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穴位以及作用

合集下载

面部常用美容穴位名称与作用

面部常用美容穴位名称与作用

面部常用美容穴位名称与作用1、攒竹穴定位:眉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功用:疏经活络,明目主治:眼睑下垂,近视,斜视,呃逆,头痛,眼疾2、鱼腰穴定位:眉峰,归属经外奇穴功用:疏经活络主治:上睑下垂,脱眉,鱼尾纹,近视,斜视3、丝竹空穴定位:眉尾,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功用:袪风明目,除皱美颜主治:面瘫,眉毛脱落,鱼尾纹,近视,斜视,目赤肿痛,眼睑跳动,眩晕,头痛4、太阳穴定位:颞骨凹陷处,归属经外奇穴功用:疏风清热,解痉止痛主治:面瘫,鱼尾纹,上睑下垂,湿疹,头痛,牙痛5、睛明穴定位:内眼角,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功用:明目消皱主治:眼睑跳动,各种目疾,浮肿6、承泣穴定位:眼球正下方的下眼眶上,归属足阳明胃经功用:疏经活络,美目养颜主治:眼睛浮肿,眼袋,面瘫,近视,远视,斜视7、四白穴定位:眼平视,眼眶下缘承泣穴下,归属足阳明胃经功用:疏经活络,美颜明目,疏肝利胆主治:面瘫,面部色素沉着,三叉神经痛,白内障,近视8、球后穴定位:眼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归属经外奇穴功用:清热明目,通络止痛主治:眼部疾病,调整小肠机能9、瞳子髎定位:外眼角,归属足少阳胆经功用:疏风散热,明目除皱主治:眼角皱纹,面肌痉挛,近视,斜视,头痛10、迎香穴定位:鼻翼两侧0.5CM处,归属手阳明大肠经功用:袪风除湿,宣通鼻窍主治:面瘫,酒渣鼻,痤疮,面肌痉挛,鼻疾11、颧髎穴定位:眼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归属手太阳小肠经功用:疏经活络,美颜消皱主治:口眼歪斜,眼睑跳动,三叉神经痛,除皱12、人中穴(水沟)定位:鼻唇沟,归属督脉功用:清热通窍主治:面瘫,浮肿,口周皱纹,口疮,主要用于急救“急救刺水沟”13、地仓穴定位:嘴角两侧0.5CM处,归属足阳明胃经功用:消皱美颜,通络活络主治:口周皱纹,面瘫,面肌痉挛,皲裂14、承浆穴定位:下巴中点,归属任脉功用:袪风活络,定志生津主治:面瘫,口疮,口唇皲裂,面肿,龈肿15、颊车穴定位:咬肌最高点,归属足阳明胃经功用:消皱,活络,止痛主治:面部皱纹,咬肌痉挛,下颌关节炎,齿痛16、耳门穴定位:耳前上方,归属足阳明胃经功用:通利耳窍,疏散邪热主治:外耳湿疹,面瘫,耳道疖肿,耳鸣,耳聋17、听宫穴定位:耳前中部,小耳屏前方,归属手太阳小肠经功用:聪耳,消皱主治:面部色素沉着,耳鸣,耳聋,下颌关节炎,牙通,面部除皱18、听会穴定位:耳前耳垂前,归属足少阳胆经功用:清热通络主治:面瘫,耳鸣,耳聋,齿痛,颞下颌关节综合征19、翳风穴定位:耳后,耳垂后方,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功用:通窍陪耳,袪风泄热主治:面瘫,面肌痉挛,脱发,风疹,神经性皮炎,下颌关节炎,耳鸣,耳聋。

(完整版)面部穴位及按摩手法(专业版)

(完整版)面部穴位及按摩手法(专业版)

常见面部穴位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1.百会穴:定位:将耳廓向前对折,由两耳间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中点作用:主治头晕、休克、高血压、神经衰弱等2.神聪穴:定位: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共4个作用: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3.神庭穴:定位: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0.5寸作用:主治眩晕、头晕4.头维穴:定位:额角直上0.5寸作用:主治而神经痛、面部神经麻痹等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5.上星穴:定位:前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6.太阳穴:定位:眉梢与外眼角向后约一寸作用:头痛、眼部疾痛等7.风池穴:定位: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间的凹陷处作用:眼部近视、鼻炎等8.风福穴:定位:后发际直上一寸处作用:颈部强痛、中风不语等二、眼部穴位1.印堂穴:定位:两眉连线中点作用:眼头痛、眩晕、鼻病等2.攒竹穴:定位:眉头内部凹陷中作用:头痛、流泪、目赤肿痛等3.鱼腰穴:定位:眉毛中间作用:眼部疾病等4.丝竹空:定位:眉梢外侧凹陷处作用:偏头痛、眼部疾病等5.瞳子髎:定位:外眼角外侧0.5寸作用:头痛、目肿痛等二、眼部学位6.晴明穴:定位:内眼角上方0.1寸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7.球后穴:定位:眼眶下缘1/4与内侧3/4交界处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8.承泣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眼下眶缘边缘止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9.四白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一寸作用:眩晕、头痛等三、鼻周穴位1.素髎穴:定位:鼻尖正中作用:鼻炎、鼻塞等2.迎香穴:定位:鼻翼旁开0.5寸,鼻唇沟中作用:鼻炎、鼻塞等四、唇周穴位1.地仓穴:定位:口角处侧旁开0.5寸作用:面部N麻痹等2.人中穴:定位:人中沟中1/3处作用:面瘫、面肿等3.承浆穴:定位: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作用:面瘫、面肿、吃痛等五、面颊部1.颊车穴:下颌角上约一寸处,咀嚼肌肉隆起处作用:牙痛、腮腺炎、面部神经麻痹等六、耳部穴位1.听宫穴:定位:耳屏前0.5寸为张口取之作用:耳部疾病2.听会穴:定位:耳屏下切际前0.5寸作用:耳部疾病3.耳门穴:定位:耳屏上切际前0.5寸作用:耳部疾病4.翳风穴:定位:耳垂后方凹陷处作用:耳部疾病第三节面部按摩方法作用升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使氧化和营养物质通向按摩部位保证皮肤组织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面部穴位

