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血热妄行型小儿鼻衄(鼻出血)案例

合集下载

秘红汤治疗鼻衄102例

秘红汤治疗鼻衄102例

秘红汤治疗鼻衄102例
更新日期:2010-01-21 点击: 向元礼
笔者于1994年8月至1999年8月,用秘红汤治疗鼻衄10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秘红汤方药
药用大黄、肉桂各10g,赭石30g。热邪犯肺者加桑叶、菊花各10g;胃火炽盛者加石膏30g,知母10g;肝火上炎者加黄芩20g,栀子10g;气血亏虚者加黄芪30g,阿胶20g,大枣10g。水煎服。1剂/d,3剂为1个疗程。
3 体会
秘红汤方中,大黄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为君药,有泻火凉血之功;赭石苦寒,入肝、心包经,为臣药,有止血之效;肉桂辛、甘、热,入肝、肾、脾经,有抑制大黄、赭石苦寒太过。三药合用能取佳效。
经治,显效86例,好转14例,无效2例。多数患者服药1剂后显效。
2 病案举例
周某,女,5岁,于1994年8月25日就诊。
其母代述:患儿4岁始多发鼻衄,曾多次使用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治疗,好转后又复发。诊见:形体适中,口臭,舌质红,苔黄,脉数。证属胃热炽盛、热迫血行。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用秘红汤加石膏、知母各10g。服1剂后,衄止,嘱再服第2剂,巩固疗效。随访4年未发。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流鼻血,也称为鼻出血,是指出现鼻腔出血的症状。

中医认为,鼻为天窦之府,是人体的气血交通之处。

流鼻血可能是由于气血失调,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

下面将介绍一例中医治疗流鼻血的病例,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患者小李,男性,10岁。

最近两周,小李出现了多次流鼻血的情况,每次持续时间约为5-10分钟,出血量不多。

小李平时体质较弱,经常感冒咳嗽,但没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

父母带他到中医诊所寻求帮助。

中医师详细询问了小李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进行了望、闻、问、切四诊。

通过观察小李的面色、舌苔、脉搏等,中医师初步判断小李的流鼻血可能与肺热、气血亏虚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肺主气,主宣肃降清之功。

肺热表示肺脏功能亢进,气血运行不畅。

气血亏虚表示气血不足,造成鼻腔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因此,中医师制定了针对肺热和气血亏虚的治疗方案。

中医师建议小李改善生活习惯,避免寒冷刺激和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同时,中医师还建议小李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为了清热解毒,中医师开出了一味中药——黄连。

黄连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引起的鼻出血。

中医师根据小李的体质和症状,将黄连与其他药物配伍,制成颗粒剂,每日一剂,连续服用7天。

中医师还为小李配制了一副补气养血的草药方剂,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等药材。

这些药材具有益气养血、调理脾胃的功效,能够补充小李体内的气血不足,增强鼻腔血管的弹性和抵抗力。

中医师让小李每日煎煮服用一剂,连续服用14天。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师还采用了一些辅助疗法,如穴位按摩和艾灸。

穴位按摩主要针对小李的手太阴肺经的相关穴位,如鱼际和太渊穴,以促进肺气的调和和血液循环的畅通。

艾灸则是利用艾绒的温热作用,刺激小李的穴位,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止血的效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中医治疗,小李的流鼻血症状明显减轻。

他的流鼻血次数和持续时间都有明显改善,每周只出现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分钟。

鼻衄治验1例

鼻衄治验1例
双下肢不规 则分布瘀 点瘀斑 ,二便 尚调,睡眠可。舌淡红 , 舌边尖有轻度齿痕 ,苔 白,脉沉细数。辅检:血常规P T . 。 L O5
×1 / 。辨 证 属 阴虚 而 血 热 妄 行 ,治 以滋 阴清 热 ,凉 血 止 09L 血 。方 药如 下 : 7 六 诊 患者于2嘲 0
月5 日就诊,辅检:血常规肿 12 09L 0 X1 / 。
质红,苔薄,脉细数 。上方去石膏 ,血余炭 ,艾炭,加天花
粉1 g 5 、枸杞子 1g 5 ,再进 7 。建 议患者 自备新鲜 白茅根和 付 鲜藕节放入药 中共煎服 ,以加强凉血止血之效。此 外强 的松
减量 为2 , 一 日两 次 口服 。 片
4 三 诊
患者于20 年8 日就诊,辅检:血常规PT  ̄i / 。 08 月1 L6 0 9L 此次患者觉得鼻腔干涩,偶有疼痛,鼻塞 ,不敢擤鼻涕,纳寐

