多陪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交朋友,他们的性格会更加活泼开朗。
3、给孩子尝试的独立空间相信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突然,有一天,孩子为达到某件事情,一次次尝试,这个时候,做父母的要注意,你最好给他一句鼓励的话:“亲爱的,我相信你可以的",然后转身离开,千万不要盯着他做,或者在他身边转来转去。
4、抚养一个独立的孩子不要只关注你的孩子记住了多少单词,学了多少东西。
不要总是将您的孩子与其他人的孩子进行比较,与平均水平。
孩子的健康成长发育不好,孩子就会失去自信心。
始终相信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性。
孩子不完全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是很自然的。
大方向是对的,你不必对细节过于严格。
这个非常重要。
抚养孩子自然会使他们茁壮成长。
教育子女不能做什么?1、忌袒护纵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2、忌苛求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要求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3、忌打骂体罚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借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其与家长感情对立。
家庭教育要重视的“十大”关系
![家庭教育要重视的“十大”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a4d3c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d.png)
家庭教育要重视的“十大”关系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闫永利周福珍现在的家庭教育专家是最多的,以至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家长不知道听谁的。
为了更好地让家长把握家庭教育的实质、分辨真伪,恰当地进行家庭教育,现就家庭教育的“十大”关系简要地向各位家长及教育的同仁们叙述如下:一、理念与方法的关系在进行家庭教育讲座的时候,很多的家长都希望讲一些具体的方法。
殊不知张家的方法拿到李家却不一定管用,就写作业而言,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可能有几十种,有的学生是因为不会所以不写;有的学生因为写完了妈妈还让写其它的所以不写;有的学生可能平时就养成了磨蹭的习惯等等。
这些不同的现象就不可能用同一种方法去解决,所以说方法是死的,但理念却是活的。
“理念”通俗地讲就是教育孩子的观念。
理念大于方法,所有成功父母都是从教育的理念开始,理念比方法重要!理念是方法的种子,有了理念方法无限。
二、兴趣与知识的关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快乐学习,而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一条途径: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就是求知的天然欲望,就是好奇心。
知识固然重要,但家长千万记住比知识重要百倍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一万倍的是兴趣。
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孩子由兴趣――爱好――痴迷。
当孩子进入痴迷这种境界想不让孩子成功都很难。
三、状态与努力的关系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习者必需处于主动状态”。
一旦衰弱或生病,你的眼神、声音、动作、食欲全变了,而一旦恢复,又神清气爽,理想的云帆又高悬起来,这就是状态。
许多儿童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天真、灵气、活泼、浪漫、欢笑在他们身上已不复其存在。
作业本前磨蹭,奥数班上瞌睡,钢琴课上发呆,现在的中小学生三分之一以上厌学,是他们智力不行吗?不,是他们根本就不在学习的状态!唠叨、逼迫、打骂、讽刺、父母之间的争吵早让孩子蔫了,孩子既不能吸收,也不能发挥,完全是一种病态。
与孩子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与孩子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52d4e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7.png)
与孩子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和孩子交朋友的那些事儿。
你想想看,孩子的世界多纯真啊!咱要想和他们成为朋友,那可得有点小妙招。
比如说,咱得放下大人的架子,别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就像和朋友相处一样,平等地对待他们呀。
你瞧,你要是老对孩子呼来喝去的,他们能乐意和你亲近吗?比如孩子在那搭积木,你过去就指指点点说这不对那不行,哎呀,这可不行!你得蹲下来,和他们一起玩,问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搭呀,说不定孩子的创意会让你大吃一惊呢!
再有啊,认真听孩子讲话,这可太重要啦!别孩子说个啥,你嗯嗯啊啊就应付过去了,那可不行!就像你和好朋友聊天,你也希望人家认真听你说吧?有一次我家孩子兴致勃勃跟我讲他在幼儿园的趣事,我就专心地听着,还时不时回应他,那小家伙可高兴了,后来啥都愿意和我说。
还有啊,咱得尊重孩子的隐私。
别觉得他们小就没啥隐私,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呢!你要是随便翻看他们的东西,他们能高兴吗?就好像你的隐私被侵犯了,你会开心吗?
咱得真心对待孩子,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
孩子摔倒哭了,别就知道说“别哭啦,坚强点”,咱可以抱抱他们,陪着他们一起哭会儿,再鼓励他们站起来。
孩子开心地笑了,咱也一起开怀大笑呀,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
总之啊,和孩子交朋友没那么难,只要你用心,就能走进他们的小世界。
别总是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想想。
相信我,当你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时,你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惊喜!
