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味归经要点
中药的性味归经要点
中药的性味归经要点一、中药的性味1.性味的定义性味是描述中药的性质的术语,反映了药物的特点和作用。
其中,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整体作用特点,味是指药物对人体的味觉感受。
2.性味的分类(1)性:中药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寒性、凉性、平性、温性和热性五性。
-寒性:具有寒凉的性质,能降低体温、散寒、清热。
-凉性:具有凉爽的性质,能清热、解毒、止血。
-平性:既不热也不寒的性质,具有调和作用。
-温性:具有温热的性质,能补益、温中、散寒。
-热性:具有热燥的性质,能祛寒、温里。
(2)味:中药的味道一般可分为五味,即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和咸味。
-酸味:具有收敛的特性,能止泻、收敛、固涩。
-苦味:具有清热的特性,能燥湿、泄火、解毒。
-甘味:具有滋润的特性,能益气、养阴、补血。
-辛味:具有散发的特性,能发散表里、解表、止痛。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的特性,能软坚散结、软坚下气。
二、中药的归经1.归经的定义中药归经是指中药和相应的经络关系的归属关系。
中药对人体各个经络都有所影响,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主要归经。
2.归经的分类(1)十二经脉归经:-归肝经:属于肝经的中药。
-归心经:属于心经的中药。
-归脾经:属于脾经的中药。
-归肺经:属于肺经的中药。
-归肾经:属于肾经的中药。
-归胆经:属于胆经的中药。
-归小肠经:属于小肠经的中药。
-归胃经:属于胃经的中药。
-归大肠经:属于大肠经的中药。
-归膀胱经:属于膀胱经的中药。
-归心包经:属于心包经的中药。
-归三焦经:属于三焦经的中药。
(2)奇经八脉归经:-归任脉:属于任脉的中药。
-归督脉:属于督脉的中药。
-归冲脉:属于冲脉的中药。
-归带脉:属于带脉的中药。
-归阴维脉:属于阴维脉的中药。
-归阳维脉:属于阳维脉的中药。
-归阴跷脉:属于阴跷脉的中药。
-归阳跷脉:属于阳跷脉的中药。
3.归经的应用(1)根据归经选择中药:了解中药的归经有助于选择适用于特定经络相关疾病的中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络归属,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性味归经知识要点汇总
中药性味归经知识要点汇总一、中药性味归经概述中药性味归经是指中药药材的性味归属于不同的经脉系统。
在中医药学中,药物的性味是指其品性特点,而经脉是人体内运行气血和营养的通路。
中药性味归经的理论依据是通过观察药物的性味特点,结合临床应用的经验总结而成。
二、阳性药物归经1. 辛温药:辛温药多归属于肺经和脾经,常用的有紫苏、生姜、葱、大蒜等。
2. 苦寒药:苦寒药多归属于肺经和心经,常用的有黄连、苦参、黄芩等。
3. 甘温药:甘温药多归属于肺经和脾经,常用的有甘草、麦门冬、生地黄等。
三、阴性药物归经1. 酸寒药:酸寒药多归属于肝经和心经,常用的有酸枣仁、醋陈皮、酸浆果等。
2. 咸寒药:咸寒药多归属于肺经和胆经,常用的有海藻、海带、海钓藤等。
3. 苦寒药:苦寒药多归属于肺经和大肠经,常用的有苦杏仁、苦参、苦丁茶等。
四、中药性味归经应用1. 风寒药:归属于肺经和表经,常用的有荆芥、薄荷、防风等。
2. 温经药:归属于肝经、脾经和胃经,常用的有桂枝、生姜、附子等。
3. 理气药:归属于肝经和胃经,常用的有枳实、青皮、香附等。
4. 活血药:归属于心经和肝经,常用的有川芎、桃仁、当归等。
5. 温里药:归属于胃经和脾经,常用的有人参、肉桂、砂仁等。
五、中药性味归经注意事项1. 中药性味归经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药物应用时需要准确掌握其性味归属。
2. 根据病情和体质的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中药性味归经药物。
3. 在使用中药药物时,应注意禁忌症和副作用,遵循医生的嘱托进行合理应用。
总结:中药性味归经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具有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不同中药的性味归属,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在应用中药时,仍需谨慎对待,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并注意禁忌症和副作用的影响。
中药性味归经的知识对于中医药的学习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药药性1-性味归经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生姜:辛,温。
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用于阴盛格阳。
荔枝核:【性能】辛、微苦,温。
归肝、胃经。
【功效】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薤白:【性能】辛、苦,温。
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败酱草:【性能】辛、苦,微寒。
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大肠、脾、胃经。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辛、苦、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石膏:【性能】甘、辛,大寒。
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性能】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淡竹叶:【性能】甘、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夏枯草:【性能】甘、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蒲公英:【性能】苦、甘,寒。
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牡丹皮:【性能】苦、甘,微寒。
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大黄:【性能】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独活:【性能】辛、苦,微温。
