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德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德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第一篇】德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德育对幼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德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包含哪些如下:
一、幼儿园教育中渗透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品德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十分尊重,利用合理的诱导可使幼儿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获得健康发展。
第二,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中经常会由于诸多问题而和他人发生冲突,如与他人抢夺玩具或者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如果未妥善处理这种事情,就会较大的影响孩子的心灵。
而通过品德教育则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豁达的胸襟,并在和别人分享的同时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如此便可让其交到更多的朋友。
第三,良好的品德教育能够为孩子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借助正确的三观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与其它的群体中相融,发展得更好。
二、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
1.创设优化德育环境,给幼儿以隐性的影响。
幼儿的受教环境与之品德发展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德育环境予以优化。
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进行活动和表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习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道德习惯予以培养。
幼儿教师的良好师德对幼儿健康成长的意义
幼儿教师的良好师德对幼儿健康成长的意义一、引言幼儿期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学习能力极强。
在这一阶段,幼儿教师作为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批教育者,其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幼儿教师的良好师德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职业形象,更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良好师德的具体表现及其对幼儿健康成长的意义1. 榜样作用幼儿教师的良好师德表现为他们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这种榜样作用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 关爱与支持具有良好师德的幼儿教师会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这种关爱和支持有助于幼儿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在教师的关爱下,幼儿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幸福,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同时,教师的支持也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激发潜能每个幼儿都拥有独特的潜能和天赋,而具有良好师德的幼儿教师会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潜能。
他们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教育公平具有良好师德的幼儿教师会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偏袒、不歧视。
他们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差异,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种教育公平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平等意识和公正意识,为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5. 德育引领幼儿教师的良好师德还体现在他们的德育引领上。
他们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故事教育等方式,向幼儿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幼儿园中班教师德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及案例分享
幼儿园中班教师德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及案例分享2023年了,幼儿园中班教师的德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引领和关爱,幼儿园中班教师的德育工作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接下来,本文将从德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和案例分享两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中班教师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德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1.塑造正面价值观幼儿园中班教师的德育工作,主要是以“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引导孩子树立正面的价值观。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会注重引导孩子发扬团结合作、尊老爱幼、诚信守信等良好品质,进而使孩子们形成从小就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2.促进情感交流幼儿园中班教师的德育工作,也注重促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与孩子的接触过程中,教师尽力打破年龄与地位上的限制,与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促进孩子们的情感交流,进而使孩子们“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也更加乐观。
3.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正处在接受新事物,学习社交能力的重要时期。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孩子们多与同伴互动交流,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成长,也为他们未来的高中、大学学习和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幼儿园中班教师也会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来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在课堂上,教师会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创新思维,不断地提升自信心。
同时,教师会在孩子们出错的时候,耐心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从犯错误中成长并提升自信心。
二、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位幼儿园中班教师的案例,展示了她在德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
李老师是一位从事德育工作多年的幼儿园中班教师。
她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在课堂上,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互相合作,因为她相信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有一次,她为班里的小动物园策划了一次集体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们都要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简述幼儿德育的意义
简述幼儿德育的意义幼儿德育指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的过程,强调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养。
幼儿德育的意义有以下几点:1. 培养良好品德:幼儿期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德育活动可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如诚实、守信、勤奋、友爱、乐于助人等。
2. 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不仅涉及个人品德,还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德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3. 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幼儿时期的道德观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德育可以通过引导、教育和模范示范,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公平正义等。
4. 培养社交能力:德育活动通常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通过参与集体规则的制定和遵守,幼儿可以培养合作与分享的意识,从而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5. 培养自我约束力:德育强调个人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
只有具备这种自我约束力,幼儿才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规则和要求。
总之,幼儿德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成为有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6.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幼儿德育还包括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和情绪引导,幼儿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7. 塑造健康人格:幼儿德育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协调和平衡的发展。
通过德育活动,幼儿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行为和态度,培养坚韧、自信、乐观和有责任感的人格特质。
8. 提升自我认知与思维能力:德育活动也能促使幼儿加深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培养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提升自我评价的能力。
