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pptx

合集下载

第3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x

第3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x

以HHI值为基准的市场结构分类Biblioteka 市场 结构高寡 占Ⅰ型
寡占型
高寡 占Ⅱ

低寡 占Ⅰ

低寡 占Ⅱ

竞争型
竞争 竞争 Ⅰ型 Ⅱ型
HHI值 >3000 >1800 >1400 >1000 >500 <500
(0/10000)
资料来源:1980年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
三.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1)企业规模。在产业的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 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集中度就越高。 (2)市场容量。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会促进集中 度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市场容量扩大一定会降 低市场集中度吗?
HHI指数的优缺点:
HHI包含了所有企业规模信息,能够较准确 地反映出集中度的差别;由于“平方和”计算有 “放大性”,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 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感,因此,HHI指数能真 实地反应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上差异大小。
为了计算某个指定市场的HHI,必须收集到该 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这项工作的成 本是比较高的。
植草益定义的市场结构类型
日本学者植草益依据市场集中度将市场 结构划分为四种类型:极高寡占型(CR8>70 %),高、中度寡占型(40%<CR8<70%),低 集中竞争型(20%<CR8<40%),分散竞争型 (CR8<20%)。
植草益的分类方法
市场结构
粗分
细分
CR8值 (%)
产业规模状况 (亿日元)
第三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涉 及是否应该允许和鼓励大规模的企业存在,规模与效 率之间以及最低经济规模与企业实际规模之间的关系 如何。

规模经济PPT演示课件

规模经济PPT演示课件
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
亚当·斯密: 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第 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
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 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
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18
规模经济
形成的原因
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 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 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 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 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经验曲线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一项生产任务被多次反复 执行,它的生产成本将会随之降低。 每一次当产量 倍增的时候,代价值(包括管理、营销、分销和制 造费用等)将以一个恒定的、可测的比率下降。
此后,研究人员对各个行业的经验曲线效应进 行了研究,发现下降的比率在10%至30%之间。
5
经验曲线
单件产品的加工时间 (hr)
29
范围经济
形成原因
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在生产
经营多种产品时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 费用。又如,由于企业的声誉能转化为产品的誉, 企业良好的声誉能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
30
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的竞争优势
1、生产成本优势。 主要是表现为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 分摊固定成本主要表现为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 降低变动成本,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 源利用率等方面。
19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层次
规模经济还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层次: 产品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 产品规模经济是细胞,工厂规模经济是在产品规模 经济基础上的延伸。企业规模经济更具综合性,更 贴近现实经济。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PPT52页)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PPT52页)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钱德勒的代表性著作: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战略与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 (AlfredD.Chandler,Jr.)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二)适度规模的外部决定因素:市场 1.钱德勒(Chandler) “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
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 。 2.戴维斯(Davis)和诺斯(North)
“企业的最有效规模和在行业中的企业数当然是技 术和相应的市场规模的函数。”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四、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
(一)量本利比较法 比较分析不同规模企业的产量、成本和利润状
况,以单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的多少为基准,确定企 业适度规模。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二)工程分析法(技术定额法) 先假设一系列不同的产量水平,然后根据基本 的设备参数、工艺参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等 工程技术指标,确定平均成本曲线,据此确定适度 规模。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
(五)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 1.市场范围扩大,可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2.大批量运输可享有整车运输的经济性。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
(六)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1.规模扩大有利于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
业化分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规模扩大有利于使用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
(四)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技术、声誉等无形资产 在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 少额外费用。

