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研究讲解
中国古典园林讲解
网师园
3. 混合式园林
综合自然式和规整式两种庭园的特点,并且 两者风格所占比例差不多的园林。
北京中山公园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造景手法
借
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
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 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 “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 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 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 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顺德的清晖园
顺德的清晖园
(三)按园林艺术风格分 1. 规整式园林 这类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 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显示人为的力量。
天安门广场
斯大林广场
南京中山陵
2. 自然式园林
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 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留园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一)从利用自然山川林木到人工造园开始时期 公元前4000—前500年左右 (二)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的秦汉时期 公元前3—公元3世纪 (三)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的两晋南北 朝 时期 公元265—589年
(四)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
盛的隋、唐时期
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 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 法即为夹景。
夹 景
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 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 便是框景。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框景
框景
松风水阁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梳理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梳理最早出现的古代皇家园林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它们多是为了减轻王室压力和政治意义而建造的,比如周武王时期的洛阳郊外熙春园和周幽王时期的广陵园。
然而,真正影响后世发展的是秦始皇和汉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例如临淄郊区的飞翔园和洛阳郊区的昭陵园。
这些园林追求的是大规模的宫廷环境,以展示统治者的权力和富裕。
随着国家的分裂,南北朝时期各个王朝上演了频繁的争斗,对华丽而复杂的宫廷环境要求逐渐降低。
进入唐代,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皇家园林开始向私家园林转变。
唐代大力开发了各类园林,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李白所建的成都杜甫草堂。
这些园林借鉴了自然山水的美感,强调了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私家园林达到了巅峰。
北宋初期的两汉故地风光园和开封城内的白园、桐柏、葡萄等园林,皆在其后大小造园中紧密参考。
这些园林以小巧精致、布局精密著称,回避了大规模的宫廷建筑,更多地加入了文学、书法和绘画等元素,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追求。
进入明清时期,园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代园林体现了“堂皇”的气势,大规模建筑和浩大景观成为其特点,如北京的颐和园、庐山的瑶台和苏州的留园等。
明观之后,清代的园林艺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其中最著名的是苏州园林,如輋園、拙政園、留園等。
清代的园林注重自然的再现,更加强调空间的层次和流动性,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总体而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明清园林。
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园林的规模逐渐减小,注重自然景观和文人雅趣。
而在明清时期,园林达到了巅峰,注重空间的层次性和情感的体验性。
这一发展脉络,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美的独特理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与发展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 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 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 景色往往藏在后面。
奥运村入口处障景
现代园林的障景多为讲究景观的艺术美, 缺少了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形式更加丰 富多彩,造型奇特,颜色更加鲜艳,并 且园林功能也更加的多元。
框景
框景:凡利用门框、山洞、窗框、树框等,把景观围合 起来,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优美景观,恰似一幅嵌 于镜框中的立体风景画,称为框景。
框景使游人产生错觉,把现实中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 误认为是画在图纸上的图画,把园林绿地的自然美、绘 画美与建筑美高度统一,高度提炼,把自然美升华为艺 术美,加强风景艺术的效果
框景的造景手法在园林布局中灵活
运用,即可起到步移景异、移步换 景的景观效果,丰富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中的框景,有的是以框的 抽象画为景。有的以景框自成一景。
3. 中国绘画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传统山水画的画家在创作之前要对表达的意境有鲜 明的认识,这就是“成竹在胸,意在笔先”。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在理法要素上也与绘画有异曲 同工之妙,中国绘画中的构筑要素对园林造园创作 也有深刻的影响。从问名、相地、立意、布局、理 微到余韵以及贯穿他们的核心——借景也都是如绘 画的这个逻辑顺序一般有条理、有章法的进行。
古代——殿、堂、厅、馆、轩、榭、 亭、台、楼、阁、廊、桥的相互观 望
奥运村南北景观主轴上的对景
现代园林对景常为正对景,一般讲 究轴线对称,是正对的景能相互观 望、相互烘托
障景
障景:在园林中凡是起到抑制视线,引导空间作用的屏 障景物叫障景。
障景一般采用突然逼近的手法,使游人视线较快受到抑 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于是必须改变空间 游览方向,而后逐渐展开园林景观,达到豁然开朗“柳 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即所谓“欲扬先抑,欲露先藏” 的技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峰。
