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件-《语文(第六版下册 )》第四单元 18 群英会蒋干中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表现手法及其好处
作者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这样写,使人物前
示 后对照,形成曲折,凸显了蒋干外强中干、言过其
实的性格特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课 阅读第7至8段,思考下列问题:

1.瑜、干二人同榻就寝,各自是怎样的表现?体
研 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特征?

2.蒋干为什么会上当?
第六版下册
18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者介绍 故事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整体把握 课文研读 人物形象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

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现在山西太原) 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
简 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课文对他的暴戾、奸诈,也有所表现。他南征得
手,不可一世,致书周瑜,语气倨傲;周瑜毁书斩
使,他“大怒”出兵。他明知中计,却不肯认错,
以蔡、张二人“怠慢军法”来掩饰自己。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笑曰”,是对蒋干自我掩饰的愚蠢感到可笑。 “笑而挽其臂”,则是故作亲热,欲擒故纵,带有 捉弄意味。“闻干至”而笑,是看透了蒋干来意的 自得之情和来得正合吾意的喜悦之情的流露。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周瑜的“笑”和“大笑”
3.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
示 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
大张筵席会群英。
4.高潮(第7、8段), 周瑜佯醉设钓饵,
蒋干假寐盗伪书。
5.结 局(第9段), 蒋干懵懂传伪书,
曹操盛怒斩蔡张。
6.尾 声(第10段), 细作探知报江东,
周郎狂喜解患忧。 返回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提 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在三江口战斗选起
因为这两个情节与周瑜定计有因果关系。由于周
介 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等。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
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
说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
一的整体。
后一节
回目录页
课文选至“细作探知”这一段,情节才完整。同
示 时,与周瑜开头所说的“吾必除设计除此二人,然
后可以破曹”相呼应,充分反映了周瑜对除掉蔡、 张二人的高度重视,进一步体现了周瑜反间计对整 体赤壁之战的战略意义。
返回 回目录页
课 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充分表现人物性 文 格。阅读第4至6段,思考下列问题。
人来降。”
曹操问他与周瑜关系如何。蒋干说:“丞相放心。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
曹操问他要带哪些东西。蒋干说:“只消一童随
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此时的蒋干意气洋洋,仿佛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到了东吴之后的表现
先写他的“昂然”,再写的“愕然”“惊
示 愕”“面如土色”“大惊”。

1.文中多处描写了蒋干的“笑”和“大笑”,把
读 它们找出来,联系上下文,揣摩它们表现了周瑜怎
1 样的性格特征。
2.蒋干在去东吴之前,有着怎样的言行?到了东
吴之后,面对周瑜的施压,又有着怎样的表现?这
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有着怎样的好处?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提 周瑜的“笑”和“大笑”
1.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

曹操平定北方后,打算南下消灭刘表、刘备、孙
权等势力,以统一全国。这时正好刘表病死,其子
事 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得了荆州后,任命降将蔡瑁、
背 张允为水军都督,准备顺江而下,吞并东吴。孙权

经过一阵犹豫之后,接受了诸葛亮的劝说和鲁肃、 周瑜等主战派的主张,决定联刘抗曹。曹操兵多将
广,又有蔡瑁、张允训练水军,形势对东吴不利。
示 “说客至矣。”
“闻干至”而笑,是看透了蒋干来意的自得之情 和来得正合吾意的喜悦之情的流露。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周瑜的“笑”和“大笑”
2.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
示 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
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 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 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 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回目录页
提 “笑”和“大笑”表现了周瑜怎样的性格特征
周瑜的一笑再笑,表现了他的足智多谋,沉着从
示 容,慷慨豪放的性格特征,反映了作为政治家和外
交家的出色才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去东吴之前的言行表现
在曹操受挫之时,蒋干此时挺身而出:“某自幼
示 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
示 瑜毁书斩使,遂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军三江口战
败,遂有蔡、张二人操练水军之举;由于二人整治 水军得法,吸引周瑜来探,才促使周瑜下决心除掉 这两个人。如果课文不从周瑜毁书斩使选起,而从 周瑜决定除掉蔡、张二人选起,就显得突兀,也不 足以显示出周瑜除掉蔡、张二人在战略上的意义。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周瑜的“笑”和“大笑”
5.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
示 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
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
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 蒋干面如土色。”
“言罢大笑”,是对蒋干的嘲弄,也表现自己立 场坚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还以为抢了头功,确实是愚蠢可笑之至。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曹操
曹操本是老谋生算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聪明
示 一世,糊涂一时。他之所以中计,也有两个原因:
一是知人不明,用人不当,轻信蒋干可以凭“同窗
交契”之情离间东吴;二是多疑而又刚愎自用,用
了蔡、张二人,却又不信任他。当然,他毕竟老练,
所以马上省悟过来“吾中计矣”。
假做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 呆,写来真是好看。”两个人各怀鬼胎,周瑜诈,
蒋干也诈,一个诈得巧妙,一个诈是笨拙。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蒋干为什么会上当
1.周瑜的策划周密。

