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复习课说课稿

《有理数》复习课说课稿
《有理数》复习课说课稿

《有理数》复习课说课稿

在座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复习课,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第二章《有理数》的复习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理数作为中学阶段的入门章节,非常重视与前面学段的衔接。一方面,数从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初步形成有理数的概念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是小学算术的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有理数的学习为学习实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代数式四则运算工具性内容。准确数和近似数、计算器的使用也是本章的教学内容,它是应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因此有理数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第二章有理数,对有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有理数的知识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

难点确定为: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之美。三、教学方法分析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

练。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2、采用表格形式,将知识点归纳,让学生通过这个表格很容易看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让学生形成以清晰、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3、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变换,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自我发现等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与点拨,在积极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问的方法,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____是本节课深入研究____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1、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检测判断”,学生自主完成,不仅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为了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我设计了五个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运用知识,体验成功: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知识深化,应用提高: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识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归纳小结,形成结构:把“反馈——调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应针对教学目标的层次水平,进行测试,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进行补救,以消除错误的积累,从而有效的控制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概念(定理等)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定义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____环节。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7)当堂检测对比反馈

(8)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谢谢.

2、作业设计

课外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体现分层思想,通过作业,内化知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遗漏与不足。

3、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学生画图、探究,使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来探索新问题.

教学后记:

全章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注意了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既加强基础,又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第二,既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

本节课是有理数全章的复习课,所以教学中抓住了有理数的概念和理数的运算这两个主要内容,这是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也是复习的重点。此外,还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熟练地利用数轴来解题,以提高他们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阅读教材中的“全章小结”,给关键性词语打上横线。

二、讲授新课:

1.利用数轴患讲有理数有关概念

本章从引入负数开始,与小学学习的数一起纳入有理数范畴,我们学习的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数轴上看,小学学习的数都在原点右边(含原点),引入负数以后,数轴的左边就有了实际意义,原点所表示的0也不再是最小的数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左向右越来越大,A点所表示的数小于B点所表示的数,而D点所表示的数在四个数中最大。我们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AO>BO>CO,这个距离就是我们说的绝对值。由AO>BO>CO可知,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其数值反而越小。由上图中还可以知道CO=DO,即C、D两点到原点距离相等,即C、D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又它们在原点两侧,那么这两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数。利用数轴,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许多题目。

2.例1:(1)求出大于―6而小于6的所有整数;(2)求出适合2<<5的所有整数;

(3)试求方程=6,=6的解;(4)试求<3的解

解:(1)大于―6而小于6的所有整数,在数轴上表示±6之间的整数点,如图,显然有,±5,±4,±3,±2,±1,0。

(2)2<<5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在原点左侧,到原点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5,―4;在原点右侧距离原点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4,5。所以,适合2<<5的整数有±3,±4。 (3) =6表示到原点距离有5个单位的数,显然原点左、右侧各有一个,分别是―6和6。所以=6的解是x=6或x=―6。同样=6表示2x到原点的距离是6个单位,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是6和―6。所以2x=6或2x=―6,解这两个简易方程得x=3或x=―3。

(4) <3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距离小于3个单位的所有点的集合。很显然―3与3之间的任何一点到原点距离都小于3个单位。所以―3<x<3。

例2:计算:

+13+22;(2)―12+(―22);(3)―15―29;(4)―21―(―14);(5)―11×8;(6)(―27)(―23);(7)―64÷4;(8)(―54)÷(―27);

(9)(―)3;(10)―()2;

(11)―(―1)2012;(12)―3×32;(13)―(3×3)2;(14)(―3)3+32

(15)[4()2÷2(―)]÷[(―)2+(―)3+(―)+1]

3.课堂练习:(1)填空:

①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和是_____;②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商是_____;(0除外)

③____的绝对值与它本身互为相反数;④____的平方与它的立方互为相反数;

⑤____与它绝对值的差为0;⑥____的倒数与它的平方相等;

⑦____的倒数等于它本身;⑧____的平方是4,_____的绝对值是4;

⑨如果―a>a,则a是_____;如果=―a3,则a是______;如果,那么a是_____;如果=―a,那么a是_____;

(2)用“>”、“<”或“=”填空:当a<0,b<0,c<0,d<0时:

①____0;②____0;③_____0;④____0;⑤____0;

