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关于“隐”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

其中《遁》卦“天下有山,遁。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直接描述了贤者为远避小人而退藏隐居的状态。

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源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合污,那就只好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消极的妥协,但在这种妥协中,隐居者却常常意外地获得宣扬个人主张,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赢得权力青睐的新渠道。

以至到了《诗经》,《小雅·鹤鸣》已经从上层视角,为隐居之人定下了如“野鸣之鹤”的身份,让隐士成为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高尚、贤能、隐藏锋芒的象征。

而《卫风·考槃》和《陈风·街门》两作,则更让贤人退隐所代表的逍遥和清高意象深入人心,转化为口耳相传的事迹。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全身而退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

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隐”这一行为,便从“存在消弭”的基本概念中,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延伸出“精神自由”的新倾向。

政权更选频繁,社会动荡不定,魏晋六朝三百余年间近乎惨烈的政治斗争与战祸征伐,使作为社会上游存在的贵族和士人阶层深陷社会地位与权力流动的洪流。

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与生俱来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殚精竭虑,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

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语文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语文

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叙事,通常理解为讲故事,历来是反观古代文学史演进时一个言人人殊的话题领域。

本应以叙事见长的戏曲更因为主体性的横溢斜出而秉有了诗性文本的诸多特征,叙事的饱受挤压已成为审视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

就戏曲文体而言,无论是杂剧还是传奇体式,都曾在抒情传统所设置的召唤结构中徜徉内外,塑造并且被塑造。

作为杂剧的标志性文体特征之一,“一人主唱”本来为文本提供了以曲词叙事的机缘,但“主角”之于杂剧文体结构的中心地位以及杂剧所采用的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不仅使“人”始终成为作品构思的起点和全部,也将充分展示个体的生命际遇、表达心灵的敏感思考固化为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往往忍不住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借助叙事主人公与自我的同构进行率性表达,“抒情”的凸显常常猝不及防。

发展到后来,“我”甚至不再作为隐含的主人公,不再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而是直接登场,自为主人公,以“写心”的演绎方式直接中断叙事,旨在抒情。

此际,杂剧短小灵便的文本体制不但带来了创作主体抒情写心的自在与随性,又借助“俗”的审美规定性给定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宣泄私人情感、挣脱雅俗羁绊的空间。

抒情对叙事的干预不仅伴随了杂剧的文体独立,又“一路相随”,演变为南杂剧主角制下的人皆可唱的表征之一,轮唱、对唱、合唱等的介入形成了“代人立言”的多个声部,不仅没有形成对杂剧文体的结构性影响,反而以“复调”的形态助力抒情丰富性的生成。

2017河南语文高考试题答案_河南语文摸底考试卷

2017河南语文高考试题答案_河南语文摸底考试卷

河南语文摸底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历代正史皆必记“礼乐”史。

有心研究中国音乐史的人须进入正史的音乐史中寻宝。

不娴熟古汉语,不养成阅读四库音乐文献习惯的人,则不能治中国音乐史。

中国是讲礼乐伦理秩序的文明大国。

古书记大禹“以五声听治”,这一制度经夏商周继承完善,提升为普遍的礼乐伦理与礼乐世道秩序。

《史记》“八书”中,列“礼书第一”,“乐书第二”。

班固《汉书》“十志”中,律历志、礼乐志等六大“志”皆在讲“礼乐”的渊源、哲理和治国治民的纲领作用。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在班固看来,孔子所教“六经”,本质上都是在教化“礼乐”与“行”“政”“世”等的紧密关系,即:“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

……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性情,节万事者也。

”礼乐伦理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中国音乐学有完备丰富的美学思想,如儒经《礼记》对音乐之产生、社会作用等都有深刻阐释。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这是讲音乐美的产生与接受都与创作者及受众心境相关。

又“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

而治道备矣”;“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中国音乐曲律学发育早,水平高,作品丰富。

