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时的隋朝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知识点归纳1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 时间: 581年建立者: 杨坚(即隋文帝)都城: 长安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统一全国。
二、“开皇之治”1.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2、隋文帝在位时期, 国家统一、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 经济繁荣发展, 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全长2000多公里。
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开凿的目的: 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意义: 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 618年开国皇帝: 唐高祖李渊都城: 长安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 即唐太宗, 年号贞观)★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
(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 ①注重发展生产, 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出现繁荣景象, 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于断大事的杜如晦以人为镜——人指敢于直言的魏征, 说明唐太宗善于纳谏。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当政期间,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 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 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 (1)兴修水利, 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从西域引入蔬菜新品种。
(2)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
1.1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2稿)

通济渠 邗沟 永济渠 江南河
100余万 10余万 100余万 10余万
济
605年
渠 邗 605年 沟
江都
610年 江 南 河 余杭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 的大运河。全长约2000多公里,是巴拿马运河的38倍 长,苏伊士运河的20倍长,且比他们早1300年多,是 与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HAPPY NEW YEAR
Hale Waihona Puke 2013历史学习要点
• 课前预习(课本+地图册+导学案) • 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与问答+做好笔 记) • 课后(上课当天花15分钟时间复习)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统一
第1次大分裂: (B.C.771-B.C.221) 第1次大统一: 春秋战国
秦汉 (B.C.221-A.D.220)
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盛 繁盛 经济繁荣 一 大运河的开凿 时 的 隋 二世而亡 38年 一时 朝 581—618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元 马端林 《文献通考》
阅读下面材料,思考隋朝经济繁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隋初 隋盛时 四千六百多 万人 五千五百多 万顷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人口
垦田 粮仓
三千多万人
一千九百多万顷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粮仓丰实 洛口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 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 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1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
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问题导学】根据方法自学: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隋朝的建立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10年D .618年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 .重新统一南北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创立科举制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邗沟D .通济渠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A .洛阳、江都B .洛阳、余杭C .涿郡、余杭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初三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答案及解析1.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本题题干“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即是大运河北可达涿郡,南可到江都,再到杭州。
由此可见,大运河便利了南北运输,所以大运河开通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B.开凿了大运河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对后世影响的做法。
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如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3.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该皇帝是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炀帝的知识,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修建了隋朝大运河,并且正式设置进士科,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4.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
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故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修建了隋朝大运河,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5.如果有游客请你介绍美丽的扬州,你可推荐的名胜古迹除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外,还有哪些?①瘦西湖②平山堂③个园④何园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扬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胜古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知识点1. 繁盛一时的隋朝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这杨坚可不得了呢,就像个厉害的开拓者,一下子就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这时候的隋朝就像个大拼图,把分散的小块都拼到了一起,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隋朝经济的发展:隋文帝时,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这些措施就像给隋朝的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让经济发展得更快了。
隋炀帝时,开通大运河。
这大运河可是个超级大工程啊,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大运河的开通有好多好处呢,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就像一条大纽带把南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2. “贞观之治”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像个接力赛选手,接过了隋朝之后的发展接力棒。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他知道隋朝怎么失败的,所以就想办法避免那些错误。
虚心纳谏。
他身边有个很有名的谏臣叫魏征,魏征经常给唐太宗提意见,唐太宗也能虚心接受,这就像有个好的军师在身边,随时提醒他。
任用贤能。
他任用了好多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
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这个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3. 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可打破了男性统治的传统呢。
武则天的统治:她在位期间,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这就像在朝廷里进行了一场大扫除,把那些不听话的、捣乱的都清理出去了。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这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只要有本事就行。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她就像一个过渡的桥梁,连接着唐朝不同的繁荣阶段。
4.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开元”。
他很有作为呢。
