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见素抱朴”的人生至境
道德经 10句人生哲理 经典至极 看后受益颇多
道德经 10句人生哲理经典至极看后受益颇多《道德经:10句人生哲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迷失在生活的琐事之中,感到无法摆脱。
而《道德经》这部经典至极的文学作品,却为我们指引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以下是《道德经》中的10句人生哲理,希望你读后也能受益颇多。
1.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在《道德经》中,提到了“素抱朴”这个概念,意味着返璞归真,摒弃世俗的虚华,返回真正的本心。
少私寡欲也是对于物欲的一种呼应,教诲人们要减少私心和欲望的糅合,回归平静和淡泊的心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领悟内心的本质。
2. 淡泊明志,宁靜致远。
这句话教导我们要远离世俗的纷扰和浮躁,心灵淡泊,立志明确,并且要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内心变得宁静、纯净,并且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实现内心的升华和开阔。
3. 知足常乐,守静笃实。
《道德经》中强调了知足常乐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贪心苛求,才能真正的得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守静笃实也是要求人们要守正和静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实,踏实的生活在当下的每一刻。
4. 勇往直前,淡泊明志。
这句话诠释了《道德经》中对于人生追求的一种态度。
勇往直前要求人们要积极进取,充满勇气,不怕困难和挑战,迎难而上,做到无畏无惧。
也要保持内心的淡泊之心,明确自己的志向和目标,不被外物所迷惑。
5. 见贤思齐,聚精会神。
《道德经》中提到了“见贤思齐”这一概念,告诉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有所提高。
还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分散心神,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情。
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德经》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应当效法天地的刚健和永恒,不断地自我提升,奋勇向前,坚强不息,迎接挑战,充分展现自己的坚韧和坚持。
7. 温良恭俭让,先行省事。
这句话提到了温良恭俭让的做人之道。
老子的“三宝”观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的“三宝”观及其现代意义《道德经》第67章提出了著名的“三宝”思想:“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可见,老子所说的“三宝”就是指每一个体道修德之人(“我”)所必备的三种德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在这里并没有详细解释这三种德行的意义,只是简单地提到了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但若把“三宝”放在《道德经》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加以理解的话,我们就不难感受其深刻涵及深远意义。
一、慈。
首先来看“慈”。
《说文解字》对“慈”的解释是“爱也”。
这种解释应该说是深合老子本意的。
当然,老子所倡导的不是一般的爱,而是一种无私的爱,犹如慈母对孩子的爱一样。
这是一种无条件的大爱,一种超越了贤愚、善恶、亲疏、尊卑、人我等一切差别的博爱。
纵观《道德经》全文,无处不闪烁着这种伟大恒久人性光辉,兹举几例:“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7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13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等等。
所以,慈就是无分别心地去长善救失,一视地去关爱任何人任何物。
细品《道德经》,这种悲天悯人的广博胸怀不能不令人动容,让人叹服,也常常让人联想到伟大的母爱。
因为母亲对子女的爱就是这样的,没有任何分别,任何条件,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地给予,一个母亲不会因为自己的某一个孩子长得丑或生病等原因而减少对他的爱。
“道”生万物,恰如万物的母亲,所以能够包容关爱万物。
《道德经》第一章就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25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精选文档】
《老子》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急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了一些改变,这些变化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
一些学生视崇俭、谦让、虚怀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为老皇历,追逐名利、追求享受则成为一种时尚。
因此借鉴老子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崇俭节欲、谦下不骄、柔弱不争、虚怀若谷等思想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处世艺术,无疑具有激浊扬请的时代价值。
(一)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启示《老子》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古代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记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
