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

合集下载

此黑端非彼黑端

此黑端非彼黑端

此黑端非彼黑端作者:来源:《中国收藏》2013年第01期端砚的颜色,除绿端、白端外,大多以紫色为基调。

近年来,又有一个和颜色有关的端砚名称,间或见于一些报道或文章,称之为黑端。

黑端到底长得什么模样,众说纷坛,在猎奇者的津津乐道中显得扑朔迷离。

2012年夏天,在一位北京藏砚家W先生家中谈砚时,W先生非常郑重地拿出一方颜色黝黑的平板砚台,并神秘地说是刚收到的黑端。

问其以何价购得,答曰5000元。

几经思量,还是决定坦言相告,乃直言此种砚石石质相对较硬,磨墨稍感打滑,非研墨利器,亦非砚书所言的下岩黑端,在肇庆大约800元可购得。

W先生藏砚多年,砚书也看了不少,闻言笑而不答。

过了一段时间,W先生来电,说有朋友对这种砚石亦感兴趣,问能否帮忙以800元从肇庆代为购买一方(看来对黑端还是抱有幻想啊。

)。

不管朋友出于什么目的,既然相托,就随手以800元购得一块寄至北京,不久W先生复电说确实是同一种砚石,并因此打消了对黑端的猎奇心理。

黑端之名在砚书中以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出现:一是把冒充端砚的湖广辰沅二州黑石,称作“黑端”,如明代文震亨《长物志》称:“黑端出湖广辰沅二州,亦有小眼,但石质粗糙,非端石。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云:“有种湖广沅州出石,深黑,亦有小眼,广人取归作砚,名曰黑端。

”也就是说,这种冠以“黑端”之名的砚石,其实只是冒充端石的湖广辰沅两地的砚石,如思州石、黎溪石。

二是指端砚老坑中颜色发黑者。

“赵希鹄曰色淡青,微黑如漆,润如玉,有眼六七相连如星斗,此卵石扣磨俱无声,当时已难得,庆历间绝矣。

”(见清代计楠《端溪砚坑考》)。

清代陈介亭的《端石拟》首次正式称这种颜色深黑的老坑为“黑端”,他指这种黑端带有青花,为水坑中洞下岩之石(老坑坑洞内分为东洞、中洞、西洞、正洞等),石质较软,颜色为青黑而带灰苍,湿水看则微紫,有青花、石眼等石品,石眼每每成星斗象,此坑宋时已竭。

对照宋代赵希鹄与清代陈介亭的描述,可知他们所说的是同一种砚石。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1、端砚的鉴别端砚名坑众多,常见亦有十多个,开采的坑洞随着时间的伸延,有的坑洞砚石逐渐稀少,甚至枯竭,或塌方淤塞,无开采价值;亦有些是新开发的坑洞,近些年在沙浦、典水、洮溪一带发现和开采出大批砚石(还未给予它们正名,只统称沙浦石);因此要准确地分辨那个坑洞的端石,恐怕也不容易,历史上就有以广东恩平的茶坑石冒充端砚石的事。

清梁绍壬撰《两般秋雨盦随笔》说:“端砚之辨最难,非生长斯土悉心穷究者不能知也。

”鉴别端砚可以说是一门科学,因为要有各方面知识做基础;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因为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好能掌握开采各坑砚石及刻制端砚技术的实践,而多年、多比较、多分析是最重要的。

就以端砚的镶眼、贴眼来说,古人亦偶尔会在端砚上镶嵌石眼,以掩盖瑕疵,且技术高超,做得天衣无缝。

现在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用镶嵌石眼来冒充天然石眼,以提高其价值,甚至用胶水贴眼,甚至用墨色点睛,这种人为的强求性的“加工”,不仅达不到艺术效果,时间长了更得不到经济效益,反之损害了端砚的声誉。

要鉴别不会很难,首先要知道端砚石眼的形成和各坑砚石眼的区别。

如坑仔岩石眼多为圆形的鸡公眼或绿豆眼,颗粒不大,以米黄色为多,或奶黄偏白,偶有翠绿色偏蓝的;麻子坑的佳眼圆正,晶莹、翠绿,作数重晕,多为鸲鹆眼,值得注意的是,麻子坑的石眼是顺着石的纹理生长的,即纹理是右斜,石眼的生长也是右斜,其余类推,而镶眼或贴眼者往往于此暴露破绽;老坑口石眼不多,其色泽比麻子坑石眼要浅淡一些,偶然也有翠绿圆正的佳眼;象牙眼多见于老坑和坑仔岩。

其次,就镶眼或贴眼的技术来说,今人远比不上古人,经常放错方向和位置,或者张冠李戴,如把麻子坑石眼贴到坑仔岩上,把坑仔岩石眼贴在老坑上。

如果掌握各坑砚石眼的特征,就不难辨别出其真伪了。

当然,光凭实践也不行,有时一些制砚名手也会把砚石搞错。

以端砚中的绿端来说,本来是最容易辨别的,但制砚的绿石不是只有绿端,甘肃的洮河石砚、吉林的松花石砚、宁夏的贺兰砚、安徽祁门的一种淡绿石砚、广东恩平也有一种绿石,从色泽来看它们之间非常相似,以致清初的琢砚名手金殿也错把绿端看作松花砚。

辨别端砚有妙招

辨别端砚有妙招

标题:辨别端砚有妙招:一辨色二品纹三听声(注:本篇用瑞哲轩ID发布)正文:现在端砚收藏越来越火了,我们瑞哲轩的小小展馆里经常迎来四方嘉宾,高手有之,菜鸟也不少,尤其是新入行的同志,对如何辨别端砚的优劣更是问题多多。

在下知道坛子里高手云集,也并不敢卖弄,无非是做点小收集,抛砖引玉,希望有高人也出来指点一二!辨别端砚,和鉴赏别的艺术品一样,首先就是视觉上的冲击,辨色,各个品种颜色自有特色!1.老坑:老坑颜色是灰紫色,有时候带点蓝色;2.坑仔:紫红色(坑仔是三大名坑中颜色稍微偏深红一点的)3.麻坑:青红相间;4.宋坑:深紫色偏红;5.梅花坑:苍灰色带军绿;6.绿端:绿色为主,也有黄色和红色7.白端:白色;8.冚箩蕉:颜色各异,近似三大名坑;9.朝天岩:灰褐色;10.白线岩:又称有冻岩,颜色近似三大名坑,但稍微偏黄;11.宣德岩:颜色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的端砚坑别的颜色;12.沙浦石:颜色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的端砚坑别的颜色;仅从颜色上可以轻松而准确判断的坑别是:宋坑(深紫红色,该颜色是宋坑独有的)、白端、绿端。

