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数法》教案3-掌门1对1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一、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运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表示。
1.2 教学内容: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法的互换。
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宇宙中星星的数量,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1.3.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即用10的幂次方来表示数。
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如1.23×10^3表示1230。
1.3.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计数法表示练习,如将1230表示为科学计数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记法。
1.3.4 应用: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些较大的数,如宇宙中星星的数量。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练习将一些大数或小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记法。
1.5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科学计数法。
二、科学计数法的进位与借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加减运算。
2.2 教学内容: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
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复习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3.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如1.23×10^2+4.56×10^2=5.79×10^2。
讲解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如同底数相加减,指数不变,底数相乘除。
2.3.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的计数法加减练习,如1.23×10^2+4.56×10^2,3.45×10^3-1.23×10^3。
2.3.4 应用: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如计算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分享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分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掌握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科学计数法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和好奇心,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难点: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熟练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据处理。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教师的介绍和讲述,使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据处理。
3、练习法: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四、教学过程1、引入科学计数法是现代科学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简化大数的表示和处理。
例如,在计算地球距离太阳的时候,使用科学计数法可以将这个大数变成一个小数,从而减少计算中的出错概率。
2、知识讲解(1)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科学计数法是将数字表示成一定数目之内的位数,且最高位是1~9之间的整数,其他各位可以是0~9的十进制数。
科学计数法可以将大数变成小数,小数变成大数,同时也可以使数据处理更为方便。
(2)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将一个数x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时,可将其拆分为两部分: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和一个10的幂,用式子表示为:x=a×10^b其中,a是小数点第一个非零数字,b是和原数幂次相同的10的幂次方数,它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例如:176,200=1.762×10^50.000934=9.34×10^-4(3)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方法科学计数法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与普通的数学运算规律相同,但需要注意保持幂次相同,最后的结果也要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例如:(4.2×10^-6)÷(2×10^-3)=2.1×10^-4(4.2×10^-6)+(3×10^-6)=7.5×10^-63、应用演示例1:一个电子轰击地球的能量是1.02×10^-11焦,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求出将这个能量完全用于提高地球的温度时,每次轰击地球的表面温度升高多少度。
《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教案(5)-掌门1对1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掌门1对1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2.体验探索实验的有关过程;学会使用停表计时。
3.会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段的速度4.通过实验会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5.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6.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具学具:小球、斜面、钟表、刻度尺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问题:1、速度的物理意义和公式分别是什么?2、把速度的公式拆开来看有哪些物理量组成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启示:速度公式可知:里面有长度和时间组成,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把这两都测量出来,就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速度。
实际生活中怎么做的呢?我来先来看一段电影吧。
利用vcd播放径赛场地正在奔跑的长跑运动员影像,同学可以看出来在跑动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什么时间快,什么时间慢呢?引出实验测量。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让学生自己根据学案自己阅读课本内容并将相关空白填充,明确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
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1、实验设计请同学根据学案中合作探究的内容设计实验(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重新设计,脱离学案)完成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叙述一下,并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或纠正,完善实验过程。
2、实验的过程和方法:A、提出问题: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制定的计划: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一)实验成功的关键:会测时间。
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
必须专人操作。
所以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有理数》参考教案-掌门1对1
1.有理数-掌门1对1正数和负数一、复习引入:1.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中国地形图上的温度阅读。
(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ºC,10ºC,零下10ºC,零下30ºC。
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
2.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二、讲授新课:1.相反意义的量: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例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例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买出20辆自行车。
①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具有相反意义。
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②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2.正数和负数:①能用我们已经学的来很好的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示,零下5℃呢?也用5来表示,行吗?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
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
②怎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能否从天气预报出现的标记中,得到一些启发呢?在例1中,我们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为负。
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2千米应记作―2千米。
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记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注重作业质量,书写规范,保持页面整洁。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将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进行自查,确保答案正确,并对错题进行订正。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b.示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字表示为科学记数法,强调a的取值范围及n的确定方法。
c.讲解科学记数法与常规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规则,使学生掌握转换方法。
d.通过示例,讲解科学记数法在乘除运算中的运用,总结运算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汇报。
2.讨论主题:如何正确表示一个数的形式为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合理分工、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合作效果。
6.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他们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让学生计算一个物体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并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表示它们?
