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20200515193529)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标准化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人员管理1、实验室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实验任务、监督实验进展、协调人员关系等。
2、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实验任务。
3、实验室应建立人员档案,记录人员的基本信息、培训情况、考核结果等。
二、实验室设备管理1、实验室设备应进行分类编号,建立设备台账,详细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购置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
2、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使用后应进行清洁、维护和保养,并填写使用记录。
3、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校准和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设备的维修应填写维修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维修后的设备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实验室环境管理1、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实验室内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2、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温度和湿度应符合实验要求。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环境控制设备。
3、实验室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实验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设备的佩戴方法。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实验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3、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括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等环节。
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仓库或储存柜中,并进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核心场所,标准化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基础。
为此,我们建立了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以规范实验室的日常运作,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一、实验室管理目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生产,其次是保障实验室运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所有实验室工作必须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二、实验室人员管理1. 实验室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2. 实验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培训经历,且持有相关证书。
每位实验人员必须参加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
3. 实验室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实验任务,确保实验室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严禁虚假记录和弄虚作假。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实验室安全规定。
2. 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
3. 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和试剂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储存、标识和处置。
严禁将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放。
4. 实验室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个人安全。
5.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四、实验室设备管理1. 实验室设备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采购、验收、使用和报废。
设备的采购应符合实验室工作需求,并且具备相应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2. 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关的合格证书。
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及时记录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
3. 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五、实验室质量管理1. 实验室工作必须按照相应的质量体系进行管理,包括实验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结果的分析和报告等环节。
2. 实验数据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包括实验条件、实验过程、结果数据等,同时要求实验人员签名和日期。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标准化管理则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包括其意义、内容和执行过程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
二、制度概述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实验室管理流程、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操作指南。
该制度包括实验室的设备管理、耗材采购、实验操作流程、安全管理、数据记录和文档管理等方面内容。
三、制度内容1. 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室设备是保障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维护和报废等过程,要求设备的分类清晰、使用规范、维护记录完整,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耗材采购管理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应规定耗材采购的程序和流程,明确采购的责任人并建立供应商的可靠评估机制。
同时,要求耗材的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规范,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实验操作流程实验操作流程是保证实验质量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应明确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审查机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是确保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基础。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管理、防护设施操作、实验室安全培训等内容,要求实验室人员遵守安全规定并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5. 数据记录和文档管理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文档管理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可信度和后续数据分析。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应规定实验数据的记录规范和存档要求,要求实验人员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可溯源性。
四、执行过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应包括下列步骤:1. 制定制度: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室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并广泛征求实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1. 安全管理1.1 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1.2 实验室内应配备相关的安全设备,如消防设备、紧急呼叫设备等。
1.3 实验室内应制定并执行紧急情况应急预案。
1.4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2. 材料管理2.1 实验室内应建立并维护科学合理的物品分类系统。
2.2 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对实验室材料进行合理的储存和保管,保持整洁有序。
3. 数据管理3.1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记录、备份、存储和保密措施。
