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合集下载

必修二 有机化学 方程式总结

必修二 有机化学 方程式总结
乙烯与H2:C2H4+H2催C2H6
乙烯与HX:C2H4+HX催CH3CH2X
乙烯与H2O:C2H4+H2O催CH3CH2OH
乙烯的加聚:nC2H4催[CH2-CH2]n
苯的燃烧: +15O2点12CO2+6H2O
苯的溴代:+Br2Br
苯的硝化:+HNO3浓硫酸50-60℃NO2+H2O
苯的磺化:+H2SO4(浓)70-80℃SO3H +H2O
乙醇与HX:C2H5OH+HX C2H5OX+H2O
乙酸与钠:2CH3COOH+Na 2CH3COONa+H2O
乙酸与NaOH:CH3COOH+NaOH CH3COONa+H2O
乙酸Na2CO3:CH3COOH+Na2CO3CH3COONa+H2O+CO2
乙醇与乙酸:CH3COOH+C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OH浓硫酸△CH3COOC2H5+H2O
必修二
甲烷和Cl2: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甲烷燃烧:CH4+2O2点CO2+2H2O
甲烷分解:CH41000℃C+2H2
乙烯燃烧:C2H4+3O2点2CO2+2H2O
乙烯与Br2:C2H4+Br2C2H4Br2
苯与H2:+3H2Ni△
乙醇和钠:2C2H5OH+2Na 2CH3COONa+H2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一、必修一化学方程式1. 钠及其化合物- 钠与氧气常温反应:4Na + O_{2}=2Na_{2}O- 钠在氧气中燃烧:2Na + O_{2}{点燃}{=!=!=}Na_{2}O_{2}- 钠与水反应:2Na + 2H_{2}O = 2NaOH+ H_{2}↑-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_{2}O_{2}+2H_{2}O = 4NaOH + O_{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 -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Na_{2}CO_{3}+HCl = NaHCO_{3}+NaCl -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Na_{2}CO_{3}+2HCl = 2NaCl +H_{2}O+CO_{2}↑-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_{3}{}{=!=!=}Na_{2}CO_{3}+H_{2}O + CO_{2}↑-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NaHCO_{3}+NaOH = Na_{2}CO_{3}+H_{2}O2. 铝及其化合物- 铝与氧气反应:4Al + 3O_{2}=2Al_{2}O_{3}- 铝与盐酸反应:2Al+6HCl = 2AlCl_{3}+3H_{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2H_{2}O = 2NaAlO_{2}+3H_{2}↑ -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_{2}O_{3}+6HCl = 2AlCl_{3}+3H_{2}O-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_{2}O_{3}+2NaOH = 2NaAlO_{2}+H_{2}O - 氢氧化铝的制备(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AlCl_{3}+3NH_{3}· H_{2}O = Al(OH)_{3}↓+3NH_{4}Cl-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_{3}+3HCl = AlCl_{3}+3H_{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_{3}+NaOH = NaAlO_{2}+2H_{2}O3. 铁及其化合物- 铁与氧气反应:3Fe + 2O_{2}{点燃}{=!=!=}Fe_{3}O_{4}- 铁与氯气反应:2Fe+3Cl_{2}{点燃}{=!=!=}2FeCl_{3}- 铁与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_{2}+H_{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_{4}=FeSO_{4}+Cu- 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2FeCl_{2}+Cl_{2}=2FeCl_{3}- 氯化铁与铁反应:2FeCl_{3}+Fe = 3FeCl_{2}- 氯化铁与铜反应:2FeCl_{3}+Cu = 2FeCl_{2}+CuCl_{2}4. 硅及其化合物- 硅与氧气反应:Si + O_{2}{}{=!=!=}SiO_{2}- 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 2NaOH + H_{2}O=Na_{2}SiO_{3}+2H_{2}↑ -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_{2}+2NaOH = Na_{2}SiO_{3}+H_{2}O -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_{2}+4HF = SiF_{4}↑+2H_{2}O- 硅酸的制备(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_{2}SiO_{3}+2HCl =H_{2}SiO_{3}↓+2NaCl5. 氯及其化合物-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_{2}{点燃}{=!