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快繁技术
植物快繁新技术
04
植物快繁新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Chapter
植物快繁新技术的优势
繁殖速度快
繁殖材料丰富
繁殖品质优良
节省空间和时间成本
植物快繁新技术采用离体培养 、组织培养等高效繁殖方式, 比传统繁殖方式速度更快,可 大量快速繁殖优质植物。
植物快繁新技术可以使用各种 植物组织、器官、细胞、原生 质体等作为繁殖材料,不受季 节、地域限制,极大丰富了繁 殖材料来源。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三
抗逆性增强
01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逆相关基因导入作物中,从而提高作
物对逆境(如干旱、盐碱、低温等)的耐受能力。
产量提升
02
抗逆性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逆境影响较小,能够保持较高的产
量和品质。
生态效益
03
抗逆性作物的推广种植,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
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植物快繁新技术可以通过无性 繁殖方式,保留母株的优良性 状,保证繁殖品质的一致性, 且可以避免有性繁殖带来的基 因变异。
植物快繁新技术可以在实验室 等室内环境中进行,节省了大 量耕地和时间成本,同时也避 免了自然环境下繁殖过程中的 病虫害等问题。
植物快繁新技术的挑战
技术难度大
植物快繁新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难度较大,需要掌握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 、遗传学等多学科知识。
繁殖材料选择和处理难
不同的植物组织和器官对于离体培养和组织培养 等快繁技术的适应性不同,如何选择和处理繁殖 材料是技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一大挑战。
设备成本高
植物快繁新技术需要使用各种高精密度的仪器设 备和实验室设施,设备成本较高,也增加了技术 难度和成本。
植物组织培养 第六章 植物离体快繁
一、植物离体快繁的意义 二、离体快繁的方法 三、离体快繁中存在问题 四、几种植物的离体快繁技术
一、植物离体快繁的意义
1.植物繁殖类型
植物 繁殖
有性 繁殖
无性 繁殖
扦插
嫁接
常规无性繁殖
压条 分株
埋条
非试管快繁
在计算机控制环境条件下 的快繁技术(如扦插)
离体快繁 植物组织培养
一、植物离体快繁的意义
• 强度:光照弱,易产生玻璃化现象。
三、离体快繁中存在问题
• 4)琼脂浓度低:
• 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低时玻璃化苗比例增加,
水浸状严重,苗向上长。随着琼脂浓度的 增加,玻璃化苗比例减少。 • 但过硬的培养基影响了养分的吸收,试管 苗生长减慢,分蘖亦减少。因此,琼脂的 浓度一定要适当。
三、离体快繁中存在问题
三、离体快繁中存在问题
•2.褐化: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中后,外植体 或与培养基接触部位出现变褐色的现象。
•褐化后果:不加以控制,外植体会死亡。 •引起原因:切割后,使液泡中的多酚物质与细胞质 中多酚氧化酶接触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醌类物质。 •在自然界中,褐化(多酚物质与多酚氧化酶反应) 是主动防御机制,防止病原菌感染的自卫措施。
• 2.茎芽增殖途径:在培养过程中使其产生大 量无根试管苗。
•
侧芽增殖途径
• 途径有:不定芽增殖途径
•
体细胞胚增殖途径
• (增加 P105图8-1)
二、离体快繁的方法
• 2.茎芽增殖途径:在培养过程中使其产生大 量无根试管苗。
•
侧芽增殖途径
• 途径有:不定芽增殖途径
•
体细胞胚增殖途径
• (增加 P105图8-1)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它能够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脱毒和基因转化。
在植物学研究和植物育种领域,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领域。
1. 快繁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快繁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的一小部分组织或细胞,通过体外条件培养,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繁殖速度,缩短繁殖周期,是进行新种质创制、遗传改良和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快繁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和微繁殖等。
1.1 离体培养离体培养是将植物体表层(如幼叶、幼茎)或内部组织(如胚乳、子叶)分离出来,移入含有适当营养盐和植物生长调节物的培养基中培养。
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添加合适的植物生长激素,可以诱导组织分化和再生形成新植株。
1.2 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是植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损伤后,经过细胞分裂和组织再生形成的一种未分化的组织。
愈伤组织培养是利用这种特殊组织进行快速繁殖的一种方法,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物,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再生形成新植株。
1.3 微繁殖微繁殖是利用植物的微小芽或胚珠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
通过培养条件的控制和植物激素的添加,可以诱导微小芽或胚珠快速生长并形成新植株。
2. 脱毒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此会影响到组织培养的效果。
脱毒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一种重要技术。
脱毒技术能够有效地清除植物体内的病原体,提高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和繁殖效率。
2.1 生物脱毒生物脱毒是利用生物制剂对植物体内的病原体进行清除的方法。
