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

合集下载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生平简介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生平简介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生平简介温庭筠,本名为岐,字飞卿,太原祁人,唐初的宰相温彦博的后裔,是唐代花间词派的首要词人,与韦庄并称“温韦”,在诗上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温庭筠简介温庭筠原名为岐,字飞卿,庭筠是他的艺名,另外也有别名温庭云、温八叉,出生年不确定,经人推断大概为公元801年或公元812年在太原祁县出生的。

温庭筠的先祖是唐初曾经当过宰相的温彦博,也算是名门之后了,不过传到他这里时,温家已经没落了。

从小就才思敏捷的他,学习也很勤奋,通晓音律,会吹笛子和弹琴,特别擅长写诗词。

温庭筠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律诗,相传他每一次的考试,把交叉的双手分开后就写成律诗了,而且押的都是官韵,所以也有人称他为温八叉。

温庭筠虽是个有才之人,但几次科考都落榜。

公元839年,年近四十的温庭筠第一次参加科举,由于被牵连进了与太子李永有关的政斗,落榜了,只好以副榜贡生的身份在国子监学习。

此后,温庭筠因病在鄠郊休息了两年,没有参加乡试,可能也是为了避祸。

期间,他去见了从小就认识的朋友李绅。

公元855年,温庭筠再次参加科考,因为帮其他考生答题,还大闹考场,结果可想而知,上榜肯定没指望。

此后,温庭筠在唐宣宗面前展现了他的才学,得到赏识,但是得罪了宰相令狐绹,勉强当了一个小小的隋县尉,后来做了巡官。

公元865年,温庭筠国子助教,一年后升为国子监试,因为独特的考评方式招来权贵的不满,降职为方城尉,不久就去世了。

温庭筠的诗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温庭筠有很多的著名诗篇,例如《商山早行》、《望江南》、《更漏子》、《南歌子词二首/添声杨柳枝辞》以及《题卢处士山居/ 处士卢岵山居》等等,都是受到后人追捧的著名诗词。

下面来赏析下经典几首温庭筠的诗。

《商山早行》这是温庭筠的诗的其中一首,这首诗描绘的是温庭筠在远赴商山任职的途中,欣赏到了早晨山林间的风景。

全诗译文是:“在早晨起床,马车上的铃铎已经开始震动;经过了一路远行,我这个游子开始思念故乡。

唐宋词十七讲摘抄笔记

唐宋词十七讲摘抄笔记

唐宋词十七讲摘抄笔记
以下是《唐宋词十七讲》的摘抄笔记:
1.温庭筠的词有很美的意境,但他的词有一份华丽感,缺少一点深度。

2.李煜的词情感真挚,有一种不加矫饰、直抒胸臆的自然美感。

3.韦端己的词注重表现女性的柔美和情感,他的词语言优美、细腻,富有音乐性。

4.冯延巳的词有一种高远、清雅的意境,他的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5.晏殊的词有一种闲适、优雅的美感,他的词语言平实、意境深远。

6.柳永的词善于运用俚语、俗语,他的词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7.苏轼的词豪放不羁,他的词语言自由、奔放,富有创意。

8.秦观的词情感真挚、深沉,他的词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音乐性。

9.周邦彦的词工于音律、词藻,他的词语言华丽、典雅,富有艺术性。

10.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她的词语言优美、含蓄,富有女性美。

11.辛弃疾的词雄浑豪放,他的词语言激昂、奔放,富有激情。

12.姜夔的词清雅脱俗,他的词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现代感。

13.吴文英的词幽深迷离,他的词语言繁复、晦涩,富有神秘感。

14.蒋捷的词清新明快,他的词语言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15.张炎的词深邃悠远,他的词语言古朴、典雅,富有文化底蕴。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创办基金和奖学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出生于1924 ,八十多岁的老人居然上课不用资料,也不爱用资料,尚能信手拈来在唐诗宋词间呼风唤雨。

这都出于其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之情。

诚如她所言: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有人常问学古典文学有什么用处?学古典文学正是因为古典文学里边有一种生生不已的、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感动和感发的生命。

”在诗歌的美文中形成一个韵律,四个字是最简单而能造成韵律的一个基本形式,如诗经,这是我们本国的语言特色跟我们身体生理的机能结合起来起来所产生的一个的自然的现象。

《惠风词话》:“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

”即更有感动的是人的内心地方。

《论语泰伯》篇曾说,子曰:兴于诗。

兴是一种兴发,一种感动,跟作者的见物起兴一样,你读诗,也会引起一种感发的。

诗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给你心灵一种感发。

古人曾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就是在于你的内心有一种活泼敏锐的善于感发的心灵,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根本所在的地方。