=!=}2FeCl_{3}- 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_{2}{点燃}{=!=!=}CuCl_{2}- 氯气与氢气反应:H_{2}+Cl_{2}{点燃}{=!=!=}2HCl- 氯气与水反应:Cl_{2}+H_{2}O = HCl + HClO- 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_{2}↑-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_{2}+2NaOH = NaCl + NaClO + H_{2}O-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2Cl_{2}+2Ca(OH)_{2}=CaCl_{2}+Ca(ClO)_{2}+2H_{2}O6. 硫及其化合物- 硫与氧气反应:S+O_{2}{点燃}{=!=!=}SO_{2}-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_{2}+H_{2}O = H_{2}SO_{3}-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_{2}+O_{2}{催化剂}{underset{}{⇌}}2SO_{3} -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_{3}+H_{2}O = H_{2}SO_{4}- 铜与浓硫酸反应:Cu + 2H_{2}SO_{4}(浓){}{=!=!=}CuSO_{4}+SO_{2}↑+2H_{2}O- 碳与浓硫酸反应:C + 2H_{2}SO_{4}(浓){}{=!=!=}CO_{2}↑+2SO_{2}↑+2H_{2}O7. 氮及其化合物- 氮气与氧气反应:N_{2}+O_{2}{放电或高温}{=!=!=}2NO-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_{2}=2NO_{2}-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_{2}+H_{2}O = 2HNO_{3}+NO- 工业合成氨:N_{2}+3H_{2}{催化剂}{underset{高温高压}{⇌}}2NH_{3}- 氨气与水反应:NH_{3}+H_{2}O = NH_{3}· H_{2}O-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_{3}+HCl = NH_{4}Cl- 氯化铵受热分解:NH_{4}Cl{}{=!=!=}NH_{3}↑+HCl↑-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_{4}HCO_{3}{}{=!=!=}NH_{3}↑+H_{2}O↑+CO_{2}↑-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_{4}NO_{3}+NaOH{}{=!=!=}NH_{3}↑+NaNO_{3}+H_{2}O-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 8HNO_{3}(稀)=3Cu(NO_{3})_{2}+2NO↑+4H_{2}O- 铜与浓硝酸反应:Cu + 4HNO_{3}(浓)=Cu(NO_{3})_{2}+2NO_{2}↑+2H_{2}O二、必修二化学方程式1. 元素周期律相关反应(以碱金属和卤素为例)- 锂与氧气反应:4Li + O_{2}=2Li_{2}O- 钾与水反应:2K+2H_{2}O = 2KOH + H_{2}↑- 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Cl_{2}+2NaBr = 2NaCl+Br_{2}- 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Br_{2}+2KI = 2KBr+I_{2}2. 化学反应与能量- 氢气燃烧:2H_{2}+O_{2}{点燃}{=!=!=}2H_{2}O(放热反应)- 碳酸钙受热分解:CaCO_{3}{}{=!=!=}CaO + CO_{2}↑(吸热反应)3. 有机化学基础(必修部分)- 甲烷燃烧:CH_{4}+2O_{2}{点燃}{=!=!=}CO_{2}+2H_{2}O-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以一氯取代为例):CH_{4}+Cl_{2}{光照}{=!=!=}CH_{3}Cl+HCl- 乙烯燃烧:C_{2}H_{4}+3O_{2}{点燃}{=!=!=}2CO_{2}+2H_{2}O- 乙烯与溴水反应:C_{2}H_{4}+Br_{2}to C_{2}H_{4}Br_{2}- 乙烯与水加成反应:C_{2}H_{4}+H_{2}O{催化剂}{to}C_{2}H_{5}OH- 苯燃烧:2C_{6}H_{6}+15O_{2}{点燃}{=!=!=}12CO_{2}+6H_{2}O- 苯与液溴反应:C_{6}H_{6}+Br_{2}{FeBr_{3}}{=!=!=}C_{6}H_{5}Br+HBr - 乙醇燃烧:C_{2}H_{5}OH + 3O_{2}{点燃}{=!=!=}2CO_{2}+3H_{2}O - 乙醇与钠反应:2C_{2}H_{5}OH + 2Nato 2C_{2}H_{5}ONa+H_{2}↑- 乙醇的催化氧化:2C_{2}H_{5}OH + O_{2}{Cu或Ag}{underset{}{to}}2CH_{3}CHO + 2H_{2}O-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H_{3}COOH+C_{2}H_{5}OH{浓硫酸}{underset{}{⇌}}CH_{3}COOC_{2}H_{5}+H_{2}O。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变化的一种表达方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变化中参与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下面对其中的一些进行汇总。