通过培养环境中添加含有特定菌株或真菌的生物剂,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病原体的清除和组织的健康再生。
2.2 生理脱毒生理脱毒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代谢特性进行脱毒的方法。
通过调节培养条件和添加特定的营养物质,可以激活植物的生理代谢活性,加速病原体的清除和组织的再生。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综述李西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工程系2002级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摘要:脱除病毒是植物组织培养深入探讨研究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本文结合在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情况,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植物脱除病毒的热处理、茎尖培养和抗病毒药剂三种方法的原理、发展史和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
本文以马铃薯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热处理加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马铃薯脱毒苗的具体技术方法,脱毒率可达100%。
同时还对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关键词:茎尖培养,组织培养,快繁脱毒技术,病毒检测,应用前景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1.1 研究简史自从1943年怀特(White)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学说及诸多后学者(Steward,1958,Guha和Marteshwari,1964)相继证实后,引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快繁技术的勃然兴起。
我国的专家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后也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创造了很多新方法、新技术,提出不少新成果,开拓了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新局面[1]。
目前采用组织培养脱病毒快繁及离体快繁生产株苗的技术已发展相当成熟[2]。
脱毒株苗具有无杂菌、适应能力较强、繁育较快、质量优、抗性好、分蘖性强、繁殖系数高、大批量生产、周年供应、便于运输等优点,已得到有关专家的鉴定及高度评价和种植试验区、种植产区果农的认可。
例如脱毒马铃薯、脱毒红薯、脱毒生姜、脱毒大蒜、脱毒草莓、脱毒苗木、脱毒花卉等等,已成为现代农民致富的新宠[2]。
1.2 植物组织培养和脱毒快繁的定义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
第四节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七)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1.试管苗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 2.试管苗的特点 3.试管苗的驯化 4.试管苗的移栽 5.苗期管理
讲课教师:郭广领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1.试管苗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
(1)高温且恒温:温度控制在25±2℃ 。 (2)高湿:瓶内相对湿度接近于100% 。 (3)弱光:组织培养中的光强与太阳光相比 一般很弱,故幼苗生长也较弱,2000~3000 Lx
讲课教师:郭广领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课后热身
1、怎样选择和处理外植体? 2、怎样进行外植体的表面灭菌与接种?
3、外植体发育的方式有哪些? 4、试管苗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怎样进行试管苗 的移栽?怎么对驯化的试管苗进行管理?
讲课教师:郭广领
讲课教师:郭广领
思考一下: 提高生根率的措施有哪些?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1)培养基内矿物元素浓度高时有利于发生茎叶,而 较低时有利于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或1/2大量元 素培养基) (2)培养基中去掉细胞分裂素,加入适量的生长素。 (CTK/IAA比值低时有利于生根)
(3)生根培养基的蔗糖用量可适当减少,用1.5%~ 2%的浓度,以减少试管苗对异养条件的依赖。 (4)提高光照强度,促进光合作用。
讲课教师:郭广领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四)外植体的接种
1. 打开已准备好的培养基瓶盖或封口膜,将三 角瓶倾斜拿在手中,使瓶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并 将瓶口在火焰上方转动灼烧数秒钟。 2. 用镊子夹取一块切好的外植体送入瓶内,轻 轻插在培养基上。 3. 将叶片背面接触培养基,茎尖、茎段要按其 生长极性的上下端,正放在培养基上。外植体接 种以每瓶放一枚组块为宜。 4. 接完种后,将瓶口在火焰上再灼烧数秒钟, 盖上瓶盖或封口膜。然后再接下一瓶,直到全部 接种完毕。 5. 做好记录,注明处理材料的物种名称、处理 方法、接种日期等。
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植物组培快繁技术是一种通过离体培养方式,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进行快速繁殖的技术方法。
在农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快速繁殖经济作物和珍贵植物种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繁殖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当前,植物资源日益枯竭,而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可以快速大批量地繁殖珍贵植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植物资源的紧缺状况。
