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 课件2011

合集下载

生物碱-结构ppt课件

生物碱-结构ppt课件



CH2CH2COOH
CH2CH2COOH

NH2
HO
NH2
来源于色氨酸酸:吲哚碱类 半萜吲哚类 单萜吲哚类
来源于异戊烯
COOH
N
NH2
来源于萜类:单萜类 倍半萜类 二萜类 三萜类
来源于甾体:孕甾烷(C21) 环孕甾烷(C24) 胆甾 烷(C27)
15
常见氮杂环类生物碱基本母核类型:
NH
N H
NH
OH
CH3
萨苏里丁
具有降压作用
41
(二)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
1.苄基四氢异喹啉类
HO
H3CO
HO
NH
HO
CH3 N
CH3
HO
去甲乌药碱
具有强心作用
HO
厚朴碱
42
2.双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
Me N H
OMe MeO OMe MeO
MeO
OMe
MeO O
厚果唐松草碱
具有抗癌活性
N Me H
43
吡咯
四氢吡咯
N H
吲哚
N
吡咯里西丁
N
喹喏里西丁
N
吲哚里西丁
21
N H
蒎啶
N
吡啶
NH
N
咪唑
H N CH3
H
莨菪烷
N
N
N
N
H
嘌呤类
22
O
N
N
噻嗪类
N
N
吡嗪
N
丫啶酮类
N
喹啉
N
异喹啉
23
N CH3
N
吗啡烷类
N

第十章生物碱-PPT资料83页

第十章生物碱-PPT资料83页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 虫、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二)吲哚里西啶类 为蒎啶和吡咯共用一个氮原子稠合的衍生物。
主要分布于大戟科一叶萩属植物中。如:一叶萩 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O
HO
N
吲哚里西啶
N
一叶萩碱
一叶萩碱
O HO N
叶、嫩枝、花、果
(三)喹诺里西啶类
由两个蒎啶共用一个氮原子稠合而成的衍生
味: 生物碱多具苦味。 颜色: 生物碱一般无色或白色,少数有颜色,如小檗
槟榔碱
COOH N CH3
槟榔次碱
槟榔
来源:棕榈科的干燥成熟种子
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 功效,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 药”之一。主治虫积,食积、 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 眼,嚼吃起兴奋作用。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 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 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 胆碱等成分。是历代医家治病 的药果。
巴痢疾药物。将石蒜碱结构进行
改造,制成石蒜内铵盐 (AT-180) 腹腔注射,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生
OH HO
H
长,而且还能杀死癌细胞。临床 O 上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胃 O
HN
癌、肝癌、食管子癌,也可用恶
性淋巴瘤、肺癌、子宫癌等。
(四)吐根碱类 分布于茜草科、八角枫科植 物中。代表性化合物:1-吐根碱(1-emetine)。
单萜类生物碱:龙胆科 倍半萜类生物碱:石斛科 二萜生物碱:毛茛科(如乌头碱)
OH OMe
N HO
OAc
MeO OMe
OMe
O OH
乌头碱
龙胆
石斛
乌头
七、甾体类生物碱
本类生物碱都具有 甾体母核,但氮原子均不 在甾体母核内。

第十章生物碱_PPT幻灯片

第十章生物碱_PPT幻灯片

• 由于生物碱结构较为复杂,虽然19世纪初提出不少生 物碱,但当时并未确定结构式,直到1870年才首次搞清 较为简单的毒芹碱结构式。
• 对于复杂结构生物碱结构式的确定多数是在20世纪, 如士的宁直到1946年才得到正确的结构式等。现在由于 提取分离手段及波谱法用于结构式的测定得到较快地发展, 生物碱的种类和数量都增加很快,有人统计已达万种。
• 【目的要求】 • 1、了解生物碱的分布、存在。 • 2、熟悉生物碱的生源途径。 • 3、掌握生物碱的含义、结构分类、理化性质 • 4、掌握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生物碱的结构分类 •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 第四节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 第五节 生物碱的检识 • 第六节 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 第七节 含生物碱中药实例
物,经过短短的数年已有全合成的报道。
• 此外,通过对生物碱构效关系的研究,进行结构改造, 寻找疗效更高,结构更为简单,并且便于大量生产的新型 药物,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三、生物碱在自然界的分布
• 生物碱在植物界分布较广,但主要分布在高 等植物中,尤其是双子叶植物中的毛茛科、防 己科、婴粟科、茄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 科等100多科的植物中。
• 1810年西班牙医生Gomes从金鸡 纳树皮中分得结晶,以后证明主 要是奎宁和辛可宁
1917年发现士的宁、吐根碱

