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审题指导
2020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条信息”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0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条信息”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2020北京,24,50分)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
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
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①[写作指导] 材料解读作文材料分为三个部分:a.背景——“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其中关键词“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完成全球组网部署”,分别涉及自主研发、独立运行方式和全球组网部署三个角度。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功用:“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所以才能够组成一张“天网”,发挥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可服务全球”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用,将服务视野扩展到全世界,为全人类服务。
c.写作切入口:“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则材料来自当今新闻热点,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社会动态,理性看待社会热点,深刻解读时事,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思考自我价值和作用,认知自我与社会、世界的关系。
审题与立意审题:a.“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离不开每一颗卫星,每一颗卫星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贡献自己的功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都不可或缺。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致版)
参考立意:
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第二类多个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在一则材料中出现多 类人物,他们的观点、行为等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
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第四步,探究深意。从以上三步,故事,关键,因果都已经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 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 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 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 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 也很可爱啊!”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 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 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 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 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 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 影响。
2020年高考模拟热点材料作文审题点拨
2020年高考模拟热点材料作文审题点拨近年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省卷,高考作文试题的命制大都会不约而同地围绕一条主线,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等。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则重点突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称“核心素养”),如:全国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扣合“核心素养”的“劳动意识”“社会责任”;全国卷的“青年有为,强国有我”扣合“核心素养”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全国卷的“毕业前最后一课”扣合“核心素养”的“人文情怀”“友善宽和”;北京卷的“韧性”和“2019的色彩”分别扣合“核心素养”的“健全人格”“国家认同”;天津卷的“名人名言”扣合“核心素养”的“健全人格”“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上海卷的“中国味”扣合“核心素养”的“审美情趣”“国家认同”;浙江卷的“如何对待‘读者”扣合“核心素养”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等。
可以预想,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仍将继续围绕“核心素养”这一“核心”,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品质,进一步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在此,紧紧围繞“核心素养”这条主线,特拟制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试题,并作简要的审题点拨指导,以期引导考生明确方向,紧扣热点,精准备考,提高复课效率和精准度。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来,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在解读语文教材变化时强调,新教材专治“不读书”,“考试倒逼你读书”,“在语文教材编排中下猛药”,“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针对这些言论,有人认为“毫无人文关怀”,有人讽刺“读读读”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考考考”;还有人觉得,新课改不是在给学生减负,而是在“增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点拨:这个作文材料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属于叙述性文字,主要引用了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在解读语文教材变化时强调的几种观点或做法;第二层是议论性文字,主要列举了针对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言论的三种不同看法,表现了人们对统编语文教材改革的不理解。
2020高考作文热点押题 我和我的祖国,审题立意附经典范文
七十年前,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新中国的晴空之上,那激动人心的澎湃时刻、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高呼,至今给予中华儿女以拼搏的动力。