研究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组培快繁技术在植物繁殖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欧李优系为代表的组培快繁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繁殖快速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对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优质种苗资源,推动植物繁殖领域的发展,为构建美丽乡村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开展对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在植物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的应用潜力,以及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通过对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可以提高植物繁殖速度,促进植物品种的保存和更新,加快新品种选育的进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技术支持。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索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在解决植物疾病、害虫和环境胁迫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为改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并为其在农业生产和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3 研究意义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该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植物繁殖效率,加快繁殖周期,节省时间和成本。
通过组培快繁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健康的植株,满足市场需求,并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繁殖方法中存在的病虫害传播、资源浪费等问题,保证繁殖过程的纯净性和稳定性。
植物组织快繁技术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原理
茎尖
离体培养
原球茎
形成新原球茎
切成3~6块
接种在新配置的培养基
停止 切块
长成完整植株
1、无菌培养系的建立 2、茎芽增殖 3、壮苗与生根 4、试管苗移栽与保护
1、无菌培养系的建立
1)外植体
❖ 外植体:所谓外植体,就是第一次接种用的离体植物材料
1、用于稀缺或急需良种植物的繁殖 2、用于茎尖脱毒及无毒苗木试管快繁 3、用于自然界无法用种子繁殖或难以保持
后代一致的三倍体、单倍体及基因工程 植株的快繁 4、用于濒危植物的拯救 5、用于种质的试管保存及交换
T hank you
❖ 兰花离体快繁:
Morel提出了兰花离体无性繁殖方法。把兰花 离体茎尖进行培养时可形成一个扁球状体 (后称:原球茎),基部生假根。把每个原 球茎切成4~6块,重新接种在培养基上,每一 块又形成若干新的原球茎。如果停止切块, 每个原球茎可形成一个完整植株
茎尖
离体培养
原球茎
形成新原球茎
切成3~6块
2、茎芽增殖
❖ 1)不定芽途径 ❖ 2)原球茎途径 ❖ 3)腋芽路径 ❖ 4)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途径
2、茎芽增殖
1)不定芽途径 不定芽的发生大多数有一个从外植体上产生 愈上组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长短和愈伤组织 生长的程度,在不同植物种类和培养条件而有 极大的差异。
愈伤组织的发生,可能导致长期的培养过程 中不正常分裂而产生变异植株。
接种在新配快速繁殖的概念
❖ 离体快速繁殖: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体
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营养和环境下进行的植物繁 殖的一种方法,由于其繁殖速率快,称之为“快 (速)繁(殖)”,
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
探索无糖组培快繁技术在更多植物种类和应用领域中的潜 力,如濒危植物保护、种质资源保存、药用植物繁育等, 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快速扩繁
无糖组培技术可以在短时 间内扩繁出大量的优质果 树和林木苗木,提高造林 和栽培的效率。
农作物脱毒苗的繁育与应用
脱毒苗生产
利用无糖组培技术,可以生产出 无病毒、无病原菌的农作物脱毒 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农作物脱毒苗具有较强的抗病抗 虫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 用量和频率,降低对环境的负面
技术原理与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 1. 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如种子、幼苗、叶片等),进行消毒处理。
2. 将外植体接种到无糖培养基上,添加适量的激素和营养物质。
技术原理与基本流程
3. 在恒温、光照充足的培养室 内进行培养,定期观察并记录生
长情况。
4. 当植株生长至一定大小时, 进行炼苗处理,提高其适应外部
不受范围
技术优点与应用范围
农业生产
用于繁殖优良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医药产业
用于繁殖药用植物,提取药物成分。
园林绿化
繁殖花卉、树木等观赏植物,丰富城市绿化 。
科研实验
用于植物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的研究。
技术原理与基本流程
• 技术原理: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基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 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条 件和激素配比,可以诱导植物细胞或组织进行分裂、生长和分 化,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保持品种特性
