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物理模块专题复习 专题一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练习题全集(49套有答案)【高考】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一个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带负电的小球 P(可视为点电荷),空间存
在着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带电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它在斜面上沿图中所示的哪个
方向运动时,有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A.v1 方向
A.小球 A 落地时间为 3 s B.物块 B 运动时间为 3 s C.物块 B 运动 12.5 m 后停止 D.A 球落地时,A、B 相距 17.5 m
解析:选 ACD 根据 H=12gt2 得,t=
2gH=
2×45 10
s=3
s,故
A
正确。物块
B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
速度大小 a=μg=0.4×10 m/s2=4 m/s2,则 B 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t0=va0=140 s=2.5 s,滑行的距g′∶g=1∶5
C.M 星∶M 地=1∶20
D.M 星∶M 地=1∶80
【答案】BD 5、如图 6 所示,固定于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足够长,一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 P 相连,
另一端与盒子 A 相连,A 内放有光滑球 B,B 恰与盒子前、后壁接触,现用力推 A 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
2、[多选]光滑斜面上,当系统静止时,挡板 C 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A、B 质量相等。
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 )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 gsin θ
B.两图中 A 球的加速度均为零
C.图甲中 B 球的加速度为 2gsin θ
D.图乙中 B 球的加速度为 gsin θ
解析:选 CD 撤去挡板前,对整体分析,挡板对 B 球的弹力大小为 2mgsin 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 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 A 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 球所受合力为 2mgsin θ, 加速度为 2gsin θ;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 球所受合力均为 mgsin θ,加速度均为 gsin θ,故 C、D 正确,A、B 错误。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2019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6.位移s=V平t=Vot+at=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 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六安一中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二、选择题: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科学思维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类比法等。
以下有关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牛顿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应用了放大法成功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E=,加速度a=都是采用比值定义法;C. 当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不计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答案】D【解析】【详解】A: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应用了放大法成功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故A项错误。
B:场强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加速度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加速度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故B项错误。
C:当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不计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方法。
故C项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故D项正确。
2.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后,小华用一根长50cm的轻绳拴住两个小球,手持上面一个小球,从四楼阳台由静止释放小球,两小球落地时间间隔为△t1,然后他又上到五楼阳台重复实验,两小球落地时间间隔为△t2,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落地的时间间隔正确的是A. △t1<△t2B. △t1=△t2C. △t1>△t2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中“长50cm的轻绳拴住两个小球…从四楼阳台由静止释放…又上到五楼阳台重复实验…球落地的时间间隔”可知,本题考察自由落体运动,应用自由落体的公式、位移时间关系等知识分析推断。
高三物理练习题(28)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基础综合—力与平衡核心知识考点一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明确六种常见力规律方法1.受力分析的顺序一般按照“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的程序,结合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2.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典例分析1 .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取g=10m/s2。
则弹性杆对小球的作用力A.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上B.大小为10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5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5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答案】A【解析】【详解】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10N,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与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则F=G=10N,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考点二整体与隔离在静态平衡中的应用核心知识1.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可以避免对系统内部进行繁琐的分析,常常使问题解答更简便明了.2.隔离法把所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的方法称为隔离法.采用隔离物体法能排除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因素,使事物的特征明显地显示出来,从而进行有效的处理.3.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关系隔离法与整体法,在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研究系统外力时往往用整体法而研究单个物体受力,则用隔离法.规律方法整体法、隔离法处理静态平衡问题的思路典例分析2 . 如图,一质量为M="10" kg的正方形小物块置于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上,物块M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 ,一平行于斜面的轻质细绳一端系于物块M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人相连(不计定滑轮处的一切摩擦),定滑轮质量m0="2" kg.当人以T="100" N的力斜向下拉绳子时(人不移动位置,只是手中收绳子),为保证物块M 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同时施加一垂直物块M上表面向下作用力F. 人的质=" 50" kg,斜面倾角和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都是量m人θ=30∘,sin30∘=1/2,cos30∘=/2,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1)人对地面的压力N多大;(2)人与地面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地大小;(3)定滑轮上方竖直悬杆OA对定滑轮的拉力F杆(4)作用力F的大小。
专题1.3 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A卷)-2019届高三物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高三一轮)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一章直线运动》第03单元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A卷)【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质点在前4 s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40 m/sB.A、B两质点在t=4 s时第一次相遇C.B质点在前4 s做匀加速运动,后4 s做匀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出发以后还会相遇2次【★答案★】 A点睛: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通过位移关系判断两物体是否相遇。
2.甲、乙两个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s时,甲在乙前方B.t=2s时,甲、乙相遇C.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开始改变D.0-6s内,甲、乙平均速度相同【★答案★】 B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问题,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即可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的前面,两车相距9m,乙车仅在阻力作用下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A.乙车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是10sB.乙车减速到零经历的位移大小是20mC.乙车停止时,甲车已追上乙车D.甲车追上乙车所用时间为6.8s【★答案★】 D【解析】设乙车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为,由得,选项A错误;乙减速到零经历的位移为由得,选项B错误;此时甲的位移,因为,所以乙停止时,甲还未追上乙,选项C错误;设继续追及的时间,由得,可知追及的时间,选项D正确;故选D。
2019届高中物理复习专题练习及详细解析(229页)