诗歌最大的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有一种善感的心灵,要“兴起诗”。

十七讲中简记:冯正中,冯延已,有执着的热情。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舞。

”晏殊,有圆融的观照。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欧阳修,有遣玩的意兴。

自号“六一”即为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逸文,一位老翁老于此五物之中。

“笙歌散后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苏东坡: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王国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柳永:“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辛弃疾;‘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

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

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1-2]•人物关系••本名温庭筠别称温岐、温庭云、温廷筠、温八叉、温八吟字号字飞卿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出生时间约812(或说801、824)年去世时间约866(或说870、882)年主要作品《商山早行》《过陈琳墓》《苏武庙》《菩萨蛮》等主要成就诗词创作目录1 人物生平▪年幼失怙▪才高累身▪流落而终2 主要成就▪诗词创作▪其他成就3 个人作品4 轶事典故▪科场救人▪悔读南华▪拒爱才女5 历史评价6 亲属成员7 史料记载8 各种争议▪生卒时间▪贬谪事由9 后世研究▪生平考证▪作品研究人物生平编辑年幼失怙温庭筠,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裔孙。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生于太原。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温庭筠父亲去世,温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随母亲生活。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温庭筠父亲生前好友段文昌由云南征拜刑部尚书,对温家施以援手,带温庭筠至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三兆村南)与其子段成式结伴共读。

温庭筠词全面解析

温庭筠词全面解析

温庭筠词全面解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温庭筠词全面解析温庭筠词全面解析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词人,初期词风的开拓者和文人词的开山鼻祖,他一生创作了近七十首词。

温庭筠知识点

温庭筠知识点

温庭筠知识点温庭筠(公元812年-公元859年),字葆真,唐朝官员、文学家。

温庭筠的诗文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含蓄深情为特点,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将逐步介绍温庭筠的背景、生平和主要作品。

1.背景介绍:温庭筠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家庭环境对他的文学才华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祖父温纯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宗教”。

温庭筠的父亲温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温庭筠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2.生平经历:温庭筠少年时曾在家乡担任地方官员,在这期间他对民风民俗有了深入的了解。

后来他考入了进士,进入了朝廷做官。

在朝廷任职期间,温庭筠以清廉的作风和才华横溢的才能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重用。

然而,由于当时朝政腐败,温庭筠对官场生活感到失望,最终选择辞官返回故乡。

3.主要作品:温庭筠的作品以诗歌为主,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望海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边的一番感叹,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索。

这首诗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深深打动了后世的读者。

此外,温庭筠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诗歌,如《青玉案·元夕》。

这首诗以细腻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一对情侣在元宵佳节相对分离的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之情。

这些描写爱情的诗歌体现了温庭筠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总结:温庭筠作为唐代文学家和官员,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含蓄深情为特点,流传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分析他的背景、生平和主要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他的文学造诣。

温庭筠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之一。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封建时代,一个读书人即便有最好的文才,也得不到重用是一件让人惋惜的事。

下面是诗人温庭筠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诗人简介】温庭筠(约812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监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花间集》遗存。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诗人故事】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

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

他擅长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绮艳美丽。

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速度很快。

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

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轻视。

李义山对他说:“我近来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

”温庭筠说:“你怎么不对’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未能对出下句。

收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

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情况很多。

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温庭筠代他撰词,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

温庭均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便疏远了他。

浅析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唐代温庭筠可称为“才子词人”,他因出身没落贵族,为人放荡不羁,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终生困顿。

尽管仕途不顺,却与当时“新进少年”即初出仕的年轻文人和歌伎打得火热,过着“偎红依翠”、“浅斟低唱”的生活。

虽然政治上失去了进取的机会,但却获得了探索生活奥秘的机会。

温庭筠便是用词专力描写女性的第一人。

他为我们展示了一群光辉灿烂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纯真,温柔善良,对爱情坚定执着,处处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笔者试从艺术形象的角度来解读温词中的女性形象,描述她们绚丽多彩的外姿,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寄窥见唐宋两个时代女性朦胧而真实的面貌之一斑。

一、外表美和内心美的高度统一花间词虽是男子作闺音,但却是代女子而言,是女性化的文学。

温词的特色正在于把女性的外貌特征直接诉诸感觉、听觉和嗅觉,使我们体会它的色、香、味。

故而历来词评家评花间词风格,总以“温派浓艳,韦派清丽”①定论。

词中多次写女子所处的香的环境和饰物:“水晶廉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菩萨蛮·其二》)、“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菩萨蛮·其十一》)、“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更漏子·其六》),此外“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别离”(《菩萨蛮·其五》)更是“真香生色”②;“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其一》)写女子的浓装;“柳丝袅娜春无力”(《菩萨蛮·其六》)、“舞衣无力风敛”(《归国遥·其二》)写女子的柔弱。

