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鱼类有哪几种体型?与生活习性有何关系?
纺锤形。此种体型适于减少水的阻力,大部分游动迅速的鱼类属于这种类型,以耗费最少的能量获得较大的游速,如金枪鱼等。她们的体表润滑,富含粘液,鳞片致密细小,细小而强有力的尾柄和上下极端张开的新月型尾鳍,足以保证最快的游速。
侧扁型。此类鱼大多数栖息于中下层水流较缓和的水域里,一般运动比较敏捷,较少作长距离洄游。如鲳鱼。
平扁形。此类鱼大多栖息于水底,行动较迟缓。泥鳅。
棍棒形或圆筒形。此种鱼类大多潜伏于水底泥沙之中,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岩缝间,行动不甚敏捷。
2、比较低等硬骨鱼类和高等鱼类在头骨构造的差异。
低等硬骨鱼类:头骨数目数目多;膜骨在头骨表面,头顶平;犁骨2块;有眶蝶骨;上枕骨接顶骨,不与额骨相接;整个脑颅较长;鳃盖骨边缘光滑;自真骨鱼类起具有尾舌骨、下舌骨。
高等硬骨鱼类:头骨数逐渐减少;膜骨下沉,头顶高低不平;犁骨1块;无眶蝶骨;上枕骨将左右顶骨分开,并与额骨相接;整个脑颅缩短;鳃盖骨边缘常具棘状突起。
3、详述真骨鱼类消化器官的构造及其与食性的关系。
口咽腔的形状和大小与食性有很大关系,凶猛鱼类的口咽腔较大,便于吞食大的食物。有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滤食性鱼类口咽腔也较大。
齿与食性有密切关系,很多凶猛鱼类的牙齿多尖利而强壮,其齿不仅能咬住食物,而且能撕碎食物。杂食性的鱼类,齿有切割形、钝磨形、刷形及缺刻形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齿很细弱。以固着生物为食的鱼类齿呈门牙状。
具有致密鳃耙的鱼类一般以浮游生物为食,凶猛肉食性鱼类的鳃耙一般短而疏。
凶猛鱼类的胃壁较厚,容量相对较大。有些以泥中有机碎屑及硅藻为食的鱼类,胃的幽门部特别膨大,似鸟类的砂囊。
肠的长度和盘曲程度与食性有关,一般肉食性鱼类肠管较短,仅为体长的1/3~1/4,多呈直管状或有一个弯曲;植物食性鱼类的肠较长,一般为体长的2~5倍,有的甚至达15倍,在腹腔中盘曲较多;杂食性鱼类的肠则短于草食者而长于肉食者。4、简述鳃的一般构造。板鳃类与真骨类鳃的构造有何区别?
一般鱼类在咽喉两侧有5对鳃弓,其中第一至第四对鳃弓的外缘各着生2列鳃片,内缘着生鳃耙。第五对鳃弓都不长鳃片,在鲤科鱼类形成下咽骨,上生咽齿,在鲈的第五鳃弓内缘长有下咽齿。一个鳃弓上一般长有前后2个鳃片,每个鳃片称一片半鳃,2个半鳃合起来称为一个全鳃。
板鳃类多数具有5对鳃裂,少数具7-8对,内鳃裂宽大,外鳃裂狭长成裂缝状,前后鳃裂之间以鳃间隔隔开。鳃间隔很长。一般板鳃类的舍弓后方有一个半鳃,第一至第四对鳃弓上具一个全鳃,第五对鳃弓无鳃,所以一般板鳃类共具9个半鳃。板鳃类的鳃丝上的鳃小片作镶嵌排列。
硬骨鱼类中的辐鳍鱼类一般都具有5对鳃裂,5对鳃弓,鳃间隔逐渐缩短,鳃片显著长于鳃间隔,真骨鱼类中有些几乎完全消失。具发达的骨质鳃盖,鳃盖内为大的鳃腔,鳃盖后下方的开孔为鳃孔,鳃盖后缘为鳃盖膜。
5、简述鱼类呼吸运动的过程。
当鱼口张开时,口腔瓣倒向内侧,口腔向外扩张,水流入扣,此时鳃盖也向外扩张,鳃盖膜在外部的水压力下,靠近鳃孔,将鳃孔紧紧关闭,扩张的鳃腔内压比口腔压力低,即形成鳃腔吸引唧筒,水渐渐由口腔流过鳃区,在此进行气体交换。然后一度张开的口随即关闭,口腔瓣直立,口腔内压增高,此时口腔起着加压唧筒作用,让水流急速通过鳃区,与此同时,鳃盖向内移动,鳃盖膜被水流冲开,水即可从外鳃孔流出体外。
6、真骨鱼类与板鳃类的循环区别。
