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home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纪录片《中国》是一部展现中国风貌和发展历程的视觉盛宴。
通过真实的画面和生动的叙述,该片激发了我对中国的兴趣,并深刻认识了这个古老而又崛起中的国家。
以下是我对该纪录片的观后感。
首先,纪录片以全新的视角呈现了中国的自然景观。
影片中的壮丽山川、奇特的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系统让人惊叹不已。
从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到青藏高原的广袤原野,再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壮丽雪景,观众仿佛穿越了中国的大地。
纪录片在展示这些自然景观的同时,还深入探讨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深受启发,并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其次,纪录片以其深入的调查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从长城到故宫,从秦始皇兵马俑到丝绸之路,片中的历史遗迹和古老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而与此同时,纪录片也记录了中国固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无论是传统艺术、习俗还是宗教信仰,中国都展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有了更加崇敬的态度。
纪录片还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中国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变化。
纪录片记录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了繁忙的都市生活和现代化的建筑群。
我被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勤劳的工作态度所感动。
纪录片还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发展,比如高铁、太阳能和电子商务等,这些成就让我刮目相看。
通过观看纪录片《中国》,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充满惊喜和启发的旅程,让我的眼界得到了拓宽。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作为一个观众,我被这部纪录片所打动,也更加想要亲自去中国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总结一下,纪录片《中国》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叙述,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相信,这部纪录片将会激发更多人对中国的兴趣,并为中国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观后感:纪录片《中国》《中国》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纪录片,全片以深情细腻的镜头展现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观影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中国的壮美景色,也对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智慧深感敬佩。
以下是我对这部纪录片的个人观后感。
1. 自然环境的壮美《中国》充分展示了中国大陆的雄奇山脉、广袤的草原、辽阔的河流以及各个地域独有的自然景观。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展示的长江、黄河和珠穆朗玛峰等地标性的自然景观。
这些景观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然对于中国人民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向往和保护意识。
2. 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万里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这些古老而神奇的遗迹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努力。
观看这些景观的同时,我也被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并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人民生活的真实展示《中国》以真实的记录方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从农村的劳作、城市的繁忙,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纪录片展示了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观影过程中,我深感中国人民的勤劳、坚韧和乐观,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真实而细腻的记录方式让我更加了解中国人民的心态和价值观。
4. 未来发展的希望与挑战纪录片中反映了中国的经济、科技、城市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我被中国人民在不同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深震撼。
然而,纪录片也不回避中国面临的挑战,如环境问题、社会矛盾等。
这让我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做出的努力和改革表示钦佩。
总的来说,纪录片《中国》通过丰富多样的画面,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民生活和未来发展。
观后感让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深感敬佩。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深信中国一定能够应对面临的挑战,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家园home纪录片观后感(通用6篇)
《家园》(Home),⼀部筹备15年,跨越50多个国家,动⽤88000名员⼯,21个⽉拍摄完成,史上投资最⼤的环保纪录⽚。
以下是Sara店铺为⼤家提供的纪录⽚home观后感,供⼤家参考借鉴! 家园home纪录⽚观后感篇1 前⼏天,我看了⼀部法国纪录⽚《家园》,看完后,感触很深,有许多想法。
这部纪录⽚的开头,旁⽩者定位于地球母亲,就点名了中⼼,她是这么说的:“请听我说,你跟我⼀样,是智⼈。
是⼀个有智慧的⼈。
⽣命是宇宙的奇迹,出现于约四⼗万亿年前,⽽我们⼈类只有⼆⼗万年的历史,但是⽣命却破坏了,地球⽣命赖以⽣存的平衡。
请细听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你的故事,然后决定你就应做些什么。
” 就是这⼀段话,使我更想观看这部电影,并且,我正在这段话的意思! 这部电影⼤部分是采⽤航拍的⽅式,开始是先把美丽的⼀⾯展现出来,表现出⼀种⽣态平衡的完美性。
之后就是⼈类的出现和肆⽆忌惮的扩张。
从不同的视觉来看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类的杰作。
看到地球这么虚弱了,我们怎能不动⼼?告诉⾃⼰尽可能去善待它多⼀点,尤其是那些富裕的⼈,你们的富裕⽣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很残忍,你们就应把你们的钱、物、⼒,⽤在环保、公益上,这样对你们也好,对所有⼈也好。
但⽚中的最后还是给予我们期望。
各国政府都去⽤⼼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动。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