2.蒋干本身才疏学浅,愚拙欠虑。
3.蒋干劝降未果,求功心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1.试分析周瑜、蒋干两个人物形象。
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
畅饮。” “大笑畅饮”,既有对蒋干不敢多言的嘲笑,又
有缓和酒宴气氛的作用,表现了周瑜掌握了斗争主
动权的得意与豪放。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周瑜的“笑”和“大笑”
4.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
示 不曾望有今日。”
“佯醉大笑”,有意夸耀自己功业成就,傲视蒋 干,使他不敢游说。
周瑜认识到要打败曹操,必须先除蔡、张二人。在
这种背景下,周瑜抓住蒋干前来劝降的机会,设计
出一套巧妙的计策,经过周密的布置,终于使蒋中
计,使曹操错杀蔡、张二人,达到削弱曹操水军实
力的目的,为后来的赤壁会战赢得了有利的形势。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本文虽然是长篇小说节选,但在情节上有着相对

的完整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线索很清楚。试概括情节内容,并在思考下列问题。
返回
上一页
回目录页
提 蒋干
蒋干志大才疏,自命不凡,其实愚拙可笑。首先
示 是他过高地会计了自己,过低地估计了周瑜。他在
曹操面前夸下出大言,本想马到成功,但初见周瑜
便遭迎头一击,口堵语塞。群英会上,周瑜的故作 姿态和威慑力量使他尴尬被动,听凭摆布,再了情
节不得口。其次,由于他贪功的一念,使他把周瑜
的“假象”当作“真象”,不自觉地吞下周瑜所垂 的香饵。遇事少智寡谋,糊里糊涂被人家当枪使,

2.课文描写曹操的文字不多,但其形象却分外鲜 明。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形象特征。


前一节
回目录页
提 周瑜
周瑜是一个年轻潇洒、豪爽自信、勇敢善战、足
示 智多谋的将官形象。他既有大决断的气魄,又有捕
捉小战机的敏锐。他充分认识到,只有除了蔡、张 二人才能在战局中占得主动,这是他战略上英明。 巧借蒋干来访定计,表现了捕捉机会的能力。从定 计,到用计,到蒋干中计,周瑜对反间计的谋划和 实施缜密周到,每个细节都天衣无缝。周瑜还善于 指挥战斗,三江口初捷就说明了这一点。周瑜少年 得志,豪放自信,这种性格和气质充分体现在群英 会过程中的三次“笑”和“大笑”的音容笑貌中, 也体现在舞剑、作歌和狂吟等一系列举止中。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周瑜的“笑”和“大笑”
5.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
示 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
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
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 蒋干面如土色。”
“言罢大笑”,是对蒋干的嘲弄,也表现自己立 场坚定
上一页

1.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在三江口战
握 斗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2.曹操斩杀蔡、张二将后,课文为什么还要选入
“细作探知”一段?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1.序幕(第1、2段), 周瑜毁书斩来使,
曹操败阵责蔡张。

2.开端(第3、4段), 公瑾楼船探水寨,
子翼轻舟说江东。
3.发展(第5、6段), 暗定奇计留说客,
2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提 瑜、干二人同榻就寝的表现及心理特征
清初小说评点家毛宗岗有一段精彩评论:“周瑜
示 诈睡,是骗蒋干;蒋干诈睡,又骗周瑜。周瑜假呼
蒋干,是明知其诈睡;蒋干不应周瑜,是不知其诈
呼。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 梦。……妙在梦中呼子翼、骂操贼,使他十分疑惑;
又妙在醒来却忘呼子翼,益发使他十分疑惑。周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