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王伐纣时间的测算

对武王伐纣时间的测算

近年我国学者完成一项大型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中华文明史的确切纪年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推算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工程”的关键。以前许多学者推算的结论有44种之多,时间相差100多年。这次运用多学科方法,得出了精确的时间。学者首先通过“碳14”测年手段,测定商周遗址文物的时间,将武王伐纣之年的范围缩小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间。然后通过天文学方法,对武王伐纣时的天象记录进行推算。根据文献记载,武王对商纣发起总攻是在一个拂晓,武王身边的史官记录下那一瞬间的星象,成为天文学家研究的重要依据。学者最后确定武王伐纣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历史朝代排名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朝代起止时间 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速记口诀: 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东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周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代代往下传 东汉公元25年 三国(魏、蜀、吴)公元220年—265年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 隋公元581年—618年 唐公元618年—907年 五代公元907年—960年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 元公元1271年—1368年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清公元1644年—1911年 近代(1840--1919年)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时间表示 汉语时间词大全

时间表示汉语时间词大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表“年”的词语:除了岁、载、春、秋、春秋等词语表示外,祀、霜、稔也是年的表示词语。 岁暮:表示年终、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则指二十日。 一旬:指10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农历十六“既望”月团圆。 侵晨:指天正亮。 质明、拂晓、破晓:皆指刚刚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为旦日。 旦旦:连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夙夜:是指朝与夕。

中夜:指半夜时分。 夜阑:指深夜时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约指中午十二点。 光阴、岁月:皆指时间。 少顷、俄顷、少间:皆指一会儿的短时间。 须臾、瞬间、刹那、随即、寻、俄、旋、遽:皆指极短的一小会儿时间。 “朔”日:称农历初一。 “望”:称农历十六为“望”月团圆。 晦:农历每月尾日为晦。 日:称每一天。 旦:称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称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乌飞兔走、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明计时用的时钟之前,白日计时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动算时间;夜晚计时用的是“更漏”。我国直到明代才有了时钟的出现。

一天内的时间表示词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个时辰又有特定的名称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相对应。现试列表如下:古名称时辰现在记时 夜半子时相当于23——1时 鸡鸣丑时1 —— 3时 平旦寅时3 —— 5时 日出卯时5 —— 7时 食时辰时7 —— 9时 隅中巳时9 ——11时 日中午时11 — 13时 日die未时13 — 15时 晡时申时15 — 17时 日入酉时17 — 19时 黄昏戍时19 — 21时 人定亥时21 — 23时 明确了古人的记时法,我们对古文中涉及到的时间名称就容易理解了。比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鸡鸣”就是指晚上一时至三时。 季节月份的时间表示词

中国历史朝代纪元重要人物一览表

中国历史朝代、纪元、重要人物一览表 我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常常记不住朝代、纪元、重要历史人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记错、讲错、写错。所以多年来,一直想做一张通过一定时空把上述三者关系逻辑起来的表,使自己能一目了然,进而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然而这个想法却一直未能实现。退休后空闲了,从去年10月底到今年3月中旬,围绕这张表我选读了20几本书,把自己认为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遴选出来,做成这张表与有兴趣的网友分享。 朝代纪元 五帝388年 约前30世纪初~前21世纪初 1、皇帝,中华民族始祖,传说的上古时代圣王。司马迁《五帝本纪》说,皇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公元前4513年,黄帝轩辕在釜山会盟并取代神农氏登上帝位,在位100年。 2、颛顼(zhuān xu)帝,在位78年。 3、帝喾(kù)帝,在位70年。 4、唐尧(yáo)帝,在位98年。 5、虞舜(yù shùn)帝,在位42年。 6、仓颉,先秦传说:仓颉是皇帝的史官,造汉字者为仓颉。《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 夏朝471年 约前2070~前1600年 1、启,建立夏朝。尧帝时,命夏部落鲧(g?n)治水,鲧用堵的方法治水九年而失败,遂被放逐。舜帝继位后,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年终获成功,并继舜位成为中原部落盟主。禹死后儿子启继位,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2、夏桀(jié),淫靡昏聩,夏末亡国之君。 商朝555年 商前期前1600~前1300年(301) 1、汤,又称武汤、成汤。原为商部族领袖,与有莘氏通婚。经11次出征并获胜利,成为强国,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 2、伊尹,名伊,尹是官名,商初政治家、大臣。协助汤攻灭夏朝,建立商朝。 3、盘庚,汤九世孙。盘庚继位后,为摆脱政治腐败、国势衰危等困境,将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书·盘庚》是迁殷前后的报告辞。以盘庚迁都为分界线,商朝分为商前期和商后期。 商后期前1300~前1046年(255) 1、武丁,武丁是商朝的第11世王,在继位之前,被父亲送至民间磨练意志和品质,武丁处处留心访贤拜师求学问。继位后,破格任用出身卑微的傅说为相,励精图治,国力昌盛,在位59年,史称“武丁中兴”。 2、纣,亦称帝辛,亡国之君。在位时,沉湎酒色,奢侈荒淫,统治残暴,曾囚禁周文王于羑里。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被周武王打败后自焚,商朝灭亡。 周朝79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276) 1、姬昌,即周文王,曾被商纣囚禁于羑里而演周易。 2、姬发,即周武王,打败商纣建立西周王朝。 3、姬旦,周文王儿子周武王弟弟,史称周公。武王死后,成王诵年幼,周公摄政。是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宰辅。 4、吕尚,姜太公。西周初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有兵书《六韬》传世。 东周前770~前256年(515) [春秋前722~前481;战国前275~前221]