1819年发现马钱子碱、胡椒碱、咖啡碱
1820年发现奎宁、秋水仙碱
• 我国赵学敏在《本草 纲目拾遗》中记载, 17世纪初《白猴经》 一书中即记述了从乌 头中提炼出砂糖样毒 物作箭毒用,用现代 的观点分析,该物质 应是乌头碱。这比欧 洲科学家发现的生物 碱要早二百年左右。

生物碱(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生物碱(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二)碳-氮键裂解反应
1.霍夫曼降解
胺与CH3I生成季铵盐,与碱加 热发生β-H消除,生成水、烯 和胺
O
N O
H
O O O
Me N
O
O
O
11
第一节
概述
Ssummary
2.冯布劳恩三级胺降解
三级胺与溴化氢,生成溴代烷 和二取代氨基氰化物
O Me
N O
O O
O
NMe
O MeO
O O
天然药物化学
生物碱 分类及生源途径
glc O
N
H
靛青苷
32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Classification and resource
(二)色胺吲哚类
分子中残存色胺部分
NH2 N H
色胺
N
O
N H
N H3C
吴茱萸碱
33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Classification and resource
(三)半萜吲哚类
色胺吲哚基础上连接异戊二烯
OH
1
2 CH3
HN CH3
,H2SO4
NH2
麻黄碱 (1R,2S)
伪麻黄碱 (1S,2S)
CH3
HN CH3
40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Classification and resource
(二)萜类生物碱
1.单萜生物碱
环烯醚萜生物合成而来
O O
N
龙胆碱
41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Classification and resource
N
苦参碱
22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第九章 生物碱 PPT课件

第九章  生物碱 PPT课件

N CH3
7 5 1 4 2
CH2OH
3
6
OCO
CH
H N CH3 OCO
CH2 OH C H
HO
H N CH3 OCO
CH2 OH C H
莨菪碱(阿托品)
H O N CH3 OCO
山莨菪碱 anisodamine
CH2 OH C H
东莨菪碱 scopolamine
(三)吡咯里西丁类生物碱
Me Me O H N Me OH OH O O
藻类、水生植物、异养植物中未发现生物碱 菌类植物如麦角菌等少数植物含有生物碱 1.在系统发育较低级的类群中 生物碱分布较少或无 植物界 地衣、苔藓类中仅发现少数简单的吲哚类生物碱 蕨类中除简单类型的生物碱如烟碱外,结构复杂的 生物碱集中分布在小叶型的真蕨如木贼科、卷柏科 石松科等植物中 裸子植物中,仅红豆杉属、松属、云杉属、油杉属、 麻黄属、三尖杉属等植物中含生物碱 (很少) 单子叶植物中,主要分布在百合科、石蒜科、百部科 (较少) 双子叶植物中,主要分布在防己科、毛莨科、茄科、
胡椒碱
槟榔碱
槟榔次碱
天然药物化学
(二) 吲哚里西啶类
为蒎啶和吡咯共用一个氮原子稠合的衍生物。又分为简 单吲哚里西啶和一叶萩碱两类,主要分布于大戟科一叶萩属 植物中。如存在于一叶萩中的一叶萩碱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 作用。
O
HO
N
N
吲哚里西啶
一叶萩碱
天然药物化学
(三)喹诺里西啶类
生源上前体物为赖氨酸衍生的戊二胺。本类生物碱是 由两个蒎啶共用一个氮原子稠合而成的衍生物。主要分布 于豆科、石松科和千屈菜科。代表性化合物如苦参中的苦 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等。

