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bddd0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f.png)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上溪小学604班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公式: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公式: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8.直径=半径×2公式:d=2r9.半径=直径÷2公式:r=d÷210.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公式:c=πd=2πr11.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公式:S=πr21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公式:S=a×h÷213.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公式:S=a×a1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公式:S=a×b1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公式:S=a×h16.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公式:S=(a+b)h÷217.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1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公式:V=abh19.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公式:V=abh20.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公式:V=aaa21.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公式:L=πd=2πr22.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公式:S=πr223.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9a15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9.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一、数的比较与数的大小关系1.数的比较: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2.数的大小关系: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二、数的运算1.加法:加号(+)、加法公式(a+b=c)2.减法:减号(-)、减法公式(a-b=c)3.乘法:乘号(×)、乘法公式(a×b=c)4.除法:除号(÷)、除法公式(a÷b=c)5.加减混合运算: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6.乘除混合运算:先乘后除或先除后乘7.运算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三、整数1.整数定义:正整数、负整数、零2.整数的比较:正整数>零>负整数3.整数的相反数:相反数的和为零4.整数加减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5.整数与零的乘除法:正整数×(÷)零等于零,负整数×(÷)零等于负整数6.整数的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7.整数的除法:正÷正得正,负÷负得正,正÷负得负,零÷任何数得零四、小数1.小数定义:整数+小数部分(小数点后的数字)2.小数的读写:百分数形式读写3.小数的大小比较:整数部分相等,小数部分越多越大4.小数与整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进位或借位5.小数运算:按整数运算规则,运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的位数五、分数1.分数定义:分子(上面的数字)/分母(下面的数字)2.真分数与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3.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分子越大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小越大4.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5.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或相减6.分数的乘除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分子相除(分母相除)7.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小数转分数,分子为小数部分,分母为10的n次幂;分数转小数,分子÷分母六、计算式的变形1.交换律:加法(a+b=b+a)、乘法(a×b=b×a)2.结合律:加法(a+(b+c)=(a+b)+c)、乘法(a×(b×c)=(a×b)×c)3.分配律:乘法分配律(a×(b+c)=a×b+a×c)4.合并同类项:将相同的项合并在一起5.配方法变形:a×b+c×d=a×(b+c)或a×b+c×d=(a+d)×c6.移项变形: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将常数项移到另一边7.消元变形:利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中的项逐步消掉七、面积与周长1.矩形面积:长×宽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3.三角形面积:底×高÷24.圆面积:π×半径×半径(π≈22/7或3.14)5.矩形周长:(长+宽)×26.正方形周长:边长×47.三角形周长:三边之和8.圆周长:直径×π注意:以上公式只适用于特定形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全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1a4239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6.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全集一、数的概念和运算1.数的概念:自然数:1,2,3...整数:自然数、0和相反数构成的集合,如-3,-2,-1,0,1,2,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构成的有理数集合,如2,-3,0.5,-0.25...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构成的实数集合,如π,√2,-π/4...2.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相反数: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相加等于0,如2的相反数为-2绝对值:一个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如,-3,=3倒数:一个数与它的倒数的积等于1,如2的倒数为1/23.数的加减法运算:加法:两个数相加的运算,如3+5=8减法:从较大的数中减去较小的数,如7-3=44.数的乘除法运算:乘法:两个数相乘的运算,如2×3=6除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如6÷2=35.数的倍数和约数:倍数: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前一个数就是后一个数的倍数,如10是5的倍数。
约数: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前一个数就是后一个数的约数,如5是10的约数。
二、分数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数:一个整数除以一个非零整数所得的数,如1/2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如5/3带分数:整数和假分数的结合,如12/3分数的表示方法:横线上面写分子,下面写分母,如4/5、2/3、5/8 2.分数的相等和约分:分数相等:两个分数的值相等,如4/5=8/10。
分数的约分:分子和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数,使得分数的值不变,如4/8=1/23.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数值越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数值越大。