患者2 0 年7 l 日初 次就诊我科 。体态臃肿 ,向心性 08 月 9
患者于204 月2 日就诊,辅检:血常规PI 9 09L 0  ̄ 8 9 I5 ×l / T
自觉口干,鼻涸 ,咽痒,舌质红 ,苔薄,脉数。继原方加 肥胖, 面色 不华 ,口干 口略苦 ,口唇色淡,双 目干 涩,双鼻 患者 孔塞棉球,偶有 咳嗽 ,步态缓慢 ,身体困倦 ,嗜卧,纳 可, 石斛 1 g 5 、山豆根9 ,再进7 g 付。
川泽泻9 、 肥知母9 、川黄柏1 g 阿胶珠 lg g g 2、 O
广三 七lg 秋桔梗l g O、 O 、鱼腥草1 g 5 ( 煎服l 付,隔 日l ,一 日3 ) 5 付 次 ’
地榆炭1 g 炒黄芩8 、 霜桑叶9 、 2、 g g ( 煎服 7 ,每 日l ,一 日3 ) 付 付 次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流鼻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学认为是由于鼻腔血管破裂导致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中医治疗流鼻血的病例,希望对患者和医生有所指导。

这是关于一位年轻女性的振奋人心的病例。

小芳(化名)是一个21岁的大学生。

自从她高中时期开始,她就经常流鼻血。

每次鼻血发作时,不仅给她带来了很多尴尬,还经常让她失去集中注意力。

在近一个月里,她更是流了近10次鼻血,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她决定去看看中医师,希望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小芳去了当地的一家中医诊所,接受了一位中医师的专业治疗。

中医师详细询问了她的病情,并进行了仔细的望诊和询问。

通过综合分析,中医师得出了一个初步的诊断:小芳的鼻血是由于气血瘀滞和肺热所致。

根据这个诊断,中医师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调理气血和清热解毒。

首先,中医师给小芳开了一副补气血的药方,其中包括黄芪、当归和川芎。

这些草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气血的营养供应,从而改善鼻腔血管的弹性和稳定性。

此外,中医师建议小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些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猪肝、菠菜和西红柿,以促进血液凝固功能的恢复。

其次,为了清热解毒,中医师给小芳开了一副清热解毒的草药方剂。

该方剂主要包含金银花、连翘和板蓝根等中药材。

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小芳的鼻腔充血、炎症和出血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师还建议小芳注意一些生活习惯,以避免诱发鼻血的因素。

他建议小芳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低湿和高温环境。

此外,他还推荐小芳经常用温水清洁鼻腔,以保持鼻腔通畅,并避免剧烈运动和鼻子剧烈摩擦。

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小芳的症状明显减轻。

她的鼻血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出血量也明显减少。

小芳的体质也有所改善,她感觉比之前更有精力和集中注意力。

她非常开心地告诉中医师,她再也没有流过鼻血了。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中医治疗流鼻血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中医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更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

栀子外敷治疗儿童鼻衄验案2例

栀子外敷治疗儿童鼻衄验案2例

栀子外敷治疗儿童鼻衄验案2例浙江东阳一代,民间常以一种简便外治法治疗部分小儿热性疾病,例如小儿衄血,疗效肯定,且本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依从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鼻衄;衄血;小儿;外治鼻衄是一种常见疾病,儿童尤为多发。

在鼻衄急性期,西医多采用指压法、局部药物止血、烧灼法、纱条填塞等方法止血,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中医多采用凉血、清热、益气等法,亦可在急性期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

然而在部分患儿急性期血止之后,遇食辛辣食物、厚衣厚被、天气炎热或干燥、外感等条件后极易复发,严重时可数日一次甚或一日数次。

西医对于预防鼻衄复发多采用劝诫患者勿挖鼻孔、修复鼻腔粘膜、预防上感等措施,效果有限。

中医对于预防鼻衄复发多采用在辨证后施以中药治疗,疗效虽然较佳,但儿童依存性较差,短时间服药尚可接受,经年累月服药多难以接受,而鼻衄的成因,尤其“血热、胃火”等因素,虽消除容易,然极易再生,小儿纯阳之体,更是易于复发。

故笔者认为,对于小儿顽固性鼻衄缓解期,治疗方法的简便化也极为重要。

浙江东阳一代,民间常以一种简便外治法治疗部分小儿热性疾病,如小儿发热、高热后惊风、小儿受惊吓后诸症等。

具体操作如下:以栀子或栀子仁数个,碾碎,以面粉、蛋清或蜂蜜等物调匀,睡前以布带等物固定于患儿单侧或双侧手腕、手心、脚踝、足心部位(每次选取其中1~2部位),次日早晨睡醒后将外敷物去除,外敷物位置常可留有淡蓝色斑块,2~5天后可自行消褪。