七十载艰难曲折,七十载波澜壮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辍前行,使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让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持续增强。
七十载光阴,承载着难以磨灭的民族记忆,引领中华民族迈进了新时代,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开启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经历了载入史册的重大社会转折,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走好新征程需牢记历史、总结经验,时刻聆听新中国成立的嘹亮鼓号,筑牢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以亮眼的“成绩单”向伟大祖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试题展望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从上世纪50年代的粮票、大锅饭到如今提倡绿色健康食品;从1952年铁路营业里程仅2.29万公里到“地铁覆盖全城、高铁联通全国、专车随叫随到、快递次日可达”;从1949年80%的文盲率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从技术薄弱、科技工业水平低下到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国七十周年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中学生,读完材料,你有怎样具体的认识和感悟?请根据材料含意,以“我眼中的美好”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1.角色限制。
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审题指导和下水作文三篇
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审题指导和下水作文三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
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
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山东卷将作文背景放置于全民关注的疫情下。
题目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但材料表述思路清晰,用语通俗,考生平常在疫情相关的主题作文上有很多训练,所以作文整体难度不大。
作文材料分多个部分。
第一段交代国家和人民面对疫情的态度与行动,提供了一个相对宏大的背景。
第二段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表现“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是每个考生相对熟悉的真实情境。
第三段从六个抗疫群体的角度,表现“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和第二部分想成对比、矛盾的思辨性。
考生不能单一地讴歌、赞美,而应该对防疫抗疫,有更深入、全面的介入,有更理性、辩证的认识。
题目的写作任务部分,表述简明,指令明确。
“请综合以上材料”,是告诉考生们要有整体思维,综合阅读以上几段材料,读懂材料的内涵,找到其关联性。
“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限定了考生的写作核心,只要扣住“疫情中”这个特定时间段,扣住“距离”与“联系”这两个关键词,围绕二者关系,比如从“距离不能阻隔联系”“空间举例变大,彼此联系变紧”这样的立意进行辩证分析,就是切合作文要求的。
2020新高考Ⅱ卷作文“带你走近”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0新高考Ⅱ卷作文“带你走近”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2020新高考Ⅱ,2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
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
请以“带你走近”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该题创设情境,定向引导,聚焦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综合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作文题由材料、引导语、写作要求构成。
(1)材料分为两个层次:①前两句引出写作对象“地名”;②第三句对“地名”进行拓展与升华,引导考生从地名联想到其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从地名升华到某种记忆与情感、特殊意义。
这既启发考生写作时思考如何就题目拓展思路,也暗示了命题者的情感与价值导向,隐含其保护传统地名的愿望。
因此,考生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地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文化、历史视角看待地名,看到其深刻影响,增强忧患意识、传承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坚持文化自信,增强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奋斗的使命感。
(2)引导语创设了真实情境,明确了写作任务。
以电视台特邀主持人身份客串《中华地名》栏目,写一篇与地名相关的主持词,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当代文化参与”的任务要求。
考生在行文中应明确以下任务:①写作身份:电视台主持人。
向观众介绍、剖析某一个地名时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体现主持人对地名的思考以及与观众的交流、分享。
②文体要求:主持词。
主持词一般由开场白、中间部分与结束语组成,语言要求温婉、亲切且值得回味。
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审题详解、写作指导、8篇范文
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审题详解、写作指导和8篇范文【原题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任务】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评分细则【极认真勾画阅读】一、关于审题(一)文体要求1.符合文体格式的判断(1)写错文体要下降一等给分(扣6分),主要指演讲稿写成了书信,书信写成了非书信。
(2)格式不全要扣分(扣2分)。
主要指书信(须有称谓、落款、年月日),演讲稿、观后感无特殊格式要求。
2.表达方式要求表达方式无特殊要求。
(二)内容要求1.主题要求各种选题须分别符合以下主题(1)民族危亡,青年当勇立反帝反封建的潮头。
(2)万象更新,青年当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3)春回大地,青年当积极汇入改革开放的洪流。
(4)新时代,青年当逐民族复兴之梦,为强国奋斗。
(5)民族复兴,青年当致敬前辈,接续奋斗。
2.情景要求(1)作者身份要求:青年学生当事人身份(2)作品对象要求:受众有针对性(3)时代背景要求:符合年代、事件背景二、关于评分原则先定等,后给分。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
下面是整理的多维审题,欢迎大家参考!【多维审题】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住一处就写,结果往往偏离题意,审题有一定的方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有: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具体步骤分两步:1. 抓核:每个语段甚至每个语句都有一个中心,即核。
提炼中心首先要确认语句的中心,这是关键。