4.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如1/4+3/4=4/4=1分数的减法: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分母不变,如3/4-1/4=2/4=1/25.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分数的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如1/2×2/3=2/6=1/3分数的除法: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倒数,如1/2÷2/3=1/2×3/2=3/4三、小数1.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小数:一个整数除以一个非零整数得到的有限位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如0.2、0.35、0.666...小数的百分数形式:小数乘以100,加上百分号,如0.2=20%。
小学数学所有公式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所有公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7a1a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c.png)
小学数学所有公式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重要阶段。
掌握数学公式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公式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小学数学中一些重要的公式。
一、算术运算公式
1. 加法公式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如:a+b=b+a。
2. 减法公式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如:a−b≠b−a。
3. 乘法公式
乘法是重复加法,如:a×b=b×a。
4. 除法公式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a
b ≠b
a。
二、几何公式
1. 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即S=l×w。
2. 正方形面积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即S=a2。
3. 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为底乘以高的一半,即S=1
2
×b×ℎ。
4. 圆的面积公式
圆的面积为π乘以半径的平方,即S=π×r2。
三、代数公式
1.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二次方程ax2+bx+c=0的求根公式为x=−b±√b2−4ac
2a
2. 配方法公式
配方法用于解决含有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
3. 分配律公式
分配律是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法则,(a+b)×c=a×c+b×c。
以上是小学数学中一些常见的公式,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全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1dc989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0.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全集一、整数计算公式:1.加减交换律:a+b=b+a,a-b≠b-a2.乘法交换律:a×b=b×a3.乘法结合律:(a×b)×c=a×(b×c)4.乘法分配律:a×(b+c)=(a×b)+(a×c)5.除法法则:a÷b=c,a=b×c,a为被除数,b为除数,c为商二、小数计算公式:1.小数加法:a+b=c2.小数减法:a-b=c3.小数乘法:a×b=c4.小数除法:a÷b=c三、分数计算公式:1.约分:分子和分母能整除的最大公约数为k,则分数a/b可以约分为(a/k)/(b/k)2. 通分:两个分数 a/b 和 c/d,通分后的分数为 (ad)/(bd) 和(bc)/(bd)3. 分数加法:a/b + c/d = (ad + bc)/(bd)4. 分数减法:a/b - c/d = (ad - bc)/(bd)5. 分数乘法:a/b × c/d = (ac)/(bd)6. 分数除法:a/b ÷ c/d = (a/b) × (d/c) = (ad)/(bc)四、面积和体积公式:1.长方形面积:面积=长×宽2.正方形面积:面积=边长×边长3.三角形面积:面积=1/2×底边长×高4.圆面积:面积=π×半径×半径5.三棱柱体积:体积=底面积×高6.矩形体积:体积=长×宽×高五、几何公式: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²+b²=c²2. 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 a 和 b,斜边长度为 c,那么正弦定理为:sinA = a/c,sinB = b/c3. 余弦定理:a² = b² + c² − 2bc cosA4.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全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概念和公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概念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735e6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4.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概念和公式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初步接触数学知识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和公式。
1.数的比较: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就是数的比较。
孩子们学习了数字的大小关系,可以使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比较数字的大小,例如2>1,3<42.数的运算: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学习数的基本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加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数字相加,而减法是从一个数字中减去另一个数字。
乘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数字相乘,而除法是将一个数字除以另一个数字。
3.数的进位与借位:当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时,如果其中一位的数字相加或相减超过了9,就需要进位。
进位是指将一个数字从一位向前面的一位增加。
借位是指在减法运算中,如果被减数的其中一位数字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数字,则需要从前一位借来十个单位。
4.数的乘方:乘方是指相同的数字连续相乘的运算。
例如,2的3次方表示为2³,意为2乘以2乘以2,结果为85.数表与数轴:数表是一个由数字组成的表格,用于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数轴是由一条直线和一些标记数字组成的图示工具,同样可用于比较和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6.各类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学习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例如,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边长的平方,周长公式为边长乘以4;矩形的面积公式为长乘以宽,周长公式为长乘以2加上宽乘以2;圆的面积公式为半径的平方乘以π,周长公式为直径乘以π。
7.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的数,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组成。
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例如1/4+1/4=1/28.角的度数与弧度: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后,孩子们开始接触到角的概念。
角可以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
度数是常用的角度单位,而弧度是用半径的长度来度量角的单位。
9.时、分、秒的换算:学习了时间的概念后,孩子们学会了将时、分、秒互相换算。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d305e4a08a1284ac9504371.png)
上溪小学604班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文档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21d3c56f524ccbff12184f0.png)
