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趣味幼儿看故事学成语集锦
经典幼儿趣味成语故事集锦

经典幼儿趣味成语故事集锦【篇一】经典幼儿趣味成语故事集锦刻舟求剑从前, 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
船才开出来, 突然听见“扑通”一声, 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 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 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 对他说: “让我把船停下来, 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可那个人却指着船说: “到了对岸再说吧, 反正我在船上划了一条线, 剑是从这儿落下去的, 到时候从这里下去找就行啦!”划船的人说: “你的剑掉进了水里, 剑又不会跟着船走, 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那个人不听船夫的话, 于是, 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 那个人脱掉衣服, 从他划的那条线那里跳了下去, 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剑掉进了河里, 现在船走了这么远, 他是不能从船上的线找到剑的。
刻舟求剑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舟”是“船”, “求”是“寻找”。
有的人办事不管时间地点的变化, 始终不肯改变原来的主意, 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刻舟求剑。
【篇二】经典幼儿趣味成语故事集锦多多益善韩信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军。
为刘邦夺取天下, 建立汉朝, 立下辉煌功绩。
但是, 在汉高祖六年之时, 有人告密说韩信意图谋反, 刘邦本来就对韩信有戒心, 于是设计将韩信捉拿起来。
不过, 因证据不足, 不久又释放了他。
韩信知道, 刘邦嫉妒自己的才干, 常闷闷不乐, 借故推说有病而不上朝, 闲居家中, 进行消极反抗。
汉高祖刘邦也心知肚明, 不想丢失了这位良将, 所以常同韩信谈话聊天, 挽回关系。
有一次闲聊时, 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 可以带领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最多也就带上十万人。
”刘邦又问道:“你要是带兵可以带多少呢?”韩信说:“我当然是愈多愈好啦!”刘邦追问:“你可带的兵多多益善, 怎么会被我抓住了呢?”韩信回答说“这是两回事了, 陛下虽然不可带兵太多, 但是陛下善于使用将帅, 所以我才被你抓住了。
幼儿园简单成语故事5篇

幼儿园简单成语故事5篇一、点石成金从前有个小男孩叫小明,他非常喜欢玩泥巴。
有一天,他在院子里捏了一个小土人。
小土人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没有,看起来很不完整。
小明不甘心,他想给小土人加上五官,让它变得更完美。
正巧,小明在一旁看到一块漂亮的石头,他便拿起石头,轻轻地戳了一下小土人的眼睛。
谁知道,这一戳过后,小土人的眼睛真的一下就变成了金子眼。
小明高兴极了,于是他又戳了一下小土人的鼻子、嘴巴,结果鼻子和嘴巴也都变成了金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努力,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就像点石成金一样。
二、守株待兔有一天,小兔子回家路上突然看见了一根大胡萝卜。
它高兴地跳了起来,决定把胡萝卜挖出来。
小兔子使劲地挖了半天,但是怎么也挖不动那根胡萝卜。
小兔子灰心丧气地坐在一旁,突然看见远处有只大胡萝卜滚了过来。
小兔子想,这根大胡萝卜肯定比刚才那根要好吃得多。
于是,它不再挖胡萝卜,而是静静地等待大胡萝卜滚到自己面前。
然而,长时间的等待并没有使小兔子等来心心念念的大胡萝卜,反而错过了挖胡萝卜的最佳时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是坐等机会,而是应该通过努力和行动来争取更好的结果。
三、画龙点睛一天,小明在幼儿园上绘画课,他拿起画笔,开始认真地画一幅画。
可是画了一段时间后,小明觉得画里还差了一点什么,但是他又说不上来是什么。
老师看出了小明的困惑,走过来问他有什么问题。
小明说他的画里缺少了点什么,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师微笑着告诉小明:“你可以试试画上一条龙,它会点亮你的画。
”小明照着老师的建议,画上了一条飞龙,果然画里的一切顿时生动起来,非常完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只需要加上一点点细节,就能让一件事情变得完美。
四、关门大吉某一天,小明的爷爷在给小明讲故事时说:“从前,有个人嫌自家门口的小河水太脏了,他决定把小河的水挖干净。
于是,他拿起一把铁锹,准备开始挖河。
”小明很好奇,问爷爷:“爷爷,那个人能挖干净整条小河吗?”爷爷笑着摇摇头说:“当然不可能啦,小明。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画了一条蛇,觉得还不够,就在蛇的腹部再加上了一双脚,结果画得太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不要画蛇添足。
2. 掩耳盗铃。
有个人偷了一口铃,藏在自己的耳朵里,却偏偏听不到铃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3. 杯弓蛇影。
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看见了杯子和弓箭的倒影,却以为是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想象所迷惑。
4. 狐假虎威。
有只狐狸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动物。
但最后被真正的老虎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用虚假的力量去威胁别人。
5. 守株待兔。
有个农夫坐在树下,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结果一只兔子真的撞死在了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指望别人的幸运,要靠自己的努力。
6. 井底之蛙。
有只蛙住在井里,以为整个井就是世界。
后来看到了其他地方的蛙,才知道原来世界很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不要被狭隘的环境所束缚。
7. 画龙点睛。
一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最后在龙的眼睛上点上了一点,龙就栩栩如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
8. 鹤立鸡群。
一只鹤和一群鸡在一起,鹤觉得自己和鸡不一样,但鸡却觉得鹤和它们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同的人注定要孤独一些。
9. 对牛弹琴。
有个人对着一头牛弹琴,牛当然听不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一个合适的对象。
10. 杞人忧天。
有个人害怕天会塌下来,结果活得很辛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虚无的事情而烦恼。
11. 隔岸观火。
有个人看见对岸的房子着火了,却只是站在那里看热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困难不要袖手旁观。
12. 胸有成竹。
有个人在心中已经有了成竹,所以最后做事很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13. 一箭双雕。
有个人一箭射中了两只鸟,非常厉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举多得。
14. 顺手牵羊。
有个人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了一只羊。
幼儿园成语小故事 简短

