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情况1978-2012

合集下载

法律社会学期末试卷E

法律社会学期末试卷E

福建警察学院法律系2008级《法社会学》期末考试卷(开卷)区队:姓名:学号:成绩:11981-2006年法院民事一审案件数量与人民调解纠纷数量比例变化图我国基层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在解决民事争端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前缺乏统计数字,1981年780万件,同年民事一审收案67万件,只相当于调解数量的8.6%。

可见当时我国调解的主导地位。

1981-2006年人民调解总数为16783万件,而同期人民法院一审民事案件的收案数量为8004万件,只相当于前者的一半。

但是,必须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调解作用在弱化,无论在调解的绝对数量上还是在与法院一审民事案件的比重上都下降了。

民间调解的数量已经从80年代初期的800万件左右下降到2006年的462万件;民间调解的比重从占90%下降到只占50%。

因此,虽然民间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变得越来越小。

请利用所学的《法社会学》知识分析民间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作用日渐降低,法院诉讼的作用日渐上升后面的社会背景。

1978-2006年人民法院一审案件调解结案率变化图调解在法院解决民事案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978年民事一审的调解率为72.3%,1978-2006年人民法院一审民事案件共结案8099万件,共中调解结案3925万件,调解结案率48.5%。

我国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的调解结案率1978-1989年间基本保持在70%左右,但随着1991年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从“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进行调解”修改为“应当根据自愿与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后,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结案率直线下降,直到2003年调解结案率下降到不足30%。

2004年中央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调解作用的宣传力度开始加大,但是从调解结案率的曲线看,这种下降趋势并未得到显著的改变。

利用所学的《法社会学》知识分析民事诉讼中调解结案率下降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作用会得到再次重视。

中国法院人数考

中国法院人数考

第一节中国法院人数考本节目录:一、1979 至1991 年全国法院人员情况二、1992 年至2014 年全国法院人员情况三、需要说明的问题对于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数量,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人民法院年鉴(1988)》对1981——1988 年的数据进行了公布,数据的范围包括审判工作人员的总数、各类人员的构成、不同级别法院的审判人员数等。

此后,又通过《中国法律年鉴(1991)》、《中国法律年鉴(1992)》分别公布了 1990 年和1991 年的数据,数据范围包括审判工作人员的总数和各类人员的构成。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就再也没有系统地公布过全国法院工作人员的详细统计数据。

在这一点上,法院系统没有检察系统公开透明,检察系统自 1989 年起每年都在《中国法律年鉴》上公布上一年度全国检察机关机构设置情况和各类工作人员数量。

一、1979 至1991 年全国法院人员情况表1-011979 至1991 年全国法院人员情况详见下表:表:1—011979-1991年全国法院工作人员数量及其构成单位:人审判工作人员法官 其他审判工作人员 年份 总数小计 正副 院长 正副 庭长 1979 年 7月580001979 年 底 952551981 117585 60 4 39 9083 19222 15466 465 16203 57146 23393 661 11650 211982 143941 769 06 10203 24637 19365 820 21881 67035 29168 771 12436 241983 149372 83 6 88 9797 25476 20675 893 26847 65684 28693 805 13480 221984 157974 88 1 35 9670 29731 22585 967 25182 69839 28039 816 13200 271985 179554 95 2 47 9905 32283 25769 1018 26272 84307 35686 865 13516 341986 188825 998 20 10217 34310 26355 1302 27636 89005 37246 959 14244 361987 194388 117 647 10681 36679 35765 452 34070 76741 40977 720 12842 22 1988 214930119 529 10534 39095 33307 508 36085 95401 46479 906 12652 351989 2340001990 235420 131 460 10816 42685 35613 42346 103960 50965 12411 1991 247420 138 45911096 45311 36345 45707 108961 49714 11961 资料来源:朱景文主编:《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第 1 版,194 页。

中国诉讼法历次修订沿革

中国诉讼法历次修订沿革

中国诉讼法历次修订沿革中国诉讼法是中国的基本诉讼法律,经过多次修订,不断完善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中国诉讼法历次修订的沿革。

第一次修订是在1956年,当时是基于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进行的。

这次修订主要目的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诉讼制度,提出了人民法院是独立的审判机关,强调法官的职权和审判的公正性。