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2圆柱的高 =体积÷底面积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高÷3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圆锥的底面积 =体积×3÷高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圆锥的高 =体积×3÷底面积长方形的长 =面积÷宽平均数 =总数÷个数长方形的宽 =面积÷长总数 =平均数×个数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行程=速度×时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时间=行程÷速度平行四边形的底 =面积÷高速度=行程÷时间平行四边形的高 =面积÷底单价×数量=总价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数量=总价÷单价三角形的底 =面积×2÷高单价=总价÷数量三角形的高 =面积×2÷底现价=原价×打折对应的分数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原价=现价÷打折对应的分数圆的直径 =半径×2=周长÷总行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圆的半径 =直径÷2 = 周长÷3.14 ÷2相遇时间=总行程÷速度和圆的周长 =3.14 ×直径 =2×3.14 ×半径速度和=总行程÷相遇时间圆的面积 =3.14 ×半径×半径利息=本金×利率×时间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比率尺 =图上距离÷实质距离=高〕×2实质距离 =图上距离÷比率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 底面积×图上距离 =实质距离×比率尺高单位变换,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2020年8月整理).pdf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2020年8月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25ef2db690c69ec3d4bb7503.png)
上溪小学604班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43dc213ed630b1c58eeb510.png)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26397c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f.png)
上溪小学 604 班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2 C=(a+b) ×2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 S=a.a= a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 S= 〔a+ b〕h÷2 直径 =半径×2 d=2r 半径 =直径÷2 r= d ÷2圆的周长 =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 πd =2πr圆的面积 =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180 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 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 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 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 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 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外表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 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e20654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4.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掌握各种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公式,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用字母表示为:C = 2(a +b) 。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 2×(5 + 3) = 16 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 = ab 。
还是上面的例子,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 5×3 = 15 平方厘米。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用字母表示为:C = 4a 。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厘米,那么周长就是 4×4 = 16 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为:S = a²。
比如边长为 4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 4×4 = 16 平方厘米。
3、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相加的和。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 ,用字母表示为:S = ah÷2 。
假设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6 厘米,高是 4 厘米,那么面积就是 6×4÷2 = 12 平方厘米。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 = ah 。
例如底为 5 厘米,高为 3 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 5×3 = 15 平方厘米。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2 ,用字母表示为:S =(a + b)h÷2 。
若梯形的上底是 2 厘米,下底是 4 厘米,高是 3 厘米,面积就是(2 + 4)×3÷2 = 9 平方厘米。
二、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1 千米= 1000 米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2、面积单位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3、体积单位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 1000 立方毫米4、容积单位1 升= 1000 毫升 1 立方分米= 1 升 1 立方厘米= 1 毫升5、质量单位1 吨= 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6、时间单位1 世纪= 100 年 1 年= 12 个月 1 日= 24 小时 1 小时= 60 分 1 分= 60 秒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85b260402d276a200292ee8.png)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13、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 h=π(d÷2) h=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19、长方体(体、圆柱体)的体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 、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V=Sh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概念公式精编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概念公式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2ddd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5.png)
一、算式相关概念1.算式:由数和运算符号构成的数学式子,例如:3+5=82.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例如:3+5=83.减法: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的运算,例如:8-5=34.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例如:3×5=155.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等分的运算,例如:15÷5=36.余数:在除法中,除不尽时剩下的数,例如:9÷4=2余17.相等:两个或多个数相等的关系,例如:3+5=8,5+3=88.大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更大的关系,例如:8>59.小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更小的关系,例如:5<810.相邻数:紧挨在一起的两个数,例如:3和4是相邻数。