幼儿园成语小故事简短
幼儿园成语小故事简短指的是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听和理解的简短成语故事。
这些故事通常都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成语小故事的示例:
1.掩耳盗铃:讲述的是一个小偷掩住自己的耳朵盗取铃铛,认为自己掩住耳
朵就不会被人发现,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2.叶公好龙:讲述的是一个人非常喜欢龙,但当真正的龙出现时,他却害怕
得要命。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表面上爱好某样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或接受它。
3.对牛弹琴:讲述的是一位音乐家对着牛弹琴,牛毫无反应,认为对方弹的
是“哑巴琴”。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4.井底之蛙:讲述的是一只青蛙生活在井底,认为整个世界就只有这个井口
这么大。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见识狭窄的人。
这些简短的成语故事都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可以帮助幼儿园小朋友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应用。
通过这些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基本的道理和价值观,比如诚实、勇气、谦虚等等。
同时,这些故事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成语小故事大全

成语小故事大全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画家很擅长画蛇,他画得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有一天,他画了一条蛇,但觉得还不够完美,于是在蛇的腹部又加了一只脚。
结果,这条蛇就成了一只怪异的动物,失去了原本的美感。
这就是后人常说的“画蛇添足”,意思是做某件事情过度,反而弄巧成拙。
2. 杯弓蛇影。
有个人到山里去打猎,走到一处山泉边,看到水中有个弯弓的倒影,以为是蛇,便把箭射了出去。
结果,箭射到了岸边的树上,发现原来只是水中的倒影。
从此,他就把这个经历当成了“杯弓蛇影”,形容因多疑而感到害怕的情况。
3. 掩耳盗铃。
有个人偷了别人的铃,藏在自己家里。
别人来找铃,他却掩着耳朵说,“我没听见,我没听见。
”结果,他的行为被人发现了,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
后来,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自己欺骗自己的情况。
4. 守株待兔。
有个农夫每天都在一棵树下等待兔子撞树而死,结果却一直都没有等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幻想不劳而获的好事,应该脚踏实地去努力工作。
5. 井底之蛙。
有只蛙住在井里,以为井就是整个世界。
有一天,听到了别人说外面的池塘比井大得多,它不相信,还说,“井就是最大的了,没有比它更大的。
”这就是“井底之蛙”的故事,形容眼界狭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广阔。
6. 指鹿为马。
有个暴君上台后,他为了控制人民,经常颠倒黑白,说鹿是马,要人民相信。
有人不敢违抗,只好说,“好吧,那就是马吧。
”这就是“指鹿为马”的故事,形容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行为。
7. 杞人忧天。
古时候,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就在家里建了一座大柱子来支撑天。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怕天塌下来压死人。
”那人听了大笑说,“你这是杞人忧天。
”后来,“杞人忧天”就成了一个成语,形容杞人忧天,无端的忧虑。
8. 青蛙效应。
有一天,一只青蛙跳进了一口瓷罐里,里面装满了牛奶。
青蛙很高兴,开始在牛奶里跳跃,结果牛奶变成了黄油,青蛙才得以跳出罐子。
这就是“青蛙效应”的故事,形容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成语故事 儿童