3.创设情境: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科学记数法的定义、表示方法、转换规则及运算规律。
2.教学过程:
a.教师讲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解释为什么需要使用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教案4-掌门1对1
科学记数法-掌门1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大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与数位的关系。
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大的数据。
因此通过众多的实例,让学生逐步感受到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优越性,同时,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对大数的数感。
为此,使学生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而如何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大数成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温故知新导语:(略)(出示幻灯一)1.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44万平方米,如果我们的军训在那里进行,你能想办法估计天安门广场最多可容纳多少站成方阵接受军训的学生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以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各小组选代表发言,集体交流意见。
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再次让学生感受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体验生活中的大数。
温故知新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约2亿册,居世界第五位。
(1)请调查本校图书馆某个书架所存放图书的数量.中国图书馆所藏的书需多少个这样的书架?(2)如果你所在班级的同学每人借阅10本书,那么中国图书馆的藏书大约可以供多少个这样班级的学生借阅?课前让学生先调查本校图书馆某个书架存放图书的数量,相互讨论,踊跃发言。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应用,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创设情境 3.生活中的大数(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0000千米2(3)我国信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83000000000元。
《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教案(4)-掌门1对1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掌门1对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过程与方法】1.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2.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3.学会通过实验收集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难点:学会通过实验收集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语一】我们学校即将开展秋季运动会,为了使我们班在这次运动会中,短跑方面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需要选拔出跑步速度最快的同学来参加,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由此引入新课——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导语二】提问: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今天,我们就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比较一下两位同学跑步的快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简要讲解1.本节探究什么问题?【点拨】课本从四位学生参加校运动会进行4×l00m接力赛跑的赛前训练,引出探究速度变化的问题。
这是从生活实际中提出来的问题,探究这个问题对提高训练成绩,在运动会中能否取得优异成绩有一定的意义。
2.怎样收集证据【说明】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对一个问题所做的解释,发表的见解都是个人观点或看法。
这些观点或看法是否正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怎样收集证据呢?【点拨】①收集证据可以先寻找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这种证据可以从图书馆、互联网或书店等处收集。
②自己做实验收集证据。
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从课本中的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问题【提示】可以参考第三节中“探究小汽车行驶时速度的变化”的做法设计探究方案,且允许三、汇报探究方案学生汇报探究方案,就是交流探究方案。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四、制定实验方案将学生的探究方案归纳整理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提出问题: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器材:斜槽(如图所示)、挡板、小钢球、计时器【点拨】将斜槽分成五等分,并装上挡板。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记数法》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二)能力训练要求1、借助身边的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2、会用简便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的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1、进一步感受大数.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教学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探索的方法.教具准备计算器投影片教学过程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大家都知道,100万是个很大的数了,那同学们想想,生活中有没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面几个数据.(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地球半径约为696000000米.(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师]我们注意到上面这几个数比100万还大.我们知道生活中比100万大的数还很多.但我们发现要表示这些较大的数非常麻烦.例如(5)中15万亿吨=15000000000000吨,这些较大的数写起来很麻烦,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呢?Ⅱ、讲授新课[生]老师,我们知道计算器的显示屏只能显示8位数或10位数.比8位数或10位数大的数,例如10004这个较大的数是如何用计算器来表示的呢?[师]同学们拿出计算器,在自己的计算器演示一下.[生]我连续地对1000进行平方运算、两次平方后,发现计算器上出现了“1.12”这样的显示.[师]它应该表示什么数呢?[生]它应该表示10004,即:1000,000,000,000.[师]计算器显示屏上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是不是“1”的指数,或“1.12”中的小数部分?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生]显示屏上的“12”既不是1的指数,也不是“1.12”的小数部分,因为“1.12”是10004计算的结果.10004=1000×1000×1000×100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2.所以我认为显示屏上的“12”表示10的指数.