2015届高中物理复习专题练习及详细解析专题练习(一)[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基础热身1. 以下的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D.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2.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C.物体的位移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C.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共线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D.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4.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 cm/s,如图K1-1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0.5 cm,由此可知()图K1-1A.此人的心率约为75次/分B.此人的心率约为125次/分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75 s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60 s技能强化5.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6.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 m/s,加速度a=-1 m/s2,它表示()A.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B.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汽车做减速运动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7.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能很大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而该时刻的速度可以为零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8.一列士兵队伍正以某一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通知排头兵,一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为v,则()A.v=v0B.v>v0C.v<v0D.无法确定9.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内以v甲1=40 km/h 的速度运动,在后半段位移内以v甲2=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乙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乙2=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10.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 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 km/h,停车线至道口拦木的距离s0=5 m,道口宽度s=26 m,汽车长l=15 m(如图K1-2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图K1-211.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VS882型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只需4.2 s.(1)求VS882型跑车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1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K1-3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0 s.试估算滑块的加速度.图K1-3挑战自我13.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连线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速度为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专题练习(二)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热身1.环球网国际军情中心2011年8月28日消息:8月26日,歼—20战斗机在成都某机场再次进行试飞,在空中的歼—20姿态优美,做出各种机动动作.假设歼—20战斗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t ,飞行一段时间后返回飞机场,以速度v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恰好停下,则( )图K2-1 A .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 tB .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 t 2C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2v tD .起飞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返回后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不相等2.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该汽车在6 s 内的刹车距离为( )A .30 mB .40 mC .50 mD .60 m3.2011·镇江模拟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v 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v 02g B.v 0gC.2v 0gD.3v 02g技能强化4.如图K2-2所示,传送带保持v =1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在a 点将一质量m =0.5 kg 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L =2.5 m ,则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经历的时间为(g 取10 m/s 2)( )图K2-2A.5s B .(6-1) sC .3 sD .2.5 s5.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 .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 .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 .0.01 m/s 2B .0.05 m/s 2C .36 m/s 2D .180 m/s 26.如图K2-3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v 1、v 2、v 3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t 1、t 2、t 3之比分别为( )图K2-3A.v1∶v2∶v3=3∶2∶1B.v1∶v2∶v3=5∶3∶1C.t1∶t2∶t3=1∶2∶ 3D.t1∶t2∶t3=(3-2)∶(2-1)∶17.汽车遇情况紧急刹车,经1.5 s停止,刹车距离为9 m.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 s的位移是()A.4.5 m B.4 mC.3 m D.2 m8.2011·天津联考如图K2-4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图K2-4A.v b=10m/sB.v c=3 m/sC.de=3 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9.2011·聊城模拟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是x,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错误的是()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10.在一段限速为50 km/h的平直道路上,一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9.0 m长的笔直的刹车痕.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 s.请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11.如图K2-5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3 m,货箱放入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a=4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 m/s2.为使货箱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平板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图K2-5挑战自我12. 2011年8月6日,我南海舰队蛟龙突击队演练直升机低空跳伞,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高处时,伞兵离开直升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取g=10 m/s2)求:(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专题练习(三)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基础热身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前1 s 、前2 s 、前3 s 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为1∶4∶9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 s 内的位移之比是1∶3∶5D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 s 末的速度之比是1∶2∶32.从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 .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3.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K3-1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 000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约为( )图K3-1A .6.5 mB .10 mC .20 mD .45 m4.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T 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的点B 的时间间隔是T B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A.18g (T 2A -T 2B )B.14g (T 2A -T 2B ) C.12g (T 2A -T 2B ) D.12g (T A -T B )2 技能强化5.2012·淮南模拟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时速度大小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小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则小球运动的速度图线可能是图K3-2中的( )A BC D图K3-2图K3-36.如图K3-3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T2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2T图K3-47.