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考试政治经济学复习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

一、简答题

1.商品的价值的决定

答: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一个不变的量,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3.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答: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者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成。总的来说,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4.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含义和公式

答:决定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的货币数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

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5.影响企业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企业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资本积累量就越大;(2)劳动生产率水平。生产率越高,资本积累量就越大;(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4)预付资本总量。预付资本总量的的增大,能促进资本积累规模。

6.简述失业的主要类型

答: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表现的总量失衡。主要类型有:(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供求出现的短期失衡的状况,包括新生劳动力或转换工作出现的工作中断等;(2)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出现不相吻合的状况。(3)周期性失业,指失业率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第二种答案:1.流动的过剩人口2.潜在的过剩人口3.停滞的过剩人口。

7.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答:(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商品资本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即一部分资本在进行货币资本循环时,第二部分资本就必须相继进行生产资本的循环,第三部分资本必须相继进行商品资本的循环。

8.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答:(1)土地等级差别(丰度或位置等)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条件;(2)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产生级差地租的经济条件。

9.垄断的形成过程

答: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当生产集中和资本高度集中时,必然会形成垄断。

10.经济机制基本含义

答: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的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它也是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安排或运行方式,它通过一系列规则、制度规章,为各经济行为主体构建了制度框架或行为空间,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

1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第一,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第二,建立统一、开发、竞争、有序、完善的市场体系;

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宏观调控体系;

第四,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2.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效率与公平不仅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首先,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实现的物质条件和源泉。若没有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进,则公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难以有什么真正意义的公平。其次,公平是效率的本体,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存在的理由和保证。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要以公平为条件和保证。

13.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的作用

答:(1)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和最终的决定作用;(2)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块,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3)消费率对投资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1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结合的方式

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结合运用一般有四种形式:(1)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即“双松”政策);(2)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双相结合(即“双紧”政策);(3)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相结合(所谓“松货币紧财政”);(4)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相结合(所谓“紧货币松财政”)。

1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答:在制度或体制低效率运转的情况下,其他任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都将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的。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否的影响显然超过了要素改善、技术进步等一般经济因素而上升为根本性问题,制度因素成为了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的主要决

定因素和重要解释变量。离开了制度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就难以有根本性、实质性的转变。而制度因素的影响无疑是指体制改革和创新,以改变体制低效率运转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动状况。

二、辨析题

1.商品价值的变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答:一种商品在于其他多种商品相交换时,会形成不同的数量比例关系,因而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一般来说,在同一时间的统一市场上,每一种商品都有为众多交换者共同认可的统一的交换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答:在于对他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它的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与物价关系

答: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数量和各种劳务,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实际工资=名义工资除以÷〔1+生活资料(包括劳务)物价指数〕

4.资本积累的两种基本方式

答: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就是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两和起来形成大资本。

5.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