3.2 实验室成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数据记录格式和要求进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3 实验室应定期对数据备份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仪器设备管理4.1 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修、校准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4.2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借用和归还制度,明确责任和时间要求。
4.3 实验室应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培训计划,提高实验室成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水平。
5. 实验操作管理5.1 实验室应制定实验操作规程,并确保实验操作规程得到遵守。
5.2 实验室成员应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不得擅自更改实验方法或操作步骤。
5.3 实验室应建立实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记录。
6. 废弃物管理6.1 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分类、储存和处理制度。
6.2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方式、时间和地点进行储存和处理。
6.3 实验室成员应接受废弃物管理的培训,确保正确处理废弃物。
7. 定期检查和评估7.1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自查和环境检查,并记录相关情况。
7.2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或外部的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7.3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文件和档案,备查和考核。
上述内容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实验室是科学研究以及创新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制定和实施一套有效的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实验室管理目标及原则1.1 实验室管理目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2 实验室管理原则实验室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实验室管理应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和规范进行。
(2)安全性原则:实验室管理应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高效性原则:实验室管理应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资源,确保实验室工作高效运行。
(4)可持续发展原则:实验室管理应注重长远发展,保持科研创新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内容2.1 实验室设备管理(1)实验室设备购置: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和科研项目的要求,科学选购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实验要求。
(2)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设备使用规范: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明确设备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减少设备的损坏和故障。
2.2 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等。
(2)实验室安全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实验室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2.3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1)实验室管理文件化: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管理相关文件,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验收标准等。
(2)实验室质量保证: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3)实验室数据管理:建立实验室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为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预防事故的发生,应制定规范的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篇11 目的:进一步落实5S的“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通过定置管理,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
最终目的是提升个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 “5S”执行标准2.1 工作台面2.1.1 工作时要保持台面有序不乱;任何物品使用完毕后立即按定置要求回位;报告单、原始记录等填写完毕,放回文件架内。
2.1.2 检验班组单项项目分析完成后,将烧杯、试管等及时清理到水池,不允许堆积在操作台面;样品分析完成后立即将滴定台、废液桶放回定置区,及时将台面的积液清理掉;交班前废液桶要清洗干净。
2.1.3检验完成后立即将各个台面上的废料丢到废料箱中;不能在检验台或仪器边堆积。
2.1.4 非每天必用的物品必须放入专门的柜内。
2.1.5 不能在实验室内存放私人物品;工作台上不能出现手机、钥匙等物品。
2.1.6 水杯放在茶水柜,不能放在操作台上。
2.2 工具2.2.1 检验员取完样,将手套放入取样箱内,取样箱放到其定置区。
2.2.2 检验员取样时戴的安全帽放于台架上,口罩、护目镜放在各班抽屉内。
2.2.3 物性检验工具及劳保用品均按定置要求放在托盘内,交班前需清洁托盘和工具盒。
2.3 辅助工具2.3.1 检验员做完样后,将洗瓶、量筒、废液杯统一按规定放回定置区内。
检验员使用水池后要将水池周围的水渍擦干净。
2.3.2 试剂配制用容量瓶、量瓶、塑料瓶等,清洗干净后全部分类放入干燥柜。
2.3.3 抹布定期更换,由各班班长负责。
2.3.4 存放拖把、扫把的盆子,剪板机后废料箱,茶水柜每周大扫除时必须彻底清理;平时需收拾整齐。
2.4 通风橱2.4.1 每班交接班前须彻底清洁通风柜及柜内物品;在通风橱内工作完毕及时清洁橱内台面,不允许有积液;通风橱门保持半关状态以保证抽风效果。
化学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和安全,确保实验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此标准化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职责1.实验室主任(1)制定实验室内的安全、卫生保健及设备维护等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2)依据实验室的需要,安排工作人员的分工并监督其工作执行情况。
(3)制定实验室的设备采购、更新、调配和维护计划。
(4)入库、出库管理工作,保证物资完好。
(5)负责实验室的统计工作,文书工作和实验室的财务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1)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实验设施、材料的准备和检查,及时更新、维修和更换实验设施、器材。
(2)定期检查贮存实验设备及试剂品的情况,保证实验设备和试剂品完好。
(3)制定实验室机器、器材的日常使用与保养计划,推进设备的定期检验、设备维修及设备故障的处理。
(4)严格管理实验活动的记录、资料文件的工作,保证实验室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严格实施实验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维护实验室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
四、安全管理规范1.实验室与生产现场应划分明确的安全责任和职责,实行三级安全管理制度,压实各级领导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三重责任”制度。
2.加强对实验员、学生等人员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并掌握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和自救互救方法。
3.实验室内设置完整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科学合理地设计、安装、使用、检查各种安全设施。
4.建立实验室内的物品、固定资产的登记制度,规范实验用品(器皿、药品、试剂、标志品等)的购进、存放、管理、使用、计量和收发工作。
5.严格对实验物品和试剂品的收发管理,确保实验物品和试剂品的来源可靠,放置合理,标志正确。
6.严格执行各类实验的操作规程,切勿自作聪明,无视安全规章制度,不得进行不符合规定的危险性实验或半实验,禁止使用可能导致事故的实验器材。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基础设施,对于保障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通过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中各项工作按照规范进行,避免使用不合理的方法和操作,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保障实验室安全:建立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规避潜在安全风险,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完整性。
3. 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规定实验记录的格式和要求,简化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过程,提高实验数据的可比较性和有效性。