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闻名于世,被誉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对中国园林建筑和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古典园林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促进古典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1.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古典园林作为传统的园林建筑,面临着被拆除和改造的风险。
许多古典园林所处的地段在城市开发中被视为宝贵的土地资源,面临商业开发和房地产开发的压力,导致园林被破坏或者改变原貌。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很多古典园林所处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湖泊变得污浊,植被凋零,鱼虾绝迹,使得古典园林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3.管理和维护不善古典园林的管理和维护一直是一个难题,很多古典园林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植被凋零,建筑老化,甚至荒废。
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有效的保护机制,使得古典园林的生存状况愈发严峻。
1.推动古典园林保护立法面对古典园林面临的生存压力,政府应当立法推动古典园林的保护。
通过立法,规定古典园林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加强对古典园林的保护力度,确保古典园林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2.加强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古典园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应当加强对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和教育。
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和讲座,向公众普及古典园林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增强对古典园林的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
加强古典园林的管理和维护是保护古典园林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大对古典园林管理的投入,完善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古典园林的维护和保护。
引入专业机构和团队,提高古典园林的管理水平,促进古典园林的健康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与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与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源于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修身养性和社会伦理。
这种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建设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园林中常见的山水远景石景,体现了儒家的追求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的理念。
此外,园林的布局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内外相连的设计,增强了人与自然的感召力和互动性。
道家思想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产生了影响。
道家强调虚无缥缈、自然无为的境界,倡导人与自然的融合和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种思想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模拟和欣赏上。
园林中的假山水景、湖泊和草木等元素,都是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和再现,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自然无为的境界。
佛教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也有很大影响,佛教强调净土的追求和禅修的修炼。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禅意和净土意象,都是佛教思想的体现。
例如,园林中常见的禅房、禅堂等建筑,以及禅修和禅意的庭园,都是对佛教修行的倡导。
此外,园林中的水榭、曲廊、假山、亭台等建筑元素,也是对佛教净土境界的再现和模拟。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演变、发扬、衰落和复兴等过程。
随着历史的进展,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构逐渐变得精细和复杂,人们对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清朝以后,古典园林逐渐衰落,一度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导致传统的古典园林风格被忽视。
直到20世纪,随着中国的文化复兴和保护意识的增强,古典园林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传统的古典园林风格被重新发扬光大。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它们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追求高尚的境界。
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布局是对这些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模拟和再现自然山水等元素,来营造一种和谐、舒适、净化的境界。
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衰落和复兴的过程,如今已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瑰宝,被世人所珍视和传承。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每个时期的古典园林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1.唐代古典园林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园林特点是注重宏伟壮丽的气势和艺术的精致性。
唐代古典园林以皇家和贵族园林为主,多建于皇家城市和贵族府邸中。
这些园林大多呈现对称式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布局合理,宽敞通透。
园林中的建筑多为宫殿、馆舍等,经常采用法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庄重大气,装饰非常精美。
同时,园林中的景观多为山水结合的自然景观,以山水和湖泊为主,形成了宽广壮丽的景观。
2.宋代古典园林宋代是古典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意境的结合。
