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施办法(正式)

合集下载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02/22)【颁布单位】国务院【颁布日期】 19910222【实施日期】 1991050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于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第四条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则。

第二章事故报告第五条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

第六条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第七条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劳动部门。

第八条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第三章事故调查第九条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十条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前两款的事故调查组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还可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

第十一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二)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组的职责:(一)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二)确定事故责任者;(三)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四)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有效性】有效【法规名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颁布部门】国家标准局【颁布日期】1986年08月22日【实施日期】1987年05月01日【正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基本定义1.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2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1.3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2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2.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2.1.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1.2丧葬及抚恤费用2.1.3补助及救济费用2.1.4歇工工资2.2善后处理费用2.2.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2.2现场抢救费用2.2.3清理现场费用2.2.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2.3财产损失价值2.3.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3.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3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3.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3.2工作损失价值3.3资源损失价值3.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3.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3.6其它损失费用4计算方法4.1经济损失计算公式E=Ed+Ei(1)式中:E——经济损失,万元;Ed——直接经济损失,万元;Ei——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4.2工作损失价值计算公式MVwDl·————(2)S·D式中:Vw——工作损失价值,万元;Dl——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辙数,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附表确定,日;M——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万元;S——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D——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日。

4.3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4.3.1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4.3.2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劳计字[1992]74号

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劳计字[1992]74号

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正文:---------------------------------------------------------------------------------------------------------------------------------------------------- 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劳计字<1992>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各有关部(局)、公司、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解放军总后勤部:根据国务院第75号令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劳动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说明劳动部国家统计局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五日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说明为进一步搞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定期统计工作,劳动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在原有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制定了新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办法》(以下简称《统计办法》)。

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统一填报范围原来的几种报表在填报范围上是不统一的,如是否包括县以下集体企业、乡村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

调整后的填报范围包括全民所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乡村集体所有制、其他各种所有制、私营等各种所有制企业。

2、基层表的调整在原《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和《矿山企业因工伤亡事故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出企业填报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基层表(A表)。

调整后的基层表共计520项数据栏(基本情况6项,表体514项),比原来的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的777项减少了33%,但必要信息并未减少。

各类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统一填报A表,矿山企业不再另外填报单独的报表。

劳动部办公厅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3.09.17•【文号】劳办发[1993]140号•【施行日期】1993.09.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劳办发[1993]1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解放军总后勤部: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完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管理,针对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在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我部编写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现发给你们。

凡与本文发生矛盾的解答,以本文为准。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七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七日)1.什么是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答: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2.什么是轻伤及轻伤事故?答: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

轻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3.什么是重伤及重伤事故?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殊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重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4.什么是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答: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有效性】有效【法规名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颁布部门】国家标准局【颁布日期】1986年08月22日【实施日期】1987年05月01日【正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基本定义1.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2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1.3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2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2.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2.1.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1.2丧葬及抚恤费用2.1.3补助及救济费用2.1.4歇工工资2.2善后处理费用2.2.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2.2现场抢救费用2.2.3清理现场费用2.2.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2.3财产损失价值2.3.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3.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3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3.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3.2工作损失价值3.3资源损失价值3.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3.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3.6其它损失费用4计算方法4.1经济损失计算公式E=Ed+Ei(1)式中:E——经济损失,万元;Ed——直接经济损失,万元;Ei——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4.2工作损失价值计算公式MVwDl·————(2)S·D式中:Vw——工作损失价值,万元;Dl——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辙数,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附表确定,日;M——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万元;S——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D——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日。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正式)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811-12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5月1日颁布的《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失效(注解:本规程有关伤亡事故报告表格式,此处不附。

一九七五年国家计委《关于加强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对本规程有所补充。

)第一条为了及时了解和研究工人职员的伤亡事故,以便采取消除伤亡事故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国营、地方国营、合作社营和公私合营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伐木业的企业,地质和水利系统的工程单位,机械农场和农业机器站。

