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概述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道路工程的安全隐患和使用寿命缩短。

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常见通病及预防措施1. 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问题描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严格按照规定选用合格的材料。

- 建立严格的材料供应链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可追溯。

- 加强材料验收工作,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不合理的施工工艺问题描述:施工中使用的工艺不合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中使用的工艺不合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规范进行工艺设计和施工操作。

- 加强施工工艺的监管和检查,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 加强施工过程的记录和档案管理,以便开展后期的质量评估和责任追溯。

3. 施工机械设备不良问题描述: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不良,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不良,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预防措施:- 强调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 严格选用优质可靠的机械设备,并进行必要的验收。

-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工程监理不到位问题描述:工程监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工程监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部署专业的工程监理团队,并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 加强工程监理的内外部沟通,确保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加强对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5. 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问题描述: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被忽视。

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被忽视。

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质量对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市政道路建设常常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常见的市政道路建设质量通病出发,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市政道路建设质量。

1. 基础不牢固市政道路的基础是保证道路稳定性和承载力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疏忽以及材料选择不当等原因,基础常常存在不牢固的问题。

为预防这一问题,应加强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基础土壤的均匀压实,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充分的检测和验收。

2. 道路平整度差道路平整度是评价道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作业不规范、材料质量差等原因,道路常常存在平整度差的问题,导致不仅影响交通的顺畅,还对车辆、行人的驾驶和行走安全构成威胁。

为预防这一问题,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道路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3. 排水不畅市政道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常常受到雨水的侵蚀,如果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容易导致道路积水和泥浆冲刷等问题。

为预防这一问题,应合理设计排水系统,提高排水管道的通畅性,并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

4. 道路沥青翘起由于沥青温度、施工操作等原因,市政道路上的沥青往往会出现翘起的情况,不仅影响道路的美观,还容易造成摩擦系数下降,增加行车事故的风险。

为预防这一问题,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温度,确保沥青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同时加强道路养护,定期检查和修复翘起的沥青。

5. 道路标线模糊道路标线是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标识,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标线材料质量不过关或施工技术差等原因,道路标线常常出现模糊、掉落等问题。

为预防这一问题,应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标线材料,保证施工操作规范,并加强道路标线的养护和维修。

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设计、规范的施工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同时还需要各方在实施过程中精细化、高效率的施工方式和技术创新,以确保市政道路的功能完善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

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

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介绍本文旨在探讨道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

为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针对这些通病进行重点关注和处理。

1. 基础不牢固- 要点:道路基础的稳固性对整体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基础不牢固将导致道路开裂、坍塌等问题。

- 措施:在道路建设前,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确保基础的稳固性。

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2. 材料质量不合格- 要点:低质量的道路材料会导致道路开裂、剥落等问题,影响道路使用寿命。

- 措施: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渠道,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加强材料质量检验,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3. 施工工艺不规范- 要点:施工工艺的不规范会导致道路表面不平整、渗水等问题,影响道路质量。

- 措施:培训施工人员,确保他们熟悉并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加强监督,及时纠正和整改施工不规范的问题。

4. 设计不合理- 要点:不合理的道路设计会导致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

- 措施:在道路设计前,进行充分的交通流量分析和道路规划,确保道路设计满足实际需要。

引入专业设计机构,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

5. 驾驶员素质不高- 要点:驾驶员的素质对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有重要影响。

驾驶员的违法行为和不良驾驶惯会加剧道路质量问题。

- 措施:加强驾驶员培训,宣传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

加强交通执法,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打击,提高驾驶员的自律性和遵从规范的意识。

结论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包括重视基础稳固性、控制材料质量、规范施工工艺、合理道路设计以及提高驾驶员素质等。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从多个方面综合防治,才能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关于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详细和具体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纵向裂缝1、现象:路面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裂缝变宽,裂缝向土路肩边缘伸展,裂缝处呈现错台,形成滑裂面。