再者,就可以细品石品纹理了。

1.老坑:冰纹、冰纹冻、鱼脑冻、金银线、天青、青花、火捺、五彩丁等;具有冰纹和冰纹冻石品的端砚几乎可以有八成的把握判断为老坑,当然其他坑口偶尔也具有该种特征。

但五彩丁作为石品中的瑕疵,是和老坑相随相伴的。

2.坑仔:鱼脑冻、天青、青花、火捺、蕉叶白等;3.麻坑:翡翠纹、鱼脑冻、天青、青花、火捺、蕉叶白等,石疵虫蛀等麻坑在石品上除了少见冰纹以外,其他的石品特征和老坑和坑仔相近,有虫蛀石疵是麻坑相对而言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4.梅花坑:多眼且大,而且石眼的颜色偏黄。

这一特征几乎是梅花坑所特有的。

5.冚箩蕉:编制状的平行纹理是冚箩蕉独有的,而且冚箩蕉没有石眼。

6.朝天岩:青苔斑又称霉苔斑或者玳瑁斑,是朝天岩独有的,就像生长在石头上的发霉斑点。

7.白线岩:火捺、青花、鱼脑冻和眼;8.宣德岩:石品多种多样,涵盖端砚所有坑别的特征;9.沙浦石:石品多种多样,涵盖端砚所有坑别的特征;通过石品纹理的辨别,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梅花坑、冚箩蕉和朝天岩了,剩下的就是白线岩、宣德岩和沙浦石了,因为这三种坑口的石头无论是从颜色还是石品纹理上面,都具有三大名坑的特征,这也是端砚判断的重点,也是人们经常容易犯错的误区,当然也就是不良商家通常以次充好的重灾区了。

端砚老坑的鉴别方法

端砚老坑的鉴别方法

端砚老坑的鉴别方法
端砚老坑是指产自中国端砚原产地的砚石,由于历史的积淀和工艺的特殊性,
因此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着以假乱真的情况,因此了解一些鉴别方法是必要的。

首先,观察石纹和色泽是鉴别端砚老坑的重要步骤。

端砚老坑通常具有明显的
纹理和自然形成的石纹,色泽通常为深灰、青灰或墨绿色。

真正的端砚老坑常常呈现出细腻、均匀的纹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光泽。

同时,真品的色泽往往较为均匀,不会出现显眼的色差。

其次,观察砚面的质感和纹路也是判断端砚老坑真伪的重要方法。

端砚老坑砚
面质地坚硬、细腻,经过世代的使用和打磨,可以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光泽和质感。

同时,砚面上的纹路往往呈现出自然形成的生动姿态,没有机械加工的痕迹。

此外,端砚老坑的石块形态也能提供一些线索来进行鉴别。

真正的端砚老坑往
往是天然形成的石头,因此形态通常不太规则,表面可能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

如果一块端砚老坑石头过于规则,并且表面光滑均匀,那么可能是经过加工的伪品。

最后,考虑到端砚老坑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还应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专
家的意见。

端砚老坑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收藏经验,能够帮助鉴别端砚老坑的真伪。

总的来说,鉴别端砚老坑主要依靠观察石纹和色泽、砚面质感和纹路,以及考
虑石块形态和历史背景。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一块石头是否为真正的端砚老坑。

在购买端砚老坑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确保自己投资的价值和真实性。

话说端砚(四) —— 其它诸坑

话说端砚(四) —— 其它诸坑

话说端砚(四)——其它诸坑端砚坑口众多,历史悠久。

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斧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

主要有五个产区:一、斧柯山西麓端溪东侧一带,主要是老坑、坑仔、麻子坑,还有冚罗蕉、朝天岩等目前鲜见的坑口。

二、羚羊峡北岸,与老坑一江之隔的白线岩等。

三、北岭一带,有宋坑、梅花坑。

此外,北岭南部的七星岩,出产纯白色的白端,也是研磨朱砂的良材。

四、小湘峡一带,产绿端。

五、斧柯山东麓,沙埔镇一带,沙埔诸坑(又称“斧柯东”)。

斧柯山西麓端溪东侧:这个区域很奇特,以端溪水为界,其西石质低劣,不能作砚材,以东石质优良,著名的老坑就在端溪以东,邻近溪水江处。

沿溪而上,位于端溪东侧的山麓,山腰或山坳间有上三坑的坑仔岩、麻子坑,此外还有鲜见或已枯竭的其它坑口,如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

其中,宣德岩曾经也是出过不少良砚的坑口,冚罗蕉、朝天岩也偶有佳石出现。

端溪宣德岩冚罗蕉羚羊峡北岸:这里有与老坑一江之隔的白线岩,虽然不少白线岩与江对岸的上三坑石品相似,但此石缺乏锋芒,研墨下发俱慢,中看不中用。

但在收藏上三坑的同时,却不得不重视它,因为一不留神,就很可能将它误当成上三坑收入怀中。

北岭:北岭一带,有宋坑、梅花坑,南部七星岩的白端,还有已经枯竭消失的陈坑。

此区域砚石多粗,研墨貌似下墨快,但墨很粗,基本上只有宋坑尚能实用。

历史上宋坑中有出偏红的紫红宋坑,称“一片红”,发墨算佳。

此石今已不多见,市面上往往拿稍纯净点的宋坑冒充。

此外,作为端砚中排名第五的梅花坑,虽然研墨不佳,但因石眼多,也成为商家的一个卖点,适合做摆件。

七星岩的白端,色纯白,滑如玉,适合研磨朱砂。

目前因七星岩已被作为风景保护区,已不能再采石。

现市面所谓白端,多是附近及广西一种白石,花纹与杂质较多,远不及白端纯净。

小湘峡:此处产地主要是产绿端。

绿端采石始于北宋,绿端砚石最早在北岭山附近开采,可能因砚石枯竭,人们就终止开采,转移至端溪水一带的朝天岩附近开采,朝天岩附近的绿端砚石与朝天岩砚石混在了一起,即上层为绿端,下层为朝天岩。