第三条企业(指第二条所列各单位,以下同)对于工人职员在生产区域中所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急性中毒事故,以下同)必须按照本规程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

甲企业的工人职员在参加乙企业生产时发生伤亡事故,应该由乙企业负责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并且通知甲企业。

第四条企业的厂长(或者总工程师,以下同)、车间主任和工段长(或者相当于上述职务的人员,以下同)应该对伤亡事故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的正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省以下各级劳动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报送时间由相应各级劳动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规定。
7.其他
本办法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颁布日期:
1992年10月15日
执行日期:
1993年01月01日
各级劳动部门应分别汇出本辖区内全部企业伤亡事故的B1表、B2表报至上级劳动部门,汇出相应的C表报至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
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组织好基层填报单位和综合填报单位,做到本辖区内全部企业不重不漏,行业不错位。
(3)劳动部门对各部门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实行分级考核。
各类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应按隶属关系将A表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各级主管部门汇总全部直属企业的A表为B1、B2表后送同级劳动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局)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将全部直属企业的A表汇总为B1、B2表后报送劳动部(需要考核的部门和单位由劳动部确定和调整)。
附:
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说明
为进一步搞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定期统计工作,劳动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在原有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制定了新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办法》(以下简称《统计办法》)。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统一填报范围
原来的几种报表在填报范围上是不统一的,如是否包括县以下集体企业、乡村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调整后的填报范围包括全民所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乡村集体所有制、其他各种所有制、私营等各种所有制企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施办法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提高劳动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1.统计的内容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各类事故发生的次数、职工伤亡人数、伤亡程度、事故的类别、造成伤亡事故的原因和经济损失等。根据上述内容制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包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基层表(A表)、《非矿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综合表(B1表)、《矿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综合表(B2表)。另外制发供各级劳动部门汇总发布用的参考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告》(C表)。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 on Operate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 格式格式 / / / 完整完整完整 / / / 可编辑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618-7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基本定义11 基本定义1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伤亡事故经济损失、1.1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 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2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1.33 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2.1 1 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2.7.1 1 医疗费用医疗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含护理费用) )2.1.2 2 丧葬及抚恤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2.1.3 3 补助及救济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2.1.4 4 歇工工资歇工工资2.2 2 善后处理费用善后处理费用2.2.1 1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2.2 2 现场抢救费用现场抢救费用2.2.3 3 清理现场费用清理现场费用2.2.4 4 事故罚款和赂偿费用事故罚款和赂偿费用2.3 3 财产损失价值财产损失价值2.3.1 1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3.2 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3 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3.1 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停产、减产损失价值3.2 2 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3.3 3 资源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3.4 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3.5 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A)3.6 6 其他损失费用其他损失费用4 4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4.1 经济损失计算见公式(1):E =Ed 十Ei Ei ………………………………………………………(1) (1)式中:式中:E E E ————经济损失,万元; Ed Ed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El El ————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河南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实施办法

河南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实施办法

河南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实施办法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河南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实施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8号《河南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马忠臣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
【总页数】3页(P1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7.615.4
【相关文献】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J], ;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J], ;
3.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 [J],
4.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若干规定 [J],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一、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职工伤亡事故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职工伤亡事故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企业需要建立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本报告旨在介绍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统计内容和程序。

二、统计报告制度的目的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全面掌握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保护职工的生命健康和企业的利益。

具体目的包括:1.提供准确的数据:通过统计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职工伤亡事故的类型、数量、原因等相关信息,为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提供依据。

2.实施预防措施:统计报告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通过对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3.改善安全管理:通过职工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企业能够全面了解安全管理的状况,发现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统计内容和程序职工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事故类型、受伤人数、死亡人数、事故原因等。

具体的统计程序如下:1.事故发生报告:当职工伤亡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进行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事故类型等主要信息。

2.伤亡人员登记:伤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受伤人员和死亡人员的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位等基本信息。