无糖组培技术可以确保观赏植物幼 苗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观 赏价值。
果树与林木的优质苗木繁育
植物快繁新技术
2023-11-11•植物快繁技术概述•植物快繁新技术研究•植物快繁新技术的实践•植物快繁新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案例分享:某种植物的快繁新技术应用目•参考文献录01植物快繁技术概述植物快繁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利用植物的茎尖、腋芽、叶片等具有再生能力的组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快速繁殖出大量植物后代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涉及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学科,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
植物快繁技术的定义开始尝试利用该技术进行植物的快速繁殖。
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物繁殖的效率和品质。
植物快繁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林业、花卉等领域,对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解决种子问题、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林业中,利用植物快繁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出大量的优质林木后代,提高森林质量和产量。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植物快繁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出大量的优质作物后代,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花卉产业中,利用植物快繁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出大量的优质花卉后代,提高花卉品质和产量。
02植物快繁新技术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植物组织或细胞放在人工环境中培养的方法,以实现植物快速繁殖和基因改良的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定义该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增殖和生根等多个步骤。
技术流程广泛应用于植物快速繁殖、新品种培育、植物病理研究等领域。
应用范围技术流程该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增殖等多个步骤。
定义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植物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方法,以实现植物快速繁殖和基因改良的目的。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植物快速繁殖、新品种培育、农药和激素生产等领域。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RNAi干扰技术技术流程该技术主要包括设计、合成和导入siRNA,然后观察其对特定基因表达的影响。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植物病理研究和植物基因治疗等领域。
定义RNAi干扰技术是一种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技术,以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为目的。
7.3植物组培快繁和脱毒技术
鉴定方法
1、直观测定法 2、指示植物法
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 出现症状的特征,作为 鉴别病毒种类的标准, 这种专门用以生产症状 的寄主植物即为指示植 物,又称鉴别寄主。
3、抗血清鉴定法
4、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5、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6、免疫吸附电镜法
• 另一种是起源于苗基部切口处愈伤组织的上部,直接起源于中柱 鞘细胞,由于发生与茎的中柱相连,故利于移栽成活。
胚状体形成
• 概念: 离体培养下起源 于非合子细胞,经历 了胚胎发生和胚胎发 育过程所形成的类胚 结构。
原球茎形成
3、试管苗的增殖与继代培养
• 1)、试管繁殖速率及计算
• 理论计算:
接种一个芽或一块增殖的培养物,经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看能 得到多少个芽或苗,从而推算理论上一年能繁殖出多少苗。
第一节 植物的离体快繁
植物离体快繁(Micropropagation) 又叫微型繁殖或试管繁殖,它是把植物 材料放在试管内,给予人工培养基和合 适培养条件,达到高速增殖,属离体无 性繁殖。
其特点是快速,每年能以千百万倍
一 .离体快繁的应用
良种快繁 脱毒良种苗快繁和无病毒苗大量快繁; 特殊育种材料快繁; 制种材料快速繁殖; 自然和人工诱变有用突变体的快繁; 基因工程植株的快繁;
四、离体快繁中的有关问题
• 培养物的增殖方式 • 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品种典 型性的影响 • 继代次数与变异
第二节 术
• 怎样脱毒?
植物的组培脱毒技
• 为什么要脱毒?
• 怎样鉴定无病毒植株?
病毒不仅使人患病,同样也侵害植物,使植物出现皱叶、黄 叶、落叶,以致品质变劣、花色变淡、花数减少、产量降低。 多数农作物,特别是无性繁殖作物,都易受到一种或多种病原 菌的周身浸染。病原菌的浸染不一定都会造成植物的死亡,很多病 毒甚至可能不表现任何可见症状。但在植物中病毒的存在会减少作 物的产量和降低作物的品质。
什么叫植物快繁技术
什么叫植物快繁技术作者:马金海(如皋市科海植物繁育技术研究所)所谓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也就是植物克隆技术,也有人称之为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植物快繁技术、植物全光照喷雾育苗技术、全光雾插技术、微材料或微组织扦插育苗技术,喷雾育苗技术、喷雾扦插育苗技术、傻瓜克隆、组培苗瓶外生根等等。
