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
大师作品欣赏:何家英
大师作品欣赏:何家英何家英,男,1957年生,天津人。
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何家英是当代中国画坛崭露头角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
他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之处,在两者的契合点上参悟因革,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随。
他的创作高扬写实精神,注重生命体验。
作品刻画具微,布置谨重,人物清丽莹洁。
他的写意作品也能别创新意,含蓄、虚豁、自然大方。
作品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的探索。
先后到日本、韩国、印度、香港等地参加画展,已出版的画册有《何家英作品集》、《何家英画集》、《当代实力派画家——何家英》、《名家手稿——何家英》、《当代国画大师代表作品集》等。
何家英技法全面,从国画的写意、工笔到西画的素描、油画、水彩、水粉,无所不通,因此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时,较之他人局限要小些。
可以说,《山地》给我的感觉是震撼性的。
画家借鉴油画手法,用高光强化光线效果,将整幅作品处理成偏红的暖色调,突出了烈日灼烤的感受。
作为对工笔人物画的尝试,似乎是前无古人的。
何家英获奖作品以女性题材为多。
女性绘画并不新鲜,古有仕女画,民国有月份牌美人画、年画,今日女性肖像更充斥电视、报刊,问题是将其作为文化主体,还是作为文化“宠物”?何家英认为:对低俗的艺术倾向应当抵制,它涉及到女性人格尊严,更反映出画家审美价值观的取向。
以男性文化为本位,将女性视为“花瓶”当然不可取,对今天女性自身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表现才是画家的责任。
通过对具有时代特点、个性特征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刻画,使她们发现和确立自身价值,作为文化主体进入审美领域,才是其美学意义所在。
简洁传神 独树一帜——孙玉敏的工笔画
— —
一
帜
孙 玉 敏 的工 笔画
文/ 克 孙
孙玉 敏
在 当代 杰 出 的 女 画 家 群体 中
,
孙玉 敏是
,
很有 知 名 度 的
山之 作 工
一
位
。
早 在 1 9 8 0 年代
她 的出 她
天 笔 人 物 画 《 天 向 上 》问 世 并在 当
,
时很 有 影 响 的 《中 国 画 》杂 志 上 刊 登 后
。
重要贡献
2004
年 雅典奥运 会举 行
,
,
全球瞩 目
。
我 国 男 女 运 动 员 取 得 好成绩 数 创 历 史 新高
孙玉敏
,
金 牌和 奖牌总
,
吉林 四 平 人
。
19 7 7 198 9
年就 学 年就 学
奥运 健 儿 的 名 字 和 形 象 反 复 见 于 报 端 及 传媒 光 荣
, ,
全 国 人 民欢 欣 鼓 舞
于 鲁迅 美术 学院 中国 画 系
,
之 极 。 但 公 平地讲
,
这 届 奥 运 会 为 中国 人 拿
。
于 中央 美 术 学 院 中 国 画 系 现 为 清 华 大 学 美 术 学院 教 授 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中 国 美 术 家协 会 理 事 中 国 工 笔 画 学会 理 北 京 女 美 术 家联 谊 会 会 长 事 天 主 要 代 表作 品 有 《 天 向 上 》 《 静 三 静 的桦林 》 《 蚕 》 《 个女 性 》 《 春 清 茶 》等 曾 获 得 中 国 青 年 美 展 中 国 体 育 美展 中 国 画 中华 杯 大 奖 赛 中 国 建 军 六 十 周 年 美展 9 4 新 铸 联 杯 中 国 画 油 画 精品 展 第八 届 全 国 美展 优 秀作 品 展 加 拿大枫 叶 杯 国 际 水 墨 画 大 赛 首 届 中国 重 彩 画 大 展 第二 届 国 际 奥 林 匹 克体 育与 艺 术 大 赛 2 0 0 4 年 国 际 奥 林 匹 克 体 育与 艺 术 大 赛 等 国 内 外 艺 术 大 展 包
唐坚工笔画《雪域藏獒》
Jrm-166唐坚工笔画
《雪域藏獒》
pps編制Jrm 111108
E-mail文化传播网
唐坚1963年生于青岛市,定居北京。
职业画家。
中
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近年来,独创了工笔动物长毛画法后在人物画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将中国水墨和工笔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工笔人物画在生宣纸上成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在作品技法、意境等方面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符号和不可替代的高难度艺术语言。
是当代少有的同时选择两种画科的画家。
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展中获奖并多次应邀参加海内外及东南亚等国举行的大型画展获得良好评价,并被故宫博物院、钓鱼台国宾馆、中共中
央宣传部及多家海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家收藏。
人民日报人民网、北京日报、收藏天下频道、旅游卫视、今日中国论坛、花鸟画研究等对作品都有整版的详细报导。
更多欣賞请点击这里访问。
华三川绘画作品欣赏(1)
华三川绘画作品欣赏(1)华三川(1930-2004),浙江镇海人,现当代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曾担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少年儿童出出版社专业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擅长人物画及连环画,曾获全国连环画评选一、二等奖和荣誉奖。
1976年以来从事人物仕女画创作,作品传播海内外。
从事连环画的时间为35年,共创作百余本连环画作品。
出版有《华三川仕女画集》数种。
华三川贵妃出浴图镜心题识:仲秋日画贵妃出浴图。
浙东蟹浦华三川作并题。
钤印:华三川印、蟹浦人、春寒赐浴华清池华三川《荷香清暑》1977年,绢本设色,126cm x 84cm。
私人藏。
华三川的工笔仕女画,多取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和古诗词赋,题材比较广泛,其追求的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因此,他笔下的仕女人物总是形象俊美、委婉隽雅、楚楚动人,达到甜而不腻、美而不俗的艺术高度。
这幅《荷香清暑》图是他近年来的代表作之一。
表现两女子手执团扇漫步荷塘边赏荷的情景。
