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题 的有效 意见 以及 方法 。 关键 词 : 高性 能 ; 混 凝土 ; 质量 ; 施 工 中 图分类 号 : T U 7 4
文献标 识码 : A
高性能混凝土 的概念 是于 1 9 9 0 年 由美 细熟 悉。在配 比之前要 询问设计 员 的意见 , 据设计 图纸及 其施工 规范等 做好施 工方案 , 预 国政协 会 以及 国家标准 与技术 研究 院提 出 进行 交流 , 并 且还要结 合实地情况 进行看 产 并且及 时 向所 有操作 人员做好 技术 交底, 防因振 捣方 式 不对 而 造 成混 凝 土 分层 、 离 的, 其 目的是 为了强化工程实 践 以及规 范学 和当地的水文 、气 象以及地质 资料 的收集 , 表面浮 浆 、 麻面 等质量 问题, 进而 尽可 能 术研究方 向 , 这种概念很快 为世界各 国认可 这样才 能对混 凝 土的功 能和设 计 图的需 要 析 、 接受 。目 前美 国 、 法 国、 E t 本以及加拿大等发 达 国家都 开始 对高性 能混 凝土进 行大 量 的 投入, 以加快研究 。我 国也开始 了对 于高性 能混凝土 的研究工作 , 并 且正式将 其列入 了 国家重点研究项 目之一。 高性能混凝凝土作 为新一 代 的建筑 材料其 发展将 会成 为我 国 建筑业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
进行对接 。 除此之外 对于相 应的有关技 术信 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 保 息也要做好准备 。 证混凝 土的耐久 陛。 2 2对 原料的管理进行加强 。要 对原材 3 - 3二次振捣或多 次搓压 表面。 高强 、 高 掺加多种 外加剂 料 的信 息进行全面 的收 集 , 并精选 出质量优 性能混凝土在拌制过程 中, 质 的材料 。 材料在整个工程 中会 出现一些变 及掺和料 ,一般情况下 缓凝 4 小 时左 右 , 这 异 现象 , 对 质量 造成 影响 , 因此 收料员 应 当 段 时间 已浇混凝 土表 面 因环 境及 水泥 水化 对原 料的质量进行严 格把关 , 不合 格 的原料 作用失水较多 , 容易产 生收缩裂缝经 初凝前 不 但不许进场还 应当及时 的汇报 , 以此保证 二次振捣或 多次搓压 表面, 能有效防止表层 且通过 留置 的混凝 土试 块进行强度试 混凝土 的质量 。( 1 ) 由专 人对材 料进行测定 裂纹 , 以及定期 的检查 , 尤其是在 原料进场 以及储 验强 度提高 5 % 左右 。 存和计量 上应 当做到监控 的全方位 。( 2 ) 对 3 4在施工过程 中出现下列情况之 一应 于C 6 0 级别 的高强性混凝土 , 只需要 对本地 挖出混凝土。 不能保证混凝 土振捣 密实或对 区能够得 到的原料进行 优选就可 以 , 不需要 水工 建筑带 来不 利影 响的级 配错误 的混 凝 加 入特殊 材料 。并且 对 于材料要 求质 量稳 土料 ; 长 时间凝 固 、 超过 规定 时间 的混凝 土 定, 性能 指标 良好 , 并 且在 施工 期 内的主要 料 ; 下到高等级 混凝土浇筑 部位 的低 等级混 性 能不能太过 波动 。( 3 ) 对 于混凝 土的毛 细 凝土料 。 孔 进行填补处理可 以提高混凝 土强度 , 其原 3 5 在浇筑埋石混凝 土的时候应该严格 理为增加混凝 土密实性 。因而 , 在配料 中加 控制 施工单位 的埋石 量 、 埋石大小 并保证 埋 杜绝施工 单 入微米级 的细 颗粒 , 可以将混凝 土的毛 细孔 石 洁净以及埋石与模 板 的距离 , 填充 , 增加 密度。( 4 ) 选 择需要掺人的合适高 位 为了单 纯提高埋石率而放弃质量 。 在 施工 性能外加剂 。目 前, 砼的外加剂 品种较多 , 但 中努力确保埋石垂 直和水平 距离 , 以不 影响 商} 生 能复合 型外加剂 国内 尚不多 见 , 故应作 振捣为原则 , 提高埋 石混凝 土质量 。 3 . 6浇筑 完的混 凝土必须遮盖来 保温或 对 比试验后确定 。 2 - 3设计合理 的混凝 土配合 比。合理 的 者防雨 。 混凝 土配合 比由实验 室通过实 验确定 , 除满 4加强 高性 能混凝 土的养护 足强度 、 耐久 性要求 和节 约原材 料外 , 应该 混凝 土养 护有两个 目的 : 一是 创造使水 具有施 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 室设 计 泥得 以充 分水化 的条件 ,加速混 凝土硬 化 ; 二 是防止混凝 土成型后 因 E t 晒、 风吹 、 干燥 、 合 理的配 比, 必须 提供合 格的水泥 、 砂、 石。 2 A正确按设 计配合 比施工 。按施 工配 寒 冷等 自然 因素 的影 响而 出现 超 出正常 范 合 比施工 , 首先 要及时测 定砂 、 石含水 率 , 将 围的收缩 、 裂缝及破 坏等现 象。混凝土 的标 准养护 条件为 温度 ( 2 O ± 3 ) ℃, 相对 湿度保 持 设计配合 比换算为施工配合 比。 0 %以上 , 时间 2 8 d 。 在 实际工程 中一般无法 进行混凝 土强度 的测定 ,我们 以 2 8 天 9 而 只能采取措施 在经济 强度 为 准 , 为施 工简 便和 质量保 证 , 我 们一 保证标准养护 条件 , 混凝 般做 7 天试 块等 , 以对 混凝土强度 尽量根 据 实用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 的养 护效果 。 土 养护从 大 的范 围可分 为 自然 养护 与加热 其龄期测定其发展, 以明确确定其质量。 3高性能混凝土质量 的施工 中控制 养 护两类 。 参考文献 3 . 1在施工方案中事先确定施工缝预留 1 1 吴运福 . 试 论高性 能混凝 土质量 的控 制叨. 位置' 不能随意变更施 工缝的接槎处理一般 『 情况下应在 混凝土强度达 到 1 . 2 M p a 以上 时, 科技咨询导报 , 2 0 0 7 . 2 ] 邱鹏 飞. 高性能 混凝土质 量控 制之我 见叨.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清除水泥浮浆和松 f 动石子将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凿毛, 并用水 中小企业 管理 与科技( 上 旬刊) , 2 0 0 9 . 3 1 许 高峰 . 混凝 土工程质 量通病 的产 生及 防 冲洗干净, 不得积水, 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浇 『 治措施 1 . 博尔塔拉报, 2 0 0 7 . 抹表面后用混��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摘要: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商品混凝土。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比普通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更为严格的操作流程和监督过程。

