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通识课读后感
心理学通识课读后感哇塞,上完这心理学通识课,就感觉像是脑袋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各种新奇的想法和感悟就像小怪兽一样在我脑袋里横冲直撞。
以前我总觉得心理学就是那种能看穿别人心思的神秘魔法,学了这课才知道,它更像是一把多功能的小梳子,能把我们生活里那些乱成一团麻的行为、想法都梳理得顺顺当当。
课堂上讲到的那些案例可太有趣了。
比如说那个关于从众心理的实验,一群人在那干着莫名其妙的事儿,然后新加入的人就会不自觉地跟着做。
我当时就想,这不就是我们平常生活里的写照嘛。
像有时候流行某种奇怪的穿搭,一开始觉得丑爆了,可看周围人都这么穿,慢慢地自己也觉得好像还挺时尚的。
这就像是我们的脑子偷偷地在说:“大家都这么干,肯定没错,咱也跟着吧。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很多行为不是自己真的想这么做,而是被周围的环境和人给“忽悠”了。
还有那个关于记忆的部分。
我一直以为我的记忆就像个超级可靠的小仓库,东西放进去就稳稳当当的。
结果呢,心理学告诉我,我的记忆是个超级调皮的小捣蛋鬼。
它会出错,会把不同的事情混在一起,还会自己编造一些不存在的情节来填充空白。
这可把我惊到了,我就开始回忆我以前那些信誓旦旦的回忆,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我的记忆瞎编的呀?”这门课也让我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我生气的时候就觉得全世界都欠我的,沮丧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超级失败者。
现在我知道了,情绪就像天气一样,有晴有雨很正常。
而且我可以像个小气象员一样,去观察自己的情绪,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
比如说我发现我每次焦虑的时候,都是因为我给自己定了一些超级不现实的目标,就像我想一夜之间变成学霸,这怎么可能嘛。
所以现在我学会了调整目标,让自己的情绪也能像春天的微风一样,舒舒服服的。
而且啊,我发现心理学还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别人。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一些奇怪的事情,就会在心里默默吐槽。
现在我会想,他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呢?也许他正在经历什么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才导致他这样的行为。
心理学名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心理学名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心理学名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心理学名著读后感1皮亚杰说“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智慧或思维的本质,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上要不断积累与学生交流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智慧。
学生在跟随教师和班主任的学习和管理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智慧,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这一智慧在不断增长。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成长和进步,是好的。
而我们的教师与班主任也要去快速成长与发展,才能去适应这一变化。
否则,就会出现“现在学生怎么越来越难管了?”这样的疑惑。
尤其我们看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可能更强,他们的思维也更激进,我们就要不断的去发现和适应,并与之交流,以达到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转化。
教育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心理学的支撑,我们在做好教学和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学生心理上去做精神引导。
这个的效果好不好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管理效益,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我觉得维果斯基给我们的启迪是巨大的。
首先,确定每个学生的两种水平:一是他们能够独立而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水平,二是他们在指导下能够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水平。
这其实是对学情充分分析基础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就是和合高效课堂所倡导的的独学、群学基础上的精讲点拨,维果斯基把这一教学基本规律早已上升到理论水平了,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和理解,并加以运用。
其次,定期与每个学生一起探讨那些能提供“教学支架”(指学生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这样是要知道学生学习当中的困惑与难点,对学生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也是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
最后,把班级营造成为学习者团体。
改变传统的教师指导学生的主导方式,代以学生相互之间的指导。
这一方式也就是我们和合小组学习中的兵教兵、兵带兵的方式,强调小组内的学习,以期达到快速领会,并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1书刚拿到手,精装硬皮的,三个侧面和封面的上部印着金粉,与白底黑字的封面相互映衬,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品质感,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那种伪精装的书,虽好看但并不能体现出全书整体的设计感和设计理念。
书内让我眼前一亮的设计是目录和章节页,用最简单的单一线条最大化展现了目录和章节页的功能,同时还不乏创意与美感。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内容十分详尽且系统,这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想要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所迫切需要的。
我本科时是一名中文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已经两年了,大学时发的心理学教材都还不舍得扔,因为想到以后还要当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我却根本不会再去翻那些心理学教材了,因为实在是写的太无趣了,大部分是按照心理学流派及其主张形成的单一章节样式,可是自己又不知道有哪些心理学书籍适合我。
本科的时候自己的老师会推荐一些诸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之类的书籍让我们读,在大致的翻看这本书后,我觉得李汉松这本《心理学的故事》与《西方美学史》很像,不仅仅是因为美学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两本的内容都十分的系统、完整,介绍心理学家及其主张时并不刻板,在适当的地方会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如果是对于像我一样的心理学爱好者的话,选择这本书作为入门级读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直接去选那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著作可能会因为翻译语体的问题给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对心理学的主要学者和主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学科专有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选择国外译作甚至是知名学者专著更符合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