面部穴位

面部穴位翳风定位: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作用:耳聋耳鸣,下颌关节炎,笑肌麻痹,甲状腺肿,牙痛人中定位: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间处作用: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牙疼,鼻塞承浆定位:位于面部,唇沟之间作用:主治口歪,牙龈肿痛,流口水等口部问题地仓定位:位于嘴角外侧,上直瞳孔作用:口角歪斜,流口水,齿痛,面部神经麻痹颊车定位: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方,咬肌处作用:牙痛,面部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听会定位:位于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作用:耳聋耳鸣,牙痛,中耳炎,腮腺炎听宫定位:位于面部,耳屏正中间作用:耳疾,牙痛,耳聋耳鸣耳门定位:位于面部,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作用:耳聋耳鸣,牙痛,下颌肿痛,眩晕颧髎定位:位于面部目外直下凹陷处作用:牙痛,口角歪斜,眼睑跳动巨髎定位:位于面部,瞳孔直下作用:主治口眼歪斜,眼睑条动,鼻塞,齿痛迎香定位: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作用:治疗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等病症。

定位: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作用: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瞳子髎定位:位于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有眼轮匝肌作用:目赤、目痛、目翳,头痛,口眼歪斜承泣定位:位于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作用: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色盲,近视,远视,口眼歪斜,及急、慢性结膜炎,白内障,青光眼,斜视,视神经萎缩睛明定位:位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于作用:目赤肿痛、目眩、近视等目疾,急性腰扭伤,心动过速。

攒竹定位:位于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鱼腰定位: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作用: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现在也用于治面瘫。

三叉神经痛。

丝竹空定位:位于在眉梢凹陷处作用:目赤肿痛、眼睑闰动,头痛、齿痛。

,癫狂痫。

印堂定位:位于在两眉头的中间作用: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睑缘炎,鼻炎,额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子痫,高血压、小儿惊风等。

面部常用美容穴位名称与作用

面部常用美容穴位名称与作用

面部常用美容穴位名称与作用♥人体上肢的6大常用美容穴位。

1.曲池【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黄褐斑,雀斑,面部损容性皮肤病,湿疹,风疹,荨麻疹,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白癜风,酒渣鼻等。

【按语】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灸疗本穴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可治疗脾胃湿热、热毒上犯而致的面部色斑,亦可治疗湿热邪毒上犯而致的损容性皮肤病;本穴又有抗过敏的作用,可治疗面部皮肤过敏。

2.尺泽【归经】手太阴肺经。

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

【主治】容颜衰老,面部色斑,皮肤粗糙,面部损容性病变等。

【按语】本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面容衰老和面部色斑与肺经有着密切关系,因“肺主皮毛”,肺气的宣发使得气血上布于面部肌肤,则表现为面色红润、容光焕发;津液上输于面部则面部肌肤细腻,富有弹性,光泽亮丽。

若肺失宣降、肺气不足,则容颜失养,易生色斑,肌肤粗糙。

灸疗本穴可助肺气宣降,补益气血津液,又可清泻肺热,滋阴润燥等,从而达到美容祛斑的目的。

3.支沟【归经】手少阳三焦经。

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黄褐斑,雀斑,皮炎,大便秘结等。

【按语】本穴有通利三焦的作用,灸疗可治疗手少阳三焦经络功能失调与大便秘结而致的面部色斑。

因三焦经气不利,肠道传导失职引起大便秘结,毒素不能排出体外而上犯面部,引起面容不华与色斑,因此,临床上一部分患者面部出现色斑是因为长期便秘所致。

支沟穴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在灸疗时若配伍其他腧穴则效果更好。

如肠燥便秘配大肠腧、天枢;血虚便秘配血海;气虚便秘配关元;热证便秘配曲池;阴虚便秘配三阴交,这样才能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目的。

4.外关【归经】手少阳三焦经。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面部色斑,面部痤疮,皮炎,面瘫,面肌痉挛等。

【按语】灸疗外关穴有祛风散邪的作用,可治疗病邪上犯面部、经脉阻滞不通而致的面部色斑,亦可治疗外邪侵袭而致的面瘫、面部痉挛、面部痤疮、皮炎等损容性病变。

面部穴位及作用

面部穴位及作用

面部穴位及作用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之中点;预防肌肉松弛和水肿,主治高血压、失眠、头痛.神庭穴:前额正中人发际线;主治舒缓情绪、放松、减压、改善疲劳.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处;主治减压、鱼尾纹、偏头痛。

攒竹穴:眉头内侧点,主治流泪、眼睛充血。

鱼腰穴:眉毛正中;主治提高帮助调节胸部机能、改善眼部疾病。

丝竹空穴:位于眉尾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斜视、鱼尾纹。

瞳子髎:位于眼外侧1厘米;主治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眼部疾病、去眼纹(皱纹)。

承泣穴:目平视瞳孔中央直下,下眼眶上缘处;驱风、明目功效,主治目赤痛、眼脸肿、斜视。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迎风流泪、结膜炎、偏头痛、眼部疲劳、近视。

迎香穴:鼻翼旁;消除眼部疲劳,改善眼袋、黑眼圈,主治消除浮肿、鼻塞、预防皮肤松弛。

人中穴:人中沟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面部浮肿.承浆穴:下颚正中线凹陷处;主治疏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膀胱一天排尿6-7次是正常;少于5次不正常;超过7次是肾虚的表现)控制激素分泌,保持肌肤张力,预防面部松弛,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大迎穴:位于嘴角斜下巴骨的凹陷处,主治收紧皮肤、收双下巴、促进血液循环.地仓穴:口角外侧旁开0。