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动。
⽽这样的⾏动让我们未来更幸福⽽⽣活。
就让我们⼀齐来保护这独⼀⽆⼆的可爱的地球吧!不要再让它受伤了! 《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
家园,值得我们去保护。
是啊,为了⼈类共同的家园,是该做出⾏动了!从每⼀个⼈做起。
关注⼈类最基本、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家园home纪录⽚观后感篇2 地球是⼈类的家园,是⼈类赖以⽣存的摇篮,是母亲。
⼈类的历史只有20万年,地球却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
盒子观后感
《跳出教育的盒子》读后感数学班:谭世碧我很有幸的是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建三江高级研修班在哈市的长周期全脱产的教师培训学习,特别是在理论研修阶段老师们给我们推荐了一些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教育书籍,在此翻看期间我就被其中的一本书名吸引,去读一本美国老师写的书。
跳出去思考问题,走出教育的藩篱,将原有禁锢的理论、方法富以全新的思索。
约翰逊老师将从教的经验倾囊相授,造就了一本成就超级棒教师的必备手册。
叹服于约翰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工作的那份干劲;惊叹于她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将细枝末节的教育细节都考虑到位;钦佩于约翰逊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放眼学生的可持续的多元化发展。
在第二章《老师也要做作业》中到,期末约翰逊让学生从老师的角度去描述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给自己打分数,而且还要有充分的理由。
对学生的评价是我们教改中正在不断讨论修正的问题。
约翰逊老师的这一做法转换了自己的视角,通过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在学生的描述中包含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甚至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方面的内涵。
)老师能够全方位的去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
同时,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这何尝不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自尊心的一种有意尝试呢?约翰逊老师告诉我们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即使是你最不喜欢的学生。
同时她也告诫学生每个人都应该自我尊重,自我承担。
这点特别值得学习和实践的。
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先尊重学生,只有真正地平等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才会聆听你的教育,接受并改正自己的陋习。
我也曾经遇到过学生不尊重老师的情况,我会把他叫到走廊里去谈话,但前提是我用尊重的态度跟他对话,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比较理想。
我觉得只有当教师的出发点是希望去改变、塑造或挽救学生时,学生们才会真心地接受你的教育,会尊重自己的老师。
在维持班级纪律这一令老师头疼的问题中,首先也要做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因为我们控制的是课堂而非学生,约翰逊老师是这样叙述的。
纪录片home观后感
纪录片home观后感《纪录片home》是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纪录片,它展示了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自然美景,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珍惜家园的重要性。
这部片子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我对于地球的美丽和其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纪录片home》中, 我们能够欣赏到地球各个角落的壮丽景色,从雄伟的山脉到广袤的草原,从湍急的河流到无垠的海洋。
每一帧的画面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引人入胜。
然而,片中也隐含着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破坏。
比如,通过卫星遥感图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森林面临的威胁,沙漠的扩张,以及冰川逐渐消失的过程。
这些画面让我深感担忧,也引发了我对环保问题的思考。
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宏伟和复杂性。
从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地球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各个环节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这一平衡正逐渐被打破。
例如,森林被大规模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和水源的破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上升。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
在观看《纪录片home》的过程中,我始终被片中呈现出的美景所感动。
那些壮丽的风景画面,让我对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之情。
同时,这也让我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而不是一味剥削和摧毁。
纪录片通过全球的景观展示,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家园是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家园之中。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上,而是应该放眼整个地球,积极参与到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中。
《纪录片home》不仅通过直观的画面向观众传递了环保的重要信息,同时他也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和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在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还看到了人类社会在自然界中的融入。
例如,一座充满生机的现代城市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建设出独特的绿地和生态公园;一群渔民在海洋保护区内合理捕捞,保证海洋生态的平衡。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在观看完纪录片《中国》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发展成就。
这部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文字,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就和进步。
第一部分:自然风光纪录片中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包括壮美的山川、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和壮观的河流等。