第二次修订是在1979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重要修订。

这次修订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法院审判独立、公正,强化了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增加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范围,为司法公正提供了更多保障。

第三次修订是在1991年,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时期进行的。

这次修订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诉讼制度,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修订中明确规定了举证责任和证据收集工作的法律地位,规定了平等协商解决纠纷的原则,增加了仲裁制度等内容。

第四次修订是在2007年,这是改革开放的30周年,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修订。

这次修订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修订中增加了对律师代理诉讼权的保护,完善了证据规则和程序规则,增加了公开审判的内容,强化了公正审判的要求。

第五次修订是在2012年,这是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修订。

这次修订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公民的诉讼权益保护,提高审判公正和司法效率。

修订中规定了公开审判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加强了证据规则的权威性,强化了对非法证据的排除。

第六次修订是在2017年,这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修订。

这次修订主要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司法改革,提高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修订中进一步规范了案件审理程序,增加了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护,强调了审判公正的原则。

总体来说,中国诉讼法的历次修订都是基于当时的国情和法制建设的需要,旨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诉讼制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河源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71

河源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71

河源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71判断题(正确为A,错误为B)1.被篡改的遗嘱无效。

(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继承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故只有被篡改部分无效,题干说法太过绝对。

故本题判断错误。

2.某民营企业经理王某侵吞了大量的公司财物,犯有贪污罪。

(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主体错误。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王某仅仅是民营企业的经理,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贪污罪。

故本题判断错误。

3. 人民法院作出的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一审终审的情形。

我国适用一审终审的有以下几类案件:(1)最高院进行的一审案件(2)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3)适用法院调解的案件(4)法院作出不可上诉的裁定(5)确认婚姻效力的判决。

故本题判断正确。

4.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经济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

(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

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而不是根本依据。

故本题判断错误。

5.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 正确B. 错误【解析】本题考查组织原则和制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是民主集中制,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故本题判断错误。

6. 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不必同时抄送上级机关。

(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行文规则。

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必要时抄送上级机关。

故本题判断错误。

7.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准确数据1978-2012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准确数据1978-2012
-15.70% -6.93% -2.33% -3.65% -0.02% 2.96% 1.49% 4.06%
M1(货币)
数量
同比
870.53
833.35
827.83
808.17
757.93
745.08
746.43
755.99
763.47
778.64
808.27
859.45
851.39 -2.20%
823 -1.24%
1,309.39 34.19%
1,289.05 33.73%
1,267.41 32.73%
1,268.12 32.48%
1,297.76 32.01%
1,320.01 30.37%
1,356.45 29.95%
1,393.37 28.81%
环比
-4.27% -0.66% -2.37% -6.22% -1.70%
963.91 15.68%
954.89 14.35%
957.2 18.30%
983.04 20.67%
1,012.49 21.80%
1,043.81 22.86%
1,081.75 24.17%
1,133.15 26.56%
1,206.27 26.22%
1,315.74 23.04%
1,370.50 32.81%
833.24
0.65%
835.08
3.33%
809.14
6.76%
814.67
9.34%
831.28 11.37%
849.58 12.38%
871.19 14.11%
895.32 14.99%
955.66 18.24%

2011年全国法院审理各类案件情况

2011年全国法院审理各类案件情况

应用05.2012小资料2011年全国法院审理各类案件情况文/佟季2011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2203703件,同比上升了4.30%,其中新收11502808件,审结11478505件(含上年旧存,下同),收结案同比分别上升了5.85%和4.36%;当年起诉、上诉、再审(即诉讼案件)的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8345973件,同比上升了7.47%,审结8282284件,同比上升了6.19%;新收国家赔偿案件2108件,审结2035件,分别上升了53.64%和43.41%;新收执行案件2359025件,执行结案2393588件,同比分别下降了2.45%和4.57%。

办理减刑、假释案件615010件,同比上升了9.88%;新收申诉、申请再审以及其他案件180692件,审结185588件,分别上升了48.54%和41.95%。

审结一审、二审、再审刑事案件941972件,同比上升了6.4%;民商事案件7168992件,上升了6.25%;行政案件171320件,上升了2.85%。

截至去年12月底尚有未结案725198件,同比上升了3.48%。

一审案件情况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均上升。

2011年全国法院新收刑事、民商事、行政一审案件7596116件,审结案件7534955件,同比分别上升了8.53%和7.3%,未结案487382件,同比上升了14.32%。