无论叫做植物快繁还是植物克隆其原理和方法是一样的。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的起源、应用和进展植物快繁技术是20年前从国外引进,又经过我国众多农业专家花费二十余年时间,逐步完善并成熟运用于规模生产一个系统配套,用于多种经济植物大规模无性快繁产业化生产的实用技术,又称非试管快繁技术、喷雾快繁技术等。
此技术是一项崭新经济植物苗木快繁技术体系,它将植物组织培养快繁苗从试管培养基中解放到田间大地,是一场无性繁殖快速育苗的革命!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一大创举!该技术育苗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国内外苗木交易市场和经济植物种苗繁殖工程。
绿色快繁产业是一个永久性高效益产业,它可以带动制药产业、林纸产业、林草产业、园林绿化等其它产业,进而促进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制药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还有利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变、无性系造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城市绿化工程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如粮食作物、花卉、蔬菜、无公害蔬菜、野生蔬菜、濒危野生植物、果树、山野菜、药用植物、珍稀植物等高效经济植物以及新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
植物快繁技术是古今中外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从传统的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种子育苗,到植物组织培养、abt生根粉、JH强力生根剂、生根灵诱导生根、全光照喷雾育苗等等各种方法,人类总是在不断地寻求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的通路。
以植物组织培养为例,它是快速繁育优良品种无性系苗木的现代实用技术,具有繁殖系数、代数多、育苗时间长、材料消耗少、繁殖效率高的优点,但由于植物组织培养存在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步骤繁杂,技术易传性差,农民在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试管苗,成活率低等缺点,该技术在实际工厂化育苗中所形成的生产力还相当有限,真正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的植物品种在世界范围内不超过上百个。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任务三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
已离体培养植株 (试管苗)
❖ 多数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温室或人工气候室控制 培养的植物材料作为外植体来源,减少培养过程 中的微生物感染概率。同时,生长在控制条件下 的植物可以保持培养料间的一致性,提高实验的 可重复性,也便于培养技术的规范。
❖ 某些多年生植物或特殊材料,必须取自自然生长 的植物,就需要尽可能避免使用那些生长过于潮 湿和不洁净环境中的植物。对于培养过程中可能 出现内生菌污染的材料,应尽量取生长旺盛期的 生长点部位作为起始培养的材料。
任务四、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病毒对园艺植物的危害;脱毒技术; 脱毒苗鉴定;脱毒苗的保存和繁殖。
任务五、常见园艺植物的脱 毒与快速繁殖
马铃薯、苹果、草莓、兰花的脱毒快繁。
主要内容
1.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2. 外植体培养 3. 试管苗驯化移栽 4. 快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回顾知识点: ❖ 什么是外植体?
因此,外植体的采集尽量选用植物体最幼态的组织。
2、材料取材
(4)外植体的大小: 外植体越大,污染率越高,但也不能过小,越小成活率越 低。在通常情况下,叶片、花瓣等的面积约为5mm²,茎段 为0.5cm²,除非是用于去除病毒,否则不宜将外植体切得
过小。
一、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二)外植体处理
1、外植体预处理 首先,将采来的植物材料除去不用的部分,将需要的部分仔细洗干 净,如用刷子刷洗。 把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以能放入灭菌容器为宜。 置于自来水下流水冲洗几分钟至数小时,冲洗时间视材料清洁轻度 为宜。细小的材料,可装入纱布袋内冲洗。洗时可加入洗衣粉清洗, 然后用自来水清洗洗衣粉水。目的是去除轻度附着在植物表面的污 物,除去脂质性的物质,便于灭菌液的直接接触。最理想的清洗物 质是表面活性物质——吐温。
植物组培快繁程序
如:①红光促进杨树愈伤组织的生长,蓝光阻碍其生长。
3)光照时间
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决定; 光照长短对试管内花的形成是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给予周期性光照比较好。多数植物8-10小时黑暗为宜。光周期长短因植物种类而异。在胡萝卜组织培养中随着日照长度的增加,而促进生长。
大多数植物23-32℃,一般控制在25±2ºC。低于15C或高于35C,对生长都是不利的。 植株种类及外植体的不同,其最适温度也是不同的。如百合20℃;月季25-27℃;番茄28℃。
操作期间双手和台面常用70%酒精或消毒剂擦拭。超净工作台使用前必须用紫外灯照射杀菌,然后开启风机。
2、表面灭菌
接种用工具(解剖刀、剪刀、镊子)可放入70-75%酒精中,使用时需火焰灼烧灭菌,冷却后使用。
外植体放入超净工作台内,置70-75%酒精中5-60 秒,0.1%氯化汞6-10分钟,或10%的漂白粉上清液中10-1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灭菌时需进行搅动。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3、培养步骤
(1)初代培养
目 的:获得无菌材料和无性繁殖系。 无性繁殖系:是指由一个外植体继代增殖,繁殖出的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植株群体。包括:芽丛、不定芽、胚状体、原球茎等。
培养基:诱导或分化培养基。 培养基中CTK多,IAA少。
类 型(根据发育方向): 丛生芽增殖型 器官发生型 胚状体发生型 原球茎发生型
根、芽
01.
