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
电机维修操作规程

机电维修操作规程1. 引言机电作为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机电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一套机电维修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电维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机电维修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安全措施:确保维修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断电并确认机电处于住手状态,确保维修环境安全。
2.2 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电压表等。
确保工具完好并符合维修要求。
2.3 维修材料:根据维修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维修材料,如绝缘胶带、润滑油等。
3. 维修操作步骤3.1 检查机电外观:子细检查机电外壳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者变形,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者修复。
3.2 清洁机电:使用清洁剂和软布清洁机电表面,确保机电表面无尘和污垢。
3.3 检查机电绝缘:使用电压表检测机电的绝缘电阻,确保绝缘电阻符合要求。
如发现绝缘电阻不足,应及时更换绝缘材料。
3.4 检查机电轴承:检查机电轴承是否存在异常磨损或者松动现象,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者调整。
3.5 润滑机电:根据机电的润滑要求,给机电轴承和其他运动部件添加适量的润滑油。
3.6 检查电机电缆和连接器:检查电机电缆和连接器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者修复。
3.7 检查机电冷却系统:检查机电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如有需要清洗或者更换冷却液。
3.8 检查电机电气连接:检查机电的电气连接是否坚固可靠,如有需要进行紧固或者更换。
4. 维修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维修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4.2 维修记录:维修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维修操作和维修结果,以备后续参考。
4.3 专业技能:维修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机电维修技能和知识,对于复杂的维修工作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匡助。
4.4 维修周期:定期进行机电维修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建议制定维修计划并按时执行。
电机修理步骤及注意事项【要点】

电机维修在对电机进行维修工作的时候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必须断电。
假如在未断电的情况下对电机进行维修工作,会让电机的高电压触伤人体。
高电压的电压系数很高,轻微的触伤可导致身体残疾,严重的则会导致死亡。
那么电机修理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拆机工艺要求:1、拆机过程中,做好各部件的原始记录及标记;2、检查各机械公差尺寸,电气参数;3、零配件清洗干净,放置整齐,做好定置位记录。
注意事项:原始记录、标记清晰,明了;各参数尺寸准确无误。
二、清洗、喷漆1、清洗要求把油污,灰尘清洗干净;2、喷漆均匀。
三、拆线清槽工艺要求:1、拆线前做好拆线记录,记录好线规、线径、极数、并联、路线、接法、匝数、节距、端部长度、出线位置、电缆长度大小等原始记录;2、入烘、加热、拉线;3、清槽干净,无毛刺。
四、绕制工艺要求:1、确定线规、线径无误;2、绕制排列、整齐、紧密;3、云母半叠绕制、包扎;4、模压时间不低于60分钟。
五、下线工艺要求:1、线圈直线长度一致,绑扎整齐、均匀、紧密;2、槽楔长度整齐一致无毛刺、起皮,槽楔紧密每根空响不超过三分之一,不可高出铁芯。
3、节距、并头检查无误;4、焊接牢靠;5、出线准确、无误;6、需做对地、匝间、相间、三相电阻等试验。
六、浸漆、烘干工艺要求:1、浸漆前须吹灰,螺丝孔上硅脂,检测绝缘、三相电阻是否合格,不可浸漆烘烤部件要拆除;2、工件浸化前须入烘、浸漆时温度不超过65℃;3、工件入漆下沉30~40mm,浸泡时间、视工件大小,做到无气泡冒出;4、烘干温度视工件120℃~150℃左右入烘,检测其绝缘电阻变化情况,待绝缘电阻稳定后,方可入烘;5、入烘前,一些重要部位要把漆抹干净;6、烘干出烘后趁热除漆。
七、总装:1、总装前,检查电机电气、机械尺寸;2、零部件清先干净;3、一些易生锈处上防锈油漆;4、按标记总装好电机;5、总装完好,检查零部件是否遗漏、上紧,手转动盘车灵活。
电机、电器维修工操作规程

电机、电器维修工操作规程一、工作安全与环境保护1. 在进行电机、电器维修工作前,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耳塞、安全鞋等。
2.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并检查工作区域内是否存在危险物品,及时清理和处理。
3. 维修工作中不得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并严禁吸烟。
4.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确保自身安全。