人物造型丰腴华贵,有唐人遗风。
荷塘荷花正开,荷叶在清风里婆娑多姿,衬托着两位仕女悠闲、典雅的风姿。
线描勾勒圆润流畅,讲究线的疏密与虚实的组织,景物刻画精微,设色华丽,给观者深刻的印象。
(艺术点评:刘永胜)华三川荷香清暑立轴题识:荷香清暑。
晓阁蒙蒙散露华,早收菱匣换冰纱,双鬟递到邻闺约,同去西湖看藕花。
岁在丁丑夏日,华三川画于海上寓居并题。
钤印:华三川印、渔村父、吾生浙东海边华三川朱翠满头立轴霜叶红于二月花。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皆知两片云,戴却数多税。
岁在己亥秋月,浙东蟹浦华三川画於海上寓庐。
印鉴:华三川印(白文)蟹浦人(朱文)渔子(朱文)华三川1989年作红豆生南国立轴华三川采莲图立轴华三川乙亥(1995)年作春余图镜片华三川丙寅(1986年)作贵妃醉酒立轴题识:岁在丙寅浙东蟹浦华三川画于海上寓庐。
钤印:华三川印、蟹浦人、吾生浙东海边华三川1988年作仕女四屏款识:△岁在戊辰春月谷雨,浙东浦华三川画宋人词意于海上寓庐。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何家英,女,1978年生于山东滕州,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
毕业后一直从事绘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得许多奖项。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富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的笔墨韵味,被誉为当代工笔画坛的实力派代表之一。
何家英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特别是她的工笔人物画,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节精致入微。
她擅长将传统的人物形象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更加具有现代感。
何家英的创作手法相较于传统工笔人物画,更具有流畅感。
她不拘泥于传统的画法,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突破。
她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性,将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她善于运用明暗的处理技巧以及色彩的运用,尤其在人物的表达上,能够将人物的神态、肢体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
何家英的作品也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她的笔下呈现的人物形象,不单单是一个正脸的肖像画,而是艺术家对人物心理、社会现象、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刻画和表达,使得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更具有深度和感染力。
她的研究与创作也不止于画面本身,而是注重各种背景文化的融合,使得画作更为丰富和具有内涵。
在何家英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和元素。
她在创作中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如古代服饰、纹样、工艺等等。
她的作品就像是一幅民间画卷,将人物和场景展现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风格多样,题材广泛。
她创作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有时是古代贵族,有时是现代流行达人,有时是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
她善于借助现代元素,将人物形象进行多层次的表达,使得作品带有时代感和空间感。
总之,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让人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她的作品富于文化内涵,艺术感染力强,令人爱不释手。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何家英是一位享誉全球的中国当代画家,以其精湛的工笔人物画而闻名。
他擅长运用传统的工笔技法,结合现代艺术观念,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深受世人喜爱。
何家英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开始了他的艺术之路。
他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工笔人物画,虚心向前辈大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探索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以其细腻的用笔和精湛的技艺而著称。
他擅长通过勾勒线条和勾勒轮廓,将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布上。
他注重细节的表现,尤其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神态,每一幅作品都犹如真人一般,生动而立体。
他对色彩的运用也非常独到,用色鲜艳而不失细腻,将传统的工笔技法与现代色彩理念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富有活力和魅力。
何家英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历史传统、现代都市以及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
他擅长通过人物的表现来揭示历史的厚重和变迁,同时也能够将当代社会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布上,展示出都市生活的喜怒哀乐。
他非常注重作品中人物的内在情感表达,尤其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态度和情感的表现,更是淋漓尽致。
他对神话传说的表现也非常出色,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使神话中的人物更加生动和形象鲜明,极具吸引力。