胚状体
01.
根、芽
01.
愈伤组织
01.
芽
01.
根
01.
芽
01.
外 植 体
01.
试 管 苗
01.
01.
原球茎
01.
植物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课件
(2)成熟胚培养:成熟胚培养是指将子叶期以后的胚进行离体培养。成熟胚已储备了能满足自身萌发和生长的养分,培养技术较为容易。
①材料的消毒与接种
健壮优良的个体自交种或杂交种子,常规消毒灭菌,剥离胚。
②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培养基 大量元素和微量的无机盐为基本成分
谷氨酰胺作为氮源,可以促进胚生长 植物天然浸提物(YE)促进胚生长 硫氨素促进胚根的伸长 生长素低浓度促进胚的发育(胚根) 赤霉素促进有后熟作用的种子萌发
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 传粉子房:加入生长调节剂通常可以促进子房生长。 未传粉子房:必须加入生长调节剂。不同植物所要求的激素种类和配比各不相同。 单倍体的来源和发育途径 单倍体植株的来源和发育途径在不同的植株中各有不同。 大孢子和胚囊中的卵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通过形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两种途径产生单倍体植株。
附加成分
培养条件:光照:12h/d光照 温度:通常25-30℃
影响胚培养的因素
(1)胚龄 胚龄越大,成功率越高;胚龄越小,成功率越低。小于0.5mm的幼胚很难进行培养。心形胚时期以前,属异养期。 幼胚的培养的初期,处于异养阶段,需要提供完全的培养基。除通常需要的大量和微量无机盐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植物激素等,胚龄越小,培养基的成分就越复杂。 随着胚龄的增加,离体胚对外源营养的要求渐趋简单,自养期的胚能在基本的无机盐和蔗糖培养基上生长。
(2)培养基
无机盐 幼胚培养的培养基主要有MS(1962)、B5、Nitsch(1954)、Rijven(1952)、White(1963)、Rangaswang(1961)、Monnier(1978)等。 成熟胚培养Tukey(1934)、Cox(1943)、 White(1963)等。 碳水化合物 碳源,调节培养基渗透压,防止幼胚早熟萌发。 胚龄越小,要求的糖浓度越高。 成熟胚:2%蔗糖 幼胚培养:一般为6%-12%,可高到18%。在培养过程中,随培养时间增加,培养基的渗透压必须逐步降低。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七章植物脱毒快繁技术
鉴定方法:
抗原的制备 →→抗血清的采收,分离→→ 把稀释的抗血清与未知的病毒植物的汁液在小 试管内混合→→根据沉淀反应来鉴定病毒种类。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
3. 特点:
特异性高(这种抗血清是高度专一 性的试剂),测定速度快,一般几小时甚 至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所以抗血清法成为 植物病毒鉴定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葡萄扇叶病毒
苹果花叶病毒
(二)茎尖培养脱毒
1、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2、培养基 3、茎尖培养方法 4、影响微茎尖培养的因素
①外植体大小 ②培养条件 ③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植物的去病毒技术,实质上就是采取不含 病毒颗粒或病毒颗粒含量甚少的0.1~0.5mm 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微繁 殖,使其培养成完整的无病毒小植株的技术。
1、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其数量随植株 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病毒感染 的程度越低,生长点即分生组织(约0.1-1mm) 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分生组织不带病毒,可能有4方面的原因:
1、植物体病毒的移动主要靠2条途径:一是通过维管 系统,而分生组织中尚未形成维管系统;二是通过胞间连 丝,但这条途径病毒移动速度非常慢,赶不上茎尖和根尖 细胞不断分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
活,并加快分裂和生长。
A
B
C
低 温 生长区
热处理区 高 温
寄主无损伤
病原微生物被消除 寄主被杀死
2、热处理脱毒方法
(1)温汤浸渍处理 (2)热空气处理
(1). 温汤浸渍处理 适用:休眠器官、剪下的接穗或种植的
材料
方法:50℃左右的温水中浸渍10min
至数小时
特点:方法简便易行,但易使材料受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原理
茎尖
离体培养
原球茎
形成新原球茎
切成3~6块
接种在新配置的培养基
停止 切芽增殖 3、壮苗与生根 4、试管苗移栽与保护
1、无菌培养系的建立
1)外植体
❖ 外植体:所谓外植体,就是第一次接种用的离体植物材料
植物组织快速繁殖技术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与应用