这些脂粉香气、艳妆丽饰、娇姿眉容、病体弱质的女子的外部特征,在温词中被发挥到了极致,而在这错金镂彩的外部特征下掩盖的却是柔婉灵秀、细致乖巧的内部特质,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给人一种距离的美感。

这些如明月花枝一般静美的女子俨然是真善美的化身,才子词人的精神寄托。

温词对女子外美的铺张繁复的描写,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美丽女子形象。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温庭筠(812-约870),唐末诗人和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唐宰相温彦博后代,属于没落贵族家庭出身。

才思敏捷,屡举进士不第,一生抑郁不得志。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

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其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

以下是小编带来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牌说明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

《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

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 据此可知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847年以后。

但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

菩萨蛮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属小令,共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句句押韵,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定格: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 ◆ ◆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眉毛。

小山眉为唐明皇定的十种眉样之一。

《天宝遗事》载:“明皇幸蜀,命画工作十眉图。

”据《海录碎事》:“十眉图:一鸳鸯、二小山……”。

金:额黄,六朝以来妇女习尚。

杨慎(明)《丹铅续录·十眉图》:“ 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

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峯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4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4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4温庭筠(三)好,不只如此,我们现在就要问他第二个问题了。

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词有比兴寄托,有屈子《离骚)的意思,“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福,双双金鹧鸪”四句是“《离骚》初服之意”。

《离骚》的原文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之初服。

”进,是说他希望得到楚王的进用。

他说我想得到进用,但不能得到进用,“进不入,',而且我“离尤”。

“离”同罹,“尤”,罪过。

罹是遭遇意思,遭遇到谗毁,获得罪过,这样我就退回来,退回来修吾之初服,我要修整我自已原来的那个洁白美好的衣服。

屈原的《离骚》,我们昨天就说过了,经常是以美丽的衣服和装饰代表一种美好的才智,一种品德,一种操守。

所以,初服代表他那本来的清白的高洁的美好的本质。

他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我本来的美好芳香的本质我要保持。

所以,初服有这样的意思。

那么,张惠言用屈原的《离骚》来解释温飞卿的小词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说了,我们可以从西方的语言学、符号学给他找到理论土的根据。

那是一个Code,蛾眉、画蛾眉、懒起画蛾眉以及服饰之美,在中国的文化的背景之中有一个语码的作用。

是一个Code,敲响一个钮键,能够引起你一大片联想。

张惠言的说法,在西方的语言学、符号学里边,是有他的根据的。

可是,现在我们要说了,中国比张惠言晚的一些学者,却并不都相信他的话,而且提出了反对的说法。

清朝的刘熙载写了一本书叫《艺概》,讨论到中国文艺方面的各种问题,里边有一卷《词曲概》讲到词,他说:“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

”说温飞卿词虽然写得很精妙,很精致,很美妙,“绝人”是超过一般人,可是大概不出乎绮怨。

绮怨就是闺房女子之中的那种相思离别的寂寞孤独的幽怨。

他的意思是说,温飞卿所写的只是美女,并没有什么比兴寄托的意思。

我昨天也曾引过王国维的话,“固哉皋文之为词也。

温飞卿……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

”他说皋文真是很顽固。

皋文是张惠言的号,为词就是对词的解释和批评。

读书笔记: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一)_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一)_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一)_读书笔记今天开始读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之前读过她的《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和《北宋名家词选讲》,很受启发,读时津津有味,但是读过之后,留下的印象还是不够深刻,很多东西读完一次又原封不动还给她老人家了。

所以这次决定一边读,一边摘录,一边写一些笔记;尽最大可能咀嚼消化,偷得叶老书中精华五六化为己智,将裨益甚大。

已经习惯把简书当作笔记本来用,干脆就写一点发一点,欢迎有兴趣的“简友”们批评指正,讨论交流。

关于诗和词的不同在中国的韵文的各类文学体式之中,有一个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读诗也讲究诗教,说“温柔敦厚”是“诗之教也”。

一般说来,中国的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讲求诗教。

“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它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价值的。

词,我认为是在中国的文学体式之中一个非常微妙的文学体式,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意识在其中。