笔者试用该法治疗小儿顽固性鼻衄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案举例两患儿均男性,分别为4岁、6岁,临床表现相似,主要症状如下:平素易鼻衄,遇天气炎热或干燥、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加重,症状严重时可达1~2次/天甚至3~4次/天,血色鲜红,已排除血小板减少引起及鼻腔血管瘤等器质性疾病引起可能,舌红苔薄黄,脉数而有力。

辨证属血热妄行证,治疗上急性期以压迫止血等法止血,血止后当日即采用上述外治法,以栀子1~2枚去皮取仁,以适量面粉调匀后外敷左侧掌心处(以劳宫穴为中心),次日去除,后每间隔二日依次以上法外敷于右侧掌心、左侧足心(以涌泉穴为中心)、右侧足心,一轮约10天左右,计为1个疗程。

66例鼻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分析与辨证治疗

66例鼻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分析与辨证治疗

66例鼻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分析与辨证治疗鼻出血是人体最常见的出血,多发于春冬季节,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病之一,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少年鼻出血部位多为鼻中隔前端黎氏区,出血原因多为局部因素,中、老年出血部位多为鼻腔后端鼻咽静脉丛,一般和血压的升高有显著关系,老年人多因高血压等引起鼻出血。

高血压鼻出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一治病因素,西医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是为了止血而止血,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对66例鼻出血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统计分析和病种分析,对其进行辨证治疗,效果良好。

1 鼻出血的中医证候鼻出血,中医称为鼻衄,证名,《内经》对此有丰富的论述。

《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千金要方》卷六,《证治准绳?杂病》,“衄者,因伤风寒暑湿,流动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

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随气上溢所致者,属内所因。

饮酒过多,啖炙?剐寥龋?或坠车马伤损致者,皆非内、非外因也”。

鼻衄可归为虚实两大类,属实者有肺热,胃火,肝火;属虚者有肝肾阴虚,阴虚肺燥,脾不统血。

实证者因火热迫血妄行而致衄,虚证者因阴虚血热或气虚不摄血而鼻衄。

1.1 肺经热盛证候:鼻衄发作突然,鼻血点滴而出,色鲜红,量不多,鼻腔干感,可伴有咳嗽痰黄,口干身热。

鼻肌膜色红或在易出血部位见有糜烂,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数。

1.2 胃热炽盛证候:鼻衄量多,血色深红,鼻肌膜色红干燥,可见出血点。

伴见烦渴引饮,或齿龈肿胀,衄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1.3 肝火上逆证候:衄血较多,色深红,时作时止,来势骤急,伴有烦燥不安,头痛,眩晕,耳鸣,口苦咽干,胸胁胀满,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1.4 肝肾阴虚证候:鼻衄时作时止,血色淡红,量不多,渗血沥沥。

兼证:口干津少,耳鸣,目眩,心悸失眠。

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辨证治疗小儿鼻衄46例

辨证治疗小儿鼻衄46例

选取 20 0 8年 5月 一 0 9年 9月 我 院鼻 衄 患 者 20
3 典 型 病 例
4 6例 , 中医 诊 断 参 照文 献 『 ] 辨证 分 为 肺 胃热 盛 、 虚 火 旺 、 1, 阴 脾 不 统血 3型 。 中 男性 2 其 6例 , 性 2 女 0例 ; 龄 3 l 岁 , 均 65 年 ~l 平 . 岁; 程 1 至 3 月. 均 1 病 周 个 平 . 月。 3个 1 . 治 疗 方 法 中医 药 为 主 治 疗 , 胃热 盛 证处 方 : 芩 1 g 2 肺 黄 0,
[ ] 杨 光 华 . 理 学 6 病 M] 5版 京 人 2 0 :8
杆 菌 、 杆 菌等 也有 抑 制作 用 。仙 人芋 能 抑制 自细胞 的游 走和 大肠
f 稿 日期 2 1 — 8 0 ) 收 0 0 0 — 1
辨 证 治疗 小 儿 鼻衄 4 例 6
根 据 笔 者多 年 临 床 经验 , 中药 仙 鹤 草 、 地 黄 可用 于各 型 鼻 生
中 国 中医 急症 2 1 0 1年 1月第 2 0卷第 1 期 J T M.a . 0 1 V 12 N . E C Jn 2 1 . o. 0, o1