【心理学】打开积极心理学读后感
打开积极心理学读后感在【心理学】的世界里,积极心理学犹如一抹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它不仅让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翻开这本书,我被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深深吸引。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充满阳光的人物,他们在逆境中始终保持乐观,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正如书中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书中提到的积极心理学理论,让我对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
这使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挖掘,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积极心理学带来的正能量。
它让我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正如书中所言:“心态决定命运,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在逆境中找到希望。
”书中还提到了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如如何提高幸福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这些实用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我开始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财富,更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正如书中所说:“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心态。
”总之,这本书让我对积极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积极的心态,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正如书中所言:“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超越。
”。
2023年《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5篇
2023年《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5篇2023年《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5篇1早些年我也混迹过几个心理或精分的论坛及聊天群,里头有些人讨论问题粗脖子红脸时,却甚少谩骂,只是一本正经的互相分析对方儿童期如何如何有创伤父母如何如何关爱不够,真是够阴的,学过精分的玩起这套来更是不得了。
还记得有次我给友人支招,吵架时不要去对骂,一脸悲悯的看着对方,目光透着怜惜和深情,等对方骂累了,喘气的间歇便轻声的对他说:我能体会到你现在的痛苦,这不怨你,这是你童年期的创伤造成的,现在去治疗还来得及。
然后默默的递给他一张名片,上写着“精神科医生×××”。
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轻重缓急而已,影响到生活了便要及时去找心理咨询师或精神医生等专业人士解决,当然有大量所谓的专业人士用他们似是而非的专业能力可能更会把你整偏了,所以先期了解一下各种心理问题给自己打个底也是一种方法,本书便是个途径,文笔虽一般,还有些故作风趣,但胜在的轻松,作者专业知识扎实,涉猎较广,推荐一读。
2023年《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5篇2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
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
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
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那么老师的专业地位就仅仅是学科知识吗?我想,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体现在教师对教育心理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钻研,让我成为一位真正的好教师。
2023年《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5篇3心理学,我阅读的作品名叫《面对——镜子里的自己》,这是一本在非典期间,从众与独立是行为的表现与结果,个人在自己没有信心、缺乏知识或不占优势的领域内,往往更容易从众;在自己有信心、有知识或者占有优势的领域内,更容易表现出独立性。
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读后感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心理活动的学科,它深入研究了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对于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深受启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心理学让我了解到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多么复杂而又神奇。
在书中,作者详细地讲解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产生偏见、误解,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原来,这些都是由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偏差所导致的。
这让我更加珍惜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更加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其次,心理学让我认识到情感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在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情感的本质、类型以及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情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还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幸福感。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情感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
最后,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人类的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书中,作者讲解了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动机、学习、人格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人类的行为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这让我更加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也更加懂得如何引导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我相信,心理学的知识将会对我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会让我更加理解和关爱他人。