4. 强化实验室团队合作: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强调沟通和协作,促进实验室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效率。
三、管理要求1. 实验室设备管理a. 购置:明确购置要求和流程,确保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实验需要。
b. 校准与维护:建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计划,定期检查、校准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c. 报废处理:明确设备报废的标准和程序,及时处理报废设备,防止使用过期或不合格设备。
2. 实验材料管理a. 采购与储存:制定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储存材料时注意分类、封存与标识,防止材料受到污染或损坏。
b. 使用与管理:制定使用指南,保证材料的正确使用;建立材料台账,及时调查库存情况,避免材料短缺或过期。
3. 实验操作管理a. 操作规范:制定实验操作规范,明确实验方法和步骤,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
b. 实验记录:规定实验记录的格式和要求,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等内容,以及参与实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保证实验数据的可审查性和可追溯性。
c. 实验风险控制:对于高风险实验,明确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4. 实验室环境管理a. 清洁与整理:制定实验室清洁和整理的标准和频率,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实验污染。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有效性和合规性,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应该得到广泛实施。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管理政策,安全培训,实验室设备维护和维修,实验室用品管理,样品管理,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健康管理。
一、实验室管理政策实验室管理政策应明确实验室的运行要求和管理体制,包括实验室的负责人,管理程序,管理体系和实验室的文化氛围等。
首先,实验室应有一名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运营和管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其次,实验室应有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和标准话的管理体系。
例如,实验室管理程序文档,质保和质量体系文件等。
最后,实验室应具有健康的管理文化氛围,包括提供发展机会,激励初创公司或机构,支持学生教育和成长。
二、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要求。
要有一套系统严谨的安全培训计划,培训范围包括物质安全知识、实验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实验室设备和安全系数等。
培训方式有多种形式,包括面对面培训,演习练习和在线培训。
无论使用什么形式,安全培训的计划和课程必须详尽和全面,以便员工和学生全面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求并遵守规则。
三、实验室设备维护和维修实验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和精度都需要保证,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在完整的安全培训计划中,应详述每台设备的维护计划和规程,以及维护人员应该遵循的标准。
另外,所有设备的维修都是必要的,无论其规模和花费。
为了确保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转和提供服务,维修记录应该完整,并由负责人审查和处理。
四、实验室用品管理实验室用品的购买和管理方法将影响实验室的效率和生产率。
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负责管理实验室用品和耗材,确保实验室的物资充足、用品管理经济合理和考虑到环境因素。
五、样品管理实验室样品管理是实验室运作的重要部分。
这涉及到样品管理的规程、最佳实践和样品的保险存储。
为了确保测量和分析的精度,实验室管理者必须负责标准化和细致的样品管理计划。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制定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以下是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一、实验室管理目标实验室的管理目标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服务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实验室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室管理机构1. 实验室管理机构应该由实验室主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
主管领导负责实验室整体管理,职能部门代表负责相关领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2. 实验室管理机构应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会议记录应完整保存,以备查阅。
三、实验室设备管理1. 实验室设备应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行合理配置,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
对于维护困难或无法修复的设备,应及时申请更新或更换。
2. 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操作流程,避免设备的过度使用和损坏。
1. 实验室试剂应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合理的采购和储存,确保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期。
2. 实验室试剂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遵循实验安全规范和环保要求,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室人员管理1. 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技术能力,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2. 实验室人员的工作任务应明确分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实验室应建立人员轮岗制度,避免单一人员过度负责某项工作。
六、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
2.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掌握实验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七、实验室数据管理1. 实验室数据应按照标准化的格式进行记录和保存,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 实验室数据的备份应定期进行,避免数据的丢失和损坏。
1. 实验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测、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等。
2.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核,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实验室是科研、生产和教学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管理对于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保障实验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建立和执行一套完善的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设备采购与维护、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介绍一套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1. 实验室规划实验室规划应符合实验室工作的需要和规模,应根据实验室的性质、功能和工作需求,制定相应的实验室规划。
2. 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应按照实验室规划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实验室的功能布局合理、环境舒适,并符合相关的安全和卫生要求。
二、设备采购与维护1. 设备采购在设备采购环节,实验室应编制设备采购计划,明确设备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采购。
2.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维护台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并由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培训实验室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程序,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宣传。
3. 安全设施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柜、安全防护等,以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4. 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规范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置,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四、实验室文件管理1. 文件编制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室工作需要,编制相关文件,如实验流程、实验记录、安全操作指南等,确保实验工作的规范和质量控制。