二、维修工具使用规范1. 维修工作前,需检查维修工具的完好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2. 确保所使用的维修工具符合工作要求,并进行正确的接地操作。
3. 在维修过程中,要注意对维修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损坏维修对象。
三、电机、电器维修作业程序1. 确定维修的电机、电器的具体问题,并进行初步的排除。
2. 关闭电源并做好标识,防止电源意外开启。
3. 打开设备外壳,对内部电路进行检查和维修。
注意避免对电源线和电路板的损坏。
4. 清理设备内部的灰尘和杂物,并进行喷气或吹风处理。
5. 检查并更换需要修理的零件,确保安装正确并连接良好。
四、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电路检修时,务必断开电源以确保人身安全,并使用正确的电压表进行测量。
2. 在更换零件时,要确保新零件的型号与原件一致,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3. 维修后,对电路进行必要的测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4. 在维修工作结束后,将设备和维修工具归放到指定位置,并清理工作区域。
五、事故处理与应急响应1. 如果在维修过程中发生事故,立即停止工作并通知管理人员。
2. 发生火灾时,按照灭火器具教程进行灭火,并立即报警。
3. 维修工作结束后,及时向管理人员汇报维修情况及问题,以便进行后续的维修计划。
六、维修记录及总结1. 每次维修工作完成后,应记录维修时间、维修项目、使用的材料等情况。
2. 定期总结维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不断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电机、电器维修工作,旨在规范维修工作流程,保证工作安全和效果。
希望维修工人能够遵守相关规定,做好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动机检修内容及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模版(二篇)

电动机检修内容及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模版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经常需要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电动机的检修内容和维护检修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电动机检修内容1. 检查电动机外观:首先要检查电动机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或脱落的情况,如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2. 检查电动机内部:打开电动机外壳,检查电机的内部零部件是否存在损坏、磨损或松动现象,如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3. 清洗电动机:使用专门的清洗剂或蒸馏水清洗电动机的外壳和内部零部件,清除灰尘和油污,确保电机表面和导线的良好接触。
4. 检查电气连接:检查电动机的电气连接是否牢固,接线是否正确,如有需要进行调整。
5. 检查电动机轴承:检查电动机轴承的润滑情况,如有需要补充润滑油。
6. 检查电动机绝缘:使用绝缘测试仪检测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确保绝缘电阻处于合格范围内。
7. 检查电动机风扇:检查电动机风扇的运转情况,如有需要修复或更换。
8. 测试电动机运行:连接电源进行试运行,检查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修。
二、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 断电检修:在进行电动机的检修和维护操作前,必须提前切断电源,并用绝缘标识进行标注,确保工作安全。
2. 动力锁定装置:在电动机检修时,应使用动力锁定装置或安全开关,防止误启动。
3. 防止触电:在检修电动机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避免因接触带电部分导致触电。
4. 合理放置工具:对于使用的工具、螺丝、螺母等小零件,应合理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以免丢失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 维护单一机组:在检修和维护电动机时,应确保只针对单一机组进行操作,避免涉及其他机组或设备。
6. 使用工具正确:在拆装电动机的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工具,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7. 防止喷溅物:在清洗电动机和清除油污时,应佩戴护目镜和防护手套,防止溅射物伤害眼睛和皮肤。
8. 定期维护:电动机的维护应定期进行,避免因长期运行而导致严重的故障。
最新高压电机检修工艺及标准-精选.pdf

高压电机检修工艺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前应认真作好检修各项准备工作,仔细讨论检修计划和各项措施,明确检修任务和质量要求,安排好项目检修进度,准备好检修的材料、工具、备品以及检修场地,搬运道路、车辆等.2、交流电动机拆装检修工艺及质量要求:检修工艺质量要求1、拆掉电源线接头,仔细检查电源线及引线接头情况,并将电缆接头短接。
1、拆线时应做好相应标志,不得损伤导线瓷瓶、电缆头和绝缘,引线盒部件应保管好。
检查电动机及电缆线鼻子应无变形、裂纹,无开焊及过热现象。
引线无断股现象且绝缘完好无过热。
引线和瓷瓶固定可靠,瓷瓶完好清洁无破损,接线柱板应固定牢固无裂纹、过热现象,接线盒及密封圈应完好无损。