先秦时,除宫、商、角、徵、羽五个全音外,还用变调半音。

明朝时已懂得十二平均律。

湖北“曾侯乙墓”中的大型编钟的每枚钟都具两个不同乐音,敲击标音位置便可发音演奏。

其定音频率与现代钢琴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同。

音域可达五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

河南省六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图片)——语文

河南省六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图片)——语文

参考答案1.C C项,“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错误,文中说“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意思是角神与“坐镇”在趣味上是相通的,但角神并不是起源于“坐镇”。

2.D D项,理解有误。

“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错误,原文有“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意思是虽然浮雕武士游离于建筑结构外,但也具有角神的意蕴,即也具有角神的特点。

3.B项,“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错误,角神在不同朝代的形状、位置有所不同,但功能没有变化,即使是宋代的青莲寺,也只是说“淡化承重受力之感”,但也有承重的功能,至少还有审美功能。

4.(3分)答案:D。

(A项表述的原因错误。

B项说“几粒花生米,一块红薯,一把苞谷救活了他”,言过其实,太夸张。

C项表述的原因错误,之所以被称为育儿心经是因为他的作品“多能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D项正确。

)5.(4分)答案:①描写的是水乡的美景。

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浸润着他的作品,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

②讲述的是一群可亲可爱的人,他们心灵的真善美构成了作品的主要基调。

(4分,每点2分)6.(5分)答案:观点: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

儿童文学也应该有庄严和深刻。

看法:①他的小说常常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的生活目标,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价值。

②作品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

(观点2分;后两点共3分,答出一点给一分,答出两点给3分。

)7.BD A项,“爸爸深夜碾场的凄凉心情”错误,文中的“凄凉”是表现夜深人静的状态,不是写爸爸的心情的凄凉。

C项,“也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错误,爸爸心烦主要是奶奶还没有回来,自己很担心奶奶,不是“恼怒”之情。

E项,“对爸爸的责备”错误,爸爸的表兄的话主要介绍奶奶的辛勤劳动。

河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南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般印象中,魏晋名士是一群仪容秀美、谈吐风雅的士人。

但这种令人企羡的风度是否代表这一群体的全部,是一个可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下面仅以邓艾、钟会伐蜀之役中发生的“二士争功”悲剧为例,来谈谈名士的另一面。

伐蜀之役由司马昭的亲信钟会为主帅,邓艾受命率领偏师。

钟会统帅主力十余万,从骆谷、斜谷的大路进取汉中;邓艾与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从陇西进攻,进行战略牵制。

尽管最初魏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蜀国大将姜维依仗剑阁天险,与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相持依然保持战略上的主动权。

此时,邓艾决定放弃原来与钟会汇合的计划,改走阴平小径,从而绕开剑阁天险,直取成都,进而一举灭亡蜀汉。

钟会与邓艾二人背景迥异,钟会是名臣钟繇之子,出身于汉末最有声望的士人家族,与司马昭关系密切。

《世说新语》中记载,司马昭、陈泰、陈骞、钟会相约出行,钟会迟到,司马昭戏谑时故意提及钟会父亲钟繇的名讳。

时人重孝行,与人接谈中触犯对方家讳是严重的冒犯,但反过来,如果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也会用对方的家讳来开玩笑。

素有捷才的钟会不甘示弱,用“矫然懿实,何必同群”予以反击。

这八个字中巧妙地点到了车上三人的家讳,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陈泰的父亲陈群,陈骞的父亲陈矫。

这种妙对是魏晋风度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士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