必修一中的化学方程式:1.金属与非金属的单质反应:-2Na+Cl2-->2NaCl(氯化钠的合成)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氯化钠的合成)3.金属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氯化镁的合成)4.氧化还原反应:-2Fe+3Cl2-->2FeCl3(三氯化铁的合成)必修二中的化学方程式:1.酸碱滴定反应:-HClO4+NaOH-->NaClO4+H2O(高氯酸钠的合成)2.氧化还原反应:-FeSO4+H2O2-->Fe2(SO4)3+H2O(硫酸铁(III)的合成)3.燃烧反应:-CH4+2O2-->CO2+2H2O(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4.酸碱中和反应:-HClO3+NaOH-->NaClO3+H2O(高氯酸钠的合成)5.酸碱滴定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硫酸钠的合成)以上只是一部分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涉及了单质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燃烧反应等。

这些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核心内容,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化学变化的过程和产物,进而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掌握了方程式的书写和解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对方程式的运用能力,培养化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实际应用广泛。

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化学方程式的应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原理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化学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变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化学方程式涉及了单质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燃烧反应等多个方面,掌握了这些方程式对于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 化学必修二必背化学方程式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反应:Cl 2+2NaBr===Br 2+2NaCl 2、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Cl 2+2NaI===I 2+2NaCl3、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 2+2NaI===I 2+2NaBr4、Mg 与H 2O 反应:Mg+2H 2O === MgOH 2+H 2↑5、BaOH 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 BaOH 2·8H 2O+2NH 4Cl==BaCl 2+2NH 3↑+10H 2O6、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负极锌:Zn-2e -===Zn 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 ++2e -===H 2↑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 +===Zn 2++H 2↑ 7、H 2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2H 2O 2 催化剂 △2H 2O+O 2↑ 8、高炉炼铁:2C + O 2 === 2CO Fe 2O 3 + 3CO ==2Fe + 3CO 29、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H 4g+2O 2g −−→−点燃 CO 2g+2H 2Ol 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10、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2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 2=CH 2 + H 2CH 3CH 3 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CH 2=CH 2+H 2OCH 3CH 2OH 乙醇 4聚合反应:乙烯制聚乙烯①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11、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 ① 与Br 2的反应: + Br 2−−→−3FeBr + HBr ②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 HONO 2浓硫酸△ + H 2O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 3H 2 −−→−催化剂12、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 3CH 2OH+2Na2CH 3CH 2ONa+H 2↑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CH 3CH 2OH+3O 2 −−→−点燃 2CO 2+3H 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 3CH 2OH+O 2 −−→−Ag Cu 或 2CH 3CHO+2H 2O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 3CH 2OH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 CH 3COOH 12、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NO 22CH 3COOH+CaCO 3CH 3COO 2Ca+H 2O+CO 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 3COOH+Na 2CO 32CH 3COONa+H 2O+CO 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2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13、糖类 油脂 蛋白质①蔗糖水解反应: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C 6H 12O 6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a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 2O −→−酸甘油+高级脂肪酸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油脂+H 2O −→−碱甘油+高级脂肪酸蛋白质+H 2O −−→−酶等各种氨基酸14、HgO 受热分解:2HgO 2Hg + O 2↑ Ag 2O 受热分解:2Ag 2O4Ag + O 2↑ 15、CO 还原Fe 2O 3:Fe 2O 3 + 3CO 高温 2Fe +3CO 2 高炉炼铁① C 还原ZnO :2 ZnO + C 高温 2 Zn +CO 2↑ ② C 还原MgO : MgO +C 高温 Mg + CO ↑ ③ Al 还原Fe 2O 3铝热反应: Fe 2O 3 + 2Al 高温 2Fe + Al 2O 3④ Fe 还原CuSO 4: CuSO 4 + Fe ==== FeSO 4 +Cu 湿法炼铜16、电解①电解NaCl:2NaCl熔融电解2Na +Cl2↑②电解MgCl2: MgCl2熔融电解Mg +Cl2↑③电解Al2O3: 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 4Al + 3O2↑。

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与O2反应(点燃):4Li+O22Li2O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H2===2HFCl2+H2===2HClBr2+H2===2BrI2+H2===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②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Mg(OH)2+H2↑Al与HCl反应: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Mg+2HCl===MgCl2+H2↑5、Na与Cl2反应(点燃):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Ba(OH)2·8H 2O+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 负极(锌):Zn-2e -===Zn 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 ++2e -===H 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 +===Zn 2++H 2↑3、H 2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 2O 2催化剂△2H 2O+O 2↑4、Na 2SO 4与CaCl 2反应:Na 2SO 4+CaCl 2===CaSO 4↓+Na 2CO 35、高炉炼铁:2C+O 2===2COFe 2O 3+3CO==2Fe+3CO 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H 4(g)+2O 2(g)−−→−点燃CO 2(g)+2H 2O(l) (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2)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H 2CH 3CH 3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乙醇)(4)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①(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①与Br 2的反应:+Br 2−−→−3FeBr +HBr ②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晰地表达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以及反应顺序等重要信息。

在必修二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本文将对这些化学方程式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一、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以下是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1.非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反应:–例如:硫 dioxide + 水→ 硫酸:$$\\text{SO}_2(g) + \\text{H}_2\\text{O}(l) \\rightarrow\\text{H}_2\\text{SO}_3(aq)$$–这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反应,其中硫dioxide(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是水。

2.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例如:二氧化硫 + 氢氧化钠→ 亚硫酸钠:$$\\text{SO}_2(g) + 2\\text{NaOH}(aq) \\rightarrow\\text{Na}_2\\text{SO}_3(aq) + \\text{H}_2\\text{O}(l)$$–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是碱。

3.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例如:氧化铜 + 硫酸→ 硫酸铜:$$\\text{CuO}(s) + \\text{H}_2\\text{SO}_4(aq) \\rightarrow\\text{CuSO}_4(aq) + \\text{H}_2\\text{O}(l)$$–这是一种典型的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其中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硫酸是酸。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物质的电子转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单质氧化反应:–例如:铁 + 氧气→ 二氧化铁:$$4\\text{Fe}(s) + 3\\text{O}_2(g) \\rightarrow 2\\text{Fe}_2\\text{O}_3(s)$$–在这个反应中,铁被氧气氧化成了二氧化铁。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在必修二化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化学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和生成。

下面是对一些重要方程式的汇总。

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Zn+H2SO4→ZnSO4+H22.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Zn+2HCl→ZnCl2+H23.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2Al+3H2SO4→Al2(SO4)3+3H24.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2Al+6HCl→2AlCl3+3H25.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SO2+H2O→H2SO36.氢氧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水和硝酸钠NaOH+HNO3→NaNO3+H2O7.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2NaOH+H2SO4→Na2SO4+2H2O8.硫化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硫2H2S+3O2→2H2O+2SO29.硝酸和氧化亚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水4HNO3+Cu→Cu(NO3)2+2H2O+2NO210.醋酸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乙酰氨CH3COOH+NH4HCO3→H2O+CO2+CH3COONH411.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Cl2+H2→2HCl12.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l2+2NaOH→NaCl+NaClO+H2O13.白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P4+5O2→P4O1014.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15.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反应生成水、氨和硝酸钠NaOH+NH4NO3→H2O+NH3+NaNO3以上是一些必修二化学教材中重要的方程式汇总。