其中,刑事收案845714件,审结839973件,分别上升了8.48%和7.74%,未结案32930件,同比上升了21.11%;民商事收案6614049件,审结6558621件,同比分别上升了8.59%和7.3%,未结案448587件,同比上升了14.07%;行政收案136353件,审结136361件,同比上升了5.59%和5.05%,未结案5865件,同比下降了0.14%。

一审新收案件中,刑事案件占11.13%,民商事案件占87.07%,行政案件占1.80%。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回眸1978-2012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回眸1978-2012

【导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建设与发展,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内制定出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值此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之际,中国科技网为读者全面梳理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在时间的脉络中理清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

以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为标志,我国科技政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发出“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科学论断,在科技领域拨乱反正,迎来了中国科技事业的春天。

改革的时代呼唤1978年以前,我国学习苏联,实行计划式科技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大大缩小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动,科技成果迅速推广应用,带来社会生产力巨大变革。

国与国的竞争由单一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转向为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不断扩大。

[详细]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会议开幕式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

他重申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指出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详细]科技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国家科技计划,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从无到有,成为我国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工作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2.03.11•【分类】工作报告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2年3月11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议,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要求,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监督指导地方各级法院依法履职、公正司法,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努力。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1867件,同比下降1.8%;审结10515件,审限内结案率为95%。

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1220.4万件,同比上升4.4%,审、执结1147.9万件,审限内结案率为99%,结案标的额1.7万亿元。

一、加强刑事审判工作,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刑事审判担负着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稳定的重要职能。

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4万件,判处罪犯105.1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7%和4.4%。

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出台司法解释,指导各级法院准确适用刑法修正案(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审理走私、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的司法解释,就相关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宽严依法、宽严适度。

加强对重大案件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定性准确、量刑适当。

依法行使死刑核准权,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各级法院依法惩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审结杀人、抢劫、绑架、爆炸、黑社会性质组织、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6.9万件,判处罪犯10.5万人;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审结涉及“瘦肉精”、“地沟油”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278件,判处罪犯320人;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审结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案件1400件,判处罪犯1876人。

2012年全国法院民商事案件审理情况分析

2012年全国法院民商事案件审理情况分析

2012年全国法院民商事案件审理情况分析发布时间:2013-05-0711:00:32 【我要纠错】【字号大默认小】【打印】【关闭】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袁春湘2012年,全国各级法院高度重视民商事审判工作,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审判原则,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案件总体情况2012年全国法院民商事案件总体情况是,一审案件大幅上升,二审涨幅趋弱,再审下降明显。

全国法院全年新收民商事一审、二审、再审案件7939546件,同比上升9.86 %,继2008年民商事案件大幅上升之后,再创新峰值。

审结7824088件,同比上升9.14 %。

新收民商事一审案件7316463件,同比上升10.62%,二审案件588759件,同比上升2.38%。

其中,维持279264件,占47.83%;改判50378件,占8.63%;发回重审31964件,占5.47%;调撤171657件,占29.40%。

新收民商事再审案件34324件,同比下降9.05%,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审结33902件,同比下降12.19%;其中,维持9369件,占结案的27.64%;改判7570件,占22.33%;发回重审5050件,占12.01%。

民事再审结案方式比例情况二、各类案件主要特征(一)婚姻家庭继承案件上升,再审案件上升明显。

2012年,全国法院新收婚姻家庭、继承纠纷一审案件1686694件,同比上升5.83%。

其中,婚姻家庭纠纷1518535件,同比上升3.17%,占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总数的90.03%,继承纠纷168159件,同比上升37.95%。