2. 分层:划分语句层次,提炼各层要点,根据要点确定中心即可。
例:(1)大树上住着天鹅一家,有几根细藤正沿着大树向上生长。
老天鹅发现后,要孩子们赶快砍掉藤蔓,被孩子们拒绝了。
几年之后,藤蔓长粗了,也长高了,一个猎人便顺着藤蔓爬上了大树,并在天鹅的落脚处放了套子,结果天鹅一家都成了猎人的俘虏。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自行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则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交代背景材料,第二句叙述老天鹅和小天鹅对藤蔓的不同态度,第三句话交代结果:天鹅一家成了猎人的俘虏;三句话三层意思,层次清晰;天鹅一家之所以被猎人俘虏,原因就在于小天鹅没有听从老天鹅的建议,一意孤行,终酿惨祸;据此可以立意: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③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④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写作指导审题立意素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写作指导: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审题是指通过对文章题目、材料等诸多要素的审察、辨析、思考来准确把握题意指向和题意范围,再选用适合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并据此立意构思。
作文的审题,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
审题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可见其重要性。
而文以意为主,因此审题与立意又密不可分。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思想的深度。
立意的正误高下,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立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高考语文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就有“符合题意”的要求。
“符合题意”就是要求考生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试题中各个部分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内涵,分清优劣、是非。
从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些立意高远、深刻、新颖的文章往往受到青睐。
高考阅卷老师往往会从以下角度来判断一篇文章在审题立意方面是否准确:(1)看标题。
这是阅卷老师判断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
因此,考生拟写作文标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如优秀作文《青春万岁》,标题醒目亮丽,将“青春与不朽”的作文材料嵌入其中,切题有力,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好感油然而生。
(2)看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也是阅卷老师寻找作文观点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头最好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如优秀作文《心之所安,一路风景》的开头就用“孙中山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将心灵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全身力量执着向前,才能成就一路绮丽的风景”提出论点,结尾用“心之所安,一路风景”回应论点。
(3)看题记或小标题。
题记往往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起到导引全文的作用。
2020年全国卷作文审题指导及范文
2020年全国卷作文审题指导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2020高考作文似乎全国一卷作文有点“另类”,给了一段历史材料,要求在班级读书会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为什么今年的全国一卷会“穿越”,其实这不是全国一卷第一次穿越,2019年全国一卷小说《理水》就曾经巧借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折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时代主题,所以今年的作文出现春秋时期齐国霸业成功的探讨也不是偶然。
其实是让我们在品评历史中关照现实,思考我们时代的发展的动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精神,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春秋时期,齐襄公被杀,齐国可谓是内忧外患,但即位的公子小白,却在危急存亡之秋,完美的交出一一份齐国崛起的答卷,说给材料,让学生思考对哪个感触最深,其实是在思考齐国完成答卷的三个方面因素,你最认可,赞许哪一个。
我们看第一个人,齐桓公,他的身份是君主,是齐国的掌舵者,在齐国崛起的考试中,它是如何作答的呢?从材料中我们看,他“装死逃脱”,说明他是一个机智的人,懂得隐忍。
即位为君后他能重用差点射杀自己的管仲,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不计前嫌的人。
第二个人,管仲,他本是公子纠的辅臣,原本人生错位,但当历史给了他机会后,他却能很好把握机会,辅佐齐桓公就合诸侯,说明硬核的人生是需要实力的,鲍叔牙之所以举荐管仲,齐桓公愿意摒弃前嫌,重用管仲,也是因为他掌握了强国的核心技术。
2020高考热点作文模拟试题及审题立意思路点拨
2020高考热点作文模拟试题及审题立意思路点拨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1世纪迎来了“20年代”。
2020年,注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是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30周年……这一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年,中国要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中国健儿要出征东京奥运会,中国要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这一年,中国将有多条高铁开通,5G网络将覆盖所有地级市;这一年,中国走进“空间站”时代,北斗导航覆盖全球……一系列国家大事和民生关切,让2020年备受期待。
作为一位新中国的公民,你对新中国走过的历程、取得的成就有何感想?你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国运的昌隆有何憧憬?你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何认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明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
【思路点拨】新中国走过70年,我们经历了风雨坎坷,我们赢得了发展提升。
回首往昔,我们不仅仅是欣慰,更有经验教训值得记取;展望未来,我们不仅仅是豪迈,更有困难和硬仗等着我们。
所以,写这篇作文,既要看到我们的发展和成就,亦要想到我们的挫折困难。
我们在艰难困苦中求得发展,我们在发展中亦会面临坎坷困难,但发展壮大会是我们的常态!构思立意,以下三个方面值得考虑。
一是摸索和探求让我们打造出加速度的发展。
我们走的是一条全新的道路,我们干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所以我们会走弯路,会有挫折,但我们一直在摸索,在进步,且以让世人震惊的“中国速度”前行!二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必须意识到我们任务的繁重和责任的重大。