在创作过程中,何家英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他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他大胆尝试对传统工笔画的形式和题材做出调整和转化,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同时又能保持传统工笔画的纯正技法和精髓,使作品既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艺术的风格和气息。
何家英的作品不仅深受中国内地观众的喜爱,更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青睐。
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际画展上展出,并且广受好评。
他以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绘画技艺,吸引了众多海外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和追捧,成为了当代中国艺术的佼佼者。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 11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2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3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4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5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6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7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8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9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0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1-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2-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钤印:蔡岚(白文)俊翁(朱文) 款识:甲子(1984 年)初夏蔡岚
-3-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4-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1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2 -
蔡岚工笔人物画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3 -
作者简介:蔡岚,自少年时期就酷爱绘画,曾随民间画师,学习祖宗牌位画像三年。由于家境清贫,1929 年他在杭州市读完小学,进入照相馆当学徒,后转到药房当学徒。1933-1936 年才在杭州“王星记”字号正 式开始绘画生涯。1937-1938 年则往返于上海、杭州两市鬻画,其间饱览了不少“海上画派”名家墨迹,于 是眼界大开,技艺突进。从此他以明清诸家大师画作入手研习,尤以陈洪绶、费晓楼、改奇香为其师承。切实 掌握好传统绘画艺术的技巧,以扎实的线条功夫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蔡岚的工笔仕女画,独辟蹊径。目 的在于表现古代东方女性的“洁”,这是他的价值观。曹雪芹为林黛玉立言,则高咏“质本洁来还洁去”,可 见这个“洁”字也可以概括蔡岚的工笔重彩仕女画。
工笔画大师、中国近年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何家英
⼯笔画⼤师、中国近年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何家英何家英是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笔⼈物画家,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代画家”。
他的⼯笔⼈物画以其圣洁、感伤、隽永、真切的⼈物形象和深刻、巧妙的创作构思以及精妙、
清雅、朴素、⾼华的艺术品格开⼀代画风,赢得了业界内外⼈⼠的⼀致好评。
他的写意画从⼯笔画中派⽣⽽出,并继承了元⼈⽂⼈⼭⽔画的笔墨与品质,形成了富有诗意的
⼩写意画风,成为何家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灵,⽔墨⾊线则让⾃⼰的艺术典雅⾼贵。
形⾊讲究时他画⼯笔画,想潇洒超越时他画写意画,他将写意的精神融⼊⼯笔追求空灵与超逸,他⼜⽤⼯笔的严谨避免写意的简率与虚空,在他的作品中⽆不透露出中国⽂化的典雅与西
⽅艺术的理性。
他的创作⾼扬写实精神,注重⽣命体验。
作品刻画具微,布置谨重,⼈物清丽莹洁。
他的写意作品也能别创新意,含蓄、虚豁、⾃然⼤⽅。
作品注重对⼼灵的卓越表现和对⼈性的深刻关
注,为中国⼈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之探索。
在何家英看来,当今的中国⼯笔画空前繁荣,在中国产⽣了巨⼤影响,这是⼀个可贵的成就,需要得到梳理和认同,但同时他也提到,在⼯笔画领域,⽆论从创作思想还是⽂艺理论,材料
制作、艺术观念,都存在不⼩的问题,亟待去解决。
当今艺术界必须要从理论上加强中国⽂艺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古代⽂化学术的研究和梳理,因为这是艺术的根本。
⽽在创作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因为中国传承下的艺术和历史博⼤精
深。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何家英,山西祁县人,1964年出生。
1981年考入山西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曾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委员。
现为中国国画院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传媒研究会常务理事。
何家英自幼酷爱绘画,尤其是喜欢山西民间画艺术。
他的作品以工笔人物画见长,作品笔墨细腻,色彩饱满,富有生机和强烈的装饰性。