⑥____0;⑦____0;⑧____0;

a>b时,⑨a>0,b>0,则;a<0,b<0,则。

2.课堂练习:课本:P81―83:2,15,17。

三、课堂小结:注意负数的出现而带来的问题。①符号问题;②漏“―”问题;③计算正确性。

七年级上《有理数》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G F E D C B A 七年级上《有理数》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全卷总分150分)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数轴上的两个点A 、B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那么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b<—a<—by ,则x +y 的值为( ) A . 8 B . 2 C . -8或-2 D . 8或2 11.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约为640万平方公里,64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64010? B. 56410? C. 66410?. D. 6410?7. 12. 京九铁路的全长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数为2.5×106m ,则它精确到( ) A. 万位 B. 十万位 C. 百万位 D. 千位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已知a 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b 是最小正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c+a+b= . 2. 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2,若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3个单位,则点B 表示的数为 . 3. 如图所示,数轴上标出了7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已知点A 表示-4,点G 表示8. (1)点B 表示的有理数是 ;表示原点的是点 . (2)图中的数轴上另有点M 到点A ,点G 距离之和为13,则这样的点M 表示的有理数是 . 4.-???? ?? -23的相反数是 . 5. 如果x 2=9,那么x 3= . 6. 如果2-=-x ,则x = . 7. 化简:|π-4|+|3-π|= . 8. 绝对值小于2.5的所有非负整数的和为 ,积为 . 9. 使25++-x x 值最小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有 . 10. 若 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a +b )10 -(cd ) 10 = . 11.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3=x ,则式子2(a +b )-(-cd )2016+x 的值为 . 12. 已知()0422 =-++y x ,求x y 的值为 . 13. 近似数2.40×104精确到 位,它的有效数字是 . 14. 观察下列算式发现规律:71=7,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72017的个位数字是 . 15. 观察等式:1+3=4=22,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 猜想:(1)1+3+5+7…+99 = ; (2) 1+3+5+7+…+(2n -1)= .(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其中n =1,2,3,……). 16. 一跳蚤在一直线上从O 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 0 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 【说课稿】 有理数

《有理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②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③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 二、教学分析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分类,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成有理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程序 (一)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家里都见过存折吧,使用存折有什么好处呢?老师也开了个存折,谁知道“880.00元”,“-2,000.00元”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呢?“-”读做负号. 存入、支出意义相反,因此称存入880.00元,支出2,000.00元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果去掉存折中的“-”号,会出现什么后果?都表示存入,因此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无法区分量的相反意义. 怎么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把表示“存入”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 1

1.有理数

一、正负数与有理数的分类 1)有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注: ①小学学过的π不是有理数. ②“四非”:非负数,非负整数,非正数,非正整数.(不要丢掉“0”).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④对于正负数的理解不能简单理解为带“+”号的数就是正数,带“-”号的数就是负数,3+里的“+”可以省略.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却不含正负号. 二、数轴、相反数、倒数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①数轴是条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 ②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a.单位长度和长度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所取度量单位的长度,后者指所取度量 单位的名称,即单位长度是一条人为规定的代表“1”的线段,这条线段可长可短,按实 际情况来规定,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一旦确定,则不能再改变. b.学会正确的画数轴,常见的错误:没有方向,没有原点,单位长度不统一等. ③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 a.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b.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 c.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d.注意:数轴上的点不都代表有理数,如π.

2)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相反数和为零. ① 3的相反数是3-,0的相反数还是0. ② 字母也可以表示相反数,若0a b +=,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反之也成立. ③一个正数前面不管有多少个“+”号,都可以全部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偶数个“-”号,也可以把“-”号全部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后只保留一个“-”号,既“奇负偶正”. 3)① 倒数:若1ab =,则称a 与b 互为倒数;反之,若a 与b 互为倒数,则1ab =. 注:a.0没有倒数;b.求带分数的倒数时要先将其变成假分数,然后再求倒数. ② 负倒数:若a 与b 的乘积是1-,则称a 与b 互为负倒数;反之,若a 与b 互为负倒数,则 1.ab =- 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数轴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右侧的数永远大于它左侧的数.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绝对值的意义及其化简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①a 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② a b -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 、b 对应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3)绝对值的性质:①() ()() 0000a a a a a a >??==??-??=?-≤?? 4)绝对值其他的重要性质: ① 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这个数,也不小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a ≥且a a ≥- 若a b =,则a b =或a b =-. ②(), 0a a a b a b b b b ?=?=≠.