邓艾出身低微,是襄城典农属下的部民,靠积累军功而致高位。

更糟糕的是,本人口吃,与讲究捷悟的文化风气格格不入。

或因如此,在争功一事上,邓艾最后可谓冤屈而死,跟随他灭蜀的部下也未能获得应有的封赏。

由此可见,魏晋风度虽然是一种精致高雅的文化,但也要注意这种文化背后的阶层性和封闭性。

实际上,官僚阶层经过魏晋两代的生长发育,已经形成了一个通过婚姻、交游、同僚、征辟等方式凝结起来的政治利益共同体。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三项以上不给分。 ) 9. (4 分) ①采用更为直观的方式,让观众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 ②敢于创新,采用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 ③引入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 ④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让文物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联; ⑤要抓住文物真正让人动容的核心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每点 1 分,答出 4 点即得满分,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酌情赋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D(原文标点:乾象誓死报,复缒而出。自是,贼中举动无不知。乃遣部将诈降,诱 崇明至城下。乾象因自内纵火,崇明父子遁走泸州,乾象遂以众来归。 ) 11.A(古代男子和女子一般都有名有字。男子 20 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 15 岁及笄时 取字。 ) 12.C(“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为无中生有) 13. (10 分) (1)朱燮元于是带领全部军队会聚在长宁,崇明父子逃入红崖大囤,官军围 攻并攻打下红崖大囤。 (“掣”、“蹙”、“拔”各 1 分,句意 2 分) (2)朱燮元十分偏袒贵州将领,多次上奏朝廷,被四川巡按御史马如蛟弹劾。燮元竭力 请求罢职,皇上安慰并挽留他。 (“右”、“劾”、“罢”各 1 分,句意 2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14. (5 分)AB(C 项“坐依”句不是以主观感觉反映客观环境。D 项“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 山中景象”错。E 项“专为依依不舍的游者送行”分析有误。选对一项得 2 分,选对两项得满分。 ) 15.(6 分)①“龙在”句属于想象,是虚写,作者突发奇想,池水澄澈清莹,大概是龙潜于 此而致。 ②“雨开”句写眼见, 是实写, 雨过天晴, 山色显得格外清朗、 明净、 鲜润。 ③“碧”“鲜” 两字色调明朗,传神地形容出色彩的明亮;“长”“更”两个字修饰准确,恰当地突出了色彩的程 度。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 (5 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关于“隐”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

其中《遁》卦“天下有山,遁。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直接描述了贤者为远避小人而退藏隐居的状态。

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源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合污,那就只好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消极的妥协,但在这种妥协中,隐居者却常常意外地获得宣扬个人主张,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赢得权力青睐的新渠道。

以至到了《诗经》,《小雅·鹤鸣》已经从上层视角,为隐居之人定下了如“野鸣之鹤’’的身份,让隐士成为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高尚、贤能、隐藏锋芒的象征。

而《卫风·考槃》和《陈风·衡门》两作,则更让贤人退隐所代表的逍遥和清高意象深入人心,转化为口耳相传的事迹。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全身而退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

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隐”这一行为,便从“存在消弭”的基本概念中,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延伸出“精神自由,,的新倾向。

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定,魏晋六朝三百余年间近乎惨烈的政治斗争与战祸征伐,使作为社会上游存在的贵族和士人阶层深陷社会地位与权力流动的洪流。

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与生俱来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殚精竭虑,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

2018届河南省豫南六市高三毕业生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河南省豫南六市高三毕业生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度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

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

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

《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成庶中正”。

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

“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

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

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盼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

《荀子·礼论》中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

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

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

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

《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

《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

”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

2017届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详细答案版)

2017届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详细答案版)

2017届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

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

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

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

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图片)——语文(语文)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图片)——语文(语文)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A项“‘隐’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古书中”错解文意,《周易》中只是有“隐”的现象的记载;B项“最好的选择”说法错,注意文中“只好”、“消极的妥协”的表述;C项《小雅·鹤鸣》与后二者代表意义不同。

)2.B(引《诗经》是为了说明隐逸文化在当时的意义)3.A(“五石散”是东汉张仲景研制出来的,用于治病。

魏国的何晏首先服用,开魏晋名士服用五石散先河。

,“使他们……赞誉”说法不合文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C(A项“对比”之说有误,第二段中两处“像是……”都是比喻。

B项“读书没有选择”“ 希望成为作家是学生时代每一个人的目标”分析有误。

D项“呼吁人们回归经典”属无中生有。

)5.(5分)第一问:①“书呆子”指脱离现实生活、习性乖戾、蛰居苦读的人。

②“真正的读者”指充满好奇心、思想活跃、心胸开阔、善于交际、热爱生活的读书人。

(3分,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第二问:作者通过对比,意在告诉读者什么才是正确的读书态度。

(2分)6.(6分)①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容易代入自己的阅读经历,从而产生共鸣。