表示时间的词语

表“年”的词语:除了岁、载、春、秋、春秋等词语表示外,祀(殷代称年为“祀”)、霜(贾岛《渡桑干》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放忆咸阳。”中的“霜”即年。)、稔(谷一熟为稔,故也谓“年”为稔)也是年的表示词语。 岁暮:表示年终、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则指二十日(天)。 一旬:指10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农历十六“既望”月团圆。 侵晨:指天正亮。 质明、拂晓、破晓:皆指刚刚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为旦日。 旦旦:连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夙夜:是指朝与夕。 中夜:指半夜时分。 夜阑:指深夜时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约指中午十二点。 光阴、岁月:皆指时间。 少顷、俄顷、少间:皆指一会儿的短时间。 须臾、瞬间、刹那、随即、寻、俄、旋、遽:皆指极短的一小会儿时间。 “朔”日:称农历初一。 “望”:称农历十六为“望”月团圆。 晦:农历每月尾日为晦。 日:称每一天。 旦:称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称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乌飞兔走、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明计时用的时钟之前,白日计时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动算时间;夜晚计时用的是“更漏”。我国直到明代才有了时钟的出现。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个时辰又有特定的名称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相对应。现试列表如下: 古名称时辰现在记时 夜半子时相当于23——1时 鸡鸣丑时 1 —— 3时 平旦寅时 3 —— 5时 日出卯时 5 —— 7时 食时辰时 7 —— 9时 隅中巳时 9 ——11时 日中午时 11 — 13时 日die 未时 13 — 15时 晡时申时 15 — 17时 日入酉时 17 — 19时 黄昏戍时 19 — 21时 人定亥时 21 — 23时 明确了古人的记时法,我们对古文中涉及到的时间名称就容易理解了。比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鸡鸣”就是指晚上一时至三时。 三、季节月份的时间表示词 在我国,季节与月份常用的别名也很多。现列举如下: 1. 月份的代称(异名) 一月:正月、孟春、寅月、首春、元阳、初月、开岁、初春、 二月:仲春、卯月、仲月、杏月、丽月、花朝 三月:季春、辰月、暮春、杪春、桃月、蚕月、 四月:孟夏、巳月、清和、槐序、槐月、麦月、麦秋、 五月:仲夏、午月、蒲月、榴月、中夏 六月:季夏、未月、暑月、荷月、暮夏、 七月:孟秋、申月、巧月、首秋、初秋、兰月、瓜月、凉月 八月;仲月、酉月、中秋、正秋、桂月、爽月 九月:季秋、戍月、暮秋、菊序、霜序、菊月、咏月 十月:孟冬、亥月、初冬、良月、阳月、开冬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畅月、复月、龙潜、雪月、冬月、大吕、 十二月:季冬、丑月、严冬、嘉平、暮平、临月、腊月、风杪、残冬、冰月、岁暮 2 .四季的代称 春季: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季:初夏、中夏、暮夏、九夏、盛夏、炎夏、三夏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 语 岁一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是年这一年。“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经年一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 霖铃》 期年满一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j i))(“期” 读 迩年近年。“迩年狱讼,情稍重。”(《狱中)杂记》 不终岁不到一年。“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不数岁不到几年。“不数岁,田百顷。”()《促织》 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明年第二年。“明年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积年好几年。“所居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累年年年。“累年如此,已用九女。”()《李寄》 暮年晚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岁暮锄犁傍空屋。”(《)野老歌》 期月一整月。“期月而诣莫生。” (《柳敬亭传》j)(i)“期”读 居数月过了几个月。“居数月,漠然无所事。”(《狱)中杂记》 间月隔月。“骨微伤,病间月。” (《狱中)杂记》 旬十天。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每旬十天。“旬乃还第。”(《记)王忠肃公翱 事》 旬日十天左右。“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阎典史传》 旬余十多天。“旬余,杖至百。” (《)促织》 兼旬二十天。“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狱)中杂记》 日①一昼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②白昼,白天。“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③每天,天天。“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送)东阳马生序》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吾村亡无日矣!” (《)冯婉贞》 有日为时不久。“道德之归也有日矣。”(《答)李翊书》 即日当天。“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翌日明天,第二天。“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指南录〉(后《序》) 翼日旦日他日后日异日来日累日翼通翌。明天,第二天。“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明天,第二天。“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另外有一天。“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过几天。“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将来的日子。“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 未来的日子。“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连日。 