土路基表观不密实。

2、形成原因:①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续施工中又未能及时复压。

②靠近管道一侧回填不密实。

3、防治措施:(1)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

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

(2)路基旋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

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

(3)路基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

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二)、超厚回填1、现象:一种是路基填方,一种是沟槽回填土,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

严重者,用挖掘机一次将沟槽填平。

2、危害: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如是道路,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如果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破裂。

3、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质量意识不足;项目部在技术交底方面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4、治理措施: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三)、挟带大块土回填1、现象:在填土中带有大块硬土、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

2、危害: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料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

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深陷。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大发展,道路工程建设的量大面广,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员较多,其基础和水平差距较大,很不平衡。

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形成了一些质量通病。

为了提高上海道路工程质量,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认真执行规范。

本文就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操作不规范通病及预防措施略作介绍,以求共勉。

◆路基工程一、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1、超厚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路基土回填压实质量通病为不按规范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严重者,用推土机一次将沟槽填平。

结果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压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若是路面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若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2)预防措施①严格执行路基土分层回填压实的规范要求。

②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规范规定。

2、倾斜堰压(1)病害现象及原因由于在填筑段内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或在沟槽填筑高度不一,使填筑段内随高随低,碾轮爬坡碾压。

结果使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能越大。

(2)预防措施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

路基路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作成台阶。

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

台阶高度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不小于l米。

3、挟带大块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2)预防措施①要严格管理,对填土中颗粒过大(〉10cm)的砖块、石块、混凝土块要剔除,对大于l0cm的硬土块必须打碎。

4、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回填土中挟杂有机物,在有机物腐烂后土体中形成空洞;而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使路面结构变形。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概述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路面质量问题是常见的。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道路使用寿命缩短,行车安全隐患增加。

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路基压实度不足•原因:路基松软,地基土粘性差,或压实工艺不当。

•防治措施:–采用合适的路基土料,加强地基处理。

–采用适当的压实工艺,确保路基的密实性。

基床不平整•原因:基床平整度不达标,或施工过程中未及时修复基床的凹凸不平。

•防治措施:–加强基床处理,保证基床的平整度。

–施工过程中及时修复基床的凹凸不平。

路基渗水•原因:土层疏松,渗水性能差,或排水设施缺失或堵塞。

•防治措施:–加强土层的加固和填实,提高土的渗水性能。

–安装适当的排水设施,保证路基排水畅通。

路基侧方变形•原因:路基设计不合理,压实不当,或路基土松软。

•防治措施:–加强路基的设计,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采用适当的压实工艺,保证路基的密实。

2. 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原因:施工过程中没有保证道路平整度,或路面材料质量不过关。

•防治措施:–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保证道路平整度。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提高路面的质量。

路面龟裂•原因:温度变化引起路面材料膨胀和收缩,或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不过关。

•防治措施:–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具备良好的抗龟裂性能。

–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控制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

路面破损•原因:超载、施工质量差、或长期使用导致。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超载情况,确保道路使用寿命。

–加强施工质量检查,防止施工质量问题。

–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及时修补破损处。

路面积水•原因:排水设施不畅通,或施工过程中未考虑排水需求。

•防治措施:–安装适当的排水设施,确保道路积水畅通。

–施工过程中合理设计路面坡度,保证排水需求。

结论公路工程中,对路基路面质量问题应高度重视。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路面平整度差1、现象: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2、原因分析:(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底层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厚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整度则差。

(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锹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平,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差。

(3)料底清处不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了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3、治理方法:(1)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的问题,这里所指的底层是泛指。

如果沥青混合料面层分三层铺,那么表面层的底层是中面层(黑色碎石或粗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底层是底面层(碎石),底面层的底层是道路基层,基层的底层是道路路基(土路床),每一层的平整度都对上一层平整度至关重要。

所以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路面各层需求严格控制,认真检验。

特别是在保障各层密实度和纵横高程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障表面层平整度的高质量。