新收离婚一审案件1251234 件,同比上升3.71%,占全部民商事一审案件的17.10%。

登记离婚后财产纠纷25613件,同比上升19.98%。

据调查,这类案件多由原来家庭中经济地位较弱离婚后没有变化甚至经济状况恶化的一方提起,加上一些财产如房屋、有价证券增值、拆迁补偿款分配等诱因和婚姻法及其解释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深入宣传,使得这类案件呈增多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腐败状况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腐败状况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腐败状况实证分析来源:政治学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腐败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腐败交易活动到底严重到何等程度?哪些部门腐败问题最为严重?哪些人群是腐败交易活动主要群体?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腐败活动水平是趋于上升还是下降?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是社会民众的热切期望,也是当前中国反腐败策略制定及制度设计的迫切需要。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2年已经审理结案的一万余起腐败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活动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特征。

一、研究回顾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历史时期的腐败活动,需要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但是众所周知,与其他社会活动不同,腐败活动具有隐蔽性,不能直接观察,于是,关于腐败活动的具体统计数据也就不可能获得。

没有可靠的数据,怎么能够知晓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多少腐败交易?又怎么能够判断在某一时段腐败活动水平的发展趋势?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绝大多数都是根据主观腐败指数开展腐败研究。

腐败研究文献中使用较多的腐败指数有:商业国际(Business International)编制的“商业国际指数(Business International Index, BI)”、透明国际组织(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编制的“腐败感知指数(CorruptionPerception Index, CPI)”、世界银行编制的“腐败控制指数(Control of Corruption Index, CCI)”、世界各国风险指南编制的“世界各国风险指南指数(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Index, ICRG)”以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编制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指数(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Index, WCY)”。

司法考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真题:单选

司法考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真题:单选

司法考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真题:单选24.李某在某特区订工时被机器轧断手臂,就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起诉至法院。

根据该特区依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李某只能得到20个月工资的赔偿额而根据该特区所在省的地方企法规,他可以得到25个月的赔偿额。

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A.直接依据省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B.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C.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D.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答案:B解析:《立法法》第81条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因此选项B正确,A错误。

《立法法》第85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第86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由此C、D正确。

25.某工商局在办理完毕某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1年之后,发现办理登记的工作人员由于汇作疏忽末认真核实有关材料,导致作出了错误的变更登记。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民事2012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民事2012

《我国审判案例要览民事2012》一、概述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审判案例是法律适用和司法裁判的具体表现。

作为我国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审判案例反映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对于了解法律精神、指导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2012年我国民事审判案例要览,以期为广大法律工作者和法律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概览2012年我国民事审判案例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合同纠纷、侵权责任、婚姻家庭、不当得利等多个领域。

以下将从不同分类进行具体介绍。

1. 合同纠纷2012年的合同纠纷案例涉及合同履行、违约责任、合同效力等多个方面。

具体案例包括:(1)关于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例: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情况下,涌现了一系列关于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例。

其中,涉及房屋质量、合同解除、违约赔偿等多个问题,具体案例有……(2)关于劳动合同纠纷的案例: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扩大,劳动合同纠纷也层出不穷。

具体案例涉及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劳动报酬等问题,具体案例有……2. 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案例涉及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等方面,2012年的案例中,涉及道路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质量问题等多个方面。

具体案例包括:(1)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案例:道路交通事故一直是侵权责任案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交通事故认定、损害赔偿、责任比例等问题。

(2)关于医疗事故的案例:医疗事故属于特殊的侵权责任案件,涉及医疗事故鉴定、赔偿标准、医疗机构责任等问题。

3. 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案例涉及离婚协议、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2012年的案例中,涵盖了婚姻无效、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等多个问题。

具体案例包括:(1)关于离婚协议的案例:离婚协议是离婚程序中的重要内容,合理的离婚协议对于双方离婚后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具体案例涉及离婚协议的效力、变更、撤销等问题。

(2)关于子女抚养的案例:子女抚养是离婚后的重要问题,涉及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抚养费的确定等问题。

