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产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品产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收入不断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牛奶的价值也逐渐被人认识,牛奶需求量不断上涨。因此,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乳品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本文以乳品产业为对象,主要对其进入壁垒进行分析。

一、乳品产业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是指在特定市场上买方或卖方具有的相对规模结构。主要用厂商集中度系数来衡量:

依据上述式子,我选择了乳品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四位企业来计算其厂商集中度系数,即

表1 由此可见:乳品产业的集中度不断上升。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乳品产业从最初的竞争型转变问寡占Ⅳ型,是一种垄断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结构中:产业集中度较低;不同企业的产品是不同质的,存在品牌差异,因此具有很高的替代性;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二、进入壁垒分析

总的来说,在乳品这个垄断竞争的产业中,进入壁垒较低,主要表现在:

1. 必要资本量壁垒低

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测算,中国奶业未来发展每生产万吨牛奶的投入资金为3180万元,其中乳品加工企业的实际投入(设备、厂房、牛舍三项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2.8%,即乳品加工企业每生产万吨牛奶必须投入1335.6万元。根据1998年国家学生奶调查组的统计,在中国日加工能力大于100吨的乳品企业就属乳品产业中的大企业。因此新企投入4874.84万元就可以组建一个日加工能力为100吨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这笔投资对于年销售收入处于5——50亿元之间的中型企业来说都不会构成任何进入壁垒。

2. 政府管制壁垒较低

政府对乳品产业主要采取引导政策。由于乳制品产业涉及到三个环节:畜牧养殖、生产加工、商品销售,既能发展工业又能拉动农业的发展。因此,政策一直鼓励乳品产业的发展,给予其宽松的投资环境,加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标准、市场竞争秩序的管制并不严格,缺乏鲜奶标志等,因此,政府管制壁垒不高。

但是,随着乳品产业的发展,其进入壁垒在提高,主要表现在:

1. 规模经济壁垒较高。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5年,乳品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四个企业的总的份额超过了40%,这就说明新进入企业的市场份额要达到10%以上,才能打破规模经济壁垒。

为了构筑规模经济壁垒,各大型乳品企业不仅通过建设奶源基地和生产基地来进行产量扩张,而且还借助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并购重组和巨额广告投资以争夺市场份额。2002年至今,乳品行业的并购事件不断发生,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乳品企业斥巨资在各大电视媒体中进行广告宣传,试图借助强势传媒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构筑规模经济壁垒以阻挠其他企业的进入。

∑∑===N i i

n i i n X X CR 11/

2.绝对成本障碍高

如图所示,新企业的绝对成本要高:

主要原因如下:

一些大型的乳品企业(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几乎占领了所有优质奶源,并且建设多个奶源基地和生产基地。这使得新企业在获得优质且低成本的奶源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他们要么从老企业手中抢夺奶源,要么利用剩余的零散奶源,这些都会使新企业付出较高代价。

老企业还在各大城市建立了本土化的封闭式的社区直销送奶渠道,因此控制了奶产品的销售渠道,新企业就更加难以进入。

大型乳品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科学管理体系,强大的研发队伍,拥有很多研发管理人才,而这些是新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三、进入壁垒引发的市场绩效问题

1.企业采用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构筑进入壁垒,因此出现了“还原奶”和“倒奶”现象。

在价格战的压力下,一些企业进口国外的奶粉,将其还原成鲜奶进行出售,出现了“还原奶”现象,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当乳品企业进行疯狂降价时,根据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求上升,伴随着的是乳品企业对奶源需求的上升,这又刺激了原奶价格的上涨。于是,奶农就进一步扩大原奶生产的规模,当原奶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乳品行业的供应量就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企业之间的价格战的风险就转移给了奶农。因此,出现了“倒奶”现象。

2.大型乳品企业实施的奶源控制阻挠行为使奶农处于受“要挟”境地,成为“三聚氰氨”事件直接诱因。

奶农被锁定在现有企业上,无能力选择其他企业,奶农是“价格接受者”,他们只能接受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价格。当乳品企业间展开“价格战”时,乳品企业反应之一就是压低原奶的收购价格。在原奶价格下降压力下,原奶生产者的反应之一就是减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三聚氰氨”事件就出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