有理数乘除运算拔高题

有理数乘除运算拔高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两个正数中大的倒数反而小; ②两个负数中大的倒数反而小; ③两个有理数中大的倒数反而小; ④两个符号相同的有理数中大的倒数反而小. A.①②④ B. ① C. ①②③ D. ①④ 2.正整数x、y满足(2x?5)(2y?5)=25,则x+y等于() A. 18或10 B. 18 C. 10 D. 26 3.如果|ab|=ab,则有( ). A.a,b同号 B.a,b异号

答案 1.A 考点:倒数。解析:解:本题采用特殊值法求解:①中,取两正数3和7,满足两个正数中大的倒数反而小,所以①正确;给②中赋-2和-5,满足两个负数中大的倒数反而小,所以②也正确; 给③中赋3和-2,结果两个有理数中大的倒数反而大,所以③不正确; 给④中赋6和1,则满足两个符号相同的有理数中大的倒数反而小,所以④正确. 2.A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 解答: ∵xy 是正整数, ∴(2x ?5)、(2y ?5)均为整数, ∵25=1×25,或25=5×5, ∴存在两种情况:①2x ?5=1,2y ?5=25,解得:x =3,y =15,; ②2x ?5=2y ?5=5,解得:x =y =5;∴x +y =18或10,故选A. 3.D |ab|=ab ,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可知,ab 不小于0.即ab 同号或ab=0, 4.B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 分析: 由数轴可得a 、b 、c 满足a <-1<0<b <1<c , A 、abc <0,故A 错误; B 、b-c <0,a <0,则a(b-c)>0,故B 正确; C 、a+b <0,c >0,则(a+b)c <0,故C 错误; D 、a-c <0,b >0,则(a-c)b <0,故D 错误. 故选B. 5. D 因为abcd<0,所以a,b,c,d 为一正三负或三正一负 因为a+b=0,所以a,b 为一正一负 因为c+d>0,所以a,b,c 为三正一负。 6.考点: 倒数,相反数 分析: 根据相反数和倒数的定义解答. 解答: 43-的倒数是34-;34-的相反数是34.故答案为3 4 7.B 考点: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

2016最新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常考题型总结和B卷必考题型

有理数及其运算常考题型 题型一:求距离及到定点距离一定的点 公式:a 与点b 的距离为│a-b │ 1、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多少? 2、-3与其相反数的距离是多少? 3、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3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 4、已知数轴上表示-2和-101的两个点分别为A ,B ,那么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5、数轴上与2-这个点的距离等于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题型二:判断大小(数轴和特值法) 1、若01a b <<<且1a b +=,下面的几个关系.①02>+b a ;②b b a <+2 ;③2b>1;④2a>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若m >0,n <0,n >m ,用“<”号连接m ,n ,n ,-m 。 3、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有理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0 B .a -b>0 C .a +b>0 D .|a |-|b |>0 4、若m >0,n <0,n >m ,用“<”号连接m ,n ,-n ,-m 。 5、若0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1 人教版〔优秀篇〕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本次说课我共分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分析和几点思考四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而确定重难点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而确定的。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理数培优与拔高(含规范标准答案)

一、简答题 1、已知:与互为相反数,解关于的方程 2、在数1,2,3,…,50前添“+”或“-”,并求它们的和,所得结果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请列出算式解答。 3、图1是由若干个小圆圈堆成的一个形如正三角形的图案,最上面一层有一个圆圈,以下各层均比上一层多一个圆圈,一共堆了层.将图1倒置后与原图1拼成图2的形状,这样我们可以算出图1中所有圆圈的个数为 . 如果图1中的圆圈共有12层,(1)我们自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3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正整数,则最底层最左边这个圆圈中的数是;(2)我们自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4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整数,,,,求图4中所有圆圈中各数的绝对值之和. 4、32-12=8×1 52-32=8×2 72-52=8×3 92-72=8×4 ……

观察上面的一系列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并用这个规律计算20012-19992的值. 5、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且 (1)求与的值; (2)化简 6、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化简 二、选择题 7、将正偶数按图排成5列: 根据上面的排列规律,则2 008应在() A.第250行,第1列 B.第250行,第5列 C.第251行,第1列 D.第251行,第5列 三、计算题 8、用简便方法计算:

9、如果有理数a,b满足ab-2+(1-b)2=0,试求+…+的值。 10、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1、2、3、4、5、6、7、8、9,在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二进制,只要两个数码:0和1,如二进制中 等于十进制的数6,等于十进制的数53.那么二进制中的数101011等于十进制中的哪个数? 四、填空题 11、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的值为48,我们发现第一次得到的结果为24,第2 次得到的结果为12,……,请你探索第2009次得到的结果为。 12、我们知道,,,,,……那么:=___________. 利用上面规律解答下面问题: 算一算:=___________. 13、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为。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李正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第一课时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我在设计中力求“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接下来我将对本节课的设计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⑴、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

