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案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案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知道雷电是如何形成的。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防雷电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使学生掌握防雷电的基本方法,遇到雷电天气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

二、教学内容:1. 雷电的形成:介绍雷电的成因,让学生明白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2. 防雷电的重要性:讲解防雷电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防雷电的必要性。

3. 防雷电的方法:教授学生遇到雷电天气时如何保护自己,如避免在户外活动、不触摸金属物体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雷电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雷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雷电的本质。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防雷电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防雷电的必要性。

4. 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防雷电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5.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雷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情景模拟:模拟雷电天气,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应对。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与雷电相关的图片,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2. 视频:寻找防雷电方法的示范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3.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雷电天气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2.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经验。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不同角色,模拟在雷电天气中的应对场景。

七、教学实践:1. 模拟雷电:在课堂上模拟雷电天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保护自己。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站的防雷设施。

3.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防雷电知识,并检查家庭的防雷设施。

八、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学习和实践中的表现。

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近来天气多变,这给人们的安全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每天上学的孩子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为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小编精心给大家整理了“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教育学生雨季路上安全行走常识,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学生知道汛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导入:青少年学生是我们祖国和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你们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伴随着闷热天气的到来,主汛期已悄然临近。

防御学生溺水事故是我校防汛工作一个重点。

为使同学们安全地度过汛期,特进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对学生进行兴趣安全教育:(一)暴雨天气要注意防雷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

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二)暴雨天气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

回去要告诉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7篇

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7篇

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7篇上学的时候,大家都接触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

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下雨打雷的危险性。

2、让幼儿学会避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西游记里师徒四人的“头饰”。

打雷的儿歌。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首先老师播放西游记的音乐,然后引出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还有唐僧,老师模仿猪八戒的声音说:师傅,您瞧咱们走的这么远的路了,一滴水都没有,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可怎么办啊,热死我了,渴死我了,我不走了,唐僧说:悟空,你看这?悟空说:师傅您别着急,老孙去去就来,于是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翻上了天空,对着雷公,电母和雨神就说:快快打雷,快快下闪电,快快下雨,一会儿: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雨,这会看见下雨了唐僧和沙和尚赶紧找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小房子躲了进去,关上门窗,但是这会猪八戒比较兴奋,看见下雨了,在雨中又蹦又跳,一会爬到树上,一会儿爬到电线杆上,正当这时,一个雷劈了下来,猪八戒感觉浑身发麻,脑袋仅有的几根毛发也竖了起来,这会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翻了下来,找来一根木棒,将猪八戒从电线杆上打了下来,猪八戒半晕半醒,孙悟空给他做了心脏按压,没几分钟,猪八戒醒了过来,这会天气也变晴朗了,师傅和沙和尚也走了过来,安慰和教导了猪八戒,最后大家又一起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道路。

二、教师提问:故事中都有谁?他们在取经的路上发生什么了?当遇到雷电时唐僧和沙和尚是怎么做的?当猪八戒被雷击的时候,孙悟空是怎么做的?三、活动操练:老师布置场景,播放打雷的声音,然后看看小朋友是怎么防雷的,假如有人被雷击了,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

四、活动总结:让幼儿回家跟家长分享防雷的知识。

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标:1、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防雷电。

防雷电主题教学设计5篇

防雷电主题教学设计5篇

防雷电主题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防雷电主题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防雷电主题教学设计1一、预防触电应注意事项:1、要买合格的电器。

2、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

3、室内电灯或其它电器损坏要及时找人修补或更换。

4、不能随便触摸已经接通了电源的电线和破损处。

5、不要在宿舍乱接乱搭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将带电插座放置在床铺上。

6、禁止在潮湿的地板上修电器,发现有“霹雳”的火花声时,立即关闭电源,预防触电。

二、触电的急救原则:1、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2、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

3、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打“120”求援。

三、防雷电教育1、雷雨来临时,尽量在室内躲避,关闭门窗;要把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的电源关闭,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暖气片等金属管道及门窗等易被雷击的地方。

2、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的人。

3、汽车内也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很少会伤人。

4、不要在雷雨中放风筝,那样很可能会遭到雷击。

6、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

7、不要在水边停留,更不要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8、雷雨天气里,不要在路上飞快地奔跑。

9、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湿衣服。

用塑料布顶在头上避雨时,应该避免兜水。

10、不要在巨石下、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电流从这些地方通过时会产生电弧,把人击伤。