归肾、膀胱经。
【功效】袪风湿,止痛,解表。
威灵仙:【性能】辛、咸,温。
归膀胱经。
【功效】袪风湿,通络止痛,消骨哽。
乌梢蛇:【性能】甘,平。
归肝经。
【功效】袪风,通络,止痉。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如何判断其适应症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如何判断其适应症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性味归经是中医理论中对药材性质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通过了解中药材的性味归经,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其适应的病症,从而实现精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材的“性”,通常包括寒、热、温、凉四种,还有一些介于四者之间的平性。
寒性和凉性的药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比如发热、口渴、烦躁、咽喉肿痛等。
常见的寒性药材有黄连、黄芩、金银花等;凉性药材有菊花、薄荷等。
热性和温性的药材,则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适用于寒性病症,如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腹泻等。
热性药材如附子、肉桂;温性药材如生姜、大枣。
平性的药材,药性平和,作用较为缓和,无论寒热病症,都可适当选用,例如山药、茯苓等。
“味”则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酸味药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虚汗、久泻、遗精等滑脱不禁之症,如五味子、乌梅等。
苦味药材能清热泻火、燥湿、降气,适用于热证、湿证、气逆等病症,像黄连、黄柏、杏仁等。
甘味药材能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多用于虚证、痛证及调和诸药,比如人参、甘草、熟地等。
辛味药材能发散、行气、活血,适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等病症,例如麻黄、陈皮、红花等。
咸味药材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用于瘰疬、痰核、便秘等,如海藻、芒硝等。
淡味药材能渗湿利水,如茯苓、薏苡仁等。
涩味药材与酸味药材作用相似,多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如芡实、莲子等。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比如,归心经的药物,多能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经病症;归肺经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病症;归肝经的药物,对肝郁气滞、目赤肿痛等肝经病症疗效显著;归肾经的药物,多能治疗腰膝酸软、遗精遗尿等肾系病症。
以常见的中药材人参为例,其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肾经。
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
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一、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中医的理论,中药可分为不同的性味,并归属于不同的经脉系统。
中药的性味主要分为几个方面:1.性质:性质包括寒、凉、温、热、平等。
寒性的中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凉性的中药有清热、止血的作用,温性的中药有温阳、散寒的作用,热性的中药有祛寒、散热的作用,平性的中药则对正常人体没有太大的影响。
2.味道:味道主要分为酸、苦、甘、辛、咸。
酸味的中药有收敛、固定、酸降等作用,苦味的中药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甘味的中药有补益、缓和的作用,辛味的中药有发散、行气的作用,咸味的中药有软坚散结、化痰止咳的作用。
3.归经:根据中医的理论,中药也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经脉系统。
例如,归属于肺经的中药主要有苦杏仁、薏苡仁等,归属于心经的中药主要有天麻、丹参等,归属于肝经的中药主要有柴胡、枸杞子等。
二、中药的功能主治中药不仅有多种性味归经,还有各种各样的功能主治。
以下列举部分常见的中药及其功能主治:1.大黄:–性味:寒,苦。
–功能主治:泄热,泻火,通腑,溃结。
2.桂枝:–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温经止痛,化湿通阳。
3.黄芩:–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4.白芍:–性味:苦,酸,寒。
–功能主治:补血,调经止痛,养肝安神。
5.川芎:–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宣通阳气。
6.枸杞子:–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滋阴,明目,益肝肾,润肺止咳。
7.当归:–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根据中医药理论,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性味和功能主治,不同的中药可以配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中药的使用也要结合具体的体质和病情来选择,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以上只是对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相关知识还有很多,对于中药的使用,我们应该保持谨慎与尊重,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中药饮片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一种剂型,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而对于中药饮片的选择和使用,了解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以及其功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和常见的功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药饮片。