4寸处;主治抑制食欲、减肥,促进全面部的血液循环以及防止细纹产生。

听会穴:耳垂前1厘米;主治耳鸣、耳聋、腮肿、面部神经麻痹。

听宫穴:位于耳珠平行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耳门穴:位于耳珠上方稍前凹陷处;在听宫穴上方;主治耳鸣、耳聋、耳部疾病、牙痛。

翳风穴:位于耳后凹陷处;主治舒缓疲劳解疲劳。

四百穴:承泣的稍下方;主治去眼袋、黑眼圈、眼部皱纹、提高肠胃功能,改善面部肿胀以及皮肤粗糙。

巨髎穴:位于眼球正下方,大约与鼻翼平行处;主治雀斑、暗疮、口眼歪斜。

颧髎穴:眼外角之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颊车穴:沿眼部下颚轮廓向上划就可发现凹陷处;主治浮肿、过多摄入糖类的肥胖者。

面部美容穴位有哪些

面部美容穴位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面部美容穴位有哪些导语:说到美容,我们不时会想到脸。

脸即面部,有张好的面容,给人的心情,给别人的感觉都不同,但是许多人都为之烦恼,为什么了?没找到美容的好说到美容,我们不时会想到脸。

脸即面部,有张好的面容,给人的心情,给别人的感觉都不同,但是许多人都为之烦恼,为什么了?没找到美容的好方法,怎么说好了,我这里正好有个面部美容穴位的好方法,大家可信可不信,看不花时间,大可看看面部美容穴位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效果。

1、攒竹穴: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按摩攒竹穴可舒解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治疗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缓解头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眼睛疲劳等。

(温馨提示:按摩攒竹穴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可令疲劳的双眼立刻得到放松。

)2、鱼腰穴:鱼腰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按摩鱼腰穴可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现在也用于治面瘫。

三叉神经痛。

3、丝竹空穴:丝竹空穴在眉梢凹陷处。

又名巨窌穴,目窌穴。

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

在眼轮匝肌处;布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有眶上神经、颧面神经、面神经颞支和颧支分布。

按摩丝竹空穴可治目赤肿痛、眼睑闰动,头痛、齿痛,癫狂痫。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结膜炎等。

配瞳子髎、攒竹主治目赤肿痛;配太阳、外关主治偏头痛;配足通谷、太冲主治癫痫。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面部穴位图及按摩作用

面部穴位图及按摩作用

面部穴位图及按摩作用按摩各个穴位的作用: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

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

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阳白穴位———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惫和浮肿。

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

眼睛疲惫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面的浮肿。

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惫、浮肿。

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

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承泣穴———眼袋松弛。

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四周。

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轻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球后穴———提高小肠的机能。

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

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睛明穴———位于人体的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

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

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

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

面部的基本穴位图课件

面部的基本穴位图课件

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印堂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用中指指腹轻轻按压印堂穴,每次1-2分钟,每天数次,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提 高记忆力。
鱼腰穴
鱼腰穴位于眉毛的中点,也就 是眉头的位置。
按摩鱼腰穴可以缓解头痛、眼 部疲劳等症状。
用双手的中指指腹顺时针或逆 时针轻揉鱼腰穴,每次约1分钟 ,每天数次,可以缓解眼部疲 劳。
轻抚放松
用指腹轻轻拍打或轻抚面部, 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

穴位定位
根据需要按摩的穴位图,准确 找到各个穴位的位置。
顺时针按摩
用指腹或按摩工具按照顺时针 方向轻轻按摩穴位,每个穴位 按摩1-2分钟。
力度适中
按摩力度要适中,以感觉舒适 为准,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
红肿或不适。
06
案例分享:穴位按摩改善 面部问题的效果
摩并咨询医生。
皮肤敏感
对于敏感皮肤,选择适合敏感肌 肤的按摩工具和精油,并减少按
摩时间和力度。
痘痘和粉刺
按摩可以帮助改善痘痘和粉刺, 但要注意按摩时不要过度刺激患
处,避免感染。
04
面部穴位与健康的关系
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面部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通 过按摩面部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
按摩攒竹穴可以缓解头痛、眼部 疲劳、眉棱骨痛等症状。
用双手的食指指腹按压攒竹穴, 每次1-2分钟,每天数次,可以 缓解眼部疲劳和头痛等症状。
睛明穴
睛明穴位于眼内角凹陷处。
按摩睛明穴可以缓解眼部疲劳、视力模糊等症状。
用双手的食指指腹按压睛明穴,每次1-2分钟,每天数次,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 部疲劳等症状。

头面部穴位

头面部穴位
头面部穴位
百会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 尖连线的交点处。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操作:术者用拇指端按或揉, 按30~50次,揉100~200次,称按 百会或揉百会。

作用:按揉百会: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治疗惊风、惊痫、烦躁等症,多与 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合 用;用于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 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 合用。
山根青隐隐,惊寒是两重; 若还斯处赤,燥热定相攻。

天柱

位置:颈后发际至大椎成一直线。 操作: 推天柱:直推100~300次 亦可刮天柱。 作用:祛风解表,降逆止呕
高骨(耳后高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 缘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术者用拇指或中指端 揉,揉30~50次,称 揉高骨。或用两拇指 推运,运30~50次, 称运高骨。

作用:揉高骨:疏风解表,治感冒头 痛,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 合用。亦能安神除烦,治神昏烦躁等 症。
攒竹(天门)


位置:两肩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 30~50次,称推攒竹,亦称开天门。若自 眉心推至囟门,推30~50次,则称为“大开 天门”。 作用:开天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 惊安神
山根

位置:两目内晊中间鼻梁上低凹处。 操作:掐山根3~5次。 作用:开关窍,醒目定神。用于惊风、抽 搐、昏迷等。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头面部常用穴位面部按摩的目的与功效一、增进血液循环,给组织补充营养。