如果山洞很深,可以尽量躲在里面。

11、不要躲在旷野中孤立的小屋里。

防雷电防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防雷电防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防雷电防暴雨安全教育教案防雷电防暴雨安全教育教案范文防雷电防暴雨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向学生介绍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威力及雷电的危害教学过程:一、有关雷电知识1.雷电的形成雷电是一种大气中规模巨大的火花放电现象,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层带负电荷。

他们使大地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同云团之间、或者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E=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时,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电流,电流做功的结果,可使电流通过地方的气体瞬间温度急剧升高到30000摄氏度左右,从而呈现强烈的火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划破天空的闪电,同时受热的电离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隆隆的雷声,这就是雷电。

2.雷电的威力雷电电流平均约为20000A(甚至更大),雷电电压大约是10的10次方伏(人体安全电压为36伏),一次雷电的时候大约为千分之一秒,平均一次雷电发出的`功率达200亿千瓦(一般电饭锅的功率低于1000瓦)。

我国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水电站,电站的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只有一次雷电功率的千分之一。

当然雷电的电功率虽然很大,但由于放电时间短,所以闪电电流的电功并不算大,一次约为5555度。

全世界每秒就有100次以上的雷电现象,一年里雷电释放的总电能余约为17.5亿千度。

若一度电的电费为0.30元,全世界一年的雷电价值为5.25万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由于雷电时间极短,人类还无法捕捉这种电能,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研究出利用雷电电能的方法。

3.雷电的危害(可安排学生交流后发言)强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雷达会引起雷击火险,由于雷电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而积雨云是空气强对流的产物,所以电闪雷鸣常伴有大风、阵性降雨或冰雹等恶劣天气,大风刮倒房屋,拔起大树(有时会被雷劈开),农作物遭冰雹袭击,暴雨引发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防止校园雷击事故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防止校园雷击事故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防止校园雷击事故【小学安全教育教案:防止校园雷击事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雷击事故对人体的伤害;2.掌握防止雷击事故的基本知识;3.培养学生预防雷击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防止校园雷击事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2.难点:如何在小学生中培养预防雷击事故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等;2.课前准备:设计好课堂展示细节,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基础知识讲解】1.引入: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雷击事故认知水平;2.了解雷击事故: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雷击事故的场景和后果,引发学生对雷击事故的重视;3.讲解雷电的形成原因:介绍雷电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对雷击事故的发生进行解释。

【防止雷击事故的基本知识】1.学习雷击事故的成因:讲解雷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天气条件和物体的高度等;2.掌握求避雷击的校园安全地点:指导学生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避雷地点,如室内教室、图书馆等;3.学习躲避雷击时的姿势:演示正确的蹲下、双手抱头的躲避姿势,让学生明白躲避时的正确做法。

【培养预防雷击事故意识】1.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模拟,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预防雷击事故;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出预防雷击事故的有效措施;3.展示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共同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

【活动与巩固】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雷击事故预防,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预防措施的理解;2.课堂练习:设计与雷击事故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安全教育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对防止校园雷击事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有了较好的了解。

通过角色扮演和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对于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引导,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应对雷击事故的发生。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育课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育课

一、课程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雷电灾害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

雷电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损坏建筑物、设备等。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雷电灾害,我们特此开展本次防雷电安全教育课。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认识雷电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在雷雨天气下的安全防范意识。

3. 教授学生预防雷电灾害的应对措施。

三、课程内容一、雷电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雷电?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或云层内部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空气放电产生的强烈电流。

2. 雷电的产生原因雷电的产生与大气中的水汽、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

当大气中的水汽、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时,云层内部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就会产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

3. 雷电的种类雷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云间闪电、云地闪电、云内闪电和球形闪电。

二、雷电的危害1. 对人体的危害雷电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在雷雨天气,人体若暴露在室外,容易受到雷击。

2. 对建筑物的危害雷电会损坏建筑物,如导致电线短路、火灾等事故。

3. 对设备的危害雷电会损坏电子设备,如电脑、电视等。

三、防雷电安全教育1. 在雷雨天气,应尽量避免外出。

2. 如果必须在室外,应远离树木、高大建筑物、高压线等,尽量寻找低洼地带躲避。

3. 不要靠近金属物体,如铁栅栏、金属门窗等。

4. 不要触摸电源开关、电器设备等。

5. 不要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6. 在家中,应关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

7. 在户外,如果遇到雷雨,应尽快寻找避难场所。

8. 在雷雨天气,不要在河边、湖边、海边等水域活动。

四、应对措施1. 如果不慎被雷击,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如果有人被雷击,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如果发现雷击事故现场,应立即报警。