板鳃类的出鳃动脉环绕鳃裂,形成若干完整的出鳃动脉环,环与环之间在底部和中间相连,因而板鳃类的每个鳃弓具一条鳃脉和2条出鳃动脉,而真骨鱼类的入鳃动脉和出鳃动脉都只有一条。板鳃类的尾静脉向前进入腹腔后随即分为2支肾门静脉,肾脏两侧的体节静脉也分别汇入肾门静脉,然后全部进入肾脏,在肾内分成许多微血管,微血管由细而粗,汇集到左右成对的后主静脉中,构成肾门静脉系统。而真骨鱼类中尾静脉除分支参与肾门静脉系统外,另分支与后肠静脉相联系,因此尾部的血液直接流入肝门静脉系统,如鲤;还有一些种类尾静脉的2支分支,一支称肾门静脉,进入肾脏,而另一支越过肾脏,直接与后主静脉相连,如鳕。
7、详述淡水硬骨鱼类、海水硬骨鱼类和海水软骨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淡水鱼类体液的盐度高于外界水环境,体外水分通过鳃和口腔粘膜不断渗入体内,但是淡水鱼肾小体特别发达,用泌尿方式把过多水分排出体外,并不喝水,此外在鳃上和肾小管上还具有吸盐细胞,借以调节体液。
海水鱼类体液的盐度低于外界水环境,体内水分通过鳃和体表不断渗出体外,因此海水鱼类的肾小体不如淡水鱼类发达,尽量减少排尿,除了从食物中取水外,还大量吞食海水,以弥补在渗透过程中的大量失水。此外鳃上有泌盐细胞,把多余盐分排出体外。软骨鱼类的血液中含有多量的尿素,因而渗透压比海水高,体外水分通过鳃和口腔粘膜不断渗入体内,冲淡血液浓度,排尿量增加,尿素流失也多,当血液中尿素降低到一定浓度时,进入体内的水减少,排尿量相应减少,尿素量又逐渐升高。如此循环来调节渗透压。
9、试述鱼类对食物的选择能力以及选择指数的确定。
衡量鱼类对食物的选择能力,一般采用选择指数来确定选择指数是一种数量指标,是鱼类消化道中某一种食物的百分数与饵料基础中同一食物百分数的比值,用公式表示: E=ri/Pi。E为选择指数;ri为消化道食物中某一成分的百分数;Pi为饵料基础中同一成分的百分数。当E=1时,某种食物在鱼消化道食物中的比例与在饵料基础中的比例一致,表示鱼对这种食物没有选择性;当E>1时,表示鱼类喜好这种食物,或是易得这种食物;当E<1时,表示鱼对这种食物不喜好或不易得,甚至避食。
10、分析鱼类的生长特性。
鱼类在其适合生存的情况下,可以不断地生长直到衰老死亡,只是长到一定长度后减慢生长速度。
同种鱼不同生长阶段,生长速度不同。性成熟前,生长最快,以尽早摆脱敌害捕食,如长江流域,草鱼4龄前、翘嘴红鮊3龄前、黄尾密鲴2龄前生长最快。性成熟后,营养转化性腺发育,生长速度减慢,体重增加。到衰老期生长缓慢。
同种鱼生活在不同纬度的水域生长速度不同。如青、草、鲢、鳙,长江种群>珠江种群>黑龙江种群,因南方水温高,饵料生物丰富,生长期长,长江、珠江种群生长优于黑龙江,但珠江水温高,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提前减慢,故长江种群>珠江种群。
同种鱼在不同季节,生长速度不同。这是与水温、饵料生物、鱼类自身生理状况、代谢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有关,春夏季节生长迅速,秋冬季节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同种鱼雌雄个体生长率不同。一般是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大。因雄性比雌性早熟,生长速度提前下降。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如罗非鱼。
11、阐述食物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引起的食物组成变化。鱼类因年龄、生长的不同,食物组成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与摄食器官与消化器官是否发育完善有关,例如青鱼幼小时无法摄食体积大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