端砚知识100问答

端砚知识100问答

四宝之首——端砚知识100问答1问:砚在我国存在了多年?为什么说砚是“四宝之首”?砚台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商殷时代用瓦片或石片作研墨的工具,也可以称为砚台的话,那么就是3000年的历史了。

以端砚而言,始于初唐,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同时它又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从某一个角度、某一范围内反映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艺术水平。

自唐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

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

四大名砚之所以为人们称誉,当然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有它各自的地方特色和雕刻风格。

砚在我国的文明史上,和纸、笔、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砚也是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四宝之首”。

2问:端砚起源于何时?关于端砚的源起和传说,专家考证认为端砚自唐朝初年就开始生产了。

据史料记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正了端砚问世的历史。

3问:端砚在一开始时是什么样子的,是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在砚上进行雕饰的?自唐朝初年就开始了端砚的生产。

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

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市面99%端砚非老坑(图)

市面99%端砚非老坑(图)

市面99%端砚非老坑(图)本报记者孙辰摄长江商报消息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被称为我国四大名砚。

随着肇庆的全面“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坑口产的端砚身价因此而猛涨。

在业内,收藏砚石首推居于“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而端砚中最具升值潜力的为“老坑”。

“普通市民低价或是高价在市面上买回的端砚99%都不会是‘老坑’。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委员、中国文房天下特聘专家唐宝儿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老坑”始采于唐代,从古到今也只有一个洞有老坑石料出产,入口位于斧柯山端溪左方,且已深入河床200米。

该坑口每年仅有四五个月能进洞采石。

唐宝儿介绍,“老坑”自1972年开采,当时为出口创汇,毛石为9角钱/斤,这个价格在当时已称得上“昂贵”。

随着过度开采,资源枯竭,肇庆当地政府早已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封坑,目前就连厂家手上的老坑端砚也卖得所剩无几。

那么市面上海量出售的“老坑”究竟是什么?唐宝儿表示,市面上所谓的“老坑”要么是存货,要么就是与之接近的冒充货。

如用始采于宋代的“坑仔”及始采于清乾隆的“麻子坑”及沙浦石冒充的,初涉端石的玩家较难辨别。

这数个坑口都位于斧柯山,虽为“邻居”,但价格却相差十分惊人。

“上好的‘老坑’端砚虽然卖价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但也屡屡成交。

”唐宝儿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约8寸大小较为纯净的“老坑”端砚目前价值20来万元,而从“邻居”开采制作的端砚,价值为三千元到三万元。

由于“老坑”端砚在市场获利丰厚,精明的商家把目光投向省外甚至国外早期的“老坑”端砚。

唐宝儿说,“老坑”端砚“刚柔兼备”的特性,从古至今都被人推崇。

随着艺术品投资者逐步转向投资高端砚石,老坑端砚与其他坑砚肯定还会呈现更大的价差。

她提醒收藏及投资者,入手“老坑”端砚前还是得多看多问多学,特别是网络发达的今天,并非一门难事。

除了在找知名砚石厂家进购,还应在市面购买时让商家做出书面承诺及保证,以保障个人权益。

故事如今写毛笔字的人已越来越少,不少年轻人甚至都没有见过“砚”。

古端砚三大名坑杂谈(老坑、坑仔,麻子坑)

古端砚三大名坑杂谈(老坑、坑仔,麻子坑)

古端砚三大名坑杂谈(老坑、坑仔,麻子坑)古老坑端砚,由于是皇庭之物,观之并非是表面的华燥、怪异。

它无论在石质的优良,石品的内蕴丰富,雕工的独匠等,均不象如今人们的普遍见到的膺品那样想当然,它看似平凡,但却有一种不可言谕的美质。

如今作假者把砚台雕得华而不实,石质却是杂坑或是以异石充之,有经验藏者细看就会明白,谓之“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老坑端砚无大砚,由于特定的历史开采条件和人们使用条件所定,加上是贡品,当时精选围石去络,千百万片选取者无几,所以超尺余必假无疑;要么就是新时代,要么就是其它石质。

古人在砚中甚少加铭,一旦加铭者必有源由,无论是何种石质之砚,何种坑口石质,铭者必有故;多为颂砚,并附心志。

如岳飞砚,虽未睹其形、其质及其貌,但从砚拓片也知道岳爷这砚随他一生戍马,叱咤风云;廖廖数字显示了岳飞他滔略的胸怀,文武双全的人品:持坚守白,不磷不缁的大志,章法合度,铿锵有力的字体潇洒淋漓。

今人所作假铭的砚,目的是想提高砚的身价,多属查典作铭,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伦不类,漏洞百出;不懂古砚形制,字迹仿繁出简,啼笑皆非。

故此,我们在选择收藏过程中,一定仔细察之,不要造成遗憾。

新近在网上和杂志看过不少图录,发觉有收藏家疏忽例如:一方麻子坑石质的古端砚,有宋代米芾的铭,以为捡了一个大漏,而却不知道,麻子坑是清代乾隆年间才开采的,所以砚铭必假无疑,除非米芾返生。

所以辨识坑口石质以及开采年代都非常重要。

岳飞砚铭的拓片,不过可惜此砚已流失老坑冰纹大西洞朝廷贡品砚17.8cm/12.3cm/2cm老坑古端砚由于砚石材料采自深于河床之底的石脉,长年受水的净化浸渍,自身石质温润且幼滑,石色青灰中带蓝紫,制成砚后经历长期的使用揣摸与墨长期相伴,加之漫长年月的空气接触氧化,因此发生质的变化,表面皮壳墨光擦洗不去,由表入里必然有墨渗痕,甚至用细砂擦开小片砚堂观之,所见的石肉也与新砚有明显的区别,色泽变深,由紫蓝偏灰黑,砚的本身有些也会出现断续的细小裂纹状或分层剥离,细辨之,老坑所俱的石品隐约可见:如玫瑰紫青花,金银线,冰纹或鱼脑冻,蕉白等。