本文从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和养护四个方面分析了保证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耐久性abstract: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roducts is a new kind of high technology of concrete, is greatly increase in ordinary concrete performance on the basis of modern concret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products. it to the design of the main indexes as dur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uses request, to the following key performance guaranteed: durability, applicability, strength, volume stability and economy. compared to common concrete products quality control,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roducts of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need more strict operation flow and supervision process. this paper, from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roducts of th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pouring andcuring four aspects analyzes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roducts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echnical methods and measures.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roducts; quality control; durability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简要介绍目前混凝土已是工程建设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22 .. 6水 ‘
拌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水 。 其质量应符合 《 混凝 土用水标 准)G 6— ) J3 J 20 的规定 。凡符合饮用水标准 的水 . 06 既可使用。 为防止发生破坏性碱骨料反应 . 当结构处于潮湿环境且骨料有碱 活性时 .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3 K . . g超时采取 O
21 .. 度 2强
求. 偏差不宜大于+ 0 m。 2m 混凝土 的强度是其最基本 的性能特征 。高层建筑 、 大跨度桥梁等 () 4 搅拌混凝 土前 . 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 的含水率 , 根据测的含水 都对混凝土强度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一般认 为 . 只要水胶 比低 于 1 . 率 的大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 比 . 4
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原则和原材料控制 .
2 配制 目 . 1 标其 主要影响因素
211耐久 性 ..
商性能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首先要保证 其满 足耐久性要求 . 与普 这 通 混凝土不同。耐 久性要求包括抗渗性 、 冻性 、 抗 抗化学侵蚀性 、 抗裂 性、 耐磨性和体积稳定性 以及碱一集料反应等。由于大多数造成混凝 土劣化的原因都 是有害介 质通过水的侵入而发生的 . 所以混凝土抗渗 性直接影响到混 凝土的运输混凝 土时 。应使罐 车高速旋转 2一 采 O
3s, 0 )但不得再次加水 。 () 3 杜绝现场 随意对混 凝土加水而加大流 动 陛, 那样会改变混凝
土的水胶 比. 降低了混凝土 的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工程特点 , 所处环境以及设计 、 施工 的要求 , 品种 和强度 选择 () 4 混凝土人模前 . 应把模板内的残渣清 扫干净 , 采用专用设 备测 配 制高性能混凝土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 定 混凝土 的温度 、 坍落度 、 含气量及泌水等工作性能 , 只有拌合物性能 ( 15 2 0 ) GB 7 — 0 7 规定 。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符合设计或配合 比要求 的混凝土方可入模 浇筑 。 222细 骨 料 .. () 5 混凝土浇筑时 . 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 , 间隙时间不 应采用级 配合理 、 质地均 匀坚固 、 吸水率底 、 孔隙率小 、 洁净 的天 得超过前层混凝土 的初凝 时间或 能重塑的时 间,不 得随意留置施工 然河砂 , 也可采用专 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 。 不宜使用山砂。 不得使用海 缝 。 砂 细度模数 M = . 3 x2 —. 6 0 () 6 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 时 , 应避免模板 和新 浇筑混凝土直接 223粗骨料 .- 受阳光照射. 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摩及附近的局部气温 应选 用级 配合理 、 粒形 良好 、 质地坚硬 、 洁净的碎石 , 也可采用碎 均不超过 4 %. 0 并尽可能避开最炎热 的时间段浇筑混凝土。混凝 土人 卵石 ,宜 采用砂岩石 。粒径宜 为 5 2 rm.最大公称 粒径不 宜大于 模温度宜控制在 5 3 ℃ -0 a ~0 2r 5 m。不得大过设计保护层厚度 的 2 或钢筋的最小间距的 3 a / 3 / 4 () 7 在浇筑混凝 土过程 中或浇筑完成时 , 如混凝 土表面泌水较多 , 2 .矿物掺合料 。(级 粉煤灰 、 .4 2 I 磨细矿粉 ) 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 土条件下 . 采取措施将水排 除。 I 级粉煤 灰需 水量比不应大于 1 0 细 度不应大于 1%. 0 %, 2 烧失量 () 8 混凝土振捣 过程 中 应避免重复振捣 , 也不能将振捣棒放在混 不应大于 3 %。磨 细矿粉 比表面积应3 O 5 0 /g 烧失量 不应大 于 凝土内平拖 . . O 5 ~ 0 m ̄ , K 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 , 应避免碰撞模板 、 钢筋及其它 3 %, . 需水量 比不应大于 1 %, O 0 活性指数不应小于 9 %(8 ) 0 5 2天 。 预埋件 。 225 ..外加 剂 () 9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 中及 时将入模混凝 土均 匀振捣密实 , 不得 采用减水率高 、 塌落度损失小 、 适量引气 、 质量 稳定 、 能满足混凝 随意加密振点或 漏振 . 每点的振捣时 间以表面泛浆或 ( 转第 1 下 3页 )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
久 性 能 ) 。
第一 步对粗骨料 的矿 物类 型和组 成要 通过 岩相 法进行
检 验 ,第 二 步 要 认 真 负 责 地 对 粗 骨 制在 0 1 % 以下 为宜 。粗 骨料应 .0 采用二级 配或 多级 配 ,进行 分 级采购 、分级存 放 、分级计
量 、凝 结 时 间 、抗 压 强 度 比 等 八 项 指 标 检 验 通 过 后 方 能 使
关键 词 : 高性 能 ; 混凝 土 ;生 产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中 图 分 类 号 :T 5 83 U 2.1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4 1 (0 1 3— 19— 2 6 2— 0 1 2 1 )0 0 2 0
量。 1 2 细 骨 料 .
3 混 凝 土的搅 拌
尽 量采用强 制式 搅 拌 机 ,且 以 大型 集 中搅 拌 站 为 主 , 移动性搅 拌 站 为辅 。搅 拌延 续 时 间主 要根 据搅 拌 机 类 型 、
大 于 3 ,另外 增 加 活性 指数 要 求 2 % 8天 大 于 7 % 。 0
物掺合料 的碱 含量 、氯 离子 含量 加 以限制 ,以及t 昆凝土 中
对 总 碱 含 量 、氯 离 子 含 量 的 限 制 ,增 加 了 混 凝 土 的 5 6天 强
度 、抗 冻 性 、抗 渗 性 、 电通 量 ( 氯 离 子 渗 透 ) 耐 久 性 项 抗 等
造成 了高 性 能 混 凝 土人 为 工 作 性 能 波 动 很 大 。 本 文 从 混 凝
能帮助提高混 凝土 的抗冻 性 、匀质 性 和工作 性 ,降低 泌水
率 ,改 善 骨 料 底 部 浆 体 的 泌 水 和 沉 陷 , 因 此 配 置 高 性 能 混
土原 料 选 择 、 配 合 比 设 计 、搅 拌 、现 场 生 产 中 出现 的 问 题 等 四 个 方 面 介 绍 了现 场 生 产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质 量 的 控 制 措 施 。 详 细 分析 了混 凝 土在 现 场 生 产 过 程 中 经 常 出现 的 问 题 的 原