二、增加氧气的输送,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三、帮助皮肤排泄废物和二氧化碳,减少油脂积累。

四、使皮肤组织密实而富有弹性五、排除积于皮下过多的水分,消除肿胀和皮肤松弛现象,有效的减缓皮肤衰老六、消除疲劳,减轻肌肉疼痛和紧张感七、改善睡眠质量头面部常用穴位印堂穴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

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迎香穴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

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

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水沟穴(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睛明穴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攒竹穴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穴名定位主治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头痛,头晕,昏迷印堂两眉内侧端连线之中点头痛,前头痛,失眠,鼻疾人中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昏迷急救,急性腰扭伤四白正视,眼眶下1寸,眶下孔处眼疾,口眼歪斜承泣眶下缘上方,目下七分近视眼,角膜炎颊车下额角前0.5寸牙痛,面疾迎香鼻翼旁开0.5寸鼻部疾患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移一横指眼疾,偏头痛的凹陷处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头痛,颈部痛,耳鸣头面部常用的按摩手法1.开天门法(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立或坐其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

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3) 要领1)两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和缓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面部穴位》课件

《面部穴位》课件

在按摩面部穴位时,建议按照一定的顺序 进行按摩,如从额头开始,沿着面颊依次 向下按摩至颈部。
在按摩过程中,应关注自己的感受,如有 不适或疼痛感,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专 业医师的建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按摩方法
适用症状
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
用中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揉太阳穴, 每次1-3分钟,力度适中。
印堂穴
印堂穴
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具有明目 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印堂穴,每次 1-2分钟,力度适中。
适用症状
头痛、失眠、鼻炎、鼻窦炎等。
鱼腰穴
鱼腰穴
位于眉毛的中点,具有疏风通络、明目止痛的作 用。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丝竹空穴,每次1-2分钟,力度适中。
适用症状
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等。
瞳子髎穴
瞳子髎穴
位于眼角外侧1cm处,具有疏风散热、明目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瞳子髎穴,每次1-2分钟,力度适中。
适用症状
头痛、眼睛疲劳、视力减退等。
03
面部穴位按摩方法
按摩前的准备
清洁双手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未经医生允许的 情况下,不宜进行面部穴位治疗。
安全与效果评估
安全性评估
在进行面部穴位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患者无禁忌 症。
效果评估
在进行治疗后,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
对于长期进行面部穴位治疗的患者,应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确保治 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的作用。
面部穴位的治疗作用

十八个面部美容穴让你愈来愈美!

十八个面部美容穴让你愈来愈美!

⼗⼋个⾯部美容⽳让你愈来愈美!1、阳⽩⽳位置:阳⽩⽳位于眉⽑的中间往上⼀⼨(即⼀个⼤拇指的横指位置),按压有酸胀感。

作⽤:美⽩肌肤,有使⾯部⽩皙的效果,可以改善⾯部的⾎液循环,使⽓⾊变好。

对于蜡黄的⽪肤,效果还是不错的。

抗⽼除皱、治疗痤疮。

按摩⽅法:⽤双⼿⾷指(或中指)按压,按顺时针及逆时针⽅向各揉动20-30次,每天可以重复按多次,速度缓和,不要太快。

阳⽩⽳位于⾎管,神经丰富的⾯部区域,经常刺激可疏通多条⾯部经络,使⾯部保持红润,让肤⾊看起来健康有光泽,眉⽑稀疏,脱落者,按压阳⽩还能刺激⽑囊根部营养和⾎液循环,促进眉⽑⽣长。

对⼥性⽽⾔阳⽩是很好的美容⽳位。

2、印堂⽳位置:⼈体的⾯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作⽤:经常按摩印堂⽳可以改善额头代谢情况,除皱洁⾯,润肤降⽕,促进⽓⾎循环,淡化抬头纹,提亮额头肤⾊。

⽅法:将中指的指腹放眉中⼼处,⽤指腹揉按⽳位,⽤⼒适度,每天早晚各揉按⼀次,每次⼤约2~3分钟,也可采⽤右⼿拇指、⾷指捏起两眉间的⽪肤稍向上拉的⽅法,每⽇早晚各提拉50~100次。

3、太阳⽳位置:位于头部侧⾯,眉梢和外眼⾓中间向后⼀横指凹陷处。

作⽤:此⽳位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眼睛疲劳、浮肿,缓解⾯瘫,鱼尾纹,上睑下垂,湿疹,头痛,⽛痛,提神,亮眼,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法:正坐,双⼿举起,掌⼼向内,以⾷指指腹按揉两侧太阳⽳,⼒度适中,每次按揉2分钟。

4、鱼腰⽳位置: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中的⽳位。

作⽤:疏经活络,眼睑下垂,脱眉,鱼尾纹,近视,斜视。

改善疲劳与头痛、消除眼部⽔肿、⿊眼圈等。

⽅法:⽤⾷指在眉⽑处以画圈的⽅式进⾏轻揉按摩,直⾄眉⽑处感觉到热为⽌。

5、攒⽵⽳位置:眉⽑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疏经活络,明⽬,缓解眼睑下垂,近视,斜视,呃逆,头痛,眼疾,眼部浮肿等。

⽅法:按摩攒⽵⽳⽤⼤拇指和⾷指以画圈的⽅式直接按压双侧眉头,使劲⼀点,按压下去⼏秒钟,再松开。

可令疲劳的双眼⽴刻得到放松。

面部穴位以及作用

面部穴位以及作用

面部美容是美容的核心内容,而面部皮肤又与面部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人脸上长有雀斑或蝴蝶斑必然影响面部的美。

