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地要求地要求规范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指南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指南1 总则1.1 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处置效率,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规范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依据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标准(CJ/T3033-1996)、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0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生活垃圾收集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及国家和本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应于本市居住小区(住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以及各类公共场所。
1.3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应与区域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相适应,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收运频率要求相适应。
2 分类标准2.1 实施大分流,按照日常生活垃圾、装修垃圾、单位餐厨垃圾、大件垃圾、绿化枯枝落叶等分类。
2.2 日常生活垃圾分类。
具体区分居民家庭、单位办公场所、菜场集贸市场、公共场所等4种场所类型。
2.2.1 居民家庭日常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果皮(湿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等分成4类。
2.2.2 单位办公场所日常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等分成3类。
2.2.3 菜场、集贸市场日常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厨余果皮(湿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等分成3类。
2.2.4 公共场所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干垃圾)等分成2类。
2.2.5 可回收物进一步细化分类为玻璃、金属、塑料、纸张、废旧衣物等,实施专项分类收集。
2.2.6 可回收物纳入社会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集中后纳入危险废物处理设施集中处置;厨余果皮(湿垃圾)纳入有机垃圾处理厂资源化利用,在有机垃圾处理厂建设的过渡期内,厨余果皮(湿垃圾)可过渡进入填埋场等末端设施处置;未能进一步回收利用的其它垃圾(干垃圾)纳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处置。
各类资源化利用设施和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产生的残渣,难以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的,纳入卫生填埋场最终处置。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1.1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1.1.1分类投放容器的设置应与定时定点相对集中收集方式相匹配。
1.1.2分类投放容器的数量、规格、间距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和收运频率确定。
1.1.3分类投放容器应采用阻燃、耐酸碱腐蚀、具有一定韧性、承载力及耐温性的材料制造。
1.1.4分类投放容器应与垃圾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方式相匹配。
1.1.5分类投放容器应及时维护或更新,确保容器外观整洁、标志规范、密闭性好。
1.1.6 本标准实施前配置的分类投放容器,可通过更新标志等措施以符合标准和满足使用需要。
1.2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具体区分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公共机构办公区、文教区、公共区域、菜市场和农贸市场、居民住宅区、农村等类型。
1.2.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1.2.1.1分类收集站(点)宜单独设置,并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 5m。
200 户以上新建住宅区的分类收集站建筑面积应不小于40 ㎡。
1.2.1.2分类收集站(点)应密闭且设置给排水设施,宜增设除臭装置,满足卫生、消防、运输等要求。
1.2.1.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1.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周清理1次的标准配置。
1.2.1.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一般以每周清理两次的标准配置。
1.2.1.6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应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日常监管等工作。
1.2.2公共机构办公区1.2.2.1公共机构办公区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2.2公共机构办公区应至少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1.1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1.1.1分类投放容器的设置应与定时定点相对集中收集方式相匹配。
1.1.2分类投放容器的数量、规格、间距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和收运频率确定。
1.1.3分类投放容器应采用阻燃、耐酸碱腐蚀、具有一定韧性、承载力及耐温性的材料制造。
1.1.4分类投放容器应与垃圾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方式相匹配。
1.1.5分类投放容器应及时维护或更新,确保容器外观整洁、标志规范、密闭性好。
1.1.6 本标准实施前配置的分类投放容器,可通过更新标志等措施以符合标准和满足使用需要。
1.2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具体区分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公共机构办公区、文教区、公共区域、菜市场和农贸市场、居民住宅区、农村等类型。
1.2.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1.2.1.1分类收集站(点)宜单独设置,并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 5m。
200 户以上新建住宅区的分类收集站建筑面积应不小于40 ㎡。
1.2.1.2分类收集站(点)应密闭且设置给排水设施,宜增设除臭装置,满足卫生、消防、运输等要求。
1.2.1.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1.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周清理1次的标准配置。
1.2.1.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一般以每周清理两次的标准配置。
1.2.1.6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应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日常监管等工作。
1.2.2公共机构办公区1.2.2.1公共机构办公区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2.2公共机构办公区应至少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的通知-长政发〔2017〕10号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的通知正文:----------------------------------------------------------------------------------------------------------------------------------------------------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的通知长政发〔2017〕1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现将《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2017年6月28日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使用城市土地资源,提升长沙城市居住公共设施配套及服务水平,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结合长沙当前和今后发展实际,制定《长沙市城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