②使文章内容更真实生动,如作者对少年时期阅读经典作品时的心理描写,让读者觉得细腻真实。

③更好地表达情感,如“我们静静的一生中起着不小作用的人物”,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当代著作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每点2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C(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是说《千里江山图》卷,不是各种釉彩大瓶。

)8.(5分)A、B(C项曲解文意。

《国家宝藏》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题干表述为单方面。

D项“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等价值最高”说法不合文意,原文说“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结合体,更能传递出有益于当下的文化内涵”。

E项“都主要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说法错,材料三中主要以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来说明,尽管提到故宫博物院,重点不是说彰显文化自信。

2017-2018高三第一次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2018高三第一次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肅、质朴无华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石上书”,不是书本,不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威仪、凭证的象征和表达。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鍵期,在如此珍责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所以,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石鼓文》,具有弦烈的金属铭文的痕迹。

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

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摩崖书写要随形就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法精到,强调结体开张、舒展,气势恢宏、博大.好的摩崖,像是大自然中的画題或是钤印一一自然因为有了人的痕迹而更具有意义,人也因为与自然的互动而确立自己的价值。

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遍及中囷大地的各个角落。

按照中国人“石即山”的观点,碑是被移动到建筑周围或者特别场合的摩崖。

从一开始,立碑就是中国人确定身份的主要方式,为个人立碑,弦调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影响力:政府立碑,則确立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

总之,碑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人展示合法的、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一方面,历史学家非常重视碑为重构过往时代提供了文字依据;另一方面,在碑上体现的书法成就,几乎占据书法史上的半壁汉山。

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2017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C(“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错误,文中说“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意思是角神与“坐镇”在趣味上是相通的,但角神并不是起源于“坐镇”。

)2.D(“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错误,原文有“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意思是虽然浮雕武士游离于建筑结构外,但也具有角神的意蕴,即也具有角神的特点。

)3.B(“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错误,角神在不同朝代的形状、位置有所不同,但功能没有变化,即使是宋代的青莲寺,也只是说“淡化承重受力之感”,但也有承重的功能,至少还有审美功能。

)4.(3分)D(A项表述的原因错误。

B项“饿得要死”与原文“饿得心慌”有出入,另外说“几粒花生米,一块红薯,一把苞谷救活了他”言过其实。

C项表述的原因错误,之所以被称为“育儿心经”是因为他的作品“多能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5.(4分)①描写的是水乡的美景。

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浸润着他的作品,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

②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讲述的是一群可亲可爱的人和美好而温暖的故事,家乡人心灵的真善美构成了作品的基本基调。

(4分,每点2分)6.(5分)儿童文学观: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

儿童文学也应该有庄严和深刻。

具体体现:①他的小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描述,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生活目标,探寻个人兴趣爱好,实现个人价值,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

②作品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

(文学观2分;具体体现两点共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信息不足,适当扣分。

)7.(4分)BD(A项,“爸爸深夜碾场的凄凉心情”错误,文中的“凄凉”是写爸爸的号子声,以表现夜深人静的状态,不是写爸爸心情凄凉。

河南省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广雅、东华中学、河南名校2018届高三阶段性联考(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

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

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

2018高考模拟卷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模拟卷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特别是在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兴盛起来。

一般认为,修造园林是文人倡导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但此时勋贵武官亦多热衷造园。

在明代“重文轻武”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武官效仿文士雅趣的造园行为,旨在打破缙绅士大夫的文化垄断,以便拓展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在勋贵武官修建园林、邀饮雅集的背后,是一张綿密复杂的权力关系网。

传统文人园林具有封闭与私密的特征,但勋贵武官多开辟自家庄园为半公共空间,承接文人墨客的游览聚会。

南京的魏国公子弟常招延南京文士至自家苑囿雅集,期间留下了不少咏景佳作。

勋贵武官开放私家园林,邀请文人墨客参与宴会,带有展示与炫耀的意味。

他们一方面对文人的雅韵表示膺腹,以求得到文士的认可;另一方面又要宣杨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打破由文士垄断的话语权。