[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科学,我们把这种利用10的幂的形式记大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又是如何利用10的幂的形式记大数的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10的n次幂的规律和意义:101=10;102=10×10=100;103=10×10×10=1000;104=10×10×10×10=10000;……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生]10n表示“1”后面跟“n个0”的比较大的数.[师]你能得到何种启示呢?[生]我们可以借用10的幂的形式表示大数.如:1300000000=1.3×1000000000=1.3×1 09;696000000=6.96×100000000=6.96×108;300000000=3×100000000=3×108.[师]这位同学大胆的推理解决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示大数较麻烦的问题.[生]老师300000000=30×10000000=30×107.用30×107表示这个较大的数可以吗?[师]可以.但我们一般情况下,把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n为正整数)的形式时,为了统一标准,规定了a的范围即1≤a<10.同学们一块打开课本: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正整数,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下面我们看投影片,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些数.[生]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150000000=1.5×108千米.[生]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15万亿吨=15000000000000吨=1.5×1013吨.[师]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时,a的范围很明确,正整数n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可以确定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生]根据10的幂的规律,在记数时,10的指数n是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小1的自然数.如3 00000000它的整数位数是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即为3×108.Ⅲ、随堂练习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00=1×1041000000=1×106100000000=1×1082、一个正常人一年大约的心跳次数为:70×60×24×365=3.6792×107次.达到1亿次需(1×108)÷(3.6792×107)≈2.7(年)(使用计算器).补充练习:1、科学记数法就是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_____的形式,其中_____,_____.2、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00080000560000007400000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1074×1038.5×1067.04×1053.96×1044、一天有8.64×104秒,一年如果按365天计算,一年有多少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Ⅳ、做一做1、中国图书馆藏书约2700万册,居世界第五位.(1)调查本校图书馆某个书架所存放图书的数量.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书需多少个这样的书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2)调查本校的人数,如果每人借阅10本书,那么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大约可以供多少所这样的学校的学生借阅?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2、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米2.(1)天安门广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位受检阅的官兵?(2)如果1亿名群众排成一个方阵,那么占用的场地相当于多少个天安门广场?[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数进行描述.同时,复习科学记数法.Ⅴ、读一读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为959.7万千米2;俄罗斯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约为1707.0万千米2;加拿大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约为997.6万千米2.Ⅵ、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同学们经过大胆探索和合作交流,借助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了大数,并用a×10n(1≤a<10,n为正整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形式表示了比10大的数.。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标题: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概述:这个科学计数法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原则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掌握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法及其应用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应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法的方法。
3. 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值计算。
4. 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黑板,粉笔或白板,标尺,计算器等。
2. 学生:纸和铅笔,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如果要计算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该如何表示?”引导学生思考,慢慢引出科学计数法的需求。
例如,为了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字,我们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
步骤2: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0分钟)通过示意图或实际例子,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重点解释标准科学计数法表示法的格式,并强调幂次数的意义。
步骤3: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法(15分钟)教师提供几个普通数字,引导学生将其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法。
逐步展示转换的步骤,例如识别有效数字位,确定幂次数等。
步骤4:科学计数法的数值计算(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需要进行加减乘除的科学计数法表达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这些计算。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步骤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数值计算方法。
步骤5: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解答。
这些问题可以是与科学、工程或日常生活中的数字有关的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分析问题,然后利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解答。
步骤6: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要点和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在学生的参与中加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科学计数法教案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科学计数法教案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的1.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意义,以及科学计数法的使用方法。