这些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产物。

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对于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相关化学方程式汇总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 与 O2 反应(点燃):4Li + O2 → 2Li2ONa 与 O2 反应(点燃):2Na + O2 → Na2O22.卤素单质 F2、Cl2、Br2、I2 与氢气反应:F2 + H2 → 2HFCl2 + H2 → 2HClBr2 + H2 → 2HBrI2 + H2 → 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 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Br → Br2 + 2NaClCl2 + 2NaI → I2 + 2NaCl2) 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 + 2NaI → I2 + 2NaBr4.Mg 与 H2O 反应:Mg + 2H2O → Mg(OH)2 + H2↑Al 与 HCl 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Mg 与 HCl 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5.Na 与 Cl2 反应(点燃):2Na + Cl2 → 2NaCl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H+ + Cl- + e- → HCl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Ba(OH)2•8H2O + 2NH4Cl → BaCl2 + 2NH3↑ + 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 → Zn2+ + 2e-(氧化反应)正极(铜):2H+ + 2e- → H2↑(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 + 2H+ → Zn2+ + H2↑3.H2O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 → 2H2O +O2↑4.Na2SO4 与 CaCl2 反应:Na2SO4 + CaCl2 → CaSO4↓ + 2NaCl5.高炉炼铁:2C + O2 → 2COFe2O3 + 3CO → 2Fe + 3CO2(催化剂)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 氧化反应(与 O2 的反应):点燃→ CO2(g) + 2H2O(l)CH4(g) + 2O2(g) →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具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归纳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1、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2、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3、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4、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5、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6、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条件为催化剂)7、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条件为催化剂)8、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9、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条件为点燃)10、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高中化学必修二必背方程式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NaOH+CO2====Na2CO3+H2O2、在标准状况下2.24LCO2通入1mol/L100mLNaOH溶液中:CO2+NaOHNaHCO33、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NaOH+SO2==NaHSO34、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2CO2══Ca(HCO3)25、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H3?H2O+CO2==(NH4)2CO3+H2O6、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a2CO3+SO2Na2SO3+CO2↑7、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H2O══2NaHCO38、在醋酸铅[Pb(Ac)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Pb(Ac)2+H2S=PbS↓+2HAc9、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10、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2FeCl3+2HI2FeCl2+I2+2HCl高中化学必修二必须掌握的方程式1、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3、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CaO+CO22CaO+5C===2CaC2+CO2CaC2+2H2O→C2H2+Ca(OH)2C+H2O===CO+H2-----高温C2H2+H2→C2H4----乙炔加成生成乙烯4、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5、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条件为浓硫酸)6、苯和氢气C6H6+3H2→C6H12(条件为催化剂)7、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条件为点燃)8、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 9、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Mg+2CH3COOH→(CH3COO)2Mg+H2怎么提高化学成绩认真听课这是最简单快捷有效,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为什么怎么说呢?因为化学不需要像物理数学那样花非常多的时间去做题和研究,化学知识点特别多、而且咋,化学可以课前预习,但课堂上的效率却是最高的,往往老师讲一遍就能记住70%-80%,所以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必修二全部化学方程式及其离子反应式

必修二全部化学方程式及其离子反应式

必修二全部化学方程式及其离子反应式1.镁与盐酸响应:Mg +2H+ = Mg2+ + H2↑2.铝与盐酸响应2Al + 6H+ = 2Al3+ +3H2↑3.锌与盐酸响应Zn + 2H+ = Zn2+ + H2↑4.铁与稀硫酸响应Fe + 2H+ = Fe2+ + H2↑5.氧化镁与稀硫酸响应MgO + 2H+ = Mg2+ + H2O6.氧化铁与稀盐酸响应Fe2O3 + 6H+ = 2Fe3+ + 3H2O7.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响应OH-+ H+ = H2O8.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响应Mg(OH)2 + 2H+ = Mg2+ + 2H2O9.硝酸银与稀盐酸响应Ag+ + Cl-= AgCl↓10.氯化钡与稀硫酸响应Ba2+ + SO42-= BaSO4↓11.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响应Ba2++2OH-+2H++SO42-= BaSO4↓+2H2O 12.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响应Mg2+ +2OH-= Mg(OH)2↓1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响应CO2 + 2OH-== CO32-+ H2O14.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响应CO2 + OH-== HCO3-15.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响应SO2 + 2OH-== SO32-+ H2O16.过量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响应SO2 + OH-== HSO3-17.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响应CO2 + Ca2+ +2OH-== CaCO3↓+ H2O18.氢氧化钙溶液与纯碱溶液响应Ca2+ + CO32-== CaCO3↓19.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响应Ba2+ + CO32-== BaCO3↓20.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响应Cu2+ + 2OH-== Cu(OH)2↓一.物质与氧气的响应:(一)单质与氧气的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二)化合物与氧气的响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二.几个分解响应: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2KCl+3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互相关系(一)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响应)26.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7.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8.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0.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31.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3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33.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二)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4.铁和硫酸铜溶液响应:Fe+CuSO4===FeSO4+Cu35.锌和硫酸铜溶液响应:Zn+CuSO4===ZnSO4+Cu36.铜和硝酸汞溶液响应:Cu+Hg(NO3)2===Cu(NO3)2+Hg(三)碱性氧化物+酸盐+水37.氧化铁和稀盐酸响应:Fe2O3+6HCl===2FeCl3+3H2O38.氧化铁和稀硫酸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9.氧化铜和稀盐酸响应:CuO+2HCl====CuCl2+H2O40.氧化铜和稀硫酸响应:CuO+H2SO4====CuSO4+H2O41.氧化镁和稀硫酸响应:MgO+H2SO4====MgSO4+H2O42.氧化钙和稀盐酸响应:CaO+2HCl====CaCl2+H2O(四)酸性氧化物+碱盐+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五)酸+碱盐+水48.盐酸和烧碱起响应:HCl+NaOH====NaCl+H2O49.盐酸和氢氧化钾响应:HCl+KOH====KCl+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响应:2HCl+Cu(OH)2====CuCl2+2H2O51.盐酸和氢氧化钙响应:2HCl+Ca(OH)2====CaCl2+2H2O52.盐酸和氢氧化铁响应:3HCl+Fe(OH)3====FeCl3+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4.硫酸和烧碱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响应:H2SO4+2KOH====K2SO4+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响应:H2SO4+Cu(OH)2====CuSO4+2H2O57.硫酸和氢氧化铁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58.硝酸和烧碱响应:HNO3+NaOH====NaNO3+H2O(六)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响应:MgCO3+2HCl===MgCl2+H2O+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响应:HCl+AgNO3===AgCl↓+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响应:H2SO4+BaCl2====BaSO4↓+2HCl(七)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 (八)盐+盐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五.其它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一)1、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Mg(HCO3)2 2Ca(OH)2══2CaCO3 Mg(OH)2 2H2O2、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氢镁溶液反应:Mg (HCO3)2 Ba(OH)2Mg(OH)2 BaCO3 2H2O3、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人过量氢氧化钠:Mg(HCO3)2 4NaOH Mg(OH)2 2 Na2CO32H2O4、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NH4HCO32NaOH(过量)══Na2CO3 NH3 2H2O5、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NH4HSO4 Ba(OH)2══BaSO4 NH3 H2OH2O6、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H4HCO3 Ba(OH)2══BaCO3 NH3 2H2O7、在亚硫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NH4HSO32NaOH Na2SO3 NH3H2O H2O8、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pH=7:2Na HSO4 Ba(OH)2══Na2 SO4 BaSO4 2 H2O9、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NO3)33NH3 H2O=== Al (OH)3 3NH4NO310、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2KAl(SO4)26NH3H2O 2Al(OH)3 K2 SO4 3(NH4)2 SO411、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钡溶液与明矾溶液混合:6Ba(OH)26KAl(SO4)26BaSO4 3K2 SO44Al(OH)3Al2(SO4)312、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CO2气体:CaCO3 2HCl══2CaCl2 CO2 H2O13、碳酸钙中滴入醋酸溶液:w.w。