五、总结通过本次防雷电安全教育课,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提高防雷电意识,学会预防雷电灾害的应对措施。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

防雷电安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雷电和雷电的分类。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地处山区,每当盛夏阴雨天的时候,常常会发生电闪雷鸣的暴雨天气。

雷电发生时,不管你在室内,还是户外都有可能会遇到危险。

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防雷电的安全知识。

板书:防雷电安全二、新授:1.雷电的种类:(1)什么是雷电:当带不有电荷的雷电或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将会发生激烈放电,这就电闪雷鸣。

(2)雷电的种类:直击雷、雷电感应、球雷、雷电侵入波。

直击雷:是指雷云与地面上凸出物之间的电击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静电感应: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或架空线路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

一旦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沿线路或凸出物迅速传播。

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引起的,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

球雷:一般为一团发红或发白光的带静电火球。

碰到适当物体即发生放电。

雷电侵入波:是由于雷击在架空线路或空中的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架空线路或管道迅速传播的行进电波。

2.雷电的危害:(1)击伤人和动物。

(2)击毁飞机和运输工具。

(3)引起火灾。

3.小组展示手抄报:请每个小组上台展示课前画的防雷电知识手抄报。

4.雷电发生时的个人防护措施:(一)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二)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三)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四)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小学防雷电教案

小学防雷电教案

小学防雷电教案小学防雷电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防雷电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防雷电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防雷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雷知识,学会在雷雨天防范措施。

活动过程:一、主持读有关雷击事故的新闻引入主题。

生命在你手中,防雷击安全不容忽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并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自我防范。

二、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呢?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速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三、在室内怎样防雷?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四、小结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掌握防雷常识,学会自我防范。

小学防雷电教案篇2一、课题导入案例1:20xx年6月24日下午,在云浮一个林场发生严重雷击事件。

下午2时多,当地乌云密布,雷声阵阵,22名正在劳作的林业工作人员停下手中活,赶回工棚避雨、休息。

小学生防雷教育安全教案

小学生防雷教育安全教案

小学生防雷教育安全教案教学内容:防雷安全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 培养学生在雷雨天气时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了解雷电的危害。

2. 学会在雷雨天气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雷雨天气时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以展示雷电的危害。

2. 模拟雷雨天气的场景,以便进行演示。

教学过程:1. 初步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防范方法。

老师可以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雷电的危害,如闪电的强大威力和对人体的危害等。

然后向学生讲解在雷雨天气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避开高大的树木、远离开阔的田野等。

2. 模拟雷雨天气的场景,进行实际操作。

老师可以模拟雷雨天气的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比如,在班级中模拟雷雨天气,让学生表演如何避开高大的树木,躲到安全的地方等。

3. 总结,并强调注意事项。

在教学结束前,老师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雷雨天气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牢记安全知识。

教学扩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游戏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雷电安全知识的理解。

4. 配合家庭教育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雷电的安全知识,并与他们分享在学校学到的相关知识。

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巩固学生的防雷安全知识,并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5. 鼓励学生定期复习老师可以布置定期的防雷安全知识复习任务,鼓励学生定期温习所学的内容,以巩固他们的知识。

可以通过小测验、口头问答等形式来检验学生对防雷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树立正确的防雷安全观念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防雷安全观念,让他们明白防雷安全的重要性,懂得预防雷击伤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 提倡实践操作除了理论知识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防雷演练,让他们亲自体验应对雷雨天气的实际操作。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防雷防电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防雷防电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防雷防电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知道雷电的产生和危害。

2. 培养学生遵守防雷电安全规则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使学生掌握防雷电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雷电的产生与危害2. 防雷电安全规则3. 防雷电安全知识和技能三、教学重点:1. 雷电的产生与危害2. 防雷电安全规则3. 防雷电安全知识和技能四、教学难点:1. 雷电的产生与危害2. 防雷电安全规则3. 防雷电安全知识和技能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雷电的产生与危害、防雷电安全规则和安全知识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雷电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防雷电的重要性。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台、电力设施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防雷电的重要性。

2. 讲解雷电的产生与危害:介绍雷电的基本知识,分析雷电对人类和财产的危害。

3. 讲解防雷电安全规则: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防雷电安全规则。

4. 讲解防雷电安全知识与技能:教授学生防雷电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5. 案例分析:分析雷电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防雷电的重要性。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防雷电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个防雷电安全提示标语。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防雷电安全提示标语的编写质量。

3. 实践应用:考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防雷电安全规则的情况。

八、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雷电知识。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雷电事故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3. 实地考察:联系气象台、电力设施等,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防雷击安全教育教案小学