此外,德育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精选5篇)
幼儿园德育的紧要性(精选5篇)幼儿园德育的紧要性范文第1篇幼儿园德育教育紧要性德育教育是素养教育的紧要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幼儿处在人生进展的基础阶段,将会对幼儿今后整体进展,产生紧要影响,因此,探究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的紧要性,对促进幼儿持续、欢乐、健康进展,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具,有紧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教育有利于推动幼儿全面进展幼儿全面进展包含智力、品德、身体、性格、情感等多个方面的进展,性格、品德在幼儿进展过程中处于紧要地位。
好的性格、品德对个体实现全面进展,将产生紧要影响。
依据国内外的讨论资料显示,一个人智力进展水平再好,也不肯定能取得成功,而那些成功的人也不全是聪慧,但具有好的性格与品质。
比如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好的自我掌控本领、坚韧的意志力、乐观的性格等等,正由于非智力性因素让其渐渐走向成功。
但是,这些好的品质与性格需要从小来进行培育,幼儿时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假如幼儿从小就获得好的德育教育,让其思维、察看、感知、注意、记忆等多个方面处于活动状态,承受肯定的挫折与困难,提升自我抗挫折、抗压力本领。
与此同时,良好的德育品质,也是实现幼儿个性进展的心理气力,调动起本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学会与同学交往技巧,实现幼儿各个方面健康进展。
性格在人的个性方面特别紧要,是勤奋、情绪等多个方面特点所构成。
好的性格是幼儿成长的心理气力。
性格的理智特点可以让幼儿在感知方面能依据自身需求,去感受事物,不简单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形成好的注意力与注意品质;思维方面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
好的性格,能让儿童在智力与体力方面实现磨练。
活泼的性格能激发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参加各方面活动,实现幼儿多方面进展。
幼儿已经呈现出某些特点,并在和幼儿接触过程中渐渐养成,因此,很有必要关注幼儿性格。
由此可见,对幼儿实行德育教育,有利于推动幼儿全面进展。
二、德育教育有利于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本身是一种历程,是从懵懂的生物个体,通过群体文化的学习、渐渐承当社会角色,形成个性,不断融入社会的一个过程。
幼儿园德育教育知识
幼儿园德育教育知识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概念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道德教育,还注重情感、品德、礼仪等方面的培养,旨在使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有机统一的发展。
二、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优秀品质: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促进社交能力: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和他人良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塑造健康人格: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其能够自觉遵守规则,控制行为。
三、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内容1.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情感,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感,学会关心、尊重和帮助他人。
2.礼仪教育:传授幼儿基本礼仪知识和仪态规范,培养幼儿端庄、有礼貌的行为习惯。
3.道德教育:教育幼儿遵纪守法,尊敬师长,乐于助人,正直诚实等基本道德要求。
4.审美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激发幼儿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
四、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方法1.榜样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良好榜样,引导幼儿学习优秀品质和行为。
2.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模拟真实情境,培养其正确的行为举止。
3.教育游戏:将德育教育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提升对美、善、真的认知。
4.故事启示:借助寓言故事等形式,向幼儿讲述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引导幼儿领悟道德真理。
五、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评价标准1.品德表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如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等。
2.情感态度:幼儿对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情感表现是否积极健康。
3.行为习惯:幼儿的日常生活行为是否规范有序,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构建育人环境,塑造幼儿品德
构建育人环境,塑造幼儿品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幼儿阶段,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幼儿的品德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构建育人环境,努力塑造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家庭是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第一课堂。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
父母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对幼儿的品德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应该在言行举止中树立正确的榜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父母要尊重长辈,孩子才会学会尊重长辈;父母要友善待人,孩子才会学会善良和友爱;父母要诚实守信,孩子才会学会诚实守信。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也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注重给孩子良好的情感温暖和关爱,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品格发展,而不是通过严厉和惩罚来教育孩子。
家庭应该营造和睦、温馨的氛围,为孩子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和学校也是孩子品德塑造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和学校中,老师是孩子的重要引导者和塑造者。
老师应该注重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通过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来启发幼儿的善良和正义感,教会他们学会帮助他人、尊重他人;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承担责任等。
幼儿园和学校也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交往环境。
只有给幼儿提供了安全、和谐的交往环境,才能够促进他们的品德塑造和发展。
社会环境也对幼儿的品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是幼儿成长的大舞台,社会环境的风气、道德风尚对幼儿的品德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
社会环境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榜样,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责任,学会正义。
社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文化体验等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社会体验,让他们在践行中学会做人、学会助人、学会奉献。
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只有社会环境向善,才能够促进幼儿品德的良好发展。
幼儿园培育优秀品德:心灵成长,美好未来
幼儿园培育优秀品德:心灵成长,美好未来一、概述幼儿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培养优秀品德的重要起点。
在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幼儿所接受的教育将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园培育优秀品德的重要性、培育途径和个人观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幼儿园培育优秀品德的重要性1.1 品德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优秀品德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石,它不仅关乎一个人自身的幸福与成功,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良好的品德将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1.2 心灵成长与品德培育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心灵成长的起点,在这里,他们将接受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教育与影响。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培育优秀品德将成为他们心灵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培育优秀品德的切实可行性幼儿园教育在培育幼儿优秀品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情境营造,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从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三、幼儿园培育优秀品德的途径2.1 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中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课程,而应该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中。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使得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各个方面。
2.2 以身作则的教师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成为孩子们品德的楷模,他们应该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激发孩子们。