3.事故调查和分析:对伤亡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包括事故原因、责任追究等,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

4.统计数据整理:将伤亡事故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包括事故类型的分类统计、人员伤亡情况的统计等。

5.报告编制和提交:根据整理的统计数据,编制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并及时提交给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

四、统计报告制度的执行为了确保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的有效执行,企业需要采取以下几个具体的措施:1.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统计工作的及时进行。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办计字[1992]21号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办计字[1992]21号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办计字<199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各有关部(局)公司、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解放军总后勤部:根据国务院第75号令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劳动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制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报表制度》)。

现将实施《报表制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表制度》是按照“既能取得全面、可靠的统计资料,又不加重企业负担”的原则制定的。

各地区、各部门也要遵循这一原则,认真实施。

二、由于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体制,同时又要对部门进行分级考核。

因此,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组织好基层填报单位和综合填报单位做到本辖区内全部企业不重不漏,行业不错位,按规定时间报送报表,并保证数据质量,使统计数字准确、及时、规范。

各级企业主管部门要配合劳动部门做好上述工作,搞好地区考核和部门考核。

三、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按《报表制度》的表式及其说明,分别组织实施非矿山(B1表及A表)、矿山(B2表及A表)两个系列的统计工作。

月(年)报告(即C表)的实施,劳动部不再组织,由各级劳动部门按《报表制度》的要求具体实施。

四、省级劳动部门将汇总后的非矿山表(B1)报送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矿山表(B2)报送部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

两局分别负责汇总B1表、B2表后送部综合计划司。

由综合计划司汇总出C表,报国务院和送有关部门。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 基本定义1.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2 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舱价值。

1.3 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2.1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2.1.1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1.2 丧葬及抚恤费用2.1.3 补助及救济费用2.1.4 歇工工资2.2善后处理费用2.2.1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2.2 现场抢救费用2.2.3 清理现场费用2.2.4 事故罚款和赂偿费用2.3财产损失价值2.3.1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3.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3.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3.2 工作损失价值3.3 资源损失价值3.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3.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A)3.6 其他损失费用4 计算方法4.1 经济损失计算见公式(1):E=Ed十Ei (1)式中:E ——经济损失,万元;Ed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El ——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4.2 工作损失价值计算见公式(2):Vw=Dl.(M/S.D) (2)式中:Vw ——工作损失价值,万元;Dl ——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按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附表确定,日;M ——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万元,S ——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D ——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日。

4.3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4.3.1 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4.3.2 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4.4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4.4.1 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均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4.4.2 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本标准定义了伤亡事故、损失工作日、暂时性失能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和永久性全失能伤害等术语。

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

伤害分析包括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等方面。

受伤部位和受伤性质的确定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

多处受伤的情况下,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

伤害程度分类包括轻伤、重伤和死亡。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包括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人(包括3人)。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包括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和伤害平均严重率等。

千人死亡率表示某一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死亡的人数,其计算公式为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千人重伤率表示某一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其计算公式为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伤害频率表示某一时期内,每百万工时的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其计算公式为百万工时伤害率A=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6.伤害严重率表示某一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其计算公式为伤害严重率B=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6.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其计算公式为N=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版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版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105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版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版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 基本定义1.1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2 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舱价值。

1.3 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2.1 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2.7.1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1.2 丧葬及抚恤费用2.1.3 补助及救济费用2.1.4 歇工工资2.2 善后处理费用2.2.1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2.2 现场抢救费用2.2.3 清理现场费用2.2.4 事故罚款和赂偿费用2.3 财产损失价值2.3.1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3.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3.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3.2 工作损失价值3.3 资源损失价值3.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3.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A)3.6 其他损失费用4 计算方法4.1 经济损失计算见公式(1):E=Ed十Ei (1)式中:E ——经济损失,万元;Ed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El ——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精)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精)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 基本定义1.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2 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舱价值。