宋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官府、寺庙、私人宅院等场所,园林布局注重规划,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风格多较为简约,注重建筑的比例和造型,更注重园林中的植物与景观的搭配,形成了一种富有诗意和意境的景观效果。
园林中常见的景观有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的小径、依山傍水的亭台等,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3.明代古典园林明代是古典园林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明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景观的意境和艺术的独特表现。
明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官府、皇家园林和文人雅士的宅院中,注重园林的造型和布局。
明代的古典园林注重对称和大小的搭配,其中有著名的三山五园,以及苏州园林等。
明代的园林中常出现亭台楼阁、假山、花坛等景观,还有各种精致的院落和走廊,给人一种富有艺术感的氛围。
4.清代古典园林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古典园林的发展逐渐趋于萎缩。
清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对自然的模拟和表现力。
清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皇家和贵族之间,其中有著名的颐和园和圆明园等。
清代的古典园林注重对园林景观的模拟,建筑和景观呈现出一种天然、自然的效果。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有亭台楼阁、廊桥、走廊等,景观有湖泊、山石、亭院等。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们可以从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文献类型入手。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文献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古代文献和著作,二是现代研究论文和专著。
古代文献和著作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和艺术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营造法式》、《园冶》、《园冶续编》等;现代研究论文和专著则是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的产物,其中不乏学者辛勤努力的心血。
其次,我们可以从学术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主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园林历史与发展的研究,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如《古代中国园林史》一书;其次是园林设计与构筑的研究,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布局规则和建筑技艺;再次是园林艺术与文化内涵的研究,深挖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符号;最后是园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关注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现状和传统技艺的传承。
这些研究内容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研究方法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一直秉持着多学科的融合和综合研究的特点。
研究者既要运用历史文献学、艺术学等人文学科进行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又要借助建筑学、园林学等自然科学对园林构筑和设计进行分析和说明。
同时,还可以运用实地调研、考古发掘等途径,以全面地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典园林。
最后,我们可以从研究的成果和前景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发展。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总结和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在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众多学者的努力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加精准的界定和解读。
同时,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引言古代中国以其独特的园林文化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皇家园林,后逐渐发展演化为民间园林艺术。
这些园林以其精妙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一、历史发展1. 皇家园林时代古代中国皇宫园林开端于周朝,后来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不断发展。
皇家园林通常由宫殿、花园、建筑物、水景和山景等组成,以表达统治者的权威和富丽堂皇的壮丽气派。
代表作有北京的颐和园、扬州的瘦西湖、苏州的拙政园等。
2. 文人园林时代文人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演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种园林多由士人、文人或贵族建造,注重以意境和文化内涵来营造园林氛围。
代表作有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以及扬州的个园、耦园等。
3. 民间园林时代民间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艺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阶段。
这些园林多由民间富商或地方政府所建,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代表作有苏州的狮子林、缘园,以及扬州的何园、五台山等。
二、艺术特点1. 融合自然与人文中国古典园林以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点。
通过布局合理的水景、山石、植被、建筑等要素,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与人文艺术相互辉映。
园林中常见的元素有池塘、假山、廊桥、亭台、楼阁等。
2. 追求意境与情感表达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表达。
园林的设计常以传统诗词、画作和文学典故为灵感来源,通过景观、布局和装饰等手法来表达园主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
三、主要表现方式1. 三维空间表现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空间的布局和组合,以及水、山、建筑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立体感和空间层次感。
这种三维空间表现给予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了园林与人的互动性。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