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会对孩子们的品德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是孩子品德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将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共同为孩子的品德培养付出努力,才能使品德教育事半功倍。
四、个人观点培养优秀品德是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深刻影响孩子们的未来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接纳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幼儿园更多的支持与理解,使得品德教育能够更好地实施和发展。
幼儿园德育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园德育活动的质量,加强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德育素养的提升,我们开展了幼儿园德育活动教研活动。
本文将从德育活动的意义、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德育活动的意义1. 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活动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德育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德育活动中的团队游戏、合作任务等环节,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塑造良好的幼儿园氛围。
德育活动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幼儿园氛围,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德育活动的内容1. 社会公德教育。
培养幼儿遵守社会规范、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2. 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
3. 情感教育。
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责任感等美好情感。
4. 自我教育。
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环保教育。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四、德育活动的实施策略1.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适合其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德育活动,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注重德育活动与一日生活的融合。
将德育活动融入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3. 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营造温馨、和谐、积极的德育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德育教育。
4.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定期开展德育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5. 家园共育,形成德育合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德育成长,形成德育合力。
五、德育活动案例分享1. 案例一:大班幼儿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师德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及案例分享
幼儿园中班教师德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及案例分享幼儿园中班教师的德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德育工作主要关注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
通过德育工作,中班教师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并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德育工作,中班教师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中班阶段是孩子开始接触社会外界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其他同学或者家长的影响。
中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友谊和合作、规则和秩序等概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正直的。
通过德育工作,中班教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次,通过德育工作,中班教师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中班时期是孩子建立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中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养成早起、整理卫生、尊重他人等良好的习惯。
通过日常的德育教育,中班教师能够激发孩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通过德育工作,中班教师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中班时期,孩子逐渐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生活,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并适应集体规则。
中班教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德育工作,中班教师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享:小明是一名中班学生,性格内向而胆小。
在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中,中班教师发现了小明的这个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帮助和引导。
首先,教师注重和小明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语言,让小明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教师经常鼓励小明主动参与活动,并给予他积极的肯定和奖励,激发他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小明培养勇气和独立性。
例如,教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小商店角色扮演,让小明扮演店主,负责销售商品和和顾客交流。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明逐渐克服了内向和胆小的困扰,敢于和他人交流,逐渐变得开朗和自信。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所以幼儿德育不能是一种口号,而是应渗透在幼儿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融合在幼儿活动的环境里,只有在孩子面前呈现更多真善美的世界,孩子才会真正的学会去追求真善美,真正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寓教于境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
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我们教师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职工。
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
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
如:布置“家乡真美呀”、“我爱我的幼儿园”、等激发幼儿的爱祖国、爱家乡情感,在走廊墙围上布置一些有关道德行为教育的图片,在班内开创值日生角区,让孩子轮流充当值日生等,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二、寓教于乐幼儿期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
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
对幼儿来说,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
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策略
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策略1。
有利于幼儿化的。
幼儿的性是幼儿德育教育重要内容。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第一步.儿童通过自己的认知、学习,逐渐养成有规律的习惯,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其能够辨别善恶美丑,从而一种良好的道德趋向。
反之,如果家庭与学校不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放任其随波逐流,将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使孩子失去了向善性.因此,幼儿的德育教育是整个人化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一基础,孩子将来的才会符合整个的总体要求.ﻭ2.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当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他们娇生惯养、百般宠爱,只要孩子提出任何条件都会答应.造成孩子就会内心非常脆弱,受不了一点的委屈,自私而又骄横.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的。
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因此,必须要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纵向。
3。
有利于培养其正确的情感价值。
主义观对于个人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内容也应该属于幼儿德育的教育内容.当今,很多人爱感的缺失,追根朔源是从小没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父母和教师,有责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用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灌输于孩子的生活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素质教育的。
同时,也应该注重幼儿诚信方面的教育,用生动的事例对幼儿加以引导,使其懂得“凡出言,信为先。
"总之,要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待人友善这几个方面。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良好稳定的品质,将来才能成为对有用的人.ﻭﻭ二、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策略ﻭ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心理学认为,人的儿童时期是生理和心理的高速时期.因此,道德教育就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与幼儿园抓起。
学前教育中的品德教育重要性