1.2 学会将数值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并且读出。
1.3 理解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内容2.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即在计算或者表示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时候使用的一种计数法。
在科研中,数量巨大或数量极小的时候使用科学计数法能够使数值更加简洁、直观、方便与统计。
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如下:a × 10b其中a 称为尾数,b 称为指数,且0≤a<10。
2.2 科学计数法的基本转化方法(1)移动小数点法当一个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的时候,可以选择小数点的后移或者前移,使得数值变为10的整数次幂(如10,100,1000),小数点后的数字即为指数。
当向左移动小数点时,指数要加上相应的数位。
例如,将0.00276转化为科学计数法,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指数为-3。
(2)转化为指数幂先将大于等于1,小于10的数表示为a,将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t位变成一个小于10的数,那么这个数的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a×10^t。
2.3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区别与联系普通计数法与科学计数法在展示和分析数值时具有不同的优势,它们是数字的两种表示方法。
普通计数法由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使用的进位方法和个位数相同。
例如,346.98就是普通计数法。
而科学计数法旨在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时,可以使用指数,其中数字a都介于1和10之间,指数b表示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多少位。
三、教学过程3.1 教学引入在学习科学计数法时首先要引入这个知识的背景,如表明科学计数法的使用意义和历史。
3.2 学生思维体操通过良好的练习,能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会搜索规律性,找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例如:寻找规律0000000123000000123000001230001230012301231233.3 语言与符号的引导符号和语言是表示科学计数法重要的两种方式。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尊敬的教师,以下是一份关于科学计数法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您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科学计数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2.熟练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和表示。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2.科学计数法在科学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白板、笔等。
2.学生准备:笔、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可通过展示一些大数字(例如1,000,000,000;0.000000001)来引发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数字的表达方式是否方便。
Step 2: 讲解1.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大量或小量数值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基数和指数,将一个数表示成一个范围在1到10之间的小数与10的幂的乘积。
2.科学计数法的书写规则:一个数的科学计数法形式为M×10的n 次幂,其中M是一个范围在1至10之间的小数,n是一个整数。
3.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大数转换成科学计数法:将小数点向左移动,直到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为止,然后确定小数点移动的位数,该位数即为指数。
- 小数转换成科学计数法:将小数点向右移动,直到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为止,然后确定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并添加负号,该位数即为指数。
4.给出一些例子进行示范,并请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转换练习。
Step 3: 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并在黑板上逐步展示答案,供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以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
Step 4: 应用1.科学计数法在科学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天文学:太阳的质量是2 × 10^30千克。
- 化学:一个等离子体的温度是1.5 × 10^6摄氏度。
- 物理:光速是3 × 10^8米每秒。
2.与学生一起讨论科学计数法在真实世界中的其他应用,并协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最新人教版适用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最新人教版适用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最新人教版适用初二数学上册《[教案]科学计数法》科学的计数方法一学习目标:1、经历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a×10n的形式的过程。
2.能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字写成十进制形式,实现科学计数法在计算方便、快捷、方便方面的优势。
3.能够使用计算器计算科学的计数方法。
二学习过程(一)课前延伸:河流、湖泊和海洋是由水滴组成的。
每一滴水都含有许多水分子。
水分子的质量只有0.0000003克。
这样的数字写起来太麻烦了。
还有其他符号吗?让我们看一下教科书的125-126页,预习并填写以下内容。
任务一填写下表10的幂10-110-210-310-4表示的意义1/101/100化为小数0.10.011前面0的个数12提出问题:10的负整数指数幂用小数表示有什么规律吗?。
任务二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可以用科学的计数法表示,其中n的绝对值等于任务三,用计算器表示3×10-23(二) . 课堂提问1。
预览反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预习成果,初步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问题。
2、精讲点拨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字可以用科学符号×10N表示为±A,其中1≤ A.≤ 10,n为负整数,n的绝对值等于原始数字中第一个非零位数之前的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之前的零)一个小于零的数字写成一个数字乘以10的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负整数指数的绝对值是第一个数字前的零的个数。