用如图K3-4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刻度为b的位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b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A.2ag B.2bgC.2(a-b)g D.2(b-a)g8.2011·天津模拟某中学生身高1.70 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 m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 取10 m/s2)()A.7 m/s B.6 m/sC.5 m/s D.3 m/s9.2011·海安模拟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图K3-5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A BC D图K3-510.2011·济南一模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A.150 m B.75 mC.15 m D.7.5 m11.2010年11月25日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女子10 m跳台比赛中中国选手胡亚丹以436.7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K3-6所示,假设她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她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图K3-612.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 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4 m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这一下落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是6 s.(取g=10 m/s2)求:(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挑战自我13.如图K3-7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 kg,管长为24 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16 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竖直上抛,小球只受重力,取g =10 m/s2.求:(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 m/s,则其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2)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面64 m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的范围.图K3-7专题练习(四)[第4讲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基础热身1.2011·大连模拟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K4-1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 BC D图K4-12.2011·湛江模拟如图K4-2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1.6 m/s2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图K4-2图K4-33.2011·黄冈模拟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K4-3所示,在t=20 s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 s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5 s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t=20 s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在5~15 s的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D.在10~15 s的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4.2011·苏州模拟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K4-4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图K4-4A.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B.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1 mC.出发前两质点的位置是乙在甲之前4 mD.出发前两质点的位置是甲在乙之前4 m技能强化5.2011·安徽联考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自西向东运动,开始时刻两车平齐,相对于地面的v-t图象如图K4-5所示,关于它们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中的乘客说,乙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向东做匀加速运动B.乙车中的乘客说,甲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向东做匀加速运动C.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D.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图K4-5图K4-66.2011·德州模拟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K4-6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4 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7.2011·巢湖一模警车A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恰好经过A车,A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t图象如图K4-7所示,则0~4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4-7A.A车的加速度为5 m/s2B.3 s末A车速度为7 m/sC. 在2 s末A车追上B车D.两车相距最远为5 m8.2011·广西模拟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 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A、B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能再次相遇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K4-8所示,图中△OPQ 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K4-8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B.若s0<s1,两车相遇2次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10.2012·淮南模拟A、B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而B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若a1>a2,则()A.B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B.A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C.B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D.A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11.2011·哈尔滨模拟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0=16 m/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1=3 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2=4 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Δt=0.5 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开始刹车后0.5 s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12.2012·合肥模拟如图K4-9所示,一辆长为12 m的客车沿平直公路以8.0 m/s的速度匀速向北行驶,一辆长为10 m的货车由静止开始以2.0 m/s2的加速度由北向南匀加速行驶,已知货车刚启动时两车相距180 m,求两车错车所用的时间.图K4-9挑战自我13.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平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驶过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 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3)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12 m/s,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专题练习(五)[第5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热身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选用了打点计时器,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实验后,该同学选择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下表所示.(1)分析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________运动.位置编号0 1 2 3 4 5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速度v/(m·s-1) 0.42 0.67 0.92 1.16 1.42 1.67(2)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另一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算方法如下:s=(0.42×0.1+0.67×0.1+0.92×0.1+1.16×0.1+1.42×0.1) 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为了使估算的位移尽可能接近真实值,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更合适?________________.(不必算出具体数据)3.2010·广东卷图K5-1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图K5-1(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技能强化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K5-2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K5-2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6-s1)等于(s2-s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图K5-35.2011·增城模拟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K5-3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则s1(cm)s2(cm)s3(cm)s4(cm)8.209.3010.4011.50(1)小球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性质属______直线运动.(2)有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甲同学:a 1=s 2-s 1T 2,a 2=s 3-s 2T 2,a 3=s 4-s 3T 2,a =a 1+a 2+a 33乙同学:a 1=s 3-s 12T 2,a 2=s 4-s 22T 2,a =a 1+a 22你认为甲、乙中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准确?