一、性味归经的概念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是指中药的性质特点、味道属性以及其对应的归属经络。
性味归经是中药的重要分类标准,对中药的功效和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对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一一进行介绍。
二、寒性中药饮片1.性味:寒性中药饮片通常具有凉、寒的性质,能够降低体温、清热解毒。
2.归经:寒性中药饮片常归属于肺、胃、大肠和心经,常用于治疗火热病症、发热等。
3.功效:寒性中药饮片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退烧镇痛等。
三、凉性中药饮片1.性味:凉性中药饮片的性质较为温和,能够清热解毒。
2.归经:凉性中药饮片常归属于肺、胃、肝和心经,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发热等。
3.功效:凉性中药饮片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润燥、降火等。
四、温性中药饮片1.性味:温性中药饮片具有温热的性质,能够暖阳、散寒。
2.归经:温性中药饮片常归属于肺、脾、肾和胃经,常用于治疗寒邪侵袭、阳气不足等病症。
3.功效:温性中药饮片可散寒温阳、补中益气、驱寒除湿等。
五、热性中药饮片1.性味:热性中药饮片具有燥热的性质,能够温热阳气。
2.归经:热性中药饮片常归属于心、肺、肝和胃经,常用于治疗寒湿内阻、阳虚等病症。
3.功效:热性中药饮片可散寒温阳、驱寒除湿、补虚病等。
六、五味归经1.辛味:归属肺经,具有发散、宣肺、行气的功效。
2.酸味:归属肝经,具有收敛、固涩、收敛的功效。
3.甘味:归属脾经,具有缓急、润燥、补中的功效。
4.苦味:归属心经,具有泄热、解毒、排脓的功效。
5.咸味:归属肾经,具有软坚、润喉、收敛病症的功效。
总结: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了解中药饮片的属性和功效具有重要意义。
熟悉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有助于我们在使用中药饮片时更加准确地选择和使用中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药归经规律
中药归经规律
中药归经规律是指中药的性味归属及其疗效主治多与某一脏腑相关。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均有记载。
中药归经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药性归属:中药的性味归属分为五味和四性。
五味指甘、辛、苦、酸、咸,四性指寒、热、凉、温。
不同的性味对应不同的脏腑,体现了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2. 药脏相通:中药的主治方向一般与所归属的脏腑相关。
例如,归肝经的药物主要治疗与肝脏相关的疾病,如头痛、目赤、月经不调等。
归脾经的药物主要治疗与脾胃相关的疾病,如腹泻、食欲不振等。
3. 药相顺应:中药之间相互配伍,可作用于不同的脏腑。
常见的配伍规律包括四逆汤、四君子汤等。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药效、减轻毒副作用。
4. 个体差异:中药的归经规律并非绝对,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配。
总之,对于中药的运用,要结合中药归经规律进行合理配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与功效
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特理论体系。
在中药理论中,性味归经是对中药药性的描述,也是确定其功效和应用范围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饮片。
一、性味中药饮片的性味是指中药在人体内产生的味觉感觉和性态作用。
中药的性味分为五味和四性。
1.五味中药的五味分别为酸、苦、甘、辛、咸。
每一味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 酸味:具有收敛作用,能够固涩,止泻,收敛出血等。
例如酸枣仁、酸棗仁等。
- 苦味:具有寒凉、泄热的作用,能够清热解毒、干燥湿气等。
例如黄连、黄芩等。
- 甘味:具有润燥作用,能够滋阴、和胃、养肺等。
例如黄耆、百合等。
- 辛味:具有发散作用,能够开窍、散寒、祛风等。
例如葱、姜等。
-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能够软坚散结、润滑肠道等。
例如海藻、海带等。
2.四性中药的四性分别为寒、凉、温、热。
每种性质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 寒性:降温祛热,清热解毒。
适用于热症,如高热、口渴、便秘等。
例如薄荷、栀子等。
- 凉性:清热除湿,生津止渴。
适用于湿热症,如湿热泻痢、湿疹等。
例如绿豆、黄瓜等。
- 温性:温暖中焦,助阳补气。
适用于阳虚寒症,如寒性腹痛、阳痿等。
例如肉桂、干姜等。
- 热性:温阳散寒,破瘀止血。
适用于寒湿症、症瘕等。
例如干姜、附子等。
二、归经中药饮片的归经是指中药性味所归属的经脉系统。
中医药学认为,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特点和对应的经脉归属,通过调理经脉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饮片的归经分为十二经脉,即手太阳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阳经、手太阴经、手少阴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手少阳经、手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厥阴经。
每一经脉都与人体的特定器官和经络相连,通过调理经络的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不同的药物对应不同的经脉,通过服用中药饮片来调理人体的经脉,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草药药理特性(归纳精华)