他的作品不仅富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以写实主义为基础,以表现民族精神为追求,艺术风格独特,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何家英在创作中,注重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处和现代绘画的技法,在表现上注重了对人物内在心理、精神气息的描摹,强调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情感表达,力图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心灵感悟去处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力。
他的作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旨在融入当代生活和现代审美的表现。
从技法上来说,何家英善于运用线条的粗细、流畅和变化,并在色彩方面呈现出饱满、丰富、柔和的感觉。
何家英的代表作之一是《婆娑》。
这幅画以一对双胞胎的形象打开,描绘了一个姐姐为妹妹编织藤条,歌声悠扬,优美动听。
画面中两姐妹的动作婉转,姿态柔美,表情吐露出浓浓的姐妹情谊,同时也展示了山西民俗、山东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术、走马楼风俗等特色文化元素。
画面的整体氛围温馨和谐,色彩饱满明亮,视觉效果十分和谐。
何家英的另一幅代表作是《三姊妹》。
这幅画以明艳生动的色彩,表现了三个姐妹在田间劳作的场景。
画面中的三姐妹担起了沉重的劳动任务,但仍然流露出无限生命力和自信心。
画面整体构图协调、配色优美,以真实、质朴的表现力达到了优美的艺术效果。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关注。
通过作品,他展现了对人性、自然和社会的读悟,传达了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和理念。
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简介
人物吴山明,著名国画家,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
现为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
代表作有《吴山明画集》、《吴山明画谱》。
刘国辉,男,斋号长乐轩,1940年生于江苏苏州市。
刘国辉先生(4张)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同年分配至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
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受聘苏州大学兼职教授。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何家英,天津美院。
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文史馆馆员。
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文轩画廊推荐画家。
苗再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清华美院客座教授、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西,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曾任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刘文西的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
关于唐勇力的介绍
关于唐勇力的介绍唐勇力(1951.4—)字默苦,号大幽人,河北唐山人。
擅长中国画。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系任教。
198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班,学习二年,1985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毕业后留系任教。
1988年浙江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
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画系副主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讲师、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
1999年12月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教授。
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工笔人物画家,兼长写意人物画。
作品《高风亮节》参加第五届全国美展;《矿工的妻子》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被评为优秀作品;《木兰诗》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铜奖;《大唐雄风》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为优秀作品,获浙江展金奖。
出版有《唐勇力画集》、《唐勇力的画》、《唐勇力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赏析》、《唐勇力工笔人体艺术》、《唐勇力课稿》等。
《敦煌之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身为具有代表性的工笔任务画家,唐勇力在回溯传统的同时对这一画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作为画家,他很少将其思考宣之于口,但从他近年的画作中,我们或可以略窥一二。
面对唐勇力的画作,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到,笔管仿照了唐代人物造型与色彩,他的画与唐画之间的变动之外,这种差异感最主要是由于唐勇力画中的那种被强调了的写意因素—这也正是他对传统工笔人物所作的一项重要的改造。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只能在轮廓线的内部平涂、渲染,但唐勇力却多采取内外皆染的方法,轮廓线在许多地方被淹没在一片墨氤氲之中,人物与背景之间、人物和衣饰的各部分之间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朦胧起来,一切都被自然的融入如烟的神秘氛围之中。
另外,唐勇力在任务面部及身体各部分的皴染中也这适当的把握了虚、实关系。
而在传统的工笔画中,一切都必须被工整的刻画出来。