2020年,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繁重的任务,肩负着涉及国计民生的巨大责任。
所以,我们不能沉醉于以往的成绩,更需要砥砺前行!三是每一个青年学子要明确必须担负的职责。
强化审题意识,突显“三元”思辨——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写作指导
强化审题意识,突显“三元”思辨——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写作指导【原题呈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读】对生命本体的观照,并站在考生的立场审视人生,让他们思考一些和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天津高考作文的主色调。
2020年的高考作文依然延续去年的命题模式和考查主题,只是与去年关注“二元”主体不同,今年则拓展为对“三元”主体的关注,即引导考生在更大的视野和空间里去审视自我,思考自我和他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适应调和、共生发展的问题。
话题材料设置的语言情境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句话明确主体是“每个人”。
作为社会关系网中的组成部分,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自我人生定位的标准就不一样。
不过,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生命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时,既有短期目标,也有中期目标,还有长期目标;既有现实目标,也有未来目标。
不论形式怎样,内容如何,它们都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二句则从自我的视角移向家庭与社会,从家庭和社会对个人投注期许的角度谈论个人、家庭和社会“三元”关系。
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看,家庭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
不论是家庭的主心骨,还是一般性角色,每个人在享受家庭温馨的同时,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只不过因所处的位置不同,履行义务的多少不同而已;而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与社会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与社会交织的众多关系中,简单梳理不外乎就是个体对社会的诉求和社会对个体提出的要求。
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除了自我创造,还必须向社会索取,物质的,精神的,以满足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 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 其强者会变弱,勤于锻炼者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 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 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 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 我变强。这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 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 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 二、抓关键句法
•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兼有议论、表达观点)语句 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步骤:
• 第一步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勾画关键词、句。
• 第二步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即“我”要写的东 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多角度入手: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 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 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审题的基本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 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 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 说法)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考试试题例析指导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例析指导(一)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诗人流沙河生前有一次回母校,写过一副对联: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
材料二: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
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龄或许在读书或许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名师题解】这则作文由两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中,“正当花朵年龄”指青年学子正值美好年华,“君须有志”是对学子们的希望与鼓励,希望他们有高远的志向;“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带有一种自己青春不再的遗憾,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同学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奋斗。
第二则材料是抖音用户调查发现用户以青年人为多,“或许在读书或许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这一句委婉地说明他们正值应该奋斗的年龄,不应该沉溺于这类浅层次的娱乐中。
两个材料一正一反,主旨明确,就是要告诉青年,在应该奋斗的年龄,不应该过度沉溺于娱乐,要有高远志向、强大的自控能力,把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习与工作上,这样才不会在年华老去之后而惋惜不已。
综上,同学们写“立志”“珍惜时间”“莫要沉迷于手机”“奋斗的青春才无悔”“快乐的不同层次”,均为符合题意。
在写作时,同学们要注意写出理性色彩来,不要笼统地贴标签,要辩证认识“青年”这个群体,既有碌碌无为的,也有勤奋努力的,这样才能体现认识的全面、辩证与深刻。
【构思角度】“沉迷浅娱乐的危害”与“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是审题立意的核心。
我们可以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危害与原因。
1.之所以“沉迷浅娱乐”,是因为一些人胸无大志,缺少长远的规划与打算,只能在现實中寻找麻醉以度日。
2.有些人虽然有志向,但自控能力不足,抗诱惑能力不强,一旦沉迷就很难及时自拔,往往在沉迷与自责之间矛盾。
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审题(含点拨)