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探讨

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探讨
质量安 全
ZHl l L ANGANQUAN
对高 性能混凝土 质量控制 的探讨
张 文 涛 ( 中铁 二 十 一 局集 团第 一 工程 有 限公 司 新疆 乌鲁 木 齐
摘 要
80 1 ) 3 0 1
本 文 系统地介 绍了就如何做好 高性 能混凝 土的质量 管理 与检测 , 并从 原材料 、 配合 比设 计、 生产 施工及合 格验收等
进行 , 达到设计 和验收标 准 。 4正确按 设 计 配合 比施 工 。首先 , . 要及 时测定 砂 、 石含
缝, 徐变小 ; 3 有很 高的抗渗性 。其 中高工作 性是 高性能混 () 凝 土必 须具 备 的首要条 件 。 即高 流动 性 、 高抗 分 离性 、 高间 隙通过性 、 高填充性 、 高密实性 、 高稳定 性 , 同时 具备低 成 并
确定其 质量 。 三、 高性 能混凝 土质量 的施工控 制
和 收缩产生 的裂缝 , 硬化 后有足 够 的强度 , 内部 孔 隙结构合
理 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 化学侵蚀 。
二、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 的原材料 和设计 配合 比控 制 1熟 悉施 工 图纸 , 真领 会设 计意 图。通 过同设计 人员 . 认

合 适 的 、 要 掺 人 的高 性 能 的 外 加 剂 。 目前 , 的 外 加 剂 品 需 砼
种较多 , 高性 能复合 型外 加剂 国 内 尚不多见 , 但 故应作对 比
试验后确定 。
3设 计合理 的混凝 土配合 比。合理 的混凝土 配合 比由实 .
验室通 过实验 确定 , 除满 足确 定 、 久性要 求 和节约原材 料 耐
本 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高性 能混凝 土具有 丰富 的技术 内容 , 尽管 同业对 高性能 混凝土 有不 同 的定 义 和解 释 ,但 彼此 均 认为 高性能 混凝土 的基本 特征是 按耐 久性 进行 设计 ,保 证 拌 和物易 于浇筑 和密实成 型 ,不发生 或尽 量少 发 生 由温度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第二合同段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九年十二月目录一、关键技术和施工措施 (1)二、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保证 (2)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 (5)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6)五、高性能混凝土拌合 (8)六、高性能混凝土运输 (10)七、高性能混凝土浇筑 (11)八、高性能混凝土养护 (13)九、高性能混凝土拆模 (15)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 (17)十一、高性能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2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为了建设一流的桥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满足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指标要求及工艺要求作为混凝土施工控制的重点.一、关键技术和施工措施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及高尺寸稳定性,其关键的技术和施工措施为:1.采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

2.采用球形粒形、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骨料,严格控制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空隙率,采用二级配碎石。

3.掺用优质的粉煤灰、磨细矿碴粉等矿物掺和料。

4.采用具有高效减水、适量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结构、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专用复合外加剂,尽量降低拌合水用量。

5.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和最大胶凝材料用量,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

6.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入模含气量和泌水率。

7.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作业程序,强化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过程,混凝土养护期间实行温度监控。

8.通过施工前对原材料品质和配合比混凝土耐久性进行检- 1 -验,施工过程对原材料品质和混凝土耐久性进行批量抽检,施工后对实体混凝土的表观质量进行检查,实现对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从而确保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能.二、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保证1.水泥水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品质应符合GB175—1999的有关规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m2/kg,碱含量不应超过0.60%,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应超过1。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四、 施工 中混凝 土质量 控制
( ) 一 原材料 的控制: 严格按配合 比要求进行原材料 , 原材料的品 牌, 质量 , 配均需符合要 求。施工过程 中不得随意更换或添加其他 级 材料。 ( ) 土和 易性的控制 : 二 混凝 在设计配合 比和进 行混凝土施工试 验时 , 除了强度和其他特性指标得到保证 以外 , 必须对混凝土的工作 性能即和易性有足够 的认识和重视。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混凝土 的 流动性, 粘聚性 , 保水性和坍落损失 四个方面的性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性能 混凝土特 点
( ) 一 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 可泵送、 为离析 , 便于浇筑密实。 ( ) 二 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 后的体积稳定 , 水化势低 , 不产生
微细裂缝 , 徐变小。 ( ) 三 有很高的抗渗性。其中高工作 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备 的首要条件 , 即高流动性 、 高抗 离析性 、 高间隙通过性 、 高填充 性、 高 密实性、 高稳定性 ; 并同时具备低成本 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 ( ) 四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 的体积稳定性 , 即混凝土在硬 化早
蔓垦
! 垒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刘 慧