(2)面层的摊铺应使用摊铺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熨平板的预留高的稳定性;小面积或无条件使用摊铺机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摊铺,即采用扣锹法,不准扬锹,要锹锹重叠,扣锹时需求用锹头略向后刮一下,以使厚度均匀一致。

使用手推车和转载机运料时,应用热锹将料底砸实部分翻松后摊平,以求各处虚实一致。

搂平工序,不能踩踏未经压实的虚铺层,要倒退搂平一次成活,如再发现有不平处,可备专用长把刮板找补搂平。

(3)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不能直接倾卸在铺筑底层上。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的通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

一、路面平整度差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2.加强施工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现场巡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路面龟裂、沉陷市政道路上常见的另一个通病是路面龟裂、沉陷。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基础处理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造成的,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1.加强前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基材料和路面结构。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挖掘工程,要做好土壤加固和排水工作。

3.加强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排水不畅预防措施:1.在道路设计中充分考虑排水需要,确保路面坡度合理、排水系统畅通。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特别是对于沟渠和水井等设施的安装和管道的连接,要保证密封和稳固。

3.定期清理排水设施,确保畅通有效。

四、交通标志不清晰市政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不清晰是另一个常见问题,这给驾驶人造成困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预防措施: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志和标线的施工,保证颜色、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

2.加强标志和标线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并修复受损的标志和标线。

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驾驶人的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有路面平整度差、路面龟裂沉陷、排水不畅和交通标志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做好前期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更好地选择材料和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路基施工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摊铺厚度过大、含水量过大、填料粒径过大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填方路基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

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度,以保证新填路堤在坡面上的稳定性。

2)路基的填筑,必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压实,才能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填土厚度,含水量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

否则予以洒水或晾晒。

3)路基的填筑,随填、随摊,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形成局部“弹簧”路基,造成质量隐患。

4)为防止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地基处理(包括深度、横向宽度),路基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

对于填挖交界处,填、挖台阶搭接按规范施工,碾压密实无拼痕。

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主要是路面开裂、纵横向裂纹、网裂、龟裂坑槽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路面结构中,面层、基层和底基层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对材料质量、施工机械、铺筑工艺等要求也各不相同。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据以组织和指导施工。

其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料场地点、采备及运输方式、堆放场地、各结构层的施工进度安排、机具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组织,采用的工艺和工序的衔接,特殊气候条件(雨天、高温)下的施工对策,以及自检要求和质保措施等。

编制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明确各种材料的各项质量标准和技术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配合比试验与确定、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工艺及养生等要求,明确各道工序的职责和施工责任人,明确自检责任和自检人员,明确质量目标;同时,对关键工序采用的工艺、采取的措施等给予明确的事先指导,真正做到“施工有计划、工艺都知道、职责均明了,质量达目标”。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引言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道路工程涉及多个细节和环节,因此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

本文将讨论道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常见质量通病2.1. 坑洼不平坑洼不平是道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给车辆行驶带来不便,甚至影响交通安全。

造成坑洼不平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不牢固、材料质量不过关以及施工不规范等。

2.2.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路面出现裂纹现象。

路面龟裂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质量不过关、温度变化等。

龟裂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扩大,加速道路寿命的衰减。

2.3.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是道路通病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雨水无法迅速排除时,会积聚在道路表面,导致路面湿滑,给行车带来危险。

排水不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和维护不及时。

3. 预防和治理措施3.1.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是预防道路质量通病的关键。

其中包括:-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础结构牢固、材料质量过关。

-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

- 实施质量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3.2.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防治道路质量通病的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对道路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 加强路面养护,及时修补坑洼和龟裂。

- 清理和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3.3. 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是治理道路质量通病的关键。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质量过关。

-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结论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是保障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

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预防性维护和提高施工质量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道路质量通病,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安全、便利的道路环境。

道路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问题一:采购的建材质量不合格
这是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通常会给施工带来很大影响。