任用贤能,比如姚崇、宋璟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2、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开展消费③注重吏治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___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治国措施: 1、注重开展消费,减轻人民负担; 2、崇尚节省;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3、女皇帝武那么天武那么天的统治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那么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开展农业消费、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开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拓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省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开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消费的开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良:耕种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元盛世的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2、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亲密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2、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历史对于七年级的你来说是一个新的科目,你理解那些知识点了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扬州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
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4.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人教版七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版

余杭
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涿郡 今北京) 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黄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阳 邗沟 淮河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余杭 今杭州) 今杭州 长江 钱塘江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1、隋朝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 、 位,类似于哪一朝代 A、西周 、 C、西汉 、 B、秦朝 、 D、西晋 、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
一、隋朝的建立
北朝
隋朝
(北周) 北周)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南朝
(陈)
(陈)
隋朝
(589年)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蜀 三 魏 国 吴 晋 南方: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西 十六国 北方: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 北周 隋 陈 589
尽道隋亡为此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皮日休 汴河通淮利最多,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李敬芳
总的来说是好事。 总的来说是好事。大运河开通后成为 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南北交通大动脉,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 使了民力, 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 役负担。 役负担。
3、“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_2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北周到了581,外戚杨坚大权集,夺权定都在长安,杨坚封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朝北朝归统一,文帝治国有功绩,隋朝繁盛一时期。
改革制度显盛世,发展生产重吏治,提倡节俭反奢侈,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社会经济大繁荣,粮食布匹都丰盛,二十多年人口增。
(二)隋朝到了隋炀帝,巩固统治开大渠,征发民工几百万,开凿运河二千几(公里),贯通海、黄、淮、长、钱,“天下转漕仰此渠”,炀帝统治施暴政,隋末农民大起义。
二、“贞观之治”(一)唐太宗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轻徭簿赋重生产,君臣廉洁又勤政,“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贞观之治”真繁荣。
(二)唐朝有个武则天,后宫之中掌大权,晚年称帝国号周,唯一女皇她为先,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
三、“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宰相名姚崇,十项建议献良策,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改革图新大手笔,玄宗前期政局稳,“开元盛世”显生机。
(二)农田水利多工程,水稻育秧产量增,蔬菜传入新品种,饮茶之风多盛行。
犁地改用“曲辕犁”,“筒车”灌溉新工具,丝织陶瓷都出名,城市发展鼎盛期。
(三)玄宗后期图享乐,宠爱贵妃惹大祸,安史之乱局势转,唐朝从此渐衰落,907年唐朝亡,后期五代又十国。
四、科举制的创立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完善科举是关键,太宗重教扩国学,进士第一称状元,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
教育文艺大发展,科举改善用人制,此制延续一千三,清朝末年才废止。
五、“和同为一家”(一)到了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大统一,松赞干布求太宗,文成公主嫁过去。
藏汉联姻传佳话,促进经济和文化,金城公主入土蕃,藏汉“和同为一家”。
(二)渤海郡王管“两江”,六诏统一云南王,怀仁可汗治回鹘,民族友好万年长。
六、对外友好往来(一)中日关系渊源长,日派遣使来隋唐,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美名扬。
繁盛一时的隋朝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2、隋朝统一南北: 时间: 过程: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
影响
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 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原因: (2)表现: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的条件 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古运河
2、目的:
3、时间、人物:
4、中心、起始点: 5、长度及地位: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5、秦、隋朝都是二世而亡。
材料1:胡增《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2:宗元鼎《炀帝冢》: 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 原因 不正确
材料3: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在承认运河劳民伤财的同时,更肯定了运 河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 正确的 材料4: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 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开通的作用:
三、隋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灭亡。
主要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四、秦、隋朝的共同点: 1、秦、隋朝由长期分裂割据到大一统。 2、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隋朝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 4、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第一课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新授课 2011年2月21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隋朝相关多媒体、大运河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隋朝的建立”由教师讲述,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制作一幅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
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二次备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3、“隋初经济的繁荣”1)、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
隋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治”2)、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二次备课: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归纳及总结能力4、大运河的开通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
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 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 积的粮食、布匹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隋朝大运河
海河 永济渠
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⑴起止时间:
581-618
⑵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⑶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⑷灭陈统一南北时间: 589年 ⑸特点:繁盛一时(短暂的繁荣) ⑹最后一帝: 隋炀帝(暴君) 1
涿郡 涿郡 永 永
⑶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凿这 么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济 济 渠 渠
洛阳 洛阳
隋朝经过前期的发展,国家 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
渠 渠 邗 邗 沟 沟
通 通
济பைடு நூலகம்济
江 南 余杭 余杭 河