第二十八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十八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强化控制能力
• 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中,上下游生产阶段被控制在同一管理机构下,实施 统一计划。
第28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8.1 规模经济
28.1.1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是指投入要素在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其集中程度可以把企业分 为大、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表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划分企业规模可以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进行,如销售额为多少时称大型企 业、中型企业或小型企业等。企业规模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企业是 相对中小企业而言的,划分企业规模的数量标准也是相对的,它随着经济发 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展以及生产组织形式 的演变而不断调整。从总的趋势看,划分企业规模的数量标准在逐渐提高。
纵向一体化,是指沿着某种产品生产链扩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在企 业内部连续完成原材料生产、零部件生产和最终产成品生产等各个阶 段的生产。企业通过前向兼并或后向兼并可以实现纵向生产一体化,也 可以通过向上游生产阶段或向下游生产阶段扩展逐渐形成纵向生产一 体化体系。纵向一体化也是范围经济的一种形式。
企业选择纵向生产一体化的经济性表现
经营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 采购成本节约 销售成本节约
技术开发规模效应 规模管理
融资成本节约
28.2 最佳规模选择
28.1.1规模选择依据,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是企业确保经济效益的 基础。影响企业规模合理性的客观条件是:
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的特点 市场规模及需求成长率 生产要素的供给条件 生产的专业化协作水平
第二,通过改变工厂的生产能力来改变产量。如果工厂根据资源供应和市 场规模准备将产量定为X2,可以选择SAC2的生产能力;如果将产量定为X3, 则可以选择SAC3的生产能力。
生产规模 经济的产 生原因

规模经济ppt课件

规模经济ppt课件

规模经济
平均总成本
规模经济
规模收益 规模不
不变
经济
A
B 产量
3
规模经济
2.规模经济vs规模不 经济
一般以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 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AC=TC/Q MC=???
产量Q 10
20
30
40
50
60
70
成本C 100 150 180 210 250
边际成 本MC
--
5
3
3
4
平均成 本AC
工程法 技术定额法
利用技术费用定额, 按工艺流程的要素 消耗计算成本曲线, 最终确定MES。 优点:科学和精细 缺点:核算过程复 杂;忽略技术方案 本身的多样性及要 素价格的变化
适者生存法
运用所谓生存 技术队经济规 模进行测定, 从中筛选出经
济规模。 基本假设:不 同规模厂商的 竞争会筛选出 效率较高的企
熟 期
退 期
素成本下降导致供给曲线右移,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
期期
t
来源:第一,社会分工的深化 第二,厂商内部分工的深化 2.2 三种规模经济性及成因
14
规模经济性习题
题目1: TC = aH + bS - cHS a, b, c均大于零, H, S, 为两种产品。
问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答案:存在规模经济 假定S不变。生产H时TC=aH+bS-cHS,ACh=a+bS/H-cS; 生产kH时TC'=akH+bS-ckHS,ACh'=a+bS/kH-cS。 ACh'<ACh。 同理生产S时,假定H不变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国际经济: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版】29页PPT

国际经济: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版】29页PPT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本国的行业规模,行业规模越大,生 产单位产品需要的成本越低。(如半导体等产业)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对 于单个企业而言, 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随企业规模的增加而递增; 对于整个 行业而言,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随行业规模的增加而递减。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
同行业企业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集中(如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硅谷的半导体 工业,美国南加洲的电影业,纽约的金融业)能够形成如下效应, 从而提高 生产效率:
① 专业设备和服务供应商队伍在本国或本地区形成,关键设备和服务变得便宜 和易于获得;
② 同行业企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容易,便利企业利用专业人才和专业人才获得新 的工作机会;
③ 企业间专业人才的接触机会增加,产生知识外溢效应;
④ 同行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使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企业进一步改进 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垄断竞争模型的假设
① 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商生产具有一定差异的产品; ② 每个厂商把竞争对手的价格看成既定价格; ③ 短期内存在垄断利润,长期没有垄断利润; ④ 行业的总销量不受平均价格影响。当某一企业产品的价格与该行业所
有产品的平均价格相同时,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等于行业内单位企业 的平均需求; ⑤ 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行业。
衡量产业内贸易大小的重要指标为产业内贸易指数,该指数的定义为: 1-‫׀‬E-M‫׀‬/(E+M) 其中E为某产业的出口, M为进口。 当某行业的进口与出口相等时,指数为1, 而某一行业仅有进口或 仅有出口时, 该系数为0。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产业内贸易越明显。
产业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9年美国在半导 体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81,计算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91, 而电子通信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达到0.99;