进行面部美容经穴按摩,不仅使面部舒服,明目安神,而且具有防治雀斑、蝴蝶斑等功效。

(一)按摩的穴位及其主要手法面部按摩的主要经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等。

主要穴位有:阳白、光明、童子、四白、下关、率谷、耳门、听宫、风池、头维、颊车、承泣、足三里、迎香、外关、合谷、内关、颧、睛明、丝竹空、攒竹、人中、承浆。

还有一些经外奇穴:医明、印堂、太阳、球后、上迎香、颊承浆等穴。

主要手法:推、摸、点、按、摩、压、揉、掐、切。

(二)成套手法的操作及步骤第一步:推摩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人员站在其后面,用两个大拇指肚从睛明穴开始,顺鼻梁直下推摩至迎香穴。

反复作十至十五次。

再从鼻尖至上,摸至印堂穴,反复作十至十五次。

手法要轻而柔和,然后按点印堂穴不动(十秒钟左右)。

第二步:分推法先由印堂穴沿眉骨分推,至太阳穴。

轻按力从内上手。

可促进皮下组织变化。

强制气血运行,改善皮质细胞的活力,再有太阳穴延耳前推至耳门穴和听宫穴。

按后轻轻抬起,但手不离位,用拇指与食指的指肚对合,轻捏耳垂,捏住下拽,再向上提耳尖2、3次。

随后从印堂穴分推眉骨至太阳穴按一下,手不离位,及推至耳门穴按一下,再推至听宫穴按一下,接着向下推,一直沿下巴壳窝推至人迎穴不要按压。

最后是从印堂分推至太阳穴,再轻按一下。

由太阳穴向后推至率谷穴,换中指用指肚推至风池穴。

这是中指肚按住风池穴,大拇指肚按在太阳穴上。

两手按好后,中指揉风池穴十至十五圈,然后用轻力向后拉提二三次。

这一手法能促使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等经脉活跃,气血加快运行,使面部皮肤冲血,温度得以调节,加速新陈代谢,从促进皮肤舒展,达到防止面部皱纹的目的。

第三步:切掐法用两手大拇指切掐眼眶,分为上下切掐。

先切掐上眼眶3至5次,后切掐下眼眶3至5次,上下都有睛明穴切掐至外眼角。

面部穴位以及作用

面部穴位以及作用

面部美容是美容的核心内容,而面部皮肤又与面部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人脸上长有雀斑或蝴蝶斑必然影响面部的美。

进行面部美容经穴按摩,不仅使面部舒服,明目安神,而且具有防治雀斑、蝴蝶斑等功效。

(一)按摩的穴位及其主要手法面部按摩的主要经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等。

主要穴位有:阳白、光明、童子、四白、下关、率谷、耳门、听宫、风池、头维、颊车、承泣、足三里、迎香、外关、合谷、内关、颧、睛明、丝竹空、攒竹、人中、承浆。

还有一些经外奇穴:医明、印堂、太阳、球后、上迎香、颊承浆等穴。

主要手法:推、摸、点、按、摩、压、揉、掐、切。

(二)成套手法的操作及步骤第一步:推摩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人员站在其后面,用两个大拇指肚从睛明穴开始,顺鼻梁直下推摩至迎香穴。

反复作十至十五次。

再从鼻尖至上,摸至印堂穴,反复作十至十五次。

手法要轻而柔和,然后按点印堂穴不动(十秒钟左右)。

第二步:分推法先由印堂穴沿眉骨分推,至太阳穴。

轻按力从内上手。

可促进皮下组织变化。

强制气血运行,改善皮质细胞的活力,再有太阳穴延耳前推至耳门穴和听宫穴。

按后轻轻抬起,但手不离位,用拇指与食指的指肚对合,轻捏耳垂,捏住下拽,再向上提耳尖2、3次。

随后从印堂穴分推眉骨至太阳穴按一下,手不离位,及推至耳门穴按一下,再推至听宫穴按一下,接着向下推,一直沿下巴壳窝推至人迎穴不要按压。

最后是从印堂分推至太阳穴,再轻按一下。

由太阳穴向后推至率谷穴,换中指用指肚推至风池穴。

这是中指肚按住风池穴,大拇指肚按在太阳穴上。

两手按好后,中指揉风池穴十至十五圈,然后用轻力向后拉提二三次。

这一手法能促使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等经脉活跃,气血加快运行,使面部皮肤冲血,温度得以调节,加速新陈代谢,从促进皮肤舒展,达到防止面部皱纹的目的。