其中,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壮美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纪录片还介绍了中国的自然保护工作,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第二部分:人文景观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纪录片中展现了中国的古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景观。
例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以及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等。
这些景观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第三部分:科技创新纪录片中介绍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和进步。
例如,中国的高铁、5G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四部分: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纪录片中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例如,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合作等。
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结:通过观看纪录片《中国》,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就和进步。
同时,也更加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实力和魅力,也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观看央视保护环境专题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范文合集五篇
懈怠会引起无聊,无聊会导致懒散。
成功不是得到多少东西,而是把身上多余的东西的扔掉多少。
下面是为您推荐观看央视保护环境专题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范文合集五篇。
央视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1以前地球山青水秀,有一张美丽的面孔,现在人们乱扔垃圾,让地球母亲美丽的面孔上长起了无数黑色的斑点。
现在我们不能再让地球母亲的面孔上长出斑点,而要把面孔上的斑点除去。
每天我放学回家,走过小区那片绿油油的草地时,看到周围干干净净,就会想起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是我偶然发现的。
刚开始我看见她拿着个袋子在那捡垃圾,以为她是个环卫工人,但后来才知道老奶奶并不是环卫工人,而是一位退休老人。
有一次,我约了几个好朋友在那片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一个伙伴随手把手上的空饮料瓶扔到草地上。
过了一会儿,那位老奶奶走来,弯下腰,把我那伙伴仍的空饮料瓶捡了起来,放到一个袋子里,我看到那个袋子里装满了垃圾和空饮料瓶。
太阳火辣辣地晒着我们,老奶奶已经满头大汗了,但依然认真仔细地捡着我们身边的垃圾。
老奶奶捡完后,就对我们说:“小朋友们,我们大家一定要保护环境,不能乱扔垃圾,知道吗?”我们听后,脸都红了,感到非常惭愧,特别是那个扔空饮料瓶的伙伴。
我想:老奶奶都那么老了,都不嫌脏,天天来捡垃圾。
还那么保护环境,我们是学生,更要自觉保护环境。
老奶奶天天坚持来那片草地捡垃圾,既不怕辛苦,也不嫌脏,用自己的双手保护了那一片绿绿的草地的环境卫生。
垃圾,看起来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凡的事情,但她天天能坚持去捡垃圾,那就是一件不容易、不平凡的事情。
我们今后要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才行。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没有地球,人类就没有生存之处,所以地球上的环境要靠大家。
让我们一起珍惜、爱护我们的家园吧!地上变得干净了,似乎山变得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大自然更美了。
央视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作为一部全面展现中国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以及现代发展的纪录片,《中国》给我的观影体验带来了深刻的震撼和启发。
这部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饱满的内容和精良的制作赢得了我的赞赏。
首先,纪录片《中国》以其宏大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通过详细的介绍和生动的镜头,观众得以一窥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灿烂。
从长城的雄伟壮丽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奇迹,从九寨沟的自然美景到西湖的瑰丽风光,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纪录片《中国》通过对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深入报道,展示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变革。
片中纪录了中国高速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同时,片中还介绍了中国的科技创新、互联网发展以及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成就。
这些内容让观众充分认识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并深思中国模式对于其他国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纪录片《中国》还关注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差距问题。
片中展示了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富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人民生活的真实记录,观众们意识到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例如城乡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这让我反思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纪录片《中国》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叙述,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国。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现代发展和社会现状,还传递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
观看这部纪录片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同时,通过观影,我也更加自豪和自信地认同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
总之,《中国》是一部精彩而震撼的纪录片,它给予了观众们强烈的触动和思考。
我相信不仅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对于其他国家的观众们来说,这部纪录片都能够成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窗口和引导。
纪录片的制作团队在展示中国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水平和艺术美感。
《共同的家园》观后感