1.2适用范围市辖区内新建城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各县、市参照执行。
1.3目标和原则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以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资源共享的原则。
1.4设施分级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与本市行政管理体制对应,分为街道级和基层社区级两级。
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人口为5万-8万人,服务半径为500米-1200米,对应的行政辖区为街道;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人口为1万-1.5万人(3000户-5000户),服务半径为300米-500米,对应的行政辖区为社区。
1.5设施分类本《规定》所指的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使用功能分为七大类:基础教育设施、行政管理与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其他设施。
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最新资料推荐------------------------------------------------------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一、总则1、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处置效率,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规范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依据《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08)、《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标准》(CJ/T3033-201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以及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应于本市居住小区(住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以及各类公共场所。
3、本标准管理的垃圾是指居住小区(住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或各类公共场所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
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垃圾,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学校或有实验室的单位产生的有危险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单独设置收集容器,并单独收集处置。
4、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应与区域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相适应,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收运频率要求相适应。
二、分类标准 1、以日常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集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为主要内容,开展生活垃圾大分流;其中居民小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实行细分类。
1/ 252、专项分流对非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及集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实行分项处理,在产生源头经分类收集,避免进入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2.1 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包括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
餐厨垃圾:除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果皮外,在其他部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等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

DBXXX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 XXX/T XXXXX—XXXX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6)5 分类 (6)6 分类收集设施配置 (7)7 垃圾运输 (9)8 垃圾处置 (11)附录A(规范性附录)分类标志 (12)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应用示例 (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分类、分类收集设施设置、分类运输设施设置、分类处理设施设置。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处置阶段的设施设备标识及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9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CJJ 27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47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 65 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 10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 205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DB51/T 1553-2017 四川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管理规范DBJ51/T 071-2017 四川省城镇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标准3 术语和定义DBJ51/T 071-2017中界定的部分术语和定义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DBJ51/T 071-2017中的部分术语和定义。
3.1生活垃圾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作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某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某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为了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某市制定了一系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以确保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垃圾分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垃圾清理和处理效率。
首先,根据城市的规划布局,某市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分为居民区、商业区和公共场所三个方面。
在居民区,每个小区都应该配备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设备,包括垃圾桶、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投放站等。
这些设备应当放置在便利易达的位置,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分类需求。
在商业区,商户应当在店铺门口或者商业中心的公共空间设置适量的垃圾分类设施,以方便市民在购物过程中进行垃圾分类。