( 中郊 隧道工程 局 第一公 司 江 苏南京 2 0 0 ) 1 0 0 要 : 些年 来 , 近 混凝 土在 建筑 工程 中的 应用越 来越 广 泛 , 凝 土的 强度 不 断提 高 , 混 某些 工程 根据 自身特 点 需要 , 在提 出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 。是在大幅度提高 普通 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 土。它以耐久 性作为设计 的主要指标 , 针对不同用途要求 , 对下列性能重点予 以保 证: 耐久性、 工作性 、 适用性、 强度 、 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 土 目前已被认作是将对建筑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一代建筑 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 高性 能; 混凝 土; 质量监控 ; 预防措施
1 棚谜 要提供质量合格的水泥、 砂、 石以及矿粉。 4 . 1 - 2 正确按照施工配比施工。 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首次提出,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 首先要快速及时的测量砂、 石以及矿粉的含水率, 然后将设计的配合比 美国政协会于 1 9 9 0 年召开的会议 中, 是 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 转化为施工的配合比。 4 . 1 - 3 加强x C N. H料的管理。 } 昆 凝土质量之间的差 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施工的混凝土 , 现如今 日 本、 加拿大、 美国等诸 异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 所以收料人员在施工前要把好质量关 , 多发达 国家都投入 了大量心思来研究商性能混凝土。我国自然科学基 杜绝次品进场。一旦发现不合规格的原材料, 则要立即上报 , 并及时采 金会 、 建材总局 、 建设部和铁道部也都已经决定对商 陛能混凝土的研究 取相应措施 ,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进行联合资助, 并正式将其列为国家重点科研材料。 4 . 2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 2高性 能混凝 土的概 念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 ,不仅要坚决贯彻执行施工 商} 生 1 能混凝土具有耐久l 生的基本特| ,在混凝土中掺人一定量的 规范要求, 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精细化管理。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 这在 专用复合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 , 并取用较少的水泥量和较低的水胶 比, 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对} 昆 凝土的外观质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 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 并具有 良 量进行控制 , 是在保 障了混凝土 的内在质量 , 例如耐久 l 生、 强度等其他 混凝土的适用性能等基础上进行的。 好工作 眭能和较高的耐久I 生。 2 . 1 高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方 面要进 行对 原材料 进行 控制 。在选 择原 材料 时要 严 格 的按照 并要确保其品牌 、 质量以及级配等都能符合规定。 2 . 1 . 1 商陛能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好 , 和易性好 、 不离析 、 不泌水 , 并且 配合 比要求来选择 , 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因此才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然而它具 施工 过程 中操作人 员不得 随意更 换或 增减原 材料 。 有高度敏感性 , 当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略有变化时, 其工作性能易发生 另一方面则要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合理控制。在混凝土施工实 突变 , 导致混凝土泌水 、 离析以及和易 陛差等问题。 所 以原材料的质量 、 验以及设计配合比的进程中 , 不但要保证强度等杼 『 生 指标 , 还必须对其 配合 比优化以及混凝土的运输、 搅拌、 浇筑、 振捣 以及养护, 甚至在施工 和易 陛等工作『 生 能有足够的了解与认识。 过程 中所采用的脱模剂和模板都会对商 陛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产生影 4 . 3 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响。 4 . 3 . 1 要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引气质量和引气量进行严格控制 , 2 . 1 . 2尽管各个行业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解释和定义都不相同, 但 引入混凝土中的气泡必须是均匀而稳定的小气泡,这样有利于改善混 不可否认的是商眭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 内容 ,并且也均认为它的 凝土的流动性与和易眭。 基本特征是按照耐久性来进行设计的。保证拌合物容易浇筑与密实成 4 . 3 . 2 岁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尤其要加强对混凝土用骨料 片状含量以及含泥量的检测, 保证骨料粗细用量适 中以及骨料 型, 避免由于温度差异和收缩所导致的裂缝问题 , 保证在商 眭能混凝土 的针状 、 在充分硬化之后也能有足够的强度 , 内部孔隙之间结构合理 , 并且内部 的级配与粒形合理 , 使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易密实 , 从而有效消除产生 气 泡 的物理原 因 。 还有较好的低渗透 f 生 和高度抗化学侵蚀陛。 2 . 2 商 陛能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4 . 3 3决定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基础之一是模板,因此必须保证模板 外观光洁, 按照规定采用大型的钢模板 , 从而减少模板问的接缝 。对其 2 . 2 . 1 强度好, 抗侵蚀能力灵活 , 高、 中、 低强度皆可。 接缝进行压缝时应采用 1 1 5 m m的厚橡胶条 , 橡胶条的宽度应该与钢模 2 . 2 . 2 工作 l 生 能 良好。流动『 生 能好、 坍落度损失小 , 混凝土在运输和 成型过程中不分层 、 不离析 、 不泌水, 易充满模型。 板的接 口宽度保持—致。 4 . 3 . 4分层铺设混凝土应尽可能使其大致平整, 混凝土的分层厚度 2 . 2 . 3 使用寿命长, 其体积具有较高的稳定 眭, 高性能} 昆 凝土在开始 硬化的早期有较低水化热 ,而在硬化的后期则具有少量的收缩变形情 应控制在振动棒的合理振动下, 达到上下层结合为—体。 摊铺料 由人工 进行, 不要用振动棒移动拌合物使其出现离析的现象 ; 摊料时其周围应 况。 3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受影响的因素分析 略高于中间, 并把靠近模板的粗骨料铲离开边向中; 混凝土混合料可以 3 . 1 测量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其抗压强度。 其抗压强度 等距离 的堆积便于摊平。 结束语 与混凝土使用水泥的强度是成正比的。 若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两者相等 , 那此时低标号水泥所配制出的混凝土比高标号水泥所配置出的抗压强 科学合理的温度监控手段能够有助于施工方精确掌握大体积混凝 从而指导大体积混凝土的科学施工。 据 度要f 艮 多。由此可见 , 水泥标号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混凝土的 土浇筑后内在的温度变化隋况 , 监测分析 ,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主要因素是大气温度和胶凝 抗 压强度 。 使用了低热水泥 、 骨料预冷、 降低了水泥用量 以及加强 3 . 2当水泥与粗细集料的品种与用量不发生改变时, 混凝土强度与 材料的水化热 , 水灰 比之间则成反比。此时, 若水灰 比较大, 则相对应的混凝土强度也 了覆盖养护等。通过这些外在手段只能降低降低混凝土的部分内外温 差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体积混凝土硬化时水化热导致温度裂缝形成 的 低; 反之 , 若水灰 比较小, 则其混凝土强度也相对较高。 3 . 3除此之外 , 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 混凝土 问题。其实 , 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 归根结底是对于操作人员 的强度要在温度和湿度这两个 限定条件下才能确保它的正常发展 , 并 的管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反映一个施工单位的管理水 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其进行养护。 平, 至少反映出了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的一种工作态度。因此 , 在施 工中必须明确管理出质量、 管理创效益。 4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参考 文献 4 . 1 对标准差进行控制 1 1 丁建平 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I J 1 . 低温建筑技术, 2 o o 8 ( 1 ) . 原材料和配合比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有一定离散型,但是通 『 f 2 1 许 红梅, 王忆 宁. 高性 能混凝土施 工质 量控制措 施阴. 铁道 建筑’ 2 0 1 0 ( 1 ) . 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使其达到最小值。对标准差进行控制主要从以 f 3 1 冯 乃谦 . 高性 能混凝 土的发 展与应 用田. 施 工技 术2 o o 3 ( 4 ) . 下几方面着手 : 4 . 1 . 1 设计适当的混凝土配合 比。 实验室通过一些实验来 4 ] 张红杰.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浅析l J 1 . 中国水运, 2 0 1 1 ( 7 ) . 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不仅要节约材料和满足其耐久性的要求 , 还 『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关键环节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关键环节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涉及原料、设计、拌和、施工工艺、环境等诸多因素和环节,是一个系统问题。

本文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认识,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及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一、首先谈一下高性能混凝土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

具体是:(1)拌合料工作性良好、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浇筑密实,即高流动性、不泌水、坍落度经时损失小;(2)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3)高耐久性即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抗冻性、耐磨性及抗碱骨料反应。

二、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原材料质量、配料误差、拌和效果、施工工艺和方法、混凝土养生等,以下就自己在实际施工生产中的经验和教训谈一下认为重要的环节。

1、原材料质量的影响: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是众所周知,但对同样合格的原材料由于技术指标的不同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些指标在实际施工中是容易被忽视的,如胶凝材料的需水量比、集料的颗粒级配和含水率、砂的细度模数。

(1)胶凝材料的需水量比变化对混凝土的用水量有很大影响,由于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矿粉的需水量比根据试验结果和市场情况来看,相对稳定,变化不大,对混凝土的用水量影响也很小,所以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控制是个关键。

平时粉煤灰的质量控制大多数是着重烧失量和细度,而需水量比我认为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拌和质量上比前两个指标更重要,下表就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同导致混凝土的用水量或减水剂用量不同。

如表中所示,由于1比2、3比4的需水量比大,相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材料混凝土1比2、3比4的用水量和减水剂用量要大。

在实际施工生产中首先在配合比设计时,根据粉煤灰不同的需水量比配制不同的配合比,其次在施工时,加强粉煤灰的需水量检测,根据需水量比的变化调整配合比,避免因用水量改变,引起水胶比改变,导致混凝土强度变化,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