《共同的家园》观后感《共同的家园》是一部以家庭为核心的纪录片,从一个普通家庭的视角出发,展现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家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爱,观众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价值。
该纪录片让我深思家庭的重要性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首先,我被纪录片中展现的家庭的温暖和亲密感所打动。
家庭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社交单元,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来源。
在《共同的家园》中,我看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深情厚爱,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无论是叙利亚、摩洛哥还是中国,家庭在每个文化背景下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纪录片通过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互动,让我感受到了家庭所带来的温暖和幸福。
其次,纪录片强调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
《共同的家园》通过以摩洛哥家庭、叙利亚家庭和中国家庭为代表的三个主要文化背景,展示了各自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但他们也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对家庭的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关心等。
通过对比和对话,纪录片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让观众更加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再次,纪录片揭示了家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需要有一个平台和桥梁,家庭正是这样一个桥梁。
家庭是文化和传统的传承者,通过家庭的教育和引导,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纳其他文化。
在《共同的家园》中,孩子们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参与了跨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学习对方的语言、参加对方文化的节日等。
这样的交流不仅让孩子们更加开阔了眼界,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通过观看《共同的家园》,我深刻地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和跨文化交流的价值。
家庭是每个人的精神寄托和情感核心,它不仅给予我们爱与关怀,也是我们成长的基础。
与此同时,跨文化交流也是推动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倾听和尊重其他文化,我们能够打破界限,搭建友谊的桥梁。
Home观后感
我们应该做什么——《Home》观后感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认真的去观赏一部电影,该如何来描述我此时的心情,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让我只能选择沉默,我们自诩万物之灵,我们自称大地的主宰者,我们挥霍着这片大地上的一切,可惜我们却用双手一步步将它埋葬在乌烟瘴气之中,然后留下满目的疮痍。
一、我本身为屠刀,如何放下屠刀《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
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
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拍摄,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
影片拍摄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
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
同时给我们留下一个最深刻的问题,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整部影片没有一个演员,没有一丝一毫的故事情节,有的不过是一个仿佛再说一些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的画外音,还有无数的生活中常见的一幕幕。
从地球的形成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再到我们城市的现貌和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浓缩在一部影片中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没有感情的发泄,没有絮絮叨叨,有的只是陈列在我们眼前的真实画面和真实数据。
然后在我们心里深深的烙下一个无法磨灭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由我们自己定夺。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第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文明开始,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文明结束。
如今,我们正在朝着这条不归路走下去。
文明,为何建立在毁灭之上?这是这部电影给我的一大感触,要想有文明的创造,必须去毁灭自然?佛家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然而,我本身为屠刀,又如何放下屠刀?于是参天的大树在人类犀利的铁斧下如中弹的战士一样缓缓倒地;宽阔的河床在人类无情的索取下仿佛挣扎一般地哭干了最后一滴眼泪;巨大的矿山在人类无节制的开采下裸露了一根根肋骨,展现了日渐消瘦的躯干。
纪录片《家园》
剧情简介:导演扬恩·亚瑟花了15年时间筹备,走访50个国家拍摄,由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的工业城镇。
如诗如画的美景唤醒世人,乐观地珍视我们仍然保有的50%雨林,而非只着眼那失去的一半;更重要是地球60亿人类都应该醒觉,我们的责任所在……卢贝松首度监制,国际名摄影师杨亚祖贝特杭执导的纪录片。
以客观的角度阐述地球的诞生,演变以及地球现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一幕幕自然漂亮的画面带观众认识美丽的地球,并借此宣扬环保的重要以及迫切性。
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二十万年以来,这个星球历经近四十亿年演化所建立起的平衡,不再井然有序。
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太过高昂,但现在不是悲观的时刻- -人类还有十年能扭转这股趋向,了解过去我们巧取豪夺地球丰饶资源的完整真相,并改变人类的消耗模式。
国际摄影大师杨亚祖贝特为我们带来他走访超过五十个国家,全由空中俯瞰所拍摄的独特画面,分享他的惊奇与忧心,他的作品,立下一个我们必将共同重建的浩大工程基石。
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法国环保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顾训中2009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
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
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
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