2、有冷却器的电动机应联系停止通水,拆去冷却水管及风道。
2、检查法兰垫应完好无老化,密封应良好,否则应更换密封垫。
3、对于轴承未在端盖上的电机,在拆卸地脚螺栓前应先测量好端盖上的轴封间隙,拆端盖内护板前测量内护板与风扇间隙、拆内护板后测量定转子间隙。
3、拆卸时,先在端盖接缝处打上记号,两侧端盖的记号不应相同。
拆下的定位销要做好记号,作到装复时原销原位。
拆端盖及内护板进要用人扶稳,不得伤及线圈及人员。
4、拆下地脚螺栓,打开轴瓦上盖,拿掉上瓦,并做好测量记录。
4、将各地脚螺丝和垫片做好记号,保管好各元件。
5、对于轴承在端盖上的电机,有条件应在解体前测量定转子间隙。
5、各点气隙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5%。
6、电机解体前测量线圈绝缘电阻,并记录。
6、6KV电动机用2500V摇表,低压电机用500V摇表。
7、用拉马拆卸对轮和外风扇,紧力大时,可用烤把加热。
7、拆对轮及风扇时不得伤及轴中心孔。
8、抽转子。
大中型电机可用假轴法。
8、抽转子时要监视好定、转子间隙,不得伤及铁心及线圈。
转子抽出后转子下面要垫干净的方木,轴颈要做好防锈处理并用胶皮包好防止伤害轴颈。
第一章、电动机维护检修规范1、电动机完好标准1.1零部件质量1.1.1外壳完整,无明显缺陷,表面油漆色调一致,铭牌清晰。
卧式电机的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卧式电机的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一、电机吊运(一)根据电动机现场条件,准备吊车、倒链、钢丝绳、卡环等。
倒链无卡涩或不灵活,钢丝绳应无断股、锈蚀,与垂直方向的角度小于60º。
(二)通知机务人员拆开对轮,通知热工人员拆开测温元件引线。
(三)打开接线盒,拆开电机引线,引线螺丝分别戴在三相电缆的线鼻上,再将接线盒上好,将地线拆开。
拆开的电机引线做好相序记号,三相电缆引线应使用保险丝短路接地。
(四)用专用板手和大锤卸下四个角的底脚螺丝,将拆下的螺帽垫圈保存好。
(五)挂上钢丝绳,用行车将电机吊起用车运至检修现场。
起吊电机不得触碰电缆引线,电机要放稳,运输途中不得颠簸。
二、电机解体(一)断开所有与电源、仪表、监视装置及接地装置的电缆以及引接线。
(二)对稀油润滑的轴承,断开供油及回油管道。
(三)拆除整个顶罩装置(如有的话),以及外风扇罩及外风扇。
(四)拆除盖板、罩板、百叶窗或管道(如有的话)。
(五)拆除电机的地脚螺栓及定位销脱开对接的轴。
(六)从轴伸段拆下联轴器(如有必要的话)。
(七)拆除所有轴承盖及所有轴承处的温度计、热电阻等,然后拆除上半轴承(指滑动轴承)。
(八)小心地吊起电机,并使其离开基础、放置便于工作的地方。
(九)拆开电机两端的端盖、风罩等附件,并应做好记号,以便于复装。
(十)在转子抽离定子前,应将所有阻碍转子的附件拆离干净,并应准备好抽转子的专用工具。
(十一)转子抽离定子操作如下:1.确保定、转子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抽出转子;2.在转子的任一端(方便简单)装上具有合适内径、长度、中心高度、强度的钢管(或拐臂)。
不要将钢管(或拐臂)放在轴颈处,而要放在靠近转子铁心的轴的部分,如果这一点不能满足时,做一个合适直径的紫铜环(或胶皮、羊毛毡等)装在钢管(或拐臂)里面作为衬套;3.将钢丝绳缠绕在拐臂上,经反复试验找好中心位置;4.小心地吊起转子(小幅度指挥行车),使定转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防止起吊过大、过快,以免损伤定子线圈。
电机维修操作规程

电机维修操作规程一、引言电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一套电机维修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机维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维修前准备1. 安全措施在进行电机维修前,必须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检查维修区域是否通风良好,是否有防护设施,是否有火源等危险因素。
同时,维修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2. 工具准备准备好适用于电机维修的工具,如螺丝刀、扳手、测量仪器等。
确保工具的完好和正确使用。
3. 维修资料查阅电机的维修手册、图纸和技术资料,了解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进行维修操作。
三、维修操作步骤1. 检查电机外观首先,检查电机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如裂纹、变形等。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2. 拆卸电机罩使用相应的工具,拆卸电机罩。
在拆卸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电机内部部件。
3. 检查电机绕组检查电机绕组是否有断裂、短路等问题。
可以使用绝缘测试仪器对绕组进行测试,确保其绝缘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4. 检查轴承检查电机轴承是否正常运转。
可以通过观察轴承是否有异响或轴承温度是否过高来判断。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轴承。
5. 清洁电机内部使用清洁剂和刷子清洁电机内部的灰尘和杂物。
同时,检查电机内部是否有油污,如有需要清除。
6. 检查电机绝缘电阻使用绝缘测试仪器对电机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
确保电机的绝缘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7. 检查电机定子和转子检查电机定子和转子是否有损坏或磨损。
如有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8. 检查电机电缆检查电机电缆是否有断裂或破损。