19 ・ 4
出血 , 多采 用 较 大 剂 量 , 常 规 用 量 2 ~ 0 。 仙 鹤 草 苦 涩平 剂 , 如 03g
治 的基 础 上 , 可用 于各 型 出血 证 , 有 较 好 的疗 效 。 具
参 考 文 献
人肺 、 、 经 , 泛用于鼻衄血 , 血 、 肝 脾 广 咯 吐血 、 血 、 血 等血 证 。 尿 便 本药性平 , 如遇 热 证 , 配 伍 寒 凉 之 品 , 清 热 凉 血 ; 寒 证 , 可 以 遇 可 配 伍 温热 之 品 , 收 敛 止血 . 临 床 常 用 的 止 血 之 品 。 生 地 黄 甘 以 是

鼻衄治验三则

鼻衄治验三则

鼻衄治验三则狄医生133****8203某男,37岁,2019年秋来诊,体格壮实,嗜酒多年,近几天鼻衄,时流时止,轻时塞鼻子可以止血,重时塞从口里流出,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为酒蕴湿热,心肝火旺,迫血旺行。

治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用泻心汤:黄连15克黄柏15克大黄15克三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忌饮酒和辛辣燥热食物和生冷。

三天后复诊,自诉药后第二天没在鼻衄,就是一天腹泻两次。

原方加炮姜15克炙甘草20克三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一周后电话告知,再没有鼻衄。

直到2020年3月20号电话为两个儿子来诊,说去年吃了六付中药鼻衄后至今未再复发。

现在是两个儿子鼻衄,都是时流时止,连续多日了,大儿子10岁,小儿子3岁,平时两人爱吃辛辣火锅和零食,有口气,大便干。

舌质红。

诊为肝火亢盛,血热妄行。

治宜清热泻火止血。

泻心汤合甘草干姜汤:黄连1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炮姜15克炙甘草10克,三剂,日一剂,水煎三小碗,两人分付,老大两小碗早晚分付,老二一小碗早晚分服。

三天后告知两人都好了,说药太苦,都不喜欢吃啊嘱停药观察,忌吃辛辣温燥食物和生冷。

以上两例都为火逆证,均选伤寒论的泻心汤直折火亢兼以甘草干姜汤用炮姜炙甘草一是苦甘化阴,二是制其泻心汤寒凉过甚预防冰敷。

《金匮要略》泻心汤【16.17】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亦治霍乱)验之临床,效若浮鼓,古不欺我!第三例是一位孔某之子,12岁,2020年3月18号来诊,偏瘦,手脚凉,面色萎黄,鼻衄病史,最近一周,鼻衄时断时续,舌淡白,脉细弱。

诊为阳气不足,失于固摄,血虚血燥。

四逆汤合加减补血汤去黄芪加血余炭生地黄麦冬大黄:黑附片30克(先煎)炮姜30克炙甘草20克当归15克血余炭30克三七粉10(分冲)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冬桑叶15克大黄6克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去黄芪虑其升提之性,加生地黄麦冬非为凉血而为润其血枯血燥,大黄引血下行。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

中医治流鼻血的病例流鼻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身上。

中医学认为,流鼻血是由于气血失调、脾胃功能不佳、外感邪气侵袭等原因引起的。

下面将结合一例实际病例,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流鼻血的方法。

李先生,42岁,因为频繁流鼻血来到中医门诊。

李先生平时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

最近几个月来,他的鼻子出血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出血时间持续较长,流血量也较大,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经中医医师详细询问病情并进行望、闻、问、切四诊,结合望、闻、问、切的结果,李先生的身体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苔黄腻,脉象偏虚弱和细速。

根据中医辨证,李先生的病情属于气虚血瘀型。

根据李先生的病情分析,中医医师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具体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敷穴位治疗。

中药内服方剂主要为补气安神、活血化瘀的药物组合,如黄芪、党参、白芍、当归、川芎等。

这些药物既可以补充气血,又可以舒肝安神,黄芪和党参能强化脾胃功能,增加营养吸收,调理气血平衡。

同时,中医医师还使用了外敷穴位的方法。

针刺疗法主要是刺激鼻梁的关元穴和大椎穴,以活血祛瘀,消散淤血,通调经络。

这些穴位与鼻腔相关,刺激后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鼻腔的血液供应,减少出血的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李先生还得到了一些中医医师的日常生活指导。

首先,他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加班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其次,他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摄入。