旦旦昔日朔望望日既望晦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 岂 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试用于昔日。” (《出师) 表》 )(《促织》 鸿门宴》 )(《 ()《黔之驴》西门)豹治 邺》 ()《甘薯疏序》 (《少年)中国说》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天天。 从前。农历每月初一。“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 堂。” 农历每月十五。“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农历十五日那天。“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农历每月十六 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五 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 诗》 捕蛇)者 说》 )(《阎典史传》 (《)五人墓碑记》 )(《与妻书》 (。《观潮》 )(《登泰山记》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 岁一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是年这一年。“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经年一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期年满一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期”读jī) 迩年近年。“迩年狱讼,情稍重。”(《狱中杂记》) 不终岁不到一年。“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不数岁不到几年。“不数岁,田百顷。”(《促织》) 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明年第二年。“明年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积年好几年。“所居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累年年年。“累年如此,已用九女。”(《李寄》) 暮年晚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岁暮锄犁傍空屋。”(《野老歌》) 期月一整月。“期月而诣莫生。”(《柳敬亭传》)(“期”读jī) 居数月过了几个月。“居数月,漠然无所事。”(《狱中杂记》) 间月隔月。“骨微伤,病间月。”(《狱中杂记》) 旬十天。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每旬十天。“旬乃还第。”(《记王忠肃公翱事》) 旬日十天左右。“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阎典史传》) 旬余十多天。“旬余,杖至百。”(《促织》) 兼旬二十天。“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狱中杂记》) 日①一昼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②白昼,白天。“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③每天,天天。“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吾村亡无日矣!”(《冯婉贞》) 有日为时不久。“道德之归也有日矣。”(《答李翊书》) 即日当天。“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翌日明天,第二天。“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指南录〉后序》) 翼日翼通翌。明天,第二天。“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 旦日明天,第二天。“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他日另外有一天。“他日,驴一鸣,虎大骇。”(《黔之驴》) 后日过几天。“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异日将来的日子。“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甘薯疏序》) 来日未来的日子。“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少年中国说》) 累日连日。“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旦旦天天。“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昔日从前。“试用于昔日。”(《出师表》) 朔农历每月初一。“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阎典史传》) 望农历每月十五。“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望日农历十五日那天。“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与妻书》)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观潮》) 。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登泰山记》) 旦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三年级上册有关时间的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初步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2.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3. 情感目标: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 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具、学具: 投影仪、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 1)同学们外出旅游时都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2)投影出示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观察火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下午14时40分从北 京坐火车,17时45分到达石家庄) 4)根据你所了解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做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板书)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