如有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9. 组装电机根据拆卸时记录的步骤,按照逆序进行电机的组装。
确保每个部件的安装位置和紧固度符合要求。
10. 测试电机在组装完成后,对电机进行测试。
可以通过连接电源并进行负载测试来检查电机的运行状态和效率。
高压电机检修工艺及标准

高压电机检修工艺及标准高压电机检修工艺在进行高压电机检修之前,应认真准备各项工作,制定检修计划和措施,明确任务和质量要求,安排好进度和准备检修所需材料、工具、备品以及检修场地、搬运道路和车辆等。
在交流电动机拆装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工艺和质量要求:工艺:1.拆下电源线接头,检查电源线和引线接头情况,并将电缆接头短接。
质量要求:1.拆线时应做好标志,不损伤导线瓷瓶、电缆头和绝缘,引线盒部件应保管好。
检查电动机及电缆线鼻子应无变形、裂纹,无开焊及过热现象。
引线无断股现象且绝缘完好无过热。
引线和瓷瓶固定可靠,瓷瓶完好清洁无破损,接线柱板应固定牢固无裂纹、过热现象,接线盒及密封圈应完好无损。
2.检查法兰垫应完好无老化,密封应良好,否则应更换密封垫。
3.拆卸时,先在端盖接缝处打上记号,两侧端盖的记号不应相同。
拆下的定位销要做好记号,作到装复时原销原位。
拆端盖及内护板进要用人扶稳,不得伤及线圈及人员。
4.将各地脚螺丝和垫片做好记号,保管好并做好测量记录。
各元件。
5.各点气隙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5%。
6.电机解体前测量线圈绝缘电阻,并记录。
6KV电动机用2500V摇表,低压电机用500V摇表。
7.拆对轮及风扇时不得伤及轴中心孔。
8.抽转子时要监视好定、转子间隙,不得伤及铁心及线圈。
转子抽出后转子下面要垫干净的方木,轴颈要做好防锈处理并用胶皮包好防止伤害轴颈。
在进行电动机维护检修时,需要遵守以下规范:1.电动机各部件质量完好,包括外壳无缺陷,润滑油脂质量符合要求且不漏油,电机内部无积灰和油污,风道畅通。
1.1.4 电动机的外壳具有良好的防护能力和防爆性能,符合出厂标准和周围环境的要求。
1.1.5 定子和转子绕组以及铁芯没有老化、变色或松动现象,槽楔、端部垫块和绑线齐全且牢固。
1.1.6 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符合要求。
1.1.7 风扇叶片完好,角度适当且固定牢固。
1.1.8 外壳接地线良好且明显。
1.1.9 各部件的螺栓和螺母齐全紧固,符合正规要求。
电机维修操作规程

电机维修操作规程一、引言电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一套电机维修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机维修的操作规程,包括维修前的准备工作、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维修后的检测和测试。
二、维修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维修的电机类型和规格,并查阅相关的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
2. 检查维修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关闭电机的电源,并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防止意外启动。
4. 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等。
三、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维修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2. 在拆卸电机之前,先进行必要的标记和记录,以便在组装时能够准确无误地安装各部件。
3. 拆卸电机时,应先拆卸外壳,然后依次拆卸定子、转子和轴承等部件。
4. 拆卸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损坏电机的关键部件。
5. 清洗电机部件时,应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并避免将清洗剂进入电机内部,以免损坏绝缘材料。
6. 维修过程中,如发现电机的绝缘材料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确保电机的安全运行。
7. 维修过程中,如需要更换零部件,应选择原厂配件或符合规范要求的替代品。
8. 维修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机的接线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
9. 维修结束后,应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清除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污染物。
四、维修后的检测和测试1. 维修结束后,应对电机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3. 测试电机的运行电流和电压,应在额定值范围内。
4. 测试电机的转速和振动情况,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5. 检查电机的外观和连接部件,确保无损坏和松动现象。
6. 维修后的电机应进行试运行,观察其运行情况和噪音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五、总结电机维修操作规程是保证电机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工艺技术)电动机检修工艺规程

电动机检修工艺规程第一章电动机的检修周期和标准项目第一节电动的检修周期1. 化工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电动机的大、小修,随其主体设备的大、小修期限。