2. 文件归档实验室文件应按照一定的归档规则进行分类和归档,方便查找和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总结: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规范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设备采购与维护、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一、引言试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检测的重要场所,其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研质量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试验室的设备、操作、人员管理等都符合标准化要求,建立和完善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度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试验室的日常管理、设备使用和试验操作等各个方面;2、试验室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应适用于所有试验室内的各种试验活动和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员工、试验人员、实验室主任等;3、试验室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应适用于试验室内的设备、工具、媒体等物资的存储、维护和使用;4、试验室内的所有试验活动和操作都要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
三、管理要求1、试验室应建立规范的管理档案,包括设备档案、操作规程、标准规范等;2、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流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3、试验室应建立规范的实验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4、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5、试验室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6、试验室应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体系,保障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四、设备管理1、试验室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因疏忽造成的故障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2、试验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私自操作设备;3、试验室应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以便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措施维修;4、试验室应严格对设备进行标定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测量结果可信。
五、人员管理1、试验室应建立健全的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2、试验室应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实验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和进行试验操作;3、试验室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考核,以确保其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稳定性;4、试验室应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事故应急演练,确保实验人员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有效运作是任何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基础。
为了满足这个目标,实验室需要制定和实施一套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是指通过确立一套规范和程序,以保证实验室的运作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进行,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首先,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包括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这些规范可以涵盖实验室的建设,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以及实验环境和设备的维护等方面。
例如,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如建筑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环保标准,防腐、防爆等设施设备要安装齐全。
此外,实验室的设备选择和安装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
通过制定这些基本要求和规范,可以确保实验室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就达到高标准,从而为后续的实验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还应涉及实验室员工的管理。
这包括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评估等方面。
实验室员工是实验室运作的基础,其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实验室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实验室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员招聘标准,并通过专业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同时,实验室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以了解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根据评估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培训计划。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能够保证实验室的员工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素质。
此外,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实验过程的规范。
实验过程的规范是指在实验中如何进行样品的处理,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这些规范可以通过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来实施。
SOP是对实验过程中每个步骤的详细说明,包括所需材料、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通过制定并执行SOP,可以保证实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实验过程的规范还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减少错误和失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校准。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是确保设备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标准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验室安全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实验室安全员实验室安全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实验室安全工作,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安全隐患。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培训(1)新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2)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操作的法律法规和本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2)实验操作前,必须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3)实验操作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野蛮操作,严禁酒后、疲劳操作。
3. 安全防护用品(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安全防护用品。
(2)实验室内不得穿高跟鞋、拖鞋等不适宜的鞋子。
4. 设备设施管理(1)实验室设备设施必须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2)实验室内禁止私自拆卸、改装设备设施。
5. 化学品管理(1)实验室化学品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分类存放,不得随意混合。
(2)使用化学品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泄漏、火灾等事故发生。