手把手教你鉴别端砚(五):老坑(3)——冰纹与金银线

手把手教你鉴别端砚(五):老坑(3)——冰纹与金银线

⼿把⼿教你鉴别端砚(五):⽼坑(3)——冰纹与⾦银线为解决端砚的鉴赏问题,帮助端砚爱好者更直观学习端砚,避免经济损失。

⽂⼈端砚的代表⼈物林少勇先⽣以最直观的实物现时⽐对⽅法,讲述端砚坑⼝的⽯⾊、⽯品区别和鉴定要点。

本期是第五期,⽼坑内容第三课。

...端砚是我国最难鉴定的观赏⽯种之⼀,历代⽂玩爱好者对其坑⼝、⽯品进⾏过⽆数次总结。

⽽近年端砚鉴赏书籍更是如⾬后春笋。

但是,以单⼀坑⼝配图逐个介绍的形式,并没有解决⼈们对端砚鉴别的迷惑问题。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和外地朋友,缺乏实地、实物的接触经验积累,按图索骥简直如同隔靴搔痒,有时还蒙受经济损失。

为解决端砚的鉴赏问题,帮助端砚爱好者更直观学习端砚,避免经济损失。

⽂⼈端砚的代表⼈物林少勇先⽣以最直观的实物现时⽐对⽅法,讲述端砚坑⼝的⽯⾊、⽯品区别和鉴定要点;再从端砚的材料价值、设计理念、⽂化含量和技艺特点,讲述端砚的价值构成。

本期讲到最为著名、最为贵重的⽼坑砚⽯。

因⽼坑鉴别内容丰富,特别是⽯品多姿多彩,因此将分⽯⾊●⽯⾁鉴别、⽯品鉴别等多期。

本期是砚⽯鉴定第五期,⽼坑鉴别第3期。

原创经典为你奉献概况⽼坑是端砚⽯中⽯质最好、影响最⼤、价值最⼤的砚坑,坑⼝位于西江羚⽺峡东出⼝南岸约50⽶。

⽼坑砚⽯是含铁质的泥板岩,储量未有最权威的数据,但历代均⼩⼼翼翼开采,⽽⾄1999年封坑之时,所采之⽯开始偏红,万⽄砚⽯中常常不到数件佳料,部分⽼⽯⼯认为储量已接近枯竭。

⽼坑砚⽯细腻幼滑,娇嫩密致,且⽯品丰富,⾃古千⾦难求。

因此,鉴别端砚⽯往往以⽼坑⽯为核⼼标杆,依次对⽐定论其它坑别的区别标准。

图1:⽼坑洞⼝位于西江羚⽺峡东出⼝,距离南岸约50⽶处图2:70年代重开⽼坑前的旧洞图3:新中国重开⽼坑后的新洞⼊⼝,距离旧洞约20⽶。

图4:70年代开采⽼坑场景/⽼坑鉴别的四⼤要点总结鉴别端溪⽼坑砚⽯,不外乎围绕四点:⽯⾊、⽯眼、冰纹与⾦银线、⽯⽪。

⽯⾊和⽯眼之前两期已经分别讲述过(请翻阅微信公众号“端砚艺术”历史⽂章),本期将讲述冰纹与⾦银线,下⼀期讲述⽯⽪。

端砚的坑种介绍

端砚的坑种介绍

端砚的坑种介绍2015年12月19日,《文玩那些事儿》微播平台如期推出《端砚的坑种介绍》专题节目,本期节目由美女镜子担任主播,肇庆端砚传承人之一的李伟老师出任嘉宾。

砚为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肇庆端砚最为著名。

端砚始于唐、盛于宋、精于明清、兴旺于今天。

它在宋代已经被列为贡品,历代帝王、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赞美端砚的诗词、著述、砚铭、传说等,形成了完整的端砚文化体系。

它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而闻名于世。

用端砚发墨快,研墨不滞,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传说至今,是否属实呢?据李老师介绍“呵气研墨”的说法自古有之,老艺人们没有对其进行验证,直到20世纪收藏端砚的人数不断增多,大家才重新挖掘出这个话题,它也曾在北京举办过的某论坛中被推翻。

直至2008年在上海举办的端砚论坛中,来自台湾的胡先生带来一方五、六十年代开采出的老坑端砚才将这一说法证实。

李老师强调“呵气研墨”的成功除了要求砚石本身材质好之外,还受天气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因为北京干燥的气候环境没能使“呵气研墨”试验成功。

古时肇庆叫端州郡,因此开采出的砚石取“端”字。

端砚自唐初开采至今,断断续续基本没有停止过。

目前端砚大概有50种左右的坑种,其中最主要的有7种,分别是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梅花坑、宋坑、绿端、斧柯东。

老坑老坑又称水岩、皇岩,位于西江羚羊峡斧柯山南岸山脚,离西江约200米,位于端溪矿区最低处。

据说唐代中期就已开坑取石,至今断断续续开采了1200多年。

老坑被视为“砚中至宝”源于它基本都是人工开采,难度大,加之自宋代成为皇家御用贡品。

它石质细嫩、滋润,叩之木声,有“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之优点。

老坑砚石外观呈青灰色,微带紫蓝色。

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

肇庆端砚鉴别

肇庆端砚鉴别

钟创荣大师浅谈如何鉴别端砚之真伪优劣端砚之砚石,因产于我国广东省端州(今肇庆市)东南方斧柯山西麓岭羊峡之端溪而得名。

据《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之端溪岩,始于唐武德之世。

”武德为唐高祖(李渊)的年号(公元618年——626年),这说明端砚问世,已近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因端砚石质优良、实用性能优越,故成为我国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之首。

为我国文房四宝大家族中之佼佼者,历来备受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青睐!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较好的端砚,现在已都成了难得的古玩。

钟创荣大师作品《五子登科》凡是古玩,历来皆有作伪,端砚亦不例外:以次充好、以无名充有名、假刻砚面、以新充旧、制作假石眼、按著录上名砚式样制作、刻上名人之伪铭文、落名人之伪款等等,借以提高“身价”牟取暴利,这是作伪的通常手法。