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审题近年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省卷,高考作文试题的命制大都会不约而同地围绕一条主线,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等。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则重点突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称“核心素养”),如:全国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扣合“核心素养”的“劳动意识”“社会责任”;全国卷的“青年有为,强国有我”扣合“核心素养”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全国卷的“毕业前最后一课”扣合“核心素养”的“人文情怀”“友善宽和”;北京卷的“韧性”和“2019的色彩”分别扣合“核心素养”的“健全人格”“国家认同”;天津卷的“名人名言”扣合“核心素养”的“健全人格”“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上海卷的“中国味”扣合“核心素养”的“审美情趣”“国家认同”;浙江卷的“如何对待‘读者”扣合“核心素养”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等。
可以预想,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仍将继续围绕“核心素养”这一“核心”,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品质,进一步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在此,紧紧围繞“核心素养”这条主线,特拟制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试题,并作简要的审题点拨指导,以期引导考生明确方向,紧扣热点,精准备考,提高复课效率和精准度。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来,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在解读语文教材变化时强调,新教材专治“不读书”,“考试倒逼你读书”,“在语文教材编排中下猛药”,“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针对这些言论,有人认为“毫无人文关怀”,有人讽刺“读读读”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考考考”;还有人觉得,新课改不是在给学生减负,而是在“增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点拨:这个作文材料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属于叙述性文字,主要引用了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在解读语文教材变化时强调的几种观点或做法;第二层是议论性文字,主要列举了针对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言论的三种不同看法,表现了人们对统编语文教材改革的不理解。
2020高考语文作文指导解读—主题:快和慢(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2020高考语文作文指导解读主题:快与慢(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原题重现]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高铁已成为中国的名片,是中国速度的代表。
高铁通车里程逐年增加,时速高达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铁正在试运行。
与此同时,中国还有许多普通火车,甚至还有老旧的绿皮火车仍然在运行。
它们速度慢,价格低,停靠的站点多,在一些地区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名师导读]1.作文解读:本次考试作文是材料作文,单则材料,要求综合立意。
材料包括两层内容:高铁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快;普通火车甚至老旧火车有速度慢的缺点,但仍有很多优点,依然发挥作用。
要求是“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不是选择其中的一句或几句话,也不是选择一个方面,这一要求非常重要。
因此,上述材料中的两层内容要兼顾到,可以以一方为主,但不能将另一方弃之不顾。
如只谈我国的高科技发展,只谈落后地区的扶助等观点。
2.立意指向:(1)类比立意指向。
将“高铁”和“普通列车”看做一类事物的两个方面,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既要追求快,也要发挥慢的作用(注意:不是追求慢)”“创新与发挥旧有事物的作用”“无论快慢,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等立意。
(2)比拟象征类立意指向。
将“高铁”和“普通列车”比拟为人或物,“高铁”象征了能力强的人或物,“普通列车”象征虽然能力不强,但发挥作用明显的人或物。
由此可以得出“与伟人相比,普通人不要妄自菲薄,应该尽自己的能力”“每一个人或物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尺有所长,寸亦有所长”“既要有远大抱负,也要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等立意。
(3)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立意指向。
这个材料用一个点说明了我国发展的基本面:发展是不均衡的,但是我们努力在改善,快和慢一起发挥作用。
由此可以得出“发展既要追求高远,也要立足我国现实,想方设法改善提升”“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要注意均衡性,努力弥补差距”等立意。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5篇)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5篇)适用省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2020年全国Ⅱ语文卷仍然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在“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对考生的文化修养、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世界眼光、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该作文体现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世界已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以及暗含了当下肆虐世界各国的的疫情。
引导当代青年去思考自己之于这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本次作文要求完成一篇演讲稿,对文体有着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是提醒考生对应用类文体的关注,体现了大纲中强调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和实用性。
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即以一名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这里需要考生明确自己的身份和材料设置的特定情境。