防雷击安全教育教案小学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击的危害,提高防雷击意识。

2. 掌握防雷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雷击的危害。

2. 防雷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防雷击技能的掌握。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防雷击知识宣传册。

3. 防雷击演练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雷击的危害,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雷击吗?雷击有什么危害?二、讲授新课1. 雷击的危害a. 雷击可以造成人员伤亡。

b. 雷击可以损坏建筑物、设施。

c. 雷击可以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2. 防雷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a. 了解雷击的成因和特点。

b. 掌握防雷击的基本原则。

c. 学习防雷击的应急措施。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雷击?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四、防雷击演练1. 教师讲解防雷击演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防雷击演练。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防雷击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3.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防雷击的其他方法和技巧。

2. 与家人分享防雷击的知识,提高家人的防雷击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演练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雷击的危害,掌握了防雷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防雷击的重要性。

3. 在演练环节,教师要巡回指导,确保学生安全。

4. 课后作业要具有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雷电安全教育方案模版(四篇)

雷电安全教育方案模版(四篇)

雷电安全教育方案模版活动目标:1、增强幼儿对雷电安全的认识。

2、使幼儿掌握避免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1、播放打雷下雨的录音片段。

2、相关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1、通过听觉导入活动。

教师:请孩子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有在雷雨天的经历吗?雷电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谁能模仿一下打雷的声音?打雷会带来危险吗?为什么?2、展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理解在户外遭遇雷电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1)教师:假设我们在户外游玩时突然遇到大雨,雷声不断,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教师将逐一解释挂图内容,详细说明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行为。

①教师:在雷电交加时,要远离高大的树木。

因为树木在空旷的野外容易成为雷电的目标,所以不能在树下避雨,孩子们要记住这一点。

②教师:当身体有异常感觉,如毛发竖立、皮肤刺痛时,可能是雷电即将接近,此时应避免快速跑动,应下蹲并低头,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和头部,像图中所示那样保护自己。

现在请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做这个动作。

③教师:如果在有高大铁架和电线的区域,遇到雷电,应避免接近,像图中的阿姨那样,双腿并拢,跳跃式离开这些危险区域。

现在我们一起练习这个动作。

④教师:记得在户外时,摘下可能导电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等,并避免使用金属伞柄的雨伞,改用塑料雨具。

同时,提醒周围的大人不要使用手机,应关闭手机以确保安全。

(3)教师:请孩子们帮助老师复习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气时的安全措施,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加深记忆。

(4)教师模拟在户外遇到雷雨的情景,提出不同情况,引导幼儿说出相应的安全做法,例如:“下雨了,打雷了,我应该在哪里避雨?可以去大树下吗?”让幼儿进行判断。

3、展示挂图,概述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的正确应对方法。

教师:无论在户外还是空旷地带,遇到雷雨时都需确保安全。

应尽快寻找建筑物避雨,切勿在树下停留。

回到室内后,避免立即开启电视,可以选择其他室内活动。

雷电安全教育方案模版(二)学习内容:防雷击知识学习目标:1. 初步理解雷电产生的基本原理。

《防雷电》(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版

《防雷电》(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版

《防雷电》(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包括雷电的形成、分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安全避雷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1. 雷电的形成和分类2. 安全避雷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难点1. 雷电危害的防范2. 自然灾害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雷电现象。

2. 视频播放:观看有关雷电的科普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雷电知识,演示安全避雷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避雷经验。

5. 实践活动:模拟雷电天气,让学生学会正确避雷。

五、教学内容1. 雷电的形成:讲解雷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雷电的本质。

2. 雷电的分类:介绍云间雷、云地雷等不同类型的雷电。

3. 雷电的危害:分析雷电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的危害。

4. 安全避雷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避雷,如避免户外活动、远离高地等。

5. 应急处理:讲解雷电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寻找低洼地、远离树木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防雷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引入雷电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雷电知识:详细讲解雷电的形成、分类和危害。

3. 安全避雷教育:教授学生安全避雷的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经验和看法,讨论如何更好地避免雷电伤害。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雷电环境的避雷演练。

6.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雷电现象的图片。

2. 视频素材:雷电科普视频。

3. 教学道具:模拟雷电环境的道具。

4. 参考资料:雷电防护手册、科普读物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雷电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见解。

3.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演练中的表现,评价其避雷技能。

防雷安全教案

防雷安全教案

防雷安全教案防雷安全教案1学习内容:防雷击知识学习目标:1、大致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