在公共场所,例如公园、广场、公交站等地方,也应当设置相应数量的垃圾分类设备,以方便市民在户外活动时亦可进行垃圾分类。
除此之外,某市还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尺寸、颜色、形式等标准,以方便市民进行认知和使用。
同时也规定相关的设施设备应当进行定期检修和清洁,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总的来说,某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旨在建立一个便利快捷的生活垃圾分类系统,以促进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规范的实施,能够让城市更加整洁,环境更加优美。
抱歉,我无法完成你的要求。
Life`s little book of wisdom by H. Jackson Brown Jr, 我敬爱的祖父曾向我展示了他收藏的这本书,书中有一些关于生活和成功的箴言。
自20世纪的60年代起,这本书一直陪伴着他。
这本书虽小,但内容深刻。
书中有一句箴言是:“相信你自己,你对自己的了解胜过任何人”。
这句话成为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在我即将步入大学校园之际,我打算将这句话挂在我的房间墙上,时刻提醒自己要相信自己。
你能跟我聊聊你的家族吗?。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配置指南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配置指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推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
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的合理配置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之一、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需要便利和足够多。
无论是居民小区、商业区还是公共场所,都应该设立分类投放点,并应分别设立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的投放容器。
在这些地点的附近,也应建立配套设备,如分类指示牌、垃圾分类手册等,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主动性。
其次,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的配置应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城市居民区和农村地区的垃圾特点不同,因此设备配置也应有所区别。
在城市居民区,人口集中,垃圾产生量大,因此应配置较多的分类投放点和收运设施设备。
而在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垃圾产生量相对较小,可以适度减少设备配置数量。
此外,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设备的可持续发展和维修成本,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材质。
再次,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投放点和容器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居民使用,并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例如,回收容器应设有大号、中号和小号,并标明相应的可回收物类型,以方便不同规模的垃圾产生者使用。
此外,设备配置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人群,如老年人和残疾人,应配置易于操作的设备。
最后,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配置应注意与相关政策法规相结合。
国家对垃圾分类有明确的政策法规要求,地方政府也会有相应的实施细则。
在设备配置时应考虑到这些法规的要求,确保设施设备的合规性。
例如,在投放点和容器上应明确标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和口径,让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可以明确地分类投放。
综上所述,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配置是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设备配置能促进垃圾分类的落地落实,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主动性。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分类目录、收运质量简易标准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一、食堂机关单位应在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如食堂等设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不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应在休息间、茶水间等设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收集容器容积可根据服务区域大小及人流量多少选择相应的规格。
二、办公区域在每个办公室内均应设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出入通道、电梯出入口、楼层廊道等办公场所的公共区域,宜在方便且不影响内部协调性的点位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单位出入通道或当单位人员数量较多、楼层办公人员较多时宜按层在楼层出入口适宜位置设置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三、公共场所区域在户外、大楼外部通道以及办公大厅等公共场所区域,应成组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四、垃圾临时存放区域机关单位在装修、绿化修剪期间,应指定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临时堆放场所,并将收集的建筑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纳入专项分流体系。
附件 2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序号类别实物列举1.废纸:报纸、书刊杂志、复印纸等纸张,纸板纸箱,饮料及牛奶等纸包装(利乐包盒);2.废塑料:塑料袋、塑料瓶罐盒、塑料盆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及用品、橡胶及其制品;3.废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桌面、窗玻璃等;4.废金属:易拉罐、罐头盒、奶粉桶、玩具、餐具炊具、剪刀、铁钉、衣架、金属办公用品等;一可回收物5.废织物:衣物、床单、棉被、鞋、窗帘、毛绒玩具等;6.废电器电子产品:电冰箱、空调、吸油烟机、洗衣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监视器、微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移动通信手持机、电话单机等;7.废大件可回收物:床及床垫、沙发、橱柜、桌椅、门窗等。
1.蔬菜瓜果:蔬菜、瓜果及其果肉、果皮、果壳等;2.米面肉蛋类:米饭、面条、豆制品、鸡鸭鱼肉、动物内厨余垃圾二脏、水产及其加工品、肉蛋及其加工品等;(餐厨垃圾)3.食品调料:各类饼干、糖果、巧克力、罐头等食品,糖、味精等调料;4.茶叶盆载:茶叶、中药、咖啡渣,盆载植物残枝落叶,宠物饲料等。
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前言1.内容2.术语和定义3.总则4.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4.1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4.2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5.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规范6.生活垃圾分类作业6.1分类作业要求6.2分类投放6.3分类收集6.4分类运输6.5分类处置7.分类标志、分类收集容器、分类投放指引牌、分类投放点、分类收运车图例7.1分类标志7.2分类收集容器图例7.3 分类投放指引牌图例7.4 分类投放点图例7.5 分类收运车图例8.规范性引用文件附件:附件1(资料性附录)分类标志附件2(资料性附录)分类收集容器图例附件3(资料性附录)分类投放指引牌图例附件4(资料性附录) 分类投放点图例附件5(资料性附录) 分类收运车图例前言本规范依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26号)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发〔2017〕66号)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中心。