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6.2011·日照模拟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K5-4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 、B 、C 、D 、E 、F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他各点到A 点的距离依次是2.00 cm 、5.00 cm 、9.00 cm 、14.00 cm 、20.00 cm.图K5-4(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 点的速度为v B =____ m/s ,C 、E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2)以打B 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 -t 坐标系如图K5-5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 2.图K5-57.某同学用如图K5-6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图K5-6图K5-7 ①安装好实验器材.②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K5-7中0、1、2…6所示.③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s 1、s 2、s 3…s 6.④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⑤分别计算出s 1、s 2、s 3…s 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s 1t 1、s 2t 2、s 3t 3…s 6t 6. ⑥以s t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标出s t 与对应时间t 的坐标点,画出s t-t 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和______.(填选项代号)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刻度尺D .秒表E .天平F .重锤(2)将最小刻度为1 mm 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K5-8所示,则s 2=______ cm ,s 5=_______ cm.图K5-8(3)该同学在图K5-9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s t -t 图线.图K5-9 (4)根据s t-t 图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0=____m/s ;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____m/s 2.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通过 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 Hz ,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K5-10所示.每一小段纸带的一端与x 轴相重合,两边与y 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1)仔细研究图象,找出小车在相邻时间内位移存在的关系;(2)设Δt =0.1 s ,请画出该小车的v -t 图象;(3)根据图象求其加速度.图K5-10 挑战自我9.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K5-11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 s ,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m/s 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m/s ,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求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
【物理】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13份)
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功和功率.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动量和冲量.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共点力的平衡.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功能关系.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曲线运动.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直线运动的图象.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2019届高三物理专题训练之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典例1.(2018∙全国I卷∙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典例2. (2017∙全国III卷∙25)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 = 1 kg和m B = 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 = 0.5;木板的质量为m = 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0.1。
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 = 3 m/s。
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2。
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1.如图所示,质量为M、中空为半球形的光滑凹槽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光滑凹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球,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动凹槽,小铁球与光滑凹槽相对静止时,凹槽圆心和小铁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
高考物理试题库 专题1.19 电场叠加(基础篇)(解析版)
(选修3-1)第一部分静电场专题1.19 电场叠加(基础篇)一.选择题1.(6分)(2019四川泸州三模)如图所示,在纸面内有一场强大小为E0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两等量正点电荷P和Q固定在纸面上置于匀强电场中,距离为l。
纸面内与两点电荷距离均为l的a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
如果将P换成等量的负点电荷其他条件不变,则a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0 B.E0C.E0D.2E0【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正点电荷P和Q在a处的电场强度为,方向竖直向上;a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匀强电场场强为E0=,方向竖直向下。
当P换成等量负电荷时,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电荷P、Q在a处的电场强度为,方向水平向左,根据勾股定理可知,此时a点电场强度大小为E==2=,故B正确,ACD错误。
2.(2019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模拟8)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六边形ABCDEF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也为L的相同绝缘细棒。
每根细棒均匀带上正电。
现将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置于BC中点,此时正六边形几何中心O点的场强为零。
若移走+Q及AB边上的细棒,则O点强度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不考虑绝缘棒及+Q之间的相互影响)()A .2kQ LB .243kQ LCD 【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每根细棒均匀带上正电,现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BC 中点,此时正六边形几何中心O 点的场强为零;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可知,+Q 的点电荷在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那么每根细棒在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也为E=;因此+Q 及AB 边上的细棒在O 点的合电场强度大小E合=23L;其方向如下图所示:若移走+Q 及AB 边上的细棒,那么其余棒在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合;方向与图中方向相反,故ABC 错误,D 正确。
【关键点拨】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k ,结合矢量的合成法则,及三角知识,即可求解。
考查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掌握矢量的合成法则的内容,及三角知识的运用。
2019届高三物理复习《原子与原子核》第一节《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学生版
第一节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第一课时班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知道光电效应现象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2.掌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能利用光电效应图像分析相关问题.3.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及物质波的概念.二、知识梳理考点一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光电效应—⎪⎪⎪⎪⎪⎪⎪⎪⎪⎪—概念—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 电子 从表面逸出的现象,发射出的电子叫 光电子—条件—入射光的频率 大于 金属的极限频率—规律—⎪⎪⎪⎪⎪—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 而 增大 —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 过10-9s—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解释—⎪⎪⎪—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每一份为一个光子,能量ε=hν—光电效应方程→E k = hν-W 02.光电效应的研究思路(1)两条线索:(2)两条对应关系: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例1】(多选)(2016·课标卷Ⅰ,35(1))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B .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E.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例2】(多选)所示为光电管的工作电路图,分别用波长为λ0、λ1、λ2的单色光做实验,已知λ1>λ0>λ2.当开关闭合后,用波长为λ0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流表有示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与入射光无关B.若用波长为λ1的单色光进行实验,则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为零C.若仅增大电源的电动势,则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D.