的时间计算 (板书:时间的计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 2:20和2时20分 A:2:20是指晚上2:20或下午2:20那一刻。即这2:20表示时刻 B:2时20分是指某一活动经过的时长有2小时20分。即这2时20分表示时间。 这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慢慢自己总结。 2. 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 (1)出示例题。 一列火车本应 11 : 40 到达,现在要晚点 25 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 (2)读题,理解题意 (3)重点词语:“晚点”是什么意思? (4)思考如何列式,注意什么? 11:40+25分=12:05 答: (5)检验后作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明从家到学校至少要25分钟,学校8:10上早自习,小明要在什么时候前出发才不会迟到? 8:10-25分=7:45 答: 2:一场电影从14:30开始放映,放到16:10结束,这场电影放了多长时间? 16:10-14:30=1时40分 答: 对比以上两题,你有什么发现?在今后作业中我们该注意哪些地方和细节?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泛赤壁云。(学洢《核舟记》)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仲淹《楼记》) ④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司马迁《涉世家》)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 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涉世家》) ②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蒲松龄《狼》) 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修之死》) 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 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林嗣环《口技》)“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环《口技》) 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延在此!” (罗贯中《修之死》)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林嗣环《口技》)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干宝《宋定伯捉鬼》) ⑥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修之死》) 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 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钱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口技》) ③未几,夫齁声起。(林嗣环《口技》) 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 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非《扁鹊见蔡桓公》) 七、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儿初醒声。(林嗣环《口技》)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1、夏:约前22世纪末约至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2、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3、周:A.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B.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时代:前770——前476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① 4、秦:前221——前206 5、汉:A.西汉②:前206——公元25 B.东汉:25——220 6、三国:A.魏:220——265 B.蜀:221——263 C.吴:222——280 7、西晋:265——317 8、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③:304——439 9、南北朝:A.南朝:a.宋:420——479 b.齐:479——502 c.梁:502——557 d.陈:557——589 B.北朝:a.北魏:386——534 b.东魏:534——550 c.北齐:550——577 d.西魏:535——556 e.北周:557——581 10、隋:581——618 11、唐:618——907 12、五代:A.后梁:907——923 B.后唐:923——936 C.后晋:936——947 D.后汉:947——950 E.后周:951——960 13、十国④:902——979 14、宋:A.北宋:960——1127 B.南宋:1127——1279 15、辽:907——1125 16、西夏:1032——1227 17、金:1115——1234 18、元:1206——1368 19、明:1368——1644 20、清:1616——1911

21、中华民国:1912——1949 附注: ①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②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9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王朝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③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 凉、后汉(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十六国”。 ④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 吴、前蜀、吴越、楚、闵、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十国”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声明:上面相关信息均来自《智趣多功能学生字典》2001年素质教育版田占山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P762——P763.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词语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 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蒲松龄《狼》) 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杨修之死》) 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 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林嗣环《口技》) “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环《口技》) 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罗贯中《杨修之死》)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林嗣环《口技》)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干宝《宋定伯捉鬼》) ⑥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修之死》) 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 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 “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钱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口技》) ③未几,夫齁声起。(林嗣环《口技》) 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 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七、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儿初醒声。(林嗣环《口技》) 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钱大昕《弈喻》)

古文中45个表示时间的词

1、岁: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又开始了新的一年,你希望自己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想要去做的事? 2、期年:满一年。 这一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期如约,见想见的人,去想去的地方! 3、积年:好几年。 好朋友,如美酒一般,虽经年久别,再次相见,却更显醇香! 4、曩:从前。 从前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5、向:先前。 在此之前,我没见过你,在此之后,人生不能没有你! 6、久之:很久。 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离开我,去远空翱翔。 7、良久:很久。 在很久很久以后,我终于放弃,你归来的奢望。 8、异日:将来。 多少痴男怨女,因为一句将来,傻傻耗尽了青春! 9、旦旦:天天。 若是能遇到一个天天想你的人,此生也是无憾了! 10、旦日:第二天。 不要把一天的事,拖到第二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11、日:一天天。 时间一天天流逝,我们的年华一天天老去,曾经蹉跎的时光,也变成了故事! 12、翼曰:明天。 明日若你要离开,我不送你,因情意绵绵,我难以割舍! 13、翌日:次日。 明日,若你要归来,山高水长,风雨瓢泼,我接君回返! 14、旦:早晨。 每一个清晨,打开窗户,除了温暖的阳光,希望还有你! 15、质明:天刚亮。 晓风残月的街头只有我一人,那一抹鱼肚白嘲弄着我的哀愁! 16、亭午:正午。 正午时分,这花朵被烤的垂首,我忍不住打开一把伞,走了过去! 17、宵:晚上。 今宵酒醒何处——是痛苦的迷茫,是对生活无奈的抗争。 18、暝:天黑了。 天黑了,星星爬上来,我指着其中一颗,说道:“那个真像你!” 19、即日:当天。 今时今日永远是最好的时刻,当下才是我们的永恒。 20、中夜:半夜。 城市的夜半三更很热闹,只是热闹之后,却是无眠的孤独! 21、失时:过时。 过去的不要再挂念,失去的莫要再懊悔。 22、无何:没有多久。