中国古典园林探究文献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探究史初探一、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探究既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观览和体验园林艺术之美。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探究文献的分析,初探中国古典园林探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中国古典园林探究史的初步分析(一)宋代前的园林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探究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
《周礼·春官宗伯·仓颡》中记载了最早的园林设计思想:“夫设园囿者,始必定都邑之宗庙庙门,后继邸宅,外合里巷,内分闾阎。
”这表明在古代,园林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构建宗庙庙门、邸宅、巷道等人居环境,园林与宗教和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二)纪晓岚的《园冶》《园冶》是南宋时期纪晓岚的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园林理论的重要篇章之一。
《园冶》系统地总结、概括了中国古代园林的规划、设计与构造理论,并提出了“园即构造,构造即园”、“化理造境”等著名理论,对后来的园林设计影响深遥。
(三)明代的园林探究明代是中国古典园林探究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
明代的园林以私故里林为主,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武林园等,杭州的西湖景区等。
明代的园林探究主要集中在实践层面,园林设计师依据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重视营建意境和景观效果,形成了奇特的园林风格。
(四)近现代以来的园林探究近现代以来,中国古典园林探究经历了一个复兴的过程。
20世纪初,欧美园林设计的先进理念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园林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设计风格。
此后,一批学者开始探究中国古典园林,对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地域特点等进行探讨和探究,为古典园林的保卫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古典园林探究文献的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探究文献丰富而广泛,包括古籍、学术论文、专著等多种形式,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风格的园林。
这些文献不仅记录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进步历史,还深度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构造技巧、植物配置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和发展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和发展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
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值得深思。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挑战、继承、发扬、创新Abstract: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had been conceived, developed and grown in thousands of years on the vast land of China. With her unique forms and connotations,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had formed her unique art style, standing in gardens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it is considerable that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how to meet the modern demands with continuous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challenges;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innovation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武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浅析中国园林的发展
O n t e eo heD v l pm e fLa s a r e n Ch n nto nd c pe Ga d nsi i a
戴 明 Da M ig i n
摘 要 : 文从 “ 本 园林 ” 概 念 出发 , 中 国古 典 园林 的 形 成 的 对
规划体系基础 , 同时开始 了皇家 园林 的兴建。公元前 1 1世纪
周 文 王 在 灵 固 里 造 了灵 台 , 了灵 池 以 观 天 象 , 便 于 远 眺 及 挖 也
a h e m e of c ive nt Chne e lsi gade w e ho d lo d v l i s casc r n, s ul as e eop
秦汉 时 期 ( 约 在 公 元 前 2 1 一公 元 2 1 )宫 苑 兴 大 2 年 2 年
K e w o ds y r :pak; r n; o a a de p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r n;e — r gade r y lg r n; i ae gade tr n pl ade g r e i e g r n; a d n ng
段 。 当 时 的 大 自然 在 人 们 的心 目 中保 持 着 一 种 浓 厚 的 神 秘 性 而 被 加 以 敬 畏 , 而 人 们 极 少 对 大 自然 进 行 改 造 , 国 古 典 园 因 中
和 发 展 的过 程 做 了初 步 的探 讨 。 指 出在 继 承 中 国 古 典 园林 优 秀成 果 的 同时 应 该 结 合 当前 实 际 , 力 使 中 国 当代 园林 在 更 努
连用。 由于 园已逐渐 失去 其非农 耕的 性质 , 以园 中缺 林 , 所 只
有 在 园 之 外 特 别述 及 林 ,才 能 表 达 出诗 人 对 于 归 隐 生 活 的 向 往 — — 陶 渊 明写 下 这 两 个 “ 林 ” , 未 “ 去 ” 真 的 归 隐 回 园 时 尚 归 , 家 , 发 现 本 应 农 耕 的 园快 要 荒 芜 了。如 果这 时候 的 园 仍 然 无 才 需 农 耕 , 不 存 在 是 否 荒 芜 的 问题 了 。由于 园 和林 是 两 个 独 立 就 的词 , 以可 以颠 倒 其 次 序 :诗 书敦 宿 好 , 园世 无 情 。”《 所 “ 林 ( 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融合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它们展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艺术追求。
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园林、中期园林和晚期园林。
早期园林是指从古代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园林艺术。
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以皇宫和贵族府邸的宫院为代表。
早期园林以高墙围合,庭院为主,布局简单规整,以及以水景和建筑为主要特色。
同时,早期园林也注重园林设计的规划与功能的合理性。
中期园林是指宋、元、明时期的园林艺术。