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我将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活动,不断创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结论。教给学生多观察、勤动手、大胆猜、肯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与发展,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巴衣老爷说:你能每天给我10元钱,一共给我20年吗?阿凡提说:尊敬的巴衣老爷,如果你能第一天给我1毛钱,第二天给我2毛钱,第三天给我4毛钱,以此类推,每一天给的都是前一天的2倍,一直给20天,那我就答应你的要求!巴衣老爷眼珠子一转说:那好吧!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阿凡提和巴衣老爷谁得到的钱多?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

(完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拔高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拔高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设a 是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的值为( ) A.-1 B.0 C.1 D.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负数相减,等于绝对值相减; B.两个负数的差一定大于零 C.负数减去正数,等于两个负数相加; D.正数减去负数,等于两个正数相减 3、计算: 12345678910 0.10.20.30.40.50.60.70.80.9 -+-+-+-+-++++++++的结果为( ) A.91 B.911 C.91- D.91 1- 4、若三个不等的有理数的代数和为0,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3个加数全为0 B.最少有2个加数是负数 C.至少有1个加数是负数 D.最少有2个加数是正数 5、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如果 那么a 、b 都为零 (B )如果 ,那么a 、b 不都为零 (C )如果 ,那么a 、b 都为零 (D )如果 ,那么a 、b 均不为零 6、若23(2)0m n -++=,则2m n +的值为( ) A .4- B .1- C .0 D .4 7、绝对值大于 1 小于 4 的整数的和是( ) A 、0 B 、5 C 、-5 D 、10 8、a,b 互为相反数,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为( ) A.a 2与b 2 B. a 3与b 3 C. a 2n 与b 2n (n 为正整数) D. a 2n+1与b 2n+1(n 为正整数) 9、若a 2003·(-b)2004<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0,b>0 B.a<0,b>0 C.a<0,b<0 D.a<0,b ≠0。 10、 2008年5月5日,奥运火炬手携带着象征“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圣火火种,离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向山顶攀登.他们在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C 的低温和缺氧的情况下,于5月8日9时17分,成功登上海拔8844.43米的地球最高点.而此时“珠峰大本营”的温度为-4°C ,峰顶的温度为(结果保留整数) ( ) A .-26°C B .-22°C C .-18°C D .22°C

鲁教版有理数说课稿

鲁教版有理数说课稿 一、说新的课程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 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 据这一目标,鲁教版新课标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先学习《有理数》 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 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 探索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能仅仅是“教教材”。通过对课本的反复阅读,我萌发 了一个大胆地设想,那就是:改变原有编排,整合学习内容。教材的第一课时仅仅是利用“温度”这一个情境来初步地认识负数,第二课时才进一步揭示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扩充 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而我的设想是将这两部分有机融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让 学生在第一节课就与负数来一次“亲密接触”,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 环境。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认真的推敲与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 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 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通过对 三维目标的制定,我力求抓住本课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学有所成;力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悟。 三、说教学要点 根据对学生“学情”的调查与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导向,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及关键。 一、教学重点:感悟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教学难点:感悟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

8 -4 G F E D C B 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第1章 有理数 拔高及易错题精选 (全卷总分150分)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数轴上的两个点A 、B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那么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b<—a<—by ,则x +y 的值为( ) A . 8 B . 2 C . -8或-2 D . 8或2 11.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约为640万平方公里,64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64010? B. 56410? C. 66410?. D. 6410?7. 12. 京九铁路的全长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数为×106m ,则它精确到( ) A. 万位 B. 十万位 C. 百万位 D. 千位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已知a 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b 是最小正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c+a+b= . 2. 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2,若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3个单位,则点B 表示的数为 . 3. 如图所示,数轴上标出了7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已知点A 表示-4,点G 表示8. (1)点B 表示的有理数是 ;表示原点的是点 . (2)图中的数轴上另有点M 到点A ,点G 距离之和为13,则这样的点M 表示的有理数是 . 4.-???? ?? -23的相反数是 . 5. 如果x 2=9,那么x 3= . 6. 如果2-=-x ,则x = . 7. 化简:|π-4|+|3-π|= . 8. 绝对值小于的所有非负整数的和为 ,积为 . 9. 使25++-x x 值最小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有 . 10. 若 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a +b )10 -(cd ) 10 = . 11.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3=x ,则式子2(a +b )-(-cd )2016+x 的值为 . 12. 已知()0422 =-++y x ,求x y 的值为 . 13. 近似数×104精确到 位,它的有效数字是 . 14. 观察下列算式发现规律:71=7,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72017的个位数字是 . 15. 观察等式:1+3=4=22,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 猜想:(1)1+3+5+7…+99 = ; (2) 1+3+5+7+…+(2n -1)= .(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其中n =1,2,3,……). 16. 一跳蚤在一直线上从O 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常考题型精编练习