老子将“无为”视作“圣人”的道德行为标准,即最完善、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提出:“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①老子倡导“无为”的思想,认为只有顺应自然,即无所作为,也无心于作为的人,才是具有“上德”的人(“上德无为”②)。
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这个“道”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有”,又是“无”,它以“自然”为法则,“道法自然。
”③老子所言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具体的物体,而是指自然秩序、自然状态、自然规律,如物壮则老,柔弱胜刚强、祸福相倚等,同时也指人类未受文明污染的纯真性情。
老子倡导自然无为的行为原则。
“无为”并非“不为”,在《老子》一书中,找不到单纯的“不为”的字样,也没有一句话含有根本不为的意思。
他只讲“不为始”④、“不敢为”⑤、“不可为”⑥、“不为主”⑦等等。
这些都具有特定的涵义,不能作为一般的“不为”来理解。
老子所讲的“无为”并非绝对地无所事事,而是指顺从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
例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⑧,就在无为之列。
老子认为,只有“辅万物之自然”⑨,而不去任意妄为之,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结果,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老子所言的“自然”,还包括人类未受污染的纯真性情这一层意思。
道法自然《老子》读后感(通用5篇)
道法自然《老子》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法自然《老子》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道教故里楼观台大兴土木,重修庙宇,规模宏大,器宇轩昂。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它把春秋末年的老子抬为开山之祖,老子著有的《道德经》,区区五千字,在世界上,每字平均卖家最高。
《道德经》是老子以出世的精神和理念为当权派写成的气势磅礴的入世名山之作,阐扬"道"和"德"主旨。
老子在挥洒五千字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向。
后人把老子曾经谈经论道的楼观台作为道教故里,以纪念老子。
秦岭北麓的楼观台古木参天,溪水淙淙,竹林成海,是一处求道成神的仙境。
以前课堂上听老师批评老子思想落后,总希望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深入读《道德经》,发现老师误解了老子,我们也在错误的品评老子。
一、老子在哲学上首先提出"道"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道,这种观点直抵宇宙本体。
哲学家和神学家都在思索宇宙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有"五行"之说,认为宇宙由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组成;印度古代神学家认定宇宙由地火水风四种物质构成;西方神学家则认为上帝创生世界。
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物质构造的直觉猜想,认为天地万物概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的冲气组成,既不同于一,又不同于二,故称之为三,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与近代西方实证科学中的原子构成学说十分近似。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都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的构思当中,实在难能可贵!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祸福相依"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是先秦时代的.哲学高峰。
二、在政治上,老子反对战争,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的理想人格
老子的理想人格内容摘要:圣人是老子笔下的理想人格,圣人在修身方面是谦虚,心灵高洁,谨慎不妄为,朴实无华。
圣人在治理国家方面是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干涉,无情,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的品质与境界体现了道的特点,所以说圣人体道。
关键词:老子理想人格老子的道德是要求与自然相协调的,老子的“自然”具有双重的意义。
一方面指的是宇宙的自然,道;另一方面是按照目的的行动符合世界的规律,符合于永恒的必然性,符合于道。
所以老子的理想人格就是符合于道的。
“这就是时代要求哲学的:‘告诉我们,一个确信自己幸福的人,不管他在世的命运如何,他应该具备什么品质?’这个模范人物必定是能干的,有德行的;”[1](P222)老子认为理想人格就是要像婴儿一样,内无思虑,外无政事,从而达到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的境界,老子贵柔。
老子的理想人格也是内圣外王的,对内要求修身,不过老子的修身是要求和儒家是不同的,老子的要求是顺应自然,达到“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的境界;外在的,作为一个王者理想的人格要达到“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的效果。
一、圣人修身方面。
老子笔下的圣人是能“为雌”,能“无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是老子所认为的有美德的理想人物,这是老子的一套道德标准。
老子的理想人格有“圣人”,“古之善为士者”,圣人总是对“道”身体力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1.圣人谦虚。
圣人坚持以道作为行为准则,“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圣人的德的品质表现在“不自见”可以“明”,“不自是”可以彰显,“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圣人谦虚不争,反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谦下,所以是有德,圣人固守这一法则,所以可以显明、立功和长久。