我会继续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改善心理健康,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关于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精选8篇)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关于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精选8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说明现代心理学现状之前,必须说明“声名遐迩”的弗洛伊德,深远地影响了人们对心理学的了解,加之各种媒体对通俗心理学的渲染,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心理学的许多曲解。
实际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种种研究的论题、数据和实际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只是沧海一粟,在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心理系学会这两个学术组织成员中,关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加在一起,分别只占一零%和五%。
现代心理学现状介绍今世心理学包含了各种多样的内容和层面,跨越了教育、社会、产业、执法、临床等多个范畴。
美国心理学会(APA)就包含了多达五三个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特定的研究范畴。
看看心理学研究的使用成果可能对它会有更加直观的概念:古典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行为原理,通过辨认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成功使用于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大量数字材料的教训,酗酒、肥胖的治疗,恐怖症的治疗;有关知觉历程的研究成果,使用于雷达监督、接到照明和飞行驾驶员座舱的设计;处理和记忆信息的方式也积累了大量可被反复验证的研究结果,例如衰老对了解效果的影响,帮助设计对认知丧失者进行恢复训练的方案。
话说一回,随着现代的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的经济加快发展,然而在这种具有屡见不鲜的形势下,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要随这飞速的步伐走。
但是年轻人为了适应这社会的形势历程中往往产生不少的心理上的题目,如在当今的社会的情况下,竞争大,挑战大,不免呈现一些心理的题目,现在有不少的门生为了不落后于别人而不科学地埋头苦干,甚至利用苏息的时间去读书,却由于心理的压力往往导致考试的成绩底下,继而,引发情绪消极,产生紧张心理不平衡,甚至轻生。
另有中国实验计划生肓的政策下,差不多现在每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每一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管束都过分严格,又过分要求孩子所做的事情,如家长为了孩子比别人聪明,占用孩子的假期时间而参加补习班,没有自己的空间。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篇)前,我们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付出努力。
读完《读懂心灵》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力感。
但是,书中的故事和道理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需要努力去靠近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等待命运的安排。
我决定要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不后悔昨天,不担心明天,相信只要一步步地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3学会研究》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研究心理学的书籍。
作者通过介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式,并且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让读者能够更加高效地研究。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经常拖延、研究效率低下等。
但是,书中的方法和建议也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开始尝试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主动回忆等,发现自己的研究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这本书对我的研究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更加有信心地面对研究中的各种挑战。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4情商》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情商的书籍。
书中介绍了情商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且提供了一些提高情商的方法和技巧。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意识到了情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感的重要性。
同时,书中的方法和技巧也让我开始尝试去提高自己的情商,比如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这些方法的实践不仅让我更加自信和成熟,也让我更加能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这本书对于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更加重视自己的情商,也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书籍。
书中涵盖了很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心理学这个领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同时,书中的一些实用技巧也让我开始尝试去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积极心理学、认知重构等。
这些技巧的实践不仅让我更加积极向上,也让我更加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读后感
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读后感以前我总觉得心理学是那种特别高深莫测,充满了各种看不懂的术语,就像一团迷雾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但是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想法。
书里的内容就像是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
比如说讲到人的潜意识的时候,它不是那种干巴巴地给你解释什么是潜意识,而是讲了一个人老是莫名其妙地害怕走某条路,后来发现原来是小时候在那条路上有过一次特别害怕的经历,被他的潜意识记住了。
这就好像我们的潜意识是一个调皮的小鬼,在背后悄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但是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一下子就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就像把心理学从高高的神坛上拉下来,变成了我们身边可以触摸到的东西。
还有关于人际关系那部分,可太实用了。
我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本人际交往的秘籍。
它说人们在社交中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有心理原因的。
就像有时候我们会莫名讨厌一个人,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某个小习惯触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某种不好事物的联想。