w.k。

s。

5.u.c。

o.m CaCO3 2CH3COOH==(CH3COO)2Ca CO2 H2O14、乙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铵溶液:CH3COOH十NH4HCO3 CH3COONH4CO2H2O15、硫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Na2S2HCl 2NaCl H2S16、碳酸氢钙溶液和盐酸反应: Ca(HCO3)22HCl CaCl2 2CO2 2H2O17、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物质的量的盐酸:Na2CO3HCl NaClNaHCO318、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乙酸:Na2CO3CH3COOH== CH3COONa NaHCO319、适量的稀硫酸滴入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2Na [Al(OH)4]H2SO4 2Al(OH)3 Na2SO42H2O20、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硫酸:CuSO4H2S === CuS H2SO4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二)1、Na2O2投入水中:2Na2O22H2O=4Na4OH—O22、Na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①少量:Ca22OH-CO2=CaCO3 H2O;②过量:CO2OH-=HCO3-4、稀NH4Cl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①混合:NH4OH—=NH3 H2O;②共热:NH4OH—=NH3 H2O5、NaAlO2溶液中通入CO2:①少量:2AlO2-CO23H2O=2Al(OH)3CO32-;②过量:AlO2-C O22H2O=Al(OH)3HCO3—6、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2Fe3H2S=2Fe2S2H7、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Fe33H2O Fe(OH)3(胶体)3H8、AlCl3溶液中加入(NaAlO2、Na2CO3、NaHCO3):①Al33AlO2-6H2O=4Al(OH)3 ②2Al33CO32—3H2O=2Al(OH)3 3CO2③Al33HCO3-=Al(OH)33CO29、乙醛跟银氨溶液反应:CH3CHO2[Ag(NH3)2]2OH- CH3COO—NH42Ag 3NH3H2O10、FeBr2溶液中通入Cl2:①少量:2Fe2Cl2=2Fe32Cl-;②过量:2Fe24Br-3Cl2=2Fe32Br26Cl-11、稀硝酸与Fe反应:①少量:Fe4HNO3-=Fe3NO 2H2O;②过量:3Fe8H2NO3—=3Fe22NO 4H2O12、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AlO2—HCO3-H2O=Al (OH)3 CO32—13、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①少量:4OH-Al3=AlO2—2H2O;②后续:3AlO2-Al36H2O=4Al(OH)314、Ca(ClO)2溶液中通入(CO2、SO2)①少量:Ca22ClO-CO2=CaCO3 2HClO;过量:ClO—CO2H2O=HClOHCO3-②Ca2ClO—SO2H2O=CaSO4 Cl-2H15、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①至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②至SO42-完全沉淀: HSO42-Ba2OH-=H2OBaSO416、NaOH与Ca(HCO3)2溶液反应:少量:Ca22HCO3-2OH—=CaCO3 CO32-2H2O过量:OH—HCO3—Ca2=CaCO3 H2O17、CO2通入苯酚钠溶液C6H5O—CO2H2O C6H5OHHCO3-18、Al投入NaOH溶液中 2Al2OH-2H2O=2AlO2-3H219、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2NaCO32-CO2H2O=2NaHCO320、Mg(HCO3)2溶液中滴加Ca(OH)2Mg22HCO3-2Ca24OH—=Mg(OH)2 2CaCO3 2H2O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三)1、硫酸:4FeS211O2 2Fe2O38SO2 2SO2O2 2SO3 SO3H2O=H2SO4(氧化还原反应)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2、合成氨:N23H2 2NH3(氧化还原反应)设备合成塔3、硝酸:4NH35O2 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氧化还原反应)设备氧化炉吸收塔4、氯碱2NaCl2H2O 2NaOHH2(阴极)Cl2(阴极) 设备离子交换膜5、侯氏制碱法:NH3H2OCO2NaCl=NH4ClNaHCO32NaHCO3 Na2CO3H2OCO2 (非氧化还原反应)6、酸性氧化物 SO22H2S=3S 2H2O7、不成盐氧化物NO2HNO3(浓)=3NO2H2O8、酸 HClHClO=Cl2H2O H2S3H2SO4(浓) 4SO2 4H2OH2O2H2SO3=H2SO4H2O9、非氧化还原反应:①NaHSO4Ba(OH)2②Mg(HCO3)2Ca(O H)2 (两种沉淀)③AlCl3NaOH ④NaAlO2HCl⑤碳酸盐HCl等10、氧化还原反应:①单质H2SO4(浓)②单质HNO3③SO2(或H2S)HNO3④Cl2(或S)NaOH ⑤HCl(浓)MnO2(或KClO3、Ca(ClO)2等)11、有机反应①CH3CHOCu(OH)2②C2H5BrNaOH CH2=CH2 NaBrH2O12、非氧化还原反应:①AlCl3NaOHAl(OH)3Al(OH)3NaOHNaAlO2 (X为NaOH)或NaAlO2HCl Al(OH)3Al(OH)3HCl AlCl3 (X为HCl)②NaOHCO2 Na2CO3 Na2CO3CO2 NaHCO3(X为CO2 ) (B 为其他碳酸盐亦可)或CO2NaOH NaHCO3NaHCO3NaOH Na2CO3(X为NaOH)③AgNO3NH3H2OAgOH AgOHNH3 H2O Ag(NH3)2 (A为锌铜等盐亦可)(相反过程同①)13、氧化还原反应①NaO2 Na2O Na2OO2Na2O2 ②S(或H2S)O2SO2 SO2O2 SO3③N2(或NH3)O2 NO NOO2 NO2④CO2 CO COO2 CO2 (以上X为O2)④PCl2 PCl3 PCl3Cl2 PCl5(X为Cl2)⑥CH2OCO COH2O CO2 (X为H2O)⑦Cl2Fe FeCl3 FeCl3Fe FeCl2 (X为Fe)⑧FeCl3ZnFeCl2FeCl2Zn Fe(X为Zn)⑨C2H5OH(或CH2=CH2)O2CH3CHO CH3CHOO2 CH3COOH (X为O2,B为其他醛亦可)⑩Fe2O3(或Fe3O4)CO FeO FeOCOFe (X为CO)或CuOH2 Cu2O Cu2OH2Cu14、Na2CO3的水Na2CO3 H2O NaHCO3 NaOH15、硫氢化钠的水NaHS H2O H2S NaOH16、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17、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碳酸氢钠溶液:AlCl3 3NaHCO3Al(OH)3 3NaCl3 CO218、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FeSO4 H2O2 H2SO4══Fe2(SO4)32 H2O19、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5NaNO22KMnO43H2SO4══2Mn SO45NaNO3K2SO4 3H 2O20、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 CH3ClHCl1.高二选修五化学方程式总汇2.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3.学习和记忆高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4。