1.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分类设施配置、分类收运车辆、分类作业和分类标志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高新区、望城区、长沙县内产生生活垃圾的各类场所。
浏阳市和宁乡县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2.1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2 有害垃圾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电池、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
2. 3 易腐垃圾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饭店食堂等场所产生的餐饮垃圾,以及各种场所产生的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
2.4 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
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一、总则1、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处置效率,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规范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依据《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08)、《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标准》(CJ/T3033-201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 一200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以及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应于本市居住小区(住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以及各类公共场月〒。
3、本标准管理的垃圾是指居住小区(住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或各类公共场所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
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垃圾,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学校或有实验室的单位产生的有危险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单独设置收集容器,并单独收集处置。
4、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应与区域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相适应,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收运频率要求相适应。
二、分类标准1、以日常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集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为主要内容,开展生活垃圾大分流;其中居民小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实行细分类。
2、专项分流对非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及集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实行分项处理,在产生源头经分类收集,避免进入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2.1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包括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
餐厨垃圾:除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果皮外,在其他部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等垃圾。
废弃食用油脂: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等废弃食用油脂。
2.2建筑垃圾本标准中的建筑垃圾主要指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2.3大件垃圾大件垃圾主要指居民及企事业单位丢弃的床垫、沙发、床、餐桌椅、橱等大件家居、办公用品。
长沙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长沙市垃圾中转场场内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管理制度》的通知

长沙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长沙市垃圾中转场场内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管理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城市管理局•【公布日期】2008.06.27•【字号】长城管政发〔2008〕50号•【施行日期】2008.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长沙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长沙市垃圾中转场场内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管理制度》的通知长城管政发〔2008〕50号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五区市容环卫局(中心)、各相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的管理,确保长沙市垃圾中转场顺利高效运行,特制订《长沙市垃圾中转场场内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管理制度》。
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七日长沙市垃圾中转场场内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管理,确保长沙市垃圾中转场顺利高效运行,依据《长沙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长沙市环境卫生业务管理检查考核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长沙市垃圾中转场倾倒车辆。
一、注册管理所有需进入长沙市垃圾中转场的倾倒车辆必须由各区市容环卫局(中心)、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市城管局审批后,由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检车合格和称量皮重,办理微波射频卡注册(一车一卡)。
所有车辆必须达到密闭运输要求,在车辆驾驶室两侧车门和车箱后门上清晰喷涂办卡时告知的编号方可入场倾倒(区市容环卫局所属车辆由各区车队编号备案,社会单位自运车辆由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按区属给予编号)。
二、年度审核每年5月由各区环卫车队将所属在册收集车档案(含编号、车牌、入户日期、车型、驾驶员姓名、联系电话)报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进行倾倒资格审核。
各社会单位自运车将档案报各区市容环卫局(中心)审核后由区环卫车队造册一并报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进行资格审核,未经年度审核的收集车将自动注销微波射频卡。
三、校皮制度1、所有收集车辆必须参加每季度一次的校皮工作,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前言1.内容2.术语和定义3.总则4.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5.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规范6.生活垃圾分类作业分类作业要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7.分类标志、分类收集容器、分类投放指引牌、分类投放点、分类收运车图例分类标志分类收集容器图例分类投放指引牌图例分类投放点图例分类收运车图例8.规范性引用文件附件:附件1(资料性附录)分类标志附件2(资料性附录)分类收集容器图例附件3(资料性附录)分类投放指引牌图例附件4(资料性附录) 分类投放点图例附件5(资料性附录) 分类收运车图例前言本规范依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26号)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发〔2017〕66号)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中心。