做为世界青年中的一员,中国青年中的佼佼者,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上发声。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真可谓“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今年的高考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考试,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既是对文化知识的考查,也是对人生认识的考查。
因此考前绝大部分模拟作文题都倾向于考查与疫情有关的内容,尤其是突出青年使命担当。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今年的高考命题者选取了一段春秋争霸的故事,脱离了前几年喜欢选用最新时事的套路,相信会给很多人以“惊喜”,毕竟在考场上遇到新题会让一部分喜欢“套作宿构”的学生瞬间手忙脚乱。
但是,如果不考虑“套作宿构”,仔细分析题目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符合全国一卷的风格:任务驱动明显,体现辩证思维,强调“立德树人”,这又是合情合理的。
“管鲍之交”的故事、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历史虽不能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作为高中毕业生这应该是必备的文化知识吧,由考生熟悉的事例引出题目任务,这是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由历史典故引出话题也正是体现了“文化自信”的追求。
三个人物各有特点,这自然形成审题的三个角度: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业;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众、当仁不让、恪尽职守,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但让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尊重和学习,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获得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审题点拨韩延明近年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省卷,高考作文试题的命制大都会不约而同地围绕一条主线,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等。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则重点突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称“核心素养”),如:全国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扣合“核心素养”的“劳动意识”“社会责任”;全国卷的“青年有为,强国有我”扣合“核心素养”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全国卷的“毕业前最后一课”扣合“核心素养”的“人文情怀”“友善宽和”;北京卷的“韧性”和“2019的色彩”分别扣合“核心素养”的“健全人格”“国家认同”;天津卷的“名人名言”扣合“核心素养”的“健全人格”“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上海卷的“中国味”扣合“核心素养”的“审美情趣”“国家认同”;浙江卷的“如何对待‘读者”扣合“核心素养”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等。
可以预想,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仍将继续围绕“核心素养”这一“核心”,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品质,进一步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在此,紧紧围繞“核心素养”这条主线,特拟制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试题,并作简要的审题点拨指导,以期引导考生明确方向,紧扣热点,精准备考,提高复课效率和精准度。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来,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在解读语文教材变化时强调,新教材专治“不读书”,“考试倒逼你读书”,“在语文教材编排中下猛药”,“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针对这些言论,有人认为“毫无人文关怀”,有人讽刺“读读读”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考考考”;还有人觉得,新课改不是在给学生减负,而是在“增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点拨:这个作文材料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属于叙述性文字,主要引用了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在解读语文教材变化时强调的几种观点或做法;第二层是议论性文字,主要列举了针对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言论的三种不同看法,表现了人们对统编语文教材改革的不理解。
题目要求考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从“人”的角度去解读,如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的角度、“有人”的角度,还有考生自己的角度。
再一个是从“正反”的角度去解读,即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题目中所列举的三种观点都是反面的,从后面的省略号可知,观点远不止这些,允许考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当然也可以从题目所列举的观点中选择一种确定立意。
虽然两个角度不同,但审题立意的方向是一致的。
如从“正反”的角度去审读,可以有众多不同的立意:正面如“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用阅读包装自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犹药也,善读之则可以医愚”“倒逼读书,势在必行”“用‘猛药唤醒阅读意识”等;反面如“别让‘猛药残害无辜”“让关怀充满人间”“倒逼读书,治标难治本”“加大阅读量,难治‘不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逼读成为‘必读”等。
【核心素养对接】人文情怀、批判质疑、乐学善学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驾驶保时捷轿车的女车主李某不按规定在斑马线掉头,与男车主杨某发生口角。
李某当街掌掴杨某,并口出狂言“我是出了名的飙车”,“过红灯从来都是闯,打个电话就能删除违法记录”。
经查,三年来李某共有29条交通违法记录,包括闯红灯、乱停车、驾车接打电话等。
最终,李某被罚款并扣留驾驶证;其丈夫某派出所所长被免职接受调查。
李某因此被网友戏称为“2019年度最坑老公奖得主”。
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点拨:这是一个典型的新闻类事例材料。
核心内容是保时捷轿车女车主李某飞扬跋扈,多次违反交通规则,最终自己受到惩处,其丈夫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免去职务接受调查。
审读这则材料,应首先从女车主李某入手寻找突破口。
李某无视交通规则,多次违规驾车,结果“被罚款并扣留驾驶证”,是咎由自取。
据此可以立意为“增强规则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规面前一律平等”等。
其次从李某丈夫的角度,乍一看,他好似是个无辜受害者,其实不然。
他的妻子之所以藐视法规,肆意违反交通规则,正是因为有个手握执法大权的丈夫。
据此可以立意:家教不严,害人害己。
再次从李某所言“打个电话就能删除违法记录”来看,徇情枉法的社会问题依然严峻,可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立意。