学前教育中的品德教育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快,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孩子成长的起点,学前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要培养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
品德教育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学前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学前阶段,儿童正处于模仿阶段,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来学习生活的种种方式。
如果孩子接触到的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品德观念,他们会在模仿中习得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教育,他们会在行为上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他人和谐相处,讲究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其次,学前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是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准则。
通过品德教育,可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了解道德的内涵和规范。
孩子会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会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指导作用,使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此外,学前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与情绪管理能力。
情感和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会正确表达和控制情感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品德教育,孩子可以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情感。
这种情感及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将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学前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它准确地反映了一个人对社会的认同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通过品德教育,孩子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懂得为他人着想和参与公益活动。
他们会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并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对孩子个体的成长有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引言: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正文:
1. 幼儿德育教育培养道德价值观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培养幼儿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
在德育教育中,通过培养幼儿对善良、诚实、友善等道德价值的认知和感受,可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判断力,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2. 幼儿德育教育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幼儿期是社交技能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社交意识和互动能力。
通过在幼儿园中与同伴的交往,幼儿能够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提高其社交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3. 幼儿德育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德育教育,幼儿可以学会自律、自控和自我约束,培养自己对行为的认知和反思能力,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为日后的研究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4. 幼儿德育教育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德育教育是幼儿园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德育教育,幼儿能够全面发展智力、体力、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其未来的研究和成长奠定基础。
结论:
幼儿园德育教育在培养幼儿道德观念、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德育教学活动对幼儿的意义
德育教学活动对幼儿的意义德育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德育教学活动对幼儿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下面将从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德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通过德育活动,幼儿可以接触到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例如,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幼儿可以学习到诚实、宽容、友善等美德,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此外,德育活动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通过模仿和体验来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德育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德育活动通常包括一些社交性的游戏和活动,例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与同伴进行互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德育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德育活动强调的是培养幼儿的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
例如,在游戏中,幼儿需要按照规则进行,要求他们自觉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德育活动,幼儿可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等能力,这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和日后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德育活动通常涉及到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共同努力、互相支持和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权益,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对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非常重要,也是他们日后在学校和社会中必备的能力。
德育教学活动对幼儿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通过德育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意义不仅对幼儿的个人发展有重要影响,也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德育教学活动应该在幼儿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推广。
品德教育滋润童年,优良品德伴随一生
品德教育滋润童年,优良品德伴随一生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
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这—时期是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及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教人要从小教起。
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这说明德育教育在幼儿阶段极其重要。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将终身受益。
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蕴涵着德育因素,“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切实有效的品德教育呢?我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实施。
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渗透”是实施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即品德教育是可以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
可以始终把品德教育贯彻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与个性、提升幼儿品格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结合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品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物,随时随地地进行引导,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影响
环境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影响我整理了关于幼儿环境创设论文《环境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影响》,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少年儿童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也同样可以像鱼和鸟一样快乐成长。
那么,影响儿童品德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呢?一、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品德教育的发展。
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的第一场所。
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素质,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决定着儿童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发展。
这就要求家长培养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方面要步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儿童身心同步地、健康地成长。
温馨、和睦、友爱的家庭容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养成文明、友爱、礼貌、自信的个性品格;反之,则会导致儿童不合群、固执、粗鲁、自私等行为。