规模经济ppt课件

规模经济ppt课件

价格
具有网络效应产品的消费者增
加,必然会导致其他消费者的 需求曲线 效用增加,从而使其他消费者
获得由新消费者加入所产生的
正的外部收益。
O
网络规模
2.4范围经济性与网络效应 24
网络效应
分类: (1)直接网络效应 (2)间接网络效应,硬件--软件之间的相互依赖 性,即基础产品+辅助产品
关注点: (1)生产的显著规模经济性:沉淀成本 (2)兼容性与标准
2.2 三ww种w.t规hem模eg经alle济ry.性com及成L因OGO
15
规模经济性习题
题目2: TC = aXb, b, a均大于零,X为产出 问在什么情况下,存在规模经济。
答案:AC=TC/X=aXb-1 对AC求导有:AC’=a(b-1)Xb-2,b<1时, AC’<0,此时存在规模 经济性。
QA QB
5
规模经济
3、规模内部经济VS规
模外部经济
空间 集聚
规模内部经济就是指随着生
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 成本下降,收益上升。
外部规 模经济
干中学
规模外部经济是当整个产业
知识 外溢
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
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 6
长期成本函数与静态规模经济性
成本
定义:在给定时间里,产 LAC 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
2.3 动态规模经济性 18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论证:L=A+BN-a,a为学习弹性参数,
1>a>0,
(1)产量累计数对产出的影响。令N1和N2为两个不同的产 量,且N2>N1,则有:
L1-L2=(A+BN1-a)-(A+BN2-a)=B(N1-a-N2-a)>0

第三章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26页PPT

第三章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26页PPT
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MCA C
规模经济
MC
AC
规模不经济
MC
AC
规模报酬不变
0
Q1(MES)
Q2
Q
图3-1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21.06.2020
产业经济学
3
二、有效生产规模 通常,经济学教科书把平均成本曲线描述成为U型,如 果从长时段考察,企业增加生产能力比较容易,因此,与其 说成本曲线是U形的,还不如说是L形的(见图3-2)。
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如果MCAC
规模经济
如果MCAC
规模不经济
如果MCAC
不变规模报酬
根据上述三式,我们可采用判定系数FC
(function coefficient)来描述企业的规模经济特
征。判定系数被定义为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即
FC AC MC
21.06.2020
产业经济学
2
下面,我们借助于图3-1来描述规模经济与
21.06.2020
产业经济学
8
[C(qx,0)C(0,qy)C(qxqy)] C(qx,qy)
令TC(Qx,Qy)为企业生产Qx单位的产品X和生产Qy 单位的产品Y的总成本,TC(Qx,0)为企业仅生产Qx单 位的产品X时的总成本,TC(0,Qy)为企业仅生产Qy单 位的产品Y时的总成本。根据定义,范围经济可表示为:
21.06.2020
产业经济学ຫໍສະໝຸດ 13在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中,产品规模经济是所 有规模经济的基础形态,而单工厂规模经济是在产 品规模基础上的延展。由于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 多工厂生产,研究企业规模经济就具有普遍的意义。
21.06.2020

Chapter 5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幻灯片PPT

Chapter 5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幻灯片PPT

思考
1、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有什么不同? 2、有规模经济企业生产必规模报酬递增,而
规模报酬递增时必存在规模经济。此话对吗? 为什么?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规模报酬是递增的,即存在内部经济; Y
∴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
B
又 ∵两国在各个方面均一样。
∴两国孤立均衡时的生产和消费均为E,即 无比较优势,
国的市场均衡点为B点。对应的厂商数量
R
和产量分别为nA,qA和nB,qB。
O
开放后,市场规模扩大,那么均衡点到达W 点 又.∵行业内要素的投入总量固定不变,
C
W
B
A
B’
A’
qA qB qW q
∴n与q呈反比,A国为AA’线,B国为BB’线。 ∴开放后,A国新的均衡点为A’,B国新均衡点为B’,
那么每个厂商的产量增加为qw;市场内厂商的数量也增加为nw, 即商品的品种数量也增加了。
根据H—O理论,A国将出口X,进口Y;而B国
将出口Y,进口X。

这是基于要素禀赋的产业间贸易。
⑵当X和Y是差异产品时,
那么A国仍是X商品的净出口国及Y的净进口国,
这是基于要素禀赋的产业间贸易;
同时其仍须进口某些种类的X,并出口某些种
类的Y,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比较(2)
二、结论: 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要素禀赋的差
Chapter 5 规模经济、不 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幻灯
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六章规模经济决定国际贸易的理论 PowerPoint PresentationPPT课件