成语故事儿童1. 狐假虎威:故事小屋: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凶猛的老虎和一只狡猾的狐狸。
有一天,老虎抓住了狐狸,准备大快朵颐。
狐狸急中生智,对老虎说:“我是森林之王,是天帝派来巡视的使者,你若敢吃我,天帝会降罪于你!”老虎半信半疑,狐狸见状,进一步说:“你若不信,可以跟我走走看,其他动物见了我都会害怕。
”于是,老虎跟在狐狸身后,果然,小动物们看到老虎都吓得四处逃窜。
狐狸得意洋洋,老虎却信以为真,放走了狐狸。
智慧启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像狐狸那样仗势欺人,也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谎言。
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强大和智慧,而不是借助外力来炫耀自己。
2. 画蛇添足:故事小屋:古时候,有几个人比赛画蛇,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其中一个人画得很快,当他画完蛇的身体和尾巴时,发现其他人还在忙碌。
他得意洋洋,心想:“我再给蛇画几只脚吧,这样就更完美了。
”结果,他刚画完脚,其他人已经画好了蛇,并且宣布他输了,因为蛇本来是没有脚的。
智慧启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恰到好处,不要过度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失去原有的意义。
3. 井底之蛙:故事小屋:有一只青蛙住在一口井里,它每天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小的一片天空。
有一天,一只海龟来到井边喝水,青蛙便向海龟炫耀自己的井如何舒适、安全。
海龟听了,邀请青蛙到海里去看看。
青蛙跟着海龟来到海边,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蔚蓝的天空,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见识是多么狭隘。
智慧启迪: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否则就会像井底之蛙一样,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4. 亡羊补牢:故事小屋:从前,有一个牧羊人,他每天都会带着一群羊去放牧。
有一天,他发现羊圈里少了几只羊,原来是羊圈的篱笆破了,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们得知后,都劝他赶紧把羊圈的篱笆修补好,但他觉得羊已经丢了,修补篱笆也于事无补。
然而,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圈里又少了几只羊。
这次,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动手修补了篱笆。
幼儿园简单成语故事10篇

【导语】成语是语⾔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类智慧的结晶。
下⾯是分享的幼⼉园简单成语故事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幼⼉园简单成语故事 ⾃相⽭盾 楚国有⼀个卖兵器的⼈,到市场上去卖⽭和盾。
好多⼈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家夸⼝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拿起⼀⽀⽭,⼤⾔不惭地夸起来:“我的⽭,是世界上最尖利的,⽆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戳,只要⼀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分得意,便⼜⼤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 这时,⼀个看客上前拿起⼀⽀⽭,⼜拿起⼀⾯盾牌问道:“如果⽤这⽭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先都⼀楞,突然爆发出⼀阵⼤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呆了半天,⼀句话也说不出来。
最后灰溜溜地扛着⽭和盾⾛了。
客有鬻⽭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他两⼜誉其⽭⽈:“吾⽭之利,物⽆不陷也。
”⼈应之⽈:“以予之⽭,陷予之盾,何如?”其⼈弗能应也。
释义“⽭”古代⼀种长柄的装有⾦属枪头的武器,⽤以刺杀敌⼈。
“盾”,古代⽤来保护⾃⼰、抵档敌⼈刺杀的武器。
后以⾃相⽭盾⽐喻语⾔、⾏动前后不⼀致或互相抵触。
2.幼⼉园简单成语故事 螳螂捕蝉 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
他已经下了决⼼,对⾂⼦们说:“谁要是劝阻我,我就把谁杀了!”吴王⾝旁有⼀个侍候他的少年,想劝吴王不要出兵,可是不敢直说。
他就每天清早起来,拿着弹⼸和泥丸,在花园⾥⾛来⾛去,想让吴王看见,好趁此劝劝吴王。
直到第三天早上,吴王起来偶尔向窗外⼀望,看见那少年在花园⾥⾛来⾛去,就唤他说:“孩⼦,你⼤清早在花园⾥⼲什么呢?你看,你的⾐服都叫露⽔给打湿了。
”那少年把⼿⾥的弹⼸扬了⼀扬,说:“⼤王,别作声。
您看树上有⼀只知了,正在⾼⾼兴兴地喝露⽔呢!他不知道有⼀只螳螂正躲在他的⾝背后哪。
”吴王听了觉得好笑,说:“螳螂捉知了,这有什么稀奇呢!你真是个孩⼦!”那少年仍旧很有兴趣地说:“您看,那螳螂悄悄地绕过树枝,正要扑上去,没想到有⼀只黄雀正躲在他的⾝背后哪。
幼儿启蒙成语故事范例集锦【6篇】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今天为您分享了幼⼉启蒙成语故事范例集锦【6篇】,欢迎各位的参考学习。
幼⼉启蒙成语故事范例集锦【1】:安居乐业 春秋时,有⼀位着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字⽼聃(“⽼⼦”是⼈们对他的尊称)。
⽼⼦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政治⾰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们带来了痛苦。
他的理想社会是“⼩国寡民”的社会。
他的“⼩国寡民”社会⼤概的样⼦是: 国家很⼩,⼈民稀少。
即使有许多的器具,⼈们也不去⽤它。
不让⼈民⽤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去乘坐;即使有兵器装备,也⽆处去使⽤。
要使⼈民重新使⽤古代结绳记事的⽅法,吃得很⾹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于原有的风俗习惯。
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们直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上⾯的这段⽂字就是安居乐业的⼤概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原⽂是“⽢美⾷,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成语的意思是表⽰⽣活美满、安定。
幼⼉启蒙成语故事范例集锦【2】:拔⼭举⿍ “拔⼭举⿍”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强⽓壮。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
项⽻本纪》,籍项⽻长⼋尺余,⼒能扛⿍,才⽓过⼈。
⼜:“⼒拔⼭兮⽓盖世,时不利今骓(zhui)不逝。
” 项⽻,名籍,秦末下相⼈。
少年时代,项⽻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
叔⽗项梁很⽣⽓,项⽻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
击剑是对付个把⼈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的本领。
”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兴,但也只求略知⼤意,不肯认真钻研。
据说,项⽻⼆⼗⼆三岁时,⾝体魁梧,体⼒强壮,能把⼏百⽄重的⿍举起来。
后来,项⽻起兵反秦,接着⼜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刎于乌江。
适合幼儿读的成语故事