6. 事故处理(1)实验室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四、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标准化学实验室制度(15篇)

标准化学实验室制度(15篇)标准化学实验室制度篇1一、化学实验室规则1、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服从本室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做到文明实验。
2、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发生鼓掌或损坏应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
3、保证账、物相符;对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保养、维修、检验,保持仪器设备完好和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提倡分工协作、专管专用,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
4、一起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和档案材料的填写、整理、保管等工作需要有专人负责。
5、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禁止吸烟,严禁存放个人物品,不得随意住宿,更不得将仪器设备、场地私自租借给他人使用。
6、未经负责人同意,非本室人员不得在实验室内做实验;任何人也不得以任何借口长期占用实验室。
7、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盗、防爆炸、防破坏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8、校外人员进入实验室做实验或参观学习,需经主观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
二、学生实验守则1、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教师知道,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安静,不准吸烟、随地吐痰、乱仍杂物。
2、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掌握所用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按要求做好一切。
经教师检查许可后方可进行实验。
3、实验课不得迟到,衣冠不整不得进入实验室,不准将与实验课无关的物品带进实验室。
4、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认真如实地记录各种实验数据,不得擅离操作岗位。
5、实验完毕后,经教师检查仪器、工具、器皿及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6、发现仪器设备损坏,及时报告,查明原因。
凡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7、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火源,并向教师如实报告,采取紧急措施。
8、要爱护实验室内一切设施,不得乱写乱画,禁止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器材和设施。
9、要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材料。
10、对不遵守纪律和实验不认真者,教师有权令其停止或重做。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一、引言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实验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高效和可靠性,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标准化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运行和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石。
它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能够明确规定各项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消除工作环节中的不确定性和混乱性,提高工作效率。
2.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中的数据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标准化管理制度能够提供准确的实验记录和数据管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保障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标准化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4. 促进团队协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促进实验室内部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提高整体实验室的效能。
三、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管理机构:明确实验室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2.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进行安全培训和事故应急预案制定。
3. 实验室设备管理:建立设备购置、验收、维护和报废等管理流程,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 实验材料和试剂管理:确定试剂的采购渠道和验收标准,规范试剂的存储、使用和处置流程。
5. 实验室文档管理:建立文件归档和文档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工作记录和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访问性。
6. 实验室培训和考核:组织实验室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进行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能力考核。
7. 实验室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质量手册编制、内部质量审计和实验室认证等。
四、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应遵循以下几点:1. 制定: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制定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并进行内部讨论和修订。
学校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学校实验室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实验室管理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实验员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协助实验室主任做好实验室的各项工作。
3. 教师负责实验室教学活动,遵守实验室规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4. 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定,认真学习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安全。
三、实验室安全制度1. 实验室实行“四防”原则,即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
3. 实验室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4. 实验室用电、用水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5. 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立即报告实验室主任,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
四、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1. 实验室设备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设备完好、安全、高效运行。
2. 实验室设备必须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 实验室设备不得随意拆卸、改装,如需维修,须报实验室主任批准。
4. 实验室设备报废或调拨,需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五、实验室物品管理制度1. 实验室物品实行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存放,确保物品整齐、有序。
2. 实验室物品借用、归还需办理手续,并及时登记。
3. 实验室物品损坏、丢失,需照价赔偿。
4. 实验室物品定期清点,确保账物相符。
六、实验室教学制度1. 实验室教学活动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确保教学质量。
2. 教师应熟悉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及实验设备性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 学生应遵守实验纪律,认真完成实验任务,做好实验记录。
4. 实验室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整理实验场地,清理实验器材。
七、实验室卫生制度1. 实验室环境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清洁。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实验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在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确保安全、经济、高效完成实验室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是指为科学研究、开发实验、产品测试等目的而建立的实验室。