解决问题——经过时间

解决问题——经过时间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通过解决简单的时间问题,让学生经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解题过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学会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并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播放滴答声)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流失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呀! 2.师:老师考考大家对于时间的知识掌握的如何?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三个钟面, 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个时刻今天过去了还有吗?所以我们说这一时刻过去 了就没有了。理解时刻的概念 看来大家对于时间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 3.师:老师之前去出差,买票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时间信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车票,你从这张车票上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6:05是出发时间,6:40是到达时间,隐藏的数字35分钟是什么?是从天津到北京一共需要经过的时间。原来这就是经过的时间。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是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呢? 我们来看看四年级的大哥哥他是几点来到学校的呢? 出示主题图,学生寻找数学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指名同学回答。(离家时间是7:30,到校时间是7:45)(从家到学校经过了多长时间) 2.请你自己尝试解决,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你的思考过程,可以用多种方法。你们一会借助老师的学具拨一拨,想一想然后把答案写在学习单一上;也可以算一算,写一写,把你的想法也写在学习单一上,你们任选一种方法开始! 3.展示学生的方法。 哪位同学用的第一种方法,谁来说一说。 (1)数格子的方法,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3个大格是15分钟。请同学上来数一数。 (2)计算的方法,45-30=15分钟,给出钟面,请同学指一指45分钟在哪,30分钟又在哪。 (3)7时45分-7时30分=15分钟 4.回顾与反思 我们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那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呢? 用开始时刻加上经过时间看是否等于结束时刻。 5.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做了什么? 总结解题方法: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6.这位大哥哥经过早读开始上课了。他这一节课到底上了多长时间呢?(上课时间8:15,下课时间8:55) 学生独立解答,完整的过程。 7.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时间表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时间表 朝代起止年代(公元)创始人/掌权人都城 夏前2100年-前1600年启阳城 商前1600年-前1100年汤亳→殷 西周前1100年-前771年武王镐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周平王洛邑 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洛邑 秦前221年-前206年始皇(嬴政) 咸阳 西汉前202年-8年高祖(刘邦) 长安 新8年-23年王莽长安 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 洛阳 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 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 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 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 洛阳 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304年-439年/ 洛邑 南朝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 齐479年-502年肖道成建康 梁502年-557年肖衍建康 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 邺 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 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 隋581年-618年文帝(杨坚) 大兴 唐618年-907年高祖(李渊) 长安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