第六章规模经济决定国际贸易的理论  PowerPoint PresentationPPT课件

第二节 外部规模经济决定的国际 贸易理论
一、外部规模经济的获得
(一)生产设备供应的专门化 (二)共同生产要素供应的市场化 (三)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利用
二、外部规模经济决定的国际贸易模式
Y E
F Y4
Y3
C
I2
A
Y1
I1
B Y2
0
X
X3
X1 X4 X2
D
图6-2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示意图
(二)外部规模经济下国际分工的确定
产品的生产者在国内市 场处于寡头垄断地位
(二)倾销的条件
国内外市场是 分割的
国内外市场需求 弹性不同
二、相互倾销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一)封闭条件下完全垄断企业的经营决策
MR=MC
(二)开放条件下寡头垄断企业的经营决策
边际成本
本国
价格 外国
数量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 0
数量
三、倾销的福利分析
(一)非恶性倾销带来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
1.出口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 2.进口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
(二)恶意性倾销导致世界总体福利水平的降低
第五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
产业间贸易是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贸易
计算机与纺织 品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同的产业内贸易 指可以完全替代的产业内产品的贸易。
2.产业内贸易理论破解了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现实 与“对对外贸易依赖递减规律”的悖论。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规模经济理论ppt课件

规模经济理论ppt课件
• 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或称“ 异质商品”。
• 3、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资 源流动性较强。
.
19
基本假设模型
…………………(1)投入产出关系函数 ……………………(2)要素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3)产品市场均衡
其中:li是i企业劳动需求,α是固定投入,xi是企业i的产出 ,β是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L是社会总劳动力或总人 口,ci是每人对产品i的消费,Lci代表产品i在市场上的需求
.
48
(2)前瞻性的买方需求可使国内公司 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如果一国的买方需求比其他国家领先,则能使公 司率先意识到新的国际需求的到来,积极从事产 品创新,并使公司自身不断升级换代。
同时,国内领先的需求还会使公司的新产品更容 易在国内找到市场,使公司的新产品和公司得到 发展的机会
.
49
(3)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及独立的买 主数量会对一国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
33
基本观点 :
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基础之上 制成品贸易应该发生在两国具有重叠需求的商 品
之间 一国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 产品流向、贸易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

.
34
二、需求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
Qw
C
C 1
PA 300
C1A AA
270 Import S
200
E Export
所作的需求反应。 恩格尔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花费
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少。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收入的变动
.
30
es>1
富有弹性 高档物品(奢侈品)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PPT)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PPT)

Lci=xi
(3)
其中,a是固定投入,xi是企业的产出,b是 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li是企业的劳动 (láodòng)投入,ci是每人对产品的消费。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垄断(lǒngduàn)企业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均衡
短期利润最大化:MR=MC Pi(1-1/g)=bw,即Pi/w=bg/(g-1) (4) 其中g是价格(jiàgé)弹性, g与ci成反比。
坎姆模型(móxíng)〔1964〕
根本假定:
〔1〕 2×2模型(móxíng);
〔2〕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在规模经济; 〔3〕完全竞争市场; 〔4〕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要素禀
赋、消费偏好及市场规模; 〔5〕贸易平衡; 〔6〕无运输本钱。
第十页,共六十六页。
坎姆模型 图示 (móxíng)
照相机
(1)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2)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3)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第二页,共六十六页。
规模(guīmó)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PP: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tiáojiàn)下,个人 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产品售价越高。
ZZ:个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越大,产品的价格越低。
E:每种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量。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国际贸易 的引入 (ɡuó jì mào yì)
〔1〕假定存在另一个同类经济,有相同的偏 好,资源储藏和技术,并有人口L*。
第十四页,共六十六页。
获利 分析 (huòlì)