为什么叫做词呢?其实只是歌词的意思。

这几段文字应该可以很明晰地告诉我们,诗和词的不同,说得更简单一些,“诗以言志,词以传情”。

中国被称作“诗的国度”,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诗歌创作的辉煌成就,还因为诗歌悠久的历史,词在宋朝也达到过巅峰,和唐诗并举,但不管它多高,总是要差一个“辈分”,我们从词的一个别名“诗余”也可看出一二。

词的形成大概是这样的:隋唐以来,中国社会旧有音乐融合了当时外来音乐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而配合这种音乐唱出来的,就是“词”,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词”其实就是歌词;最早这种歌词在民间流行,后来读书人觉得,曲调很美但是歌词很俗,所以就自己开始填写,词于是逐渐开始转变它的角色和地位了。

顺便说一句,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是先秦时候的经典了,最早的文人诗集应该是屈原的《楚辞》,那也是公元前四世纪的事儿了;而最早的一本文人诗客写的词集叫做《花间集》,完成已是晚唐五代十国期间,诗的高峰已经过去,所以我前面说“词”这个东西,比起“诗”来,至少要差一个“辈分”,在中国这样一个论资排辈的社会,可不是这样。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一)以上只是简单的对词的特质的介绍。

现在我的开始介绍第一位作者-温庭绮。

我们说词在中国文学体式之中是很奇妙的一种文学体式,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载道言志的观念,摆脱了这种伦理道德的束缚,是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

我们在讲的时候,先不介绍作者的生平。

在海外,外国的朋友讲中国诗的,他们最不同意的,最不赞成的,就是说我们喜欢用作者的人格来衡量作品的价值。

本来批评一篇文学作品,我们应该把衡量的重点放在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的价值方面;可是,我们中国评论一篇作品,常常先把作者的出身、思想批评一番,就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的衡量上边了。

这是对重点的一个误置。

因此他们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学批评是不合乎文学艺术的原理和原则的。

特别是在60年代的时候,那正是西方所谓新批评(New criticism)盛行的时候,有些所谓现代派诗人,还有些诗歌的理论家,像艾略特(T.S.Eliot)和卫姆塞特(W.K.Winsatt)等人,曾提出作者原意谬论(Intentional FaLLacy)之说,以为作者不重要,而当重视作品本身,重视作品的结构,它的textur,它的组织和质地,它的形象和结构等,以为这才是决定一篇诗歌作品的好坏的标准,而不是从作者原意来决定的。

可是,这些年来,从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阐释学(Hermeneutic)学派流行以后,因为他们要推寻作者的原意,要还原到作者的时代背景中去,所以又开始重视作者的思想、作者的生平了。

我个人以为这两者本来是不可偏废的。

可是词作为给美女歌唱的爱情的歌词,我们可以暂时先不介绍温庭筠的思想和生平,而直接看他的一首词-《菩萨蛮》。

《菩萨蛮》是一个词曲曲牌的牌调的名字,而不是像诗里边的题目。

且看这首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孺、双双金鹧鸪。

我们从这首词的表面意思来看,可以知道他写的是一个美女,在闺房之中,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一)以上只是简单的对词的特质的介绍。

现在我的开始介绍第一位作者-温庭绮。

我们说词在中国文学体式之中是很奇妙的一种文学体式,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载道言志的观念,摆脱了这种伦理道德的束缚,是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

我们在讲的时候,先不介绍作者的生平。

在海外,外国的朋友讲中国诗的,他们最不同意的,最不赞成的,就是说我们喜欢用作者的人格来衡量作品的价值。

本来批评一篇文学作品,我们应该把衡量的重点放在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的价值方面;可是,我们中国评论一篇作品,常常先把作者的出身、思想批评一番,就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的衡量上边了。

这是对重点的一个误置。

因此他们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学批评是不合乎文学艺术的原理和原则的。

特别是在60年代的时候,那正是西方所谓新批评(New criticism)盛行的时候,有些所谓现代派诗人,还有些诗歌的理论家,像艾略特(T.S.Eliot)和卫姆塞特(W.K.Winsatt)等人,曾提出作者原意谬论(Intentional FaLLacy)之说,以为作者不重要,而当重视作品本身,重视作品的结构,它的textur,它的组织和质地,它的形象和结构等,以为这才是决定一篇诗歌作品的好坏的标准,而不是从作者原意来决定的。

可是,这些年来,从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阐释学(Hermeneutic)学派流行以后,因为他们要推寻作者的原意,要还原到作者的时代背景中去,所以又开始重视作者的思想、作者的生平了。

我个人以为这两者本来是不可偏废的。

可是词作为给美女歌唱的爱情的歌词,我们可以暂时先不介绍温庭筠的思想和生平,而直接看他的一首词-《菩萨蛮》。

《菩萨蛮》是一个词曲曲牌的牌调的名字,而不是像诗里边的题目。

且看这首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孺、双双金鹧鸪。

我们从这首词的表面意思来看,可以知道他写的是一个美女,在闺房之中,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温庭筠(课堂PPT)