为预防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从正规渠道采购建材,如可通过认证的厂商
- 对采购的建材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建材符合国家标准
问题二:施工质量不达标
施工质量不达标也是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道路使用寿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为预防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
- 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正规施工队伍
- 加强质量监管,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检测
- 施工结束后,对道路进行严格验收
问题三:环保问题
道路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环境污染,如扬尘、噪声等。


预防环保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 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总结起来,道路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对我们工程的进展和周
边居民的生活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规范的施
工流程和技术标准,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采取有力的预
防措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环保水平,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和目标。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3.10.1.质量通病
1)路面有搅和等遗留物或油漆、沥青二次污染。

2)混凝土分缝不规范或不及时。

3)缝隙填充物不规范、不美观。

4)路边不顺直,缺陵掉角,道路积水。

3.10. 2.预防措施
1)坚持文明施工,禁止在路面和浆,不留任何二次污染物,对路面已造成污染的应立即清理干净。

2)在路面凝固后具备分缝时及时按照设讣图纸和规范分缝,保证工艺美观。

3)伸缩缝灌缝采用质量可靠的专用灌胶,灌完后及清理污染实。

4)道路装模时,严格控制标高,确保模具牢靠,按规定时限松模。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引言公路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给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一、材料选用不当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材料选用不当问题有:1.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是公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但是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检测。

2.沥青质量不合格:沥青是公路路面铺设中常用的材料,但是低质量的沥青易龟裂和变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沥青质量检测和验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沥青温度的控制。

二、施工工艺操作不规范公路工程施工中,工艺操作不规范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常见的问题包括:1.压实度不足:压实是公路路基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压实不到位易导致路基沉降,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土工试验,合理选择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加强压实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检测。

2.桩基施工不当:桩基是公路桥梁和大型结构的重要支撑部分,桩基施工不当会导致桩基的承载能力不足,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施工;加强对桩基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检测。

三、施工检测不到位施工检测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检测不到位会导致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常见的问题包括:1.施工工序验收不及时:施工过程中的工序验收是对施工质量的重要监督和控制手段,验收不及时容易导致施工问题长期存在无法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工序验收制度;加强对工序验收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安全性、舒适度和寿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公路工程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些通病问题。

本文将就公路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路面不平整:路面不平整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影响驾驶者的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度。

路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有: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的挤压和变形、基层不均匀沉降等。

防治措施:合理选用施工材料,认真掌握施工操作技术,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平控制和转弯半径的控制,避免挤压和变形;加强对基层加固的施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

二、路基松弛:公路工程中,由于松弛路基的存在,易导致路面剧烈沉降,甚至发生路面塌陷,严重影响道路使用。

路基松弛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软或者路基设计不合理。

防治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路基填料,并加强填料的加固工作;合理控制填料的厚度和密实度;在设计过程中加大路基的宽度,增加路基的承载力。

三、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病害,它会导致路面断裂、沥青层起泡等问题。

路面龟裂的主要原因包括路面材料老化、温度变化过大、材料选择不当等。

防治措施:合理选材,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加强对温度变化的控制,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和修复。

四、涵洞漏水:涵洞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隧道结构,涵洞漏水会导致洞内积水、路面湿滑等问题。

涵洞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到位等。

防治措施:选用防水材料,确保涵洞结构的密封性;加强工艺流程的把控,确保施工工艺到位;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问题。

五、交通标线磨损:交通标线是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磨损严重会导致驾驶者迷失方向、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

交通标线磨损的主要原因是标线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质量不高等。

防治措施:选用耐磨耐候的标线材料,确保标线的使用寿命;严格掌握标线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定期对已经磨损严重的标线进行修复和更新。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道路工程质量是保障道路安全和持久性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常常存在一些质量通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基层不均匀基层不均匀是指道路基层的厚度或密实度在不同部位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情况会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造成基层不均匀的原因可能包括施工不规范和材料质量不达标。