事实上,部分勋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文人话语权下的传统园林美学,树立了自己的社会文化权威,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

首先,勋臣大将凭借身份优势,不惜花费重金修造庄园,有“尽损其帑,凡十年而成”者,从而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唐顺之概言:“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缴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

”可见勋贵造园多有富丽雄奇之风,甚至带有一丝堆砌感,体现了贵胄之家的宏阔气魄。

锦衣卫军官在追求雅筑的豪奢方面丝毫不输勋臣,史继书在家乡溧阳郊外“疏泉架壑为楼观,极宏丽”,开山断流,耗费之巨可想而知。

镇将庄园则以雄浑奇诡的边塞风情见长,如榆林大将杜文焕所拥“五岳园”仿五岳山势而建,园中“怪石森列,或立或仆”。

这些将门花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甚至颠復了文人审美下的小巧精雅的园林风格,使士大夫再也不敢轻视武官的品位。

王世贞以修造和品鉴园林为能,但南京魏国公诸园壮丽的景观还是给他以强烈触动。

语文2017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2017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2017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角神中国古典方形木构建筑檐下四角,或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往往设置力士、神兽负重的形象,谓之“角神”或“扛坐神”。

角神姿态多作奋力托举状,有双臂并举者,有以肩扛顶者,仿佛千钧之重集于一身。

它既有支撑屋宇或台座结构的作用,又是传统建筑中少见的具象写实构件之一,兼具功能性与审美性,殊有意趣。

角神表现千钧之力聚集于四隅的设计手法,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四柱支起屋顶的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正所谓“四隅之阿,四柱复屋”。

同时,角神的产生又与中国古典神话不无关系。

《全后汉文》言:“四岳阿鲧,绩用不成。

”“岳阿”即四极之山,战国铜镜多有四山的形象,可能描绘了四山对天盖的支撑。

又如临淄齐墓出土漆盘与长沙楚墓出土帛书图形的四角都绘有四颗树,当代表古代神话中的神树。

对角隅支撑物的特别关注,是促成建筑“角神”出现的重要因素。

较早的角神实例见于洛阳金村东周天子陵出土的器物中,将器脚设计为神人、神兽托举造型。

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钱瓦当上描绘了当时屋宇的简化图形,屋檐下有一托举屋盖的人形,双臂上举,可谓建筑角神的直接实例。

由此可知,作为承重功能的艺术化表达,神兽或力士形象的角神已出现在战国建筑之上。

另外,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

彼时人尚席居,室中铺筵席以坐,为避免滑动,席的四角往往以重物压住,今谓之“席镇”。

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亦设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形象。

汉末三国时期,建筑角隅设置神兽的做法可见于南京上坊、安徽当涂两处东吴大墓。

南北朝时期表现“托举”功能的力士、神兽造型也有若干实例留存至今。

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石棺床床脚部雕刻有力士形象。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北朝石椁则以浮雕形式表现了屋形石椁四角侍立的武士,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却表现了建筑空间功能上的镇守意义,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是“煮熟到适当程度”的意思。

“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为“烧煮熟食物”。

“烹饪”一词的意思表明,烹饪是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开始的。

有关烹饪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多,技艺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的。

烹饪产生之初,人们的饮食水平极其低下,所谓的烹饪就是用火直接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例如“烧”,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有所不同,它不用任何烹饪器,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烹饪法。

与“烧”同时的,还有“烤”,也不借助任何烹饪器。

此后,又产生了“石烙”“石烹”两种烹饪法。

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这四种烹饪法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烹饪水平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这时大都已经具备,如陶鼎、陶甑、陶釜、陶罐、陶盆之类。

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住房遗址中,曾发现过灶坑,是用来做饭的。

另外,在掘地为灶的同时,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搬动的陶灶,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灶,有两耳可以提拿搬动,结构科学,使用安全,可供多人炊用。

考古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可以认为,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以煮蒸食物为主。

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考证了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他认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

”在煮蒸二种烹饪方法之中,煮法又产生于蒸法以前。

有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炒,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

然而,考古资料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

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就是一种专作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其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分析(共24张PPT)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分析(共24张PPT)