温庭筠(课堂PPT)
4
《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 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 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温庭筠年轻时才高过人,每逢官 考,押韵作赋,曾叉八次手的时间, 成就一篇佳作。因此,温庭筠有 “温八叉”的称号。
5
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 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受六朝余习,色彩 明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 《新唐书·温庭筠传》谓庭筠"工为辞章, 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 《唐才子传》也说庭筠"侧词艳曲,与李 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6
温庭筠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 艳精巧,清新明快。被称为花间鼻祖。 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 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 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7
二、生平事迹
1、考场救人 2、人际关系
8
三,主要作品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 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 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 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 原意。
11
四、文学成就
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 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 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 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 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 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12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 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 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 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5温庭筠(四)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5温庭筠(四)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5温庭筠(四)我所选择的“小山重叠金明灭”和“水精帘里颇黎枕”这两首词,是我个人自以为可以代表温庭筠词特色的。

因为词开始时原只是歌筵酒席之间的歌曲,本来都是写美女和爱情的。

因此,在讲解和评赏时,我们就要分别每一个作者有什么不同的特色。

我的重点要放在两点:第一点,就是每一个作者个人风格的特色。

第二点,就是这一个作者在词的发展历史之中,他所起的作用,他所占的地位。

我们着重这两点。

因为如果不然,那所有的词都是写美女和爱情,所讲的千篇一律,有什么分别呢?温庭筠的特色,一个是他自己个人风格上的特色。

就是上一讲我们提出过的两点。

一个是他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不是像一般人只提供给我们一个认知上的意义。

比如说屏风,你说小屏,那小屏这两个字的语言符号,就指向一个认知的意义。

他没有用“屏”字,而用了“小山”。

说“小山”,这就是一个感官的印象。

他没有说明,所以有人就批评,说他的词常常模糊、不通、晦涩,读不懂,不知所云。

而这种感官印象的语言,我上次引了西方的符号学家的理论,他们认为这在诗歌里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诗歌是一种唯美的感性作品,它所给我们读者的,不应该只是理性上的知识和了解,还应该有感性上的直觉。

这是温庭筠词的第一个特色。

第二个特色,是因为温庭筠是在中国教育传统背景之中成长起来的,当他写作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常带着我们中国的民族社会文化传统的很浓厚的色彩,如同“画蛾眉”之类。

由于这两点特色,一个是美感的直觉,一个是语码的联想。

带着这两点作用,就使得歌筵酒席之间本来没有深义的小词,有了比较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使得词这种文学体式提高了它的地位。

所以,不但《花间集》里边把温庭筠选作第一个作者,而且历来评词的人都以为温庭筠在词里边是一个开山的人物。

不但如此,虽然中晚唐以来有些诗人因为喜爱这流行的歌曲,也尝试着写作,但都没有像温庭筠这样投注上较大的精力。

像刘禹锡、白居易、张志和,虽然都留下了一两首所谓词的作品,但是却没有留下来像温庭筠这么多的作品。

温庭筠

温庭筠

粗析温庭筠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

“少负才华,长于诗赋,然而生性傲岸,好讥讽权贵。

”便是世人对温庭筠的大致印象。

温庭筠因得罪宰相令狐绚,屡试不第;又因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而为士大夫不齿,所以仅任过方城尉、隋县尉、国子监助教等微职,但他却是位晚唐诗词巨匠,其诗因多述个人沦落不遏及男女爱情,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

诗人不能脱离社会历史而存在,诗人的是个创作不可能不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一般来说,作品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应社会现实的介质。

因此,赏析一个作品或是一个作家,必须将其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

就温庭筠参加科举考试来说,是古代文人想要实现自身抱负的宿命,是历史的悲哀。

而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朝廷政治腐败不堪,致使温庭筠累试不第,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政治对文人及其作品的影响。

当然,导致温庭筠不能中第的原因,不止政治腐败一个,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其诗文和行为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轻浮”的文人,实际上是一个追求真性情的正直文人。

也因此,他自信得有些狂妄,即使在遇到挫折后人能写出“自笑漫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郊居秋日怀一二知己》)的诗句。

也因此,他不能适应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不能玩转那个时代的政治游戏,每每敢于直言,便招致嫉恨,而一生沉沦。

就温庭筠的作品而言,他的作品多写闺情,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常被人认为他的作品乃“侧艳之词”。