适合幼儿园读的成语故事1、井底之蛙【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内容】:一只青蛙,住一口井里。
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快活: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叫它。
它抬起头向井口一看,只见一只大海龟的头几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丬天。
只听见大海龟问它:青蛙老弟,你见过大海吗?青蛙说:大海有我的井大吗?海龟老兄,欢迎你下井来作客。
大海龟被它说动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
可是,它左腿还没跨进井去,右腿的膝盖已被井栏绊住了。
于是,大海龟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
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
它又惊奇又惭愧,感到自己的见识太渺小了。
2、九牛一毛【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
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内容】:西汉时代有个很有名的大将军名叫李陵,他奉汉武帝的命令,率领军队去攻打匈奴。
后来,因为兵力不足而战败投降。
武帝听到这件事以后非常生气,他觉得李陵不但不能立下大功,反而轻易对敌人投降,其它的大臣们也纷纷指责李陵的不忠。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打抱不平,他仗义直言说道:李陵将军孤军夺战,每一次出兵攻打敌方都有很好的成绩。
而这一次,他没有得到李广利(担任正面主攻任务的将军)的协助,五千人的步兵虽然被八万匈奴兵团团围住,但是仍然冒死对抗,而且连续打了十几天的仗,还杀伤敌兵一万多人,直到粮草都用尽了,才不得不假装投降,这样的战绩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李陵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将领啊!至少他的功劳能够抵他的罪过吧!汉武帝听到司马迁不但为李陵辩解,而且还讽刺他的亲戚李广利,顿时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司马迁打入死牢,接着又判了司马迁当时最残酷、最耻辱的宫刑。
司马迁遭受到如此大的打击,受到这种侮辱,好几次都想自杀一死了之,可是他想到自已这种情形即使死了,在大家眼中也不过就像是九牛之一毛,不但得不到任何人的一丝同情,还会受到大家的嘲笑。
幼儿简单成语故事【10篇】

【导语】中国的⽂化博⼤精深,我们⼀⽣都在学习着它的内涵。
即便是那简单的四字成语,其中却也隐含着⼤⼤的道理。
下⾯是分享的幼⼉简单成语故事【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幼⼉简单成语故事 鹏程万⾥ 传说我国古代有⼀种鹏鸟,是⼀种名叫“鲲”的⼤鱼变成的。
它的背长达⼏千⾥。
每年六⽉,它都要飞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拍,天池的⽔就被击起三千⾥的浪花。
它乘着旋风,⼀下⼦能飞越九万⾥的⾼空。
⼀些⼩鸟很不理解地问它:“你为什么要飞到九万⾥以外的天边呢?” 后来,⼈们就根据这个故事,编了⼀句成语“鹏程万⾥”,⽤来⽐喻前程⾮常远⼤。
2.幼⼉简单成语故事 扑朔迷离 北魏时,有⼀户姓花的⼈家,⽼⽗叫花弧。
花弧有⼀个⼥⼉,名叫⽊兰,她从⼩就喜欢舞枪弄棒,武艺⼗分⾼强。
那时,北魏经常和外族打仗,朝廷下令征兵,⽊兰的⽗亲年纪太⼤,弟弟⼜⼩,于是⽊兰就想装扮成男⼦,替⽗从军。
她穿上⽗亲当年穿过的盔甲,威风凛凛地去见⽗亲,表明⾃⼰的决⼼。
花⽗很感动,但是并不放⼼。
于是,⽊兰要求与⽗亲⽐武,如果胜了就让她去从军。
花弧向来不服⽼,就答应了。
⽗⼥俩就在花园⾥⽐剑,你来我往。
花弧毕竟年⽼体衰,终于⽀持不住,败下阵来,只好同意⽊兰代替他去从军。
⽊兰武艺⾼强,智勇双全,打了很多次胜仗,⽴下了⼤功。
出征⼗⼆年,但是谁也不知道她是⼥⼦。
敌⼈终于投降了,⽊兰凯旋,换上⼥装。
战友们惊叹道:“我们同⾏⼗⼏年,都不知道你是个⼥⼦!” ⽊兰捉来⼀对雌雄兔⼦,然后笑着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是说我⼥扮男装,就像在地上⾛的兔⼦难以分辨出雌雄⼀样,根本看不出来我是男的还是⼥的啊。
后来,⼈们就⽤“扑朔迷离”作为成语,⽐喻事情模糊复杂,真相难辨。
扑朔,扑腾、乱动;迷离,眼半闭。
3.幼⼉简单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 汉末,黄⼱事起,天下⼤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谋⼟)和司马徽(三国时谋⼠)说诸葛亮很有学识,⼜有才能,就和关⽻、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幼儿园 成语故事