3.拓展训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2(2)―0.0000307(3)0.0031(4)0.005674.实例分析安哥拉长毛兔最细的兔毛直径约为5×10-6,将这个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5.对于拓展训练,写下以下数字作为小数:(1)3.1×10-3(2)-2.8×10-46.实例分析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3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4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一个氢原子质量的多少倍?(三)巩固检测1.用科学的计数方法表示以下数字:(1)0.00003(2)―0.000308(3)0.0047(4)0.0007892.将下列各数写成小数:(1)4.2 × 10-3(2)-3.6 × 10-43.填空(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5.2×10()=0.00000524.计算(结果用科学的计数方法表示)(1)(7.3×10-5)×10-2(2)(2.6 × 10-8)(5.2 × 10-3)5.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体重约160千克,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重仅2克,一只蜂鸟相当于多少中鸵鸟的重量(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四)系统总结(五)教学反思:1.我掌握的知识:2、我不明白的问题:。
《科学记数法》教案2-掌门1对1
科学记数法-掌门1对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进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大数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借助熟悉的事物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
二、教学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三、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设想:本节课先从具体的实例来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即其意义,接着讲解把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让学生通过例子自己归纳总结,可以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同时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地方加以补充说明,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五、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后,安排了与生活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对较大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时,学会用科学的、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奠定基础。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多媒体投影“神州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图片,它绕地飞行14周,飞行轨迹近似看作圆,其半径约为6.71×103千米,总航程约为多少千米?2、目前我国总人口大约多少人?像这些大数书写和读起来都比较困难,那怎样表示才好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科学记数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了解到的现实背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1、你能说出102,103,104,105,分别等于多少吗?10n的意义和规律是什么?2、投影太阳到地球的光速图,问:刚才投影的图片中能用含有10的乘方的式子表示吗?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696 000=6.96×1000 000=6.96×105300 000 000=3×100 000 000=3×1086100000000=6.1×1000 000 000=6.1×1093、引导学生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形式,并指出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并指出这种表示方法就是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参考教案2-掌门1对1
课时课题:第二章第十节科学记数法-掌门1对1课型:新授课授课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2、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4、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
教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应用“以预习稿为载体的自主互动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及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展示自己的收获、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体会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优越性及必要性。
因此处理时以学生自主猜想、论证为主,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及总结规律和方法。
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检查学生预习稿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首先回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谁来给我们大体的介绍一下生1:当底数大于1时,幂增大的很快生2: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可以用乘方来表示,如:一百万可以用106来表示。
师:总结的非常好,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非常大的数,如:(投影展示生活中的大数),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这些数字,感受它们到底有多大。
生:认真观看这些数字,感受这些数字的巨大,在练习本上写这些数字,感受写起来很繁琐。
师:这么大的数字写起来必然很麻烦,有没有简化这些数字书写方法(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科学记数法(板书)二、探究活动,展示自我(一)探究活动1师:根据我们上几节课内容,在小组内完成探究活动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102=104=108=1010=请学生讨论回答(1)1021表示什么?(2)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3)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生讨论问题,小组内交流,展示答案)生(一组的代表):我们组的答案是:1021表示为21个10相乘,指数和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相等,比运算结果中的数位少1师:回答的非常好,大家都能理解了吗?生:能师:我希望大家能互相检测一下,把知识点落实到实处(二)探究活动2师:根据我们活动一的结论,完成下面的理解: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00=10000000=1000000000=生1:(板书结果)100000有5个0,所以可以写成105生2:可以根据小数点的位置变化,确定指数的变化生3:··· ··· ···(三)探究活动3小明想知道计算器是怎样表示数的大数的,于是他输入 1 000,连续地进行平方运算,两次平方后,发现计算器上出现了下图这样的显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科学计数法》教案
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数.
教 学流程
一、出示预习目标、重难点
教师指导明确以上目标、重 难点
二、学法引领
先回顾上节所学乘方 知识,再结合学案预习课本p44-45页内容。
在学生完成课本预习后组织学生完成学案。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研读课本,参照学案及重难点,快速完成学案自主学习1、2、3 题,进行科学计数法概念的掌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科学计数法》教案
课题:1.5.2科学计数法
教学目 标:
1、能明白什么是科学计数法。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和小数,并会读。
3、弄明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n位数时,这个数的位数n与 10
的指数的关系。.