此外,他还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避免鼻腔受到寒邪侵袭。

经过一个月的中医治疗,李先生的症状明显改善。

他的面色恢复红润,精神状态好转,鼻血的次数和流血量明显减少。

他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调整,冬季保暖措施等。

这个病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医治疗流鼻血的有效性,并提醒我们,中医治疗需要综合施治,从根本上调理身体,改善体质,才能达到持久疗效。

鼻衄止血汤治疗儿童鼻出血30例

鼻衄止血汤治疗儿童鼻出血30例
2 0 , 3 6) 1 . 0 3 2 ( :5
收到较 好疗 效 , 得 临床进 一步研 究 、 值 推广 。
参 考 文 献
[1] 萧树 东 . 绍 基 . 江 胃肠 病 学 [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M] 上 上
2 0 5 2- 5 0 1: 5 5 2.
等 。全方 泻火 而不伤 阴 , 血又 不 留瘀 , 止 是治 疗儿 童肺 热燥 盛鼻 出血 的有效 良方 。
( 文校对 : 素英 本 刘 收 稿 日期 :0 9— 8—2 20 0 0)
每 日 1剂 , 2次 温服 。5剂一 疗 程 , 疗期 间停 用其 分 治
他 药物 。若兼 头 痛 目赤 , 躁 易 怒 者 加 龙 胆 草 6 , 烦 g 菊 花 1g 赭石 1 g 0, 5 。若 兼肺 气不 降 而大便 于 结者 可 加 大 黄 6 , 石膏 2 g g生 0 。若伴 有鼻 腔 内有溃 疡 , 黏膜溃 烂者 加 蒲公英 1 g 野 菊 花 1 g 5, 0 。处 方 中的 剂 量 为 常 规 剂
[ 郑 爱 华 , 家 邦 , 光先 , . 胡 疏 肝 散 、 君子 汤 对 肝 郁 、 虚 7] 李 蔡 等 柴 四 脾 病人 T h细 胞 分 化 信 号 蛋 白 P C表 达 的影 响 [ ] 贵 阳 中 医学 院 K J. 学 报 ,0 3 2 ( ) l. 2 0 ,5 4 :4 [ 郑 爱 华 , 光 先 , 家邦 , . 胡 疏 肝 散 、 君子 汤 对 肝 郁 、 虚 8] 蔡 李 等 柴 四 脾 病人 T h细 胞 蛋 白激 酶 C 表 达 的 影 响 [ ] 湖 南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 J.
进 功 能影 响 的拆 方 研究 [ ] 中华 消化 杂 志 ,9 6 1( )l _1 J. 19 ,6 1 :82. [ 1 李 玲 , 裴 . 菔 子 、 1] 谈 莱 蒲公 英 、 白术 对 家 兔 离 体 胃 、 二 指 肠 肌 的 十 动 力 作用 [ ] 中 国中 西 医 结合 脾 胃杂 志 ,9 8 6 2 :0 .0 . J. 19 , ( ) 17 18 作 者 简 介 : 忠 康 ( 9 7 ) 广 西 百 色 靖 西 人 ,9 3年 7月 毕 业 于 广 西 许 16 一 , 19

崔文成用茅根赭石止衄方治儿童鼻衄食火血热证经验

崔文成用茅根赭石止衄方治儿童鼻衄食火血热证经验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医医高脂肪食物多,影响脾胃运化,食积化火,热灼血脉,迫血妄清热止衄。

运用茅根赭石止衄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基金项目: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鲁卫函[2019]92号)。

通信作者:崔文成,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 :***************。

崔文成教授是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名中医药专家,2019年山东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山东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运用茅根赭石止衄方治疗儿童鼻衄食火血热证颇有效验,现介绍如下。

1 儿童鼻衄的病因病机分析清代医家高秉钧言:“鼻衄者,或心火、或肺火、或胃火……有因六淫之邪……有因七情所伤……有因过食膏粱积热而致者。

”可见,鼻衄致病因素众多,临床常由内因、外因共同致病[2]。

1.1 外邪侵袭 儿童为纯阳之体,阳气旺盛,生机蓬勃;形气未充,藩篱疏薄,皮毛不固,易受外邪侵袭。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咳嚏鼽衄鼻窒”,《灵枢·口问》诉:“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外界气候炎热,火热之邪侵犯鼻窍,可致鼻衄[3]。

大气的温度、湿度,异常的气候变化等也可影响本病的发生。

1.2 脏腑功能失调 鼻衄的内因以实证为主,见于肺热、胃热、肝火、心火。

鼻为肺之门户,热邪犯肺,则血气俱热,肺气上冲于鼻,血随气出,发为鼻衄。

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饮食不节,喜食肉类、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脾胃运化不及,乳食积滞,食积化热,热循经上炎,损伤鼻中阳络,致鼻中衄血[4]。