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PPT精选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PPT精选课件
生物碱 Alkaloids
1
基本内容
• 生物碱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界中分布规律。 • 生物碱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 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及判断方法、 • 游离碱及盐在溶解度方面的差别、氮原子的氧化过程
及C-N键的裂解反应。 •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原理。 • 利用碱性差异或盐的溶解度差异采用pH梯度萃取、分
鸦片罂粟是两年生草本植物。鸦片内含有 30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含吗啡,含量为1015%,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罂粟碱(约1%)、可 待因(约1%)、蒂巴因(约0.2%)及那可汀(约 3%)等。
麻黄为麻黄科草麻黄、木贼麻黄、 麻黄、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分布在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麻黄作为一种传 统中药材,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应用 历史。麻黄中含有一种叫麻黄素的生 物碱有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长期使 用可引起病态嗜好及耐受性,被纳入 我国二类精神药物品进行管制。
步沉淀或离子交换色谱进行分离的方法。 • UV、 IR光谱特征对推测分子骨架、官能团的重要意义。
生物碱的NMR特征因骨架类型不同所具有的较大差异。
基本要求
• 掌握生物碱的结构分类及碱性大小影响因素,并 会应用;生物碱的鉴别方法和离子交换色谱原理; • 熟悉生物碱成盐过程特点。 • 了解生物碱的结构鉴定方法。
5
一、生物碱概述
鸦片中的吗啡——镇痛作用 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碱——抗癌活性 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 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 生物碱化学结构的研究为合成药物提供了线索,如:
6
• 莨菪[làng dàng]
• 天仙子即茛菪。藏语称“茛 菪泽”。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植物。生于林边、田野、路 旁等处,有少量栽培。干燥 的成熟种子可入药,于夏、 秋间采摘炮制。其性温,味 苦辛,入心、胃、肝三经, 有毒,具有定痫、止痛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癫狂、风痹 厥痛、喘咳、胃痛、久痢、 脱肛、痈肿、恶疮等症。

生物碱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生物碱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pKa 10~5~6源自0~1N吡啶
pka= 5.2 ( SP2 )
N H
胡椒啶
pka = 11.2 ( SP3 )
2.诱导效应
1)供电诱导效应(烷基):可使氮原子周围电子云 密度增加,碱性增强。 2)吸电诱导效应(含氧基团,双键,苯环):电子云 密度降低,碱性减弱。
CH CH CH3
CH CH CH3
(若在碱性条件下则试剂本身将产生沉淀) (2)在稀醇或脂溶性溶液中时,含水量>50%;
(当醇含量>50%时可使沉淀溶解) (3)沉淀试剂不易加入多量。
(如:过量的碘化汞钾可使产生的沉淀溶解)
结果判断: 1、需要用三种以上生物碱沉淀试剂 2、氨基酸、蛋白质、多糖、鞣质等 + 沉淀试剂—
— 沉淀(假阳性)
碘-碘化钾 碘化铋钾 碘化汞钾
溶解)
硅钨酸 苦味酸 雷氏铵盐
性复盐)
KI-I2 BiI3KI HgI22KI
SiO212WO3 2,4,6-三硝基苯酚
硫氰酸铬铵试剂
棕褐色沉淀 红棕色沉淀 类白色沉淀(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
乳白色 黄色 紫红色(能与季铵型生物碱生成难溶
沉淀反应条件 (1)通常在酸性水溶液中生物碱成盐状态下进行;
麻黄碱
有(1机R,胺2S类)
挥发性
OH CH CH CH3
NHCH3
伪麻黄碱
(1S,2S)
一、有机胺类
MeO
Me
MeO
OMe
NHCOCH3 HO
MeO O
NH COO(CH2)4 NH
NH2
OMe
益母草碱
秋水仙碱(酰胺类) colchicine
治疗急性痛风,并有

中药化学--生物碱 ppt课件

中药化学--生物碱  ppt课件

PPT课件
18
二。 化 学 性 质
一。碱性
1. 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pKa(pKa越大,碱性越强) pKa<2为极弱碱,pKa2~7为弱碱, pKa7~11为中强,
pKa11以上为强碱。 碱性由强到弱的一般顺序: 胍基>季铵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
胺≈吡咯 2. 碱性强弱影响因素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sp3>sp2>sp) (2)诱导效应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咪 唑
毛果芸香碱
PPT课件
15
萜类生物碱
1.单萜类生物碱,环烯醚萜衍生而来。龙胆碱
2.倍半萜类生物碱,石斛属植物
3.二萜类生物碱,乌头属,翠雀属,飞燕草属植 物中,代表物乌头碱。
4.三萜类生物碱。
龙胆碱
甾类生物碱
这类生物碱具有甾体母核,另含有氮原子,甾体生物碱的氮原子 可构成杂环,也可存在环外。藜芦胺,环常绿黄杨碱。
存在形式:有机酸盐、无机酸盐、游离状态、酯、苷、以及氮氧 化合物等。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生物碱 PPT课件