4、教师深入小组巡回指导、把每组存在的问题及公共问题进行汇总
五、导学释疑
1、用科 学计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2、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 写成a×10 的形式,其中1≤|a|<10,n是比整数位数小1的数,要特别强调一个大于0小于1的数和一个小于-10的数的科学表示方法.
六、交流监测
完成能力提升,通过提问、交谈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测。
课后反思:
四、合作探究
认真学习课本例5,完成学案合作探究计算及思考。
以组为 单位,组长负责,组员可以2---3人一组,结合学案完成对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以提问方式进行。
河南省郑州高新区创启学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计数法》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科学计数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器,让学生体验科学计数法在计算过程中的便捷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能力,通过科学计数法的转换规则,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提升数学抽象思维;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建模,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科学计数法的基本运算和例题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举例:计算(3×10^3)÷(4×10^4)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得到0.75×10^7,正确结果应为0.75×10^-1。
(3)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实际问题中的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或不了解其数量级的概念。
举例:在处理如地球到太阳距离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的方法,形式为a×10^n,其中1≤|a|<10。它在科学研究、工程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例,说明如何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值,并讨论其优势。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互动中,分享解题思路,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教案(3)-掌门1对1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掌门1对1教学目标: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具:停表、米尺、斜面、小球、挡板等。
教法:讲解、讨论、实验、交流课型:科学探究课释疑知识点: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是有区别的。
不能将科学探究简化为实验,实验过程是探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究活动的计划,评估和交流显得更为重要。
一、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教师引导)例题:如图,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⑴提出问题:小球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吗?你提出的问题是:⑵猜想与假设:小球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你的猜想是: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想搞清楚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可以将斜面分成两段,分别利用测量的方法测出小球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较。
①由速度公式可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小球通过每一段的及所用的,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对应的速度。
②需要的器材有:。
思考:小球通过下半段的时间怎样测量呢?把小球放在B处开始下滑测时间,这样做对吗?你的观点是:。
③设计实验纪录表格,为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供依据。
⑷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何测小球下滑的路程?正确记录数据。
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数据可以更改吗?该怎样处理?⑸分析与论证:下面是一个小组测量的记录数据,请你帮他完成表格。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全程S1=100m t1=10s v1=上半段S2=50m t2=6s v2=下半段S3= t3= v3=结论:(6)评估、交流与合作:二、课堂练习:课后作业1、2、3三、小结(略)四、布置作业:1.写出探究报告,并分析得出结果。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2)-掌门1对1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掌门1对1一、学习目标:1. 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价与反思、合作与交流。
2. 会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的由来。
3. 学会查物质的密度表,并能说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
4. 会测量一些物质的密度。
5. 会应用物质的密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重点:①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②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通过密度概念的得出,渗透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学习活动:(一)怎样识别物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如:空气、水、泥土、石头、铁、铜等等。
每种物质又都有自己的特性。
如: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泥土是软的,石头是硬的,金属有光泽,非金属无光泽等等。
形状、颜色、软硬、气味等这些就是物质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鉴别物质。
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气味鉴别它是水还是酒精,可以根据它们的颜色及锈迹,鉴定是铜还是铁。
我们很多时候,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鉴别物质,现在我们桌上放的这两个物体,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通过上面的方法不能鉴别。
但我们可以通过物质特性来鉴别。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物质的这种特性。
实验探究想一想:(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2)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取不同的物质作研究对象,并选用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然后再取它们单位体积的质量作比较。
所谓单位体积的质量,就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全班同学分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以下证据:(1)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纯水的质量与体积;(2)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3)分别算出纯水、铁、铜、铝四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