不自现,所以可以“全”,圣人是甘于处下的。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72章)圣人的美德是隐藏的,不自愿现美德于外,从不自我表现,圣人自知自爱。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功成事就,不处其位。
其不欲见贤。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文言文原文及注解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文言文原文及注解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文言文原文及注解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涉世深的人由成功和失败中积累的经验,帮助人们应酬着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吧。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阅历很浅,所以沾染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机会也较少;一个饱经世事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城府也随着加深。
所以君子与其处事圆滑,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些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注解】抱朴:保持纯真朴实的本性。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涉世:经历世事。
《晋书孔衍传》说:博学不及衍,涉世声誉过之。
点染:此处是指一个人沾上不良社会习气,有沾污之意。
机械:原指巧妙器物,此处比喻人的城府。
练达:指对世事能圆滑通达。
朴鲁:朴实、粗鲁,此处指憨厚,老实。
曲谨:拘泥小节谨慎求全。
疏狂:放荡不羁,不拘细节。
白居易诗:疏狂属年少。
【评语】对刚刚跨进社会的人来说,存在一个怎样适应社会的问题,因为处世的经验还很短浅,还没被浮世的恶习所感染,即使已经感染也不太深,这种人自然还能保留纯洁天真的本性。
而经历了人间种种浪涛,历尽了人间艰难险阻的人,经验积累比较多,相应地城府也就比较深。
经验百好有坏,汲取教训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得到负效应。
有的人却从消极的、不好的方面去积累经验,品格便逐渐发生质的` 变化。
这种人往往心存险诈任何坏事都敢作。
从这个角度来讲,君子遇事不要只求练达,应特别注重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风。
太讲究练达和圆通,就会失去本性,变成一个老奸巨滑不受人欢迎的人。
如此反而不如保持一切都不加修饰的纯朴面目。
练达、曲谨与朴鲁、疏狂都是相对的、在一味追求金钱权力并为此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多些真情,多些真诚,多些朴实,多些洒脱是很可贵的。
老子“见素抱朴”的社会哲学
李远国:论老子“见素抱朴”的社会哲学文化中国-中国网 时间: 2011-10-25 14:49 责任编辑: 苏向东“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是道教在日常生活中始终遵循的基本准则。
对此,《老子》一书中直接谈论这个问题的章句就有八处之多,如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这里,“朴”不仅是侯王百姓皆应遵循的生活信条,亦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原素,故返朴归真之途就是道教的真常之道。
老子的这种见素抱朴的思想,是建立在道论之上。
他将生化天地万物的大道,形象地比喻作一未曾被雕琢过的大“朴”。
他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真朴之物,浑然大和,未有自己固定不变、鲜明可见的特有品格,因此它有着极强的待成性,极广的可能性,极大的可塑性。
道是最大的真朴性存在,也是真朴之中最为真朴者。
它所拥有的待成性、可能性和可塑性。
使之在一定的条件便生成了宇宙万物万象。
所以老子说:“朴散则为器。
”作为真朴之道在运化之后,才有形形色色的事物产生。
在老子看来,道本系浑沌未分的存在,本系能够衍天地万物万象的大“朴”,因此万物与人的本性亦属于真朴,只有在浑然大和、真朴健全的状态下,才能不期其然而然地妙契大道,畅然自如地应对一切变化,而丝毫无损于己。
从另一个角度看,浑和真朴的人生,即意味着“自然”,意味着清静无为、见素抱朴的生活。
依老子之见,人的自然无为有着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为对己,一为对人对物。
就对己而言,人不着意于强有所为,而一切顺其自然的生存发发。
就对人对物而言,本内涵则是,人应采取不干涉主义的立场,听任他人外物自生自主、自存自化,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他人外物。
明确了生命本相及人性本然,人所应当确立的适当精神向度,自然也就昭然若揭了,那就是老子所说的见素抱朴,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后天伪善的性情,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婴儿,而与道同一。
老子“抱朴守真”理念对当今人类有何启示
老子“抱朴守真”理念对当今人类有何启示*导读:“抱朴守真”作为老子天道自然观中的一种思维取向,亦可视其为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老子之“道”的原理上说起。
老子之“道”在根本上是一种自然之道。
这个自然之道,既是万物之起源,又是万物形成规律及其所依凭之途径。
……抱朴守真作为老子天道自然观中的一种思维取向,亦可视其为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老子之道的原理上说起。
老子之道在根本上是一种自然之道。
这个自然之道,既是万物之起源,又是万物形成规律及其所依凭之途径。
它自然而自发,没有外在力量强加于其之上,此即后人所言天道自然之意。
回归真实,也就是要回归天道自然。
这一根本的思维取向实质上也就是一种价值取向。
所以在老子看来,人所要做的一切(德的领域),不过是顺应自然而符合天道自然,可是人类历史所显现的人为事物,是远离自然之道,所以人为事物的根本取向是理所当然地回归真实。
看看道与德相连所涵括的内在意向就可明白老子此层意思。