③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解题模棱两可
第7、8题中的逻辑推理比较明显,但学生缺乏推理中的 “三段论”“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意识,致使答题错误 率较高。第7题C选项是思维流程导向图,前提条件“各种釉彩 大瓶”和导出的展示意义“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
作技艺’”不在一个流程上(学生可以在材料二、材料四中找 到依据),错误较为明显。第8题中的C选项中推理犯了充分不 必要条件的推理错误,把其中的一个条件“与文物有关的人物 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当作了全部;选项D中的推理结论偷换 了概念,选文中这几个词的后面有一个中心词“结合体”,依 据这个条件,很容易做出正确选项;选项E中,着一“都”字, 推理明显不妥。
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
读懂是关键: 读文章时必须思考:论的是什么(概括)怎么论的(各部
分关系) 注重文章结构和写作思路,整体阅读意识. 解题重视区间对比。 注重做题速度与做题量的训练,慎重选择试题,重视高考
真题。
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
一、粗读、精读与勾画相结合,突出重点词句 二、思维导图讲练结合,突出论证思路 三、重视逻辑推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1.02,成语均分1.02,病句均分0.96,导致语文平均分不断下降。因此
在语文复习在必须加大对客观选择题的训练。而客观题的考查能力其中
主要因素包括精准分析题干、筛选概括信息能力。
语境意识是关键。(语境包括对象、范围、结构位置、主次 信息、句式、搭配、逻辑、反复等) 审题是突破口,学会抓住关键信息。 强化思维训练,重视逻辑思维训练。 表达得体,传统文化需重视。重视语用!!!
“虚实结合”,而忽略了“用词巧妙”,白白丢失了一部分分数。
②缺乏概括能力,选不准非连续性文本的关键信息
第9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概括能 力,答题一般立足于整个选段。结合新闻文体特征,只要抓住导语部分, 选准关键词,根据题干要求,整合出正确答案并不难。但部分考生方向 不明,用自己的语言乱答试题,思路混乱,表意不明。

河南省郑州市、平顶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平顶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2017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每小题3分)1.D(表意绝对,“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不当。

根据第三段“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两处文句可知,“木”便是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

)2.C(曲解原文,“进而引申出……再引申出……”不当。

原文所说的几种引申情况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选项所说的一脉串连式的关系。

)3.C(“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理解有误。

原文只是说中国人“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并不表明不需要“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A(3分)(以偏概全,《阿诗玛》“成为中国版画史上创新一页”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版画中“大胆添加了丰富的色彩”。

)5.①色彩运用大胆:要么不染丝毫丹青,要么各种俗色兼用;大胆为木刻添加彩色。

②构图不囿于规则:国画弃置“飞白”,写意大块留白。

③跨越多种画材、技法、画风等的界限:在颜料、技法、画风等方面屡有兼容和融通,如其中国画形成了水彩与水墨结合而相得益彰的新风格。

④内容独特,美丑兼收,别具一格:如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

(4分;一点2分,其中概括1分,举例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6.①天性天真、顽皮、倔强、幽默,爱憎分明;②经历颠沛流离,对人生善恶有深刻的理解;③自学成才,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美术训练,作画较少套路;④融汇中西,在造型、色彩与风韵上打通了中西方的经脉;⑤勤学苦练,不辞辛劳;⑥坚持读书,保持思想的灵活。

(5分;一点1分;答出任意五点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A、C(A项“揭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对主题理解过于狭隘;C项“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理解不恰当,从上下文看,韩山给儿子起名并无此意。

)(4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4分)8.①执拗:为改名绝食三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库出品-必属精品--文库出品-必属精品--文库出品-必属精品--文库出品-必属精品---高三语文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按文字规则和审美要求书写的能被公众阅读、欣赏、评论的语符系统便是文学作品。

在语符系统中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自我生活的经验皆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这就是作者的文本意图。

文学作品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和载体,它在文学阅读、欣赏、评论中成为文学文本。

而作为文学本文基础和载体的文学作品也就独立于作者,它在对象化作家的主观世界的同时,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不再为作者所控制和改变。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