中国农地制度演变及其产权结构:1978-2012

中国农地制度演变及其产权结构:1978-2012
义农 业 经 济 的组成 部 分 ,随着 生 产力 的发展 , 它
பைடு நூலகம்
( 乡) 政府所有的占 3 . 4 %, 而选择国家所有 的却高
达4 9 . O %。陈小君等在 1 0 个省的调查发现 , 对于 农 村土地 所有 者受访 农户 中有 4 1 . 9 1 %选 择 国家 ,
有2 9 . 5 7 %选择村 集 体 ,有 3 . 5 6 %选 择 乡 ( 镇) 集
农地制度演变, 分析农地产权结构。结果表明: 农村改革以来 , 中国农地所有权 归属逐渐由国家 向集体转变, 形成 了集体所有 家庭经营的产权结构。 在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下, 农地所有权 以集
体发 包和农 户承 包的方式派生出农地使用权 ,农地使 用权再进一步派生出农地收益权和处置 权, 农 民土地权 属认 知模 糊 和农 地 产权 残缺 。 [ 关键词 ] 农地制度 产权结构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农 民 土 地所 有 制持 续 的 时 间并 不 长 , 2 0世 纪 5 0
年代兴起 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很快引发 了农村土 地制度 的巨变 , 通过合作 化 、 集体化 和人 民公社
化, 中 国农 村进 入 了公有 制 时代 。在 人 民公社 下 , “ 大 部分 土 地 的所 有权 、宏 观管 理权 与 较 大 比重
产权变迁规律 ,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农地制 度指 明方 向。现代产权理论指明 , 完整 的产权除 了所有权外 , 还包括专有 的使用权 、 自由的转让
的收益权属于 国家 , 不完整 的土地所有权 、 实际
[ 作者简介 ] 江淑斌( 1 9 8 2 一 ) , 男, 汉族, 云南大理人, 管理学博士,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讲师, 研 究方 向: 农业经济理 论 与政策 ; 苏群( 1 9 6 8 一 ) , 女, 汉族 , 宁夏银川人 ,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农村劳动力转移。

全国202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证与律师制度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证与律师制度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证与律师制度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公证机构拒绝公证的法定情形的是______。

A.因当事人的原因致使该公证事项在6个月内不能办结的B.公证书出具前当事人撤回公证申请的C.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或者拒绝补充证明材料的D.因申请公证的自然人死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不能继续办理公证或者继续办理公证已无意义的2、关于律师执业的法律限制,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律师不得跨所执业B.律师执业受地域限制C.公务员可以兼任执业律师D.律师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期间,可以从事诉讼代理业务3、提供法律援助是律师的一项______。

A.权利B.义务C.权力D.志愿行为4、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是______。

A.出生公证B.财产分割公证C.合同公证D.遗嘱公证5、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行政机关委托张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

张律师在诉讼期间向原告和证人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张律师的做法______。

A.合适,因为张律师有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B.合适,因为张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C.不合适,因为张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的同意D.不合适,因为张律师无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的权利6、律师在论辩时不能信口开河、强词夺理,这体现了律师论辩的______。

A.公正性B.严肃性C.法律性D.言辞性7、关于律师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律师进行业务活动的根据只能是当事人的委托B.律师是社会法律工作者C.律师进行业务活动的根据是国家授权D.律师是国家公职人员8、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生效年份是______。

A.1978年B.1987年C.1997年D.2007年9、律师论辩的原则不包括______。

A.依法辩论原则B.依法维权原则C.辩论平等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10、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生效年份是______。

A.1978年B.1987年C.1997年D.2007年11、公证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应当______。

中国法院人数考

中国法院人数考

全体干警人数的 3.7%。——袁春湘:《人民法院工作 30 万人。 年》,载《法制资讯》2008 年第 10 期。依此计算,全国
干警总人数为 309190 人(201870/0.6529)或 308459 人(1
1413/0.037)。
截止 2008 年 4 月,全国共有 3558 个人民法院,其中最高 人民法院 1 个,高级人民法院 32 个(含解放军军事法院
表:1—02 1992 年至 2014 年部分年份全国法院各类工作人员数量
年份
法院总 法官人 人数 数
1993 年
248810 人或 253929 人
1995 280512 168571
1997 判工作 人员数
书记 员人 数
5万 余人
法警人 数
2 万余 人
数据来源
1995 年 3 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所作的《最高 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称“全年共处理违纪违法干警 109 4 人,占法院干警总数的 0.39%“,以此计算得出当年法 院人员总数为 280512 人。 2、1995 年法官法实施前,全国法官中研究生 354 人,仅 占法官总数的 0.21%。——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法 官法>实施十年之回顾与进展》,载《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 与研究》,2006 年第 1 辑。依此推算,全国法官总人数 为 168571 人。
法院改革新思维
第一章 中国法院人数、编制、退休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法院人数考
本节目录: 一、1979 至 1991 年全国法院人员情况 二、1992 年至 2014 年全国法院人员情况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对于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数量,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人 民法院年鉴(1988)》对 1981——1988 年的数据进行了公布, 数据的范围包括审判工作人员的总数、各类人员的构成、不 同级别法院的审判人员数等。此后,又通过《中国法律年鉴 (1991)》、《中国法律年鉴(1992)》分别公布了 1990 年和 1991 年的数据,数据范围包括审判工作人员的总数和各类人 员的构成。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就再也没有系统地公布过全 国法院工作人员的详细统计数据。在这一点上,法院系统没 有检察系统公开透明,检察系统自 1989 年起每年都在《中 国法律年鉴》上公布上一年度全国检察机关机构设置情况和 各类工作人员数量。