因端溪石砚,石料颇为名贵,市面上常见的伪造端砚,石料大多是选自别处颜色相近、有美丽之纹理或有石眼的,但它石质瘦硬干燥,没有端石之优越性能,虽然精雕细刻,但是石质却不入档;以前端砚中有石眼的尤为罕见,而现在卖端砚的商店之中,大多数都是有石眼的“端砚”。

端溪砚石历代开采很多,坑洞、石品名称繁多:坑又分为水坑、山坑;宋坑、明坑、清坑、麻子坑、吴兰修坑、张之洞坑……坑又多分为各种的坑、洞;石品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火搽、天青、冰纹、金星点、石眼等等;端石以色调而名的有:紫端、白端、青(黑)端、绿端等;紫端居多性能较优越,白端、青端、绿端等较为稀少;呈灰苍、黄赤色的端石为下等品。

《端溪砚谱》记载:“石性贵细润,石色贵青紫。

”故人们对紫端砚有“紫云一握胜千金”等,华丽幽雅的词句来赞美。

钟创荣大师作品《高山流水觅知音》因端溪砚石开采历时长久,坑洞、石品颇复杂、又有不少的鱼目混珠。

那么如何鉴定端砚真、伪、优、劣?笔者根据祖传的鉴别方法,经历50多年的实践体会,鉴定端砚有六诀:一、为看端砚的颜色(紫、白,青、绿等)来认定;二、为观石质是否细润、坚实;三、为上手时感觉:端石为沉积岩轻重适中,上手时有滋润之感;若感到大轻或太沉重,有枯燥之感觉,均有伪品之嫌;四、为听声:端砚叩之声音较小且闷哑,不像其他石砚叩之声音带脆带响;五、为用指按:只要按1秒钟,端砚上就会有“水气”形成的手指痕迹;六、为呵气:朝近端砚呵一口气,砚上就会凝聚一薄水层,用指一抹可见凝聚的水多寡。

文房四宝之一:广东肇庆端砚老坑

文房四宝之一:广东肇庆端砚老坑

文房四宝之一:广东肇庆端砚老坑砚对于我来讲它是神圣的,其中的出神入化,意义无穷。

在古代的文房四宝中,要属砚为桂冠,它是将艺术、历史、价值、观赏于一身,一切都显得妙不可言。

中国以广东的端砚、甘肃的洮砚、安徽的歙砚、山西的澄砚四大著名。

而端砚最早在唐代就开始出现开采了,是名砚中量最多的且质量最好的砚。

砚石在之前主要来研磨为用,与普通石头相比较最大的不同是,磨出来的墨汁光亮,透明照人。

在我们初步了解端砚石是很难辨认其中的真假,它有着别的不一样的美感。

如今市面上砚石的价格从几十到几十万不一,面对市场的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去掌握一些鉴别端砚的技巧呢。

端砚如何鉴别:端砚石的类别是我们在选择端砚的重要信号。

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把石品分清楚对端砚鉴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鱼脑洞,是整个砚石中质地最细嫩,最为纯净的之处。

其形状类似鱼的脑袋,最好的鱼脑洞应该是白色中有淡紫色,有鱼脑洞的砚石,整个石质非常细腻,犹如小朋友肌肤。

石眼,是自然就长在砚石上面的,与鸟兽的眼睛相似。

常见颜色有黄色、粉绿色、黄白色。

上好的石眼应该是形态圆形美丽,有晕圈,中间有瞳,称活眼。

冰纹,是砚石下面老坑中独有的花纹,它有晕染的银线,像两边融化。

冰冻纹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冰纹,跟瀑布一样,非常名贵稀有。

金银线,最多见的是老坑里的砚石花纹,带线条状,黄色为金线,白色为银线。

火捺,又叫火烙,砚石多为烧伤的肌肉颜色,常见颜色有胭脂、金钱、猪肝冻火捺等。

一般以老嫩区分。

青花,是天然生长在砚石里,有着青色的斑点,一般要以遇水打湿后才会出现。

天青,有青色中带灰白的颜色。

翡翠,在砚石中有条状或者椭圆的翠绿色圆点。

在端砚中,其中老坑、麻子、坑仔这三种砚石最为名贵,鉴别的要求也最高。

端砚中老坑的鉴别方法:1.外观上,老坑基本全部都是以椭圆形出现。

2.在质地上,砚石细腻有光泽,与翡翠相似。

3.在颜色上,砚石多以翠绿色为主,有出现白色,叫象牙眼,难得一见。

没有其他颜色了。

端砚的历史渊源(端砚系列讲座三)

端砚的历史渊源(端砚系列讲座三)

端砚的历史渊源(端砚系列讲座三)端砚的起源和发展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现实所认可的。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亦称烂柯山)端溪水一带,因而又称端溪砚。

肇庆古称端州,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立高要县治,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置端州,辖高要等九县,宋绍圣二年,赵佶受封于端州为端王,元符三年赵佶继承皇位称徽宗,重和元年宋徽宗御书“肇庆府”赐守臣,自始端州更名为肇庆。

端溪名坑的地理位置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这里以端溪水为界,即在端溪水以东的地段,集中了端溪最有代表性、最为名贵的砚石坑洞。

此处绵延十余里,山清水秀,端溪水自砚坑村背山潺潺流出,水清见底,从南向北逶迤曲折注入西江。

古人曾赋诗赞美“割来青紫玉如泥,几度经营日驭西;一自神君拂袖去,至今魂梦绕端溪。

”此间确实别有天地,夹岸崇山峻岭,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的西江,穿峡而过,一泻千里,直奔南海。

清代爱国诗人黄遵宪晚年曾游端州,路经羚羊峡,为此壮丽景色所吸引,赋诗赞曰:“归帆正值好秋风,却为看山误我期,急水渐趋江合处,奇峰横出路穷时;欲寻斧柯仙何处,久困津梁佛亦疲;返景入林人坐久,昏鸦何事独归迟。