二、学校环境对儿童道德品质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教师和儿童XX是学校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师是学校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儿童。
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谈话、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模仿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
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感。
同时,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
三、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儿童社会生活范围比较狭窄,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对儿童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积极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
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则会从反面为儿童树立某种学习样板,使幼儿出现品行障碍。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好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
儿童时期是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家长、教师、社会的密切关注和科学的教养。
因此,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否应该注重品德培养
幼儿园教育是否应该注重品德培养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对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德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行为,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因此,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品德培养,以确保孩子们在未来成长为道德正直且有能力做出正确决策的人。
首先,在幼儿园阶段注重品德培养可以在孩子们的成长早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外界的第一个场所,是他们打开眼界的重要平台。
通过教育幼儿园,我们可以向孩子们传授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比如诚实、尊重和友善。
通过这些品德教育,孩子们可以在早期阶段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将对他们将来的行为决策和道德判断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品德培养有助于孩子们发展良好的个人品质和社交技能。
品德是一个人的核心,它反映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
通过注重品德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从错误中学习。
这些技能将有助于孩子们建立自信、自尊和自爱的态度,并培养他们成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的人。
这些品质和技能对孩子们的未来学习和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注重品德培养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不仅需要个人素质,还需要具备积极的公民意识来参与社区和社会事务。
通过品德教育,幼儿园可以教育孩子们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有责任感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
当然,幼儿园教育并不仅仅是品德培养,还包括其他学科的教育和技能培养。
然而,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品格的塑造是一个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
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和互动活动来实现品德教育,并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习知识,还培养良好的品德。
总结起来,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品德培养。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和社交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幼儿园的德育培养
优秀幼儿德育实践案例
案例名称
01
小小志愿者计划
案例描述
02
幼儿园组织小小志愿者活动,鼓励幼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培
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案例效果
03
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帮助他人,关心社区,培养了良好的社会
责任感。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培养案例
案例名称
家庭餐桌文化
案例描述
家长在家庭中注重餐桌礼仪,通过与孩子共同用餐,引导孩子学 会尊重长辈、珍惜食物和感恩的心态。
05 德育培养的挑战与对策
家庭教育中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家长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责任 感。
挑战
家长过于严厉,限制孩子的自由和创造力。
对策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适度放手,培 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对策
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鼓励孩子 自由探索和表达。
学校教育中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培 养。
德育培养有助于培养幼儿 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维护社会稳定。
传承优秀文化
德育培养有助于传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 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
对家庭的影响
促进家庭和谐
提升家庭形象
德育培养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和行为习惯,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 谐关系。
通过德育培养,家长和家庭成员的形 象也会得到提升,树立良好的家风和 社会形象。
案例效果
孩子在家庭中养成了良好的餐桌礼仪和感恩的心态,促进了家庭 和谐。
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培养案例
案例名称
德育课堂活动
案例描述
幼儿园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如故事会、角色扮演等,通 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姓名: 何东云学号: 20100310073系别:社会科学系班级: 学前教育本科2班德育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摘要】:幼儿德育是德育的最初阶段,它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品德教育。
它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
幼儿德育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它也是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而奠定的初步基础。
幼儿德育亦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幼儿形成、发展和巩固良好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
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能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德育环境创设幼儿发展影响一、创设幼儿德育环境的重要性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所谓环境,就是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人的发展,所以幼儿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决定了他要长成什么样的人,而这些环境中,德育环境是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起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
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而幼儿德育是德育的最初阶段,它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的品德教育。
它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
幼儿德育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基础,也为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奠定初步基础。
幼儿德育亦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德育应以品德教育为主,适当地进行一些思想方面的教育。
幼儿德育的任务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其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这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
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品德和性格以及审美方面的发展,其中品德和性格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性格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能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家墨子曾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许多国内外的研究也显示,智力发展好,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成功,而成功的人并不是都很聪明,但是他们却拥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和性格。
如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坚忍不拔、诚实守信等良好的的品质,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然而这些良好的品质和性格则应从小培养,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如果幼儿从小就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能提高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感知、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能承受一些困难和挫折,提高自身的抗挫能力。