在宋代,禅宗在园林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代园林以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为特点,建筑设计注重营造气氛和情感的表达。
园林的布局更加讲究曲径通幽、错落有致,形成了典型的"一园一景"的格局。
在元代,园林艺术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具有独特气质的元代园林。
元代园林注重山水背景的营造,山水园的典型代表就是苏州的拙政园。
明代园林则更加注重规划和建筑装饰的细节,明代园林的代表作品有北京的颐和园。
晚期园林是指清代至现代的园林艺术。
在清代,园林艺术逐渐成熟,并达到了鼎盛时期。
清代的园林主要以私家园林为主,这些园林不仅是主人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主人展示自己文化修养和品味的场所。
清代的园林注重造景手法和平衡感,水景和假山成为了园林设计的主要元素。
同时,清代园林还加入了诗、书、画等艺术形式,更加注重园林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至今,中国古典园林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园林的演变,从早期的简约规整到中期的曲径通幽,再到晚期的造景手法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和艺术的高度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种园林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欣赏和研究古典园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园林文化起源与发展
(三)隋唐——风景园林全面发展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又一个繁荣兴旺的高潮, 园林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表现: 1、私家园林进一步与文学和绘画结合在 一起,更加注重诗情画意,追求淡雅秦汉遗风,只是宫殿楼宇更显恢 弘气魄,山水布局更加灵活。 (1)隋文帝时期的大业城和仁寿宫。 (2)隋炀帝时期的东都洛阳宫苑。 (3)唐长安城的主要宫苑有禁苑(三苑)、大明 宫和兴庆宫。
中国园林文化
目录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与特点
中国园林造林要素 中国园林的主要构景手法 世界遗产之中国园林
概述
中国园林是为游览观赏、起居理事、读书养 性等而建的,包括山、水、石、动植物与厅、堂、 榭、轩、楼、台、阁等各种建筑物的综合建筑群。 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 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人文观与美学理想的追求。
一、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代以前 (二)魏晋南北朝 (三)隋唐 (四)两宋 (五)明清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发端于殷商,觉醒 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 其演进过程必然地与中国文人的价值取 向、审美观念、人格追求以及艺术情趣的 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
(一)汉以前—— 以帝王贵族狩猎苑囿为主体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 最初的形式为囿——供统治者的生活消费, 一种物质的满足。 “台”——通神和观察天象,是统治 者对上天的膜拜与精神的寄托。
周文王灵台
吴王夫差姑苏台
苑和台共存,意味着两者结合从而构成了中国园林最初的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 秦汉时代——营建宫室花囿
私家园林分成南北两支,北以洛阳为主, 南以苏州为胜
技法——日趋成熟,园林与诗、画的结 合更为紧密,石材堆叠假山更为普遍, 几乎达到“无园不石”的地步。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最早的中国古典园林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宫殿和陵墓,这些建筑的布局和形式对后来的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园林开始注重自然景观的表现,将景观山水融入到园林中,塑造出宜人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的布局和设计逐渐发展和丰富。
到了南朝时期,从庙宇到官方园林,各种类型的园林开始兴起。
南北朝时期的庭院式园林中常见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植被繁茂。
唐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高峰期。
随着政治和经济的繁荣,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迅速扩展。
特别是在唐代的都城长安(今西安),有着许多宫殿和园林,如大明宫和梨园,通过建筑、水池、假山、花草树木等元素,打造出壮丽美丽的园林。
宋代是古典园林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古典园林开始注重自然景观的表现和人文内涵的表达,形成了"形胜天下"的理念。
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风格开始兴起,有着"亭台楼榭、廊桥流水、假山亭台、曲径通幽"的特点。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成为后世园林设计的典范。
明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明代的花园在布局和造景上更加注重自然和艺术的结合,颇具特色。
明代皇家园林如紫禁城、颐和园等,延续了唐代的宏伟气势和宋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清代的园林设计更加追求细腻和精致,注重摹拟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园、林、亭、舫"等元素的组合。
北京的圆明园和苏州的留园等著名园林就是清代园林的代表作品。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园林设计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
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注重规划布局、景观造型、水景石景以及植物的选择和安排。
园林设计还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变化,通过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等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
此外,古典园林还注重细节和小品的处理,体现着中国人对和谐、平衡和美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pt课件
南北园林比较:
总体来讲:北方皇家园林的布局比较严整;南方私家园林比较自由活泼。 原因:服务对象不同 气候条件不同 传统和生活习惯不同。
北京颐和园
苏州留园
南北园林区别一
北方:不能完全摆脱对称影响 多少带点外向特点 南方:讲究不对称 很少考虑外向要求 原因:服务对象不同 所处环境不同
北方:敦实 厚重 封闭 南方:轻巧 玲珑 通透 开敞 原因:气候条件不同