道与德相连,意谓道可为个别事物所拥有,而个别事物一旦拥有道时,即成为了它的德,此即德之古义为得的深意所在。
德在《老子》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道创造了万物,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是道的体现。
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
德者所得于天,能全天理即为有德。
具体到人,顺之于性、得之于心即为人之德;具体到物,顺之于理、自足其性即为物之德。
综观之,中华文明中儒、道共遵的中和之道,其实亦源于老子抱一而守中的自性和谐原则,并建基于道之德上,因而老子的自然之道的原理中,又无疑深涵着一种可贵而永恒的和谐精神。
一、莫之命而常自然涵括的回归真实思想天道自然,人道岂可违反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自己如此。
老子强调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旨在让万物顺任自然而不要加以干涉。
因而政治的最高境界即无为,连孔子也接受了这一理念。
这是儒道二家的共同之处。
《老子》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人生智慧引言概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道家的经典之作。
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阐述了人生智慧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老子》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
一、返璞归真1.1 顺应自然:《老子》强调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1.2 简化生活:《老子》提倡简化生活,追求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通过摒弃繁杂的欲望和物质追求,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1.3 保持本真:《老子》强调保持本真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保持自己最本真的样子,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改变。
只有保持本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二、无为而治2.1 谦逊为本:《老子》认为,谦逊是治理世界的关键。
只有谦逊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的道,从而做到无为而治。
2.2 尊重自然:《老子》强调尊重自然,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实现无为而治。
2.3 顺势而为:《老子》主张顺势而为,不要过度干预和操控事物的发展。
只有顺势而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慈悲为怀3.1 以德为先:《老子》认为,慈悲是人性的基本特征,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只有以德为先,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3.2 包容大度:《老子》倡导包容大度的态度,认为人们应该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要轻易责备和批评他人。
只有包容大度,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3 乐善好施:《老子》强调乐善好施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乐于助人,慷慨解囊。
只有乐善好施,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四、守静保安4.1 内心宁静:《老子》认为,内心的宁静是人生智慧的基石。
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4.2 静心养性:《老子》主张静心养性,通过冥想和静心的方式,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4.3 淡泊名利:《老子》强调淡泊名利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物质的追求,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
老子《道德经》中人生态度
老子《道德经》中人生态度一、“道法自然”和婴儿境界《道德经》的逻辑架构,是以道家的人性论为基石。
道家的人性论,既不讲性善,亦不讲性恶,而是“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
所谓自然人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真之性。
道家认为“恬淡素朴”“虚静寂漠”“自然无为”等皆是人性的基本内涵。
老子指出:“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①所谓“朴”,是指未经人为加工的朴材。
老子大力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
他从“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观点出发,追求“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的“虚静”心态。
为了保持和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老子提出了“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道法自然”的核心价值观。
《道德经》的逻辑架构,是以“道法自然”理论为其出发点。
什么是“道法自然”呢?《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程序。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法”字是“师法”“效法”之意,效法的主体分别为“人”“地”“天”三个层次。
而“道法自然”的“法”字,并非是“道之外别有自然也”[1].河上公释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自然”不是“道”所师法的客观对象。