上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请完成下列 各题 ⑴这条大运河以( 洛阳)为中心,北 达( 涿郡 ),南至(余杭 )。
丝绸源源北运, ⑵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供给北方。隋朝 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在河南的许多粮 但都不够全面。 仓,储藏了南方 ⑶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 运来的大量粮食。 运河的开通,当 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 然是好事。
工白天黑夜地干。谁做 慢了,就用棍子毒打。 十分之五的河工,都因 饥饿劳累而死。开运河 对当时劳动人民不是什 么好事,是沉重的徭役 负担。
涿郡(今北京)
通济渠 邗沟
黄河 洛阳
三 点 四 段 五 河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人:王建辉【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使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学习方法】范例导学法;表格式比较法;材料分析法;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图示法等。
温故知新:请你列举出上学期学过的朝代名称(最好按时间顺序)。
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是哪几个?【问题导学】根据方法自学: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1.隋朝建立的时间?统一全国的时间?隋朝的建立者?都城所在地?2.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1.1.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时间、人物、概况、意义?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请你讨论: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合作探究: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请尝试填写以下表格。
【自我总结】你能自己构建一个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吗?对于本课,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
【自主检测】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隋朝的建立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10年D .618年 2.下列关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目的在于消灭南方的割据政权B .促进了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C .是隋朝灭亡的主要社会原因D .不利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局面 3.下列政治制度由隋朝开创的是(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 4.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是( )A.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隋朝建国后强化赋税的征收C.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D.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能力提升5.(2006年,山东莱芜)下列关于隋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完成隋朝统一而开凿B.以长安为中心C.北达余杭南到涿郡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6.(2006年,福建福州)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出行的方式应是()A.乘汽车B.坐轿子C.乘船D.坐火车7.(选做题)(2007年淄博市)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和科技发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至今仍发挥巨大实际效用的是()A.故宫 B.大运河 C.长城 D.地动仪二、填图题8、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填出隋朝大运河四段河道的名称及相关地名。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经过一学期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既有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让学生继续了解中国古代史。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提问:1、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2、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根据学生总结状况,补充不足,纠正错误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等题
学生阅读本部分得出答案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3、三点、四段、五大运河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学生在分析历史事物方面的能力已经具备了响应的思维能力,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学案中出现的学习目标仍然不能充分的利用。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知识链接: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
提问: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表现?
二、大运河的开通
教师简介大运河: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
课件3: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历史线索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 、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 隋、唐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D.加强北方的边防
中考链接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 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4题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 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百家争鸣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补充
今日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 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 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 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小结
隋朝
建
1,时间:公元_5_8_1年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哪 得 游 人 不 动 情 !
沙 笼 银 菊 红 颜 隐 ,
柳 枝 轻 摇 淡 淡 风 。
琼 花 初 落 疏 疏 雨 ,
中国独特的仙花 ——琼花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 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 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 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 中间为两性小花(千点真珠擎素蕊, 一环明月破香葩)。原产于我国江苏、 浙江、湖北 ,现琼花为扬州市花,昆 山三宝之一。
三、隋 朝 大 运 河 的 开 凿:
1、目 的:加 强 南 北 交 通,巩 固 统 治 2、作用: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概 况: 605——610 时 间: 隋 炀帝 人 物: 涿 郡(北京)——余 杭(杭州) 起 止 地 点: 永 四 个 组 成 部 分: 济 渠,通 济 渠、邗 沟、江 南 河 连 接 五 河 流: 海 河、黄 河、淮 河、长 江、钱 塘 江 流 经 六 省 区: 河 北、山 东、河 南、安 徽、江 苏、浙 江
想一想: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为 什么能实现重新统一?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一,南 北 重 归 统 一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 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 (一)隋 朝 的 建 立: 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 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 时间: 公元581年。 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 人物: 杨坚,隋文帝。 方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 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都城: 长安。 (581___604) (二)隋 朝 统 一南 北 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
大运河扬州段
扬州大运河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 淮经济文化中心,素 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有许多文化古迹, 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 它最早开凿于春秋末 年(从江苏的扬州到 淮水开一条运河,取 名邗沟,这是我国古 代最早的运河)。到 了隋朝,为了沟通南 北漕运,隋炀帝下令 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 渠道,开通了包括邗 沟在内的大运河,形 成了全国运河系统。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课件

1、原因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
22
《知识能力训练》答案
一、单选 1—5: BBCDA 6—10: BABBD 11—14:CBDB
-
23
15题.