并且,在温庭筠诗集中,有七十余首女性题材的作品,虽然这些诗歌看上去并无放荡之词,表达上也偏于含蓄。

如《莲浦谣》: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此外,温庭筠女性题材的是个还描写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中风尘女子形象占半数多,这些女性中除歌姬舞女外,较为典型的两个形象即鱼玄机和苏小小。

他的诗中也会有一些以民间女子的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在他笔下,真实地体现出了这类女性朴实直率的形象,显示出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温庭筠(1036年-1121年),字幼石,号三邻,江西上饶人,宋玄宗开元年间时人。

温庭筠当时最优秀的文学家,被称为“宋文豪”。

温庭筠自学能诗,文章绝伦,其《西江月》、《西夏望》一文,其情令宋玄宗惊艳不已,于是把他称为“天子之诗”,宋玄宗还为他题写《朱勋诗赠温庭筠》。

温庭筠的文章还有《晏公王六年望寒墅书》、《蓝山诗》等,他的诗完美地运用了韵脚、句式和押韵等,被公认为词体新贵、别具一格。

温庭筠是太宗朝宋朝诗文的代表,他的文章清新优雅,别具一格,深受宋玄宗的赏识,诗文穿越时空,一直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

温庭筠的文章既有高雅脱俗的清新之风,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抒发自己的思想。

其诗歌更是表现出深邃的宗教文化,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文描写了宋代山水之美和后世的悲剧,充分反映了他作为草根民众的关怀与担忧,将宋代和后世历史人物也深深地烙印在他作品之中,弥足珍贵。

温庭筠的作品反映出宋人对世界和自然的真实而敏感的写照,他的文学价值迄今仍旧在流传,他的文学成就照亮了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

其叙事诗《西江月》、《西夏望》,被誉为“天子之诗”,充分体现了温庭筠完美的语言文化,也是当时宋代文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学成就。

温庭筠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准,他考察深刻,文章英灵深邃,其著作包括《温公随笔》、《西江月》、《西夏望》等,极为知名。

在宋代诗文发展史上,温庭筠的文章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极大的促进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温庭筠在艺术和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他在宋代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诗文领域的杰出者,也代表着宋代文学健康发展的新标杆,并且他在宋代文学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宋玄宗的赞许。

温庭筠的文学成就通过其文章,永远地照亮了宋朝的文学历史,他的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精粹纯洁,高雅脱俗,对宋代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他作品也被视为宋朝文学发展史中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

综上所述,温庭筠是宋朝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极具特色,被誉为“天子之诗”,他的诗歌更是表现出深邃的宗教文化,影响深远。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P1 / 11:30诸位爱好中国古典诗词的朋友们!我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心情是非常感动的。

我是1924年在北京出生的,1945年大学毕业的,1947年的冬天离开了我的故乡北京。

因为我结婚,(1948年)随着我先生工作的调动,去到了台湾。

1966年离开台湾,到了美国。

1969年来到加拿大的温哥华,直到现在。

自从1947年冬天离开了我自己的家乡北京以后,多年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教书的工作岗位,我所教的内容,都是中国的古典诗词。

我在国外教书的时候,很高兴能够把自己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介绍给国外的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们,有一种文化交流的意义。

我1977年回到祖国来旅游的时候,在火车上看到有的旅客,拿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他们都非常欣喜,非常热情地在阅读。

我在旅途之中就受到了很大的感动。

我想我是在自己的祖国--中国培养我受教育的,我多年来在海外宣扬我们祖国的文化,这当然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可是当我在1977年旅游的时候,看到我们自己祖国的同胞这么爱好中国古典诗词,我想我也应该回到祖国来,与我们祖国的文化的源流能够继承接续起来。

我好像是一滴水,要回到我们祖国的江河之中。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有一个念头,我愿意回到自己祖国来,也能够教古典诗词,跟国内的爱好古典诗词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的朋友们来共同研讨,向他们学习。

这一次的讲座,我自己本来没有想到能够有这么多的朋友来参加。

因为本来我是去年(1986年)4月,由于加拿大跟中国的文化交流,要与川大缪钺教授合写一本论词的书而回到祖国来的。

那个时候见到了我们辅仁大学校友会的学长、朋友们,他们跟我说,要我给校友会作一次讲演。

我想校友会的很多学长为我们校友会的筹备和建立,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在海外一点也没有贡献,所以当校友叫我作几次讲演的时候,我想这是我应该尽的义务,就答应作一次讲演。

我本来以为就是校友会的朋友们,可是没有想到,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爱好古典诗词的朋友。