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赵匡胤) 开封 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 临安 辽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上京 西夏1038年-1227年李元昊兴庆 金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中都 元1271年-1368 世祖(忽必烈) 大都 明1368年-1644年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1644年-1840年世祖- 顺治(福临)①北京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历程 西周世卿世禄制战国军功爵制两汉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制 秦到元地方机构 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州郡县唐道州县制宋路州县 元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古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表示时间的词语 文言里表示时间的词语的含意是确定不变的,就是说,同一时间词语,不管用在哪篇文章中,都是表示同样的意思。所以,了解并记住这些时间词语,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是必要的。 俄:不久,顷刻。“俄见小虫跃起。”《促织》 俄而:不久,一会儿。“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俄项:顷刻,一会儿。“俄顷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旋:随即。“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少顷:一会儿,过了一会儿。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少间:等一会儿,隔不多久。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 少时:不多时,一会儿。 “少时,一狼径去。”《狼》 少选:隔了一会儿,不多久。 “少选当毕。”《柳毅传》 食顷:吃了一顿饭的工夫。 “食项,帘动,片纸抛落。”《促织》 顷之:一会儿,片刻。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须臾:片刻,一会儿。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已而:不久,过后。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已乃:旋即,不久就。 “已乃分城而夺。”《阎典史传》瞬息:一转眼,一呼吸之间。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 未几:不多时(不多久)。 “未几,夫鼾声起。”《口技》 翌日:明日,第二天。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朔:农历每月的初一。 “朝菌不知晦朔。”《察变》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 “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晦:农历每日的最后一天。 “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既望: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前赤壁赋》 期年:一周年。 “期年出之,抱以适市。”《工之侨献琴》期月:一整月,满月。 “简练揣摩,期月而谐莫生。”《柳毅传》 尔来:从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向者:以往、以前。 “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芋老人传》 向前:先前、以前。 “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行》 向时:先前。 “向时云里诸峰。”《游黄山记》 竟日:终日,一整天。 “君竟日不出门。”《谭嗣同》 襄:过去、从前。 “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朝:早晨。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暮:傍晚,日落的时候。 “暮投石壕村。”《石壕吏》 旦:天亮。 “号呼达旦。”《狱中杂记》 至日:指冬至、夏至。 “淳熙丙中至日。”姜夔词《扬州慢·扬州慢》丙申年冬至日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也叫重九。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末造:末年。 “满清末造。”《黄花冈烈士事略序》 积年:好几年。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明年:第二年。 “明年复攻赵。《廉颇前相如列传》 越明年:到第二年。 “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旬:十天。 “旬乃还第。”《记王忠肃公翱事》 兼旬:二十天。

古代文言文中的时间表达

古代文言文中地时间表达 我国古代汉语语言地词汇相当丰富,表示一个事物地词语往往有好几个.表示时间地词语也相当多,现举几例如下: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古文表示时间的词语

古文中表时间的词语总结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除小部分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外,大部分与现代汉语有异。下面所辑表示时间的词,是从现行初中文言文教材中搜集整理的。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副词,在教材中应准确把握,便于学生正确理解。 间: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晓:清晨。“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顷之:过一会儿。“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 久之:很久。“久之,目似瞑”(《狼》) 旦: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暮:傍晚。“暮投石壕村”(《石壕吏》) 寻:不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顷刻:一会儿。“顷刻两毙”(《狼》) 未几:没多久。“未几,夫鼾声起”(《口技》) 旋:立刻,马上。“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瞬息:一眨眼。“瞬息可就”(《活板》) 俄而:一会儿。“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少顷:一会儿。“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夜阑:夜深。“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既而:不久。“既而儿醒”(《口技》) 是时:这个时候。“当是时”(《口技》) 即:立刻。“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立:立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日:天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已而:不久。“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曩:从前。“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旦旦:天天。“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 旦日:第二天。“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尔来:从那时以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素:一向,平素。“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既:已经。“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秋:时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古代文言文中的时间表达

古代文言文中的时间表达 我国古代汉语语言的词汇相当丰富,表示一个事物的词语往往有好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也相当多,现举几例如下: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古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表示时间的词语 一,抽象的时间: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于是、于时、于是。 少顷:一会儿; 既而:不久; 是时:这个时候; 一时:同一时候; 未几:不多久; 俄而:一会儿忽; 忽然:突然。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既表明事件的时间关系,也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意思虽然相近,但表示的时间关系和作用不尽相同。 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 表示两事相继发生: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 另外还有如: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遽别(急速分别);遽步(急步快走);遽忙(匆忙);遽几(急切期求);遽淹(迅速而逝) 快,迅速〖quick;fast〗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shū)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倏易(急速地变化);倏霍(急速的样子);倏闪(顷刻;霎那间);倏忽(一眨眼;忽然);

倏尔(转眼之间);倏瞬(一瞬间) 倏shū<副> 忽然[suddenly] 倏而黄烟四起。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二,概括性的时间: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假设以前我不捕蛇。戚戚不似向前声,悲戚的样子和前面大不相同。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平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