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篇12009年6月5日,地球环境日,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
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在全球同步上映。
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
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
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
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
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
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
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
"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我最近观看了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录片《中国》,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通过纪录片,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现代发展。
首先,纪录片以宏大的视角开始,展示了中国的壮丽自然风光。
从广袤的大漠到雄伟的高山,从流动的江河到古老的村庄,中国的自然之美使我心驰神往。
纪录片中的画面生动而壮丽,让我仿佛置身于这片土地上,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着,纪录片深入探索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我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古老的建筑到传统的手工艺,中国的文化遗产令人叹为观止。
我被纪录片中呈现的中国建筑群、寺庙和古老的文物深深吸引,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象征。
更为令人激动的是,纪录片还展示了中国现代的发展壮丽景象。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从现代化的城市到高科技的工厂,纪录片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我被纪录片中展现的中国的科技成就和经济实力所震撼,这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形象。
此外,纪录片还深入报道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从农民到城市工人,从学生到艺术家,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故事让我产生了共鸣。
通过纪录片,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拼搏和对生活的热爱。
纪录片中展现的贫困地区的改变和人民幸福的笑容令人动容,这让我深信中国人民正在追求自己的幸福。
总体而言,纪录片《中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的自然美景和悠久文化,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中国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的过去和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纪录片《中国》不仅仅是一部记录片,更是一幅展示中国独特魅力的画卷。
它呈现了中国的多个方面,令人叹为观止。
在未来,我期待继续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探索这个令世界着迷的神秘国度。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影评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影评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影评1《家园》是一部很好看的纪录片,我被电影里美妙的自然景色所深深震撼。
导演杨恩·亚瑟费尽毕生心血,为我们呈上了最美妙的景色与最深刻的道理。
随着人类脚步的不断加快,我们的社会从石器时代跨越到了科技时代。
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而随着这种时代的发展,人类也变得越发贪婪,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开始破坏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砍伐树木、开垦土地、建造高楼、工业废气......随着这种形势的愈演愈烈,我们的地球妈妈终于忍受不住,这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地球变暖、冰川融化......原本美丽的地球开始变得满目疮痍。
水资源、煤矿、空气、森林等自然资源是我们人类再怎么索求也得不到的。
这是来自于地球母亲几亿年孕育出的结晶,这是她慷慨的恩赐。
如若人们不再贪心,地球可以不断地给予我们恩赐。
这些自然资源全部是按着自己的轨迹来自由生长的,它们有着自己的生长规律,容不得外界的阻挠与破坏。
可是人类就在不断的破坏这些规律,砍伐了无数珍稀品种的参天大树,污染了蔚蓝美丽的海洋。
导致地球不得不停止她的给予。
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自己弄的。
每一个国家和城市一直在喊着环保环保的口号,每一个地方都贴着环保出行的布告。
大家口中喊着环保,可行动上又何曾做到环保了呢?又有哪些人真正地去实行环保口号了呢?尽管我现在生活的很好,不缺水,不缺食物,也许在我有生之年可以一直延续这种水资源和食物充足的生活,可是我们的下几代呢?他们也可以过着这样的生活吗?也许答案就不那么笃定了。
我只希望人们可以早早醒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多为地球母亲疗伤,为世界作出一些贡献,保护好美丽的风景并更多地创造这些风景。
积少成多,现在的负面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变。
这就是我看了《家园》后的感受。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影评2今天我看了一个记录片——《家园》。
地球就是我们的家,而现在,有许多人正在破坏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我在这个纪录片里看到了温泉,它们美不胜收、五颜六色,有一点的绿,又有一点蓝,还有一点金黄色。
home观后感
Home观后感前言《Home》是一部由蒂姆·约翰逊执导,亚当·雷弗兰和马特·琼斯共同编剧的动画电影,于2015年上映。
本片以搞笑幽默的方式,探讨了有关家的概念和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被其独特的创意和深入的主题所吸引。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和对电影的一些个人见解。
创意与表达电影《Home》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生动的角色塑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中充满了华丽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这给人一种童话般的感觉。
人类被一个名为“博人”的外星人种族侵略,并被驱逐到远离地球的新家园。
主角小女孩提普以及与她结伴的外星人奈欧通过冒险旅程,逐渐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家的真正含义。
在电影中,电脑动画技术被巧妙地运用,呈现出了美丽的外星世界和令人惊叹的飞船。
角色的设计和动作也非常生动有趣,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同时,电影也通过幽默的对白和搞笑的情节,轻松地表达了一些深刻的主题。
家的概念与价值观《Home》着重探讨了家的概念和价值观。