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
2、非代表性需求 在一个国家除了代表性需求以外的需求,不论较高的需 求还是较低的需求,由于需求量较少,不具有代表性, 我们把这类需求称为非代表性需求。 3、 重叠需求 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对某种产品消费需求档次相 同的那部分需求。
.
▪二、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一)理论分析 1、消费者行为假设 (1)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其消费偏好不
国家
人均GDP(美元)
11澳大利亚 12芬兰 13瑞典 14比利时 15法国 16德国 17日本 18加拿大 19冰岛 20新加坡
45587 44492 43986 43533 42747 40875 39731 39669 37977 37293
.
2011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国家 总值(亿美元)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一、规模经济 ▪ 二、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三、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提出者:保罗.克鲁格曼 ▪ 主要观点:两国在各方面均相同,包括要素
禀赋、偏好、技术、商品均衡价格等,即 不存在比较优势。但只要存在规模经济, 则两国仍可开展贸易,并均可获利。因此 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又一原因。
.
3、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1)规模经济 (2)差异性产品 (3)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 和垂直一体化投资。
.
▪ 结论:要素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产业间贸 易模式,而差异性产品的规模经济生产决定了产 业内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差别越大的国家之间 (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越多, 要素禀赋越接近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之间) 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产业间贸易反映了先天的比 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反映了后天的比较优势。

《chap8_规模经济》幻灯片

《chap8_规模经济》幻灯片
小企业的市场关系,以及协作关系。
2 企业规模构造的类型 〔1〕按研究的范围,可以分为工业企业规模构造和产 业内企业规模构造。
1〕工业企业规模构造
指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 业
的数量与所占的比重,企业规模合理与否,受产业技术经 济
特点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工业企业规模构造 不
1.3 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
1、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 不同产业,如汽车、机械与化工 一样产业,如不同技术水平
2、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 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规模相一致
3、市场竞争力量比照 规模大,实力雄厚,技术积聚,竞争力
强,追求较大规模 4、资源投入条件
企业可能获得的资金规模,是企业规模选 择的前提条件
2、必要性
企业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许多已往在某一产 品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企业,向多元化的方向开展,因 此,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另一方面,小企业的数量也 不断增加,这是因为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自动化生产 技术的推广,使为数不多的小企业也可以采用最新的 生产设备,在同类生产集中的专业化生产根底上,形 成小而精的生产经营单位。
3.以半严密型联合为主的企业集团
集团内实行资产与经营一体化的成员企业占有 一定比重的企业集团。
4.4企业集团的组织构造
企业集团的组织构造是指按照各成员企业在各 企业集团中的地位、作用、技术经济联系要求,确 定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联结的形式。
合理的企业集团的组织构造,既能发挥企业集 团的整体优势,形成有权威的统一指标的核心力量, 又有利于发挥各成果企业经营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形成内部有竞争活力的组织体系。
企业集团的产业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开展,促 进产业构造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以及加强宏观调控, 发挥大中型企业的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貿易利得與所得重分配
(1)產業間貿易:除了帶來貿易利得以外, 所得重分配也較大。
(2)產業內貿易:除了帶來貿易利得以外, 所得重分配較小。
6.4 產業內貿易實證
衡量方法: 最簡單也最常用的方法乃由Grubel & Lloyd (1975) 所提出的公式:
I=1,僅產業內貿易 I=0,僅產業間貿易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貿易型態
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有三種:
(1) 其一為市場僅由單獨一家廠商所把持的獨 占市場(monopoly);
(2) 其二為市場由少數幾家廠商所持有的寡占 市場(oligopoly);
(3) 其三為市場由生產同類商品但品質互異的 眾多廠商所組成的獨占性競爭市場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指廠商的平均生產成本隨著生產規模(或產量) 擴大而下 降。
規模經濟的種類:
內部規模經濟(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主要來
自於生產活動,涉及到廠房、機器設備或研究發展等費
用的投入。
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主要 來自於廠商的聚集或產業的擴大而產生了中間財專業供 應商的出現、技術勞工的匯集以及專業知識與技術的擴 散。
封裝測試;韓國選擇DRAM,兩國逐漸形成專業化
分工的生產關係。 (3)當經濟成長產業擴張時,在「內部規模經濟」與
「產品差異化」等雙重效益下,台灣與韓國在自己 原本就具有優勢的產品上將更具優勢,在雙方需求 更加殷切下,產業內貿易也因而更加活絡。
6.5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當產業存在外部規模經濟時, 大廠商並沒有 成本上的優勢, 因此該產業乃由眾多大小不 同但生產優勢相同的廠商所構成, 所以市場 結構便成為完全競爭的市場。
25
30
1.2
30
35
1.17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貿易型態
「規模經濟」將導致貿易的進行:當生產具 有規模經濟時,各國將有誘因把有限的資源 集中在某些特定商品的生產上,以發揮規模 經濟的效果並取得生產上的優勢,進而促使 國與國之間進行貿易而相互獲利。
「規模經濟」將導致「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 易」或「差異化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貿易型態
「規模經濟」與「市場結構」之間的關係
(1)外部規模經濟:規模較大的廠商並沒有成本上的 優勢,該產業宛如眾多規模大小不同,但生產優勢 相同的廠商所構成,故競爭環境仍然合乎完全競爭 的市場結構。
(2)內部規模經濟:廠商之平均生產成本隨著產量增 加而下降,因此大廠商有成本上的優勢,而規模較 小的廠商則因生產成本較高而逐漸退出市場。所以 競爭環境將轉而成為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
內部規模經濟與貿易之關係(簡例):
兩個資源與技術完全一樣的國家,若生產具有規模經濟,兩國可自貿 易中獲得好處 假設H與F各有30個人,差異性產品X與Y財技術相同
output
Total labor input
Average labor input
5
10
2
10
15
1.5
15
20
1.33
20
25
1.25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貿易型態
由於規模經濟的類型不同, 其所對應的市場 結構也將有異。在以下的理論分析中, 我們 將以獨占性競爭市場來建立理論模型, 藉以 說明「內部規模經濟」是促使兩國貿易並互 利的原因。
6.2 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自給自足下的均衡 令每家廠商所面對的需求線如下:
此外, 該代表性廠商的成本結構如下:
6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與國際貿易
內容
「規模經濟」的種類、發生的原因 以「內部規模經濟」為例說明其對貿易的影
響 「產業內貿易」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產業內貿易」的衡量方法 產品循環理論與國際貿易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貿易型態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的定義
6.4 產業內貿易實證
6.4 產業內貿易實證
台灣與韓國的產業內貿易以半導體產業為例
6.4 產業內貿易實證