这就提醒我以后再对别人有不好的感觉的时候,要多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而不是单纯地就觉得对方不好。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特别幽默,就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朋友在跟你聊天。
作者会时不时地调侃一下那些心理学的传统观念,或者用一些特别搞笑的比喻。
比如说把人的大脑比作一个装满各种小怪兽(各种情绪和想法)的城堡,不同的怪兽在不同的时候会跑出来控制我们的行为。
这种比喻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能特别深刻地记住那些心理学的知识。
读完这本书啊,我感觉自己就像有了一双透视眼,能够看穿很多生活中的小秘密。
以前那些让人迷惑的行为,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现在好像都能找到一点心理学上的解释了。
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了解了心理学知识,更是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这就像是给我开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副本,在这个副本里,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跟别人相处啦。
心理学名著的读后感(精选10篇)
心理学名著的读后感(精选10篇)心理学名著的读后感【篇1】接触开始学习心理学时,才发现,心理学并没有所想的那么强大、并不能无所不知,但是,生活中处处充满的心理学的实质,你的感觉、记忆、情绪、想像……等等这些都与心理学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
既然想要更好的了解这么学科,那么课外书肯定必不可少。
我选择《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来阅读是经过自己的考虑、调查的。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入门的“教科书”,因为这本书比较适合初涉心理学的人,它把心理学的内容实质与生活中的人和事相联系起来,所以这本书也是广受好评,但是这本书有点厚,我也是瞎翻阅,看到感兴趣的栏目就了解了一下,就忍不住来写书评了!《心理学与生活》揭示的其实是世间万物的产生必有其原因,只有找到根本的原因,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开始明白效率的重要性,某天的过量工作势必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厌烦,不知不觉就会抵制这样的工作,所以做事情不可以心血来潮,需要究原因、有计划、有方法、高效率地完成。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类似这样的东西,都等待着我们去开掘。
除此之外,我认为不能将这些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仅仅停留在恍然大悟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
我们学习心理学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为教育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展。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把心理学的实质于日常生活中去实践。
最后,一句好的摘抄分享一下——“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
人生如水,是平静,亦或是激涌,这个由你自己来谱写。
所以,我们更需要了解心理学,了解这个与生活无限贴近的学科,正是因为有了心理学,世界才会如此多姿多彩!心理学名著的读后感【篇2】偶然读到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
”阿德勒的理论构架起始于几乎我们每个想生存下来的人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以使我们在地球上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使我们的同类中获得地位,以使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的自身,以适应“人类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延续和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等事实。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篇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科学,读来获益颇多,就心理学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
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
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XXX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具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能够经由过程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根本需求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考虑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境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贫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读教师要懂的心理学读后感
读教师要懂的心理学读后感一开始,我觉得心理学这东西有点玄乎,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但是读着读着,我就发现它其实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理解学生们各种行为和想法的大门。
书里讲到的那些心理学原理,都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看不懂的大道理。
比如说,里面提到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可太实用了!我就想起我们班上那个总是懒洋洋的小李。
以前我就纳闷,这孩子看着也不笨啊,怎么就对学习提不起劲呢?读了这部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可能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
可能是之前的学习体验不太好,或者是没找到学习对他自己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就像一辆汽车没油了,不管发动机多好,它也跑不起来呀。
还有关于学生的自尊心那部分。
这真的是让我反思了很久。
以前有时候在课堂上批评学生,可能没太注意方式方法。
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就像娇嫩的花朵需要细心呵护一样,学生的自尊心也是非常脆弱又敏感的。
要是不小心伤害了,可能就会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打个趔趄。
就像我们班的小王,有一次被我当众批评了之后,好几天都低着头,上课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了。
当时我还奇怪这孩子怎么突然变了,现在想想,可能就是我的批评伤到他的自尊心了。
这就好比在一块原本光洁的镜子上划了一道痕,虽然看着不深,但那痕迹总是让人心里不舒服。
这本书里还说到了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这就像做菜得讲究个色香味俱全一样,课堂也得有个让人感觉舒服、积极向上的氛围。
要是课堂气氛沉闷得像一潭死水,那学生们肯定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比如说,可以通过一些小组活动、有趣的互动游戏来让课堂活跃起来。
这就像是在一潭死水里扔进几块石头,立马就能激起层层涟漪,让整个课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经常忍不住把自己代入到那些案例当中。