生物碱 PPT课件

生物碱类物质 抗炎、抗菌、抗病毒活性
一、抗炎活性




石蒜碱、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 碱、槐果碱、苦豆碱 对多种急性渗出性炎症都有明显的抗炎活 性。 急性炎症都有一定的最适剂量范围。 摘除小鼠双侧肾上腺前后,这种生物碱抗 急性炎症的作用没有差别。 二萜类川乌总碱对非免疫和免疫性炎症均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苦豆碱、槐果碱、槐定碱、苦参碱、野靛碱、 槐胺碱、氧化苦参碱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主 要是免疫抑制作用,它们能抑制抗体形成细胞 的产生,抑制抗体的生成。 汉防已甲素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通过下 调T细胞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通路,抑制T细胞 增殖,减少IL-2的分泌及下调T细胞激活抗原 CD71的表达。
二、抗病毒活性


石蒜碱能在病毒生长的早期阶段阻断病 毒DNA的合成。有23种合成或提取的异 喹啉类生物碱可以对抗RNA携带的黄热 病病毒、黄色病毒、甲种病毒、及DNA 携带的牛痘苗病毒。 苦参总碱具有明显而独特的抗柯萨奇B组 病毒(CVB)的作用。
三、抗菌、杀虫活性



从石蒜科植物提取的生物碱大多数具有 对抗黄体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 大肠杆菌的活性。 贝母碱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黄连小檗碱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原 虫及各型流感病毒、新城病毒、真菌类 均有抑制作用。
二、抗胆碱酯酶作用


加兰他敏及力克拉敏与新斯的明相似, 且易透过血脑屏障。对大脑皮层及延脑 内胆碱酯酶活性有较强抑制作用。 石蒜碱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重症肌无 力等,可能与它抑制胆碱酯酶和兴奋神 经肌肉作用有关。
三、对神经肌接头的作用

生物碱 课件2011

生物碱  课件2011
2020/10/9
4). 伍德沃尔德
波谱学 结构 (番木鳖碱 / 1948) 生源 / 有机化学理论 合成 / 奎宁(Doering, 1944)
/ 士的宁 (1954) / 利血平 (1956)
2020/10/9
• 7. 天然有机化学
方法、技术、反应
2020/10/9
二. 定义
天然产含氮有机物 (限制多,不用)
J.B.):
吐根碱 (emetine, 1817),马钱子碱 (brucine, 1817), 士的宁 (strychnine, 1819),金鸡纳碱 (cinchonine, 1820), 2020/10/9 奎宁、秋水仙碱、可尼因、蒂巴因 (thebaine, 1835)
• 2. 结构、合成
可尼因: (1870 / 1886) 士的宁: [1946(罗宾逊)/1956(伍德沃尔德)]
-3 (胺,酰胺) -1 (N-氧物) NO2 (+3) NO2 (+1)
COOH
NO2
动、植 霉菌 细菌 微生物
海洋
OCH3
马兜玲酸 II
环状化合物 排除
非环物 生物胺 氨基酸 (糖) 肽(除肽类生物碱) 蛋白
核酸 核苷酸 卟啉
Vitamins
2020/10/9
三. 存在形式
依 N 原子
1) 游离碱 (很少) 2) 盐类 (绝大多数)
2020/10/9
2020/10/9
二. 生 药 学 中 草 药 学 中 草 药 化 学
天 然 药 物 化 学
2020/10/9
三. 天然药物化学 结构
绪论
总论
各论