中国近30年来诉讼案件数量分析

中国近30年来诉讼案件数量分析

中国近30年来诉讼案件数量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所受理的一审、二审、再审各类案件的数量已经由1978年的61.3万件上升到2009年的746.2万件,增长了11.2倍;其中刑事案件由29.5万件增长到87.2万件,增长1.9倍,民事案件从31.8万件增长到643.6万件,增长19.2倍,行政案件由1987年的6千多件增长到2009年的15.4万件,增长23.7倍。

各类案件中刑事案件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由1978年的48%下降到2009年的11.7%,民事案件的比例越来越大,由51.9%上升到86.2%,行政案件虽然增长很快,但份额很小,由1987年的0.3%上升到2009年的2.1%。

1987年到2009年法院所受理的刑事一审案件从28.9万件增长到76.8万件,其中危害公共安全罪从1.2万件增长到8.7万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从5473件增长到2.5万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由1.1万件增长到18万件,侵犯财产权利罪由14.3万件增长到33.6万件,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由2.2万件增长到13.4万件。

1987年犯罪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侵犯财产权利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2009年顺序基本不变,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比例超过妨害公共管理秩序罪。

年增长率最快的犯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为9.4%,增长率最慢的是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年增长率为2.9%。

1981到2009年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由89万件增长到558万件,增长5.26倍,刑事发案率由每10万人口89.6,上升到419.1,增长3.68倍,其中杀人、伤害、抢劫、强奸四种暴力犯罪由8.4万件增长到50.4万件,增长4.99倍;盗窃、欺诈犯罪由76.3万件增长到377万件,增长3.94倍。

目前,暴力犯罪所占比例为9%,盗窃诈骗犯罪所占比例为67.6%。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审判理念变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审判理念变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审判理念变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刑事审判法律体系经历了许多变革,各种法律法规层出不穷,审判标准、程序以及司法体系不断改善,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认可。

这篇文章将探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刑事审判理念变迁,重点解释新理念对于刑事司法实践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刑事审判法律体系开始逐渐从过去的以打击罪犯为主转变为以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为主。

这一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刑诉法修改1980年,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原来的审判公开、充分听取当事人申辩等要求写进立法文字,进一步规范了刑事审判活动的程序。

2、保障人权1979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自由、人身安全案件的判决规则》。

该规则明确规定在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因案件受到羁押或拘留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保障被羁押人员的各项权利,以保障人权。

3、审判公正为确保审判公正、公平,1983年高法颁布了“关于在刑事案件中认定事实的若干问题”条文,严格规定审判中至少要有两个证人、一份书面证明、一份鉴定证明、一份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等多种证据相互印证才能被认定为真实。

二、刑事审判改革(1993年-2001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司法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司法机关进一步加强了司法独立,开展了更多的司法改革,进一步维护了司法公正、公平的形象和声誉。

1、合议庭制度的建立1995年,中国启动了合议庭制度,这个制度让多个法官一起审理同一案件,以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这个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非常成功,并成为了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2、中央批协的调查1996年,中央批协对徐焱案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让中国的刑事审判得到了全面的改革,建立了“排除非法证据”、“证人证言必须有事实根据”、“不懂法不免法”等重要原则,这些原则都成为了中国刑事审判的基础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