中草药药理特性(归纳精华)
引言
中草药自古以来一直被用作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药理特性是人们研究中草药的关键方面之一。
本文归纳了一些常见中草药的药理特性,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这些草药的基本了解。
草药一:巴戟天
- 性味:辛温;甘略苦
- 归经:肝、肾经
- 主治: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
- 临床应用:用于肾阳不足,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症状
草药二:黄连
- 性味:苦寒
- 归经:心、胃、大肠经
- 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止泻
- 临床应用:用于肠胃炎、痢疾、疮疡溃烂等症状
草药三:桑叶
- 性味:甘、苦、寒
- 归经:肝、肺经
- 主治:散风热,明目,退翳
- 临床应用:用于风热感冒、高血压、视力减退等症状
草药四:黄芪
- 性味:甘、微苦;带微寒
- 归经:脾、肺经
- 主治:补气养血,益肺止咳
- 临床应用:用于脾气不足、气短乏力、久咳不愈等症状
草药五:丹参
- 性味:微苦、微寒
- 归经:心、肝、经
- 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 临床应用:用于心绞痛、心脏病、结石病等症状
结论
中草药药理特性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性味、归经、主治等。
通过对中草药的了解,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草药进行治
疗。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中草药的适用范围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草药的药理特性介绍,读者应在专业指导下选择和使用中草药。
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1.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性味归经可以用来描述中药的特点和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的介绍:• 1.1 中药的性味分类中药的性味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寒性:具有寒凉的性质,有散寒解表、清热泻火的作用。
•凉性:具有凉爽的性质,有清热解毒、止血的作用。
•温性:具有温热的性质,有温中止痛、暖肺润燥的作用。
•热性:具有热燥的性质,有温中补虚、散瘀止痛的作用。
•甘性:具有甘甜的性质,有益气生津、滋阴润燥的作用。
•酸性:具有酸味的性质,有收敛止泻、养血生津的作用。
•苦性:具有苦味的性质,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辛性:具有辛辣的性质,有散寒发汗、活血化瘀的作用。
• 1.2 中药的归经分类中药的归经是指中药对人体脏腑经络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用中药的归经分类的介绍:•归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作用。
•归心经:具有安神定志、活血化瘀的作用。
•归肝经:具有舒肝理气、活血行瘀的作用。
•归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归肾经:具有温补肾阳、固涩止泻的作用。
•归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水的作用。
•归小肠经:具有利尿通淋、消肿止痛的作用。
•归胆经: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
2. 常用中药的功能主治中药的功能主治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治疗的主要疾病。
下面是一些常用中药的功能主治的介绍:• 2.1 麻黄:性味辛温,归肺、膀胱经。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
• 2.2 当归:性味辛甘温,归肝、心、脾经。
主治血虚症状、月经不调、气血不足等疾病。
• 2.3 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脾经。
主治痛经、头痛、中风、脾胃气滞等疾病。
• 2.4 人参:性味甘温,归脾、肺、心经。
主治气虚症状、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疾病。
• 2.5 甘草:性味甘平,归脾、肺、心经。
主治脾胃虚弱、痰多、咳嗽等症状。
• 2.6 白术:性味甘温,归脾、胃经。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古代医生判断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多人抛开中医的理论,以单纯的医疗实践来解释药物的性味是不确切的。
简单的理解为“入口知味,入腹知性”,必然有失偏颇。
实际上,药物的理论支点还是根于中医阴阳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念,现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一.气味是判断药性的主要依据这里的气和味是分开谈的,气可以理解为鼻子闻到的气味;味是口中尝到味道,鼻与口上下之间也要分阴阳,中医认为鼻吸天之清气,属阳,口尝地之五谷,属阴,所以,《内经》说“鼻通天气,口通地气”。
气为阳,味为阴~《黄帝内经》气味偏盛的药物,多属阳,升浮发散而走表,走阳经,走六腑,药性多性温或微寒味道偏盛的药物,沉降收敛而有里,走阴经,走五脏。
药性多性寒或微温气味俱盛的药物,升降兼备,表里通入。
气味俱薄的药物,多轻浮走上,走而不守。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黄元御1.气属阳,阳主动①气味清香柔和,为气之薄,属阳之阳,可作用于体表上部,升浮发散以驱邪。
药性多微寒或微热,例如荆芥,防风,羌活,菊花,陈皮,柴胡。
作用到体表的药物,因肺主皮毛多入肺,发散走窜的药物,有疏泄之作用,多入肝。
②气味臭浊浓厚,为气之厚,属阳之阴,可作用于体内下部,沉降运动。
药性多大寒或者大热。
例如大黄,芦荟臭浊通下,附子,肉桂,气味辛辣,入下焦温阳。
作用于体内的药物,因脾肾为先后天,多入脾肾。