若仅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则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零考点二光电效应方程及光电效应图象1.三个关系(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可以利用光电管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 k=eU c,其中U c是遏止电压.(3)光电效应方程中的W0为逸出功,它与极限频率νc的关系是W0=hνc.2.四类图象【例3】(多选)(2017·课标卷Ⅲ,1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ν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 和U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 a 和E k b .h 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νa >νb ,则一定有U a <U bB .若νa >νb ,则一定有E k a >E k bC .若U a <U b ,则一定有E k a <E k bD .若νa >νb ,则一定有hνa -E k a >hνb -E k b【例4】(多选)(2017·海南卷,7)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B .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 .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D .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例5】(2015·课标卷Ⅰ,35(1))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 和b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__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________.【例6】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测光电效应,已知实验中测得某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子的电荷量为e =1.6×10-19 C ,则( )A .普朗克常量为eν1U 1B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U 1C .电源的右端为正极D .若电流表的示数为10 μA ,则每秒内从阴极发出的光电子数的最小值为6.25×1012【例7】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c 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A .逸出功与ν有关B .E k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 .当ν<νc 时,会逸出光电子D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例8】如图所示为用某金属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得到的光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用单色光1和单色光2分别照射该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普朗克常量为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 k1>E k2B .单色光1的频率比单色光2的频率高C .增大单色光1的强度,其遏止电压会增大D .单色光1和单色光2的频率之差为E k1-E k2h考点三 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高频64) 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 波动 性. (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 粒子 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 波粒二象 性. 2.物质波 (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 大 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 小 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 hp ,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3.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例9】(多选)(2015·课标卷Ⅱ,35(1))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________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 .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第一节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第二课时班别姓名学号【例10】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B.光的波动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动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例11】(多选)(2015·江苏卷,12C(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小结】波粒二象性的“三个易错”(1)光子表现为波动性,并不否认光子具有粒子性.(2)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3)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机械波不同,微观粒子的波是概率波.三、针对训练1.(2015·上海卷,11)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A.仅钠能产生光电子B.仅钠、铜能产生光电子C.仅铜、铂能产生光电子D.都能产生光电子2.(多选)(2014·海南卷,17(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________.A.遏止电压B.饱和光电流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D.逸出功3.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4.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装置,阴极K 与滑动变阻器的中心抽头c 相连,当滑动触头P 从a 移到c 的过程中,光电流始终为零,为了产生光电流,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B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C .将P 从c 向a 移动D .将P 从c 向b 移动5.如图所示,当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同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铝箔有张角,则该实验( )A .只能证明光具有波动性B .只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C .只能证明光能够发生衍射D .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四、课后训练1.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E 等于(h 为普朗克常量,c 、λ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A .h c λB .h λcC.hλ D .hλ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A .频率B .强度C .照射时间D .光子数目3.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 .改为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 为普朗克常量)( )A .E km -hνB .2E kmC .E km +hνD .E km +2hν 4.(多选)三种不同的入射光A 、B 、C 分别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 、b 、c 表面,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若三种入射光的波长λA >λB >λC ,则( )A .用入射光A 照射金属b 和c ,金属b 和c 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B .用入射光A 和B 照射金属c ,均可使金属c 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 .用入射光C 照射金属a 和b ,金属a 、b 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 .用入射光B 和C 照射金属a ,均可使金属a 发生光电效应现象5.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普朗克常量为νcEB .入射光的频率为3νc 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C .频率大于2νc 的入射光照射该金属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D .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则波长大于cνc的光照射该金属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6.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成员研究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遏止电压随照射光频率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乙为实验得到的遏止电压随照射光频率变化的关系图象,电子的电荷量e =1.6×10-19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电流计G 的示数为零B .由图乙得普朗克常量为6.4×10-33 J·sC .由图乙可知,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0×1014 HzD .当照射光的频率为17.5×1014 Hz 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3.2×10-19 J 7.(多选)如图为一真空光电管的应用电路,其阴极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为4.5×1014 Hz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B .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C .用λ=0.5 μm 的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D .光照射时间越长,电路中的电流越大8.(多选)如图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的波长的倒数(1λ)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 .图象中的λ0是产生光电效应的最小波长B .普朗克常量和光速的乘积hc =Eλ0C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D .若入射光的波长为λ03,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9.(多选)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为1.5×10-6 m ,功率为5.0×10-3 W 的连续激光.已知可见光波长的数量级为10-7m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 ,该激光器发出的( )A .是紫外线B .是红外线C .光子能量约为1.3×10-18 J D .光子数约为每秒3.8×1016个10.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是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这些照片说明( )A .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B .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C .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D .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训练(带答案及详解)