1.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分类设施配置、分类收运车辆、分类作业和分类标志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高新区、望城区、长沙县内产生生活垃圾的各类场所。
浏阳市和宁乡县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有害垃圾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电池、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
2. 3 易腐垃圾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饭店食堂等场所产生的餐饮垃圾,以及各种场所产生的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
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
其他垃圾除分类标准已确定垃圾类别之外或不明确所属类别的所有垃圾。
生活垃圾投放人生活垃圾投放人是生活垃圾投放主体.常设投放点用于每日收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生活垃圾投放点。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标准与管理导则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标准与管理导则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标准与管理导则,旨在帮助各地区建设高效、可持续的垃圾分类设施,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设施建设标准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应符合以下标准:
1. 设施规划:垃圾分类设施的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服务范围覆盖面广、环境影响小等因素,并具备充足的用地面积。
2. 设施设计:设施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车辆和垃圾物流的流动性,确保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垃圾分类设备:建设垃圾分类设施需要配备适合的垃圾分类设备,包括垃圾箱、分类器具等,以便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有效分别。
4. 消防安全:垃圾分类设施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包括防火措施、消防设备等,以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5. 建设周期: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周期应合理安排,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并投入使用。
管理导则
垃圾分类设施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导则:
1. 资源调配: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物资,确保设施的正常运作和维护。
2. 培训与意识宣传:针对设施运维人员和居民,进行相关培训和意识宣传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参与度。
3. 监测与评估:建立垃圾分类设施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设施的运行效果。
4. 数据统计与分析:定期收集、统计和分析垃圾分类数据,评估分类效果,为设施管理和改进提供依据。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标准与管理导则,以帮助各地区建设高效、可持续的垃圾分类设施。
建设符合标准的垃圾分类设施,并依照管理导则进行运营管理,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规范要求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规范要求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管理垃圾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为了实现有效的垃圾分类,需要建设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
本文将介绍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规范要求。
1. 设施建设位置选择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位置选择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方便居民使用,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垃圾分类设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设位置选择的规范要求:•设施建设应考虑居民住宅区的密度和分布情况,确保垃圾分类设施离居民住宅不远,方便居民使用,减少垃圾被随意丢弃的可能性。
•设施建设应尽量选择空地或废弃地块,以避免对现有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影响。
•设施周边环境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得建设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建设垃圾分类设施的区域。
2. 设施建设规模和功能要求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功能要根据当地的垃圾产生情况和垃圾分类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设计。
以下是一些建设规模和功能的规范要求:•设施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地居民数量和垃圾产生量进行科学评估,合理确定设施的容量和数量。
同时,应考虑未来居民数量的增长和垃圾分类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确保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设施应具备垃圾分类的功能,包括设立不同的投放口或容器,以便居民将垃圾分别投放到对应的垃圾分类容器中。
设施应根据垃圾分类的种类和特点进行合理划分和布置,确保垃圾可以被有效地分类和处理。
•设施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标识,包括垃圾分类指引、分类标识牌等,以方便居民正确使用垃圾分类设施。
3. 设施建设材料和结构要求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材料和结构应具备一定的耐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确保设施的长期使用效果。
以下是一些材料和结构的规范要求:•设施的主要结构应采用耐久性较好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砖石等。
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
•设施的外立面和内部装修应符合环保要求,使用无污染的材料,而且易于清洁和维护。
•设施应具备防滴漏和防腐蚀功能,以避免垃圾渗漏和传播有害物质到周围环境。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要求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要求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DB45/T 1896-2021)和实际情况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设施:
应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集中存放四类垃圾和大件垃圾。
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应做到防风防雨防臭,各类垃圾应分类存放;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公示牌》,公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包括各类生活垃圾投放时间、地点、方式等要求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各环节负责人和保洁人员等信息。