有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拍着大腿说:“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啊,要是早知道这些心理学知识就好了!”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突然有人给了我一盏明灯,一下子就把周围都照亮了。
心理学读后感集合15篇
心理学读后感集合15篇心理学读后感集合15篇1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书名是《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格里格。
由于当时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便选择性的看了看。
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看过后,在网上百度了下,原来心理学教材中的经典。
是我孤陋寡闻,实属惭愧。
这本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还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
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
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
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至此,这本书我已经完整的读过一遍,其实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
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
此书中虽然只是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但这些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微小的细节。
这本书它让我学会试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众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与生活》内容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后归纳为以下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普通心里学读后感
普通心里学读后感读完普通心理学这本书啊,就像是在大脑里来了一场超级奇妙的冒险。
以前我觉得心理学嘛,就是猜猜人心里想啥的神秘学科。
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哇塞,这简直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大揭秘”啊!书里讲的那些感觉和知觉的部分特别有趣。
就像我们每天看到的五颜六色,听到的各种声音,原来背后都有这么多的原理。
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为啥红色看起来就是那么热烈,蓝色就感觉很冷静。
现在知道了,这是感觉和知觉在我们大脑里捣鼓出来的小把戏呢。
感觉就像是大脑接收外界信息的小天线,而知觉呢,就是把这些零散的信息拼成一幅完整的画。
这就好比,感觉是一堆乐高小零件,知觉就是把这些零件搭成一个超酷的城堡的过程。
还有记忆那部分,真是让我惊掉下巴。
原来我们的记忆不是像个大仓库,东西往里一扔就完事儿了。
它更像是一个有点调皮的小秘书,有时候会把信息记错,有时候又会突然找不到某些重要的文件。
而且记忆还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短期记忆就像是个小中转站,要是不把东西赶紧送到长期记忆这个大仓库里,就很容易弄丢。
这就像我们在超市门口存包,如果不及时取走,超市可不会一直给你保管着。
情绪那一块也很有料。
我发现情绪这玩意儿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它能让我们在一瞬间就像充满气的气球一样兴奋,也能一下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低落。
书里说情绪和我们的生理反应还有认知都有关系。
比如说,当我们害怕的时候,心跳会加速,身体会紧张,这就是生理反应在给情绪助威呢。
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情绪反应还不一样,这就是认知在捣鬼啦。
就像有人觉得坐过山车超级刺激,是个超棒的体验,而有人却觉得那是一场噩梦。
再说说人格这部分吧。
人格就像是每个人独特的标签,有的人外向得像个小太阳,到处散发着热情;而有的人内向得像个小蘑菇,喜欢躲在自己的小角落里。
书里讲了好多人格形成的因素,有遗传的,有环境的。
我就想啊,我这古灵精怪的人格到底是遗传了我家哪个亲戚呢,还是被我成长的环境给捏成这样的呢?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一个透视眼,看人的时候不再是只看表面了。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编写一篇读后感能够强化你们对名著理论的理解,优秀的读后感最重要的是有真情实感,是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生活的,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受益一生的心理学效应读后感
受益一生的心理学效应读后感我刚翻开书的时候,还以为会是那种满是晦涩术语的“天书”,但没想到它就像一个特别健谈又风趣的朋友在给我讲故事。
每一个心理学效应都像是一个精彩的小故事,然后在故事背后又藏着深刻的道理。
比如说“破窗效应”,这就像在说如果一面墙上有一扇破窗户没修,那很快这整面墙的窗户都会被打破。
这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生活中的好多事儿。
就像在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区里,如果有人乱扔了一袋垃圾没被及时清理,过不了多久,那个地方就会变得垃圾成堆。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啊,一旦有个小的不良现象开始了,如果不赶紧制止,那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糟。
这也提醒我在自己的生活里,不管是对待自己的小毛病,还是看到周围一些不太好的小事情,都得及时“修补窗户”,不能让情况恶化下去。
还有“蝴蝶效应”,以前就听过“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话,感觉特别玄乎。
但看了书里的解释才明白,原来这是在说那些看起来特别微小的事情,经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能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这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决定,像早上出门的时候选择了走一条不同的路,也许就会碰到一个人,然后这个人又给你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想法,这个想法可能会改变你的职业规划之类的大事儿呢。
所以啊,这让我知道了每一个小选择都可能是人生的一个大转折,可不能随随便便对待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特别有意思。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这就像是一种神奇的魔法。
我就想到自己上学的时候,如果老师对某个同学表现出特别的信任和期待,那个同学往往就会更努力,成绩也真的会提高呢。
这效应教会我要多给身边的人正面的期待,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也许一句鼓励的话就能让他们像充了电的小马达一样,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拿到了一本生活的秘籍。
以前总是糊里糊涂地做事情,遇到问题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现在呢,这些心理学效应就像一盏盏小灯,照亮了我生活的各个角落。
心灵的驱动力动机心理学读后感
心灵的驱动力动机心理学读后感心灵的驱动力——动机心理学读后感动机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了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和动机因素。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动机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人们的行为和决策产生的巨大影响。