幼儿园成语故事1. 《狐假虎威》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不?就好像小兔子被大狼狗欺负了,小兔子突然说:“哼,你别欺负我,我可是老虎的朋友!”大狼狗一听,哎呀,还真有点怕了呢!在森林里呀,狐狸可狡猾啦,它借着老虎的威风在森林里大摇大摆的,其他动物都吓跑了,这就是狐假虎威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呀,可不能像狐狸那样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负人哟!2. 《亡羊补牢》哇哦,小朋友们,亡羊补牢的故事来啦!想象一下,小羊圈破了个洞,就像你最爱的玩具破了个小口一样。
农夫一开始没当回事,结果羊跑了几只。
哎呀,这可咋办呀!后来农夫赶紧把洞补上了,这就像你赶紧把玩具修补好一样。
所以呀,做错事了不怕,及时改正就好呀,就像亡羊补牢一样,还不算晚呢!3. 《画龙点睛》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画家画画不?画龙点睛就像是画家画了一条超级厉害的龙,可是就差那么一点点。
然后呢,画家轻轻一点,哇,龙一下子就活啦!就好像你们搭积木,最后放上那一块关键的,整个就完美了。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呀,有时候一点点小改变,就能让事情变得超级棒哟!4. 《叶公好龙》嘿,小朋友们,有个叫叶公的人,他天天说自己多喜欢龙呀。
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像你们到处贴着自己喜欢的卡通画一样。
可是真的龙来了,他却吓得要命!这不是很奇怪嘛。
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像叶公一样,嘴上说喜欢,真遇到了又害怕哟!5. 《掩耳盗铃》哈哈,小朋友们,有个小偷想偷铃铛,又怕别人听见。
他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他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啦。
这多可笑呀,就像你蒙上眼睛说别人看不见你一样。
我们可不能做这种自欺欺人的事呀!6. 《拔苗助长》小朋友们呀,农民伯伯种庄稼要一步一步来,对不?可是有个着急的伯伯,他嫌禾苗长得慢,就把它们都拔高了。
结果呢,禾苗都死啦!就像你们学走路,得慢慢走,不能一下子就想跑起来呀,不然会摔倒的哟。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可不能太着急啦!7. 《守株待兔》哇,小朋友们,有个农夫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死啦。
最简单的幼儿成语故事【十篇】(精选)

1.最简单的幼儿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从前,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
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一声,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对他说:“让我把船停下来,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可那个人却指着船说:“到了对岸再说吧,反正我在船上划了一条线,剑是从这儿落下去的,到时候从这里下去找就行啦!”划船的人说:“你的剑掉进了水里,剑又不会跟着船走,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那个人不听船夫的话,于是,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那个人脱掉衣服,从他划的那条线那里跳了下去,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剑掉进了河里,现在船走了这么远,他是不能从船上的线找到剑的。
刻舟求剑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舟”是“船”,“求”是“寻找”。
有的人办事不管时间地点的变化,始终不肯改变原来的主意,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刻舟求剑。
2.最简单的幼儿成语故事画饼充饥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
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文帝曹丕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文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
接着魏文帝要卢毓推荐一个与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接替侍中的职位,卢毓推荐了郑冲。
魏文帝说,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荐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卢玉推举了阮武和孙幽二人,后来魏文帝选择孙幽担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玉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在于选拔人才,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真正得到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
我认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的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
后来,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适合小朋友讲的成语故事