温庭筠

温庭筠
•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 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 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 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 教。
•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 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 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 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 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 “花间词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 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 韦”。
温庭筠
温庭筠
•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字飞卿,唐 代诗人、词人。
•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 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 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 称。
•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 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 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 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惆怅倦怠又爱美装扮的闺中思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语文教学: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多年来辗各地讲课时的录音整理。

一般来说,我自己对于讲课本来就是没有准备讲稿的习惯。

这倒还不只是因为我的疏懒的习性,而且也因为我原来抱有一种成见,以为在课堂上的即兴发挥才更能体现诗词中的生生不已的生命力,而如果先写下来再去讲,我以为未免要死于句下了。

她平生喜欢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创办基金和奖学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出生于1924,八十多岁的老人居然上课不用资料,也不爱用资料,尚能信手拈来在唐诗宋词间呼风唤雨。

这都出于其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之情。

诚如她所言: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有人常问学古典文学有什么用处?学古典文学正是因为古典文学里边有一种生生不已的、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感动和感发的生命。

在诗歌的美文中形成一个韵律,四个字是最简单而能造成韵律的一个基本形式,如诗经,这是我们本国的语言特色跟我们身体生理的机能结合起来起来所产生的一个的自然的现象。

《惠风词话》: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

即更有感动的是人的内心地方。

《论语泰伯》篇曾说,子曰:兴于诗。

兴是一种兴发,一种感动,跟的见物起兴一样,你读诗,也会引起一种感发的。

诗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给你心灵一种感发。

古人曾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就是在于你的内心有一种活泼敏锐的善于感发的心灵,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根本所在的地方。

诗歌最大的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有一种善感的心灵,要兴起诗。

十七讲中简记:冯正中,冯延已,有执着的热情。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舞。

晏殊,有圆融的观照。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欧阳修,有遣玩的意兴。

自号六一即为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逸文,一位老翁老于此五物之中。

笙歌散后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苏东坡: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王国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柳永: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辛弃疾;‘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推崇他用生命写诗,用内心的意志理念流露,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沙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苏辛不同之处,辛是英雄豪杰之气,苏是逸怀浩气之怀,是旷达的襟怀。

苏: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秦少游,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轻柔叙写,无一重字。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的词给人的是一种感官印象。

先看第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这个形象,在花间集的时代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可以指山眉,说女子眉毛的形状象山。

在这首词里面,它指的是不是眉呢?我以为不是的。

词中说小山重叠,眉毛可以象小山,但如何重叠呢?还有,词中第三句有懒起画蛾眉,又提到蛾眉。

就文学的感动的情意上说来,这种重复显得凌乱,不能造成一种感发的效果。

小山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指山枕。

五代时山是可以形容枕的。

顾?写的两首甘州子里,就有山枕上,私语口脂香和山枕上,几点泪痕新的句子。

但我以为,温词中的小山,不指山枕。

因为他说小山重叠,现在软的枕头可以两个重叠,山枕是无法重叠的。

剩下的一个可能,是山屏。

小山的形状,指的是屏风,是折叠的屏风,有点像山的形状。

有人以为这说法不对。

说下边将鬓云欲度香腮雪,是女子鬓边如云的头发要从脸上遮掩过去的样子。

屏风离得老远,女子在床上,两者不能衔接。

可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屏风来理解古人的词。

古人所说的山屏或屏山,就是在床头的。

我们可以用温庭筠自己的词来证明。

他在一首菩萨蛮中写有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把屏山和睡脸结合在一起来写。

我们上面讲的鬓云欲度香腮雪,指的是睡脸,小山指的正是屏山。

小山重叠金明灭,金明灭是什么呢?他所写的应该是早晨,阳光从门窗的空隙照射进来,照在这个女子枕畔的屏山上,而屏山上是有一种金碧螺钿的美丽装饰的。

所以当日光照在上面,就显出金光闪烁的样子。

有了光线人就容易惊醒。

鬓云欲度香腮雪,晚上卸了妆,头发是披散的。

鬓云欲度,度是度过的意思。

当她在枕上一头,那鬓云就欲度---流动过来,要掩过去没有掩过去的样子。

腮就是指面颊,以香腮雪说明她的腮上有脂粉,是香的,皮肤是白的。

他把云放在前边,把雪放在后边,说香腮的雪白,鬓发的乌云,这是温飞卿的特色。

到后来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就跟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了。

屈原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其中的蛾眉是指一种才德志意的美好。

李商隐写的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是代表一个有才学,有志意,有理想的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志意的珍重爱惜。