有理数常考题型 1.3的相反数是 ,-2的绝对值是 . 2.数轴上到2所表示的点距离为3个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 3. 已知(+=0,则= . 4. 某校共有m 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占51%,则该校有 名女生. 5.我们知道:式子|x -3|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x 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 则式子|x -2|+|x +1|的最小值为 . 6.有如下一串数:2,5,10,17,26,?,50.仔细观察后回答:缺少的数?是 . 7.在有理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补充定义新运算“⊕”如下:当a ≥b 时,a ⊕b =b 2; 当a <b 时,a ⊕b =a .则当x =2时,(1⊕x )-(3⊕x )的值为 .(注:“·”和“-”仍为有理数运算中的乘号和减号) 8. 在迎新春活动中,甲、乙、丙、丁围成一圈依序报数,规定:①甲、乙、丙、丁首次报的数依次为1、2、3、4,接着甲报5、乙报6……按此规律,后一位同学报的数比前一位同学报的数大1,当报的数是50时,报数结束;②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在这个活动中,甲同学需要拍手的次数为 . 9.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10.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大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拧不紧的水 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毫升。小明同学在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小明离开4小时后水龙头滴了( )毫升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1.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八条射线OA 、OB 、OC 、OD 、OE 、OF 、OG 、OH ,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上数字1、2、3、4、5、6、7、8、9,….按此规 律,数2010在射线 ( ) 2)2-x 1+y y x a b a b a +-0b a 05.0

有理数课程说课稿

有理数课程说课稿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学教案-有理数说课稿初稿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方法: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四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负数; 二、联系对比突出重点; 三、课堂练习及时反馈; 四、总结提高渗透德育 在引入部分我通过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原始社会从打猎记数开始首先出现自然数经过漫长岁月人们用数0表示没有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丈量土地进行分配时又用小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使同学们感到数的第一次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随之提问:同学们小学都学过些数 为了给下节课讲述有理数概念及分类作好铺垫我把学生们答出的数归类为整数和分数 那么小学学过的这些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呢 为了体现负数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我选择了三个学生较熟悉的例子用计算机显示动画效果采取形象化教学 (计算机)比如零上5°C它比0°C高5°C可记作5°C而零下5°C比0°C低5°C表示呢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怎样表示二者的海拔高度又如向东走3米与向

经典七年级《有理数》提高类型难题

16、a 是有理数,代数式112++a 的最小值是( ) (A) 1 (B) 2 (C) 3 (D) 4 17、a 是有理数,则 11 2000 a +的值不能是( ). (A)1 (B)-1 (C)0 (D)-2000 18、若a = 1999 1998,b =20001999,c =20012000 则下列不等关系i 中正确的是( ) A. a <b <c B. a <c <b C. b <c <a D. c <b <a 22、如果 1=+ + c c b b a a ,则 abc abc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不确定 二、填空题 29、若︱x -3︱+︱y +2︱=0,则x +y 的值为_____________. 30、(茂名)有一个运算程序,可以使:a ⊕b = n (n 为常数)时,得 (a +1)⊕b = n +1, a ⊕(b +1)= n -2。 现在已知1⊕1 = 2,那么2008⊕2008 = 31、若00xy z ><,,那么xyz ______. 34、若,,,,,a b c d e f 是六个有理数,且11111 ,,,,23456 a b c d e b c d e f =-==-==-,则_______.f a = 36、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54-与4 3- (2)54+-与54+- (3)25与52 (4)232?与2 )32(? 37、(1) 111117(113)(2)92844 ?-+?- (2) 419932(4)(1416)4 1313 ??--?-÷-??? ? (3)、 2004 23)1()2(161)1()21()21(-÷-???? ???--÷-- (4) 100()()222 ---÷3 )2(32-+?? ? ??- ÷

word初一有理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良心出品必属

第页(共23页) 1 初一有理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 知识点 1、 正数和负数 (1)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 、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 有理数 (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如:-(-2)=4,这个时 候的a=-2。二不是有理数; ⑶自然数二0和正整数;a > 0 a 是正数; a v 0 a 是负数;a >0= a 是正数或0 是非负数; a < 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 3、数轴【重点】 (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2-10123 ①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②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 向; ③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 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2)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三选 (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 母在上。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 有理数。 (4) 、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 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 位长度。 4、相反数 正有理数丿 '正整数 正分数 '正整数 整数2零 有理数的分类:①有理数2零 ②有理数 负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分数』