防治措施:-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控和指导;- 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查,确保基层材料符合规定标准;-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基层的均匀厚度和密实度。

2. 道路平整度差道路平整度差指道路表面存在明显的起伏或坑洞,影响行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道路平整度差可能由基层不均匀、施工工艺不当或者材料质量问题引起。

防治措施:- 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施工工艺,提高道路平整度;- 加强对基层的监控和检查,确保基层质量符合要求;- 对道路表面进行及时维护和修复,修补坑洞和凹凸不平区域。

3. 路缘石松动路缘石是道路边缘用于保护人行道和车行道的石材。

当路缘石松动时,会影响道路的整体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路缘石松动的原因可能包括施工不规范和基层不均匀。

防治措施:- 加强对路缘石施工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选择优质的路缘石材料,提高松动强度;- 对路缘石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松动或破损的部分。

4. 道路排水不畅道路排水不畅会导致积水和泥泞现象,影响道路的使用和行车安全。

排水不畅可能由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或者缺乏维护等原因引起。

防治措施:- 合理设计道路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管道畅通;- 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督,确保排水设施的正确安装;- 定期清理排水管道,以防止积水和堵塞。

5. 道路标线模糊道路标线对于引导行车和提升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当道路标线模糊不清时,会给驾驶者带来困扰和危险。

标线模糊可能由雨水侵蚀、日晒老化或者施工不合格导致。

防治措施:- 选择质量好、耐久性强的标线材料;- 定期检查和维护标线,确保标线的清晰度;-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标线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道路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是道路工程中的通病,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道路工程质量通病1.工期滞后:很多道路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工期滞后的问题,这是由于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控制不足、组织协调不力等原因引起的。

2.质量不稳定:道路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沉降、路面不平整、水泥渗漏、路基不稳定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车辆行驶时出现危险,影响道路使用效果。

3.施工安全问题:道路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存在落石、坍塌、挖掘过深等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二、道路工程质量防治措施1.从招投标开始就要把质量考虑进去:在进行道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应该注重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记录等方面的评估,选择优秀的施工企业来承担工程。

2.强化现场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各个工序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在现场加强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立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对施工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4.完善监管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5.强化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三、结论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注重质量安全,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为人民提供更好的道路公共设施。

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引言道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由于施工工程质量问题,许多道路路面出现了各种通病,给人们的生活以及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施工工程质量通病1. 路面坑洼:由于施工时没有正确铺设路面材料,或者缺乏必要的施工维护,道路路面容易形成坑洼。

这不仅给行驶车辆带来颠簸感,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2.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路面出现的裂缝或断裂,通常是由于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路面龟裂不仅影响驾驶的舒适性,还会加速道路的老化。

3. 水涝倒灌:道路路面不够平整,或者水涵洞设计不合理,都会导致雨水倒灌,形成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4. 路面起砟:施工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路面压实工作,容易出现路面起砟问题。

起砟后的路面容易松散,影响行驶的平稳性。

5. 道路标线模糊:道路标线是指路面上的各种标识和标线,它们在指导行车和交通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施工工程质量问题,道路标线经常模糊、破损,给驾驶员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针对以上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 加强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质量和工艺的控制,确保路面施工质量达标。

2. 做好施工维护: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路面的维护工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道路路面平整、坚固。

3. 加强铺设工作:铺设路面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的技术,确保路面平整、不易起砟。

4. 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对道路路面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坑洼、龟裂和标线等问题,确保道路状况良好。

5. 提高工人素质:提高工人的专业技能和施工意识,增强他们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论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对交通安全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做好施工维护,确保道路路面施工质量达标。

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和便利的出行条件。

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引言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通病不仅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还会增加维护和修复成本。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常见的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表面出现的细小裂纹。

它可能是由于材料选择不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防治路面龟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合适的道路基材料,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早的干缩;- 加强对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及时修复裂缝。