2. 封闭式厂用电动机的大修期限一般为三年,开启式厂用电动的大修期限为二年。
3. 工艺装置上的电动机的大修期限随机械部分同步进行。
4. 大修期限为两年以上的电动机,每年小修1〜2次。
第二节电动机检修的标准事项一、大修的标准项目有:1. 大修的准备工作。
2. 电动机的解体和抽转子。
3. 定子的检修。
4. 转子及轴承的检修。
5. 电动机的组装和试验。
6. 辅属部件的检修。
7. 检修后的试运行。
二、小修的标准项目:1. 轴承的检查2. 电动机的清扫。
3. 出线盒的检修4. 绕线电动机集电环及电刷的检查。
5. 辅属部件及起动装置的检查和绝缘电阻的测量。
6. 消除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
电动机检修工艺规程第二章电动机大修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一)第一节电动机大修的准备工作1. 大修前维保单位应根据设备的状况,制订出检修计划,并报主管工程师审批。
2. 作好工具、材料、备品的准备,制订特殊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
3. 工作负责人必须了解所修设备的缺陷,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本次检修的要求。
4. 集工前负责人应向本组成员交待质量、进度要求。
安全技术措施,特殊检修项目,应消除的设备缺陷。
第二节电动机的拆卸和解体1. 拆线头时应作好记录,接线螺丝要保存好,并把电缆头支撑牢固,避免折伤电缆。
2. 起吊和搬运电动机时,要注意防护电缆头,切勿碰伤或损坏电缆。
3. 电动机地脚下的垫片,应注意分别存放起来。
4. 检修用的钢丝绳和起重用具,应检查好,要有可靠的安全系数。
拴挂要牢固,位置要适当。
5. 电动机解体前应先测量一次绝缘,并做好记录,高压电动机应用2500V的摇表测量,低压电动机应用500〜1000V的摇表测量,转子回路应用500V 的摇表测量6. 拆卸的电动机零件应妥善保管避免丢失,应作记号的均应做好记录。
电动机检修工艺流程及标准

电动机检修工艺流程及标准【电动机检修工艺流程及标准】一、电动机的历史其实啊,电动机的历史那可是相当有趣。
早在 19 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探索电磁现象,试图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动力。
182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被认为是电动机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动机的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19 世纪中叶,直流电动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比如驱动工厂里的机器运转。
到了 20 世纪,交流电动机逐渐崭露头角。
说白了就是,交流电动机的出现使得电力的传输和分配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这也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如今,电动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家用电器到工业设备,从交通工具到航天航空,到处都能看到电动机的身影。
二、电动机的制作过程1. 设计与规划在制作电动机之前,首先要进行设计和规划。
这就好比盖房子之前要先画好图纸一样。
工程师们需要根据电动机的使用场景和要求,确定电机的类型(比如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功率、转速、电压等参数。
2. 材料准备有了设计方案,接下来就要准备材料啦。
主要的材料包括铁芯、绕组、绝缘材料、电刷等等。
铁芯就像是电动机的“骨架”,一般是由硅钢片叠成的,用来增强磁场。
绕组呢,就像是电动机的“血管”,通常是由铜线或者铝线绕制而成,通过电流产生磁场。
绝缘材料则是用来保护绕组,防止电流泄漏和短路。
3. 制造铁芯制造铁芯的时候,把一片片的硅钢片按照一定的顺序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形或者其他形状的铁芯。
这一步可是很关键的,如果铁芯做得不好,电动机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4. 绕制绕组接下来就是绕制绕组啦。
工人们会根据设计要求,把铜线或者铝线按照一定的规律绕在铁芯上。
这可需要耐心和细心,绕得不均匀或者不紧密都会影响电动机的性能。
5. 组装与安装把绕好绕组的铁芯、电刷、轴承等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动机。
这就像是搭积木一样,每个部件都要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6. 测试与调试组装完成后,还要对电动机进行测试和调试。
电动机检修内容及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三篇)

电动机检修内容及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电动机不拆端盖检查,并进行外部清理;2)﹑检查引线头是否过热,紧固连接螺丝;3)﹑检查轴承润滑油是否变色或缺油;4)﹑检查外壳接地线;5)﹑检查通风系统的情况;6)﹑开关柜及一﹑二次回路检查维护;7)﹑电动机绝缘电阻测定;1.2中修1)﹑包括小修内容;2)﹑电机解体,抽出转子;3)拆装前后,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4)修理前后,测量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5)﹑检查和清理定﹑转子槽楔﹑端部绑线﹑垫块及端箍绑扎;6)﹑检查转子短路环和铜条;7)﹑检查清理轴承和润滑系统;8)﹑检查转子风叶和平衡块装置;9)﹑检查和处理转子支架焊缝,检查定子绕组测温计;10)﹑开关柜及一﹑二次回路检查维护;11)﹑电动机绝缘电阻测定;12)﹑电动机空载试验。