二、加法及减法公式1.加法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a+b=b+a。
2.加法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b)+c=a+(b+c)。
3.减法定义:a-b=c,当且仅当b+c=a。
4.减法的性质: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b)+c=a-(b-c)。
三、乘法及除法公式1.乘法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a×b=b×a。
2.乘法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b)×c=a×(b×c)。
3.乘法分配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b+c)=(a×b)+(a×c)。
4.除法定义:a÷b=c,当且仅当b×c=a。
5.除法的性质: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b)×c=a÷(b÷c)。
四、分数及小数概念1.分数:分数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值,例如:1/2、3/4等。
2.分子:分数中上面的数,表示分数的几等份,例如:1/2中的1为分子。
3.分母:分数中下面的数,表示一份的总数,例如:1/2中的2为分母。
4.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例如:1/3、2/5等。
北师大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
![北师大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54526c9a8114431b80dd818.png)
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公式及定理(北师大版)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质量=总价总价÷单价=质量总价÷质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7: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8: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9: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即C=4a )面积=边长×边长(即S=a×a)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即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即C=2(a+b))面积=长×宽(即S=ab)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S=2(ab+ah+bh))体积=长×宽×高(即V=abh)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即s=ah)高=面积÷底底=面积÷高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 h÷2)8:圆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周长= C=πd或C =2πr 圆的面积S=πr2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圆柱体的表面积:(1)S底=πr2 r= d÷2 r=C÷π÷2(2)S侧= C h C=πd C =2πr(3)S表= S侧+ 2S底圆柱的体积:v柱=S h S=π r2 r= d÷2 r=C÷π÷21圆锥的体积:v锥=1 S h S=πr2 r= d÷2 r=C÷π÷23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长度单位换算(一般相邻两个进率是10)长度常用单位 * 千米(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00厘米面积单位换算(一般相邻两个进率是100)* 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 平方米 * 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一般相邻两个进率是1000)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cbb34e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c.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长和宽相加后乘以2来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
正方形的边长可以通过将周长除以4来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长和宽相乘来计算。
长方形的长可以通过将面积除以宽来计算。
长方形的宽可以通过将面积除以长来计算。
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和高的乘积再除以2来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底可以通过面积除以高来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高可以通过面积除以底来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和高的乘积再除以2来计算。
三角形的底可以通过面积乘以2再除以高来计算。
三角形的高可以通过面积乘以2再除以底来计算。
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上底和下底相加后乘以高再除以2来计算。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也可以通过周长除以3.14来计算。
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也可以通过周长除以3.14再除以2来计算。
圆的周长可以通过直径乘以3.14或者半径乘以2再乘以3.14来计算。
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的平方乘以3.14来计算。
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将长乘以宽、长乘以高、宽乘以高的结果相加,然后再乘以2来计算。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将长、宽、高相乘来计算,也可以通过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
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将棱长的平方乘以6来计算。
正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将棱长的立方来计算,也可以通过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
圆柱的侧面积可以通过底面圆的周长乘以高来计算。
圆柱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将上下底面积和侧面积相加来计算。
圆柱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
圆柱的底面积可以通过体积除以高来计算。
圆柱的高可以通过体积除以底面积来计算。
圆锥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乘以高再除以3来计算。
圆锥的底面积可以通过体积乘以3再除以高来计算。
平均数可以通过总数除以个数来计算。
路程可以通过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
时间可以通过路程除以速度来计算。
速度可以通过路程除以时间来计算。
总价可以通过单价乘以数量来计算。
数量可以通过总价除以单价来计算。
单价可以通过总价除以数量来计算。
北师大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
![北师大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dcc9076edb6f1afe001f01.png)