力与物体曲线运动专题训练卷1.一艘小船要从O点渡过一条两岸平行、宽度d=80 m的河流,已知小船在静水中运动的速度为4 m/s,水流速度为5 m/s,B 点到A点的距离x0=60 m。
(cos 37°=0.8,sin 37°=0.6)下列关于该船渡河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小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80 mB.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6 sC.若要使小船运动到B点,则小船船头指向与上游河岸成37°角D.小船做曲线运动=20 s,故B项错误;因为v船<v水,故小船过河轨迹不解析▶当船的速度方向垂直河岸时,过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船可能垂直河岸,最短航程大于80 m,A项错误;要使小船运动到B点,其速度方向沿OB方向,故船头指向与上游河岸成37°角,C 项正确;小船做直线运动,D项错误。
答案▶ C2.“水流星”是一个经典的杂技表演项目,杂技演员将装水的杯子用细绳系着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杯子到最高点杯口向下时,水也不会从杯中流出。
如图所示,若杯子质量为m,所装水的质量为M,杯子运动到圆周的最高点时,水对杯底刚好无压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杯子运动到圆周最高点时,杂技演员对细绳的拉力大小为()。
A.0B.mgC.MgD.(M+m)g解析▶杯子到最高点时,杯底对水的作用力为零,设这时杯子的速度大小为v,对水研究mg=m,对杯子和水整体研究,设绳的拉力为F,则F+(M+m)g=(M+m),解得F=0,A项正确。
答案▶ A3.(多选)将一抛球入框游戏简化如下:在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矩形框架,框架高1 m,长3 m,抛球点位于框架底边中点正前方2 m,离地高度为1.8 m,如图所示。
假定球被水平抛出,方向可在水平面内调节,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忽略框架的粗细,球视为质点,球要在落地前进入框内,则球被抛出的速度大小可能为()。
A.3 m/sB.5 m/sC.6 m/sD.7 m/s解析▶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h=gt2,可得t=ℎ,0.4 s≤t≤0.6 s;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最小位移为2 m,最大位移,即球落在框的左右两角时,由几何关系可得为2.5 m,所以水平方向的位移为2 m≤x ≤2.5 m,根据v0=可得3.33 m/s≤v0≤6.25 m/s,B、C两项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5 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精品测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
专题1.5 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总分为: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此题共14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70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9·山东青岛一中模拟)24届山东省运动会于2018年9月由青岛市承办,运动会包括射箭、体操、田径、击剑等39个比赛项目。
如下关于运动项目的描述正确的答案是( ) A .研究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过程,评判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 .在双人同步跳水运动中,以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名运动员是向下运动的C .在评判击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D .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体操动作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答案】A【解析】C 、D 两项中都要关注运动员的动作细节,故这两个项目中的运动员不能看作质点,故C 、D 项错误;A 项中评判成绩不用关注跑步动作细节,故该项中的运动员可看作质点,故A 项正确;B 项中在双人同步跳水运动中,两人动作完全一致,故以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名运动员是相对静止的,故B 项错误。
2.(2019·某某耀华中学模拟)甲、乙、丙三辆汽车以一样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一样,如此( )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无法判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答案】B【解析】三辆车通过下一路标的位移一样,甲以速度v 0做匀速运动,其平均速度为v 0;乙先加速、后又减速至v 0,它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v 0;丙先减速、后又加速至v 0,它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v 0。
由t =xv可知t丙>t 甲>t 乙,即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丙车最后通过下一路标。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一)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六安一中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二、选择题: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科学思维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类比法等。
以下有关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牛顿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应用了放大法成功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E=,加速度a=都是采用比值定义法;C. 当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不计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答案】D【解析】【详解】A: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应用了放大法成功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故A项错误。
B:场强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加速度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加速度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故B项错误。
C:当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不计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方法。
故C项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故D项正确。
2.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后,小华用一根长50cm的轻绳拴住两个小球,手持上面一个小球,从四楼阳台由静止释放小球,两小球落地时间间隔为△t1,然后他又上到五楼阳台重复实验,两小球落地时间间隔为△t2,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落地的时间间隔正确的是A. △t1<△t2B. △t1=△t2C. △t1>△t2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中“长50cm的轻绳拴住两个小球…从四楼阳台由静止释放…又上到五楼阳台重复实验…球落地的时间间隔”可知,本题考察自由落体运动,应用自由落体的公式、位移时间关系等知识分析推断。
(45套)2019高考物理专项复习试题 (全国通用)
(45套)2019高考物理专项复习试题全套(适用全国)光的反射、折射课后练习(1)1.在我国古代学者沉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如下记载:“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其意是说,若鹞鹰在空中飞翔,它的影子随鹞鹰而移动;如鹞鹰的影子中间被窗户孔隙所约束,影子与鹞鹰就作相反方向移动,鹞鹰向东则影子向西移,鹞鹰向西则影子向东移。
这描述的是光的什么现象( )A.直线传播现象 B.折射现象 C.干涉现象 D.衍射现象2.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感、遥控,主要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长,不容易发生衍射B.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D.a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4.某高层建筑物外墙大量使用了幕墙玻璃,在白天时外面的人看不清室内的物体,而室内的人却能较清楚地看见外面的物体,其原因是()A.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大量吸收光的物质B.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不透光的彩色薄膜C.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高反射膜D.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增透膜5.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着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的轴旋转θ角,则()A.反射光线也转过θ角 B.反射光线转过2θ角C.入射角增大2θ角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θ角6.某汽车驾驶室外有一用平面镜作成的观后镜,当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向前行驶时,司机从镜中看到车后的静止景物向镜后运动的速度应是()A.50km/h B.25km/h C.100kin/h D.07.两平面镜镜耐相对、平行放置,中间有一发光点S.当其中一面镜子以速率v沿BD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向光点S移动时,在离镜面最近的四个像中()A.有两个像的速率为2v B.有二个像的速率为2vC.有两个像朝S运动 D.有三个像朝S运动8. 2002年4月2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在武汉人们看到太阳的周围环绕着一道“美丽的光环”,这被称为太阳的“日晕”现象,这种现象属于()A.太阳光的衍射 B.太阳光的干涉C.太阳光的折射 D.小孔成像9.关于红光和紫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光的频率大于紫光的频率B.同一种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的小C.红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小D.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紫光的小10.一潜水员自水下目测站立于船头的观察者距水面高为h1,而观察者目测潜水员距水面深h2,则()A.潜水员实际深度大于h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h1,B.潜水员实际深度小于h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h1,C.潜水员实际深度大于h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h1,D.潜水员实际深度小于h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h1.参考答案:1.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及形成的现象.前段鹞鹰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后段所说的“影子”实际是鹞鹰经小孔所成的像,即小孔成像,这也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正确.A2.答案: B解析:由题意可知焦距大于10cm,看图案时应该起放大功能,B对3.答案: C解析:红外线的波长长,容易发生衍射,A错误;增透膜是光的干涉现象,B错误;根据光速不变原理,C正确;a射线是高速粒子流、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D错误。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全集题(含解析)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纲要导引】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来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