肝胆之气经脑髓与鼻相通,儿童“肝常有余”,任性执拗,肝气郁滞化火,通过脑窍流入鼻窍,致鼻衄发生。

心主血脉,儿童“心常有余”,心火亢盛,血随热涌,迫血妄行于脉外,发为鼻衄。

2 儿童鼻衄食火血热证辨治思路《宣明方论·小儿门》提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

【名医】宝宝不明原因总流鼻血,国医大师王烈来帮忙

【名医】宝宝不明原因总流鼻血,国医大师王烈来帮忙

【名医】宝宝不明原因总流鼻血,国医大师王烈来帮忙
小编导读:
鼻出血是婴幼儿常见症状,尤其是春季易发。

宝宝平时一切都正常,就是无端端地流鼻血,爸爸妈妈一定非常担心吧?
别着急,最擅治疗儿科的国医大师王烈先生有办法!一起看看怎么给宝宝调理不明原因的鼻出血吧!
病案:肺经热盛
李某,男,8岁。

1994年4月26日诊。

病史:患儿平素体健,入春以来自觉鼻燥。

诊前1个月起病。

症见:鼻中出血,初病于早起,鼻血点滴不治而愈。

3日后继续见有鼻血,每次量不甚多,有时1日2次。

经鼻科检查未见异常,认为春季缺维生素C,大量服用维生素C十余日仍有鼻血,遂用中医药治疗。

病者除鼻出血外,均与常儿一样。

查体:神清、面色红润、唇干、鼻燥、咽不红肿。

舌苔白薄、舌
质淡红。

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脉数无力。

检验:血小板数及出凝血时间均属正常。

诊治:诊为鼻出血。

辨证:鼻衄,肺经热盛所致。

治用清肺凉血之法。

处方:黄芩12g,地骨皮12g,茜草12g,花蕊石10g,侧柏叶12g,白茅根12g。

水煎服。

单服本剂5天病愈,其后2年未见再出。

温馨提示:中医治疗的特色在于“一人一诊一方案”、辨证论治,讲究四诊合参,是最为灵活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所以,文中所发内容,仅供中医从业者和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所用,亦可作为患者与医生交流之参考。

但是,请朋友们切勿不经诊断就照方使用,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小儿的治疗方法更应谨慎,切记切记。

本文来源:悦读中医。

杨兆林经方传承山东聊城祝红霞:小儿鼻衄

杨兆林经方传承山东聊城祝红霞:小儿鼻衄

杨兆林经方传承山东聊城祝红霞:小儿鼻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

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

以下是杨兆林教授师承弟子跟诊经方医案、医话或自己门诊临证医案,供临证交流,提高临证,开阔视野。

杨兆林老师诊疗预约电话:155****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冯男 5岁9个月初诊日期:2021年6月15号主诉:鼻子出血10天余现病史:其母诉孩子鼻子反复出血10多天,每天都出,打喷嚏揉鼻子时都出血,以前是每到春秋天的时候好出血,最近出血频繁,饮食可,大便两天一次不干,舌红苔微黄,脉浮弦数。

刻下症:鼻子出血10多天,大便2天一次,不干,舌红苔微黄,脉浮弦数。

诊断:鼻衄治疗:三黄汤加减方药: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10g 生石膏60g 川牛膝10g 蒲公英20g 白茅根20g 生侧柏叶20g5剂颗粒剂水冲服6月22号二次来诊其母诉从吃了药没再出血。

不过出现颌下淋巴结肿痛舌红苔黄腻。

药稍作调整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20g石膏60g 川牛膝10g 蒲公英20g 白茅根20g 连翘10g 夏枯草10g 清半夏10g 苍术10g 瓜蒌20g 5剂开水冲服日三次6月27号三诊其母诉,偶尔出血,颌下淋巴结疼痛减轻,舌淡苔微黄方药: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20g 川牛膝10g 蒲公英20g 连翘10g 夏枯草10g 广藿香10g 马齿苋20g 清半夏5g 苍术10g 瓜蒌10g7剂开水冲服昨天电话回访孩子爸爸接的,至今没在出血,告知清淡饮食,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不足之处还望师父及各位家人点评指正!作者简介祝红霞,女,山东聊城人,2020年师承伤寒名家、经方实战家杨兆林先生,系统学习经方,常愈疑难杂病。

师父杨兆林主任简介杨兆林52岁,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伤寒名家,著名经方实战家,原中医院中医科主任。

中医医案——鼻血(二)

中医医案——鼻血(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和解少阳为主治愈鼻衄病案:王某,女,52岁。