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公式及定理(北师大版)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质量=总价总价÷单价=质量总价÷质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7: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8: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9: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即C=4a )面积=边长×边长(即S=a×a)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即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即C=2(a+b))面积=长×宽(即S=ab)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S=2(ab+ah+bh))体积=长×宽×高(即V=abh)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即s=ah)高=面积÷底底=面积÷高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 h÷2)8:圆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周长= C=πd或C =2πr 圆的面积S=πr2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圆柱体的表面积:(1)S底=πr2 r= d÷2 r=C÷π÷2(2)S侧= C h C=πd C =2πr(3)S表= S侧+ 2S底圆柱的体积:v柱=S h S=π r2 r= d÷2 r=C÷π÷2圆锥的体积:v锥 =1 S h S=πr2 r= d÷2 r=C÷π÷23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长度单位换算(一般相邻两个进率是10)长度常用单位 * 千米(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00厘米面积单位换算(一般相邻两个进率是100)* 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 平方米 * 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一般相邻两个进率是1000)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24f9726f61fb7360a4c6559.png)
1、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 C=(a+b) ×22、形的周长= 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S=ab4、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 ÷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 ×高÷2 S= (a+b) 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 ÷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 πd =2 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13、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 侧面积S=2πr +2 πrh=2 π(d÷2) +2 π(d÷2)h=2 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V=ShV=πr h= π(d÷2) h= 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高÷3V=Sh ÷3= πr h÷3= π(d÷2) h ÷3= π(C÷2÷π) h÷319、长方体(体、圆柱体)的体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形C 周长S 面积a 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 边长×边长S=a ×a2、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 棱长×棱长×6 S 表=a ×a×6 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V=a ×a ×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 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 面积a 底h 高面积=底×高÷2s=ah ÷2三角形高= 面积×2÷底三角形底= 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 面积a 底h 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 面积a 上底b 下底h 高面积=(上底+ 下底)×高÷2 s=(a+b)× h ÷28圆形S面积C周长∏ d= 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 ×∏×半径C= ∏d=2 ∏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c:底面周长径(1)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 底面积×高(4 )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1 世纪=100 年1 年=12 月大月(31 天)有:135781012 月小月(30 天)的有:46911 月平年2 月28 天, 闰年2 月29 天平年全年365 天, 闰年全年366 天1 日=24 小时1 时=60 分1分=60 秒1 时=3600 秒积=底面积×高V=Sh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直径=半径×2=周长÷3.14
圆的半径=直径÷2 =周长÷3.14÷2
圆的周长=3.14×直径=2×3.14×半径
圆的面积=3.14×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3÷高
圆锥的高=体积×3÷底面积
平均数=总数÷个数
总数=平均数×个数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现价=原价×打折对应的分数
原价=现价÷打折对应的分数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单位转换,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
比例尺知识经常要把千米和厘米转换,千米和厘米转换5个0的关系。
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位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位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等体积等底,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
等面积等底,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
解一般方程的方法:把数字从左边移到右边,加变减,乘变除。
解比例的方程,第一步乘,内项相乘等于外项相乘,第二步除。
比知识的应用题,关键是用数量除以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是多少。
分数、百分数应该题,整体1知的用乘法,整体1不知的用除法。
多的用1加这个分数,少的用1减这个分数。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无菌操作: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
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3、飞沫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4、隔离:是防止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从病人或带菌者传播给他人的一种措施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医疗废物的分类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2、开启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3、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25)cm的柜内,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
4、新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 90 )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
6、进入人体织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7、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8、物品的浸泡消毒、污染物具的表面擦拭消毒、饮用水和污水污物的消毒宜选用(含氯)消毒剂。
9、(手卫生)泛指通过洗手、手部消毒或者外科刷手等
方法来清洁消毒手部。
10、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建议更换导尿管频率为( 1次/2周),普通集尿袋为(2次/周)。
11、能够扎(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物称为(损
伤性废物)。
12、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及有效期),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12、疑似导尿管阻塞时,不得冲洗,就立即(更换导尿管)。
13三种隔离标示中,蓝色表示(接触)隔离,黄色表示(空气)隔离,粉红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