2. 路面坑洼路面坑洼是指道路表面出现凹陷或凸起的部分。

它常常由于施工不均匀或材料沉降不当引起。

为了防治路面坑洼,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施工前充分检查原材料,避免使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 采用合适的路面厚度和结构设计,确保路面的均匀性;- 加强对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监测,及时修复坑洼。

3. 交通设施损坏交通设施损坏是指交通标志、信号灯、护栏等设施遭到破坏或损失。

它可能是由于车辆碰撞、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防治交通设施损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交通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和修复;- 提高车辆驾驶员的交通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在易发生事故的路段设置防护设施,减少损坏的可能性。

结论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

通过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重视质量问题,并密切关注各种质量通病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和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三类。

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仅影响工程外观,还危害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二是治理难度大,易反复。

质量通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

近年来,工程人员按照精细化施工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优化施工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符合工程实际、效果明显、经济合理的通病防治方法。

本措施对通用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通用工程1.1 混凝土工程表面蜂窝⑴原因分析①模板拼缝不严,拼装后有缝隙,密封不严产生漏浆。

②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当。

③振捣方法不当,振捣时间不足。

④浇筑时间过长,部分未振捣混凝土已初凝。

⑵防治措施①支模是对模板缝进行有效密封,并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

②配制良好品质的混合料,选用合适的水灰比。

③分层浇筑,才用合适的振捣工具,保证足够的振捣时间。

④对大面积混凝土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浇筑时间过长的混凝土断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1.2 混凝土工程麻面、气泡多⑴原因分析①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级配变化大。

②浇筑高度较高时,未设置串筒,使混凝土发生离析。

③振捣时局部漏振或过振。

④模板质量不高,表面不清洁。

⑵防治措施①控制原材料质量,级配、含沙量等应满足要求。

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防止离析现象。

③振捣时要将振捣帮插入下层混凝土,并避免漏振或过振。

④尽量使用整体钢模,并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平整密实。

1.3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⑴原因分析①进场原材料质量差异大。

②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

③振捣时间不足。

④混凝土构件后期养护质量存在问题。

⑵防治措施①对每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规格、质量统一。

②认真做好现场试验,检测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率,对拌合设备及计量设备定期检验,控制施工配合比。

③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振捣时间和振捣质量。

④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

1.4 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⑴原因分析①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使钢筋偏位。

②模板安装不牢靠,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施工荷载等作用下,产生位移跑模现象,导致保护层成型尺寸不标准。

③垫块质量不合格。

④混凝土浇筑时,保护不到位,车压人踩,使受力钢筋变位、变形,⑵防治措施①加强钢筋骨架绑扎,必要时应进行点焊。

②充分考虑混凝土重力、侧压力、施工荷载等作用对模板的影响,防止出现跑模现象。

③垫块质量应满足要求,使用新型垫块保证支垫质量。

④混凝土浇筑时,施工跳板应独立于钢筋骨架,防止相互影响。

1.5 护坡沉陷开裂⑴原因分析①边坡填土质量差,未按要求分层填筑、夯实。

②护坡碎石垫层未按规范要求铺垫,垫层松散。

③砌筑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坐浆不饱满。

④护坡未按设计要求设置泄水孔和反滤层。

⑵防治措施①边坡应按规范要求选择填土材料,分层夯实、修平。

②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碎石垫层铺筑,保证质量。

③砌筑施工应按规范进行,坐浆饱满。

④按要求设置泄水孔和反滤层,如沉陷严重可能出现滑坡时,应对边坡土体进行加固处理。

1.6 涵台墙身裂缝⑴原因分析①涵台地基处理不到位,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

②涵身较长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

③在盖板未架设安装之前进行台背填土,导致台身横向裂缝。

④涵底铺砌不密实、渗水严重等使地基弱化,导致涵台不均匀沉降变形,从而产生竖向裂缝。

⑵防治措施①基础开挖后应加强验槽,确保基础埋置深度、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当基础土层不均匀时,应挖除软弱土层,保证基础受力均匀,防止不均匀沉降。