1.3 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围2.1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2.1.1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1.2 丧葬及抚恤费用2.1.3 补助及救济费用2.1.4 歇工工资2.2善后处理费用2.2.1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2.2 现场抢救费用2.2.3 清理现场费用2.2.4 事故罚款和赂偿费用2.3财产损失价值2.3.1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3.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围3.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3.2 工作损失价值3.3 资源损失价值3.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3.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A3.6 其他损失费用4 计算方法4.1 经济损失计算见公式(1:E=Ed十Ei (1式中:E ——经济损失,万元;Ed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El ——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4.2 工作损失价值计算见公式(2:Vw=Dl.(M/S.D (2式中:Vw ——工作损失价值,万元;Dl ——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按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附表确定,日;M ——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万元,S ——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D ——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日。

4.3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4.3.1 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4.3.2 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4.4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4.4.1 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均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4.4.2 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3篇)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3篇)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一、起因与目的: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全面掌握职工伤亡情况,及时了解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控制事故造成的损失,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依据。

二、范围:适用于全单位内所有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工作。

三、报告程序:(一)事故的报告1、发生事故后,事故人员应立即拨打事故紧急专线,通知安全生产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并现场保护现场、抢救伤员。

2、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部门应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并足够了解到事故的具体情况、伤亡人数、伤亡程度等,并在短时间内制作调查报告。

3、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事故部门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伤亡情况、处理措施等。

(二)事故的统计1、每次事故发生后,事故部门应整理统计事故的发生次数、伤亡人数、事故类型等,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统计报告,同时将报告复印件归档保存。

2、单位的统计部门应进行全面统计,包括但不限于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次数、伤亡人数、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原因等,并将统计结果上报给安全生产部门和相关负责人。

四、报告内容:(一)事故报告的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2、整个事故过程的记录,包括事故的发生原因、现场情况、伤亡情况、急救措施等。

3、事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事故对单位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的影响。

5、处理事故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并进行评估。

(二)统计报告的内容1、统计报告应包括事故的发生次数、伤亡人数、事故类型等基本信息。

2、统计报告应从不同角度对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统计报告还应分析事故对单位的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包括财务损失、生产能力提高的潜在危险等。

五、报告的保密性:所有报告资料均为机密资料,未经相关负责人审批,不得对外披露。

六、责任与处罚:(一)事故报告责任1、事故部门责任:负责现场调查和撰写事故报告。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式中:Vw──工作损失价值,万元; Dl──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附表确定,日; M──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万元; S──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 D──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日。
4.3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
2.2.2现场抢救费用
2.2.3清理现场费用
2.2.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2.3财产损失价值
2.3.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2.3.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3.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3.2工作损失价值
3.3资源损失价值
3.4处理环境失费用
4.计算方法
4.1 经济损失计算公式 E=Ed+Ei ………………………………………… (1)
式中:E──经济损失,万元; Ed──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Ei──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4.2工作损失价值计算公式 VW=DL*M/S*D …………………………………… (2)
1.3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2.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2.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2.1.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1.2丧葬及抚恤费用
2.1.3补助及救济费用
2.1.4歇工工资
2.2善后处理费用
2.2.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6721──86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基本定义
1.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

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196-33 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应用伤亡事故统计指标是为了便于在进行事故统计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目前所用的指标通常为事故伤害频率和伤害严重度。

一、我国现行计算方法(一)事故伤害频率是一个相对指标,用于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职工受事故伤害的情况(比率)并作为比较不同部门间伤害情况的基准之一。

对于事故伤害频率,目前世界各国的计算方法尚不统一。

我国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规定:1.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伤亡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为:(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残废的人数。