我的观点就是,和孩子交朋友,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会让
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康快乐。
所以,大家都行动起来吧,去和可爱的孩子们成为好朋友!。
与孩子交朋友
![与孩子交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b83fae53804d2b160b4ec021.png)
与孩子交朋友我们现在培养和教育的学生是跨世纪人才,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面对新形势下的青少年,若还采取以往那样单纯的说教和家长所谓的“棍棒下出高徒”的教育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起不了大作用,甚至会起相反作用,对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来说也是弊大于利。
一、认真分析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特点,找准问题所在首先,现在的青少年从他们的身心发展出发,现在的生活条件今非昔比,身体发育期和青春萌动期比过去早,心理发展过程也明显比过去提高了。
有的孩子早早地进入了心理“逆反期”,你越说要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试试,不碰壁他是不会回头的。
其次,从社会信息角度出发,当今社会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这对现代青少年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在社会信息中,传递迅速,影响面广的是电视、影视、录音机、电脑,还有书籍社交等。
这些精神生活,一面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困难和误导等不利因素。
同时,从青少年自身能力出发,不难看出,新时期的少年儿童,他们不是缩手缩脚的“傻孩子”,而是敢于想象、善于求异、勇于创新的“小能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怎样引导当代的青少年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呢?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一起成长对于家长来说,首先应该与孩子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不要把自己当成“驯兽员”,更不能把孩子当成任人摆布的“羔羊”。
教育方法必须要一致,要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情况,克服“喋喋不休”的啰嗦宣讲和“棍棒下出孝子”的言论。
通过调查得知,以上的教育方法会使青少年产生厌倦和反感,甚至与大人闹僵,离家或离校出走,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
为了更好的教育和培养与时俱进的新一代,家长首先要端正思想态度,从正面教育入手,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交流,多沟通,与孩子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美国总统卡特当选之日,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说她培养了一个杰出的儿子。
可卡特的母亲却骄傲地说:“我还有个同样杰出的儿子呢!他是卡特的弟弟,正在我家后面的园子里种地……”瞧,在卡特母亲的眼里,只要做的出色,种地和当总统一样是人才!是的,总统只有一个,而平民百姓却有千千万。
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508a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4.png)
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孩子自身的特点,也可能来自家庭环境或其他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 沟通问题:孩子和家长之间沟通不畅,可能导致理解不足、情感交流不畅等问题。
2. 行为问题:孩子可能表现出不良的行为,如攻击性、暴躁、反抗等,使得与孩子的相处变得困难。
3. 教育观念不同:家长和孩子可能存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导致教育方式不一致,甚至产生矛盾。
4. 时间管理问题:家长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可能导致时间管理不当,无法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和陪伴。
5. 情绪问题:家长和孩子都可能存在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影响彼此之间的相处。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来改善与孩子的相处过程:
1. 增进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渠道,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开放的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
2. 积极引导: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可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理解并改善自己的行为。
3. 协商解决:家长和孩子可以就教育问题进行协商和解决,尊重孩子的意见,寻求共识。
4. 合理安排时间:家长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家庭时间,保证与孩子的充分交流和陪伴。
5. 关注情绪健康:家长需要关注自身和孩子的情绪健康,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与孩子的相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
通过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以及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有效改善与孩子的相处过程。
如何跟孩子交朋友
![如何跟孩子交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3abfbbc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4.png)
如何跟孩子交朋友如何跟孩子交伴侣11,要与孩子有共同的爱好,爱好是培育的,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花费精力,培育自己的爱好,要与孩子有共同之处,这样才能增加与孩子沟通沟通的机会,沟通沟通产生感情,产生信任和依靠,最终才能成为伴侣。
2,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孩子的心理与大人还是有区分的,很多语言用孩子的方式说出来更意味深长,有时大人感觉很搞笑,但是孩子感觉很正常,这就是孩子的心理,我们要想与孩子处伴侣,必需具有孩子的心理,和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与孩子在心灵上碰撞,发生共鸣。