问题一:(1)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
(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隋朝统一南北于---5--8--9---年,隋军南下,灭掉最后一个政权-----陈----,重新统一南北。
3、隋朝前期的繁荣 A、措施: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结果: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C、表现:
-
7
人口
பைடு நூலகம்
隋初 三千多万人
隋盛时
结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
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教育的发展。
-
20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 与此有关?
-
21
四、隋朝的灭亡(581—618)
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 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 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
16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同学们比较这四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到底哪 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隋朝的灭亡 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隋朝的建立: • 建立时间: 581年 •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都 城: 长安
2.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统一)
• ①统一的时间: 589 年
②统一的标志:隋朝灭掉陈
3.隋文帝的统治
(1)隋文帝发展生产的措施: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2)隋文帝改革的结果: 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 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3)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人口有大幅度增长;垦田扩大;粮仓 丰实
一.南北重归统一 ①建立时间:581年 1.隋朝的建立 ②建立者: ③都城:长安 (即隋文帝)
2.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统一) ①统一的时间: 年 ②统一的标志:隋朝灭掉陈。 3.隋文帝的统治:国家统一安定, 经济繁荣。 ①原因: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表现:人口有大幅度增长;粮仓丰实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作用(意义):
加强南北交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 交流。
隋朝大运河
涿郡
永 济 渠 通
洛阳
608年
济
长安
605年
渠 邗 605年 沟 江 江都 610年 南 余杭 河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今北京) 永济渠 通济渠 洛阳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北涿南余洛中心 郡 杭阳
11.阅读右面的《隋朝大运河》图,请回答:
①图中的哪个字母是代表大运河的北部端点? ②图中的字母D是代表大运河的哪 一段? ③图中的哪个字母是 代表大运河的中心? ④请你全面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⑤ 秦朝时修筑的哪条运河便利 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 域的经济 文化联系?
时间 605年
河段 通济渠
征发民夫 100多万
( )5.请看P4的图片《隋朝大运河》, 最北和最南的端点分别是: A. 涿郡、洛阳 B. 洛阳、余杭 C. 涿郡、余杭 D. 余杭、涿郡 ( )6.请看P4的图片《隋朝大运河》, 大运河的中心是: A. 长安 B.洛阳 C. 涿郡 D. 余杭
( )7.请看P4的图片《隋朝大运河》, 按从南到北的顺序大运河第二段的名称是: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 )8.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统一安定, 经济繁荣,史称: A. 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9.关于隋朝的述叙,错误的是: ①短命的王朝√ √ √ ②承上启下的王朝 ③建造了伟大的工程 ④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的局面×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④
( )10. 你认为隋朝和以前的哪个朝代 最相似?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北捉南鱼落中心
北边的人捉南边的鱼掉落在中心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北京)
海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公里 三市:三个城市 长 安 洛阳 黄河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河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余杭(杭州)
钱塘江
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
4. 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①走向:纵贯南北 ②中心: ③端点 北部:涿郡 (今北京) 南部: (今杭州) ④四段:按从 至 的顺序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 河 ⑤连五条河:从北至南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⑥经六个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 ⑦长度: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评价 5.
605年 608年 610年
邗沟 永济渠 江南河
10多万 100多万 10多万
11.下面的题目有五处错误,请在错误处下方画横线并加以更正
为了巩固秦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589年隋文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 河的中心是长安。大运河横贯东西,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负)
促进了我国南北
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正)
( )1.隋朝的建立者是: A. 苻坚 B. 杨坚 C. 杨广 D. 隋炀帝
( )2.隋朝完成统一的时间是: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
( )3. 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 A. 秦始皇 B. 杨坚 C. 隋文帝 D. 隋炀帝 ( )4.当我们面对地图时,上面和下面 的方向分别是: A. 东、西 B. 西、东 C. 南、北 D. 北、南
贯南北的大运河?
1.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 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 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 的可能性。 3.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 活动与探究
•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 区别?
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 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 在逐步修通。
繁盛表现
时间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一千九百多 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多 万 五千五百多 万顷 结论
人口有大 幅度增长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粮仓丰实 洛口仓
隋朝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 605年
3、北点: 涿郡(今北京) 中心: 洛阳 南点: 余杭(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