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考点一打点计时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1)逐差法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2)平均速度法,两边同时除以t,,做stt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0v。
1.【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 z 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 、C 、D 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A S =16.6mmB S =126.5mm D S =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① 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② 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③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A S 、B S 、D S 和f 表示)【答案】①0.1s ②2.5 ③【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 c ==2.5m/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题11-1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试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3…….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题11-2图所示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说明?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得到什么结论?【答案】(1)CD(2)39.0 (3)逐渐增大到39.8 cm/ s 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解析】根据速度计算速度。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6 刹车问题千题精练
专题1.6 刹车问题一.选择题1.(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t =5s时追尾C. 在t =3s时追尾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参考答案】 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搞清两车的位移关系,由几何知识和位移关系进行求解。
2.(2018浙江十校联盟联考)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安装了“全力自动刹车”系统,当车速v≤8ms,且与前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时,该系统立即启动,启动后汽车刹车加速度范围为4~6m/s2,在该系统控制下汽车刹车的最长时间为A.1.33s B.2sC.2.5 D.4s【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若刹车加速度大小最小为a=4m/s2,由v=at可得,汽车刹车的最长时间为t=v/a=2s,选项B 正确。
3. (2017海南高考题)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 m。
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s B.20 m/sC.30 m/s D.40 m/s【参考答案】B4.考驾照需要进行路考,路考中有一项是定点停车.路旁竖一标志杆,在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过程中,当车头与标志杆的距离为20m时,学员立即刹车,让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恰好停在标志杆处,忽略学员的反应时间,则()A.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4sB.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2sC.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D.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25m/s2【参考答案】A【名师解析】由x=22va解得a=2.5m/s2,选项CD错误。
2019衡水高考复习 原创物理专题卷 全集17套
2019衡水名师原创物理专题卷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考点:考点01 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1、2、9)考点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4、5、6、10、13、14、15、16、18、19、20) 考点03 运动的图象问题 (3、7、8、11、12、17)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时间图象,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A.位移B.初速度C.末速度D.速度的变化量2.—质点从A 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运动,到达B 点的速度是v ,又以2a 的加速度运动,到达C 点的速度为则等于( )A.1:3B.2:3C.1:4D.3:43.火车以平均速度v 从A 地到B 地需时间t,现火车以速度v 0由A 出发,匀速前进,中途急刹车,停止后,又立即加速到v 0.从开始刹车到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刹车与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相同).若这辆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B 地,则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是( )A. 0vt t t - B. 0vt t t + C. 022vt t t - D.022vt t t + 4.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0s 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10s 末,甲、乙两车相距150mC.在第20s 末,甲、乙两车相遇D.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 ∆时发生位移1x ,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 ∆时发生位移2x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1211v x x ⎛⎫∆+ ⎪⎝⎭B. ()2212v x x ∆- C. ()21211v x x ⎛⎫∆- ⎪⎝⎭D. ()221v x x ∆- 6.汽车自O 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 时间内分别经过P 、Q 两根电杆已知P ,Q 相距60m ,车经过Q 时的速率是15/m s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过P 杆时的速率是5/m sB.车的加速度是1.52/m sC. P 、O 间的距离是7.5mD.车从出发到Q 所用的时间是9s 7.“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楞次定律的理解
理解楞次定律中的“阻碍”的含义:
(1)谁在阻碍?感应电流的磁场.
(2)阻碍什么?阻碍的是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阻碍磁通量本身.
(3)如何阻碍?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
(4)结果如何?阻碍并不是阻止,只是延缓了磁通量的变化过程,该增加的还是增加,该减少的还是减少.
[复习过关]
1.1834年,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用一句话巧妙地概括出感应电流方向遵循的规律.在做用条形磁铁穿过闭合导体线圈的探究实验中,以下描述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线圈内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总是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
B.线圈内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总是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
C.线圈内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总是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先相反后相同
D.线圈内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总是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先相同后相反
答案 C
解析当条形磁铁靠近闭合线圈时,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大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同理,当条形磁铁远离闭合线圈时,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大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产生磁场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
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反向
C.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
D.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原磁场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
相反.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
二、楞次定律的应用
1.楞次定律的广义表述: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或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常见方式有四种:
(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即Ф增加,B感与B原反向;Ф减小,B感与B原同向.