然药
绪论
物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化 环合
多样化 骨架类型 功能化 (环系取代) 生物碱 多种 多样
5). 前体物
“ 构件”
关键中间体 交叉点 接力物
一级、次级 C-C / C-N 裂解 重排-再环合
OH、OMe、CH3、 酰胺化 消除 (CH3/CO2H)
6). 酶促反应
转氨酶、脱氢酶、脱羧酶、氧化 / 还原酶、 异构酶、羟化酶、转甲基酶等
O CH3O2C
6 3 (S)- strictoside 7 3 (R)- strictoside
苄 基 四 氢 异 喹 啉 类 、 单 萜 吲 哚 类 生 物 碱
5
3.酚氧化偶联 (oxidative coupling of phenols)
酚自由基形成→自由基偶联→再芳香化
(1) 酚自由基形成
四.
生物碱化学
1806
第一节 概述
• • • • 一. 二. 三. 四. 简史 定义 存在形式 植物界分布
一. 简史
• 16世纪中叶(埃贝斯-纸莎草手稿/Eber-Payrus): 罂粟、天仙子 曼陀罗 • 史前瑞士人、古希腊人: 吗啡 (痛疼、失眠、忧郁) • 1803年 那可丁 (Derosne) • 1806年 吗啡碱 (Sertü F.W.) → 生物碱化学 ner • 1818年 迈师纳 (Meissner W.) "Alkaloid " • 1817-1827年 派勒蒂埃(Pelletier P.J.)/ 卡云图(Caventou J.B.): 吐根碱 (emetine, 1817),马钱子碱 (brucine, 1817), 士的宁 (strychnine, 1819),金鸡纳碱 (cinchonine, 1820), 奎宁、秋水仙碱、可尼因、蒂巴因 (thebaine, 1835) • 同时代 :胡椒碱、咖啡因、尼古丁、乌头碱、麦角胺
3). 巴顿 (D. H. R. Barton)
立体有机化学 吗啡碱 (生物合成: 酚氧化偶联) 芳香体系天然有机化合物 (生物碱 ) 仿生(生物)合成
4). 伍德沃尔德
波谱学 结构 (番木鳖碱 / 1948) 生源 / 有机化学理论 合成 / 奎宁(Doering, 1944) / 士的宁 (1954) / 利血平 (1956)
(醛) (负碳离子)
-氨基酸
COOH R' CH NH2 RNH
(芳香碳)
COOH 色氨酸 N H CH3 H2N O COOH +NH CH3 COOH
N H
7
功能化 CH3O N H 哈满尼
N CH3
HO HO 1 酪氨酸 HO HO HO 2 O
NH HO
NH2 H2O H O
HO HO HO +NH
2. 曼尼希氨甲基化 (Mannich反应)
O 化学上: NH + (胺) COOH 生物体: R CH NH2 CO2 转氨 CO2 CH R' CH (生物碱) RCH2NH2 + R'CHO H2O 希夫碱 形成 R' R = CH (希夫碱) H+ RNH = CHR' C H CH + C H+ N CH C + H 2O
HO HO
NH H
HO HO
HO
HO
4
图1-2 由曼尼希反应生物合成的生物碱示例
HO HO HO NH2 N Ac OGlu O CH3O2C O CH3O2C
酪氨酸
CHO H
1
HO H H
OGlu
3
2 色氨酸
N H NH2
4
CHO
+
H
Mannich反应
N H
3
NH H OGlu
R
O OGlu CH3O2C
CH3O NHCOCH3 CH3O CH3O O OCH3 HO O O N O N N O O CH3 OH CH3 O H HO CH3 O O
秋水仙碱 [酰胺]
喜树碱
野百合碱氮氧化物 [氮氧化合物]
N
+
N
Propyline [烯胺]
存在形式 (举例 II)
O N OH N OH
阿替生 [氮杂缩醛] O N CN O H N O H [其它 : N H O O NH Me H Me N
分布特征
1). 特殊类型 窄→类群 (科、目、属特征) 茛菪烷 (茄科) 二萜生物碱 (毛茛科乌头属 Aconitum、翠雀 属Delphinium) 吲哚类 (夹竹桃科、马钱科) 双稠吡咯烷 (菊科千里光族、紫草科)
2). 含大量挥发油植物类群 少或无
具体分布
主要类型生物碱 (见第三节)
第二节 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
I. 环合反应
主要介绍

1. 希夫碱 (Schiff’s Base)形成 2. 曼尼希氨甲基化 (Mannich反应)