”风景幽美之地,历来总是文人雅士出没之处。

端溪砚坑附近,羚羊峡斧柯山一带,更是重岩叠翠,郁郁葱葱,山上怪石耸然,山下幽谷深渊,春夏之际云雾弥漫,变幻莫测。

据说鼎湖山的开山祖师憨祖和尚,来到此间赞叹不已,原拟于此建寺,后因考虑羚羊峡江深水急,来往不便,才在鼎湖山兴建庆云寺。

这里更有远近闻名的端州八景之一“羚峡归帆”,其间有望夫石之传说。

每当夕阳西照,波光帆影,水天一色,如诗似画,乘船经过的游客总要走出舱口,饱览此间的风光,吟诵唐代诗人王建的诗篇:“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这首诗是反映古代妇女盼望良人罢战归家的迫切心情,读了使人深表同情。

由于产端石的关系,古人还把羚羊峡斧柯山称作“宝山”,有诗为证:“宝山谁肯空手回,排比家珍玫与瑰。

端砚各种坑鉴别(附图)

端砚各种坑鉴别(附图)

端砚大师钟创荣20年的端砚创作与雕刻,总结了端砚各个坑种的鉴别,大家通过图片鉴别。

老坑老坑古端砚由于砚石材料采自深于河床之底的石脉,长年受水的净化浸渍,自身石质温润且幼滑,石色青灰中带蓝紫,制成砚后经历长期的使用揣摸与墨长期相伴,加之漫长年月的空气接触氧化,因此发生质的变化,表面皮壳墨光擦洗不去,由表入里必然有墨渗痕,甚至用细砂擦开小片砚堂观之,所见的石肉也与新砚有明显的区别,色泽变深,由紫蓝偏灰黑,砚的本身有些也会出现断续的细小裂纹状或分层剥离,细辨之,老坑所俱的石品隐约可见:如玫瑰紫青花,金银线,冰纹或鱼脑冻,蕉白等。

老坑砚石岩性:泥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

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则谓之为“火捺”。

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

大西洞与水归洞同称老坑砚石,在色泽上粗看大致一样,其实仔细审视仍可分辨出来。

大西洞石色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蓝;水归洞则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紫。

大西洞之冰纹似乎多些,水归洞则相对少些。

老坑砚石击之发出木声,无铿锵之声(与宋坑比较有明显不同)。

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青花、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

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

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

老坑,尤其是出自大西洞砚石中的鱼脑冻是最理想的,是砚石中最为娇嫩之处,最为难得。

鱼脑冻或蕉叶白的周围必定有胭脂晕火捺,最好者是将整个“冻”团团围住。

冻内或近边沿处必定有青花,有时还有玫瑰紫青花,这种鱼脑冻是非常罕见的,不要说是完整的白如晴云的鱼脑冻,就是碎冻亦属少见。

我以为很有必要将老坑砚石中的“冻”,“晕”和“荡”区分开来,否则就会影响“冻”的真正价值。

老坑砚石中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冰纹冻,这也是唯老坑水岩砚石所独有的。

四大名砚赏析

四大名砚赏析

四大名砚赏析来自:黑老赵 >《雅兴》在当代,人们所说的四大名砚是指端砚、歙(shè)砚、洮(táo)河砚和澄(chéng)泥砚。

(一)端砚端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斧柯山西麓端溪一带。

因肇庆古称端州,所以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

端砚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由于端砚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所以它自宋朝后期被推为四大名砚之首,其霸主地位至今难以撼动。

1、端砚的坑口一个地方砚台的石料,一般并不是从一个石头坑中挖出来的。

所谓砚的坑口,就是说砚台是从哪个坑里开出来的。

端石有多个坑口,以品质而论可以分为两个档次。

第一档次: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1)老坑端砚优质石产区位于肇庆市郊羚羊峡南岸端溪水以东,各名坑星罗此间,有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

产区分三个矿层,老坑属第一含矿层,位于含矿段的最下部,这个层面上仅有老坑,别无他洞。

老坑砚石外观上看,青灰中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

砚石处于其临近的西江水位线以下,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以至达到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程度。

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

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沉重异常,但真一上手,却感到比重不是很大。

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的。

老坑砚石毕竟是石头,有着3度的硬度,但用手触摸却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

另外,如用指肚或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老坑石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

其之所以有这个特点,就是因为它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的。

再是,由于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大,所以敲击它时,就发出“笃笃”的木声,不像其他砚石特别是歙石那样发出铿锵的金属声,此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

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原因,所以它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

端砚的鉴别

端砚的鉴别

1、端砚的鉴别端砚名坑众多,常见亦有十多个,开采的坑洞随着时间的伸延,有的坑洞砚石逐渐稀少,甚至枯竭,或塌方淤塞,无开采价值;亦有些是新开发的坑洞,近些年在沙浦、典水、洮溪一带发现和开采出大批砚石(还未给予它们正名,只统称沙浦石);因此要准确地分辨那个坑洞的端石,恐怕也不容易,历史上就有以广东恩平的茶坑石冒充端砚石的事。

清梁绍壬撰《两般秋雨盦随笔》说:“端砚之辨最难,非生长斯土悉心穷究者不能知也。

”鉴别端砚可以说是一门科学,因为要有各方面知识做基础;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因为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好能掌握开采各坑砚石及刻制端砚技术的实践,而多年、多比较、多分析是最重要的。

就以端砚的镶眼、贴眼来说,古人亦偶尔会在端砚上镶嵌石眼,以掩盖瑕疵,且技术高超,做得天衣无缝。

现在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用镶嵌石眼来冒充天然石眼,以提高其价值,甚至用胶水贴眼,甚至用墨色点睛,这种人为的强求性的“加工”,不仅达不到艺术效果,时间长了更得不到经济效益,反之损害了端砚的声誉。

要鉴别不会很难,首先要知道端砚石眼的形成和各坑砚石眼的区别。

如坑仔岩石眼多为圆形的鸡公眼或绿豆眼,颗粒不大,以米黄色为多,或奶黄偏白,偶有翠绿色偏蓝的;麻子坑的佳眼圆正,晶莹、翠绿,作数重晕,多为鸲鹆眼,值得注意的是,麻子坑的石眼是顺着石的纹理生长的,即纹理是右斜,石眼的生长也是右斜,其余类推,而镶眼或贴眼者往往于此暴露破绽;老坑口石眼不多,其色泽比麻子坑石眼要浅淡一些,偶然也有翠绿圆正的佳眼;象牙眼多见于老坑和坑仔岩。