3,要细心的观看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生许多改变,每一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内心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都要细心的去观看,特殊在孩子的发育期,我们要细致的观看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异性伴侣的敏感方面,对自己的成果方面,其它需求方面,你都要去观看,即使发觉,准时解决,让孩子感觉到你就是她们的无话不说的伴侣。
4,多与孩子互动,做嬉戏,旅游,看书,唱歌,孩子需要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只有与孩子一起多做事,才能深化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想的什么,下班以后多喝孩子沟通,做嬉戏,看书,这样孩子就不会对你反感,不会把你当做大人,而是把你当成伴侣。
我儿子常常说奶奶是他的伴侣,就是这个道理。
5,多激励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需要动力,不要让孩子感到生活枯燥乏味,给孩子制造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激励孩子去大胆的接触生活,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究竟是孩子,她们有改正错误的机会,无论错了还是对了,都有多鼓舞她们,总多种方式随时随地的鼓舞,让她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6,夫妻关系要和谐,给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夫妻关系和谐是制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关键,一个家庭对孩子来说就像一个小社会,什么样的家庭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无时无刻都在仿照父母亲,说话方式,做事方式,对待老人的方式,她们认为父母做的都是对的,所以和谐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给女儿的忠告关于交朋友
![给女儿的忠告关于交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4cf4480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0.png)
给女儿的忠告关于交朋友
当女儿进入青春期,交友成为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个母亲,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够结交到真正的朋友,而不是一些虚伪的人。
以下是我给女儿的关于交朋友的忠告:
第一章:选择朋友的标准
首先,选择朋友的标准非常重要。
你应该选择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应该与你相似。
这样的朋友才能真正理解你,支持你,帮助你成长。
另外,你也应该选择那些有正面影响的人,他们能够激励你变得更好。
第二章:避免虚伪的人
在交友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虚伪的人。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一副友好的面孔,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交往。
你应该学会识别这些人,并尽量避免与他们交往。
第三章:不要追求流行
在学校里,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流行而成为社交圈中的焦点。
但是,你不应该为了追求流行而去交往这些人。
相反,你应该选择那些真正喜欢你的人,他们会在你
需要的时候支持你。
第四章:尊重自己的价值
在交友过程中,你应该始终尊重自己的价值。
不要因为想要被别人接受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相反,你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这样才能吸引到那些真正欣赏你的人。
第五章:学会倾听
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你应该学会倾听。
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相反,你应该尊重别人的想法和意见。
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
总之,交朋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你应该选择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避免虚伪的人,不要追求流行,尊重自己的价值,学会倾听。
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让你的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给女儿的忠告关于交朋友
![给女儿的忠告关于交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b96761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0.png)
给女儿的忠告关于交朋友亲爱的女儿,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孩,你将会遇到许多不同的人,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朋友。
交朋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朋友会影响你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给你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你建立健康、积极的友谊关系。
我希望你选择朋友时要慎重。
不要因为寂寞或者跟风而迅速结交朋友,而是要慢慢观察对方的性格、行为和价值观。
一个好的朋友应该是真诚、善良、乐观、有责任心的人。
他们应该能够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你支持和鼓励,而不是让你陷入更多的困境。
要注意与那些对你有积极影响的人交往。
不要跟那些消极、悲观、自私的人为伍,因为他们会给你带来负能量,影响你的情绪和心态。
相反,找到那些与你志同道合、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他们会给你带来快乐和正能量,让你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快乐。
要学会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
虽然朋友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和帮助,但你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做事。
不要盲目跟随朋友的想法和行为,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主见,不被他人左右。