同时良好的性格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力量。
性格活泼开朗,就能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加各项活动,积极与人及同伴交往,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积极发展。
因此,幼儿的德育教育,在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体现了他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因此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使其逐步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由于幼儿年龄尚小,认知范围比较窄,生活经验的局限性,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差,却模仿能力强,幼儿的态度、习惯、个性都处在奠基时期,所以我们要注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培养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
德育不仅关系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而且对其一生将有深刻影响,因此,德育在幼儿成长中至关重要。
二、如何创设幼儿德育环境幼儿德育环境的创设包括幼儿园德育环境的创设、家庭德育环境的创设和社会德育环境的创设三个方面。
(一)幼儿园德育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中,幼儿良好的个性品德培养是通过幼儿园的全部教育活动实现的,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艺术、健康、社会、科学、语言等五大领域,来指导幼儿园的生活与活动,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培养、发展个性倾向提供锻炼的好机会。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活动,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幼儿在玩中学,懂得道理,受到熏陶,在玩耍、游戏中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德育环境的创设具体实施如下:1、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幼儿是接受教育的主体。
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性需要,发挥幼儿的潜能,调动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把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优良品质转化为他们自觉主动的需要。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范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培养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2、在多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1)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许多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游戏中体现和培养。
所以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掌握他们的各种想法和问题,抓住时机进行教育。
(2)在节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我国一年有许多节日,如国庆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要利用这些节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教育幼儿热爱祖国,热爱老师、热爱小朋友们,让孩子心中掀起爱的波澜。
(3)设计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的好习惯,3、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及时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要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对幼儿进行各种教育,仅仅是教师在幼儿园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所以要和家长进行沟通,互相交流,深入了解孩子,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以便取得双方教育一致。
(二)社会德育环境的创设国家要重视幼儿德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党和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尤其是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
(三)家庭德育环境的创设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自古以来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家庭教育观念,例如: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尊老爱幼,爱而有教、及早施教、榜样示范等,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品德教育的要求,“德教为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德育尤为重要。
它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有意识的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
家庭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品德教育,因此,多数时候又把家庭德育称为家庭道德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是父母对子女进行品德示范教育。
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是塑造儿童心灵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中起着奠基作用,而家庭教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德育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千秋万代的发展,因此家庭德育无比重要。
贝多芬曾经深有体会地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而不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艺术外,也是道德”。
高尔基也曾精辟地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利。
而我们古人也有至理名言:“有才无德,行不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
“父母乃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乃人生第一所启蒙学校”。
孩子从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家庭教育同样在孩子的人生之路上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对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感染影响和教育子女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要言行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要遵循主体人格性原则,示范导向性原则,理性施爱原则,一致养成性原则和因材施教等原则,引导使子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德育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德育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对幼儿进行规范化的道德教育。
由于德育教育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所以我们就要对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都应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幼儿优良的品质的形成,要靠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有目的、有系列的进行。
要通过多渠道、多方位、采用多种形式、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
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德育贯穿于幼儿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使德育与幼儿生活相结合。
通过孩子们遇到的各种事情,随时随机的进行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让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和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的精神。
要培养幼儿热爱、关心父母、兄妹、小伙伴着手,进而扩展到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诚实、勇敢、自信、友爱、不怕困难、讲究卫生、守纪律、懂礼貌,以及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性格,以及真正地为幼儿良好的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实践工作中,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学前儿童的德育发展是与其认知、语言、自我意识、个性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其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遵循启蒙性的要求,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和各项活动中。
幼儿德育教育是德育系统工程的第一环,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它也是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而奠定的初步基础。
幼儿德育亦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进行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幼儿形成、发展和巩固良好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
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能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家庭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李天燕著·91页《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黄人颂著·117页、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