可是温庭筠说的不只是画蛾眉,他说的是懒起画蛾眉,这懒起有道理吗?欣赏诗词不能从表面上来看,我们读诗词要超出外表所说的情事,看出一种精神上的本质才行。

你要从屈原的爱美要好,看出一种在精神品质上爱美要好的心情。

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作用,就是培养读者一种爱美要好的感情。

下半首说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这女子戴上花是前后镜都照一照,从每一个角度看这花的位置是不是适合,是不是美好。

华严经上曾经说过,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之间的关系,你不要以为你一个人是渺小的,是微弱的。

每一个人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在众生界中,产生了或大或小的不同的连锁反应。

众镜相照,就会重重现影,就成其无尽复无尽了。

所以照花要前后镜,就看到花面交相映。

花是美丽的,人也是美丽的。

女子从起床梳妆到梳妆的完成,最后自己的这种衡量,写的是一个美好的完成的高峰。

交相二字表现了一种重重无尽,精力饱满的样子。

而且这种修容自饰的精神,也与屈原离骚之以衣饰之美为喻托的传统有相合之处,这正是张惠言说照花四句是离骚初服之意的缘故。

最后两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帖字通贴字。

帖字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熨贴的意思。

襦是短袄,罗是材料的质地,绣是罗上花纹。

另外一个可能是贴绣的意思。

贴绣和补花差不多,剪一块材料补贴上去,然后在剪贴的花样周围,把它用针线缝起来,缝绣上去。

帖绣的是一对一对的金色鹧鸪鸟。

中国常常用鱼鸟---比目鱼,鸳鸯鸟,代表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代表一个人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对象和归宿。

而这一首词,是写一个孤独的女子没有人赏爱的寂寞的心情。

所以最后一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是一个反衬,是点醒她所追求的,正是一个双双对对的理想,衣服上双双对对的鹧鸪,正是对她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反衬。

用西方的话来说,是irony,是一个反讽。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温庭筠词的美,不仅是感官的形象,还有声音的美。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把中国的语言文字运用得最精致最美好的。

枕,锦,都是上声的字,都是曲折而向上扬起的声音,有一种飘扬悠远的感觉,这都在词的声调中表现出来了。

烟,天,两个非常轻快的韵,显得轻倩而空灵。

还有个特色,就是前后用跳接的承接。

前面是在有水精帘,颇黎枕,而且还有鸳鸯锦的卧房,还有做梦,忽然间就到了江上柳如烟。

这就是跳接。

下半首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都是齿头的声音,不用说出来人胜的形状是参差错落,而是在读的声音之中,就表现出来了。

颇黎枕和水精帘两个形象是互相映衬的。

都是玲珑的,都是晶莹的,都是皎洁的,都是寒冷的。

在这样的境界中,该是什么样的人物?古人写美女的时候,往往先不说这个美女本身形象怎么美,而先写这个美女的环境的背景是怎么样美。

如同李商隐的诗: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她屋里焚香,屋里是暖的而且有香炉的香气,被褥上也有薰香,在这种温暖有香气的感官刺激之下,所引起的梦境那种香甜美好,是可以想见的。

江上柳如烟写的是江边早春的景色。

早春二月杨柳刚刚发芽,那个嫩绿的颜色,草色遥看近却无。

柳色有时也遥看近却无,像一片烟霭的笼罩。

在这样的情景之中,雁飞残月天,春天了,鸿雁开始北飞了,天上有雁飞过时,一轮残月西斜了。

俞平伯先生诗词偶得中说:帘内之清穠如斯,江上之芊绵如彼。

千载以下,无论识与不识,解与不解,都知是好言语矣。

正如电影讲究蒙太奇的手法,把两个镜头一重叠,马上一个新的意义新的境界就出现了。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藕丝,指的是一种很纤细的丝织品,一种衣料,藕丝上染的是秋色,我以为是黄绿之间的一种颜色。

藕丝是材料,秋色是颜色。

这又是温庭筠的特色了。

他告诉你那是藕丝裙了吗?没有。

他告诉你那是藕丝裳了吗?也没有。

它只是一个直接诉之于感官的叙述。

人胜是什么呢?《荆楚岁时记》记载:人日剪采为幡胜。

就是女子在人日剪了五彩的花样插戴在头上。

后边说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这两句是温庭筠常常被人讥讽,说他不通的句子。

香红是花朵。

红是花之颜色,香是花之气味。

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句子。

你可以把花插在头发中间,双鬓被花朵隔开了。

另一可能,是把花插在两边,花被头发隔开了,两边都是鲜红的花朵。

总而言之,是花面交相映的感觉。

而下句玉钗头上风,就是这风字,使整个形象活动起来了。

玉钗头上有风丝的撩动,幡活起来了,花也活起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