1.3大修(了解)1)包括中修内容;2)根据绝缘老化程度及故障情况或试验结果,局部或全部更换定子绕组或转子绕组;3)更换转子、转子鼠笼条或短路环;4)转子换线后或运行中发现振动超过允许值时,进行动平衡试验;2直流电动机2.1小修a.电动机不拆卸端盖,用压缩空气吹扫灰尘;b.测量绝缘电阻;c.检查清理整流子、刷架、刷握及电刷,必要时更换电刷;d.检查接地线、地脚螺栓、端盖螺栓、刷握及刷架螺栓;e.检查清理磁场电阻器及操作装置;f.检查接线头有无过热;g.每隔5次小修检查轴承油质、油量情况。
2.2中修a.包括小修内容b.电动机解体,抽出转子;c.拆装前后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d.检修前后,测量电机气隙;e.检查清理励磁绕组;f.检查电枢绕组,线圈、线头、整流片、升高片相互间焊接情况,槽契及绑线的紧固情况;g.检查换向器;h.换向器刮槽、电刷架紧固、调整电刷压力,必要时更换电刷;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1.1首先言明电动机外壳是否带电,接地(零)是否良好。
在外壳不带电和接地(零)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维护工作。
1.2维护人员务必穿戴合格的工作服、工作帽、电工绝缘皮鞋,袖口应扎紧,女工的辫子禁止外露。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7.1电机解体注意事项7.1.1使用抽转子的工具----如假轴、拐臂、倒链、钢丝绳、卡环应符合受力标准并完好。
7.1.2检修所用工具清点、记录,使用的电动工具、如手电钻、手提砂轮、电动吹尘器等,使用时外壳一定要接好接地线,并要可靠,使用时按要求佩戴好防护用具。
7.1.3在解体过程中,端盖、钢丝绳、工具等任何东西都切勿碰触定子线圈端部,轴头、风扇等部位也要保护好。
7.1.4转子端部线圈、鼠笼条端环、引线绝缘套及风扇,均不得作为着力点及支撑点。
7.1.5用钢丝绳吊起转子、大盖等重物时,要绑扎或挂牢,防止起吊后滑动或滑脱,避免发生设备及人身事故。
7.1.6阴雨天或周围环境湿度大时,要注意防止电机绝缘受潮,工作间断时,定、转子要用帆布(塑料布)盖好,室外长期存放,要做好防淋防锈措施。
7.1.7电机解体时,所拆下的螺丝、垫圈及其它零部件要做好标记,妥善保管,以备复装使用,装转子前清点所有的工具及零部件,并仔细检查定子膛内,防止金属小用具、垫圈、锯条等物品遗留于内。
7.1.8如遇有高空作业,要扎好安全带,并遵守高空作业规程,使用火焊时应由具有专业资格人员进行工作,并遵守其注意事项,并做好防火措施。
7.1.9起吊所用单轨吊、倒链应由工作负责人指定专人操作,操作时应精力集中,听从指挥,起吊重物时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7.1.10如遇有其它工作小组或其它班组在工作现场有交叉作业时,应互相照顾,注意安全。
7.2电动机的解体工序及工艺标准7.2.1电动机断引,电缆检查7.2.1.1电动机修前办理相关工作票,准备检修场地、工具、备件、材料,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存在的缺陷及历次检修中发现的问题。
7.2.1.2拆除电机接线与底脚螺丝及外壳接地线,做好永久性标记及相关记录,检查电缆接线鼻子无裂纹、变色过热现象,检查电缆绝缘层良好无破损,采用16mm2铜编织短路线配合螺栓将三相电缆牢靠的短路接地,通知热工、机械部分有关班组,解开靠背轮及测温元件。
电机维修操作规程

电机维修操作规程一、引言电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生产效率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电机维修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机维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维修前准备1. 安全准备在进行电机维修前,必须确保维修人员具备相关的电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佩戴好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确保维修现场的环境安全,防止发生火灾、触电等意外事故。
2. 维修工具和材料准备根据维修任务的具体要求,准备好相应的维修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扳手、万用表等。
同时,确保这些工具和材料的完好性,以免影响维修质量。
三、维修操作流程1. 停电和断开电源在进行电机维修前,必须先停电并断开电源,以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使用电压表或电流表确认电源已经完全切断,避免触电风险。
2. 检查电机外观和连接仔细检查电机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并检查电机的连接线路是否松动或损坏。
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电机外观和连接的完好性。
3. 拆卸电机根据维修任务的要求,拆卸电机,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在拆卸过程中,注意标记和记录每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以便后续组装时不出现错误。
4. 清洁和检查电机零部件将拆卸下来的电机零部件进行清洁,并仔细检查它们的磨损程度和损坏情况。
如发现有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及时采购并更换。
5. 组装电机在组装电机时,注意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进行。