其次,就镶眼或贴眼的技术来说,今人远比不上古人,经常放错方向和位置,或者张冠李戴,如把麻子坑石眼贴到坑仔岩上,把坑仔岩石眼贴在老坑上。

如果掌握各坑砚石眼的特征,就不难辨别出其真伪了。

当然,光凭实践也不行,有时一些制砚名手也会把砚石搞错。

以端砚中的绿端来说,本来是最容易辨别的,但制砚的绿石不是只有绿端,甘肃的洮河石砚、吉林的松花石砚、宁夏的贺兰砚、安徽祁门的一种淡绿石砚、广东恩平也有一种绿石,从色泽来看它们之间非常相似,以致清初的琢砚名手金殿也错把绿端看作松花砚。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1、端砚的鉴别端砚名坑众多,常见亦有十多个,开采的坑洞随着时间的伸延,有的坑洞砚逐渐稀少,甚至枯竭,或塌淤塞,无开采价值;亦有些是新开发的坑洞,近些年在沙浦、典水、洮溪一带发现和开采出大批砚(还未给予它们正名,只统称沙浦);因此要准确地分辨那个坑洞的端,恐怕也不容易,历史上就有以恩平的茶坑冒充端砚的事。

清梁绍壬撰《两般秋雨盦随笔》说:“端砚之辨最难,非生长斯土悉心穷究者不能知也。

”鉴别端砚可以说是一门科学,因为要有各面知识做基础;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因为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好能掌握开采各坑砚及刻制端砚技术的实践,而多年、多比较、多分析是最重要的。

就以端砚的镶眼、贴眼来说,古人亦偶尔会在端砚上镶嵌眼,以掩盖瑕疵,且技术高超,做得天衣无缝。

现在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用镶嵌眼来冒充天然眼,以提高其价值,甚至用胶水贴眼,甚至用墨色点睛,这种人为的强求性的“加工”,不仅达不到艺术效果,时间长了更得不到经济效益,反之损害了端砚的声誉。

要鉴别不会很难,首先要知道端砚眼的形成和各坑砚眼的区别。

如坑仔岩眼多为圆形的鸡公眼或绿豆眼,颗粒不大,以米黄色为多,或奶黄偏白,偶有翠绿色偏蓝的;麻子坑的佳眼圆正,晶莹、翠绿,作数重晕,多为鸲鹆眼,值得注意的是,麻子坑的眼是顺着的纹理生长的,即纹理是右斜,眼的生长也是右斜,其余类推,而镶眼或贴眼者往往于此暴露破绽;老坑口眼不多,其色泽比麻子坑眼要浅淡一些,偶然也有翠绿圆正的佳眼;象牙眼多见于老坑和坑仔岩。

其次,就镶眼或贴眼的技术来说,今人远比不上古人,经常放错向和位置,或者冠戴,如把麻子坑眼贴到坑仔岩上,把坑仔岩眼贴在老坑上。

如果掌握各坑砚眼的特征,就不难辨别出其真伪了。

当然,光凭实践也不行,有时一些制砚名手也会把砚搞错。

以端砚中的绿端来说,本来是最容易辨别的,但制砚的绿不是只有绿端,的洮河砚、的松花砚、的贺兰砚、祁门的一种淡绿砚、恩平也有一种绿,从色泽来看它们之间非常相似,以致清初的琢砚名手金殿也错把绿端看作松花砚。

端砚鉴定浅谈

端砚鉴定浅谈

端砚鉴定浅谈先就坑口色调简介一下:老坑外观青灰微带紫蓝、坑仔青紫带红,颜色比较均匀、麻子坑石色青紫略带蓝,色泽油润,石色丰富(这是就老麻坑而言)、宋坑石色紫如猪肝,有些部位带紫红或玫瑰红,好的还有金星点,是宋坑特有的石品,闪闪发光。

此外还有绿端和白端,绿端磨墨勉强可以,白端太硬太“滑”,不能下墨,更不能发墨,只可研朱磨绿。

一般绿端、白端都是观赏用的,实用价值不及其它坑口,还有一种流溪石绿端,是独石。

比正统绿端还差,还有冚罗蕉石、沙浦石、古塔岩、朝天岩等杂石。

冚罗蕉质佳者可冒充坑仔,沙浦石有金银线者可冒充老坑,切记小心上当。

此外还有端溪子石,类似鹅卵石,是长沉水底的独石,是为黑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因为珍罕,价格很贵,但石质不够大西洞的细腻。

同是一个端溪砚坑所出之砚石,由于时代不同或不同时期开采,它的色泽也不会完全相同。

即使同时开采,同一个坑,由于矿脉走向不同或者采石工作面不同,砚石色泽亦有稍微差别。

比如同样是老坑砚石,大西洞与水归洞的色泽就有些不同,大西洞以蓝为主,水归洞以紫为主,宋代开采的与清末开采的也大有差别。

自清代开采的麻子坑也是这样,旱洞与水洞的砚石色泽就不完全一样。

水洞的今叫老麻,旱洞的为新麻,价值相差十倍。

说老坑青灰而带蓝,这是就大西洞而言,大西洞石肉湿水后呈现宝蓝色,这是所有坑口都没有的色调,很容易分辨,却最难比较,因为现存大西洞石肉的大料砚材实在太少,市面看到的以水归洞为多,而水归洞则青灰偏紫。

大西洞的石质比水归洞为佳,也较嫩,以指尖抚之就可分出高下,而大西洞的冰纹一般比水归的多。

行内对新出老坑的分级是石肉,底板和顶板(或叫上板)三类,据我估计都是中岩北壁或南壁石。

之前断断续续也说过了,端砚自唐开采,宋代开采的为最佳,老坑在当时有上中下三岩之分,而每岩各有南北壁之别,下岩北壁石最佳,石质及价值十倍于下岩南壁石,而下岩南壁石又十倍于中岩北壁,如此类推,一方宋代的下岩北壁可抵四百方清代老坑,而一方清代老坑可抵现今十方老坑,下岩北壁石的珍罕可想而知。

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

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

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2013年11月08日15:45 金羊网-羊城晚报我有话说端砚作品《降龙》冒充老坑砚专家表示,其实肇庆发现的新砚材石质不差,只要标明是什么砚,大家也能接受,价格也不低寻宝图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七八年间价格涨二三十倍!这样疯狂的石头除了翡翠,还有端砚。