在电影中,小女孩提普原本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但在她与外星人奈欧相遇后,她找到了自己的家。
通过这一情节,电影探讨了家是一个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与血亲还是与外来者建立起的联系。
影片还通过对外星人的描述,暗示着我们需要保护和珍惜我们的地球。
在电影中,外星人博人种族试图占领地球,但他们最终认识到地球是他们真正的家园,最终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这一主题提醒着我们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地球资源,并保护地球以供将来的世代所使用。
对生命的思考《Home》还通过外星人奈欧的角色,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
奈欧原本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外星人,但在接触到地球上的生活和人类之后,他逐渐明白了人类与外界的重要联系。
这一变化引发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使他认识到生活不仅仅是追求权力和剥削资源,而是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通过奈欧的改变,电影向观众传递了积极乐观的信息。
《HOME》观后感
纪录片《HOME》观后感在老师的推荐下,课后把纪录片《HOME》完整的看了一遍。
该片的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航拍画面平稳推进,让我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从南北两极到喜马拉雅山脉,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格陵兰茫茫冰原,从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犹如魔法球的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恍如外星的大峡谷、宝石花纹般的大堡礁等等。
一系列波澜壮阔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完美设计,这些画面很具有代表性,几乎可以囊括这个世界上所有可能的生活画面。
这些很写实的画面不带一点特效,也没有动作片的暴力。
但恰恰这些很真实的画面和一系列数据让人映像深刻。
这部影片让人感到震撼的地方除了镜头下大自然的雄壮外,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巨大伤害,比如: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冰川,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等。
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一直相互依存。
但是只在地球上存在了20亿年的人类却凭借自己的某些能力在地球上为所欲为,过度索取资源,打破了地球长久以来的平衡,地球也在一天天的变得更加脆弱。
从《HOME》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满足人类对肉类等食物的需要,全球超过一半的谷物用于饲养提供肉类的牲口,生产1公斤牛肉就需要消耗1万3千升的水。
为了生产纸浆而砍伐原始森林大量种植桉树,生物的多样性被人为破坏,快速生长的桉树,抽干了地下的水分,快速消耗地球的资源。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过去50年里,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比前面20万年还要多,使得这个曾经美丽的星球变得千疮百孔。
河流断流,气候变暖,空气污染,资源急速减少,物种灭绝等等。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真的会像科幻片里描述的那样。
到时候毁灭的是人类自己。
人类虽然是地球的统治者,但是不能再不计后果的向自然索取资源,不计成本的破坏自然环境。
人类真正应该担任的角色是大自然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建立与其他种类生物的友好关系,利用各种办法修复这个应经千疮百孔的家园。
纪录片的观后感
纪录片的观后感1前几天观看了纪录片《家园》,感触颇深。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
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就应做什么?之后,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
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
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
人类在用心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
因为人类的存在,此刻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样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取怎样的未来。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此刻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到达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一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
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
“,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应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
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
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到达,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取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
纪录片home观后感
纪录片home观后感【摘要】很多人推荐《家园》(HOME),并形容其为“唯美”“震撼”“或许是纪录片拍摄的极限”,将信将疑,找了个带中英文字幕的DOWN下来一看,果然被雷倒了:首先是构图,每一幅图都是精品;其次是配音,英文发音特别纯正浑厚;第三是配乐,女高音直达灵魂的深处。
另外,本片以地球的发展史为主线,脉络清晰,从四十亿年前地球也即太阳系的诞生说起,一直谈到近20万年人类的诞生,继承了地球40亿年的丰富遗产,却在最近的50年内让地球失去了它精妙的平衡;本片解说词切中要害,饱含对地球的热爱以及地球遭受破坏的感伤。
影片最后介绍了一些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在环保方面的举措。
放在家里52寸的液晶电视上观看效果很好。
其中有说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已经遭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永久冻土已经不再“永久”,而且,冻土下面的甲烷正在并即将大量释放,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整个地球处在一个临界状态,人类正在遭遇一个不可知的未来。
热爱地球,关注环保,要悲观已经太晚,行动起来,从素食、节俭开始!(想想52寸的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都是不环保的呀L)【关键词】环保、家园、生态、资源、地球【正文】《Home》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让我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从两极到喜马拉雅,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格陵兰茫茫冰原,从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犹如魔法球的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恍如外星的大峡谷、宝石花纹般的大堡礁……一系列波澜壮阔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完美设计。