1 概述
准与技 术研究 院和美 国政 协会于 1 9 召开会议 , 9 0年 首次提 出了
是将对建筑业 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一代建筑材料 。
为规范和强 化工程实 践与学术 研究 的发展方 向, 国国家标 2 高性 能混凝 土 的特点 美
1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 、 ) 可泵送 、 不离析 , 于浇筑密 实。2 便 )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 并很快被世 界各国所接受 。现在 , 国、 美 加 在凝结硬 化过程 中和硬 化后体 积稳定 , 水化 热低 , 不产生 微细裂 拿大 、 日本 等发 达 国家都 投入 很大 力 量进 行高 性能 混凝 土 的研 缝 , 徐变小 。3 有很高的抗渗性。其 中高工作性是 高性能混凝土 ) 究 。我 国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会 和建设 部 、 道部 、 铁 建材总局也 已 必须具备 的首要条件 , 即高流动性 、 高抗 分离性 、 间隙通过性 、 高 决定对高性 能混凝 土的研究进行联合 资助 , 并正式将高性能混凝 高填充性 、 高密实性 、 高稳定性 ; 同时具备低成本 的技术经济合 并 土研究列为 国家级重 点科研项 目。高性 能混凝 土 目前 已被认作 理 性 。 4 6 保 护 层 .
第3 6卷 第 1 5期

2 6 ・ 1
2 0 10年 5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n C 兀 瓜 E
Vo 6No 1 L3 ,5 Ma . 2 1 y 00
文章编号 :0 96 2 {0 0 1.2 60 10 .8 52 1 )50 1 .2

符合设计要求 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应粘结牢固。 密封严密不得有皱 折、 翘边和鼓泡
应与基层粘结 牢 固, 口严密 , 封 不得翘边

高性能高强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高性能高强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建 筑 工程 ljI
蒋 志浩
高性能高强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 点
( 河南省平顶山市建委新华 区环卫局 , 河南 平顶 山 4 70 ) 6 0 0
摘 要: 针对高性 能高强混凝土工程质量控 制要点进行 了论述 。 关键词: 高性 能; 高强 ; 混凝土; 质量控 制
有大坍落度, 不离析、 不泌水 、 减水增强 的效果, 一 2 加强施工质量的事中、 事后控制 般需经过多次配合比设计、优选并经过现场试拌 事中 控制以 检测和旁站为主 , 对原材料的投 后, 满足工程应用的高施工. 要求 , 1 生 并对混凝土后 料严格按照配合比 要求计量 , 特别注意控制外加剂 期强度发展没有不利影响, 才能正式确定所选用的 在混凝土中是否搅拌均匀;随时对混凝土水灰 比、 设计配合 比及外加剂。 坍落度进行抽查, 及时对施工 人员 进行质量安全严格督促施工 方进行施工质量的 自 自 查 纠 运用的矿物掺合性骨料主要分为两大类 : 陛{ 工作。 水硬 昆 2 在施工方案中事先确定施工缝预留位置 , . 1 合材料和非水硬性混合材料 , 部分降低水泥用 可以 量、 改善混凝土 的技术特陛, 品种主要有 : 高炉矿 不能随意变更, 砼施工缝 的留置应事先确定 , —般 渣 、 山灰、 火 硅灰、 细磨矿渣 、 细磨粉煤灰、 细磨沸 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 工的部位 , 一般要求 石、 页岩渣粉等等。矿物掺合料不仅有利于水化作 为 : : 柱 留置在板、 梁下部 2 - 0 0 3 厘米处 ; 与板连成 用及保证强度、 密实度和高施工性, 增加粒子密集 整体的高跨梁, 留置在板下部 2-0 03 厘米处 , - 主次 堆积, 减低孔隙率 , 目 而 对抵抗侵蚀和延缓性能退 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 施工缝留置在次梁 化等部存淀托 乍 。 1 用 跨度的中间的 l / 3范围内。承受动力的设备基础, 究掌握细掺料的科学分类和品质标准, 有科学依据 不允许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接槎处理— 晴 般 况下 的保证高强混凝土的高质量要求。 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 M a 2 p 以上时, 在已硬化的 1 .骨料的选择控制。混凝土中骨料体积大 混凝土表面清除水泥浮浆和松动石子, .4 2 将施工 缝处 工程师 对高强、高性能混疑土的质量控制工 约占 混凝土总体积的 7%-0 工程师既要注意 混凝土表面凿毛, 5 - %, 8 并用水冲洗干净 , 再用高标号水 作应以 事前控制为主 , 同时加强事 中、 事后等过程 强度指标满足 要求 , 重 更应l 点对骨料的粒型、 、 泥砂浆浇抹表面后用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 粒径 控制, 确保在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不出 差错。 级配、 杂质含量、 吸水率等作认真的检验 , 保证一定 土结合密实。 l 工程技术施工人员要高度熟悉施工图纸, 的强度富余和质量稳定, , 1 满足现阶段工程施工需 2 振捣方式的质量控制。施工 . 2 方要根据设计 认真领会酗 1 图, 意 充分认识到该部分混凝士在工 要 , 这样才能配制出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混凝土, 图纸及其施工规范等救 沲工方案 , 并且及时向所 程中 所发挥的作用, 并通过同没计人员 交换意见, 同时又能降低混凝土的生产威本, : 各种粗细 ̄g 的 有操作 ^ 做好 - e 4 、 员 技术交底, 大体积混凝土浇捣必须 经过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 , 收集水文、 地质、 气象 质量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 有专项方案 , 应合理分段、 分层进行 , 使混凝土沿高 等原 溃料 , 做好相应技术信息的收集准备工作 , 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办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 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 浇筑 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强度等性能指标检测, 选定合格 标准及检验办法》 , 规定 并采用饮用水拌制混凝土, 气温不宜超过 2℃, 8 并有专人做测温记录, 大体积 检测单位进行混凝土试配工作 , 并使其 具有_定的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矧 抖 胃水标准》 啥 的规定。 泵送混凝土泌水现象比较严重 , 混凝土在浇捣、 振 强度富余性。 1 3督促施工方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 捣过程中, 上升的泌水和泽 厕慰疑±坡面下流至 L 全面收集原材料信息, 2 通过选用高效减水 方是工程施工质量实施的主体, 为保证工程项 目 达 坑底 , 要求在侧模底部留出预留孔 , 垫层施工时应 剂、 超细矿物掺和料 、 纤维增强剂 、 、 水泥 集料等各 到预定的控制 目标, 施工单位要认真健全各项质量 有 利于及 时将 混g _浇 筑时 产 生 的泌水 和 浮浆排 t: q 种合格材料配比 掺和而得到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而 管理体系, 并逐项落实, 以保证高强 、 高性能混凝土 出坑外, 规范要求 自高处顷落的自由高度 , 不应超 各原材料性能是否匹配, 是否互相影响, 是能否获 施工质量落足实施要求, 过 2 超过 2 米; 米则应采用串筒或溜管使混凝土下 得高耐久性、 高施工性、 高强度混凝土的关键昕在。 作条件, 建立标准养护室 , 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 现场 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议施工单位采用二次振 1 不I 泥品种和化学成分对混凝土的影 试验员必须经过培训、 21 考核、 持证 岗; 在砼施工前 捣, 将运转着的振动棒以其 自 身的勤 逐渐插入混 响。选用水泥应根据混凝士结构的部位、 功能等不 进行技术交底, 且试块制作按 G 5 2 4 2 0 中 凝土中 B00-02 进行振捣 , 如果混凝土仍 可恢复塑性的程度 同情况, 并针对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 普通水泥等 有关条文执 要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相应的施工 使振动棒小心拔出时混凝土仍能 自 行。 行闭合 , 而不会 各水泥品种的性能进行选择。 笔者经过多年工作实 技术标准、 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完整的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中留下孔穴, 此时所 施加的二次振捣是适 践经验得知, 高强混凝土水化热作用最明 显的时间 ; 检查混凝土搅拌设备、 合的。二次振捣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 水 是在前 2 7 至 天集中体现 , 同时因昼夜温差、 季节 振动设备等现场设备, 必须齐全且检修完成 , 可以 平钢筋下 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 , 防止因混凝土沉落 天气影响、 混凝±收缩、 施工振捣及其他人为因素 投入使用; 如采用商品混凝±要对商品砼供应厂商 而出现的裂缝 , 增加混凝土密实度, 从而提高抗裂 影响所产生的拉应力等等超过混凝土 自身抗拉强 进行资格审查; 在施工混凝土以前 险查模板材料数 性。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 其表面水泥浮浆较厚, 在混 度从而导 致混凝土本: 身产生细小裂缝, 进而影响结 量、 材质是否符合现场使用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以 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 4 5 左右, 经 -b 初步按 构强度。因此选用水泥需注意选择质量稳定、 安定 前检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编制完成 且经审核 标高用长括尺括平,在终凝前用铁筒碾压数遍, 再 性好、 水化热低、 碱含量、 a 含量低的水泥。 CS 及批准。 在采用商品混凝土前要检查搅拌站的计量 用木蟹打磨压实, 以闭合收水裂缝。 严格检查运至 1 2外加剂的选用。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 器具是否具有有效的检测证明书, 2 搅拌后台的计量 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切落度指标, 混凝±到现场后严 土拌合过程中掺入的、 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士性能 控制体系 是否符合要求; 且在砼搅拌前 施工单位必 禁随意加水。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 的材料, 外加剂主要是指减水剂 、 泵送剂、 引气剂 、 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和试验报 件, 必须在混凝土的浇捣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 应有 膨胀剂、 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等, 其制作及使用必 告 , 水泥应有出厂 日 出厂合格证 、 期、 水泥强度 、 安 抗渗试块和强度试块。 须符合国家现行的 《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 、 混 定性试验报告、 砂石的试验报告和已经通过试配的 2 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 . 3 高强、 高性能混 等验 收标 准规定 砼配比 在砼开盘前认真组织水、 风、 土建 凝土在拌制过程中, 单, 电、 动、 掺加多种外加剂及掺和料, ~ 它是使混凝士提高密实性,提高强度最有效的途 工种预埋管 小时左右 , 这段时间已浇混凝±表 线埋件等的检查,办好隐蔽验收手续 , 般情况下缓凝 4 径。选用外加剂以��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摘要:由于普通混凝土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一样,但高性能混凝土由于使用了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合料并以较低水灰比设计,因此将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和结构与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与结构进行比较,就能较好地体现出高性能混凝土组成及结构特点。