初诊:1975年1月2日。

主诉及病史:前1周开始患“感冒”,3天后鼻衄、齿衄,右侧头痛剧烈如钻刺,牵至右牙龈及右中耳疼痛,呈间歇性发作,每发持续约1个多小时,伴畏冷,怕风,肩背酸痛,食欲不振,二便正常。

诊查:口不干,脉浮弦。

舌质红,苔黄浊稍厚。

治法:和解少阳,搜风散邪。

处方:软柴胡3g 秋蝉衣7尾白僵蚕5g 大元参9g 白菊花3g 枯黄芩6g 北细辛1.5g 香白芷3g 陈半夏6g 粉甘草3g 2剂二诊:1月5日。

鼻衄、齿衄已止,头痛好转,右中耳仍有微痛,畏风,头晕,舌质红,苔黄浊,脉弦细数,症势已趋坦途,病情向愈之机。

治法仍遵原法,加清热降火之品。

处方:大元参15g 白菊花5g 秋蝉衣7尾枯黄芩6g 盐黄柏9g 怀牛膝9g 陈半夏6g 甘草梢3g 软柴胡3g服上方药2剂后,头痛已除,衄血未作。

- 1 -按语此衄血不为里热,应分析为表热,衄不必忧,古人以血为汗,是邪从衄解之势;柴胡证具,故用小柴胡汤加减,能转少阳之邪热,加细辛、白芷两味辛窜开滞善治头痛、牙痛、中耳痛,正合“高巅之上,唯风药可达”之旨。

蝉衣、僵蚕搜风散邪;元参、菊花辛凉散热,咸寒降火。

上药虽非止血之剂而血竟止者,以其透发风热,达到邪解衄止、营卫调和。

服药2剂后鼻衄、齿衄均止,唯头晕、畏风、右中耳仍有微痛,肾开窍于耳,乃循前法去辛窜之辛芷,与搜风之僵蚕,以滋肾之牛膝下行,使火降气平,血随气下,不再有“妄行”与“失道”之患,而头晕、中耳痛之疾可随之痊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28,郑孙谋医案。

郑孙谋,字仲权,1913年生。

福建福州市人,四世业医。

少承庭训,矢志操岐黄术以活人。

启蒙后11岁受业于清秀才翁幼西先生五载,授课四书五经与《周易参同契》等,为攻读中医经典奠定基础。

天人相应观治愈鼻衄案--我的第一张中医处方

天人相应观治愈鼻衄案--我的第一张中医处方

天人相应观治愈鼻衄案--我的第一张中医处方天人相应观治愈鼻衄案--我的第一张中医处方我一至亲患一怪病,每年冬季洗脸时鼻出血,点滴即净。

他在某省级医院实习的时候让他老师检查过,诊断为:1、鼻中隔偏曲2、鼻粘膜溃烂。

给予SMZ治疗无效,上学时接触过中医学因舌质淡苔白,自服中成药归脾丸亦无效。

因为症状不重,未介意。

后虽症状缓慢加重也未正规治疗。

突然某天晚上洗脸时血涌量多,急用肾上腺素压迫止血。

第二天下班时我突然想为什么只有冬季才发病,我们南方冬季气候干燥,肺开窍于鼻,肯定与肺燥有关。

于是开百合固金汤去当归之辛温动血,再去贝母,加了一味仙鹤草,常规用量大概每味药10克。

服后当天血是少了,但腹泻水样便,色如黑漆。

于是我拿出《方剂学》,对方照抄,只生地、熟地用9克,其余俱用3克、1.5克,又回忆起检查时有鼻粘膜溃烂,加9克黄芪以托毒生肌。

四剂居然治愈,至今未复发!这是我第一次开中药处方,想不到偶中。

感觉中医真的很神奇,才那么一点药,抓起来只有一把,仅五剂治愈怪病。

从此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中医、思考中医、实践中医。

这个验案是我当初思辨过程的真实记录,现在看起来幼稚可笑(当时之所以选百合固金汤最主要是看到“固金”二字;之所以止血药选仙鹤草,是因为不懂其他药物,仙鹤草俗称“脱力草”,民间有用仙鹤草加大枣治美尼尔氏综合征的验方),但对我个人的意义十分重要:第一、以前我受鲁迅先生的影响,认为中医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有此案后开始信任中医、学习中医、思考中医、实践中医。

成为一个狂热的中医爱好着、执行者。

第二、每当我中医治病疗效不佳,想放弃中医,学绝大多数人“中西医结合”时,我都会以此案作为动力,坚信中医能治好绝大多数疾病,没有效果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