第三步:切掐法用两手大拇指切掐眼眶,分为上下切掐。

先切掐上眼眶3至5次,后切掐下眼眶3至5次,上下都有睛明穴切掐至外眼角。

面部穴位及按摩手法专业版

面部穴位及按摩手法专业版

面部穴位及按摩手法专业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常见面部穴位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1.百会穴:定位:将耳廓向前对折,由两耳间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中点作用:主治头晕、休克、高血压、神经衰弱等2.神聪穴:定位: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共4个作用: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3.神庭穴:定位: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0.5寸作用:主治眩晕、头晕4.头维穴:定位:额角直上0.5寸作用:主治而神经痛、面部神经麻痹等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5.上星穴:定位:前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6.太阳穴:定位:眉梢与外眼角向后约一寸作用:头痛、眼部疾痛等7.风池穴:定位: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间的凹陷处作用:眼部近视、鼻炎等8.风福穴:定位:后发际直上一寸处作用:颈部强痛、中风不语等二、眼部穴位1.印堂穴:定位:两眉连线中点作用:眼头痛、眩晕、鼻病等2.攒竹穴:定位:眉头内部凹陷中作用:头痛、流泪、目赤肿痛等3.鱼腰穴:定位:眉毛中间作用:眼部疾病等4.丝竹空:定位:眉梢外侧凹陷处作用:偏头痛、眼部疾病等5.瞳子髎:定位:外眼角外侧0.5寸作用:头痛、目肿痛等二、眼部学位6.晴明穴:定位:内眼角上方0.1寸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7.球后穴:定位:眼眶下缘1/4与内侧3/4交界处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8.承泣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眼下眶缘边缘止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9.四白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一寸作用:眩晕、头痛等三、鼻周穴位1.素髎穴:定位:鼻尖正中作用:鼻炎、鼻塞等2.迎香穴:定位:鼻翼旁开0.5寸,鼻唇沟中作用:鼻炎、鼻塞等四、唇周穴位1.地仓穴:定位:口角处侧旁开0.5寸作用:面部N麻痹等2.人中穴:定位:人中沟中1/3处作用:面瘫、面肿等3.承浆穴:定位: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作用:面瘫、面肿、吃痛等五、面颊部1.颊车穴:下颌角上约一寸处,咀嚼肌肉隆起处作用:牙痛、腮腺炎、面部神经麻痹等六、耳部穴位1.听宫穴:定位:耳屏前0.5寸为张口取之作用:耳部疾病2.听会穴:定位:耳屏下切际前0.5寸作用:耳部疾病3.耳门穴:定位:耳屏上切际前0.5寸作用:耳部疾病4.翳风穴:定位:耳垂后方凹陷处作用:耳部疾病第三节面部按摩方法作用升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使氧化和营养物质通向按摩部位保证皮肤组织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面部穴位

面部穴位

18.攒竹经别:足太阳膀胧经。定位:眉头凹陷中。主治:眼袋、黑眼圈、皱纹、眼睑瞬动,眼部疲劳等。
I9.鱼腰经别:经外奇穴。定位:眉毛的中心。主治:面神经麻痹,眼睑下垂,额部皱纹,暗疮、色斑等。
20.丝竹空经别:手少阳三焦经。定位:眉梢处的凹陷中。主治:眼睑瞬动,目赤肿痛、眉毛脱落,鱼尾纹、额部皱纹。
1、承浆经别:任脉。定位:颊唇沟的中点。主治:牙齿肿痛、口歪,对月经前后突然增多的暗疮有效,可治疗热气疮、唇风
2.大迎定位:下颁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主治:牙痛、口歪、口臭、暗疮、睡眠指凹陷中,咬牙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主治:牙痛、暗疮、口臭、腮腺炎.还可消除面部皱纹及瘦脸
36.脑空经别:足少阳胆经。定位:风池穴直上1.5寸。主治:头痛、目眩、失眠健忘,少年白发。
37.上星经别:督脉。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I寸。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妞、前额脱发、面目无光。
38.脑户经别:督脉。定位:风府穴直上1.5寸。主治:头晕、项强、失音、失眠多梦、面色无华。
39.风府经别:督脉。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主治:头痛、项强、咽喉肿痛。
30.廉泉经别:任脉。定位: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主治:舌强不语,流涎,对消除双下巴有效;
31.角孙经别:手少阳三焦经。定位:耳尖处的发际。主治:牙酿肿痛、视物不明,眼晴疲劳、颊肿、耳鸣。
32.痪脉经别:手少阳三焦经。定位:乳突中尖,当翁风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下1/3与上2/3交界处。主治:偏头痛、耳聋、耳鸣、耳部湿疹。
8.人中经别:督脉。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主治:口眼歪斜、昏迷、腰痛、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有利于消除皱纹,可消除口臭,对单纯疮疹、唇炎有效.

脸部美容穴位按摩 美容院脸部按摩手法

脸部美容穴位按摩 美容院脸部按摩手法

脸部美容穴位按摩美容院脸部按摩手法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

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

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承泣穴眼袋松弛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

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

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

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

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

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地仓穴抑制食欲嘴角旁约0.5cm处即是。

胃部如果持续处于高温状态,就会促进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温、抑制食欲。

球后穴提高小肠的机能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

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

它能刺激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承浆穴消除胸颈浮肿下唇与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即是。

它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保持肌肤的张力,预防脸部松弛。

一、让BB霜更贴合的按摩法涂抹完BB霜之后,两手贴紧两颊,用力做上推动作,反复几次直至BB霜均匀散开,较好的贴合于面部。

这个按摩法还有让两颊看起来更瘦的作用呢!另外,你的额头和T区也需要相应的按摩,也需要做这样的提拉动作,方向可以不用一致向上,只要能起到贴合效果即可。

二、洗脸时的按摩法洁面时,需要做按摩来舒缓肌肤,同时给增强清洁肌肤的力度。

具体的方法是用食指或者中指的指尖在脸部轻轻打圈,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

大约进行三十秒,便能达到上述的需求,这当然是洗脸最基本的,也是必须的步骤啦。

三、收缩鼻尖毛孔的按摩法先让脸部放松,然后,用带有热气的毛巾放在脖子后面,让淋巴通畅,然后准备两把小汤匙,汤匙要放到水里加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部美容是美容的核心内容,而面部皮肤又与面部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人脸上长有雀斑或蝴蝶斑必然影响面部的美。

进行面部美容经穴按摩,不仅使面部舒服,明目安神,而且具有防治雀斑、蝴蝶斑等功效。

(一)按摩的穴位及其主要手法面部按摩的主要经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等。

主要穴位有:阳白、光明、童子、四白、下关、率谷、耳门、听宫、风池、头维、颊车、承泣、足三里、迎香、外关、合谷、内关、颧、睛明、丝竹空、攒竹、人中、承浆。

还有一些经外奇穴:医明、印堂、太阳、球后、上迎香、颊承浆等穴。

主要手法:推、摸、点、按、摩、压、揉、掐、切。

(二)成套手法的操作及步骤第一步:推摩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人员站在其后面,用两个大拇指肚从睛明穴开始,顺鼻梁直下推摩至迎香穴。