本文主要探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1 引言国内外工程技术界都认为,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筋不产生锈蚀。

在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1]。

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2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经过对厂房结构一些微观检测,得出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如下:2.1 混凝土的碳化由于混凝土属于强碱性物质,加之其很容易与空气中的进行化学反应,发生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既降低了混凝土的碱度又使得钢筋表层的钝化膜消失,这直接引起了钢筋的锈蚀;经过观察发现碳化可以导致混凝土的收缩,伴随着产生裂纹,使得混凝土的腐蚀速率加快。

经过实验,发现碳化仅存在与混凝土表层,内层并没有发生碳化,其碳化深度为5cm。

2.2 大量硫酸根离子侵蚀此车间生产硫酸铵以及硫酸,所以存在有大量腐蚀性离子,它们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的水化产物溶解析出,它们具有很强的渗透性,通过空隙渗入混凝土内部,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如水化铝酸盐、氢氧化钙等发生反应,生成膨胀产物,同时吸水膨胀,因此将会有大量裂缝的产生同时混凝土结构的解体。

通过取样试验我们可以知道,硫酸根离子渗透到了混凝土的中部和表层,但内部没有发现,内部混凝土结构完好,因此我们推断出硫酸根离子的渗透深度已达大概10cm左右,而碳化深度只有5cm,其大于碳化深度。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浅析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浅析

第11卷第7期中国水运V ol .11N o.72011年7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J ul y 2011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张红杰,中交隧道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浅析张红杰(中交隧道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南京211100)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具有稳定的质量而建立的各项工序控制。

它是根据影响质量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工艺参数,借助统计图等统计工具,探求生产过程中测试数据变化的原因,对明显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生产控制在稳定的质量状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内在因素,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些方法和管理手段。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 7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7-0121-02一、引言为规范和强化工程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美国政协会于1990年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并很快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现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投入很大力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建设部、铁道部、建材总局也已决定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进行联合资助,并正式将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列立为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

高性能混凝土目前已被认作是将对建筑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一代建筑材料。

二、高性能混凝土特点高性能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政。

具体是:(1)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浇筑密实。

(2)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

(3)有很高的抗渗性。

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离析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定性;并同时具备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摘要: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任性等性能都有显着提高,满足了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从而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因此本文从混凝土配制技术、施工过程及养护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1 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严格的质量管理条件下制成的。

从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基本理论出发,要求其新搅拌混凝土进人硬化阶段后具有低空隙率、高弹性模量以及尽可能少的出现微裂缝等。

其措施就是要控制好新搅拌混凝土的各项流变参数指标来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体积密实、稳定,还要求具有高抗冻、高抗渗、高韧性、体积稳定、易施工等性能。

2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技术途径目前,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主要技术途径是除水泥、水、集料等原料外,掺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

(1)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硅粉,矿渣和粉煤灰等,它们主要的活性成分是活性siom2,活性siom2,可与界面上的水泥水化产物ca(oh)m2发生二次反应(即火山灰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水化硅酸钙凝胶沉积在界面的孔隙内,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和抗渗性。

另外,掺入的矿物掺合料取代了部分水泥,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初期水化热,从而减少温度裂缝。

(2)高效减水剂:外加剂在混凝士中的应用,对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耐久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产生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在保持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相同的情况下,能显著降低用水量的外加剂叫混凝土减水剂,又称为分散剂或塑化剂,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高效减水剂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分。

高效减水剂掺入新拌混凝土中,能够破坏水泥颗粒的絮凝结构,起到分散水泥颗粒及水泥水化颗粒的作用,从而释放絮凝结构中的自由水,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搅拌站如何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质量

搅拌站如何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质量

搅拌站如何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摘要: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我们很多人以为把重点放在混凝土振捣成型上,就把握住了质量控制的关键,其实这是一个片面的认识,而真正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搅拌站对混凝土的搅拌,因此,本文就混凝土搅拌站如何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质量谈谈看法。

关键词:搅拌站高性能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混凝土搅拌控制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的优劣,也关系到能否节约混凝土原材料和能否降低成本的问题;同时也决定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的优劣和劳动强度的大小;关系到环保和节能降耗。