收集容器分为蓝色、绿色、红色、黑色四种,分别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大小分为40L、60L、120L、240L等,可根据人员数量、垃圾产生量、空间大小等自行确定容器大小、数量及材质。
垃圾分类标识如下图:
二、公园景区
四、校园
六、交通物流站
八、餐饮单位
十、酒店宾馆。
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2021修改)

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2021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13•【字号】长沙市人民政府令第141号•【施行日期】2021.11.13•【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2021修改)(2011年1月11日长沙市人民政府令第110号公布2021年11月13日长沙市人民政府令第141号修改)第一条为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餐厨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餐厨垃圾,是指从事餐饮服务、单位供餐、食品生产加工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食品加工废料、废弃食用油脂(包括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等垃圾。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餐厨垃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发展和改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用油和食品市场监管制度和体系,防止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产品进入餐饮消费和食品流通市场。
市场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消费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废弃食用油脂或者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作的食用油的违法行为。
农业农村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养殖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以及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养畜禽的违法行为。
第六条本市餐厨垃圾管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行统一收集运输、集中定点处置制度。
第七条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由市、区财政予以补贴,具体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财政、发展和改革等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前言1.内容2.术语和定义3.总则4.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4.1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4.2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5.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规范6.生活垃圾分类作业6.1分类作业要求6.2分类投放6.3分类收集6.4分类运输6.5分类处置7.分类标志、分类收集容器、分类投放指引牌、分类投放点、分类收运车图例7.1分类标志7.2分类收集容器图例7.3 分类投放指引牌图例7.4 分类投放点图例7.5 分类收运车图例8.规范性引用文件附件:附件1(资料性附录)分类标志附件2(资料性附录)分类收集容器图例附件3(资料性附录)分类投放指引牌图例附件4(资料性附录) 分类投放点图例附件5(资料性附录) 分类收运车图例前言本规范依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26号)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发〔2017〕66号)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中心。
1.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分类设施配置、分类收运车辆、分类作业和分类标志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高新区、望城区、长沙县内产生生活垃圾的各类场所。
浏阳市和宁乡县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2.1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2 有害垃圾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电池、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
2. 3 易腐垃圾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饭店食堂等场所产生的餐饮垃圾,以及各种场所产生的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
2.4 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
2.5 其他垃圾除分类标准已确定垃圾类别之外或不明确所属类别的所有垃圾。
2.6 生活垃圾投放人生活垃圾投放人是生活垃圾投放主体.2.7常设投放点用于每日收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生活垃圾投放点。
2.8分类投放点设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分类投放容器或垃圾分类屋并设置分类投放指引牌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2.9 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符合生活垃圾分类和清运要求,专门用于收集生活垃圾的容器,包括分类垃圾桶(箱)等。
2.10资源回收日住宅区集中收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日期。
2.11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在管理区域内,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具有管理责任和义务的法人主体。
2.12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用于分类运输生活垃圾的运输车辆。
2.13生活垃圾分类自动回收设备具有自动识别和分类回收功能的生活垃圾电子回收设备。
2.14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特指具有对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集中暂存、二次分拣和分类收运车辆转运条件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
包括符合以上条件的分类投放点。
2.15 易腐垃圾转运站(点)特指具有对易腐垃圾集中暂存和易腐垃圾收运车辆转运条件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
2.16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住宅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在其管理区域内设置,用于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暂存、分类收集容器和环卫工具存放、其他垃圾收运的小型集中收集设施。
2.17生活垃圾收集站指符合CJJ 179-2012《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要求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设施。
2.18生活垃圾转运站指符合CJJ 47-2006《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要求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设施。
3.总则3.1为进一步有效推进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文件精神,根据《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责任,规范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制定本规范。
3.2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应在政府推动下实行强制分类。