各小组把本组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与合作,回答下面的问题(1)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大小相同?(2)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大小相同或相近?(3)表中有一个栏目“单位”,你是怎样填写的?能说出它的意义吗?将小组的结论整理在空白处(二)密度概念的引入这个比值就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说明这个特性,为此在物理学中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密度。
1对1新课教案-七年级数学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复习引入:1.说出103,―103,(―10)3、a n的底数、指数、幂。
2. 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32×32×32×32; ⎪⎭⎫ ⎝⎛-23⎪⎭⎫⎝⎛-23⎪⎭⎫ ⎝⎛-23⎪⎭⎫⎝⎛-23; -23×23×23×23;32222⨯⨯⨯3.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10。
思考,上述求乘方并讨论10的n 次幂的意义和规律;观察第3题:101=10,102=100,103=1000,104=10000, (1010)=10000000000。
10n中的n 表示n 个10相乘,它与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1)10n =321Λ00100个n ,n 恰巧是1后面0的个数;(2) 10n=321Λ位)1(0100+n ,比运算结果的位数少1。
反之,1后面有多少个0,10的幂指数就是多少,如43421070000000个=107。
思考:1000000可以写成10的几次幂?320000可以写成3.2与10的几次幂相乘?例1;已知光速是:300000000米/秒,从太阳发出的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00秒,那么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约是多少呢?300000000=3×100000000=3×810150000000000=1.5×100000000000=1.5×11102.练习:(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00000000000。
(2)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
1,任何一个数都可以表示成整数数位是一位数的数乘以10的n次幂的形式。
如:100=1×100=1×102;600=6×1000=6×103;7500=7.5×1000=7.5×103。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除及科学计数法-一对一辅导教案
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 年级 学科 授课教师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次课 共( )次课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2.会利用运算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其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乘除法混合运算2、乘法运算律及解题技巧 知识要点有理数的乘除运算1、有理数乘法法则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①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
(奇负偶正)②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2、乘法交换律:ab ba = 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 乘法分配律:()a b c ac bc +⨯=+3、倒数: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它们的乘积为1。
(如:-2与1-2) 注意:①零没有倒数②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等于本身的数汇总: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算术平方根于本身的数:0,1 平方根于本身的数:0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立方根于本身的数:0,1,-1【例1】⑴计算⑵计算【例2】⑴计算⑵计算⑶计算4、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且0不能作除数,否则无意义。
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数。
【例3】⑴计算⑵计算⑶计算⑷计算⑸计算【例4】⑴计算⑵计算⑶计算5、有理数的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奇负偶正”口诀的应用:⑴多重符号的化简⑵有理数乘法⑶有理数乘方注意:①非负数:a 2≥0;若a 2+|b|=0 ⇔ a=0,b=0; ②据规律 ⇒⎪⎪⎭⎪⎪⎬⎫⋅⋅⋅⋅⋅⋅⋅⋅⋅⋅⋅===100101101.01.022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立方呢? 6、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乘除,后加减; ·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 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记数法-掌门1对1
教学目标
△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
△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历史最高水平0大的数。
△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10的特征及科学记数法中n与数位的关系。
△难点:正确掌握n
学习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感受生活中常会遇到比100万还大的数。
△交流、讨论,猜想有没有简单的方法表示一个更大的数。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成本、标价、实际售价、利润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发探究
师生共同根据市场调查,讨论分析商品销售中的几个概念。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你们去做市场上的价格调查。
结果如何?
1、商场中,每件服装有一个标价价牌,标出服装的价钱。
2、少卖百分之三十的钱,会不会亏了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商场销售衣服不会做无本买卖,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
但我明白,这钱商场是如何赚到的,商场在进这件服装时,有一个进价,卖衣服时有一个标价,而标价可比进价目定高点,以死难者于打折后也比进价高,所以,商场不会亏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商场是如何赚钱的即如何获得利润的?
(1)进价:购进商品时的价格(有时也叫成本价)。
(2)售价:在销售商品时的售出价(有时称成交价,卖出价)
(3)标价:在销售时标出的价(有时称原价,定价)
(4)利润: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的纯收入,在教材中,我们就规定
利润=售价–进价
(5)利润率:利润占进价的百分率,即
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6)打折:卖货时,按照标价乘以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则称将标价进行了几
折。
或理解为:销售价占标价的百分率。
例如某种服装打8打即按标价的百分之八十出售。
探究新知、学习新课
问题提出:
问题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用工作之便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想一想:1、这15元的利润怎么来的?