所谓“道法自然”,是说“自然”就是“道”的本性或本质。
“自然”不是在人、地、天、道之外的实体名词,而是一个描绘人、地、天、道的自然本性,先天具有的存在状态和行动方式的形容词。
所谓“道”,是指纯任自然,自己如此,本然如此之意。
“道”贯通于天、地、人之中,皆自然而已。
正如王弼所云,“道法自然”就是“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2].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五处明确地揭示了“道法自然”命题的真实含义。
一是《道德经》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谓“道”所以受到人的尊崇,“德”所以被人所珍贵,就在于“道”与“德”从不人为干涉,使天、地、人顺任自然。
二是《道德经》六十四章云:“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经典名言分享
《老子》经典名言分享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生活尽量简单,做人保持质朴,少一些私心,少一些欲望。
无私则大,无欲则刚,只有从自我中超脱出来,才能达到学问的最顶峰。
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错误就是贪得无厌。
所以,懂得珍惜当前,懂得知足常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富足。
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人要学会适可而止。
如果不知满足,放纵欲望,无休止的追逐声色名利,最终就会遭到欲望所带来的灾祸。
四,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人生有三件宝贝,要终身守护。
一个是慈爱之心,一个恬淡节俭,一个是与世无争,顺其自然。
五,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为人处世,如果不能抛开成见,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判断、行动,必然终身遭受挫折,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只有抱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态度,摆脱思想枷锁的束缚,才能就事论事的将问题解决。
六,不自矜,故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后退。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傲慢自负,是人生最大的敌人,项羽、杨修、李自成、关羽,如果不是傲气太盛,又怎么会遭遇失败呢?所以老子说,人只要肯戒除傲气,一定可以进步、可以成功。
七,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成为百川河流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下,所以才能成为百川之王。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如果要像水一样善下之,恐怕被人认为是没出息、没抱负的弱者。
事实上,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提高自己的修养素质以外,善于处下,经常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八,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几条都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1:善巧方便,活学活用,才能万事大吉;2:发现错误,知道纠正也就直了,但是要恰到好处,不能矫枉过正;3:低洼的地方才能聚水,虚怀若谷的人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4:有上才有下,有旧才有新,旧的做好了,才会发现新的东西;5:索取的越少,往往得到越多;6:索取的多,学的多了,反而会让人更加迷惑。
《道德经》中经典25句,感悟人生哲理
《道德经》中经典25句,感悟⼈⽣哲理1、上善若⽔,⽔善利万物⽽不争。
《道德经》⼤意:最⾼的善像⽔那样,⽔善于帮助万物⽽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不终⽇。
《道德经》⼤意:狂风刮不了⼀早上,暴⾬下不了⼀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经》⼤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不屈,动⽽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道德经》⼤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以多闻博识⾃许,进⽽有为多⾔,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
不如处虚守静,⽽⽆为不⾔,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意:使⼼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意:保持本质淳朴⽆华,减少私⼼贪欲。
7、不⾃见,故明;不⾃是,故彰;不⾃伐,故有功;不⾃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意:不显⽰⾃⼰,不⾃以为是,因⽽更显耀突出;不夸耀⾃⼰,因⽽有功绩;不⾃以为贤能,因⽽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相争的,世界上没有⼈能和他相争。
8、知⼈者智,⾃知者明。
胜⼈者有⼒,⾃胜者强。
《道德经》⼤意:能够了解他⼈的⼈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的⼈是⾼明的。
能够战胜他⼈的⼈是有⼒量的,能够战胜⾃我的⼈是真正的强者。
9、⼈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道德经》⼤意:⼈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道德经》⼤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些东西。
12、⼤⽅⽆隅,⼤器晚成,⼤⾳希声,⼤象⽆形。
《道德经》⼤意:最⽅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的声⾳听不到声⾳,最⼤的形象没有形迹。