依照长沙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分流、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生活垃圾阶梯计费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等措施使生活垃圾减量稳步推进。
3.3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配置应符合城乡规划,坚持布局合理、卫生适用、节能环保、便于管理,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和环境污染控制。
3.4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应遵循“大类粗分、小类细分”原则,同时与区域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方式相适应。
3.5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设置应考虑区域共享,实现设施的优化配置。
3.6 新建、改建建筑物或建设区应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纳入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3.7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确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各类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人应按照本标准规定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分类收集点和分类收集站,并规范管理。
3.8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应根据市政府公布的分类标准及时调整。
4.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4.1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4.1.1分类投放容器的设置应与定时定点相对集中收集方式相匹配。
4.1.2分类投放容器的数量、规格、间距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和收运频率确定。
4.1.3分类投放容器应采用阻燃、耐酸碱腐蚀、具有一定韧性、承载力及耐温性的材料制造。
4.1.4分类投放容器应与垃圾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方式相匹配。
4.1.5分类投放容器应及时维护或更新,确保容器外观整洁、标志规范、密闭性好。
4.1.6 本标准实施前配置的分类投放容器,可通过更新标志等措施以符合标准和满足使用需要。
4.2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具体区分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公共机构办公区、文教区、公共区域、菜市场和农贸市场、居民住宅区、农村等类型。
4.2.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4.2.1.1 分类收集站(点)宜单独设置,并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5m。
200 户以上新建住宅区的分类收集站建筑面积应不小于40 ㎡。
4.2.1.2分类收集站(点)应密闭且设置给排水设施,宜增设除臭装置,满足卫生、消防、运输等要求。
4.2.1.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4.2.1.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周清理1次的标准配置。
4.2.1.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一般以每周清理两次的标准配置。
4.2.1.6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应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日常监管等工作。
4.2.2公共机构办公区4.2.2.1公共机构办公区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4.2.2.2公共机构办公区应至少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4.2.2.3公共机构办公区中有餐饮服务的场所如食堂等应设置易腐垃圾收集容器。
易腐垃圾的收运标准依照《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
4.2.2.4公共机构办公区每个独立的管理单位应至少配置1个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周清理一次的标准配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天清理一次的标准配置。
4.2.2.5在商场、食堂、车库的出口可使用具有智能计量、辨识类别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
4.2.3文教区4.2.3.1文教区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4.2.3.2文教区应至少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4.2.3.3文教区中有餐饮服务的场所如食堂等应设置易腐垃圾收集容器。
易腐垃圾的收运标准依照《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
4.2.3.4文教区大门口,公共区域如商业街、道路等每间隔50~80米应设置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废物箱。
4.2.3.5在商场、食堂、车库的出口可使用具有智能计量、辨识类别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
4.2.4公共区域4.2.4.1公共区域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存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4.2.4.2公共区域可根据实际适当设置有害垃圾的小型收集容器。
4.2.4.3公共区域应在主次支道路及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快速路,每间隔80米-100米设置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废物箱。
4.2.4.4公共区域商业街、风貌街等繁华区每间隔50米-100米应设置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废物箱。
4.2.4.5在商场、车库、地铁站、高铁站的出口可使用具有智能计量、辨识类别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
4.2.5居民住宅区4.2.5.1设置分类投放点4.2.5.1.1居民住宅区应至少设置1个分类投放点,原则上每1000户应设置1个分类投放点。
4.2.5.1.2分类投放点应设置有害垃圾(电池、灯管)、可回收物(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分类收集容器。
电池、灯管收集容器可分别设置或一体式设置,应具有防水、防误开功能。
玻璃、金属、塑料和纸类收集容器应分别设置。
有条件的住宅区可设置垃圾分类屋,对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进行二次分拣和集中暂存。
4.2.5.1.3分类收集容器正面应喷涂或粘贴分类标志,并保持标志清晰和完整。
4.2.5.1.4分类投放点应设置分类投放指引牌,内容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一致。
露天设置的分类投放点宜硬底化,样式参考图例见附件。
4.2.5.1.5住宅区每周指定一天集中收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作为资源回收日,长沙市“资源回收日”为每周星期六。
4.2.5.1.6物业服务企业或管理责任单位应每天对分类收集容器进行保洁维护,部件缺失、破损须及时更新或维修,确保垃圾收集容器外观与功能完好、摆放整齐、干净卫生,分类投放点无残留垃圾、污水。
4.2.5.1.7有害垃圾暂存一定量后,物业服务企业或管理责任单位应通知专业收运企业上门收运;可回收物暂存一定量后,物业服务企业或管理责任单位应自行售卖或通知专业收运企业上门收运。
4.2.5.1.8分类收运车辆应采用密闭厢式货车,保持外观干净整洁。
厢体应标注分类类别和收运公司完整信息等基本要素。
4.2.5.2设置常设投放点和易腐垃圾转运点4.2.5.2.1住宅区应根据居民实际投放需求,设置一定数量常设投放点,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 m;需集中收运易腐垃圾的住宅区,在投放点的基础上,可设置1~2个易腐垃圾转运点。
4.2.5.2.2常设投放点和易腐垃圾转运点应设置在住宅区范围内,不得占用市政道路人行道、车行道,并满足收运车辆通行和安全作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