还包括: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多数侧重人工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周到汉:属于萌芽期。主要是皇家苑囿,规模虽大,但基本属于圈地性质。秦、汉时尽管也出现过人工开池、堆山活动,但造园的主旨和意趣依然很淡漠。 魏、晋、南、北朝:可看作造园艺术的形成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而把园林主要作为观赏艺术来对待。除皇家苑囿外,还出现了许多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隋、唐、五代:可看作成熟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而且从造园艺术上讲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文人直接参与造园活动,从而把造园艺术和诗画相联系,有助于园林中创造出事情画意的境界。 宋:继成熟期后首次进去高潮期。不仅造园活动空前高涨,而且伴随着文学、诗词,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的认识不断深化,当时出现了许多山水画的理论著作,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元:处于停滞缓和状态和低潮。造园活动不多。造园实践和理论均无大建树。 明、清:再次达到高潮期。造园活动无论在数量、规模或是类型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造园艺术、技术日趋精致、完善;文人、画家积极投身于造园活动。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匠师。不仅是人才辈出,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造园理论的著作和专书。 自清末到明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历史悠久的造园风格所依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致使连续性中断。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为追求意境感受,因其效仿自然的特殊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不同的时期,古典园林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欢迎阅读!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1.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得全部类型,造园主流史皇家园林(2)园林功能有早先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游憩观赏为主(3)大自然再人们心中尚保持一种浓重的神秘性2.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3. 园林全盛时期——隋、唐(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2)四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旬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克化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细致处理(3)寺观园林的普及(4)公共园林意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5)风景史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一代有所提高,进入一个新的境界(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险乎渗透的迹象4. 原理成熟期(一)——宋(1)再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最为突出(2)皇家园林较多受到文人园林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3)叠石、置石均显其高潮技艺,利税已经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水体形象与山石、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4)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道南宋实大体上已经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5)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为主题的两宋园林其缩显示的蓬勃进去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5. 成熟时期(二)——元、明、清初a) 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导致私家园林达到艺术成就高峰b) 明末清初,再经济文化发达,民间造园活动频繁的江南地区,涌现初大批优秀造员家。
c) 元、明文人画盛极一时,影响及于园林,而相应地巩固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d) 皇家园林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e) 某些发达地区、城市、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已经比较普遍6.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a) 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波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封建王朝模式的盛衰消长b) 民间私园一直承袭上代发展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局面c) 宫廷和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娱于园”倾向显著d) 公共园林再上代基础上又有长足发展e) 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f) 西方园林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的特点1、与生成期相比,这时期的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艺术精品,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象征和结晶。
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中国古典园林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压力和传统文化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一、生存现状1.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古典园林处于城市拓展的压力之下。
一些古典园林被迫面临改建、清理或者拆除的命运,这对于古典园林的保存和传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生态环境恶化:古典园林所处的生态环境频繁受到污染、破坏和变迁,导致园林植物的凋零、水体的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这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古典园林的美感和风貌,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园林经营和维护的难度。
3.文化传承受挑战:古典园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正在逐渐流失。
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逐渐淡忘了古典园林的精妙之处,对于古典园林的理解和认知也越来越肤浅。