第三、此案使我知道有时候舌质舌苔不一定能做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第四、西医检查可以看作是中医“望”诊的延伸,西医为用中医为体,为辨证论治服务。

第五、现在这个处方我还在用,并且治好了不少鼻衄患者。

名医验方年年秋季狂流鼻血单穴一次针治断根

名医验方年年秋季狂流鼻血单穴一次针治断根

名医验方年年秋季狂流鼻血单穴一次针治断根鼻衄喷血甘定中针灸医案患者男,16岁初诊1976年10月14日夜11时许【主诉】患者从1960年秋天开始流鼻血,每年都要发作多次,一次比一次严重,曾先后在xx门诊部、xx医院诊治,均无效果。

又曾服各种草药、单方,病情依然不减。

是日,夜晚将睡时,病又发作,口鼻喷血,溅满衣襟。

【查体】患者颜面潮红,脉象洪数,体质尚健。

【辩证】此乃中焦郁热,迫血上逆使然。

【治则】法当清热降逆为治。

【取穴】尺泽(左)【治法】用28号1寸半毫针,在消毒的穴位上方2-3分处下针,针尖斜向下方透刺,直至透过穴位下方2-3分处。

用泻法捻动毫针3-5分钟,留针15分钟后,鼻血已不流。

为防复发,续为留针60分钟,观察情况。

【疗效】患者经此次治疗后,鼻衄即未再发。

1980年4月20日及1989年12月28日,先后走访,亦未再流鼻血。

医案分析鼻衄乃血热妄行之火证,尺泽为肺经合穴,其性属水,以水制火,恰得其宜。

以降法为针左尺泽一穴,意取肺主清肃,主气,血之与气,异名同类,气行血行,气降血降之意。

从1935年起,甘定中先生在其行医的50余年间,在临床、教学中,先后经治鼻衄患者200余例,均取左尺泽一穴获效。

并经过受其传授的中西医使用,取用左尺泽一穴,治疗鼻衄无不针到病除。

如遇极少数患者,在留针时鼻血尚未完全停止情况下,还可适当用泻法捻动毫针,总以鼻血完全停止为准。

出针后仍须对针孔消毒。

名医简介甘定中(1906~1990)四川蓬溪人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出身于四川中医世家。

师从蜀中名医任俊生、蒲湘澄学习针灸。

承师传而有发展,所创“右升左降”、“阴经多用右,阳经多用左”、“动病静治,静病动治”等针疗方法在针灸界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著有《师传针灸急救法》、《师传疑难病证解决法》、《简述针灸治疗的理法方穴效果》、《阴升阳降右升左降的理论根据与针灸临床应用》等学术论文在川省中医学会交流,对研究针灸理论、发展针灸治疗学作出了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血热妄行型小儿鼻衄(鼻出血)案例
主诊医生:袁晓红副教授
患者:戴某某,女,7岁
初诊时间:2016年4月25日
主诉:晨起流鼻血,伴咳嗽一周
现病史:患者母亲带述,患儿一周以来晨起流鼻血4-5次,并且伴有咳嗽。

家里一直有让其服用感冒药,未见好转,遂来我馆求治。

现症见:稍咳嗽,寐差,易汗出,不欲饮食,大便可,咽红,扁桃体二度肿大,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中医诊断:鼻衄
证型: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凉血
方用:自拟方
玄参5g 生地黄10g 赤芍5g 牡丹皮5g
金银花8g 连翘6g 半夏4g 厚朴5g
菊花5g 桑叶5g 藿香5g 茵陈6g
白茅根15g 侧伯叶5g 酒大黄5g 甘草4g
焦山楂10g
×4付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在服用上方期间,未有发生流鼻血,现稍咳嗽,舌红,苔白,脉浮数。

遂于上方去藿香、侧伯叶、赤芍、茵陈、酒大黄,加牛蒡子5g、桑白皮8g、地骨皮4g。

服用5付。

在服用完上方后,咳嗽止,患者痊愈。

按语:本证属中医鼻衄范畴,此患者素体阳热,加之感受风热之邪,邪热灼伤鼻络,血不循经,故见鼻衄。

热扰心神,则见寐差。

邪热壅肺,肺失宣降,上逆为咳。

咽红,扁桃体二度肿大,舌红,苔黄腻,脉浮数,均为邪热内盛之象。

方中玄参、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凉血止血,生津养阴;金银花、连翘、茵陈、酒大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桑叶、菊花宣肺止咳;藿香、半夏芳香化湿;厚朴理气宽中;焦山楂消积化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