2、了解雷电的危险性。

3、掌握简单常用的避雷知识。

学习重点:掌握简单常用的避雷知识。

学习过程:一、师生围绕雷电现象自由谈话(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听过雷击伤人的事吗?)二、教师讲解1、雷电产生的原因: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

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和雷鸣。

2、雷电的危害①击死击伤人畜②击毁建筑、大树、用电设施。

三、师生讨论:怎样防止雷击?讨论后教师小结:(一)一般避雷方法①雷击时远离大树,高大建筑。

②避免使用电器,看电视,打手机,打电话。

③关闭门窗。

④不拿金属物体在手(二)房内避雷:①课桌椅离开墙壁。

②不靠近避雷杆。

四、读儿歌。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防雷安全教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打雷是自然现象,提高幼儿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

2、使幼儿初步了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教学图片:《大树下避雨》、《田野里踩水》、《看电视》。

【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话:雷电是什么样子的?雷电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并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2、借助教学挂图,将雷、电、云等图片贴在大图上,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雷电的产生和危害。

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1)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鱼。

(2)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3)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4、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5、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防雷安全教案3一、课题导入案例1:2007年6月24日下午,在云浮一个林场发生严重雷击事件。

小学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

小学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

小学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小学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雷电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2、学习躲避雷电的方法和雨天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了解雷电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活动难点:学习躲避雷电的方法,培养雨天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躲避雷电图,《雷电》PPT准备。

活动过程:一、出示各种有关雷电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出示各种有关雷电的图片,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图片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危害吗?2、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雷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1、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观看一下视频录像,看看雷电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哪些危害呢?2、学生观看录像,并集体讨论雷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小结:雷电的危害特别大,雷电不仅会引发火灾,而且如果人或动物被雷电击中就会死掉的。

三、引导学生讨论躲避雷电的方法。

1、教师:大家知道如何躲避雷电吗?2、教师向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向学生展示躲避雷电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应该如何躲避雷电。

教师小结:有雷电时要赶快关闭门窗,不要站在窗口,把房间里的电源线路断开,并拔下插头,雷雨天不要躲在带线杆、烟囱或大树底下,打雷时应该切断电源,同时尽量不要开水龙头,打雷时不要用手机,有雷电时要远离建筑物中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不要再水边停留,若在空旷地带听见雷声,应两脚并拢迅速蹲下,双手抱住头。

四、游戏:我做得对吗?1、教师做出雷电交加的各种躲避的动作,请学生判断对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雷电时的各种躲避的动作,请其他组的学生判断对错。

教师小结:雷电时如何形成的雷电是因为在下雨时两朵积雨云相互碰撞,一片是正电荷,一片是负电荷,撞在一起时,云的上下部份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就会产生电。

小学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雷电的危害: (1)击伤人和动物。
2
(2)击毁飞机和运输工具。 (3)引起火灾。
3. 小组展示手抄报: 请每个小组上台展示课前画的防雷电知识手抄报。
4. 雷电发生时的个人防护措施: (一)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 内。 (二)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 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三)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 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四)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五)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进行室外 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的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六)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七)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八)在旷野无法躲进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 木和桅杆。 (九)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 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防雷电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雷电和雷电的分类。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地处山区,每当盛夏阴雨天的内,还是户外 都有可能会遇到危险。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防雷电的安全知识。 板书:防雷电安全 二、新授: 1.雷电的种类: (1)什么是雷电:
3
(十)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十一)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等。 遇见雷雨天室外防范措施: 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 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 到雷击。 三、复习: 1、当雷雨来临时躲在哪里好呢? 2、雷电的种类你还记的吗? 3、打雷下雨时,你正好在旷野,怎么办?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防雷电的知识。学习了什么是雷 电,雷电的分类,展示了手抄报,学习了防雷电的方法和如何在 旷野躲避雷电,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4
当带不有电荷的雷电或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 定距离时,将会发生激烈放电,这就电闪雷鸣。
(2)雷电的种类:
1
直击雷、雷电感应、球雷、雷电侵入波。 直击雷: 是指雷云与地面上凸出物之间的电击强度达到空气击穿 强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静电感应: 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或架空线路感应出 大量异性电荷所致。一旦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 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沿线路或凸出物迅速传播。 电磁感应: 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 大磁场引起的,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 压。 球雷: 一般为一团发红或发白光的带静电火球。 碰到适当物体 即发生放电。 雷电侵入波: 是由于雷击在架空线路或空中的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 电压沿架空线路或管道迅速传播的行进电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