适合小朋友讲的成语故事以下是 8 条适合小朋友讲的成语故事:1. 《画龙点睛》从前有个画家,他画的龙可逼真啦!但都不点眼睛。
有一次,人们问他为啥不点眼睛呀?他说点上就会飞走啦!大家都不信。
嘿,有一回他真的给一条龙点上了眼睛。
哇塞,那条龙真的腾空而起,飞走啦!小朋友们,你们说神奇不神奇呀?以后你们画画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地方,就像画龙要点睛一样,让画变得更棒哟!我的观点:这个故事真的很神奇呀,让我们知道了关键之处的重要性。
2. 《亡羊补牢》有个农夫呀,他养了一群羊。
有一天,羊圈破了个洞,丢了几只羊。
他的邻居就说:“哎呀,你赶紧把洞补好吧!”可农夫却不当回事儿。
后来呀,丢的羊越来越多,他才着急啦!赶紧把洞补好啦。
小朋友们,这就告诉我们呀,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不然损失会更大哦!比如你们要是把玩具弄丢了,就得赶紧去找呀,可不能拖拖拉拉的,对吧?我的观点:做错事不怕,及时补救就好啦。
3. 《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他超级超级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嘿,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可高兴啦。
就专门跑下来找他。
结果呢,叶公吓得要死!小朋友们呀,可不要像叶公一样哦,嘴上说喜欢,真看到了却害怕咯。
就像你们说喜欢大熊猫,要是真看到了可不能被吓跑呀!我的观点:说和做要一致才行呢。
4. 《狐假虎威》森林里呀,有一只老虎正在找吃的。
碰到了一只狐狸。
狐狸可狡猾啦!它眼珠子一转,就对老虎说:“哼,你敢吃我?我可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老虎不信。
狐狸就说:“你要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走。
”老虎就真的跟在狐狸后面。
那些小动物们一见老虎,吓得都跑啦!老虎还以为小动物们是怕狐狸呢!小朋友们,在学校里会不会有那种借着别人威风欺负人的人呀?可不能学他们哟!我的观点:靠别人威风可不行哦,要自己厉害才行。
5. 《掩耳盗铃》有个小偷呀,他想去偷人家的铃铛。
可是铃铛一碰就会响呀。
他就想了个笨办法,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
他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就也听不到啦。
简单成语故事幼儿十篇(精选)

1.简单成语故事幼儿天道酬勤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
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
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
出处:出自《论语》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2.简单成语故事幼儿不耻下问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
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
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
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
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适合幼儿读的成语故事大全

亲子教育/热点专题适合幼儿读的成语故事大全【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适合幼儿读的成语故事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适合幼儿读的成语故事大全篇一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幼儿园绘画故事书成语

幼儿园绘画故事书成语1. “画蛇添足”:哎呀呀,你看那个小朋友画画,本来画得好好的一条蛇,非得再给它添上几只脚,这不是画蛇添足嘛!就像小明做手工,明明已经很漂亮了,还非要再贴一堆东西上去,反而弄巧成拙啦。
2. “叶公好龙”:嘿,你们知道吗,有的小朋友嘴上说着超级喜欢恐龙,可是真看到恐龙模型又吓得不行,这简直就是叶公好龙呀!就好像小红说喜欢小狗,结果小狗一靠近她就吓得乱跑。
3. “狐假虎威”:哇塞,有些小朋友总喜欢跟着厉害的小朋友后面,然后借着人家的威风欺负别人,这不是狐假虎威是什么呢?就像小猴子跟着大猴子去抢别的小动物的食物一样。
4. “亡羊补牢”:小朋友们要是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玩具,可一定要赶紧去找找或者想办法呀,不然就像那个丢了羊的农夫一样,等好多羊都丢了才去补救,这可就是亡羊补牢啦!就如同小刚丢了铅笔,一开始不在乎,后来要用了才着急找。
5. “画龙点睛”:哇哦,当一幅画快完成的时候,加上关键的一笔让它变得超级棒,这就是画龙点睛呀!就像小美的舞蹈,最后那个优美的动作,一下子就让整个舞蹈更精彩了。
6. “滥竽充数”:有的小朋友在合唱的时候不认真唱,就张张嘴假装,这不是滥竽充数嘛!跟那个在乐队里假装吹竽的人一样呢。
7. “掩耳盗铃”:哈哈,有的小朋友捂住自己的耳朵偷东西,以为别人听不到,这也太可笑了吧,这就是掩耳盗铃呀!就像小伟偷偷拿了别人的橡皮还以为别人不知道。
8. “守株待兔”:有些小朋友就想不劳而获,天天在那等着好事降临,这不是守株待兔吗?就好像小李等着天上掉馅饼呢。
9. “自相矛盾”:哎呀呀,有的小朋友一会儿说这个好,一会儿又说那个好,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就像小燕一会儿说喜欢红色,一会儿又说喜欢蓝色。
10. “揠苗助长”:小朋友们可别着急长大呀,要是像那个农夫一样拔苗助长,那可就糟糕啦!就像小阳想快快长高,拼命吃很多东西,结果反而不舒服了。
我觉得这些成语在幼儿园绘画故事书中能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也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正确运用呀!。
简单幼儿园成语故事集锦