因此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1、高性能混凝土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

具体是: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浇筑密实;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有很高的抗渗性。

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政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分离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定性;并同时具备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在发达国家的工程实践中已较广泛采用,我国尚处于试验研究、推广试用的起步阶段。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

2、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对搅拌站的要求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2.1搅拌主机搅拌主机按其搅拌方式分为强制式搅拌和自落式搅拌。

强制式搅拌机是目前国内外搅拌站使用的主流,它可以搅拌流动性、半干硬性和干硬性等多种混凝土。

浅析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与质量控制

浅析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与质量控制

比等工作性能 , 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及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
混凝土搅拌出罐后 , 严禁向混凝土内加水。 4 ) 采用插入式振 2 . 3 高体积稳定性 。商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弹性模量 、 低 收缩与徐变 、 人模浇筑。 附着式平板振捣器 、 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混凝土均 低温度变形特性, 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具有较低的水化热 , 硬化后期 动棒 、 可。但是, 振捣时必须避免碰撞模板 、 钢筋及预埋件且保证均匀振捣 , 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 体积稳定I 生较高。 )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较 陕, 一般 3 天能达到设计 2 4 高强度和韧性。水灰 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高性能混 不得漏振。5 ∞ 左右 , 7天能达到设计强度的 8 0 %左右。因而商性能混凝 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 、 减水率高, 大幅度降低了 强度的 6 混凝土单方用水量 , 其掺入的细掺合料( 矿物超细粉 ) 可以填充水泥颗 土早期养护特别重要 , 混凝 土浇注完毕后 , 柱、 墙、 桥墩等结构一般采 取带模养护为主, 浇水养护为辅 , 梁板等结构需及时覆盖 , 浇水养护 , 粒之间的空隙, 改善水泥界面结构 ,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 从而提高混 凝土强度和韧性。因此 , 商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 1 4 天。 2 . 5 降低工程造价。 商 幽; 昆 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 、 较高的体积稳定 4 小 结 . 1 商眭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韧性。高性能混凝土的高韧陛使其具 性、 良好的耐久陛和工艺性都能使其提高安全使用年限 , 减少结构尺 4 寸和钢筋 , 从而减少水泥使用量。 因此, 商l 生 能} 昆 凝土具有 良好的经济 有能较好的抵抗地震荷载 、 疲劳荷载及冲击荷载的能力 , 高性能混凝 土的高韧『 生可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剂或高性能纤维等措施得到 性, 大大降低工程总造价。 提高。 3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 . 2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 良好体积稳定l 生。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 3 . 1 商 陛能混凝土原材料控制。1 ) 水泥。配置商 I 生 能混凝土 , 水泥宜 4 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硅酸盐水泥 , 水泥的细度控制在 1 0 %, 碱含量小 性 , 表现在其较好的抵抗初期开裂性, 低的温度变形 、 低徐变及低的自 生 能} 昆 凝土的塌落度比较大, 但是如果将新型高效 于0 . 8 %, 氯离子含量小于 0 . 1 %。 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 收缩变形 。虽然商 l 尽可能地降低单方用水量 , 可以防止离析。 告, 并按照规范要求批量进行复检 , 水泥的技术 陛能指标体积安定性 、 减水剂和增粘剂一起使用 , 细度 、 凝结时间、 强度 、 比重与容重 、 水化热均需要符合国家现行相应 浇筑振实后 , 立 即加以覆盖养护 , 避免太阳光照射和风吹, 防止混凝土 的水分蒸发 , 这样商I 生 能混凝土早期开裂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商性 水泥标准的规定。2 ) 砂。 配置商 陛能混凝土 , 砂宜选用质地坚硬、 含泥 量少、 平均粒径较大级配 良好的天然 中粗砂 , 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干缩 , 能混凝土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防止开裂十分有利。 减少水化热量。含泥量应不大于 2 %, 砂必须有按规定复检合格报告。 4 . 3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长期的力学 洼能稳定性。掺加大量细掺合料 3 ) 粗骨料 。配置商 陛能混凝土 , 宜选用表面粗糙 、 外形有棱角 、 针片状 ( 如粉煤灰 ) 的高性能混凝土 , 不论是在标准养护还是在蒸压养护条件 含量低 、 强度高 、 吸水率低 、 级配 良好的硬质砂岩 、 石灰岩 、 花岗岩 、 玄 下 , 其3 6 0 d 龄期 的单位徐变应力的徐变值均小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 武岩碎石。因为粗骨料粒径较大 、 级配 良好 、 含泥量少 , 既可以减少用 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单位徐变应力 的徐变值仅为普通混凝土 的 水量 , 也可以相应减d " . z k 泥用量 , 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和泌水现 5 0 %左右 。 商胜能混凝土长期的力学稳定性使其在长期的荷载作用及 象。 因此 , 配置商 陛能混凝土的硬质砂岩、 石灰岩、 花岗岩、 玄武岩碎石 恶劣环境侵蚀下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保持稳 压碎指标应不大于 8 %,针片状含量应不大干 1 0 %,含泥量应低于 定 。 . 4 商 性能混凝土具有经济 陛。通过掺入细掺合料和高性能化学外 1 6 ,粗骨料水溶性氯化物折合氯离子含量应不超过粗骨料质量 的 4 改善 了混凝土的性能, 增加了 0 . 0 2 %, 碎石必须有按规定复检合格报告。 4 ) 细掺合料。 细掺合料是高 加剂的技术途径来配制商 混凝土 ,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建筑设备和建筑技术的进步,而且积极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提高了我国住宅建设项目的质量,促进了我国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投资。

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积极促进了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高性能混凝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广泛推广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还可以对优化房屋结构性能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引言:随着建筑工程对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房屋的质量需要更好的建筑材料,也需要性能更强大的原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强度高、耐久性强及性价比高,受到越来越多工程施工人员的青睐。

但在实际使用中,高性能混凝土建造的工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对工程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会带来坍塌现象,这些都是因为在对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其配比方法和施工方法,生产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这对工程建设的进度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损害,因此需要对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施工质量控制做好研究。

一、高性能混凝土概述高性能混凝土以其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及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工程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接触到高性能混凝土,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性能混凝土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给工程结构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工程结构的坍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设计与施工的分离、缺少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等原因引起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