3. 酚氧化偶联 (Oxidative Coupling of Phenols)
1. 希夫碱 (Schiff’s Base)形成
H R H 胺
. N
H C R' O 羰 加成
H MeO
MeO O
[吗啡碱类]
O
10 (S-网状番荔枝碱)
11
12 (吗啡碱类)
MeO NMe O H O MeO
MeO HO NMe
. .
H
1) 邻 - 邻偶联 2) 再芳香化
HO MeO
[阿朴菲类]
13
14 (紫茎块茎碱)
MeO HO NMe MeO OH
MeO HO +N H CH2
1 [其它 :亚胺] S N O
CH3 NMe
O
H
O H OGlu
H
N-cyano-seco-pseudostrychnine
CN ]
Geneserine
[氮杂缩醛 / N CN ]
Xylostostidine
[酰胺 / 氮硫 杂缩醛 / 苷]
四. 植物界分布
规律 特征 分布
植物界
特殊类型、 主要类型生物碱 成分

4. 数量
1900 (~100) 1950 (~1000) 2001 (26900) → 1872骨架 (15.6%) / 21120 (32.5%) 植动霉菌海洋微生物 植物
• 5. 广布植物界
罂粟、麻黄、金鸡纳、番木鐅、汉防已、茛菪、 元胡、洋金花、秋水仙、长春花、三尖杉、 乌头 (附子)等;
N
C5N
NH2
N
表 1-1
生物碱类型 石蒜科生物碱 苄基异喹啉类 吐根碱类 单萜吲哚碱类 甜菜因类 托品烷类 吡咯里西丁类 喹诺里西丁类
生物碱生物合成中 C-N 键形成的前体物
N源 酪氨酸 / 苯丙氨酸 酪氨酸 /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色氨酸 酪氨酸或脯氨酸 鸟氨酸 鸟氨酸 赖氨酸 C=O 源 源于酪氨酸 / 苯丙氨酸的苯乙醛衍生物 同上 番木鳖苷 同上 酪氨酸 (甜菜因酸, betalamic acid) 鸟氨酸 (同一分子) 鸟氨酸 赖氨酸
现代定义
含负氧化态氮原子 的 天然有机体 -3 (胺,酰胺) -1 (N-氧物) NO2 (+3) NO2 (+1)
COOH NO2
动、植 霉菌 细菌 微生物 海洋
OCH3
环状化合物 排除 非环物 生物胺 氨基酸 (糖) 肽(除肽类生物碱) 蛋白 核酸 核苷酸 卟啉 Vitamins
马兜玲酸 II
• 2. 结构、合成
可尼因: (1870 / 1886) 士的宁: [1946(罗宾逊)/1956(伍德沃尔德)] ------里程碑 吗啡碱: [(几十年 / 1952 (盖茨)] 乌头碱: 127年后 (1959~1960)
• 3. 研究内容
200年: ~ 150 (1940's以前) 分离纯化、化学法 1970‘s后 生物合成-调节代谢遗传学/ 酶学、 积累、生物学意义 1960‘s 分水岭
图1-1
CO2H NH2
L-Ph (苯丙氨酸)
与生物碱生物合成有关的“构件”
N CO2H
C6C2N
CO2H N H
L-Trp (色氨酸)
NH2
N H
indole . C2N
NH2
HO
L-Trp (酪氨酸)
NH2
H2N
L-Orn (鸟氨酸)
CO2H NH2 CO2H
L-Lys (赖氨酸)
N
C4N
N
H2N
第九章 生物碱
开场白
一.
天然产物化学
渊源
色香味 疾病 文明进步
天然药物化学
民族医药
有机化学
产生
民族医药 有机化学 现代方法建立
二. 生药学
中草药学
中草药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
天 然药 物化学
绪论
三. 天然药物化学 结构
总论
绪论
总论 应用 (大合唱)
各论
基础医学
分子生物学 生化
物化 生药 分析
各论
仪分 有机
7). 生物合成
● 同源 (亲缘) 形成、转化、关系 ● 结构 ● 仿生合成(生源型合成)、结构改造
二. 原理
● 环合反应 (C-N键形成) N-杂环
一级:内酰胺形成、希夫碱形成、曼尼希 氨甲基化、氨基加成 次级: 酚氧化偶联、亚胺盐次级环合
● C-N键裂解: 内酰胺开环、Hofmann / von Braun降解 ● 氨基化 ● 次级修饰
H H R N C R' + O H+ H
H H R N C R' OH
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