二、未来发展1.政府引导: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古典园林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加大对古典园林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保护古典园林的原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2.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典园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可以举办一些古典园林的考察、讲座等活动,增强公众对古典园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3.创新发展:在古典园林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利用现代工艺和技术手段,保护和维护古典园林的建筑和植物,使其呈现出更好的风貌和状态。
4.文化传承:通过举办园林文化节、园林艺术展览等活动,扩大古典园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人们对古典园林的认知量和兴趣度,从而有效传承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5.教育推广:加强对古典园林的教育推广工作,可以在学校、社区和社会各个角落开设古典园林相关的讲座、课程,提高公众对古典园林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三、结语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保护和传承古典园林的责任重大而紧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研究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3、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4、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天然山水园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家园林——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私家园林——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寺观园林3、造园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4、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英国园林(理性的、客观的写实)、中国园林(感性的、主观的写意)同为风景式园林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尤其是人工造园,它是判断园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含蕴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囿:王室专门圈养禽兽的场所2、台: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3、园:种植树木的场地以上为三个源头,视为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二、殷、周(最大的奴隶制国家)“贵族园林”周分为西周和东周(前半段为春秋、后为战国)这时候的宫苑游观已经上升到主要地位,植物成为造园要素,建筑结合天然山水地貌而发挥其观赏作用,开始有了游赏为目的的水体。
楚国的章华台——“高台榭”的典型吴国的姑苏台——山地园林两个都是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势三、秦皇家园林的起源1、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一个大型的宫殿建筑群,最主要的阿房宫,其中的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的位置: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堆筑岛山,求仙的功能四、西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山水;植物、动物;苑(园林);宫(宫殿建筑群);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观;生产基地它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是一个多功能的皇家园林2、甘泉宫——类似后世的离宫御苑3、未央宫——相当于后来的宫城4、建章宫——类似于后世的大内御苑他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备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5、兔园宫苑是当时皇家园林的普遍称谓,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
五、东汉的皇家园林——称之为“宫苑”游赏功能上升到主要地位,比较注意造景的效果。
六、汉代的私家园林东汉梁翼园林假山的这种构筑方式,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见于文献记录最早的例子第三章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一、以自然为主的园林手法产生,自然山水园的由来;木结构建筑完全代替了汉代的夯土台榭建筑二、皇家园林1、邺城御苑——华林园经度、纬度的出现,后世一直沿用;把重要的建筑放在中轴线上2、洛阳大内御苑——华林园(芳林苑),其造园艺术成就占一定位置确立城市中轴线规划体制3、建康(南方)大内御苑——华林园、乐游苑芳林苑(桃花园)、上林苑(皇家狩猎场)规模较小,规划设计精密细致了;造园四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有神仙虚拟转为世俗;开始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文人参与园林开始;开始筑山、理水的人工园林造景多了,写意加写实的创作方法三、私家园林1、城市私园——大都追求华丽的园林景观,设计精致化,规模小型化2、庄园(金谷园)、别墅四、寺观园林1、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宅园2、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和园林化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五、其他园林非主流园林类型——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新亭、兰亭这样的一些近郊的风景游览地,公共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一、长安、洛阳沿用了秦代开始的九经九纬规划格局,前宫后院的布局手法隋的大兴宫,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水系唐代正式建立“两京制”——长安、洛阳二、皇家园林1、大内御苑大明宫——相对独立的宫城,苑林区为多功能的园林洛阳宫——宫城紫苑——隋代的大兴苑,性质类似西汉的上林苑兴庆宫——苑林区相当于大内御苑,以牡丹花闻名2、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西苑——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一座人工山水园,沿袭汉以来的“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在设计规划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上阳宫——建筑密度较大,殿宇为主,园林为辅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依山而建的离宫御苑华清宫——仿长安规划布局,最重要的离宫御苑,苑林区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绿化种植九成宫——与华清宫齐名的离宫御苑,皇帝避暑的离宫御苑皇家园林大体