确保各个零部件的连接紧密和正确,避免出现松动或错误连接的情况。
6. 调试和测试组装完成后,对电机进行调试和测试。
首先,检查电机的轴承和润滑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转。
然后,接通电源,逐步增加电压,观察电机的运行情况和噪音。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排查和修复。
7. 定期维护完成电机维修后,制定相应的定期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电机的运行状态和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电动机检修工艺

山西潞恒机械设备制造电动机检修工艺流程及质量检修标准文件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分发号: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21年3月10日施行日期:年月日目录一、电动机工作原理 (2)二、电动机完好标准 (2)2.1、零部件质量 (2)2.2、运行状况 (3)三、检修内容 (5)3.1检修内容 (5)3.2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6)四、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6)4.1电动机检修考前须知 (7)4.2电动机的拆装 (7)4.3铁芯的检修 (8)4.4绕组检修 (9)4.5集电环和电刷装置的检修 (10)4.6滚动轴承的检修 (14)五.检修试验工程与标准 (16)5.1绕组检测 (16)试车前的准备 (18)5.3试车 (18)5.4验收 (19)六、维护检修平安考前须知 (19)电动机检修工艺流程及质量检修标准一、电动机工作原理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当三相定子绕组通过三相对称的交流电电流时,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这个旋转磁场在定子内膛转动,其磁力线切割转子上的鼠笼条,在转子鼠笼条上产生感应电流,转子鼠笼条中的电流又与旋转磁场互相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产生的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旋转磁场方向以n的转速旋转起来。
一般情况下,电动机的实际转速n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n0〔n=60f/p〕.因为假设n=n,那么转子鼠笼条与旋转磁场就没有相对运动,就不会切割磁力线,也就不会产生电磁转矩,所以转子的转速n必然小于n,为此我们称三相电动机为异步电动机。
二、电动机完好标准2.1、零部件质量.2.1.1 外壳完好,无明显缺陷,外表油漆色彩一致,铭牌明晰。
2.1.2光滑油脂质量符合要求,油量适当,不漏油。
2.1.3电动机内部无积灰和油污,风道畅通。
2.1.4 外壳防护功能或防爆性能良好,既符合电动机出厂标准,又符合周围环境的要求。
2.1.5 定转子绕组及铁芯无老化、变色和松动现象,槽楔、端部垫块及绑线齐全紧固。
2.1.6 定转子间的间隙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7.1电机解体注意事项7.1.1使用抽转子的工具----如假轴、拐臂、倒链、钢丝绳、卡环应符合受力标准并完好。
7.1.2检修所用工具清点、记录,使用的电动工具、如手电钻、手提砂轮、电动吹尘器等,使用时外壳一定要接好接地线,并要可靠,使用时按要求佩戴好防护用具。
7.1.3在解体过程中,端盖、钢丝绳、工具等任何东西都切勿碰触定子线圈端部,轴头、风扇等部位也要保护好。
7.1.4转子端部线圈、鼠笼条端环、引线绝缘套及风扇,均不得作为着力点及支撑点。
7.1.5用钢丝绳吊起转子、大盖等重物时,要绑扎或挂牢,防止起吊后滑动或滑脱,避免发生设备及人身事故。
7.1.6阴雨天或周围环境湿度大时,要注意防止电机绝缘受潮,工作间断时,定、转子要用帆布(塑料布)盖好,室外长期存放,要做好防淋防锈措施。
7.1.7电机解体时,所拆下的螺丝、垫圈及其它零部件要做好标记,妥善保管,以备复装使用,装转子前清点所有的工具及零部件,并仔细检查定子膛内,防止金属小用具、垫圈、锯条等物品遗留于内。
7.1.8如遇有高空作业,要扎好安全带,并遵守高空作业规程,使用火焊时应由具有专业资格人员进行工作,并遵守其注意事项,并做好防火措施。
7.1.9起吊所用单轨吊、倒链应由工作负责人指定专人操作,操作时应精力集中,听从指挥,起吊重物时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7.1.10如遇有其它工作小组或其它班组在工作现场有交叉作业时,应互相照顾,注意安全。
7.2电动机的解体工序及工艺标准7.2.1电动机断引,电缆检查7.2.1.1电动机修前办理相关工作票,准备检修场地、工具、备件、材料,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存在的缺陷及历次检修中发现的问题。
7.2.1.2拆除电机接线与底脚螺丝及外壳接地线,做好永久性标记及相关记录,检查电缆接线鼻子无裂纹、变色过热现象,检查电缆绝缘层良好无破损,采用16mm2铜编织短路线配合螺栓将三相电缆牢靠的短路接地,通知热工、机械部分有关班组,解开靠背轮及测温元件。
7.2.1.3根据电动机现场条件,准备吊车、倒链、钢丝绳、卡环等。
倒链无卡涩或不灵活,钢丝绳应无断股、锈蚀,钢丝绳与起吊设备垂直方向的角α<60º。
用行车将电机吊起用车运至检修现场,放在检修场地用方木垫好,准备检修。
如果吊车行程有限,可将电机原地吊起,调整角度,用方木垫平待修。
起吊电机不得触碰电缆引线,电机要放稳,运输途中不得颠簸,起吊电机时执行起重标准,由专业人员进行。
7.2.1.4将电动机地脚拆下的螺栓、垫圈及找正用的垫片作好标记、记录并保存好。
7.2.1.5测量靠背轮凸出或凹入轴端尺寸,扒下电机靠背轮,扒时应用火焊加热,扒卸过程中要求对轮受力均匀,联轴器加热温度一般为200℃左右,加热要均匀迅速,并用钢丝绳将千斤顶、扒子及靠背轮连在一起吊起,以防靠背轮扒下时砸伤脚。
