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脑梗塞

【摘要】目的转变病人对脑梗塞的认识,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住院确诊为脑梗塞患者共84例,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切而又耐心的解释和尽可能解决患者存在的思想问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激励病人自觉配合各种治疗、护理,特别是康复计划。结果病人心理状态初期是由于对疾病不认识而出现异常情绪,恢复期则是由于病残未愈而出现不能适应社会的心理。针对这种心理状态做细微耐心解释,引导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康复。结论脑梗塞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和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脑梗塞心理护理

脑梗塞是脑血管病症中常见病,多发病。此病致残率高,且老年人为多发,基于老年人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衰退,故康复也慢,甚者成为不可逆性的病理状态。由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必定会造成患者心理障碍,而恶劣的心态则又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抵抗能力下降,所以说在临床上积极纠正心理障碍对促进机体的康复有重要意义,而对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则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工作。本文就一组病例的心理状态作一扼要的归纳并对

护理情况作出总结。

1 临床资料

取于2000年1月~2001年12月的住院病人经临床诊断为脑梗塞患者共84例,其中男60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88岁,最小者37岁,60岁以上的53例。临床表现:意识清晰者84例,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者84例,语言障碍者63例;结果治愈35例,好转41例,未愈8例。

2 护理

2.1 心理状态本组病例(84例)均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肢体瘫痪以及由于肢体瘫痪而带来生活自理差,63例(75%)大小便困难,加上语言障碍,又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要求,这些无疑会给病人一个沉重的精神负担而现出现心理障碍。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平素性格等的特定文化背景则可产生不同的思维内容,但整个心理过程大概可归纳如下。

2.1.1 起病初期面对突然而来的且毫无认识的疾病出现手脚不能动,吃饭需人喂,入厕需人帮助,一切生活上的事都需人照顾。有口不能言,生死不知所措,故而出现或紧张恐惧,或惶惶不安,或焦虑的情绪。此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疾病的认识空白引起的。

2.1.2 恢复期从病情稳定后开始,病人经治疗后并和医护人员有了接触,已对疾病有了初步的了解,患者从朦胧状态中走出来,但由于各种症状消失较慢,此时患者表现或消沉、或悲观、或失望等。而年岁稍轻或平时有所作为好强者,则心有不甘,表现出烦躁、易激动、或固执任性等情绪,心理尚难适应社会。

2.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目的是给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以及应抱有的态度,同时使之引起情绪改变和积极自我治疗的意志行动,因此在疾病初期即在入院初期,围绕着疾病的性质是什么,这病能不能治好,如何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多次讲解,让患者脑海中有一个概念,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在恢复期阶段,心理护理的工作则是围绕本病病因和疗效的巩固而进行,此时给患者指出:脑动脉硬化是本病的根本原因,预防比治疗更有积极意义,希望患者今后习惯于低脂肪饮食,忌用含胆固醇丰富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动物脂肪等,还应积极治疗易引起本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应加强患者社会责任感的诱导使其有顽强的斗志与疾病进行抗争。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2.2.1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正性的情感支持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1]。护理人员要尊重理解病人,包括入院时热情接待,向病人作自我介绍,耐心宣讲住院规则,周围环境,查房治疗作息时间。尊敬病人的人格,根据病人职业,年龄给予相应的称呼,如病人是老师则称某老师,个体户则称呼某老板,高年老人则称阿公、阿婆。了解病情或进行治疗护理,不要离病床远远的,给病人解答问题声音不要太大,节奏不要快,耐心听取病人诉说病情。除了掌握病情还要了解病人职业、个人经历、家庭成员、业余爱好等情况,这样病人感到亲切又使病人获得自尊心理,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尽快进入病人这个角色。消除思想负担,病人就会以院为家,视医护人员为朋友,从而对医护

人员产生信任。

2.2.2 加强对病人个性了解,解决好不同病人的不同具体问题使患者身心愉快,它的目的在于防止七情过激,如狂喜、忧郁、大怒、焦虑等情绪以及某些具体问题的纠缠,引起的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除了按时按量完成治疗护理任务外,还要细心观察病人的思想反应,询问有何要求或有何想法,掌握好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疏导,做好转化工作,使病人自始自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例如:某患者,男,75岁,退休老干部,该病人于2000年4月3号左肢偏瘫,功能障碍,诊断“脑梗塞”收入院。于入院前晚7时看电视时突然左肢活动受限,门诊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mmHg,意识清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硬瘫,肌张力增高,发音含糊,口角向左侧歪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遵医嘱脑梗塞常规治疗护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现病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护理人员耐心地和病人谈心,了解到病人是东北人,南下干部,落户南方,十年前将最小儿子送回老家,这次生病住院,认为命不长久了。又听同病房的陪人讲:“脑梗塞十人患病,九人瘫,这种病麻烦”。此时想子服侍送终。但儿子远在北方,为此整天忧心忡忡,在压力下心理问题确立。心理问题:如自尊、自卑心态、情绪不稳定、伤感,与老年是毕生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及心理承受能力差有关[2]。针对患者的心理方面采取相关心理护理活动,评估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将本病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等告诉患者,并指出此病大多是能治好的,将了解的情况报告主管医生,经主管医生与病人原单位联系,很快将

其小儿子接回陪伴。使其心满意足愉快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主动热情地介绍康复护理计划,耐心帮助病人恢复肢体功能锻炼,并指导家属帮助训练,使患者很快康复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