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观念,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不同,包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与朋友相处时,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包容,不要轻易批评和指责他人。
只有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友谊才能长久、稳固。
女儿啊,交朋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
希望你能够珍惜身边的朋友,与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记住,一个真正的朋友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会陪伴你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给你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温暖。
希望我的忠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选择朋友,建立健康、积极的友谊关系。
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坚定、快乐,拥有真诚、善良的朋友相伴。
怕孩子交友不慎被“带坏”,父母该如何点拨
![怕孩子交友不慎被“带坏”,父母该如何点拨](https://img.taocdn.com/s3/m/302897b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2.png)
怕孩子交友不慎被“带坏”,父母该如何点拨?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最害怕的就是孩子结交到“坏朋友”,尤其到了中学,朋友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朋友,然而,孩子的辨别能力比较弱,生活阅历比较浅,面对渴望已久的友谊,往往会陷入被动交友的状态。
友谊在孩子成长方面的积极影响,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等各领域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友谊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社会技能的机会、减轻了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给孩子带来团体归属感。
但人性是复杂的,寻求友谊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影响不好的朋友,遭遇生活的阻碍和伤害。
面对孩子交友不慎,家长应该怎么办?每个孩子成长路上都可能遇上“坏”朋友一位妈妈给女儿买了她心心念念的发夹,但是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一问之下,女儿才说是小区的朋友借去了。
这不是女儿第一次借东西给对方,而且经常是“有借无还”。
妈妈问女儿:“你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发夹吗?怎么还舍得借给她?”女儿吞吞吐吐地说:“我如果不借她,她就不跟我玩了。
”妈妈闻言十分心疼,她有意减少两个孩子的相处的机会,又想方法带着孩子结识其他新朋友,扩大孩子的交友圈子。
这位妈妈的烦恼,不少父母都经历过。
在孩子的成长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那么“守规矩”的小孩,这些孩子的本性也不是道德上的“坏”,只不过行为习惯不好,作为父母,我们不免担心孩子在这样的友谊里受到伤害或跟着学“坏”。
比如从来不说脏话的小孩,会在认识新的朋友之后,不经意地学会了说脏话;平时守规矩的孩子,也会跟着其他孩子欺负别人。
大人常常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就喜欢和这样的“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少孩子还会表现得非常“卑微”,就像上面那个把自己心爱的发夹拱手让人的小女孩,她就选择了压抑自己,迎合对方。
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太害怕没有朋友了,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害怕孤独,更在意同龄人对自己的看法。
为了融入朋友圈,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决定,哪怕这件事是错的、是自己不愿意做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同伴压力”。
和好孩子交朋友读后感
![和好孩子交朋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bd7da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f.png)
和好孩子交朋友读后感和好孩子交朋友读后感(精选10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和好孩子交朋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和好孩子交朋友读后感篇1这本书讲的都是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
就像孔丘,从小就学而不倦。
孔丘学习一点都不烦躁,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还在勤奋学习。
这种学而不倦的精神使他成了伟大的教育家。
还有范仲淹,他发奋苦读,我们该向他学习。
范仲淹没钱上学,白天帮人干活,夜里读书,有时甚至不吃饭都要读书。
为了节省柴火和粮食,范仲淹想了一个办法,早上煮一锅粥,把稀饭盛到盘子里冻成块,一天吃两次,就着咸菜吃。
范仲淹还给它起了个美名,叫“白云糕”。
他经常读一夜书,等人们起床了他才稍稍休息一会儿。
最后他成了一个博学家。
我们还要跟张居正学习。
张居正从小学习很刻苦,可是到十三岁的时候考试还没成功,但张居正不放弃,继续努力,在他十六岁的时候考试终于成功了,后来成了政治家。
张居正虽然受到挫折,但还一直坚持下去,这表明张居正有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样做很对。
因为不能受到挫折或困难就放弃了,只要坚持到底,胜利会向你招手!张居正好像在对我们说:只要不放弃,一定能成功!还要学习詹天佑,因为他从小立志,长大报国。
他看见人家国外有火车和轮船,当时他才十几岁,就立志修铁路。
詹天佑发奋读书,长大后为我们国家修了第一条铁路。
《和好孩子交朋友》这本书里的人物告诉我们,从小不但要努力学习,还要有志向,长大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和好孩子交朋友读后感篇2这本书讲的都是名人小时候的故事,都很值得学习。
就像孔丘一样,他从小学习,从不疲倦。
孔丘学习时并不沮丧,他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努力学习。
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他成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还有范仲淹,他学习很努力,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范仲淹没钱上学,白天给人打工,晚上看书,有时候甚至看书不吃饭。
孩子的“毒友谊”,比早恋更可怕!