写作本题不能就事论事,而应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根源,纵向展开,凸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核心素养对接】理性思维、健全人格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青春之路”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
李健:青春岁月匆匆而过,有成功的快乐,也有失败的辛酸。
常回头看看,我们会更加成熟,少走弯路。
于睿:往事已成旧账,无需再翻。
趁着阳光正暖,花儿正红,激情正浓,凝视远方,日夜兼程,光阴不容蹉跎。
王聪:……请你以王聪的身份,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点拨:本题属于观点型题目。
命题的任务指向非常明确:一是要求“以王聪的身份”写作,这是身份的限制。
二是“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确定自己的观点。
很显然,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对立的。
围绕如何走好“青春之路”的主题,一个认为要“回头看”,一个认为应“向前看”。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局限性。
王聪的观点是针对李健和于睿两位同学的观点提出来的,可有三种选择:赞成李健的观点、赞成于睿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观点。
既然前两种观点都有瑕疵,自然不是最佳立意。
最佳立意应该是前两种观点的辩证统一,如“既要大胆地向前看,也要善于反思过去”,只有这样,才能坚实地走好青春之路。
这样的观点体现出明显的思辨色彩,逻辑最严密,也是最切题的。
本题具有明显的思辨性,写作时務必注意辩证分析,谨防走极端,说过头话。
这是写作本题是否能得高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核心素养对接】理性思维、勤于反思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庆祝建校100周年华诞,复兴中学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新的校训。
经过初步筛选,入围的作品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坚韧乐观”“自信自爱,珍视生命”“相互尊重,诚信友善”。
四条入围作品中,你认为哪一条最符合校情或时代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点拨:这个作文命题紧扣中学生核心素养,四条入围作品都由核心素养相关内容提炼概括而来。
它们分别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条侧重科学精神,第二条侧重意志品质,第三条侧重健康生活,第四条侧重责任担当。
对于中学生来讲,这四个方面的要求都是不可或缺的,但题目要求谈谈“哪一条最符合校情或时代要求”,那么,四条之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立论的依据,以此确定观点,展开论述。
到底选择哪条作品,如何立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学校办学理念或时代要求而定。
必须谨记的是,一旦确定了选择,明确了立意,就必须紧紧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论述,体现自己的思考,做到不枝不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写作本题,要明确并完成写作任务。
一是观点任务,选择“最符合校情或时代要求”的一条,不可多选。
二是写法任务,“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务必做到文中有“我”。
可以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在比较中凸显自己的观点。
【核心素养对接】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珍爱生命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棵橘子树,主干之上分为两大分枝。
它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
数年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分枝照常挂果,另一分枝空空如也。
人们大惑不解,去请教林业专家。
专家听罢介绍,神秘地说:“这棵橘树变性了!之前它挂果繁多,营养消耗巨大,如今再也没有能力正常挂果了。
于是两个分枝商量,一个把自己的营养奉献给对方,使对方继续结果,而自己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风光——这叫做‘雌雄同株。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点拨:这是一个寓意型新材料作文题。
一棵橘子树,“年年硕果累累”,足以表现橘子树的奉献精神与生命价值。
更为奇异的是,数年之后竟然出现了“雌雄同株”的现象。
解读本题,应从寻求“雌雄同株”的原因入手,这也是材料的寓意所在。
林业专家的一番话,揭开谜底:当因频繁挂果而营养消耗巨大不能再正常挂果时,两个分枝不愿就此罢休,一方做出牺牲献出营养,让对方“继续奉献果实”,自己甘愿默默无闻。
这是伟大的奉献精神,也是应大力倡导的合作意识。
明确了寓意,就不难确定立意,如“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生命的价值”“合作让人生更精彩”等。
本题中,橘子树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引子,要挖掘寓意,由“树”联想到“人”,联想到时代精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谨防认识上蜻蜓点水,论述分析浅尝辄止。
【核心素养对接】社会责任、担当意识6.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作文: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审题点拨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点拨: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重要形式。
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要做到“图文并重”。
“图”即明确漫画主体及其他构图要素,弄清主体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文”是指要关注图中的“文字”,包括释文和标题。
“图”“文”相互补充,共同揭示漫画的寓意。
本题这幅漫画,主体是“人”。
他背着手,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盯着地面上鸡的脚印,全然不顾头顶上一只雄鹰正展翅翱翔。
漫画所配的释文“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对准确把握漫画寓意起了很好的提示作用。
综合图文信息,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一个人如果没有高远的目标理想,就会因小失大,难有大的成就。
由此拓展开去,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而得到不同的立意,如“只有目光远大,才能成就一番伟业”“鼠目寸光,行而不远”“既要低头,也要善于抬头”“满足于小的成绩,很难有大的作为”等。
【核心素养对接】批判质疑、健康生活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学年开学典礼大会上,学校对上一届考入“双一流”大学的同学和高一新生入学成绩前十名的同学给予每人一万元的奖励。
对此,有同学上书校长,认为表彰奖励优秀学子无可厚非,但只靠金钱刺激并不可取,应在理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上多做文章,做到数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