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人教版一、氧化还原反应1. 酸-碱反应:H2O + CO2 --> H2CO32. 氧化还原反应:2CO + O2 --> 2CO23. 氰化反应:NaCN + H2O --> NaOH + HCN4. 碳酸根氧化反应:HCO3- + H2O --> CO3²- + H3O+5. 氯气氧化反应:Cl2 + 2H2O --> 4HCl + O26. 独立氧化反应:2K → 2K+ + 2e-7.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原子的还原:O2 + 4H+ + 4e- → 2H2O8. 氧化性离子的氧化:Fe2+ + 2e- → Fe9. 氧化还原平衡:2 Cr2+ + 2H2O + O2 → 4CrO4²- + 4H+二、酸碱反应1. 水的离解:H2O --> H+ + OH-2. 酸-碱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3. 氨水的电离:NH3 + H2O → NH4+ + OH-4. 酸碱反应的滴定:HCl + NaOH ↔ NaCl + H2O5. 强碱的溶解:Na2CO3 + H2O → 2Na+ + HCO3- + OH- 6. 有机酸的水解:CH3COOH + H2O → CH3COO- + H3O+ 7. 羧酸的电离:HCOOH → HCOO- + H+8. 盐酸的水解:HCl + H2O → Cl- + H3O+9. 萘醌的水解:C6H5CN + H2O → C6H5COO- + H+ + CN-三、水解反应1. 盐式水解:KHSO4 + H2O --> K+ + HSO4-2. 酯式水解:K2CO3 + H2O --> 2K+ + HCO3-3. 交联式水解:Na2CO3·H2O --> 2Na+ + HCO3-4. 脱水式水解:FeCl3·H2O --> FeCl3 + H2O5. 醇的水解:CH3CH2OH + H2O --> CH3CH2OH2+ + OH- 6. 环糊精的水解:C6H10O5 + H2O --> C6H10O5H2+ + OH- 7. 脱羧酸的水解:HCOOH + H2O --> HCOO- + H3O+8. 毒死芽孢杆菌的水解:C8H11NO2 + H2O --> C8H11NO2H+ + OH-四、分子式的指示性反应1. 过氧化物的缩聚反应:2KClO3 → 2KCl + 3O22. 氧化氢反应:2HCl + O2 → 2H2O + Cl23. 酸整合反应:H3PO4 + 3NaOH → 3H2O + Na3PO44. 共价带来的活化:FeCl3 + NaOH → Fe(OH)3 + NaCl5. 水热反应:CaCO3 + H2O → Ca(OH)2 + H2CO36. 氧化还原反应:S + O2 → SO27. 混合催化反应:2H2 + O2 → 2H2O8. 水杨酸的改性反应:CET + H2O → C6H10O5 + 2H+ + 2OH-。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点燃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点燃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放电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催化剂2SO3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点燃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2NH3↑ + Na2SO4 + 2H2O59、SO2 +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65、Si + 2F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高温电炉Si + 2CO ↑(石英沙)(焦碳)(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SiCl4SiCl4 + 2H2高温Si(纯)+ 4HCl必修二1、Li与O2反应(点燃): 4Li + O2 2Li2 O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Na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 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 + H2=== 2HF Cl2+ H2=== 2HClBr2 + H2=== 2Br I2+ H2=== 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 Cl2+2NaBr===Br2+2NaCl② 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Al与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5、Na与Cl2反应(点燃):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负极(锌):Zn-2e -===Zn 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 ++2e -===H 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关于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关于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关于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关于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中化学有什么方程式?方程式是对于化学学科学习内容的重中之重。