而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则是一与多的关系,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具有个体心灵选择与心灵赋予的主观自由性。

读者的这种主观自由性也使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重复性。

文学阅读之所以是一种文本阐释活动而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就在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理醉为读者当下的生活意义。

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而且实现了一种意义的确认。

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对文本的阐释也就变为对读者所居生活的评说。

评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

发现文本中的作者意图,判明读者意图的合理性,进而昭示评者的意图,从而释出文学文本意义,使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成为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文化显现,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些都是评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马克思的文学评论中,人不是西方启蒙思想中观念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在马克思所处的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这正是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的根本原因。

同时,一些批评与理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

评论者认为每个文学文本中的意义都潜藏着支配一切文本意义的普遍规律,而且这种普遍规律贯穿在历史过程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阶级性、人民性等也因之成为文学评论的基本观念和普遍标准,在古代文学评论中就出现了“扬杜抑李”的现象。

而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评论界又盛行以审美意义取代意识形态的批评观念,认为审美才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出现了“贬鲁迅、赞周作人”的怪现象。

综上所述,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者共同建构的。

曾经作为历史的作品在当下的阐释中成为现在的文本。

由此,民族文学的传承、外国文文学的借鉴不仅是发现、描述、说明,而且是当下文化的增值,现代意义义的深化,这样,文学活动将真正引导着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摘编自张政文《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文本意图是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

B.文学作品成为文学文本,独立于作者之外,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此时读者的阅读完全不受作者控制和改变。

C.文学阅读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不是对作者的认知。

D.评者不能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其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就不能全部达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使后面的论述更为清晰。

B.文章把马克思和黑格尔对待文学评论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黑格尔理论中的某些不足之处。

C.文章第二段指出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阅读的复杂性。

D.文章从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这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递进关系,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者在阅读中将自己的体验融入作品中,而不同的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因读者的自由主观性,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B.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

C.出现“扬杜抑李”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马克思的理论;出现“贬鲁迅,赞周作人”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黑格尔的理论。

D.如果在传承民族文学和借鉴外国文学时,在描述、说明之外,能增加当下文化的价值,深化现代意义,就可以引导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月出龙门山王飞伊河向龙门奔涌过来,从对峙的两山间穿流而过时,多了万千的从容与虔诚。

远古的伊水流逝了曾经的历史烟云,漾潆的水气中似乎又隐约着曾经步履蹒跚的文明。

我在岸上临流而坐,感受到今天的这条河流似乎是以一种朝圣的心态与我们对话。

两千余座石窟、十万余尊佛像从北魏开始启程一路逶迤走到唐的时空廊坊。

一代复一代的工匠勒绳搭架在山崖钎凿锤打,劳作的汗渍在衣衫上形成片片云图,他们湿漉漉的发髻几近浸透了半个洛阳城。

诸佛、菩萨、罗汉、力士、夜叉、飞天……或立或坐或卧,姿态万千,神情自若,即悲又悯,俯视世间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佛的目光要把这一切包容了,无论你是谁,从哪里来,在智慧与光明的化身面前,多舛的肉身就如一粒尘埃。

光明使所有的物象透明空盈,苦思冥想日日追求的重如泰山的名利权势,在此且放下。

因为,你在佛的面前永远是孩子。

中华山河表里形胜,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印。

在龙门西山的半山崖上,有一个露天摩崖大佛龛,寺里“住”着卢舍那大佛。

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五丈一尺多,单一只耳朵就长达两米。

卢舍那是佛的报身像,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

卢舍那大佛的双眼向下俯视,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仰视,都感觉与她的目光恰好交汇,似乎在启示碌碌众生,世间无数的争端纷扰,在历史面前,都将如同眼前的伊水,随着岁月的流逝,滚滚而去。

卢舍那的美丽无以伦比,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个标志,①那极具魅力的微笑........,用任何华丽的语言来形容它都会显得平淡而苍白,一双微笑的慧眼,直将你逼到心灵的湖底,你只有深深地去悟。