气薄则发泄,气厚则发热~《黄帝内经》③气味辛辣者,属发散走窜,振奋阳气,例如生姜解表,细辛通经;气味甘香者,如炙黄芪,炒白术,炒扁豆,均能补气,补脾胃中焦。
辛甘发散为阳气味酸者,有收敛之性,山茱萸,五味子,石榴皮均可收敛。
气味苦者,有涌泄之性,例如黄连。
酸苦涌泄为阴黄芪2.味属阴,阴主静①味道属阴,以五味配地之五行,味辛辣者,禀赋金气可收敛下降,例如生姜止呕,薄荷疏肝是以辛辣味行金以制木。
中医性味归经
5、引药归经,改变药材的作用部位和趋向
中医对于疾病的部位通常以经络、脏腑来归纳,对中药的作 用趋向以升、降、浮、沉来表示。药材通过炮制,可以引药 归经,改变药材的作用部位及趋向。如:香附、青皮等经醋炙 后,有助于引药入肝,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
(2)在炮制过程中多数药材经过了干燥处理,使药材的含水量在规定 范围之内,有利于贮藏。
不同炮制方法对饮片疗效的影响
炮制药品的基本方法有炒法、炙法、煅法、蒸 发、煮法、复制法等等,通过各种的炮制方法 改变药品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进而影响药 品的疗效。
炮制饮片中不合格饮片含量检测
此外,还有的中药同时归属数个经、治疗几个脏腑的疾病的,如党参归肺、 脾二经,既能补肺气,又能补脾气;生地黄归心、肝、肾三经,主治热病舌绛、 烦渴、吐血、蒸骨劳热等。
五、中药炮制
1、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中药制药传统技术的统称,系指中药材经净制、 切制或炮炙等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满足医疗的 需要,适应调剂和制剂的要求,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1、四气、五味 四气,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五味各有其作用: 辛: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 甘:有补益、缓急的作用。 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有泄下、燥湿、坚阴的作用。 咸:有软坚散结、通便的作用。 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 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3、归经
归经是中药对于人体脏腑经络作用具有特殊性和选择性的性能。疾病有发 生在不同脏腑、经络部位的区别。各种中药作用于人体脏腑、经络时,都 有一定的选择性
中药归经规律
中药归经规律
中药归经规律指的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将中药按照其性味归入五脏六腑的经脉系统中,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具体规律如下:
1. 心经:归入心经的中药多为有益于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如熟地、人参、丹参等。
2. 肺经:归入肺经的中药多为有益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如麻黄、杏仁、葛根等。
3. 脾经:归入脾经的中药多为有益于脾胃消化系统的药物,如参、白术、炙甘草等。
4. 肝经:归入肝经的中药多为有益于肝胆系统的药物,如黄芩、柴胡、丹参等。
5. 肾经:归入肾经的中药多为有益于泌尿生殖系统的药物,如巴戟天、仙茅、菟丝子等。
此外,还有归入三焦经和胆经的中药,其中三焦经是指心、肺、肝、脾、肾等五脏相互调和的通道,归入三焦经的中药多为有益于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药物,如
升麻、茯苓、当归等;胆经是指胆经循行的通道,归入胆经的中药多为有益于胆囊和肝胆系统的药物,如黄芪、金银花、山楂等。
中药材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药材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中药材的分类1. 植物药材:植物药材是中药材的主要来源,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皮、树皮等部分。
植物药材常见的有人参、黄芪、当归、川芎、桂枝、枸杞、桑椹等。
2. 动物药材:动物药材是以动物的器官、组织、分泌物等为原料制成的中药材,常见的有鹿茸、人参、麝香、珍珠、牛黄等。
3. 矿物药材:矿物药材是以矿物质为原料制成的中药材,常见的有硫黄、石膏、芒硝、雄黄等。
二、中药材的性味归经1. 性味:中药材的性味是指药物的属性和味道。
根据中医药理论,中药材的性味可以分为寒、凉、温、热、苦、甘、酸、辛、咸等。
不同的性味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可以用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归经:中药材的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经络系统的影响。
根据经络理论,中药材可以归入不同的经络,并对相应的脏腑产生调理作用。
例如,人参归入脾经和肺经,对脾胃、肺脏有调养作用,而川芎归入肝经,对肝脏有滋补作用。
三、中药材的功效作用1. 滋补养生:很多中药材具有滋补作用,可以补益气血,调理脏腑,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如人参、黄芪、枸杞等。
2. 祛病治疗:中药材还具有祛病治疗的功效,可以对疾病起到治疗和调理作用。
如杜仲、当归等。
3. 调理情绪:一些中药材具有调理情绪的作用,可以缓解压力,舒缓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如枸杞子、黄芪等。
四、常见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1. 人参:人参具有补气益力、健脾开胃、益智安神等功效,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滋补补虚、气虚乏力、气滞及神经衰弱等症。
2. 当归:当归具有活血调经、温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血虚血瘀、经闭痛经、产后调理等疾病的治疗。
3. 黄芪:黄芪具有益气护脾、固表止汗等功效,常用于气虚症、久病体弱、脾胃虚弱等疾病的治疗。
五、中药材的药材鉴别方法1. 外观特征: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态、气味等,通过观察这些外观特征可以初步鉴别药材的品质和真伪。