熟背掌握是最基础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中必修二各章节化学方程式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与o2反应(点燃):4li+o22li2o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h2===2hfcl2+h2===2hclbr2+h2===2bri2+h2===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②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mg(oh)2+h2↑al与hcl反应: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mg+2hcl===mgcl2+h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用电子式表示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2h2o+o2↑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5、高炉炼铁:2c+o2===2cofe2o3+3co==2fe+3co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h4(g)+2o2(g)co2(g)+2h2o(l)(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2h4+3o22co2+2h2o(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4)聚合反应:(乙烯制聚乙烯)(氯乙烯制聚氯乙烯)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br(2)取代反应:①与br2的反应:+br2+hbr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归纳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归纳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归纳以下是人教版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归纳:
1. 酸碱中和反应:
酸 + 碱→ 盐 + 水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例如:Zn + 2HCl → ZnCl2 + H2↑
3.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例如:2Mg + O2 → 2MgO
4.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金属 + 非金属→ 金属非金属化合物
例如:2Na + Cl2 → 2NaCl
5. 碱金属与水的反应:
碱金属 + 水→ 碱式氢氧化物 + 氢气
例如:2Na + 2H2O → 2NaOH + H2↑
6. 钙、锶、钡与水的反应:
碱土金属 + 水→ 碱式氢氧化物 + 氢气
例如:Ca + 2H2O → Ca(OH)2 + H2↑
7. 除氧化钙外的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金属氧化物 + 水→ 碱式氢氧化物
例如:Na2O + H2O → 2NaOH
8. 碳酸盐的热分解:
碳酸盐→ 金属氧化物 + 二氧化碳↑
例如:CaCO3 → CaO + CO2↑
9. 金属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
金属 + 酸性氧化物→ 盐 + 水
例如: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O
10.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 盐 + 水
例如: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这是人教版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一个基本归纳,包含了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实际上,化学方程式的种类很多,还有其他更复杂的化学反应类型。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精编8K双面)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精编8K双面)

必修二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1. 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CH 4+2O 2 点燃CO 2+2H 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CH 4+Cl 光照3Cl(一氯甲烷)+HCl CH 3Cl+Cl 光照2Cl 2(二氯甲烷)+HClCH 2Cl 2+Cl 光照3(三氯甲烷,又叫氯仿)+HCl CHCl 3+Cl 光照4(四氯化碳)+HCl现象:黄绿色逐渐变淡,最后变成无色,瓶壁上产生油状液体,集气瓶内液面上升。