![孩子的“毒友谊”,比早恋更可怕!](https://img.taocdn.com/s3/m/c455ef303186bceb18e8bb72.png)
孩子的“毒友谊”,比早恋更可怕!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什么样,看他的朋友就能判断出来。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千万不要忽略朋友对孩子的影响力。
孩子间的友谊,除了单纯和美好外,和大人世界一样,也会有争吵和冲突,甚至还会有孤立和排挤、嫉妒和伤害、欺侮和霸凌......朋友间偶尔争吵没什么,但“毒友谊”就不行了,不仅不能让孩子体会到友谊的美好,反而会让孩子消极和自卑、伤心难过,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01友谊很重要,但毒友谊就算了友谊,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养的迷思》的作者哈里斯更是认为,同辈群体往往才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孩子性格的地方。
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有可能会遇到“有毒”的友谊,从而让“同伴效应”对孩子产生负面和消极的影响,远比我们担心的早恋严重的多。
怎么判断哪些是“毒友谊”呢?在美国的《今日心理学》,艾琳伦纳德博士总结了“毒友谊”的几个特征:孩子经常不开心甚至哭泣自信心萎靡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为了让朋友开心一味讨好对方被嘲笑、轻视提出的想法总是得不到重视在一段友谊中一直没有进步产生了厌恶自己的想法比如:最好的朋友突然有了“新欢”,于是就将“我”抛弃,“我”小心翼翼地去挽回,却无功而返;和朋友一直相处很好,但有次考试超过了他,他就开始疏远“我”,并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朋友总是对“我”挑三拣四,总让“我”感到无地自容,为了维持友情,“我”总是讨好他……总的说来,就是孩子在这段友谊中,受伤多,欢喜少,常常情绪沮丧、愁眉苦脸。
我们平时要多多留意,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如果孩子陷入“毒友谊”,要及时给予孩子引导和疏解。
02有毒的友谊小船,翻就翻吧朋友固然重要,但带刺的友谊,还是不要为好。
只是,帮孩子结束毒友谊的时候,我们要讲究方法,不要粗暴地干涉。
因为选择和谁交朋友,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是他重要的权利。
且”粗暴干涉“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容易让孩子产生“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就是越阻拦,越牢固。
如何引导初中生交朋友
![如何引导初中生交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7af9955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f.png)
如何引导初中生交朋友一、如何引导学校生交伴侣用学习来交伴侣学校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你会和许多同学一起探讨问题,讨论题目怎么做,这样的同学可以进展成伴侣,而且对你今后的进展肯定有好处。
体育活动交伴侣体育课上,你们的内容确定会很丰富,打篮球,跑步等等活动,在运动上交的伴侣都会和你进行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活动,这样你们可以互相催促,有利于身体健康,多和这样的同学交伴侣。
和尖子生交伴侣班级里尖子生一般的思维都比较活跃,而且想的比较多,在各方面都是比较靠前的,所以你要和他们交伴侣,当然,假如他们性格很惊奇就算了,正常状况下多和他们交伴侣,也有利于你今后的进展。
不与自私的人交友学习生活中,你会推断出哪些人比较自私,比方你们都共享好东西吃,而他从来都不给你们他的东西吃,也不会给你们任何东西,对于这样的同学,自私的想法特殊重,千万不要和这样的人交伴侣,也会把你带坏的。
不与贪玩的孩子交伴侣贪玩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想法很活泼,思维很敏捷,但是他们不能很好地自控,没有很好的自制力,不利于你主见的形成,也不利于你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不利于你的成长。
不和穿奇装异服的孩子交伴侣在学校,我们一般都是以校服为主,但是有的时候会发觉有的孩子穿着特殊惊奇,这样的孩子一般想法都比较独特,而且心机都比较重,你不要和这些孩子交友,你会很累的。
和异性也要正常的交友,不要有负担不要以为和异性交友就是处对象,这种想法就是不对的,不要有心理负担,只要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不会有任何的偏颇。
二、如何让孩子更合群1、父母要有意识的培育孩子的合作力量。
父母可以交给孩子一些单独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鼓舞孩子与别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力气很小,有些事情办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办了。
2、让孩子学会交伴侣。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伴侣,在孩子与小伴侣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互信任,彼此敬重,以培育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万不要与孩子交朋友!
大卖场里,一个七岁的男孩想买某样玩具,却因爸妈阻止,要求到别的店去比较价钱,而当场发飙,当爸爸贴近那孩子,想好言相劝时,却被他裹了一巴掌。
这位爸爸怕他再来一掌,抓住儿子的手,肚子又被踢了一下。
旁人开始围观,议论纷纷。
受过高等教育的爸妈和颜悦色地,将儿子半拉半抱入车。
回家后,续集怎么演呢?