2. 理化性质:中药材的理化性质包括味道、吸湿性、热稳性等,通过对这些理化性质的测试可以判断药材的质量。
中药一知识点归纳
中药一知识点归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
然而,中药的种类繁多,功效各异,要想掌握其精髓并不容易。
本文试图对中药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帮助大家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要点。
一、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气味、口感等特征。
中药性味可以作为判断其功能主治的基本依据。
中药归经是指其治疗的疾病和其对人体的作用部位。
中药的归经和性味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中药的归经和性味决定了它的功效作用。
二、中药的药材分类中药的药材分类是指按药材性质对中药进行分类,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植物药是指使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制作的药物,如花、叶、根、皮等;动物药是指使用动物体内的组织制作的药物,如蛇胆、羚羊角等;矿物药是指使用由矿物质组成的物质制作的药物,如雄黄、硫磺等。
三、中药的处理方法中药的处理方法是指对中药原材料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使用。
中药的处理方法包括清洗、晒干、熏制、烤制、淀粉、发酵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中药原材料更加纯净、易于储存和使用,并能改变其性质,提高疗效。
四、中药的煎制方法中药的煎制方法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环节。
中药煎制可以分为水煎、蒸煮、沸煎、泡制等多种方法。
选择何种煎制方法,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和病情进行判断。
正确的煎制方法可以提高药效,加快疗效。
五、中药的配伍准则中药的配伍准则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药进行配伍的原则和规律。
中药的配伍准则可以通过相互促进、相互抑制、互补、缓和等方式,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六、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中药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化学成分、药性、归经等因素进行解释。
中药药理作用的了解,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疾病。
七、中药的病症适应症中药的病症适应症是指中药针对不同疾病和症状的治疗效果。
不同的中药和中药组方对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具有不同的疗效和适应症。
中药的性味归经要点
中药四气五味中药起落浮沉中医药物归经第一篇中药四气五味中药的药的药理,就是中药的性能,并非包括中药的的理化内容,中药的理化实际上西医的药理,是西医通过现代化的手腕,对中药的成份的分析,其意义不可抹杀,可是,它的结论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它的结论对中医中药的临床用药有必然的参考价值,可是它和传统的中医中药的机理却少有相吻合的地方,中医临证医治,若是依照现代药理分析的结果进行处方用药,中医几乎是无法临证,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出一张合符中医中药理论和辩证施治精神的处方,纵使开出了处方也是不三不四的处方,既像中医又像西医,特别在医治效果上不可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原因是西医讲究中药时只是对中药的部份有效成份进行分解和讲究,而中药的功效是单味药所成份的综合作用,对于两味药以上的复合处方来讲,更是多味药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运用现代科技提取中药中某种有效成份的片剂或酊剂,其实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而是一种新的西药,这同从夹竹桃中提取的西地兰用于医治心率不齐是一回事,那是西药而不是中药。
因此,中药的药理是指中药传统意义上的性能,运用科学手腕对中药有效成份的分析结论,不能视为中医中药的一部份,只能是西医医药的扩充,属于西医西药。
另外,中医的药理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不单是药品,中药若是离开了其他三个环节,仅仅谈中药,其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中药的药理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中药性能。
性:是指中药的性质特点。
包括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能:是指中药的作用机制和功效,包括归经、起落沉浮、补泻等。
自古性和能多并称,是中医药理的核心内容。
中医药理,是千百年来指导人们临床实践而行之有效的幷经得起重复验证的实证理论。
中药的药理的产生和形成,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生活实践。
按照汉初.陆贾记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