靠背轮加热时应由具有专业资格人员进行工作,并遵守其注意事项,并做好防火措施。
7.2.1.6测量电动机修前绝缘、直阻、轴的瓢偏度,做好检修记录。
7.2.2电机解体7.2.2.1拆开电机风扇罩,并应做好记号,以便于复装。
使用吊车时执行起重标准,由专业人员进行,做好防止砸伤脚的安全措施。
7.2.2.2拆电机风扇,卸风扇使用撬棍时,应使风扇根部“吃力”,勿使风扇变形、损坏。
7.2.2.3将电机两侧油盖做好标记,拆除两侧油盖。
7.2.2.4将电机两侧端盖做好标记,拆除两侧端盖。
拆下大端盖螺丝,在上顶螺丝时,要注意两边同时上,使其间隙一致,然后调整好吊钩与端盖的中心位置,扶好端盖,用撬棍将端盖撬出,当脱离轴承套时,要注意切勿碰伤端部线圈。
7.2.2.5确保定、转子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抽出转子。
7.2.2.6安装假轴或拐臂,拐臂装于靠背轮轴面,拐臂套尽可能的装到轴的根部,如果轴面与拐臂套间隙超过10mm时,应用木条或橡胶垫填充其间隙,使其紧固,防止转子滑脱,目测调整吊环于转子重心处。
7.2.2.7使用手拉葫芦反复试验调整重心及转子水平,调整重心后,紧固滑动套头上的螺栓,小心地吊起转子,小幅度指挥行车行走,转子重心及转子水平变化情况随时及时调整手拉葫芦,使转子处于定子膛内中心位置,起吊转子,调整重心、平移或升降转子时,钢丝绳不得碰及线圈。
7.2.2.8转子抽出后,应放在方便的场地上并用木板或专用工具垫好,在转子两边适当的位置塞住,以防滑动。
工作间断期间,为防止损伤转子,应用蓬布或塑料布将其盖好,以免损坏设备。
此刻定转子的内部就可以仔细的检查维修了。
7.2.3定子的检修7.2.3.1使用吸尘器吸尘,用2~3kg/cm2的干净无油水的压缩空气或风葫芦吹扫线圈,采用机电清洗剂擦拭线圈的油垢。
7.2.3.2端部线圈检查,线圈清洁,无油垢、锈蚀,端部线圈无弯曲、变色、变形,绝缘层良好,绕组表面漆膜良好,无变色裂纹,端部固定良好,绑线无断裂松动现象,端部过线绝缘良好。
清理线圈时不得使用金属工具。
7.2.3.3检查铁芯紧固平整无毛刺,无松动、锈斑及过热、张口现象,无定转子擦痕,铁芯压紧压指无松动现象,焊口无裂纹。
7.2.3.4检查槽楔应无损伤,变色现象,槽楔应紧固、完整、无空洞声,若有空洞或烧焦现象,更换新槽楔,增添槽下绝缘垫片。
工作时不要碰伤线圈绝缘。
7.2.3.5检查接线螺丝、接线板应完好无损,接线柱无脱扣烧伤现象,电机电缆引线绝缘及电缆引线鼻子容量与电流相匹配,焊接良好且无断股现象。
断股超过10%时,应进行处理。
引线螺丝应紧固清洁无滑丝现象。
接线盒盖螺丝应紧固,接线盒复装后应密封良好。
7.2.4转子的检修7.2.4.1用2~3kg/cm2清洁无油水的压缩空气或风葫芦对转子清理,或用吸尘器吸尘,使转子应清洁无油垢。
7.2.4.2用布擦拭转子, 检查笼条与短路环焊接良好,强度足够,检查转子铜条或铸铝条应无变形变色、损伤、裂纹和断裂现象,铝条转子表明无熔坑,铜条或铸铝焊接良好。
7.2.4.3检查转子铁芯无松动、过热变色、损伤,应紧密整齐,无锈蚀,绝缘漆完好无脱落。
7.2.4.4.检查通风道,无异物堵塞,畅通清洁。
7.2.4.5转子风扇完好无变形,无损伤、裂纹,固定良好无开焊等情况。
用敲击听声法检查其整体完好性,敲击声音应清脆连续,声振时间较长。
7.2.4.6检查平衡环、平衡块应无位移且固定良好。
7.2.4.7检查大轴与铁芯的配合情况,大轴应无弯曲、变形及裂纹,与铁芯配合良好,轴颈和轴肩应完好,无磨损、无毛刺。
7.2.5轴承的检修7.2.5.1检查轴承内套与轴结合面、外套与轴承室结合面应无转动磨损的痕迹。
7.2.5.2用毛刷,煤油或汽油将轴承清洗干净,检查轴承滑道磨损情况,检查滚珠及保持架应完好,无麻点松动现象,如轴承出现明显缺陷,应更换同型号新轴承。
7.2.5.3拆轴承时应用专用拉盘或扒子,工具应装正,尽量使其内套两侧均匀受力,防止扒偏。
7.2.5.4更换安装新轴承,用加热器加热到80~100℃(最高不得超过120℃),轴承型号向外装到轴肩,不得敲击轴承外套及保持架。
稍紧些的可用一与内套直径相当的铜管套入轴端顶住内套,从铜管外端用手锤敲打,直至轴承到位为止。
轴承在冷态下测量轴承内套与转子轴颈配合间隙,尺寸为-0.02~-0.04mm。
7.2.5.5轴承内外套滑道及滚动体表面必须光滑无伤痕,无孔洞及锈斑、脱皮、破碎、麻点现象。
保持架应无松动裂纹,破碎现象,且不磨擦内外套。
毛刷毛不能遗留在轴承上,为防止棉纱头遗留在轴承内,禁止使用棉纱清洗轴承。
7.2.5.6清洗检查轴承套轴承盖,轴承套应清洁无弯曲、裂纹、变形及磨损痕迹,轴承套和轴承及轴承盖的配合要严密,尺寸为0~0.02mm,不应有瓢偏现象。
7.2.5.7采用压铅丝法测量滚珠式轴承间隙数值,采用塞尺法测量滚柱式轴承间隙数值,做好记录。
其标准如下:7.2.5.8轴承间隙标准(如表6)轴承间隙标准表7.2.5.9按电机的工作性能加添新润滑脂,记录润滑脂型号。
加油时,轴承及轴承盖内须清洁干净,不得留有煤油等其它异物。
新润滑脂应清洁无变质,型号必须正确,不得同时使用不同型号的油脂。
加油量应为轴承容积的2/3~3/4(低速电机)及1/2~2/3(高速电机)为准。
7.2.6电动机其他部件检修7.2.6.1清理机壳内灰尘、异物,紧固螺丝。
7.2.6.2检查接地线螺丝与机壳的接触情况。
7.2.6.3检查端盖与机身的接触情况。
7.2.6.4检查轴承与轴承室配合情况。
7.2.6.5检查风扇罩的固定情况。
7.2.7电动机组装就位7.2.7.1电机组装就位按照电机解体相反的程序进行。
7.2.7.2检查电动机定转子、铁芯、线圈、端盖、外壳、风道、风扇、接线各部位应无灰尘、油垢、锈斑,应清洁,槽楔紧固,定子膛内严禁有任何遗留物。
7.2.7.3回装前清点工具、设备零部件等物品,数量正确后电动机进行穿转子,装两侧端盖、油盖、风扇、对轮等部件。
电机整体组装完毕后,用手转动转子,应灵活,无卡涩及磨擦。
7.2.7.4测量电动机绝缘、直阻、瓢偏度,并与修前值进行比较。
7.2.7.5检查电机就位所用的倒链、钢丝绳,清理电机基座与地脚,清理垫片并按原记号放好,电机就位时不能碰伤电缆及地脚螺丝。
7.2.7.6电机就位后,接引电机接地线,并检测接地线接触良好。
7.2.7.8检查清理接线柱,接原记号的相序接线,正确无误。
引线截面应足够,线鼻子焊接或压线应牢靠,两线鼻子结合面应无氧化层及污物螺丝压接应紧固,引线接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