对某些细节的虚化处理使整个画面烘托了传统工笔画的那种工艺刻板的匠气,从而变得生动起来。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2019·04一、何家英对古代传统绘画的继承(一)何家英对古代绘画的继承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从魏晋南北朝时代起,中国工笔人物画就有所发展,如梁元帝萧绎的《职贡图》,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都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顾恺之这三件作品的问世,为当时古代的工笔人物画增加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范本。
此时的工笔人物画主要以线为主,在线描的基础上略施色彩,人物仪表形态自然生动,注重骨法用笔,以形写神,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在何家英的作品中,隐隐约约体现着魏晋时期的绘画特点,虽然他刻画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现代人物,但看起来都古味充足。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其中中国工笔人物画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工笔人物画一直在成长着,发展着,创新着,何家英作为当代重要的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认真研习古代绘画,他将古代的绘画技法和现代人物形象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
以何家英的作品《魂系马嵬坡》为例,这幅画讲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马嵬坡的故事,这幅画气势庞大,人物众多,画中的主人公杨贵妃更是楚楚可怜,哀婉凄凉。
何家英把唐朝女子脸型圆润饱满、气质雍容高贵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画面左侧的唐明皇身穿黄袍,背对着观众,扶鼎而泣,在众多红衣武士浩大的气势衬托下,唐明皇显得软弱而无奈,此幅作品气势庞大,色彩对比强烈,对人物的形态气质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极为细致。
这幅画中的用线、用色和构图都继承了晋唐以来的画风,人物刻画更为细腻,在这浩大的场面当中,每个人物的面部表情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底,也凸显出了何家英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用心研磨和勤学苦练,才能使他的作品达到如此的境地。
(二)何家英对古代六法的继承和运用六法最早源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是品评中国古代绘画的最高准则,六法论的提出标志着古代绘画理论框架的初步完备,后代的画家们开始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作品的最高标准。
工笔人物画家——周雪
工笔人物画家——周雪
周雪,原名周雪芳,生于安徽,现居于北京。
当代工笔重彩女画家。
毕业于安徽省教育学院美术系,进修北京大学历史文化与蒋采萍中国重彩画高研班。
出生于文人荟萃的宣纸之乡皖南宣州的艺术世家,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绘画。
从十六岁起专攻工笔重彩人物,为追寻艺术之梦,毅然放弃公职前往北京,埋头沉醉于艺术天地,历经磨难,乐此不疲。
师从工笔泰斗蒋采苹大师,现为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
职业画画,喜欢手工,爱好做美食,古灵精怪水瓶座女生。
希望带着爱和绘画去旅行。
简约素朴 平和清逸——当代著名工笔画家宋忠元作品欣赏
展评委等。现为中国美 术学院教授 、浙派 中国书 画研 究 院名誉院长兼艺术顾 问,享受国务院特殊 津贴 。其作品 曾多次参加 国内外重大美展并获奖 ,其 中 《 簪花图》由
中国美术馆收藏 , 《 新泉 》由北 京中国画研 究院收藏 , 《 游春图》由柏林画家博物馆东方艺术馆收藏 , 《 邓白 教授》 、 《 自画像》获全 国美展优秀奖 ,并 曾为南京 雨花 台、杭州岳庙等处绘 制大型壁 画。出版有 《 宋忠 元工 笔人物画》 、 《 工笔人物画写生重点 》等 ,为学 习工笔 画的范本 。著述 《 院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程 》、 《 我 学 院的当代使 命》、 《 在稳 定中求发展 》具 有极 高的史料价值 。宋忠元不仅是现代浙江人物画开创者之一 ,也是 中国当代 著名 的工 笔人物 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和 中国画教学体系建设做 出了重
有致 ;画面 渲染基本保持平面 ,略有 凹凸,带有些许 装饰趣味 ;其施粉着彩艳而不媚 ,用色薄而透 ;色块对 比 整体 ,细部道具不厌其繁 ,精致 不苟 ,且能与墨色形成和谐 映衬,使通幅画面洋溢着南方温润的氤氲之气 ,又 带有一种似朦胧非朦胧 的空气 间距感 。审美情趣 与格 调若实语虚言,显景隐现 ,工 中寓意 ,意中求工 ,油然而 生一种别样 的风格特色 。这种 以淡为宗 、以虚 为简 的绘 画手法在当今技术高强、画作满密、好手如林且风格各
莓 肇
栏题 目字
麦 种 平 和 清 渔
当代著名工笔画家宋忠元作品欣赏
【 个人简介 】
宋忠元,13 年生于上海 ,15 年毕业于 中央美术 92 93 学院华东分院 (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 )绘画系,并 留校任 教 。曾长期担任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 理事 、中国画艺委会委 员,并 曾任 第六 、七届 全国美展 评委 、第一、二 届全国体 育美展评委 、首届 中国人物 画
29期国画作品
成功网拍第二十九期拍品展示:成功网拍第二十九期1号拍品推荐柴京津人物作品《吹箫引凰图》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价格评估:40000元起拍价:10000元作者简介:1 柴京津,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八一书画院副院长,全国书画院协会副秘书长,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美术系列高职评委。