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在寻求食物的同时,必然会误食一些有毒之物,因此会发生不良的反映,从而就产生了有毒无毒的概念,人们就按照其有毒无毒思避就,有毒者则予以避之,无毒着则予以利用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四气五味中药升降浮沉中医药物归经第一篇中药四气五味中药的药的药理,就是中药的性能,并不包括中药的的理化内容,中药的理化实际上西医的药理,是西医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对中药的成分的分析,其意义不可抹杀,但是,它的结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它的结论对中医中药的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它和传统的中医中药的机理却少有相吻合之处,中医临证治疗,如果按照现代药理分析的结果进行处方用药,中医几乎是无法临证,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出一张合符中医中药理论和辩证施治精神的处方,纵使开出了处方也是不伦不类的处方,既像中医又像西医,特别在治疗效果上不可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原因是西医讲究中药时只是对中药的部分有效成分进行分解和讲究,而中药的功效是单味药所成分的综合作用,对于两味药以上的复合处方来说,更是多味药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运用现代科技提取中药中某种有效成分的片剂或酊剂,其实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而是一种新的西药,这同从夹竹桃中提取的西地兰用于治疗心率不齐是一回事,那是西药而不是中药。
因此,中药的药理是指中药传统意义上的性能,运用科学手段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结论,不能视为中医中药的一部分,只能是西医医药的扩充,属于西医西药。
另外,中医的药理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不单是药品,中药如果离开了其他三个环节,仅仅谈中药,其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中药的药理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中药性能。
性:是指中药的性质特点。
包括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能:是指中药的作用机制和功效,包括归经、升降沉浮、补泻等。
自古性和能多并称,是中医药理的核心内容。
中医药理,是千百年来指导人们临床实践而行之有效的幷经得起重复验证的实证理论。
中药的药理的产生和形成,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生活实践。
根据汉初.陆贾记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
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在寻求食物的同时,必然会误食一些有毒之物,因而会发生不良的反应,从而就产生了有毒无毒的概念,人们就根据其有毒无毒思避就,有毒者则予以避之,无毒着则予以利用之。
在品尝诸物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诸物的味觉的差异,大凡诸物之味可归纳为甜、酸、苦、辣、咸,古人称甜为甘、称辣为辛,即今之所言五味。
先人在长期的采尝服用的过程中,久之必然会注意到一些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一些独特的反应,有的反应会矫正一些机体的不适,有的会增强机体的功能,通过经验的积累,先人的意识中慢慢的就有了一些物质具有培补强壮的作用,一些物质具有攻伐剔除的作用,进一步产生补泻的概念。
但是,这一阶段还不能对物质的五味、有毒无毒、补写特性自觉地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因此,这个时候还没有产生药的概念。
2、医疗实践只有具有了自觉将上述物质特性付诸与医疗实践时,药物才真正的产生,药者,“治病之草”也(《说文》)。
不做治疗之用的物质便不能称之为药物。
人们开始使用药物时是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总是先于理论,这是一切科学产生和形成的共同规律。
只是凭经验进行对号入座,某种物质可治疗某症状,既无病的概念,更无证的概念。
后来在实践中发现某些作为药物使用的物质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继而又从中找到它们之间的一些内在的联系,悟出其中一些规律。
诸如从作用部位上发现具有治疗人体上部疾病的药物都具有上升、升提之性能;治疗外部疾病的药物多具有发散的特性;治疗下部疾病的药物多具有下行、降逆的特性;治疗内部的疾病的药物多具有补益或清消的特性;接着又从治疗的症候性质分析,某一类药物对热症有效,推断出这类药物属于寒性;某类药物治疗寒症有效,推断出这类药物为热性。
药物的寒热性能的概念的形成远远晚于药物的五味概念形成。
由于药物的寒热程度不同,进一步产生温凉划分,产生了四气的概念。
最后,古代医疗实践者,把药物的性味、补泻、有毒无毒、升降沉浮特性综合起来考虑运用于临床实践,形成了早期的中药药理。
药物的归经的认识相对于药物的四气五味来说则更晚,它是人们对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以及人体的经络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得已归纳形成的,当然同样是古代医疗实践者经验的总结。
是基于人们对药物功效更明确的认识,中医中药的归经学说,是中药药理发展到比较完善的重要标志,中医归经学说的产生,大大的提高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3、理论的实践理论的产生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药理论的产生其作用除了指导临床选药用药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推演、分析、综合、归纳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丰富原有的理论,使过去的理论得到进一步验证、完善、提高、发展。
加快理论从经验形态向科学体系迈进。
科学的理论再同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医学向前发展,把理论和医疗实践推向新的高度。
中医中药的发展同样是走的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中医中药从来就没有脱离过临床实践,也从来没有忽视过对临床实践的总结,这是中医为什么在经历多次否定风潮之后,而没有动摇其根基的原因,中药是有效的,这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铁的事实。
一、性味(一)四气四气即今之四性。
四气本来是指香、臭、腥、臊。
它和五味一起,是物质的普遍特性,在发现的初期,并没有医学价值,只是有了药物之后,四气和五味才具有了医疗价值。
由于四气同临床和理论的价值不大,(唯有香有较大的临床和理论价值,而且至今被沿用,其它三气已不大运用),后来由于对药物治疗症状的性质分析,而得出“四性”,人们便将原来的四气的概念进行了移植,而称四性为四气。