第三条实验室的管理应遵循科学、系统、规范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确保工作秩序良好,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第四条实验室的管理原则为科学、公正、严格、高效。
第五条实验室的管理范围包括实验室设备的购置、仪器的维护、实验室安全、实验室人员的管理等内容。
第六条实验室的管理机构为实验室主任,其职责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第七条实验室主任有权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并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负责。
第八条实验室主任应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相关管理规定的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科研管理能力。
第九条实验室主任应组织实验室的例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二章实验室设备的管理第十条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应按照需求和经费计划进行,购置前应向实验室主任提交申请,经过批准后方可购置。
第十一条实验室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应定期进行,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第十二条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操作规程进行,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随意使用设备。
第十三条实验室设备的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严禁使用损坏的设备。
第三章实验室仪器的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仪器的购置应按照需求和经费计划进行,购置前应向实验室主任提交申请,经过批准后方可购置。
第十五条实验室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应定期进行,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第十六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应按照使用操作规程进行,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随意使用仪器。
第十七条实验室仪器的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严禁使用损坏的仪器。
第四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十八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第十九条实验室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明显位置张贴,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
第二十条实验室应配备安全设备和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引言近年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顺利运转和质量保证,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目标、实施步骤以及实验室成员的职责。
第二章: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实验室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首先,标准化管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其次,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成员按照统一的标准操作,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最后,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还能促进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和机构的合作,提高实验室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三章: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目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确保实验室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其次,保证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和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规范实验室成员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流程。
第四,促进实验室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目标应该与实验室的使命和发展目标相一致。
第四章: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框架和内容。
其次,制定实验室的各项管理规范和流程,并将其制度化、标准化。
然后,进行内部培训和沟通,确保实验室成员了解并遵守管理制度。
最后,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持续改进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第五章:实验室成员的职责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实验室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实验室成员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遵守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实验和研究工作。
其次,保证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及时汇报实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并与其他实验室成员和团队成员进行及时沟通和协作。
第四,参与实验室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氏化学有限公司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规定1 总则为规范实验室仪器、药品使用及储存管理,加强化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各类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圣氏化学工程部实验室内部管理。
2 实验室6S管理6S释义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TSU)——形成制度,贯彻到底;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安全(SECURITY)——安全操作,生命第一;重视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素养(SHITSUKE)——养成习惯,以人为本;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6S管理实施措施遵守和执行公司和部门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自律。
文件、资料、记录应整齐摆放在文件框中,不得随意散放在实验台上。
文件夹要有明确的标识。
归档的文件或实验记录要分类存放,并且有明确的目录和标识以便于查找。
文件、资料、记录或制度等要保持干净整洁,文件、记录需划改时应在划改位置备注划改人姓名。
工作场所的门窗、台架应保持无灰尘、无油污的清洁状态。
试剂柜内、实验台抽屉内的物品要分类摆放整齐,并且要进行定期清理。
实验室外走廊要保持通畅,不得摆放影响美观或走路的纸箱、纸袋等。
设备仪器上的标识、铭牌要保存完好。
清洁用具保持干净,使用后要及时悬挂或摆放到指定位置。
下班时须先关闭或锁好门窗,关好水、电等并确保安全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内必须着工装或白大褂。
与其他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时要有服务意识,态度要热忱。
不使用的化学试剂及其它物品要立即清理,归类放置。
不可使其占用作业空间。
个人物品如工作服、手套等,要放在指定位置,不得在实验室内随意丢放。
测量仪器设备要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每月2次,并进行设备例行维护和保养,每月1次。
仪器设备在盛装或接触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或有毒物质时,应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仪器设备清洁干净。
要求仪器设备外观无污染、无灰尘、无油迹等。
所有的试验废液及其它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
做好定置图区域6S工作,保持区域整洁干净。
随手整理收拾实验用材料和用具,实验完毕立即整理和清洁台面及用具用品等,得到的样品要密封好,然后按类别放到指定位置并及时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设备应定期维护,建立实验室设备仪器台帐,保证常用仪器取用方便,其他仪器保存完好。
(附:实验室设备仪器台帐)3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严禁违章作业。
现场取样应站在上风口,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取样和向容器内加入药品时,面部禁止正对容器口,防止药品溅入眼内及其它部位。