眼看端砚变成聚宝盆,各种冒充端砚的石材都涌现了出来。

在刚刚结束的一场鉴宝大会上,一位市民精心收藏的“端砚”,就被专家一眼认出其实是辽宁的桥头石。

还有哪些石料可以以假乱真?新坑砚是否就一定比不上旧坑砚?11月8日-12日,第二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将在广州琶洲中洲中心开幕,届时将有13位制砚大师的近600方端砚参展,市民可以借此对端砚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外省石假冒端石日前,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将自己收藏的砚台用报纸包得严严实实地拿去鉴定。

但专家一看就看出,这不是端砚,而是辽宁的桥头石。

据专家介绍,早在宋代全国各地就开始以紫色的石头仿端砚,目前可知全国各地可用于仿端砚的紫色石头达数十种。

常用来浑水摸鱼的,除了辽宁的桥头石,还有祁阳砚石以及产自河南的一种红色石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明表示:“一般认为,只有产自肇庆的石材才能称为端石。

”砚台藏家张先生经常到肇庆寻宝:“我们这些行家当然知道应该去哪里买端砚,但一些旅游点和商城,不但价格开得奇高,还出售假端砚,专骗旅游者。

特别是肇庆每个景点附近,都蹲着不少人一麻袋一麻袋地在卖端砚,对这种端砚更要非常小心。

”肇庆本地沙浦石假冒老坑砚“除了外省石,还要小心一种沙浦石。

”张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是近年在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一带发现的新砚石,这种石头的色泽粗看有点近似老坑或麻子坑的石材,而且具有一些老坑砚石所特有的石品,如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甚至石眼等。

若不细心观察对比,很难辨别真假,我就看过用沙浦石冒充老坑砚的。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会长张春雷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种沙浦石有人称为新坑仔,其实石品很不错,好的石材也能制出一方传世的砚台。

砚之清韵(十一)——端老坑淌池砚

砚之清韵(十一)——端老坑淌池砚

砚之清韵(十一)——端老坑淌池砚
这方淌池端砚长14.7厘米,宽9.9厘米,高1.6厘米,砚形规整大方,线条简约流畅。

刚见到它时,周身黑乎乎的,看不出坑口。

只能隐约看到有些杂乱的石品,似偏板的石质。

因一直缺一方这类形制的砚,故收下。

清洗砚的周身,重新打磨砚堂后,砚的石质显露出来,其石质细腻,石色偏蓝,紫晕与天青交融。

石品有天青,金线,砚堂中部有一处小“五彩钉”瑕疵,“五彩钉”附近则散布着“蚰蜒光”。

通过这些特征,觉得这就有意思了,这石头倒有些来头。

一方面,打磨砚堂的时候,就发现砚石细腻,锋芒密布,有端老坑的感觉。

另一方面多种符合老坑特征的石品遍布其间。

虽然部分石质的石品有些杂乱,但基本可判断它属于老坑偏板的板肉砚了。

迫不及待地试研。

研磨手感稳而细腻,下发非常好。

墨很快磨浓,发墨如油。

虽然蚰蜒光在砚堂中部,好在面积不大,且用垂直划圈法研墨,这瑕疵在画圈的中央,正好避开。

试研之后,也很容易清洗。

刚收到它时,原以为是沙埔杂坑之类的石头,却没想到是老坑,真是一份意外惊喜,这也是收老砚过程中的一种乐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
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2013年11月08日15:45 金羊网-羊城晚报我有话说端砚作品《降龙》冒充老坑砚专家表示,其实肇庆发现的新砚材石质不差,只要标明是什么砚,大家也能接受,价格也不低寻宝图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七八年间价格涨二三十倍!这样疯狂的石头除了翡翠,还有端砚。

眼看端砚变成聚宝盆,各种冒充端砚的石材都涌现了出来。

在刚刚结束的一场鉴宝大会上,一位市民精心收藏的“端砚”,就被专家一眼认出其实是辽宁的桥头石。

还有哪些石料可以以假乱真?新坑砚是否就一定比不上旧坑砚?11月8日-12日,第二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将在广州琶洲中洲中心开幕,届时将有13位制砚大师的近600方端砚参展,市民可以借此对端砚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外省石假冒端石日前,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将自己收藏的砚台用报纸包得严严实实地拿去鉴定。

但专家一看就看出,这不是端砚,而是辽宁的桥头石。

据专家介绍,早在宋代全国各地就开始以紫色的石头仿端砚,目前可知全国各地可用于仿端砚的紫色石头达数十种。

常用来浑水摸鱼的,除了辽宁的桥头石,还有祁阳砚石以及产自河南的一种红色石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明表示:“一般认为,只有产自肇庆的石材才能称为端石。

”砚台藏家张先生经
常到肇庆寻宝:“我们这些行家当然知道应该去哪里买端砚,但一些旅游点和商城,不但价格开得奇高,还出售假端砚,专骗旅游者。

特别是肇庆每个景点附近,都蹲着不少人一麻袋一麻袋地在卖端砚,对这种端砚更要非常小心。

”肇庆本地沙浦石假冒老坑砚“除了外省石,还要小心一种沙浦石。

”张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是近年在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一带发现的新砚石,这种石头的色泽粗看有点近似老坑或麻子坑的石材,而且具有一些老坑砚石所特有的石品,如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甚至石眼等。

若不细心观察对比,很难辨别真假,我就看过用沙浦石冒充老坑砚的。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会长张春雷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种沙浦石有人称为新坑仔,其实石品很不错,好的石材也能制出一方传世的砚台。

很多制砚大师也用这种料,大大方方地标明新坑仔砚,大家也都能接受,价格也挺高。

”张庆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唐朝至今,肇庆大概开采了70多个砚坑,目前仅存的砚坑大概有20多个。

近年发现的一些新砚材,其实石质并不差,关键是要诚信,用什么石料就标明什么石料,不要欺骗消费者。

总体上来说,端砚的市场秩序还是好的,政府和协会都在监督,个别浑水摸鱼的情况暂时还不会影响端砚的美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