张万琪花鸟作品《春风》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价格评估:20000元起拍价:8000元作者简介:2 张万琪,1944年10月出生在浙江嵊州市。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理事,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理事,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文理学院副教授,绍兴中国画院副院长。
吕大江山水作品《山水清音图》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136*68cm 价格评估:26000元起拍价:8000元作者简介:3 吕大江,1966年生于河北省涉县,1990年毕业天津美院中国画系,曾先后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王学仲、孙克刚、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曹德兆等先生,并长期随家父吕云所先生学习传统积墨法并努力开拓自己的绘画面貌。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院附中副教授、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工作室助教、天津青年美协副主席、荣宝斋中国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委员、中国民盟盟员。
任正江花鸟作品《花艳惊春》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市场价格评估:12000元起拍价:4000元作者简介:4 任正江,男,1965年5月生于安徽天长,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安徽省天长市书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
中国画——工笔画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 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 历史和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之一。
四、主要材料
• • • • • (1)笔 (2)染色笔 (3)板刷类 (4)熟宣或熟绢 (5)墨块和墨汁
五、基本技法
二、历史发展
• 1、工笔画在唐代已经盛行起来。绘画 技法日臻成熟,绘画的材料也有很大改进。 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 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 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 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
2、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创作从幼稚走 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理念, 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 取神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写实周昉的《簪花 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全是现实生活,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绘性,且富有诗 意。
七、历代名家
• 1、周昉:又称周景玄,字仲朗。京兆 (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他出身官 宦之家,故他的画自然而然就有一种贵族 风格。曾官至宣州长史。他擅画肖像画, 上承六朝顾恺之和陆探微的清纯细腻遗风, 其画风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 为体。”唐末画评家朱景玄曾说:“周昉 之佛像、真仙、人物、仕女等画,皆属神 品。”后人将周昉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 和佛像画的造型尊为“周家样” 。
• 1、同学们就我们刚才学习到的知识来谈谈 这几幅画给你们的感受? • 2、绘画怎么表现当时政治生活的?
作业安排
• 1、中国古代绘画画与当代绘画的不同之处? • 2、欣赏工笔画有何感受和体会?
总结
• 同学们,我想有很多向你们这样年龄的人
[转载]中西相融清丽莹洁:何家英笔下的工笔、写意人物
[转载]中西相融清丽莹洁:何家英笔下的工笔、写意人物
在中国画家中,本人十分欣赏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院教授、当代中国画坛著名工笔人物画家、深谙融通中西美术技法(国画的写意、工笔到西画的素描、油画、水彩、水粉)何家英的作品。
这位学院出生的“实力派”画家数十年塑造的工笔、写意女性形象,恬静清丽,婉约含蓄, “对后来居上者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上:舞之憩(局部)下:绣女一、工笔人物
秋冥
舞之憩
局部
若云
幽谷(局部)
幽谷
韩国留学生
米脂婆姨
清明
红苹果
局部
心语
局部
初春
酸葡萄
局部1
局部2
秋韵
桑露
落英
局部
十九秋
局部
春-- 贵妃出浴
夏--西施涴沙
秋--貂蝉拜月
冬--昭君出塞
沧桑
山地
局部
二、写意人物
凤鸣(局部)
凤鸣
幽思
局部。
王根生工笔人物画欣赏
王根生工笔人物画欣赏
王根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3年5月生于江苏徐州。 1988年就学于江苏省国画院。天津工艺美院客座教授。 1988年就学于江苏国画院 。 1994年获中国首届青年国画家大展新人奖 。 1999年《天国之梦》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1999年《前山阳光后山雨》获’99澳门回归全国中国画大展金奖。 2001年作品《朝圣者的聚餐》获全国首届工笔重彩画大展学术奖。 2002年出版《王根生现代工笔人物画集》。 2002年作品《春寒》获第五届工笔画大展学术奖。 2003年出版当代实力派画家精品《梦里飞花——王根生画集》。 2004年出版《王根生线描——现代少女》。 2004年《天界子民》获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大展银奖 。 2005年获第二届全国人物画邀请展金奖。
当代中国画名家范扬红衣罗汉系列精品欣赏
当代中国画名家范扬红衣罗汉系列精品欣赏作者: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第05期