妈妈赶紧拿毛巾来,帮儿子擦掉一脸眼泪鼻涕,轻声告诉他:“别生气了,又不是不买。
” 爸爸则一面拿出刚买的蛋糕切给儿子吃,一面说:“货比三家不吃亏,这功课一定要学的,钱不容易赚呀!你自己仔细想想。
”
那天,这对父母一直耐心陪着,等到孩子气消,恢复正常。
而对儿子打爸爸的事件,他们,都避口不再提起。
这位爸爸相信:孩子自己就有能力选择对的行为,发挥原本就潜藏在里面的优秀品格,父母,只需要在旁边用爱心和耐心等候,当孩子脾气过后,让他自己反省出其中对错,得到正确行为的结论,那,才是真正独立。
这种把权柄管教当成高压暴力,而完全不愿意对孩子使用权柄的理念,根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者,畅销书籍作家,爱家机构创办人詹母斯道母森(Dr. James Dobson),和其它一些当今最有威信的基督徒心理学家的说法,几乎可以说,就是直接把孩子送进青少年叛逆的推手。
对权柄管教的抗拒和误用,源自对权柄的观念错误。
权柄的正确解释,是:从爱产生,用正确的方式施行出来的管制引导能力。
所以,父母从上帝那里被赋予权柄,出于爱,透过正确的方式,去管制,引导,和保护。
现代很多父母说他们要当孩子的朋友。
坦白说,这种观念并不正确。
我和三个孩子感情都很好,特别是老大,她的个性和某些喜好和我很像,随着她的年龄增长,心志成熟,母女两人之间的相处常常就像好朋友一样,因着彼此信赖,欣赏对方,而可以一起商量,一起讨论。
“妈妈,你可不可作我最好的朋友?”女儿曾经问过我。
“我很高兴你可以对我像对好朋友一样坦诚,知心,而且说实在的,有时,我真希望自己只是你的好朋友,就这样和你聊聊天,谈谈心,多快乐!”我看着女儿答。
“作朋友,就不用管你,唠叨你,挂念你那么深,有时,还要为了你好,大大得罪你,惹你不开心!”我讲给她,也讲给自己听。
“你是我妈妈呀!我知道你管我是为我好!”她贴心地答。
“所以啦!成为你的妈妈是上帝给我的福份,也是上帝对我的交托,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朋友,但对多数人而言,妈妈,只有一个。
所以我希望好好守住妈妈的职分和角色。
记得哟,多结交一些好朋友,而我,永远是你的妈妈。
”我衷心祝福。
没错!亲子之间可以存在友谊。
但是,父母不等同于朋友,父母的角色,无法被朋友的角色取代。
朋友之间只有对等的关系,没有权柄,一切,都只能有来有往地交流,商量。
我深信,作为父母,必须守住上帝赐给父母的权柄,好好行使对儿女的权柄。
只有好好珍惜运用这份权柄,才能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管教,扶持孩子健壮成长。
孩子三岁,四岁,甚至七岁八岁的时候,想用友谊来引导他,跟他商量,跟他解释,期待他明白所有道理,这,也未免太勉强他了。
一个扑向火的孩子,父母要立刻强制拉开他,而不是耐心向他解释火的危险,让他自己选择要不要摸火。
有一些妈妈告诉我,靠父母的权柄来处罚孩子是没有用的,处罚只是让孩子害怕,并没有让他们真正明白道理。
对,倘若父母只会用权柄来处罚孩子,那,不单没有真正管教,而且还会带来无止尽的惧怕和怨恨。
所以我一直强调:要正确的使用权柄管教,而不是放弃权柄管教。
不过,我也反对这种认为害怕没有用,要真正明白道理才有用的理论。
父母不可能等到一个孩子明白刀为什么会割伤自己,才让他不随便玩刀; 父母也不可能等到孩子明白刷牙的道理,才让孩子自动愿意刷牙。
仔细想想,在人类的学习经验里,很多时候,是从害怕开始的。
圣经没有说“明白上帝是智慧的开端。
”,而说“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
”
敬畏,是尊敬加上畏惧,而智慧,是一种彻底的明白。
也就是说,一定要先尊敬和畏惧上帝,才有可能得到明白上帝的智慧。
而今日大多数管教的问题就落在此处:次序搞错了!
我们拼命要孩子先明白,然后才敬畏权柄,所以问题百出。
父母认为孩子小不懂,所以不愿意或不敢运用权柄管教,没有好好教导孩子认识权柄,与权柄互动,到了孩子上国中,甚至到了青少年,发现不行了,才开始想要拾回父母的权柄,运用权柄管教孩子,结果都非常辛苦与无效。
因为当孩子完全明白之前,他们已经先习惯对权柄的轻忽怠慢。
不懂得健康地敬畏尊重权柄,使孩子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一路辛苦。
孩子,总有一天要面对权柄。
这天,其实很快很快,快到开始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了!本文摘自《管教的智慧》作者马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