配制有毒试剂或在实验中能放出有毒和腐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保持通风良好。
进行易燃易爆物质试验时,禁止明火加热或接近火源。
在开启易挥发有毒试剂时,禁止面对自己或他人。
禁止使用化学器皿盛装食物,禁止用饮具、餐具盛装药品,实验后、进食前,必须充分洗手。
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安全处置后方可锁门。
化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天平A、同一实验应使用同一台天平。
B、称量前后检查天平是否完好并保持天平清洁,如在天平内洒落药品,应立即清理干净,以免腐蚀天平。
C、天平载重不得超过最大载荷,被称物应放在干燥清洁的器具中称量。
挥发性、腐蚀性物体必须放在密封加盖的容器中称量。
D、不要把热的或过冷的物体放到天平上称量,应待物体和天平室温度一致后进行称量。
E、称量完毕应及时取出所称样品,关掉电源。
F、非实验人员不得任意搬动天平。
真空泵A、使用前先检查泵内的油位。
B、拔掉出口管的罩帽。
C、禁止空抽在3分钟以上。
D、泵正常工作时,泵油温不得超过40℃,如超过可加大冷却水流量或采取降温措施。
E、真空泵及四周环境应保持清洁。
F、长期工作着的泵应注意油量是否充足(不得低于油位线),油量不够将影响工作性能,甚至损坏机件。
安全用电常识电对人的伤害:可分为电外伤和电内伤两种。
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
电内伤就是电击,危害性较大,严重时能致命,它能使心脏和神经系统等重要机体受损,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A、安全电流(通常把10mA的工频电流,或50mA以下的直流电看作是安全电流)。
B、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数值,在国际上尚未统一规定,国内规定有6、12、24、36、42V五个等级)。
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规定认真阅读电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操作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
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不要用电线直接插入电源接通电灯、仪器等。
以免引起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等事故。
临时停电时,要关闭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开关,待恢复供电时再重新启动。
仪器用完后要及时关掉电源,方可离去。
电气动力设备发生过热(超过最高允许温度)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转、进行检修。
实验室所有电气设备不得私自拆动及随便进行修理。
触电的急救遇到人身触电事故时,必须保持冷静,立即拉下电闸断电,或用木棍将电源线拨离触电者。
千万不要徒手和脚底无绝缘体情况下去拉触电者!如人在高处要防止切断电源后把人摔伤。
脱离电源后,检查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
若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应注意,对触电严重者,必须在急救后再送医院做全面检查,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4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及处理在实验室使用、合成易燃易爆、有毒、易制毒及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时,实验人员应根据所用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佩戴相应劳保防护用品并尽量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完成后应对废弃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处理,消除其可能对人体或者环境造成的各类危害;从化验室库房领用的危险化学品在使用后应及时归还剩余部分,在实验过程中合成的危险化学品应妥善保管并做好标识;实验室合成的危险化学品存放期限为3个月,超过期限的危险化学品应及时处理,处理需保留处理记录;起火和起爆的预防措施根据实验室着火和爆炸的原因,可采取下列针对性预防措施。
预防加热起火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或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沙浴或油浴等加热。
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绝对不能擅自离开。
实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品。
不应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储存爆炸性物质,以免关闭和开启玻璃塞时因摩擦引起爆炸。
必须配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应保持清洁。
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实验台或地面上时,必须:A、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灯等加热源;B、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C、室内立即通风、换气;D、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火源。
预防化学反应热起火和起爆实验员对于要进行的实验,需了解其反应和所用化学试剂的特性。
对有危险的实验,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及发生事故处理方法。
易燃易爆物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
在未了解实验反应之前,试料用量要从最小开始。
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
实验室灭火灭火原则是:移去或隔绝原料的来源,隔绝空气(氧)、降低温度。
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
实验室灭火的紧急措施:A、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
B、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绝空气,使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
D、实验室灭火注意事项防止烧伤、腐蚀和烫伤实验室中的烧伤,主要是由于接触到高温物质和腐蚀性化学物质以及由火焰、爆炸所引起的烧伤。
化学烧伤:化学烧伤是由于操作者的皮肤触及到腐蚀性化学试剂所致。
这些试剂包括:强酸类:特别是氢氟酸及其盐。
强碱类:如碱金属的氢化物、浓氨水、氢氧化合物等。
氧化剂:如浓的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
某些单质、如溴、钾、钠等。
化学烧伤的预防措施:取用危险药品及强酸、强碱和氨水时,必须带橡胶皮手套和防护眼睛。
酸类滴到身上,不管是在哪一部分,都应立即用水冲洗;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
在不断搅拌下把浓酸加入水中,绝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在溶解NaOH、KOH等能产生大量热的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如需将浓硫酸碱液中和,则必须先稀释后中和。
烫伤和烧伤:烫伤是操作者身体直接触及火焰及高温、过冷物品(低温引起的冻伤,其性质与烫伤类似)所造成。
割伤的防护与处理:A、安装能发生破裂的玻璃仪器时,要用布片包裹。
B、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时,最好用水或甘油浸湿橡皮管的内口,一手带线手套慢慢转动玻璃管。
不能用力过猛。
C、容器内装有以上溶液时,应托扶瓶底移取。
常见的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实验室中引起的中毒现象有两种情况。
一是急性中毒。
二是慢性中毒,如经常接触某些有毒物质的蒸汽。
酸类H2SO4、HNO3、HCl这三种酸是化验室最常用的强酸。
受到三酸蒸气刺激可以引起急性炎症。
受到三酸伤害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的小苏打水冲洗患部。
碱类NaOH、KOH它的水溶液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受到伤害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稀醋酸或2%硼酸充分洗涤伤处。
氰化物、砷化物、汞和汞盐有机化合物(如:脂肪族卤代烃、芳香烃)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3,4苯并芘)预防中毒的措施为避免中毒,最根本的一条是,一切实验室工作都应遵守规章制度。
操作中注意以下事项。
进行有毒物质实验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用嗅觉检查样品时,只能拂气入鼻、轻轻嗅闻、绝不能向瓶口猛吸。
室内有大量毒气存在时,分析人员应立即离开房间,只许佩带防毒面具的人员进入室内、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有机溶剂的蒸气多属有毒物质。
只要试验允许,应选用毒性较小的溶剂。
如石油醚、丙酮、乙醚等。
试验过程中如发现头晕、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即表示可能有中毒现象,应立即离开实验室,必要时应到医院。
尽量避免手与有毒试剂直接接触。
试验后,进食前,必须用肥皂充分洗手。
不要用热水洗涤。
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
5 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及报告编写实验设计实验室主管在接到分管副总关于小试的实验课题后,应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并报分管副总审批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方案经分管副总审批通过后,实验室主管按方案要求,配置实验所需原料及设备仪器,对缺少的实验设备仪器及原料应及时报计划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