即:千人死亡率=×10 (1)(2)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重伤造成的人数。

即:千人重伤率=×10 (2)2.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

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计算方法为:百万工时伤害率=×10 (3)式中实际总工时的计算,可采用精确或近似二种算法,目前国内倾向于采用如下方法计算:(1)当出勤率是对全部职工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职工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加班工时数(4)(2)当出勤率仅对工人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工人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全部职员的工时数-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数+加班工时数(5)具体计算过程中还须注意:a.出勤率为劳资部门统计的结果。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国家标准局1986-05-31发布1987-02-01实施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名词、术语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事故类别3伤害分析3.1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分类详见附录A表A1)。

3.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确定的原则为:A. 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全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 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分类详见附录A表A2)。

3.3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分类详见附录A表A3)。

3.4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分类详见附录A表A4)。

3.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分类详见附录A表A5)。

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分类详见附录A表A6)。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分类详见附录A表A7)。

4伤害程度分类4.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重伤指相当于附录B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 死亡5事故严重程度分类5.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5.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5.3死亡事故A.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B.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

6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伤亡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6.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施办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340-1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施办法(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提高劳动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1.统计的内容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各类事故发生的次数、职工伤亡人数、伤亡程度、事故的类别、造成伤亡事故的原因和经济损失等。

根据上述内容制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包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基层表(A表)、《非矿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综合表(B1表)、《矿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综合表(B2表)。

另外制发供各级劳动部门汇总发布用的参考表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告》(C表)。

2.统计范围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的填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乡村集体所有制、私营和其他各种所有制等独立核算企业。

3.填报单位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基层表(A表)的填报单位是在报告期内发生伤亡事故的非矿山、矿山独立核算的基层企业。

对于“厂中有矿、矿中有厂”、“全民中有集体、集体中有全民”等企业内含有不同类型企业的情况,如果企业内的企业本身是独立核算的基层单位,则按本身所属性质单独填报A表,非独立核算的不单独填报,而由其上一级企业统一填报A 表。

独立核算的基层单位以统计部门和劳动部门按统制字[1990]304号文件核定的为准。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海底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和隧道掘进企业按矿山企业填报。

劳改、劳教生产单位一律要填报本表。

《非矿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综合表(B1表)由非矿山企业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级劳动部门汇总填报。

《矿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 (年)报表》综合表(B2表)由矿山企业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级劳动部门汇总填报。

在所辖范围内报告期中无论是否发生伤亡事故,综合表都要按时填报。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告》(C表)是否报上一级劳动部门,由各地区自行规定。

4.报表的制订、实施和报送程序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表制度由劳动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制订,劳动部组织实施。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

各级隶属关系的企业和企业主管单位要按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的时间报送报表。

中央直属企业、省(区、市)属企业、地(市)属企业向当地县(区:含县级市)劳动部门填报A表;县(区)属及以下企业报送主管单位(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乡填企业管理局负责)汇总出B1、B2两表后,送至当
地劳动部门,没有主管单位的企业直接向当地劳动部门报送A表。

各级劳动部门应分别汇出本辖区内全部企业伤亡事故的B1表、B2表报至上级劳动部门,汇出相应的C 表报至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

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组织好基层填报单位和综合填报单位,做到本辖区内全部企业不重不漏,行业不错位。

(3)劳动部门对各部门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实行分级考核。

各类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应按隶属关系将A表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各级主管部门汇总全部直属企业的A表为B1、B2表后送同级劳动部门。

国务院各有关部(局)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将全部直属企业的A表汇总为B1、B2表后报送劳动部(需要考核的部门和单位由劳动部确定和调整)。

企业报送上级主管部门的数字要与报送当地劳动
部门的数字一致。

各级主管部门应如实向同级劳动部门报送数字。

5.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都要遵守《统计法》,按规定填报伤亡事故统计表。

对于不报、漏报、迟报和伪造、篡改数字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6.报送时间
省级劳动部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局)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于下月20日前报劳动部,年报表于次年1月30日前报劳动部。

12月月报免报。

省以下各级劳动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报送时间由相应各级劳动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规定。

7.其他
本办法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