2、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哪些是未知数?哪些是已知数?如何设未知数?相等关系是什么?
3、 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每件服装的标价: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
由此列出方程:
答:1、这15元的利润是这件服装的销售价与成本价的差。
2、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已知数:标价是成本价提高40%的价,售出时又以标价的80%出售,每件服装的利润是15元;未知数是:每件服装的成本但他。
故可设成本价为x 元,相等关系为:利润 = 售价–成本价。
4、 每件服装的标价:)(x x %40+元。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80%)401(∙∙+x 元
每件服装的利润:]%80%)401[(x x -∙+元
由此,列出方程为:15%80%)401(=-∙+x x
解: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为x 元,根据题意得:15%80%)401(=-∙+x x 解得:125=x
[例]小明的爸爸是某电器城销售部的经理,为了促销某种家用电器,需优惠顾客,打折出售此家用电器。
我们看问题。
问题2:某商品的进价5000元,标价为650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销售,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
[师]下面我们就来帮小明的爸爸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大家知道要解决它,除整体上审清题意,弄明白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外,最重要的便是相等关系。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题中的未知数如何设?相等关系如何找?经大家充分合作、交流意见后,派代表谈想法。
打折数低利润率就低折数增加,利润率也增加。
所以最低的利润率对应于最
低的折数,因此可设最低可打x 折。
相等关系即
利润率进价
进价折数标价=-⨯⨯%10)( 进价×(1+利润率)=标价×(折数×10)%
[师生共同完成]
解:设最低可打x 折,根据题意,得
5000(1+5%)=6500×10x%
解,得8≈x
答:最低可打8折
议一议
通过对《日历中的方程》《我变胖了》以及这一节的《打折销售》的学习,再根据以往学习的经验,我们来再一次分组讨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课时小节
1、能理解商品销售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及相等关系,熟练地应用“利润 = 售价 – 成本价”“利润率 = 利润÷成本价×100%”来寻找商品销售中的相等关系。
2、能联系以前研究过的问题,加深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课后作业
1、 课本习题157P 5.8,1、2
活动与探究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股民,在每一次的股票交易中是或盈利或亏损,某股民将甲、乙两种股票卖出,甲种股票卖出1500元,盈利用职权0%;乙种股票卖出1600元,但亏损20%。
该股民在这次交易中是盈利还是亏损?盈利或亏损多少元?
备课资料
(一)商品销售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以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背景内容大为丰富,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意识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将要谈到商品销售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此类问题主要有以下热点:
1、 求商品标价
[例1]某商品的进价是1530元,按商品标价的9折出售时,利润率是15%,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
2、 求商品进价
[例2]某商品的标价为320元,打9折销售时利润率为15.2%,此商品的进价为多少元?
3、求利润率
[例3]一商店将每台彩电先按进价提高40%,标出售价,然后广告宣传将以80%的优惠价出售,结果每台赚了300元,则经销这种产品的利润率是多少?
4、求折扣数
[例4]某商品的进价为1250元,按进价的120%标价,商店允许营业员在利润不低于8%的情况下打折销售,问营业员最低可以打几折销售此商品?
5、求盈亏
[例5]某商店有两种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盈利还是亏损?盈利或亏损了多少元?
(二)思维能力拓展
1、进价、标但他、利润率、折数之间的关系为:进价(1+利润率)-标价×(10×
折数)%
在此相等关系中,共有四个量,任意已知三个量,就可求出第四个量。
这正是数学中方程思想的渗透。
2、可借助商品销售中的概念及关系,通过列方程,解有关经济方面的问题如股票
问题等。
(三)参数在解应用题中的应用
先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题:
[例]甘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件成本价是400元,销售价为510元,本季度销售了m件,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该企业决定在降低销售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经过市场调研,预计下季度这种产品每件销售降低4%,销售量将提高10%,要使销售利润(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保持不变,该产品每件的成本价应降低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