以下是本书引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动机是人类行为的内在推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动机体系,它包括了我们对于目标的渴望、满足需要的欲望以及获得成就感的愿望。
正是这些动机,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并追求个人目标。
比如,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动机驱使他努力工作并追求经济利益;一个艺术家则因为对艺术的热爱而追求创作的激情。
动机使我们对待生活充满激情,并且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其次,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可以被激发和增强的。
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和刺激因素,我们可以激发他人的内在动机,增强其对于目标的渴望和努力。
例如,一个具有激励机制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的任务或者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了解和应用动机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发自己和他人的动机,实现更大的成就。
另外,动机心理学也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挫折与困难具有重要意义。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时候动机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我们的动机机制和应对策略来克服困难。
首先,我们可以从目标的调整和设定中找到新的动力和能量。
当原有目标遇到障碍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更具挑战性的新目标来激发我们的动机。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支持和获得反馈来增强动机。
在困难时,获得朋友、家人或者同事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激发动力。
同时,及时、有效的反馈也是维持动机的关键。
当我们获得一些小的成就时,我们的动机会得到增强,从而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最后,动机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在动机行为中,人们的目标和动机来源是多样化的。
心理学读后感通用15篇
心理学读后感通用15篇心理学读后感通用15篇心理学读后感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主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理解教与学的过程和发展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
主要说明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它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这本书从对新手与专家的教学方法的比较带我们进入了对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探讨。
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在微观上,教学过程又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考虑学习过程的特点(学习/动机原理、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理、教师特点、课堂环境),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其实我觉得教育心理学应该是每个老师都要学习的课程。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也同样受周围人影响。
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能让你周围的人被你好的言行所同化,而你也会在与周围的人交流过程中吸取他们好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利用《教育心理学》带给我们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加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学生,大大提高各位老师的效率,减轻各位老师的工作压力。
《教育心理学》,一本好书,与大家分享。
心理学读后感2刚刚意识到,什么叫自己的选择。
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我的选择。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精选3篇)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精选3篇)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1老式的木质书架上整齐地罗列着我所喜爱的各类书籍,为首的那本一尘未染,是简装的玫瑰红封皮的《人性的弱点》。
就像在绝望的黑暗中燃起一堆希望的篝火,翻看它的时候是在心灵落寞处开辟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坦途,每每有种豁然开朗的轻松畅快。
芜杂的琐事,抛舍不去的忧患得失在如此广博厚重的语言面前脱却红尘的喧嚣与浮躁,从容如一缕薄烟,我想惟有在云端俯瞰人间落雪,才能体会这样一份“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闲适和坦然吧。
我并非好读书之人,更加厌倦“高深莫测”的“大布头”说教,因此在众多文学家眼中那些“阳春白雪”式的高雅之作,多半被我束之高阁。
大概如我之类生性乖张懒散的人,注定只对一些市井小说情有独钟。
可能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会对这样一本励志类的书如此痴迷。
曾有一段时间,一些冥冥之中若有若无的事情压得我喘不过气,就像是一夜之间从锦衣玉食的贵族沦为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焦灼和失落,挥之不去。
不想一直颓废下去,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些快乐的元素来重新唤醒对生活的渴望,但一味的逃避却徒增更多的疲惫和空虚。
直到那个下午,出于好奇,我随意地翻起戴尔。
卡内基先生写就的《人性的弱点》,令我惊奇的是,好像照镜子一样,那些困扰自己多日的问题竟是如此明了——关心琐事、与人争论。
我呆望着窗外迎风起兴的柳枝,惰性的大脑开始积极思考。
的确,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纠缠在一起,蛇一样紧紧箍住我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想着想着,心情忽然就变得明朗起来。
就这样,我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里,我发现自己重新又变得殷实和富足。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
生活的磨难、多喘的命途指引人们重新审视走过的每一个脚印。
生命之舟在流年岁月的风雨飘摇中,历练、受伤、修补,不断重复更新,如此才能渐行渐远,最终到达辉煌的彼岸。
每一次拜读,心都在急促地喘息,梦想被一次次点燃,胸怀仿佛面对高山峻岭般宽阔,书中闪烁的智慧犹如巨大的屏障,以其超然的力量慰藉着心中不安的思绪。
图解心理学读后感
图解心理学读后感《图解心理学读后感》篇一读《图解心理学》这本书,就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而又充满趣味的迷宫。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想:“这心理学的书会不会很枯燥啊?全是理论啥的,那可就太折磨人了。
”但是一看到那些有趣的图解,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那些图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理解心理学的大门。
里面讲到的人格心理学部分,让我特别着迷。
它把人格分成了好多类型,就像把人分成了不同的小族群一样。
我就忍不住开始在生活中对号入座。