航拍下,万里长城、上海摩天大楼、我居住的深圳、曾经到过的印度乌代浦尔的“湖中宫殿”,这些熟悉的景象,在全新的视角下带来了震撼的感受。
震撼的,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制造的巨大伤痕:海地只有2%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光秃秃山头、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这一切,触目惊心!是否此前看到的美景有一天也会沦落至此?!《Home》(中文译名:家园/ 地球很美有赖你/ 卢贝松之抢救地球)是一部法国制作的非盈利影片,于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首播,并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影、电视、DVD和互联网同步公映发行。
《Home》观后感
The Home of impressions to see this film is a marine ecology in the classroom, the beginning also didn't take a good look, but then carefully look really been shaken up. This film picture shoot very spectacular, I hear all the pictures are aerial. So let me to never watch the Earth,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se seemingly familiar scene, in a completely new perspective brings the excitement of feeling. It is a very different kind of documentary film. So when I come back after you've come to Baidu a little, to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under the film. The Home is a non-profit making France movie, at June 5th, world environment day was launched, and in the world for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rough film, television, DVD and Internet synchronization Premiers release. The film's Director Yang Yun ·Arthur spent 15 years in preparation, visit 50 States shot, great barrier reef of Australia Harbour to Africa Kenya plateau of Mount Kilimanjaro; Amazon rainforest to the Gobi desert; United States Texas State unbroken cotton fields to the industrial towns in Shanghai, China. Picturesque scenery wake up world, optimistically treasure we still retain 50% of the rainforest, and not just focus on the lost half; more important is the world's six billion humans should wake up to our responsibilities ... Lu Besson first producer,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 Yang Yazoo Beit-directed documentary. To objectively describe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birth of the earth today face problems in natural scenes! beautiful picture with the audience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the Earth, and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ly important and urgent.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guru Yang Yazoo bet for us he visited more than 50 countries, from the sky overlooking the unique picture taken, to share his surprise and worried, his works, a we will work together to rebuild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project. This film from our beautiful homes begin with the origins of life, and not like other documentaries that direct complaints to the destruction of mankind on Earth, but dull narration, you will feel our beautiful planet began to disappear. We live this blue planet have been around 45 billion years, she gave birth to the thousands of species has long maintained the interdependenc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alance. However, only 20 million years of human history, but quickly control the planet and do whatever they want, obtain resources, excessive broke for billions of years of natural ecological balance. Remember the previously seen such animals hunted prey, just to survive, humans are not. In order to meet the growing food needs, half of the world to provide for the keeping of cereals and meat of animals, producing 1 kg of beef requires the consumption of 1 000 3 thousand litres of water;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lp and cut down large planting eucalyptus forests, biological diversity is the sabotage, rapid growth of eucalyptus, pumping dry ground moisture, rapid depletion of the Earth's resources. This film and the other, not too pessimistic, but told us: "it is no longer the pessimistic, let us join hands immediately,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what