(3)分解反应甲烷分解:CH 高温2 2. 乙烯(烯烃通式:C n H 2n ) (1)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CH 2=CH 2+3O 点燃2+2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H 2=CH 2+Br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与氯化氢加成:CH 2=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l 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3)聚合反应加聚生成聚乙烯:n 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 ] n适当拓展:CH 3CH =CH 2+Cl 3׀ Cl CH -׀ ClCH 2CH 3CH =CH 2+H 2催化剂CH 3CH 2CH 3CH 3CH =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H 2Cl 或CH 3׀ ClCHCH 3CH 3CH =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CH 2OH 或CH 3׀ OHCHCH 3n CH 2=CH -CH 3催化剂 [CH 2—׀ CH 3CH ] n (聚丙烯)3. 乙炔(炔烃通式:C n H 2n-2)(1)氧化反应乙炔的燃烧:HC ≡CH +5O 点燃2+2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黑烟。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相关化学方程式汇总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Li 与O 2反应(点燃): 4Li + O 2 2Li 2 O Na 与O 2反应(点燃): 2Na+O 2Na 2O 22、卤素单质F 2 、Cl 2 、Br 2 、I 2与氢气反应: F 2 + H 2 === 2HF Cl 2 + H 2 === 2HCl Br 2 + H 2 === 2HBr I 2 + H 2 === 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 Cl 2+2NaBr===Br 2+2NaCl ② Cl 2+2NaI===I 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 Br 2+2NaI===I 2+2NaBr 4、Mg 与H 2O 反应:Mg+2H 2O === Mg(OH)2+H 2↑ Al 与HCl 反应: 2Al+6HCl===2AlCl 3+3H 2↑ Mg 与HCl 反应: Mg+2 HCl === MgCl 2+ H 2↑5、Na 与Cl 2反应(点燃):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Ba(OH)2·8H 2O+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负极(锌):Zn-2e -===Zn 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 ++2e -===H 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 +===Zn 2++H 2↑3、H 2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2H 2O 2 催化剂△ 2H 2O+O 2↑ 4、Na 2SO 4与CaCl 2反应:Na 2SO 4+CaCl 2===CaSO 4↓+Na 2CO 35、高炉炼铁:2C + O 2 === 2CO Fe 2O 3 + 3CO ==2Fe + 3CO 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H 4(g)+2O 2(g)−−→−点燃CO 2(g)+2H 2O(l)(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 2H 4+3O 2 −−→−点燃2CO 2+2H 2O (2)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 + H 2CH 3CH 3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乙醇)(4)聚合反应:(乙烯制聚乙烯)①(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2C 6H 6+15O 2 −−→−点燃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 ① 与Br 2的反应: + Br 2−−−3FeBr + HBr②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Q反应(点燃):4Li + 0 2^ 2Li2 O
Na与02反应(点燃) 2Na+O2^= Na2O2
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 2T
K与H2O反应:2K+2H 2O===2KOH+H 2 T
2、卤素单质F2、CI2、Br2、I2与氢气反应:
F2 + H2 === 2HF CI2 +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CI
Br2 +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Br I2 +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Cl2+2NaBr===Br 2+2NaCI
②Cl2+2NaI===I 2+2NaCI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 2+2NaBr
4、Mg与H2O反应:Mg+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OH)2+H2f
AI 与HCI 反应:2AI+6HCI===2AICI 3+3H2T
Mg与HCI反应: Mg+2 HCI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CI 2+ H2T
占烘
5、Na与CI2反应(点燃):G 2 + 2 W a * ' o 2!TaCl
、用电子式表示氯
化氢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 a(OH^?8HO与NHCI 的反应:
Ba(OH)2 • 8H2O+2NH4CI==BaCI 2+2NH3T +IO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Zn-2e-===Zn 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2e-===H 2 f (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 +===Zn 2++H 2 f
催化剂
3、H2Q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Q △ 2HO+OT
4、N&SQ 与 CaC 2 反应:Na 2SO 4+CaCI 2===CaSO 4 J +Na 2CO 3
5、高炉炼铁:2C + O 2 === 2CQ
Fe 2O 3 + 3C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Fe + 3CO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占燃
(1)氧化反应(与 Q 的反应):CH 4(g )+2O 2(g ) CO 2(g )+2H 2。

(|)
(2)取代反应(与CI 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CH4 ■+ Cl £ ——> CH 3C1 + HC1 CH 3C1 + 吐一^ CH 2C12 + HC1 CH 2C12 + Cl?—CHC13 + HC1
CHC13 + Cl 2—* CC14 + HC1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H
I ............ , 光
H
H
I
H —C-Cl+H C1
I
H
(1)氧化反应(与Q 的反应):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2)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
H —C~C —H+Br 一Br ■— H — C —C —H
Br Br
(3)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 + H 2—— CH 3CH 3
CH 2=CH 2+HCI — CH 3CH 2CI (—氯乙烷) CH 2=CH 2+H 2O —— CH 3CH 2OH (乙醇)
(4) 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厂巳_二二门」上….广匕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取代反应:
②苯与硝酸(用HONO 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
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反应方程式:
(3)加成反应
n CH 2=CH 2 傕恍刑、-fCH 2CH^n
(1)氧化反应(与 Q 的反应):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 HBr
①与Br 2
+ Br
HONO
催化剂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 3H2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 3CH 2OH+2Na ―- 2CH 3CH 20Na+H 2 T
(2)乙醇的氧化反应
点燃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 2CO2+3H2O
Cu或Ag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酸性KMnO4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CH3CH2OH CH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2CH3COOH+CaCO 3 ——-(CH3COO ) 2Ca+H2O+CO2f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 2CO3—> 2CH 3COONa+H 2O+CO2 T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
O
CH-—OH+H-AGHs
CH-C-O-QH 5 + HO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 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 ①蔗糖水解反应:C 12H 22O 11+H 2O f C 6H 12O 6+C 6H 12O 6
(C s HioC^+n H 2Q-^n(C c Hi a O^
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 浣粉 葡萄糖
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一一水解反应
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又叫皂化反应)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A
1、HgO 受热分解:2HgO = 2Hg + O 2 T
一 “
AgO 受热分解:2AgO = 4Ag + O 2T
2、CC 还原 F Q Q : Fe 2CB+ 3CO 2Fe +3CO2(咼炉炼铁)
咼温
① C 还原 ZnO : 2 ZnO + C
2 Zn + COT
高温
② C 还原 MgO : MgO + C 高=Mg + COt
a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曲厶

油脂+H 2O 酸
甘油+高级脂肪酸
油脂+H 2O 甘油+高级脂肪酸
蛋白质+H 2O
酶等
各种氨基酸
高温
③ Al 还原Fe zQ (铝热反应):FezQ + 2 Al 高=2Fe + Al 2Q3
④ Fe 还原CuSQ CuSQ + Fe ==== Fe SQ + Cu (湿法炼铜)
3、电解
①电解NaCI: 2NaCI(熔融)电t 2Na + CI2 T
②电解MgCb:MgC2(熔融)电釦Mg + CI2T
电解
③电解Al 2Q:2AI 2Q(熔融)冰晶石4AI + 3Q2 T
4、石油的催化裂化
例如:GHo 催化剂加热、加
压C2H4 + C2H6
C16H 34 催化剂加热、加

C8H18 + C8H16
C8H 18 催化剂加热、加

C4H10 + C4H8
C4H10 催化剂加热、加
压CH4
+ C3H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