见素抱朴---简单做人,轻松生活
据说当年康熙大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到西北巡游时,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发现了一片绿洲,碧水西流,河旁有两棵参天大树,树上挂着金光耀眼的皇冠、玉带,旁边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城池,恰似人间仙境。 梦醒后,急忙命人按自己梦中情形绘了一张图,遂派人拿着图到西部查访,几经寻找,终于在茫茫戈壁的桥湾一带找到了这一梦中的景像:碧水西流,河旁有两棵高大的胡杨树,树上挂着草帽和草腰带,与康熙梦中的情景十分吻合,惟一不足的是少了那座金碧辉煌的城池。 查访的人把这一情况汇报了康熙。康熙听后不禁大喜,便从中央拨巨款派当时的大臣程金山父子到此督修一座军事防御城,用于加强西部军事防务。
“绝学无忧”从字面上理解是说:如果弃绝了学问和学业,就不会有什么忧患和烦恼了。是的,一个人如果放弃了学习,也就放弃了思考,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就如同白痴,何忧之有啊?实际上老子的“绝学无忧”是一种学习的境界和更深的学习之道。
老子所说的“绝”,其实就是绝招的“绝”,是指至符合自然规律和法则的知识和理论,一种学习大道。老子认为只有取得不同于世俗的独到学问,才能获得对私欲无所冲动的自由。这种具有绝学独到的人,才是一种“道”,这个道就是商道,官道,和做人之道。
老子认为“少私寡欲”,保持恬淡为上,知足常乐,不去追名逐利,可使精神内守,抗
病能力增强。他还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由于贪得无厌,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他希望人们放弃物欲的外在诱惑,追求恬淡宁静,保持内心安足,以免伤身损寿。
见素抱朴
发 音 xiàn sù bào pǔ
释 义 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道德经》二十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第二十章读老子《道德经》,每一章都让人舍不得离开,永远是意犹未尽。
第18、19二章还在耳边回荡,不得已进入第20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是老子的胜负手。
再见吧!假圣人、假仁义!在老子的胜负手面前,你们终于原形毕露!第20章是老子的自咏章,我们没有见过老子这位大宗师的真容,老子在此章给自己画了一副肖像。
老子像一颗流星在天空划过,几乎没有留下痕迹,此章是老子留下的唯一痕迹。
读老子《道德经》使几千年来多少文化精英的思维结构发生了改变,人们都么想一见这位大宗师的真容。
老子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第一段:唯之与呵(h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者),不可不畏人。
荒兮,其未央哉!第二段: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第三段: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lěi)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第四段: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第五段:澹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
第六段: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hí)于母。
【范应元本:而贵求食与母】 此章经文分为六段。
第一段经文: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者),不可不畏人。
荒兮,其未央哉!经文:唯之与呵,相去几何? 唯是应诺之声,呵是呵斥之声。
呵,王弼本作阿,帛书甲本作诃 ,此据帛书乙本,都是 呵斥之意。
表示 上司的居高临下和下属的唯唯诺诺 。
在世人心中,上司和下属是有绝对的高下之别。
上司的威严与下属的卑微是世俗社会的常态,世人都追求上位而鄙弃下位。
老子问:上司与下属真有天壤之别吗?人生如白驹过隙,各自都被命运牵着走,毫不自由 。
每个人都经历着命运沉浮,每一天都危机四伏,朝廷大官被世人称羡,但他们知道今天可能就是最后一天,所以抬着棺材一起上朝。
《道德经》二十章精解及译文
《道德经》二十章精解及译文开经语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第二十章读老子《道德经》,每一章都让人舍不得离开,永远是意犹未尽。
第18、19二章还在耳边回荡,不得已进入第20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是老子的胜负手。
再见吧!假圣人、假仁义!在老子的胜负手面前,你们终于原形毕露!第20章是老子的自咏章,我们没有见过老子这位大宗师的真容,老子在此章给自己画了一副肖像。
老子像一颗流星在天空划过,几乎没有留下痕迹,此章是老子留下的唯一痕迹。
读老子《道德经》使几千年来多少文化精英的思维结构发生了改变,人们都么想一见这位大宗师的真容。
老子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第一段:唯之与呵(h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者),不可不畏人。
荒兮,其未央哉!第二段: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第三段: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lěi)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第四段: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第五段:澹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
第六段: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hí)于母。
【范应元本:而贵求食与母】此章经文分为六段。
第一段经文: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者),不可不畏人。
荒兮,其未央哉!经文:唯之与呵,相去几何?唯是应诺之声,呵是呵斥之声。
呵,王弼本作阿,帛书甲本作诃,此据帛书乙本,都是呵斥之意。
表示上司的居高临下和下属的唯唯诺诺。
在世人心中,上司和下属是有绝对的高下之别。