艺术家简介:
范扬,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苏南通。
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
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兼任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中国画,工写兼备。
人物画代表作《支前》入藏中国美术馆,工笔重彩《唐人诗意》组画,设色精当,温润蕴藉。
山水画作风淳厚,笔法沉雄,水墨华滋。
近年来多作实景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事画境,更上层楼。
偶作花鸟,师法青藤、白阳,清新俊逸,不让前贤。
指导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学员的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遍历名山大川,搜尽奇峰,积稿盈囊,归来创作,成果颇丰。
出版有《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范扬》《范扬画集》等。
设计的《太湖》《普陀秀色》等邮票由国家邮政总局正式发行。
当选《美术报》2012年十大年度人物。
2013年当选新一届的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从李少文《九歌》组画看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观念及时空构成
从李少文《九歌》组画看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观念及时空构成李少文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工笔人物画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观念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他的作品《九歌》组画是他艺术创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这组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观念及其在时空构成上的运用。
《九歌》组画是李少文在2005年创作完成的作品,共分为九幅画,每幅画都描绘了一位古代女子的形象。
整个画面构图精致,色彩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李少文通过这组画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女性美的赞颂。
在《九歌》组画中,李少文的艺术观念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他注重细节的描绘,尤其是衣纹、发饰、首饰等细节的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其次,他善于运用色彩来表现情感和氛围,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意境。
再次,他善于运用光影效果,通过对人物的照射和阴影的处理,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他注重在画面中营造一种抽象的空间感,使得观者可以从中进入艺术家的世界,与作品进行互动。
在时空构成上,《九歌》组画展示了李少文独特的创作手法。
他将九幅画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画面上,每幅画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
这种空间上的分离,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观看体验。
观者需要通过拼接和串联不同的画面来理解整个作品的含义。
这种时空构成方式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法,更是一个艺术观念的体现。
通过将九幅画分散排列,李少文展示了他对传统艺术的敬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通过对李少文《九歌》组画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观念及其在时空构成上的运用。
工笔人物画注重细节的描绘,通过色彩、光影和构图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而在时空构成上,工笔人物画家借助距离和分离的方式来创造观者之间的互动体验。
这种独特的艺术观念和时空构成方式,使得工笔人物画在中国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
综上所述,李少文的《九歌》组画展示了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观念及其在时空构成上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1】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2】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3】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4】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5】
看完了以上的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的知识吧!
任伯年是众多海上画家中的成就卓著者。
《群仙祝寿图》是任伯年人物画的杰作。
这是巨大的12幅泥金画地的通景屏,共描绘了46个神仙人物共赴王母的寿筵。
为了营造画面气氛,表达群仙祝寿的仙灵境界,任伯年想像力超凡,他把各路神仙人物安排由地面、空中和海上分路去赴宴,场面宏大。
画家将人物划分五大组块,每组人物之间又相互关照、疏密多变、错落有致。
构图采取交叉重叠式展开,活泼灵动,穿插树木、花鸟、山石、建筑、海水、云雾,画面显得丰富统一。
任伯年用色明快、鲜活,朱砂、石青、石绿在泥金的画地上浓彩淡染,整幅画面金碧辉煌。
鸦片战争后,上海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群仙祝寿图》通景屏或多或少烙下西洋教堂画风的印迹,设色方法上是受到水彩画影响的。
正是由于任伯年这样一批前瞻性画家的不懈努力,为中国现代工笔画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