反复作十至十五次。

再从鼻尖至上,摸至印堂穴,反复作十至十五次。

手法要轻而柔和,然后按点印堂穴不动(十秒钟左右)。

第二步:分推法先由印堂穴沿眉骨分推,至太阳穴。

轻按力从内上手。

可促进皮下组织变化。

强制气血运行,改善皮质细胞的活力,再有太阳穴延耳前推至耳门穴和听宫穴。

按后轻轻抬起,但手不离位,用拇指与食指的指肚对合,轻捏耳垂,捏住下拽,再向上提耳尖2、3次。

随后从印堂穴分推眉骨至太阳穴按一下,手不离位,及推至耳门穴按一下,再推至听宫穴按一下,接着向下推,一直沿下巴壳窝推至人迎穴不要按压。

最后是从印堂分推至太阳穴,再轻按一下。

由太阳穴向后推至率谷穴,换中指用指肚推至风池穴。

这是中指肚按住风池穴,大拇指肚按在太阳穴上。

两手按好后,中指揉风池穴十至十五圈,然后用轻力向后拉提二三次。

这一手法能促使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等经脉活跃,气血加快运行,使面部皮肤冲血,温度得以调节,加速新陈代谢,从促进皮肤舒展,达到防止面部皱纹的目的。

第三步:切掐法用两手大拇指切掐眼眶,分为上下切掐。

先切掐上眼眶3至5次,后切掐下眼眶3至5次,上下都有睛明穴切掐至外眼角。

两手同时进行。

该手法可舒通眼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第四步:点穴法用两手的中指与大拇指的指肚,点按攒竹和鱼腰二穴。

再点按睛明穴、承泣穴、四白穴、上迎香、迎香、丝竹空穴、童子穴、下关穴、颊车穴、地仓穴、人中穴、承浆穴。

该手法可促使面部神经感应活跃。

第五步:点揉法以中指点在四白穴上,大拇指点在阳白穴上,点好穴位后,按压,随即用两指轻揉穴位,先顺时针揉50圈,后逆时针揉50圈。

然后再用中指肚按在颧穴上,以点、按、揉三法并用,揉时由慢到快,揉速要求一秒钟达到四圈(一般揉到百圈为宜)。

最后,点按头维、太阳、禾、外关、内关、医明、球后、颊承浆等。

该手法主要治疗面部雀斑、蝴蝶斑等。

第六步:交替点穴法按摩者用左手大拇指点按被按摩者右侧内关穴,右手拇指点按被按摩者左侧光明穴。

然后,再点左侧内关穴和右侧光明穴。

点按三十秒钟,两侧时间一样。

该手法有提神、明目之功效。

第七步:点按足三里穴用两手拇指分别点按左右腿上的足三里穴,向上送力,时间一分钟左右。

点此穴会使面部发热,面部皮肤冲血,以提高面部皮肤的温度,促进色素变化,原有的黑斑变红、变浅,显出面部青春活力。

第八步:切掐额部五道线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无明指切掐额部五道线。

第一道线是从印堂穴开始,两手拇指一前一后同时切掐至神庭穴。

第二、三道线都是从两眼眉毛中间,及鱼腰穴起,切掐至头维穴。

第四、五道线是由眼角的童子穴开始,用食指、中指、无明指一起切掐至率谷穴。

要求每一道线都要切掐三、五次,手法要轻而揉,不能硬切掐。

该手法有镇静养神之功效。

第九步:推摩法(缓摩法)按摩者力于被按摩者的头后,用十个手指的指肚同时按压在前额部,形成抱球状,由前额中间分开,向两侧推摩,一直摩到脑后,反复推摩三五次。

该手法能起到舒松神经的作用。

第十步:直推法(三指推法)按摩者力于被按摩者的一侧,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明指的指肚,按在前额发际线上由前向上,再推下,推至后脑处,反复作三五次。

此手法是全套手法的结束性手法,能使人感到轻松舒畅面部穴位及作用大迎穴:位于嘴角斜下巴骨的凹陷处,主治收紧皮肤、收双下巴、促进血液循环。

承浆穴:下颚正中线凹陷处;主治输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膀胱一天排尿6——7次是正常;少于5次不正常;超过7次是肾虚的表现)控制激素分泌,保持肌肤张力,预防面部松弛,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地仓穴:口角外侧旁开0.4寸处;主治抑制食欲、减肥,促进全面部的血液循环以及防止细纹产生。

巨髎穴:位于眼球正下方,大约与鼻翼平行处;主治雀斑、暗疮、口眼歪斜。

颧髎穴:眼外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听宫穴:位于耳珠平行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听会穴:耳垂前一厘米;主治耳鸣、耳聋、腮肿、面部神经麻痹。

下关穴:位于耳前一横指;颧骨凹陷处;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嘴唇麻木。

颊车穴: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划就可发现凹陷处;主治浮肿、过多摄人糖类的肥胖者。

人中穴:人中沟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面部浮肿。

迎香穴:鼻翼旁;消除眼部疲劳,改善眼袋、黑眼圈,主治消除浮肿、鼻塞、预防皮肤松弛。

耳门穴:位于耳珠上方稍前凹陷处;在听宫穴上方;主治耳鸣、耳聋、耳部疾病、牙痛。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迎风流泪、结膜炎、偏头痛、眼部疲劳、近视。

丝竹空穴:位于眉尾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斜视、鱼尾纹。

头维穴:位于发髻点旁侧约4.5寸;主治偏头痛、目痛多泪。

瞳子髎:位于眼外侧移厘米;主治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眼部疾病、去眼纹(皱纹)。

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处;主治减压、鱼尾纹、偏头痛。

医风穴:位于耳后凹陷处;主治舒缓疲劳解疲劳。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之中点;预防肌肉松弛和水肿,主治高血压、失眠、头痛。