【导语】成语故事的语⾔⽣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化的独特魅⼒。
下⾯是⽆忧考分享的简单幼⼉园成语故事集锦。
欢迎阅读参考!1.简单幼⼉园成语故事集锦 【成语】:滥竽充数 【拼⾳】: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混在吹竽的队伍⾥充数。
⽐喻⽆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
指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家⾥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作⾃谦之辞。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内储说上》,齐宣王使⼈吹竿,必三百⼈。
南郭处⼠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以数百⼈。
宣王死,潜王⽴,好⼀⼀听之,处⼠逃。
战国时期,齐宣王⾮常喜欢听⼈吹竽,⽽且喜欢许多⼈⼀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组成了⼀⽀三百⼈的吹竽乐队。
⽽那些被挑选⼊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个游⼿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弟,名叫南郭。
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是⼀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宣王的欢⼼,把他编⼊了吹竽的乐师班⾥。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根本不会吹竽。
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学着别的乐⼯的样⼦,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吹奏。
因为他学得维妙维肖,⼜由于是⼏百⼈在⼀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
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年,不但没有露出⼀丝破绽,⽽且还和别的乐⼯⼀样领到⼀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齐潜王继位,潜王同样爱听吹竽。
只有⼀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喜欢乐师门⼀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冒汗,整天提⼼吊胆的。
⼼想,这回要露出马脚来了,丢饭碗是⼩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
适合幼儿看的成语故事精选_成语故事大全