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并可沿涵长方向分段浇筑,接缝应设置在涵身沉降缝处。

③盖板架设完毕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回填土应按照水平分层、对称方式进行填筑和压实,台背回填材料和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④浆砌涵台砌筑时,坐浆应饱满,不得出现空洞,砂浆强度应符合要求;现浇混凝土台身时,应控制分层浇筑厚度,确保振捣密实。

1.7 涵洞洞口翼墙、挡墙等倾斜、开裂⑴原因分析①地基处理不彻底,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②洞口铺砌出现空洞使水下渗,地基土弱化。

③墙后土压力过大,引起墙身推移变形、开裂、倾斜,甚至倾覆。

④墙身砌筑时,砂浆不饱满、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造成强度不足,引起开裂变形。

⑤振捣压路机碾压路基时的振动引起推移。

⑵防治措施①施工前应加强验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若验槽后发现土层分布或承载力与设计不符,应进行变更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②加强施工期间基坑排水,防止基坑土层浸水。

③墙后应分层填土压实,严格控制分层厚度,保证压实质量。

④砂浆强度应符合要求,砌筑饱满。

⑤墙后采用静压设备碾压。

1.8 灌注桩钢筋笼上浮⑴原因分析①灌注桩混凝土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

②浇筑混凝土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混凝土将钢筋笼托起。

③导管挂(卡)在钢筋笼上,提升导管时将钢筋笼带动向上。

⑵防治措施①当混凝土灌注接近钢筋笼底部时适当放缓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高至距钢筋笼底以上至少2m时再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②混凝土质量应该满足初凝时间要求,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

③导管安装时应注意接头处尽量平顺,尽量保持在钻孔中心,以防导管上提时卡(挂)住钢筋笼。

④在钢筋笼顶部适当加压,防治钢筋笼上浮。

1.9 混凝土墙身裂缝⑴原因分析①过振导致粗集料下沉,顶部粗集料较少,加之顶部箍筋较密,由于塑性沉降,易在箍筋处引起表面裂缝。

②由于混凝土干缩引起表面细裂缝。

③大体积墩身因水化热引起裂缝。

⑵防治措施①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消除塑性沉降产生的分层,提高混凝土密实性。

②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生。

③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

1.10 重力式桥台台身裂缝⑴原因分析①桥台处存在软弱土层或地基处理不到位,桥台地基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使前墙发生竖向裂缝。

②台身砌筑不规范,砂浆强度低,导致台身强度较低,出现前墙外倾或水平裂缝。

③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密实,后期养生质量差,产生裂缝。

④台背回填控制不严、台后填土渗水引起的土压力增大致使侧墙裂缝。

⑵防治措施①施工前应按要求加强地基承载力检验,对软弱地基进行有效处理。

②砌块之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填筑并仔细插捣,确保砌块之间砂浆饱满,不得直接贴靠或存有空洞;当台身分层施工时,上下各层竖缝应错开,不得贯通。

③当桥台采用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浇筑厚度并注意养生。

④台后填土宜在梁体架设完成后均匀、对称、分成压实,填筑材料、分层厚度及压实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防水工作;锥坡填土宜与台背填土同时对称填筑。

2. 路基工程2.1 台后路基沉陷(桥涵或其他构筑物回填土顶面与构筑物顶面出现高差)⑴原因分析①压实功不够。

②填料不符合要求。

③台背与路基结合部位台阶处理不到位、压实厚度偏厚、填筑速率过快。

④桥涵台后基底底面清理不彻底或软基处理不到位。

⑵防治措施①尽量采用大型压实机具,分层填筑,控制最佳含水率和铺筑层厚度。

当不能使用大型机具时,宜选用小型振动压路机配合其他适宜的压实机具。

②填料优先选用砂类土或透水性材料,当采用非透水性材料时,应进行改良处理,分层回填压实,必要时增设土工格栅。

③严格控制填土速率和开挖断面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条件许可时,主线路堤与台背过渡段应同步回填分层压实,采用反开挖方式进行桥台施工。