我有个朋友,超级爱干净,东西必须摆放得整整齐齐,我当时就想,他是不是有那种强迫型人格啊?不过后来又觉得,也许这只是他的一种良好习惯,我这样随便给他贴标签是不是不太好呢?这就像手里拿着锤子,看啥都像钉子,可能会误解别人呢。
书中有一幅图把人的大脑比作一个超级复杂的电路板,这个比喻真的绝了。
神经元就像电路板上的小元件,相互连接传递信息。
这让我想到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有时候脑子就像短路了一样,怎么都转不过弯来。
也许就是那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出了点小问题吧。
我就想啊,如果能像修理电路板一样,把自己的脑子修一修,让那些知识能顺畅地在大脑里跑来跑去就好了。
哈哈,这当然是一种幻想啦。
在社会心理学那一块,提到了从众现象。
我就想起了学校里的一件事。
有一次,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其实我心里有自己的答案,但是看到大部分同学都选了另一个答案,我就犹豫了。
我想,我是不是错了呢?要不要跟着大家选呢?最后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结果证明我是对的。
这就说明啊,从众虽然有时候能让我们有安全感,但也可能会让我们失去自己的判断。
就像一群羊跟着头羊走,如果头羊走错了路,那整群羊不就都跟着遭殃了吗?读这本书让我明白,心理学并不是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里。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更好地看清自己,也像一盏灯,照亮我们理解他人的道路。
不过呢,这本书里的内容也不是全都能让我一下子就理解透彻的,有些地方我还得再琢磨琢磨,也许下次再读的时候又会有新的感悟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读后感
又要写读书心得,实话,我这人记性不是很好,看书后一般没有什么心得可说,但是又到学期末了要交材料的,没有办法,只能够一边看书一边苦心思索,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啦!可能会杂乱无章,也可能会好无厘头。
《心理学》第二章讲的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看完之后觉得人的心理活动怪有意思的,也挺奇怪的,那些心理学家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如此了如指掌也怪可怕的。
通过对第二章的阅读让我了解到原来注意的种类共有三种,它们分别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三者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而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
另外,注意还有其固有的功能,那就是选择功能、跟踪和保持功能以及调节和控制功能。
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其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又各不相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吧,比如说,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爱做小动作。
现在我终于明白,不是这些学生主观上不愿意认真听课或是积极进行学习活动,而是他们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与他们的年龄特点
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说,如果我们强制性地要求他们认真起来,那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或是貌似很认真、很努力地进行着学习活动,说不定这时候他正处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呢!但是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有意思地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么对他们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不良影响。
在我没有认真阅读过“注意”这一章以前,遇到上述情况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或许我会选择强制行地要求他们立刻将注意力转移过来,但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因为我明白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是要讲究方法和时机的。
在个体发展中,中小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发生要先于有意注意,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同样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注意;然而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却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老师和其他成人给定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三种不同类别的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逐渐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
1、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并富于变化;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另外,还要安排好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防止学生分心。
2、根据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
帮组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既要严格又不能太过火,即要适当;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
3、根据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这两种注意的相互交替,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集中。
在一堂课的刚开始阶段,学生的注意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是课间活动上,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组织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产生有意注意,接着,让学生对本节课新的学习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再然后,根据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最后通过教学方法、形式的改变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稳定的注意,也减少了学生学习时的疲劳,进而增强了学习效果。
对于以上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注意的正确应用,说起来没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正能够在教学中应用自如又岂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所以啊,教学经验对一名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啊!对于我一个踏入教师行业不就的人而言又是何其的困难啊!但是为了能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会不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完《心理学》第二章——注意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水平有限,可能会很无厘头吧!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