在这样的微笑面前,蒙娜丽莎也要退而却步。

今天的雕艺师提到唐代的圆刀刻法,往往会说到佛像衣纹流畅飘逸,力士夜叉突起的肌肉,充满了雄壮的气势和奔放的力量。

这些都是卢舍那大佛最显著的艺术价值。

被雕刻、被信仰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造像石,②慈祥而自信地微笑着.........,那神态几乎就是情满中华的盛唐气象。

上世纪初,一些来到中国的西方探险家、汉学家却虚怀若谷、独具慧眼,他们用文化比较的思维,发现了龙门的雕塑之美。

瑞典汉学家喜龙仁拿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作品和中国的佛像作比较。

喜龙仁认为卢舍那大佛“几乎没有个性,也没有显示出任何用力的地方和任何欲求。

主题的内在蕴涵显示在艺术家的作品中。

这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一种精神性的追求在鼓动着,并且感染着观者。

这样的作品使我们意识到,文艺复兴的雕刻虽然把个性的刻画推得那么远,其实那只不过是生命渊泽之上一些浮面的漪沦”。

在喜龙仁的眼里,龙门的佛雕洞悉了世间的一切喜乐悲苦,无论它们的外部表情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出其静穆与内在的和谐。

因此,喜龙仁堪称卢舍那大佛的“知音”。

龙门的劫难是民族劫难的一个缩影。

卢舍那在颤粟,承受着劫后余生;伊河默默流淌,如同长泪一行。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人普爱伦来到龙门石窟,在宾阳中洞发现了两幅浮雕。

到北京后,普爱伦找到古董商行的岳彬。

于是岳彬找人进行盗凿。

浮雕凿下来后,都是碎块,他们将其运到北京。

经过拼接,这些浮雕被运往美国。

浮雕在美国展出时,已经是千疮百孔。

身首异处的佛像浸透了泪水,这些飘零在异国的艺术珍品总让人记起国家在贫弱时被欺凌掠夺的耻辱。

盛唐是所有炎黄子孙乃至东方世界求远的骄傲,但白居易一首《长恨歌》,就给其画上了句号。

站在诗人中间的一代女生武则天,其风流也被雨打风吹去。

只有卢舍那始终坐在龙门的高山上禅定.一轮皎然的明月从卢舍那大佛的头项升起采了,龙门像莲花般洁白,伊河的水漾着两岸入画的山景,③那个感动了世界的卢舍那...........大佛的笑在月色里依然迷人............。

(有删减)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写伊河、龙门,再写龙门石窟群像,然后才呈现卢舍那大佛雕像,层层铺垫,步步蓄势,突出卢舍那大佛的重要地位。

B.文章第一段写到伊河以朝圣的心态与我们对话,其实这是作者心态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龙门石窟艺术珍品的敬畏之情。

C.文中“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印”一句,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中华山河的奇异。

D.作者引用喜龙仁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和卢舍那大佛雕像的比较,是为了突出卢舍那大佛雕像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过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

5.文中写普爱伦盗佛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6.文中三处(序号①②③加点处)写到了卢舍那大佛的笑,试结合全文,分别探析这三处“笑”的意蕴。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在中国文化符号中,受访者对“中医针灸”的认知度最高。

俄罗斯受访者对“中医针灸”“丝绸之路”“泰山”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对“火锅”“敦煌舞(飞天)”“莫言”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低。

印度、巴西、南非3国的受访者均对“算盘”“中医针灸”“汉服”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

认知度最低的3个文化符号中,印度受访者选择了“中庸”“和而不同”“川滇金丝猴”“篆刻”“中庸”。

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下,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增加、好感度提升。

在文化接触动机方面,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伴随中国文化的社交需求成为新增长点。

受到地域、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关注点和接触动机呈现盖异化特征。

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有着双刃剑效应,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国文化独具魅力,也会因为文化差异成为金砖国家民众认知中国文化的障碍。

调查发现,与旅游体验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文化演出、旅游商品、影视节目等娱乐性文化产品,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最喜爱的中国文化产品类型;而具有中国哲学观念、社会样态抽象化表达的音乐、报纸杂志、书籍的选择意愿整体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