(2)阻碍导体和磁场的相对运动,即“来拒去留”.
(3)通过改变线圈面积来“反抗”,即线圈有收缩或扩张的趋势.
(4)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即自感现象的应用.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步骤
应用楞次定律的步骤可概括为:一原二变三感四螺旋.
(1)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原磁场方向;
(2)判断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利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增反减同);
(4)利用安培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复习过关]
3.已知一灵敏电流计,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现把它与线圈串联接成如图1所示电路,当条形磁铁按如图所示情况运动时,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图1
A.甲图中电流表偏转方向向右
B.乙图中磁铁下方的极性是N极
C.丙图中磁铁的运动方向向下
D.丁图中线圈的绕制方向从上往下看为顺时针方向
答案 C
解析由图示可知,条形磁铁向下插入线圈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从电流计的右接线柱流入,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故A正确;
由图示可知,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磁场向上,由图示可知,此时条形磁铁离开线圈,原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原磁场方向向下,因此条形磁铁的下端是N极,故B正确;
由图示可知,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磁场向上,由图示可知,原磁场方向向上,由楞次定律可知,原磁通量应减小,因此条形磁铁应向上运动,故C错误;
由图示可知,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由图示可知,原磁场方向向下,磁铁离开线圈,穿过线圈的原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磁场应向下,由安培定则可知,丁图中线圈的绕制方向从上往下看为顺时针方向,故D正确.
4.一平面线圈用细杆悬于P点,开始时细杆处于水平位置,释放后让它在如图2所示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Ⅰ和位置Ⅱ时,顺着磁场的方向看去,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分别为()
图2
A.逆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
B.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
C.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
D.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
答案 B
解析线圈第一次经过位置Ⅰ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增反减同”原则,线圈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左,根据右手定则,顺着磁场看去,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Ⅱ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增反减同”原则,线圈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右,可判断出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故选项B正确.
5.如图3所示,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3
A.线圈a中将产生俯视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变小
C.线圈a有扩张的趋势
D.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N将增大
答案 D
解析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线圈b的电流增大,从而判断出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增加且方向向下,所以B错误;根据楞次定律即可判断出线圈a中感应电流方向俯视应为逆时针,A错误.
再根据微元法将线圈a无限分割根据左手定则不难判断出线圈a应有收缩的趋势,或直接根据“增缩减扩”,因为滑片向下滑动导致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增加,故只有线圈面积减小时才能阻碍磁通量的增加,故线圈a应有收缩的趋势,C错误;
开始时线圈a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线圈a的重力,当滑片向下滑动时,可以用“等效法”,即将线圈a和b看做两个条形磁铁,不难判断此时两磁铁的N极相对,互相排斥,故线圈a 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将增大,所以D正确.
6.如图4所示,一个金属圆环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若要使圆环中产生如箭头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图4
A.使匀强磁场均匀增大
B.使圆环绕水平轴ab如图转动30°
C.使圆环绕水平轴cd如图转动30°
D.保持圆环水平并使其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
答案 A
解析原磁场的方向向上,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向下,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
使匀强磁场均匀增大,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故A正确;
使圆环绕水平轴ab如图转动3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故B错误;
使圆环绕水平轴cd如图转动3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故C错误;
保持圆环水平并使其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保持不变,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7.如图5所示,一个闭合三角形导线框ABC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方(略靠前)固定一根与线框平面平行的水平直导线,导线中通以图示方向的恒定电流.释放线框,它由实线位置下落到虚线位置未发生转动,在此过程中()
图5
A.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依次为顺时针→逆时针
B.线框的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流却不为零
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依次为向上→向下→向上
D.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做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 B
解析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在上方向外,下方向里;离导线近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大,离导线远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小.线框从上向下靠近导线的过程,向外的磁感应强度增加,根据楞次定律,线框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穿越导线时,上方向外的磁场和下方向里的磁场叠加,先是向外的磁通量减小,之后变成向里的磁通量,并逐渐增大,直至最大;根据楞次定律,线框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向里的磁通量变成最大后,继续向下运动,向里的磁通量又逐渐减小,这时的电流方向又变成了顺时针.故A错误;
根据A中的分析,穿越导线时,上方向外的磁场和下方向里的磁场叠加,先是向外的磁通量减小,一直减小到0,之后变成向里的磁通量,并逐渐增大.这一过程是连续的,始终有感应电流存在,故B正确;
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始终阻碍线框相对磁场的运动,故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向上,不是0,故C、D都错误.
三、右手定则的应用
1.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一样用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只不过右手定则只适于判断闭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