上司的威严与下属的卑微是世俗社会的常态,世人都追求上位而鄙弃下位。
老子问:上司与下属真有天壤之别吗?人生如白驹过隙,各自都被命运牵着走,毫不自由。
每个人都经历着命运沉浮,每一天都危机四伏,朝廷大官被世人称羡,但他们知道今天可能就是最后一天,所以抬着棺材一起上朝。
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导语】:[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戏说老子第十九集:道之见素抱朴
戏说老子第十九集:道之见素抱朴道之见素抱朴一易堂风萧萧话说老聃对社会上种种病态的现象进行深度剖析,使那关尹子明白了老师一心向往那“无知无为、无私无欲”境界的真正用意,也好像理解了那孔夫子不懈宣传“仁义孝慈”之学的良苦用心。
于是,他对老师说道,看来您老人家和那年轻人孔仲尼,其实都是认识到了这天下大乱的真正根由,正是大道被废弃和破坏掉了,你们都希望这天下早日回归正道。
只是所推崇的方法正好相反罢了,您老主张一切放任自然,抱一归无,是不是认为只要大道回归,那么仁义自在其中?而那孔丘则可能认为单靠自然回归似乎遥不可及,在“听天命”的同时,还应当“尽人事”,所以极力推崇仁义之学,认为只要人人讲究仁义,大道必定回归。
那么,你们两人的追求不是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吗?不知您老人家是否同意我的这个理解?老子闻听弟子所言,不由哈哈大笑:看来,你对大道的理解,已经很深刻了。
不过,你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那孔丘也是只知'道’之表,而不明'道’之理,犯了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错误啊。
在这个大道废弃、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有三样东西颇受人们的追捧,很是时髦。
尤其是那些身处高位、为君为相的,更是趋之若鹜、如蝇逐臭。
殊不知,给这个社会造成危害的,也正是这三样东西:其一,危害最大的就是追求那精神上的“圣明智慧”其二,就是推崇那生活中的“仁爱正义”其三,就是贪图那物质上的“机巧货利”。
先说那精神上追求的“圣明智慧”。
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最渴望的莫过于别人奉承他为天下第一圣明之君、智慧之主,最害怕的莫过于自己在老百姓心目中不够圣明、没有智慧。
这样的帝王君主,往往自作圣明,卖弄智慧,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百姓,政令繁多,朝出夕改,搞的老百姓无所适从,劳民伤财。
而他不但认识不到自己既不圣明又不智慧,也看不到这样强作妄为,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扰乱和伤害,反而沾沾自喜,沉醉于一片“圣明、智慧”的阿谄奉承之中,岂不是可笑至极。
如果当权者都能够抛弃对“圣明智慧”这些虚名的追逐,不逞圣明、不弄智诈,就可以静下心来,象帝尧一样混迹于百姓之中,与万民同甘共苦,让万民自生自化。
《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如何理解?
《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如何理解?展开全文这句话在通行本《道德经》第十九章在《帛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出土之前,王弼标注的通行本《道德经》是我们认识《老子》的唯一文本,但是,《郭》、《帛》出土以后,以及有了甲骨文的解读,让我们终于可以更为接近认识真正的《老子》。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见素抱朴」所在的章节,《郭店楚简老子》的文本更接近于《老子》的本意。
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一章的总体内容从轩辕黄帝开始,中华原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重叠结构世界】,以及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
老子的《五千言》讲的也是【重叠结构世界】、【心智系统转换】。
「见素抱朴」所在的《道德经》第十九章,也就是《郭店楚简老子》的第一章,讲的是,普通人学习【心智系统转换】需要做的两方面准备。
这两方面包括了外在认知方法的改变,内在心理认识的要求。
第一方面,外在的认知方法的改变这就是“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诈……”,这里的“绝”与“弃”不是同义字,“绝”字字义来自甲骨文的字义,是对关系梳理(连接、切断)的意思。
“绝X”的意思是要发挥人的第一套心智系统中深度思考的作用。
“弃X”的意思是要抛弃第一套心智系统中的应激反应。
请看下图:用道家的语言来说,在人的第一套心智系统中,有两层意识,欲神意识与识神意识,平时都是欲神意识做主导的。
而心智系统转换,最终是要元神意识重新起主导作用,所以,老子在这章中提出了,强化识神意识、弱化欲神意识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最终练习强化元神意识做好准备。
第二方面是内在的心理认识的改变欲神意识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单纯从认知方法的角度去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内在的心理认识的准备。
这就是这章后半段【视索保朴、少私须欲】,这其中的视、索、保、须都是甲骨文的字义,很明显王弼那个时代的文人已经不了解甲骨文的字义了,于是就翻译成了【见素抱朴】,其他几个字改了以后意思差不多,但是,这个【索】字改了以后,意思就完全变了,也就是说【索】字是不能改成【素】字。
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
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老子哲学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含有本体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老子之道是天道、治道和人道的统一体。
老子表面上看是现实人生的冷眼旁观者,本质上却是一位热爱人生的智者。
他十分关注人的命运,从形而上的高度审视世相百态,以超越自我的精神探究人生哲理,建构起一套独特的伦理道德哲学。
使用老子之伦理这一概念,有点无奈,如果使用老子之人生,就可能误解为研究老子的一生;如果使用老子之道德,倒比较符合文章的主题,但这既可能与老子之道混淆起来,又可能与老子之德混淆起来。