④台背回填前台后基底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2 路基纵、横向开裂⑴原因分析①路堤填筑高度过高、路堤自身压实度不足导致工后压缩变形过大。

②半填半挖,或填挖结合区域设计不完善,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③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路基整体变形,在交通频繁振动下产生滑坡、纵向开裂。

⑵防治措施①严格分层压实厚度和压实度控制标准,及时完善地下排水系统和支挡工程。

②完善半填半挖、填挖结合区域方案设计,关键路段进行个别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彻底清除地基表面软弱滑动层,开挖台阶后,沿路线全断面采用同种筑路材料填筑。

③路基半填半挖与填挖结合路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并在基底处、填挖交界处以及路床范围内增设高强或双向土工格栅,必要时增设排水盲沟。

2.3 沟塘回填未分层填筑或分层过厚⑴原因分析①不重视沟塘回填,有偷工现象。

②清淤、排水措施不到位,导致沟塘底部松软,第一层土不易压实稳定。

⑵防治措施①沟塘回填时应分层填筑,严格控制每层填土厚度。

②第一层回填土难以压实稳定时,可采用碎石土或者其他材料回填。

③确保沟塘清淤、排水到位。

2.4 路基表面起皮⑴原因分析①压实层土的含水率不均匀且失水过多,碾压不及时。

②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

③碾压机具或工艺选择不合理。

⑵防治措施①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率均匀且与最佳含水率的差值在规定范围内。

②严禁采用薄层贴补施工方式。

③选择合适的碾压机具和工艺。

2.5 路基表面网状裂缝⑴原因分析①路基填料不符合路基填筑土的要求。

②碾压时含水率偏大。

③压实后养护不到位或暴露时间太长,表面失水过多。

⑵防治措施①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料填筑路基,弱膨胀土或者高塑性土应进行掺灰砂化处理。

②碾压时土的含水率应接近最佳含水率。

③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④及时上土覆盖。

2.6 路基压实后表面松散⑴原因分析①粉碎拌合后未及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

②碾压时土的含水率偏低。

③采用粉砂土填筑时,表面保水措施不到位。

④压实后养护不到位或者暴露时间太长,表面失水过多。

⑤重载车辆碾压。

⑵防治措施①严格控制碾压时土的含水率。

②高温季节施工时,粉砂土路基在碾压过程中,表面应适当补水,并应采用轮胎压路机终压收光,成型后应洒水养护一段时间。

③不宜过早开放车辆通行,以避免重载车辆的碾压。

2.7 路基表面出现“放炮”现象⑴原因分析①石灰质量差。

②石灰未充分消解。

③石灰消解后未过筛。

⑵防治措施①严格控制石灰质量。

②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进行充分消解,并过10mm筛。

③取土坑焖灰时,加大翻拌次数,运到现场时应拣出未消解的石灰块。

2.8 路基出现“弹簧”现象⑴原因分析①碾压时土的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较多。

②高塑性粘性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③翻晒、拌合不均匀。

④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⑵防治措施①低塑性高含水率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率方可碾压。

②高塑性粘性土难以粉碎,应在取土场进行掺灰“砂化”处理。

③对产生“弹簧”的部位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或换填其他材料。

④对软弱层进行必要的处理。

2.9 路基碾压后表面轮迹明显⑴原因分析①压实功不足或碾压时含水率大。

②重型压路机压实后,未采用钢轮或轮胎压路机进行收光。

⑵防治措施①保证压实机具的吨位和碾压遍数。

②在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碾压。

③重型压实后,应采用钢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收光。

2.10 路基压实度不足⑴原因分析①压路机吨位偏小,碾压遍数不足,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