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的类别三、私家园林唐代的私家园林更为兴盛,催生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士流园林,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便是著名一例1、城市私园洛阳城内的私园多以水景取胜,长安大部分为宅园或游憩园履道坊宅园——前宅后园的布局,白居易别墅园即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洛阳的平泉园、杜甫的浣花溪草堂风景名胜——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借景于自然山水)、卢鸿一的嵩山别业2、文人园林的兴起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白居易为代表性人物,其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四、寺观园林长安城的佛寺,多数都有园林或者庭院园林化的建置唐代寺观园林出现一个新的表现形式——水庭五、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建筑物体量小,以山池花木成景公共园林——风景区,曲江为当时一座大型的公共园林,也兼御苑的功能长安城的街道绿化这个时期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
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北宋的东京城、南宋的临安城一、皇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规模较小,接近私家园林1、东京——只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后苑——后周的旧苑延福宫——植物造景比重大艮岳——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与,具有浓郁的文人园林意趣,“左山右水”的格局,著名的人工山水园的园林景观十分丰富,有以建筑点景为主,有以山、水、花木成景的。
造园艺术的成就,筑山、置石、理水(园内一整套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系形式)、植物配置、建筑。
他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他代表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琼林苑——植物为主体的园林金明池——大水池为主体的园林2、临安——只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后苑——唯一的大内御苑,一座山地园德寿宫、集芳园中国历史上最少皇家气派的园林二、私家园林1、中原富郑公园——宅园环溪——以水景和园外借景取胜湖园、苗帅园、董氏(西园、东园)、独乐园宅园、单独建置的游憩园为多,栽植花木著称,筑山仍以土为主2、江南南园——别墅园南沈尚书园、北沈尚书园——南以山石之类见长,被以水景之秀取胜沧浪亭——苏州名园梦溪园——沈括3、文人园林的兴盛占着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简约、疏朗、雅致、天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四个基本特点的延伸禅宗、诗、画艺术影响园林三、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进而达到文人化的境界灵隐寺、韬光庵四、其他园林西湖成为一座特大型的公共园林——开放性的天然山水园林溪江苍坡村——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叠石、置石技艺高超,由写实、写意结合转化为写意,景题、匾额的运用,赋予园林以“诗化”特征。
第六章园林的成熟期(二)——元、明、清初市民园林出现与士流园林分庭抗礼叠山方面,使用的石材多样化,技法也趋于多样化景题、匾额、对联在园林中普遍使用一、元、明的皇家园林元代皇家园林都在皇城范围之内,金代大宁宫拓展的大内御苑明代的大内御苑——西苑(规模最大的一处),形成中、北、南三海的布局,建筑疏朗御花园(前宫后苑),建筑规整,左右对称,园路不设纵横规整的几何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庭院的点缀东苑(前宫后苑),天然野趣、以山水取胜的园林兔园,布局比较规整,有明确的中轴线,山、池、建筑均沿中轴配置万岁山,对称均匀的布局慈宁宫花园明代的行宫御苑——上林苑、南苑(猎场、供应基地)二、清初的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西苑,把南海分隔成一个独立的宫苑区行宫御苑——香山为主体的香山行宫,玉泉山为主体的静明园离宫御苑——畅春园,明清以来第一座离宫御苑,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苑林区(前身清华园)是一个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建筑疏朗,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避暑山庄,规模更大的第二座离宫御苑,具备“避暑宫城”的性质;山庄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鼎列格局: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圆明园,整个山水体系的布局,反映了勘舆风水学说,水系自西北而东南的流向三座离宫御苑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著名皇家园林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园林规划——园林化的风景名胜区(避暑山庄)三、江南的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代表着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扬州私园——休园,以山水之景取胜影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的水景园扬州建筑融治南、北之特色,兼具南、北之长而独树一格众多私园中,有士流园林和市民园林,也存在两者混合的苏州私园——拙政园,以植物之景为主,以水石之景取胜,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无锡私园——寄畅园,是江南地区唯一的一座保存较完整的明末清初的文人园林,是中型的别墅园林,是一座以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南京私园——东园,规模较大的一处游憩园上海私园——豫园四、北京的私家园林元代私园——万柳堂明代私园——定国公园、英国公新,在什刹海附近梁园清华园,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花卉大片种植勺园,简约、朴素白石庄园清初私园——怡园、万柳堂、半亩园王府花园(北京私家园林中一个特殊的类别)自怡园、澄怀园五、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大发展,文人园林的高峰在江南造园家——张南坦,叠山作品突出张然计成造园理论著作——《园治》,论述江南园林的著作《一家言》、《长物志》六、寺观园林元代——大成天护圣寺明代——香山寺、碧云寺、圆静寺七、其他园林公共园林——什刹海(北京)、岩头村第七章园林的成熟后期(二)——清中叶、清末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北方的皇家园林和南方的私家园林,同为中国后期园林历史上的两个高峰一、皇家园林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内御苑——西苑(现在北海的规模一样)明确的划分了北、中、南海三个相对独立的苑林区团城、琼华岛,南坡的永安寺(一组对称均齐的山地佛寺建筑群);西坡地势陡峭,建筑依山就势;北坡叠石构成地形;东坡以植物之景为主北海北面是以水池为主体的小园林濠濮涧,主要体现山野景观北岸新的建筑,静清斋,典型的园中之园,是以假山和水池为主的山池空间,以建筑庭院烘托山石主景区,山池景观突出,具有多层次、多空间的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