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三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
A.实践
B.认识
C.价值
D.感觉
2.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生于南美洲茂密森林中的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佛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回几株种在英国皇家花园里,供皇家贵族观赏。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决心以身试“柿”,看其是否有毒。有记载说,这位勇敢的画家在吃西红柿之前穿戴整齐,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他不但没有死去,也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人们才知道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
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6.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7.列宁指出“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表明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选择论
B.反映论
C.建构论
D.创造论
8.康德主张知识的形式是头脑里固有的;孟子认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柏拉图认为认识是对神秘理念的回
忆。上述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9.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10.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过程性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12.实用主义奠基人詹姆士认为“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标准”,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4.列宁指出:“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说明
A.人们无法认识世界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是对特定事物在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
D.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15.“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一观点
A.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B.肯定了真理的辩证性
C.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
D.否定了真理的相对性
16.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