we lost, but the rest of what is there. "Has a lot of people a lot of agencies in their efforts to save the action in all: minimisation, reduce on the Earth's resources of plundering, change the energy use (such as developing wind, solar, etc) ... But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if we think about this movie, or a comparison of the tragedy. Why? tragedy is good tore up to you. Canxiang and tragedy in the face. Harmony in the e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human barbarism after appearing on a dazzling civilization. Our criticism of fascism and Gypsies, but on the nature of exploitation massacre them everything when no shame shame. We directed and dedication of this tragedy, it is not to hand in hand together to write a solemn feeling days, tombstone, and generous to die?, God had to laugh. No one can escape the guilt, even in a State of unconsciousness. This is our home, to nature macro perspective, parochial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conflict of interest would be meaningless. Ecological destructionwill inevitably lead to famine, poverty, land and population of conflict, and war, humanitarian crises, Easter Island of Fables will be in a larger arena. So what can we, like the movie finally stated that since the pessimistic had lost significance, let us together, treasure wealth in the hands of, use of the power of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rely on our wisdom and efforts of bold attempt, a positive response, in the very limited time, miracles, rever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atever the outcome, at least in the effort to write a story of epitaph tantandangdang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home观后感
影片仅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是导演历经15年筹备、穿越了54个国家,拍摄了120个景点,动用88000多名员工拍摄而成。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
这部电影无声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摄影师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还感受到了他那如天地般博大与宽广的胸怀。
本来应该是一部充斥着批判和控诉的片子,但他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与平和,没有感情的发泄,没有絮絮叨叨,有的只是陈列在我们眼前的真实画面和真实数据。
这一手法正如鲁迅所说的“: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乳酪。
”红肿丑陋的伤疤也可以被赞美的美艳无双。
影片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采用对地球大自然记录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程通过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
并通过地球不断的演变来告之世人:人类的存在时间仅有20万年,却已经打破这个存在了四千万年的地球的生态平衡。
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
灭绝。
人类的过渡开采己经危及到自己的家园。
但当人类意识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为时己晚。
人类只有十年时间去扭转这一趋势。
“越来越快”。
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
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赖都空前的加剧了。
相同的模式在不断取代文明间的差异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空前的拉开了。
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利益的需求,对资源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空前的加剧、加深。
深圳40年从一个渔村变成了大都市,许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几十年间从几十万增加到几千万。
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
贫穷的国家砍光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没有了木材可以制作。
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
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不知道。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与转变看来,不可谓不说人类的确是强大的,他们可以发现各种能源,利用各种能源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与丰富多彩。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类又是愚昧的。
不懂节制,滥采滥用,使地球的能源枯竭,也让自己走上了绝境而不
自知。
即使2012纯属虚构,再这样愚昧无知下去,世界末日还是会提早到来。
也许,有部分人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可是,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面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
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
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择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
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只有地球是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可是我们总是抱着一个地球毁灭了,还会有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