攒竹穴:眉头内侧点;主治流泪、眼睛充血。

四百穴:承泣的稍下方;主治去眼袋、黑眼圈、眼部皱纹、提高肠胃功能,改善面部肿胀以及皮肤粗糙。

承泣穴:目平视瞳孔中央直下,下眼眶上缘处;趋风、明目功效,主治目赤痛、眼睑肿、斜视。

鱼腰穴:眉毛正中;主治提高帮助调节胸部机能、改善眼部疾病。

神庭穴:前额正中人发际线;主治舒缓情绪、放松、减压、改善疲劳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按摩此穴可以使脸色红润、皮肤细致。

简介:面部常用经络穴位(一)头部为诸阳之会,而面部则是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手足三阳经经过,并有督脉所主。

其分布大致如下:1、手足阳明经:正面眼睛以下大部分区域;2、手足少阳经:耳部上下旁测区域;3、手足太阳经:眉上额部及正文:面部常用经络穴位(一)头部为诸阳之会,而面部则是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手足三阳经经过,并有督脉所主。

1、督脉——哑门、风府、百会、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一寸)、神庭、人中;2、任脉——承浆;3、足太阳膀胱经——晴明、攒竹;4、手太阳小肠经——颧髎、听宫;5、手阳明大肠经——迎香、禾髎(与人中相平)6、手少阳三焦经——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7、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8、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上关、阳白、头临泣、风池;9、足厥阴肝经——无重要穴位。

其分布大致如下:1、手足阳明经:正面眼睛以下大部分区域;2、手足少阳经:耳部上下旁测区域;3、手足太阳经:眉上额部及头顶、后枕部。

(二)常用穴位:1、承浆(任):主治:癫狂、歪嘴、脸肿、牙痛、强壮身体、平衡内分泌、润肌、对经期前后暗疮有极佳的抑制作用。

2、大迎(胃):主治:发热恶寒、面浮肿、眼闭不合、颈痛、瘰疮等,对恢复面部光泽有直接充实作用。

3、颊车(胃):主治:歪嘴、牙关紧、牙痛、暗疮、失音、脏躁、扁体炎症。

有疏风活络、止痛作用。

主治:耳鸣、耳聋、牙齿痛、重听。

能润肌肤.消除暗疮。

5、地仓(胃):主治:流口水、失音不语、腹腔痛胃院痛。

流通经脉,扶正镇痛,润泽肌肤,消除眼袋。

6、颧(小肠):主治:目下部肿痛、三叉神经痛。

眼睑眨不止,有镇痛镇痉。

抗皱消疮、散瘀祛皱作用。

7、听会(胆):主治:耳鸣、耳内流脓、下颔关节炎、牙痛、腮肿、疏经活络、活跃面部细胞、开窍益聪。

面色红润。

8、人中(督):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

嘴歪、腰酸痛。

强壮身体、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消除皱纹好。

主治:口眼歪斜、目下眶部肿痛鼻塞、唇颊肿痛、三叉神经痛、本穴能贯通内外肌肉皮毛,修复受损细胞,改善暗疮去除斑痕好。

10、听宫(小肠):主治:耳聋、耳鸣、腹腔满痛、通经络、开耳窍、止痛、益聪令皮肤光泽。

11、迎香(小肠):主治:歪嘴、鼻痛、脸痛,消除眼袋、明目。

12、四白(胃):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瞬动不息、鼻炎等症。

13、上关(胆):主治:牙痛、偏头痛、耳鸣、癫痛等。

对肝胆型黄褐斑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14、睛明(膀胱):主治:青光眼。

早期白内障、眼红肿痛、迎风流泪。

色盲。

疏风泄热,解毒明目作用。

15、承泣(胃):主治:夜盲、口眼歪斜、红肿、泪泣症。

消除眼袋油脂粒、开窍、明目。

16、球后(经外):主治:神经萎缩、青光眼、白内障、青少年近视等、本穴对消除黄褐斑、皱纹有显著的疏络作用。

17、瞳子(胆):主治:头痛、目痒、角膜炎、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青少年近视。

疏散风热、清头明目消肿止痛作用,对上眼睑红肿,下眼睑红肿,下眼袋充胀起疏导作用。

18、攒竹(膀胱):主治:头痛、目眩。

消除眼部、额部抬头皱纹、明目。

对眼睛疲劳,上眼睑浮肿有独特疗法。

19、鱼腰(经外):主治:眼红肿疼痛、面神经麻痹、前额痛等。

对换肤后皮肤增厚症变红或是用劣质化妆品敏感症,均有独到的修复作用。

20、丝竹空(三焦):主治:头痛、目眩、偏头痛、消除额部皱纹、鱼尾纹、润泽肌肤、明目。

21、阳白(胆):主治:前额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能消除额部皱纹、明目。

22、太阳(经外):主治:眼睛红肿,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可消除疲劳、消热解毒、清头明目、醒脑、明目。

23、神庭(督):主治:心神烦乱、精神焦虑、头痛、失眠、眩晕、惊恐、强身、防止衰老。

24、印堂(督):主治:前额痛、鼻部疾患、去皱纹,使皮肤光亮红润。

25、头维(胃):主治:头痛、目眩、目痛、增强体质、提神、醒脑。

26、曲鬓(胆);颔颊肿痛、颈项强痛不回顾、偏头痛。

27、耳轮廓(反射区疗法):强身健体、令肌肤回复弹性、白嫩。

28、翳风(三焦):主治:耳鸣、扁桃体炎、耳内湿痒、颊肿、牙痛、偏头痛、疏风通络、镇痛等。

29、风池(三焦):主治:头痛、脑疾患、眼病。

精神病或神经系统的常用穴。

对忧郁肝斑症有效。

30、百会(经外):主治:头痛、眩晕、中风、昏迷、心烦、惊悸、健忘、精神病、子宫出血等症、清热开窍、健脑宁神、回阳固脱、平肝息风全息:是全部信息的简称。

(身体的全部信息反映在面部,面部就是身体的一个全息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