适合幼儿看的成语故事精选幼儿故事以其丰富的内容、独有的特点成为中华民族成语典故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适合幼儿看的成语故事精选。
适合幼儿看的成语故事精选1:拔苗助长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轲借用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们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
适合幼儿看的成语故事精选2:朽木不可雕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
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
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惰的毛病。
一天,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
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
孔子听了伤感他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
就从宰子起,我改变了态度。
”适合幼儿看的成语故事精选3:运斤成风楚国的郢都有个勇敢沉着的人,他的朋友石是个技艺高明的匠人。
有一次,他们表演了这样一套绝活:郢人在鼻尖涂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粉,让石用斧子把这层白粉削去。
只见匠人不慌不忙地挥动斧头,呼地一声,白粉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郢人也仍旧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
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知道了,他非常佩服石的绝技和郢人的胆量,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个表演。
于是,国君就恭恭敬敬地把匠人石请来,让他再表演一次,石说:“我的好友已经去世,我失去了唯一的搭档,再也没法表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趣味幼儿看故事学成语集锦“掩耳盗铃”警示大家不要掩饰事实的真相,自欺欺人终究会害人害己;“守株待兔”启发人们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掉馅饼,不劳而获的思想终将一无所成……每一则成语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下面是成语故事大全,看故事学成语,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更加恰当地去使用成语!【风声鹤唳】(1)“风声鹤唳”这则成语的唳是鸟叫。
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
形容惊慌失措,神经极度紧张。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
谢玄传》,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
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充足的把握战胜晋军。
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
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
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
所以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于是,秦军决定后退。
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
谢玄见敌军渍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
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
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狼狈不堪】(2)晋朝时,武陵人李密品德、文才都很好,在当时颇享盛名。
晋朝皇帝司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便想召他做官,但几次都被拒绝了。
原来,李密很小就没有了父亲,4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他从小跟自己的祖母刘氏生活。
李密在祖母的照料下长大,也是祖母供他读书的。
所以,李密与祖母感情非常深厚,他不忍心丢下年老的祖母不服侍而去做官。
最后,李密给司马炎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
信中说:“我出生6个月时便没有父亲,4岁时母亲被舅舅逼着改嫁,祖母刘氏看我可怜,便抚养我长大。
我家中没有兄弟,祖母也没有其他人能够照顾她。
祖母一人历尽艰辛把我养大,如今她年老了,只有我一人能够服侍她度过残年。
不过我不出去做官,又违背了您的旨意,我现在的处境真是进退两难呀!”【不可多得】(3)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着名文学家。
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辨,写文章又快又好,仅仅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
当时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地写了荐表,把他推荐给汉献帝。
在荐表中,孔融盛赞祢衡有惊人的才学和记忆力,只见过一次,就能背诵,只听到一次就能记住。
像祢衡这样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
汉献帝什么都要听命于独揽朝廷大权的曹操,便把荐表交给了他,由他去作主。
曹操决定召见祢衡,但祢衡瞧不起曹操,自称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后来总算去了,但在言语之间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里冒火,便让祢衡当鼓吏,在自己大宴宾客的时候让他击鼓,借以当众侮辱。
不料,祢衡竟利用当这个差的机会,击一阵鼓骂一阵曹操。
结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杀了祢衡,但又怕留下害贤的坏名声,便派他去荆州劝说刘表来降,实际上是企图借刘表之手杀他。
不料,刘表仰慕祢衡之名已久,把他奉为上宾,并把他当作高级顾问,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不表态便不作决定。
但是,祢衡在刘表那里的时间也不长。
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对待刘表,使刘表无法忍受。
于是,刘表将他派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当书记。
黄祖知道祢衡的文名很高,让他起草文稿。
不论是什么文稿,祢衡总是一挥而成,而且总是写得非常得体,符合黄祖的要求。
为此,黄祖很看重他。
黄祖的长子黄射(yi)也是当官的。
他对祢衡的文才同样非常欣赏,常常邀祢衡游山玩水。
一次,两人参观了东汉文字家蔡邕(yong)写的一块碑文,都觉得文笔很好,书法也很漂亮,深为赞美。
回家后,黄射懊悔当时没有把碑文抄下来,以便细细回味。
祢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后,说:“不妨事,我虽然只看了一遍,但还能记住。
且让我写出来。
”祢衡说罢,竟凭记忆把碑文全部默写了出来。
事后,黄射派人去核对,竟然一字不差。
众人知道,都夸祢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一次,黄射欢宴宾客,有人在宴会上献给他一只鹦鹉。
黄射非常喜爱,当场请祢衡作一篇关于鹦鹉的赋。
祢衡略一思忖,便举笔疾书,不一会儿把赋写毕。
这就是他的代表作《鹦鹉赋》。
即使祢衡才学很高,记忆力惊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现没有丝毫收敛。
一天,黄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逊。
黄祖数说了他几句,他竟当众大骂黄祖。
黄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将他拉上岸去处死。
当时祢衡才二十五岁。
【伯乐相马】(4)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
因为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
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
”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
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
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
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很多功劳。
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外强中干】(5)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
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
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
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原文是‘外强中干’),怎么能作战呢?”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
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很快陷入泥泞,进退不得。
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庆郑所说的“外强中干”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
“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间,内部;“干”是干枯、空虚。
用来形容外表强大、实际上内部力量空虚。
和这近似的成语有“色厉内荏”。
“色”是脸上的神色;“厉”是凶猛;“荏”是软弱。
这句成语是说外表强硬而内心胆怯。
【一箭双雕】(6)出处:《北史·长孙及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
因以箭两只与及,请射取之。
晟驰往,遇雕相馒,遂一发双贯焉。
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
发一枚箭就射中两只大鸟。
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故事: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
具有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北周的国王为子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玉摄图。
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
摄图大摆酒宴。
宴请长孙晟。
酒过三巡,按照实晟人的习惯要比武助兴。
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线。
只听得“格勒勒”—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
“好!”大家齐声喝采。
从此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
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
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一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
他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厥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
“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
【不得要领】(7)“不得要领”这则成语的“要”,即腰,指衣腰;“领”指衣领。
古人上衣下裳,提上衣时拿着衣领,提下裳时拿着贴腰部份。
“要领”是比喻人的意旨,这里引申为态度。
现在一般来表示说话、写文章抓不住要点或关键。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
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汉武帝初即位的时候,从北方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yuezhi),拿月氏王的头颅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赶跑,对匈奴怀着强烈的仇恨。
他们想攻打匈奴,但得不到别国的援助。
当时,武帝正想消灭匈奴。
听了这话,想和月氏友好往来。
但要到月氏去,必须经过匈奴,于是招募能出使月氏的人。
担任郎官不久的张骞应募出使,被武帝批准。
不幸的是,张骞经过匈奴的时候,还是被抓住,押送到单于那里。
单于把张骞扣留下来,并且对他说:“月氏在我们的西北,你们汉人怎么能出使到那里去?如果我们要出使到越国去,你们能让我们去吗?”就这样,张骞被匈奴扣留了十多年。
匈奴给了他妻室,使他有了儿子,但张骞始终保存了汉朝交给他的使节。
后来,匈奴放松了对张骞的监视。
于是,他与随从们一起逃走,朝月氏方向前进。
他们走了几十天,来到了大宛国。
大宛的国王听说汉朝十分富足,想和汉朝往来,仅仅未能如愿;见张骞后非常高兴,问他打算到哪里去。
张骞回答说:“我奉汉朝之命出使去月氏,被匈奴人封锁了交通,如今从匈奴逃到这里。
希望大王能派人给我带路,送我到月氏去。
如果能到那里,将来回到汉朝,汉朝将赠送给你们无数财物。
”大宛的国王听从张骞的话,为他派出向导和翻译,一直送到了康居国,康居国又派人送他到了月氏。
原来,月氏遭到匈奴人的攻击,国王被杀,绝大部分人西迁到了这里,称为大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