一. 植物离体快繁的概念与发展 二.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原理 三.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的应用
一、植物离体快繁的概念与发展
1、兰花的繁殖 2、植物离体快繁的概念 3、植物离体快繁的发展
1、兰花的繁殖
❖ 兰花的一般繁殖方法(常规方法): 分株法(解释)、种子繁殖法
茎尖
离体培养
原球茎
形成新原球茎
切成3~6块
接种在新配置的培养基
停止 切块
长成完整植株
2、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概念
❖ 离体快速繁殖: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体
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营养和环境下进行的植物繁 殖的一种方法,由于其繁殖速率快,称之为“快 (速)繁(殖)”,
实际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繁殖方法,是植物扦插繁殖 方法的扩展和延伸。所不同的是扦插繁殖系数低, 而离体快繁只要建立起组织培养快速体系,将按几 何级数增殖,一般1年有6个繁殖周期。
分株繁殖法的繁殖极慢,每年只能使植株增 加一倍;种子繁殖法具有异质性,在后代中 可能出现高度变异,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 兰花离体快繁:
Morel提出了兰花离体无性繁殖方法。把兰花 离体茎尖进行培养时可形成一个扁球状体 (后称:原球茎),基部生假根。把每个原 球茎切成4~6块,重新接种在培养基上,每一 块又形成若干新的原球茎。如果停止切块, 每个原球茎可形成一个完整植株
大量的资料证明无论是裸子植物还是被子 植物,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他们的体细 胞都能表现胚胎发生的潜力
3、壮苗与生根
材料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应及时将培养 物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否则小苗就会老化 无效苗增多。
生根壮苗培养基多采用1/2或1/4的MS培 养基添家适量的生长素
4、试管苗移栽与保护
三、植物离体快繁技术的应用
❖ 现在国内外都在开展快繁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 生产
❖ 我国目前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人员和实验室面积 居世界第一,试管繁殖有一定的成绩,但是经济 效益不高。
❖ 我国的观赏植物试管快速繁殖的研究起步较 晚,但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花卉的 离体扩增技术以在我国较为成熟。并建立无 性系应用于生产。
二、植物离体快繁技术原理
1、用于稀缺或急需良种植物的繁殖 2、用于茎尖脱毒及无毒苗木试管快繁 3、用于自然界无法用种子繁殖或难以保持
后代一致的三倍体、单倍体及基因工程 植株的快繁 4、用于濒危植物的拯救 5、用于种质的试管保存及交换
T hank you
3、植物离体快繁的发展
1960年,Morel提 出兰花无性快繁, 此方法有巨大的使 用价值,很快就被 生产经营者所采纳。 现在组织培养已经 成为兰花无性繁殖 最常用的方法。
❖ 再快繁兰花技术的高效益的刺激下,观赏植物、 果树和其他园艺植物森林植物、药用植物及工业 原料植物的快繁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任何无菌体系的建立都必须选用适宜的外植体 ❖ 一般外植体的选择因培养体系的目的和接种的植物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 为了增加腋芽生枝的数目就应当使用带有营养芽的外植体;为了生产脱
毒植株,就必须使用不足1mm长的茎尖;母株不需要脱毒,选择带节的 插条
2 )消毒 ❖ 目的:保证培养物的无菌性
❖ 方法:将新鲜的外植体在流水中冲洗1~2小 时,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0.5%的升汞或 其他消毒剂消毒
2、茎芽增殖
❖ 1)不定芽途径 ❖ 2)原球茎途径 ❖ 3)腋芽路径 ❖ 4)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途径
2、茎芽增殖
1)不定芽途径 不定芽的发生大多数有一个从外植体上产生 愈上组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长短和愈伤组织 生长的程度,在不同植物种类和培养条件而有 极大的差异。
愈伤组织的发生,可能导致长期的培养过程 中不正常分裂而产生变异植株。
2)原球茎途径 原球茎最初是兰花的种子发芽过程中的一 种形态学构造,种子萌发初期并不出现胚 根,只是胚渐渐膨大,以后种皮的一端破 裂,胀大的胚正小圆锥状,成原球茎。
原球茎本身可以增殖。
3)腋芽路径 腋芽在离体培养中都可以被诱导而发育
4)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途径 体细胞胚状体:是指在植物组织中起源于 一个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 育过程形成的具有双极性的培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