要实现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形成合格的建筑产品,就需要充分掌握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形成过程和影响其质量的各种因素。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贯穿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养护等各个环节,其质量控制就必须贯穿于高性能混凝土形成全过程,只有控制好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与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才能最终形成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产品。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建筑与工程 o
S INC C E E&T C NO O F MA I E H L GYI OR TON N
20 0 8年
第 7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吴 艳 卢 良 岳吉 双 ( 中交 ~航局 四公 司检 测 中心 天 津 凝 土 的 指 标 高 、 制 严 , 量 控 制 是 一 个 全 面 而 复 杂 的 问题 。 文结 合 高性 能 混 凝 土 的技 术 特 点 从 原 材 料 、 高 控 质 本 配合 比设 计 、
施 工等 环 节 进 行 了分析 , 结 出 了配 制 高 性 能混 凝 土应 采 取 的 措 施 和 施 工过 程 应 注 意 的 问题 。 总
【 键 词 】 性 能混 凝 土 ; 量 控 制 ; 关 高 质 配合 比设 计 ; 工 ; 材 料 施 原
在 高性 能 混 凝 土 配 制 过 程 中 , 高效 减 水 剂 与 水 泥 的匹 配 问 题 比普 0前 言 . 应 近 年 来 , 着 我 国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和 科 技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筑 通 混 凝 土要 严 格 的多 , 先 进 行 外加 剂与 水 泥 的匹 配 性 试 验 。在 选 用 随 建 应 0 其 业 对 混 凝 土 的 使 用 寿 命 、 作 性 能 等 都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 也 是 节 外 加 剂 时 . 选 用 减 水 率 不 宜 小 于 2 % . 氯 离 子含 量 不 大 于 胶 凝 材 工 这 . %。 使 用 高效 减 水 剂 是 配 制 高 性能 凝 土 的 关 键 。 昆 约能 源 、 免 浪 费 、 少 财 政 开 支 走 可 持 续发 展 道 路 的必 然 选 择 。 别 料 总 重 量 的 01 避 减 特 21 .. 物 掺合 料 的选 择 为使 混 凝 土 获 得 高 性 能 ,必 须 使 用 矿 4矿 是 一 些 重 点 工 程 的安 全 使 用 寿 命 , 系 到 我 国 国 民 经济 长 期 、 定 、 关 稳 持 如 矿 配 续 发 展 的百 年 大 计 . 在港 口工 程 中显 得 尤 其 突 出 。 高性 能 混凝 土 具有 物 掺 合 料 . 粉煤 灰 、 渣 粉 和 硅 灰 等 。 制 高性 能 混 凝 土 的 掺合 料 的 磨 5—O 粉 2 —0 硅 5 显 著 的经 济 效 益 和社 会 效益 , 的发 展 适 应 了社 会 发 展 的需 求 , 年 掺 人 量 如 下 : 细 粒 化 高 炉 矿 渣 ,0 8%; 煤 灰 ,5 4 % ; 粉 , — 它 近 1 % ,注 : 细 粒 化 高 炉 矿 渣 和粉 煤 灰 的掺 量 以胶 凝 材 料 质 量 百 分 比 0 ( 磨 来 得 到 了越 来 越 多地 应用 与 研 究 。 计 , 粉 掺人 量 以水 泥 质 量 百 分 比计 ) 硅 。优 质 粉 煤 灰 还 具 有 减 水 效 应 , 1性 能混 凝 土 的定 义 . 还 所 谓 高 性 能 混凝 土就 是 用 常 规 材 料 、 规 工艺 、 常 温 下 , 低 水 其 作 用 不 仅 可 以 提 高混 凝 土 的 物 理 力学 性 能 和 耐久 性 能 , 能 改 善 混 常 在 以 增加 混 凝 土 的 内 聚力 , 善混 凝 土 的 和 易 性 。 改 为保 证 混 胶 比、 大掺 量 优 质 掺 合料 和 较 严 格 的 质 量 控 制 制作 的 高 耐 久 性 、 尺 凝 土 的工 作性 , 高 级 寸稳 定 性 、 良好 的工 作 性 及 较 高 强 度 的混 凝 土 。l 技 术 指 标 见 表 1 凝 土 的 良好 性 能 ,粉 煤 灰 应选 用 优 质 或 I 粉煤 灰 ,矿 渣 粉 应 选 用 l 其 。 ¥ 5以上 的矿 渣 粉 ,硅 灰 中 SO 含 量 不小 于 8 % , 比表 面 积 不 小 于 9 i: 5 表 1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技 术 指标 10 m2 g 含 水 率 不 大 于 3 , 泥 和矿 物 掺合 料 的 总量 不应 大 于 6 0 80 / . k % 水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
为规范和强化工程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美国政协会于1990年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并很快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现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投入很大力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建设部、铁道部、建材总局也已决定对高性能政的研究进行联合资助,并正式将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列立为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

高性能政目前已被认作是将对建筑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一代建筑材料。

1 高性能混凝土特点
高性能政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政。

具体是:
1.1 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浇筑密实。

1.2 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

1.3 有很高的抗渗性。

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政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分离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定性;并同时具备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目前,高性能政在发达国家的工程实践中已较广泛采用,我国尚处于试验研究、推广试用的起步阶段。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

从我国目前的及优选并经过现场试拌后,检验砼坍落度的经时损失满足规范设计施工水平出发,强度等级达到或超过C50的混土被定义为要求,满足工程应用的高施工性要求,才能正式确定所选用的高强混凝土。

而且随着工程建设的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的使频率越来越高,对其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

2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原材料和设计配合比控制
2.1 熟悉施工图纸,认真领会设计意图。

通过同设计人员交换意见,并经过现场实地勘察,收集水文、地质、气象等原始资料,对施工图设计混凝土应承担功能作全面了解,并做好相应技术信息的收集准备工作。

2.2 全面收集原材料信息,精选原材料。

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

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2.2.1 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料、储存、计量应全方位监控。

2.2.2 配制C60级高强混凝土,不需要用特殊的材料,但必须对本地区所能得到的所有原材料进行优选。

除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质量稳定,即在一定时期内(至少在施工期内)主要性能没有太大的波动。

2.2.3 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必须采取措施将毛细孔填满,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因而,需要在砼配比中,加入微米级径增密处理的超细活性颗粒。

使其在水泥浆微细空隙中水化,减少和填充毛细孔,达到增强和增密作用。

2.2.4 选择合适的需要掺入的高性能的外加剂。

目前,砼的外加剂品种较多,但高性能复合型外加剂国内尚不多见,故应作对比试验后确定。

2.3 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

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

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4 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
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我们以28天强度为准,为施工简便和质量保证,我们一般做7天试块等,以对混凝土强度尽量根据其龄期测定其发展,以明确确定其质量。

3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施工中控制
3.1 在施工方案中事先确定施工缝预留位置,不能随意变更,施工缝的接槎处理一般情况下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8以上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清除水泥浮浆和松动石子,将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不得积水,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浇抹表面后用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IS混凝土结合密实。

3.2 振捣方式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其施工规范等做好施工方案,并且及时向所有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因振捣方式不对而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麻面等质量问题,进而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3 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掺加多种外加剂及掺和料,一般情况下缓凝4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已浇混凝土表面因环境及水泥水化作用失水较多,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经初凝前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能有效防止表层裂纹,且通过留置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提高5%左右。

3.4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挖出混凝土。

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水工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
混凝土料。

3.5 在浇筑埋石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埋石量、埋石大小并保证埋石洁净以及埋石与模板的距离,杜绝施工单位为了单纯提高埋石率而放弃质量。

在施工中努力确保埋石垂直和水平距离,以不影响振捣为原则,提高埋石混凝土质量。

3.6 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4 加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有两个目的:一是创造使水泥得以充分水化的条件,加速混凝土硬化;二是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日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收缩、裂缝及破坏等现象。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时间28d。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无法保证标准养护条件,而只能采取措施在经济实用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养护效果。

混凝土养护从大的范围可分为自然养护与加热养护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