有理数说课稿

《有理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②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③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 二、说学生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及运算;对负数的概念有所了解,知道正数、负数和零的区别。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通过对温度计的认识活动,学习了用负数解决一些简单的比较大小的问题。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程度参差不齐,结合实际正确的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建立有理数的概念是学习的重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是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第三环节:实际应用,巩固提高,第四环节:合作交流,能力提升,第五环节: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一 小学我们学过正、负数吗?你能举一个正、负数的例子吗? 本章将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负数,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并利用有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有关正、负数的知识,温故引入,为本章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二 问题: 答对答错不回答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是来自洪洞县有理数的加法大槐树一中的数学教师,我叫fwsir,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第一节。 我们知道有理数是整个代数的基础,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又是初中数学的基本运算,因此可以说有理数这一章,是整个初等数学的奠基石,它所隐含的丰富的内容反映了中学阶段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分析;三、学法指导;四、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我将谈一下几点: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初中华师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掌握了算术运算,而前边的学习又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立在小学运算的基础之上的,又与小学加法运算有很大的区别,如小学的加法运算不需要确定符号运算单一,而有理数的加法不但要计算绝对值的大小而且还要确定结果的符号,由算术到代数式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新的转折点。而有理数的加法又是有理数运算的主要内容是初等数学

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学习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数学及其他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及作用。 (二)、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共分2课时,这是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讲授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归纳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区别有理数的和与小学运算的和的不同,并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则的基础上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目标: 倡导有理数的加法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的全过程。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培养能力为宗旨。从教材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学思维为出发点。我设计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则的基础上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能力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借助数轴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绝对值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的加减运算,体现化归的思想,以及适度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等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按照启发式教学原则用发现法和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究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经典《有理数》总复习_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七年级上《有理数》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全卷总分 150 分)姓名得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如图,数轴上的两个点 A、B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a、b,那么 a,b,—a,—b 的大小关系是() B0A A. b<—a<—by ,则 x+y 的值 为() A. 8 B. 2 C. -8 或-2 D. 8 或 2 11.我国西部地区面积约为 640 万平方公里,640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40104 B. 64105 C. 6.4106 D. 6.4107 12. 京九铁路的全长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数为×106m,则它精确到()

必考点 有理数运算涉及的18个必考点全梳理

专题1.2 有理数的运算章末重难点题型

考点1 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辨析 解决此类问题理解有理数加减法法则是关键, 有理数的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例题1若a、b为有理数,a与b的差为正数,且a与b两数均不为0,那么() A.被减数a为正数,减数b为负数 B.a与b均为正数,且被减数a大于减数b C.a与b两数均为负数,且减数b的绝对值大 D.以上答案都可能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判断即可. 【解析】若a、b为有理数,a与b的差为正数,且a与b两数均不为0,那么被减数a为正数,减数b为负数或a与b均为正数,且被减数a大于减数b或a与b两数均为负数,且减数b的绝对值大, 故选:D. 【小结】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减法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A.一定都是负数 B.一个为零,另一个为负数 C.一正一负 D.至少有一个为负数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定即可. 【解析】由有理数的加法可得, 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①都是负数,②负数的绝对值大, 所以至少有一个为负数. 故选:D.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变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②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③两个相反数相减得零;④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大;⑤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⑥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A.2个B.3个C.4个D.5个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析】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故①错误; ②0减去一个数,得到的是这个数的相反数,故②错误; ③由于两个数的相反数相加得0,故③错误; ④在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有可能比减数和差小,例如﹣3﹣(﹣1)=﹣2,故④正确; ⑤由于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所以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了一个正数,故差一定大于被减数,故⑤正确; ⑥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故⑥错误. 综上正确的是④⑤正确.故选:A. 【小结】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是基础题,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②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③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加数;④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0. A.1B.2C.3D.4 【分析】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0;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逐一分析判定即可. 【解析】①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是错误的,例如﹣3+5=2; ②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是错误的,例如﹣3+2=﹣1; ③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加数是正确的,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④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0是正确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0. 所以正确的有③④.故选:B. 【小结】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注意灵活运用法则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