伦理一词,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标准,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的学说。
因此,老子之伦理既是伦理学又是道德哲学,既是人生观又是人生哲学。
01老子之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老子之伦理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道生德成”思想。
老子把生命的终极根源归结为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没有把生命之源归结为天或天命,具有革命性意义。
张岱年先生指出:“认天为一切之最高主宰的概念,为老子所打破。
老子年代本先于孟子,但孟子仍承受传统观念而修正发挥之,老子却作了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
老子以为天并不是最根本的,尚有为天之根本者。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最根本的乃是道,道才是最先的。
”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天地母,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而道化生万物过程中,还需要德的无私蓄养,“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同时,“道法自然”思想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生死自然的观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把天地万物的生长消亡看成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见素抱朴”的人生至境
老子“见素抱朴”的思想给现代人对人生的境界引起了很多思考。
其实,当人抛弃自己引以为傲的聪即机巧,抛弃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如果人人皆能如此,便不会有作奸犯科的盗窃,即所谓的“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如果我们将绝圣弃智的观念归纳到生命理想中,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就是指见地、观念、思想;“素”乃纯洁、干净;“朴”是未经雕刻、质地优良的原木。
见素抱朴正是圣人超凡脱俗的生命情操,佳至深藏,光华内敛,一切都来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
老子主张“绝仁弃义”,不以圣人为标榜,同时也不以修行为口号,只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做人,那便是真修道。
历史上,曾国藩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为人处世堪称难得。
他常对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他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将这句话视作惜福保泰之法,常存冰缘惴惴之心,处处谨言慎行。
他的处世原则是: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
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
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奴享受,则当谦退。
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长久。
孔子在《论语》中说,“素”如一张白纸,毫不沾染任何颜色,人的思想观念要随时保持纯净无杂,即佛家禅宗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
心地胸襟,应该随时怀抱原始天然的朴素,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
个人拥有这种修养,人生一世便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人人秉有这种生活态度,天下自然太平和谐。
《三字经》里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儒家孟子也提倡“性本善”,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见到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摇摇摆摆走向井边,无论任何人,都会走上去将他抱开。
然而,善性存于心,往往受环境的影响,丧失了原本的善意。
对此,荀子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性恶篇》开篇就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
”人性本是恶的,其善是人为的,人有为善的可能,就在于后天的学习修为。
对于本性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老子的观点则更为深刻,即本性无善无恶。
人性之初,本没有善恶之分的,本性是很难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善恶只不过是在周边环境影响下依据本性而产生的,有善恶之分的不是本性而是习惯。
本性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在暗中操控着你。
它决定着你的大部分习惯,决定着你的性格,甚至决定着你的人生。
人本来生下来是很朴素的,很自然的,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种种原因,把圆满的自然的人性雕琢了,自己刻上许多的花纹雕饰,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朴实。
因此,人不要刻意雕琢自己本性的棱角,要保持住生命中最朴素的东西。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大多数人都在浮华过后才意识到本色的可贵。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要让尘世浮华沾染了原本纯洁的心灵。
玉不琢,不成器。
但有时,人应该成为一块决绝雕琢的“原木”,保留人性中单纯、善良、朴实的东西,不要让外在的雕饰破坏自然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