为什么将四性称为四气,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四点:1、从物质本质的哲学角度来看,古人认为物质世界阴阳二气的作用下衍生的,万物皆以阴阳二气概之,而阴阳之性悉为寒热,因而言寒热二气,所谓“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火之气为热,水之气为寒。
又寒热在程度上有所区别,故分为寒、凉和温、热四气;2、道家、佛家等认为人体无非“气”而已,治疗乃是调气之盛衰,因而言四性为四气;3、可能是人们沿用四气和五味称代物质的习惯,后来发现了四性,而四性的医疗价值更大,则以四性称代四气,四气代四性仅仅是处于语言习惯;4、古人根据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的自然气候来作比喻,故称四性为四气。
以上都仅仅是笔者的主观猜测,究竟是什么原因,还待进一步的考证。
宋代寇宗颐认为四气当改为四性,他在《本草衍义》中说:“凡称气者,是香臭之气。
其寒热温凉是药性也。
”“则气字当改为性字,于义方允。
”(《同上》)。
于是得到许多现代医家的赞许,现在许多医书中不少已经将四气改称为四性。
我个人认为,既然已经约定成俗,没有理解上的障碍,说四气大家都能够明白语意,保持传统的语言风格还是不改的好。
寒热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病性的概括。
在中医基础理论还没有形成,临床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时,寒热的概念就已经形成,对于中医的临床实践起了重要作用。
寒热的概念在临床治疗学中意义重大,人们概括症状的寒热性质的同时概括出药物的寒热特性,提高了药物治疗的针对性,大大的提高了临床疗效,产生了中医临床治疗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尤其是为中医的辨证施治体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也就是说,治寒症以热药,治热证以寒药。
这是医家不能废弃的准则和不能改变的根本大法。
这是中医正治法,即逆疾病症候的性质而选用药物的治疗方法。
除此之外,中医还有一种处方用药的方法叫做反治法,即“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即顺从疾病症候表面特性的处方用药方法。
而热症用热药、寒症用寒药,必须引起高度注意的是,这里的热症和寒症不是假寒热症,表面是热症实际其本质是寒症,表面是寒症其内在本质是热症,处方用药当然应当针对疾病的本质,因此,所谓的反治之法实际上还是正治之法,只不过从表面现象上看是顺从其症状特性而用药,其本质是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
反治的说法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正治法,反治之说其实是欠妥的说法,有误导医生用药的嫌疑,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应当摒弃。
至于后来医家创立的所谓“塞因赛用、通因通用”的说法,也同样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切不可从字面上去理解,通因通用,可以肯定,并非完全意义的“通”症,虽然没有实邪但必有实热也,有实热则宜使用寒泻之药攻下导滞热下行,使滞热之邪有出路也,则邪除病解。
热症用寒药正治也,实热积滞不下,实证也,实证攻下导滞热,正治也,表面看府通,亦有积也,有积仍可下,下之轻症也,调胃承气汤证是也。
塞因塞用,塞中必有虚也,非邪虚,乃正气虚也,正虚当补,正治也,补正虚以推动有形之邪出也,正气得补,实邪得除,其病可解。
补针对其正虚,亦属正治之法。
因此,所谓反治之说其实均不能成立。
四性作用范围很广,也很复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只是总的原则,总的原则之下还又分表里寒热。
表寒之证只能治以表热之药。
如麻黄、桂枝、防风、羌活之类辛散温热之品,解表散寒,而不宜温里散寒的附子、干姜之药。
里寒之证,只能治以温里散寒的辛热之品,如附子、干姜、肉桂、呉萸之类,若误用之,或无功效,或使病症变得更加危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
即世所称“医杀”也。
证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辩;法亦有汗、吐、下、和、清、温、补之别,临证用药,大相径庭,不可不辩。
因此,用药应在辩证施治的前提下谨慎选用,不明辩证,姑且用之,杀人如反掌。
(二)五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味。
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淡味附于甘,涩味为酸味之变味。
五味是起源于最早的中药属性。
它的产生除用口尝之外,有的也是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多数情况下是口尝和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得出的结论,而且主要是按照其临床实践功用来确立的。
例如防风之性味为辛、甘、温,实际上用口去尝,并无甘味,言其为甘味,只是根据防风临床运用中有治风不伤阴的特性,为风中之润剂而推断出来其味为甘。
又如银花,《大辞典》说其“甘、寒”,《滇南本草》则言其“性寒、味苦。
”实际上用口去尝,银花有明显的苦味,但是,银花之苦没有多大的临床意义,现在的药书多从《大辞典》说,不言其味苦。
五味的作用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其本身也还存在特异性。
如甘能益气、缓中、止痛,但是甘草有调和诸药的作用,所以能够调和诸药,原因就是甘草味甘,那么是不是甘药都能够调和诸药呢?显然不是。
甘草调和诸药,只是甘药中甘草的特异性的功用,在阐述其功用时,我们是用甘能缓和、调和故能调和诸药,来圆其说而已。
1、辛味辛的作用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即散、宣、行、通、升、润。
1)散:散有两成意思。
(1)散凝寒、发郁热。
辛味之药因其味辛有发散之功,性寒者散郁热,性凉者散凝寒,辛散解表是辛味的第一大功用,辛所以能够解表,是因辛有发散的作用,通过辛的发散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
(2)散结;结指气与有形之邪互结的症候,如痰结、水结、血结等。
痰结,治以半夏、南星之辛散;水结,治以巴豆、甘遂之辛;血结,治以三棱、莪术之辛;辛所以能够散结,乃辛气发散可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