6.4 產業內貿易實證
為何台、韓兩國在半導體的產業內貿易會如此活絡 呢?
(1)需要投入相當大的固定成本, 因此存在「內部 規模經濟」的特性;
(2)「產品具有差異」:台灣選擇SRAM、IC設計、
均衡點成為E1,此時產品價格下降,產品種類增加。 (3)若從社會福利的觀點而言,
S:每一廠商產量增加、生產成本下跌、效率提高,但 每家廠商都僅能賺到正常的利潤 D:消費者因產品價格下降、產品種類增加而福利提升 所以貿易將同時為本國與外國帶來福利的提升。
6.3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6.3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在產業具有外部規模經濟時,該產業之平均 生產成本隨著該產業之規模擴大總產量增加 而下降,故平均生產成本線 (AC) 將成為一 條負斜率的線。。
6.5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5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兩國貿易型態的決定:
如圖6.4所示,雖然F國的生產效率高於H國, 然而H國卻早先一步生產並以P1價格銷售, 使得具有生產優勢的F國卻無法生產。
6.3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相對重要性 (1)「比較利益」與「內部規模經濟」等兩項因素的
相對強弱程度,正是貿易國之間在產業內與產業間 貿易相對重要性的決定因素。 (2)當兩國資源稟賦 (或資本勞動比) 差異愈大時, 比較利益也愈明顯,因此兩國在產業間貿易的比重 就愈大; (3)反之,當兩國資源稟賦愈相似時,內部規模經濟 所扮演的角色將愈重要,因此這兩國在產業內貿易 的比重也將愈大。
6.2 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假設廠商對稱,則
PP
P P y S , AC nF c
n
S
利潤極大化之條件: MR MC
(CC線)
MR MC P c 1 bn
當長期均衡達成時 P AC
(PP線)
6.2 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2 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開放貿易下的均衡點 (1)開放貿易使CC線將往下移動,而PP線則不受影響。 (2)由圖6.1可知, 兩國開放貿易市場規模擴大後,市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