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叔本华 尼采和唯意志主义
四、尼采及其强力意志主义哲学
❖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
▪ 克服叔本华否定意志的虚无主义 ▪ 依据: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和转换学说 ▪ 强力意志在全体上永恒同一的、永恒存在但又
处在生生不已、不断灭亡又不断产生的循环往 复的流变之中(一切按照能量守恒的原则循环)
❖黑格尔按各门艺术表达精神的程度来区分 等级,叔本华按各门艺术让我们把握理念 的程度分等级。
三、叔本华及其生存意志主义哲学
音乐 文字艺术 历史画和人体雕塑 动物画和动物雕塑 园艺和风景画 建筑和水利
四、尼采及其强力意志主义哲学
1.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lhelm Nietzsche,1844-1900)最具颠覆性的思想家之一。
把人归结为非理性的意情欲而与非传统的理性主义相对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人本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无不受其影响二意志主义哲学简介意志主义对我国的影响20世纪初通过日本流传到我国王国维第一个介绍叔本华和尼采并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五四时期尼采思想被当作新思潮加以介绍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赞其为时代的叛逆者20世纪3040年代被进一步介绍和研究80年代后尼采热三叔本华及其生存意志主义哲学1
四、尼采及其强力意志主义哲学
4.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宣扬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否认理性思维,
认为理性不是认识世界的武器,而只是强 力意志的工具。 ❖宣扬艺术,贬抑科学。科学是强力意志的 创造物和驯服工具。把一切工业社会的弊 病归因于宣扬科学和理性
四、尼采及其强力意志主义哲学
❖人的本质是强力意志,而不是理性 ❖认识是强力意志的工具 ❖真理是强力意志的工具
❖揭示了西方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压抑方面, 使人们重新思考哲学、道德、宗教等意识 形态和社会制度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尼采 哲学的特点是,将生命的自我发展要求作 为解释生命意义的惟一基点,并以此重新 评价哲学、宗教、道德和社会制度的价值, 解说人类各种活动方式的意义。
浅谈王国维先生的生命意识
浅谈王国维先生的生命意识自古以来,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复杂而又永恒的话题。
而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就是生命意识。
生命的存在问题之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生命一旦降临,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走向死亡。
人生来是要死的,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对于王国维先生之死,不少人认为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是分不开的。
而我认为是王国维先生生命里的悲剧意识,让他很容易地接受了叔本华哲学中的悲观意识。
在《人间词话》之四十四,他说:“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
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
” 这里就通过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来透视他的生命意识,并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对生命存在的认识《蝶恋花》:“袅袅鞭丝冲落絮,归去临春,试问春何许?小阁重帘天易暮,隔帘阵阵飞红雨。
刻意伤春谁与诉?闷拥罗衾,动作经旬度。
已恨年华留不住,争知恨里年华去。
”人间最是“春”留不住,柳絮飘落,落花瞬间如急雨洒在人间。
人生辗转间,年华已逝,亦如付水东流。
生命何其仓促,何其短暂!在《采桑子》中,他写到:“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飘零,悲也飘零,都作连江点点萍。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城池鼓动,油灯残照,蜡烛已燃成灰烬,远处传来孤鸿悲切,人却辗转难眠。
人的一生,清醒着或是糊涂着又有什么区别呢?“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飘零,悲也飘零,都作连江点点萍。
”人的一生只不过如风中的飘絮,沉沉浮浮,进进退退,显达或是无名,得志抑或失落,又有什么区别呢?到头来,还不是如柳絮浮萍一般消逝在历史的烟河之中吗?人生苦短,何必非要为声名所累。
人不能太过于计较自己的得与失,取与舍之间应该让自己平静如水。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沽名钓誉,却忘了自己只不过如“风中絮”、“雨中萍”一般渺小。
借用其《点绛唇》一语:“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
”王国维先生正是看透了生命短暂之轮回,所以才自沉于昆明湖畔,让粼粼湖水伴随他恪守生命最后的宁静。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摘要】悲是人生中常见的情感,既有文化传统中的体现,也在西方哲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王国维通过“悲”来表达对世界的深情与忧虑,鲁迅则将悲与痛并列,借以探讨生死与现实。
叔本华认为悲是人类最本质的情感,而尼采则认为悲促使人们超越现实,追求更高的存在。
这些不同的观点展示了悲在哲学中的多样性与重要性。
不同哲学家对悲的解读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态度,而悲与人生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且深刻。
悲的人生哲学是一门值得探讨的主题,不同的角度都能够为人们提供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悲的含义、中国传统、西方哲学、王国维、鲁迅、叔本华、尼采、悲的人生哲学、重要性、不同哲学家、人生的关系1. 引言1.1 悲的含义“悲”的含义在人类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中文传统中,“悲”一词既包含了对生活中不如意、痛苦的感受,也包含了对于人生轮回、生死无常的思考。
悲可以是对于世间苦难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于自身命运不济的感慨。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悲剧作品常常以人生命运的沉沦、悲惨结局为主题,通过对悲剧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奈与悲哀。
从西方哲学角度来看,“悲”一词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有着重要的涵义。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悲被视作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与不满,是对于真理与美好的追求与憧憬。
悲也被视作是一种智慧与启迪,通过对于悲的深刻体验,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在西方哲学中,悲都代表着人类对于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探寻与领悟。
1.2 中国传统中的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一词,常常被表达为对生活、人生的深沉思考和感悟。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悲”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超越个人感受的境界,是对人生苦难和痛苦的感受和体验。
在诗词、哲学、文学等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对“悲”的探讨和表达。
中国传统中的“悲”常常被赋予了非常高的价值,被认为是一种智慧和境界的象征。
在《论语》中,孔子说:“谁知途中悲,梦魂不到彼”,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挫折的深刻认识。
王国维《谈《桃花扇》:真正意义之悲剧》
王国维《谈《桃花扇》:真正意义之悲剧》王国维《谈《桃花扇》:真正意义之悲剧》谈《桃花扇》:真正意义之悲剧王国维深受叔本华、尼采等唯意志主义者的思想影响,特别是较为系统地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立论之本。
王国维写过很多文章来介绍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的作品,如《汗德像赞》《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叔本华与尼采》等。
但最能集中反映叔本华对其思想影响的,并非这些文章,而是着名的《〈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完美地融合了“生活”“痛苦”“解脱”这人生三要素,且属于叔本华划分的三种悲剧的第三种,所以堪称“彻头彻尾之悲剧”“悲剧中之悲剧”。
可见,王国维认识“悲剧”,是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看的。
王国维秉承着叔本华的美学思想,认为悲剧就是人生的本相。
生活的本质是“欲望”,欲望无法得到满足便会产生痛苦,得到满足后又会觉得厌倦。
生活由欲望所控制,在痛苦和厌倦间摇摆,循环往复,苦不堪言。
但作为一切痛苦之根源的“欲”却是人人都有的生活要求,所以“解脱”的途径只有摒弃生活之欲的“出世”一条。
所以,王国维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说:“人生之命运,固无异于悲剧。
”出于这种人生、悲剧的同一论,王国维认为悲剧是文艺中价值最高的,也最壮美的。
他叹息于中国人入世、乐天的精神,与悲剧之美相去甚远,所以传统戏曲、小说多倾向以“大团圆”的方式作为结尾。
因此,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说:“吾国之文学中,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耳。
”《桃花扇》的艺术价值《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都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佼佼者,但王国维对它们的美学价值却提出了批评与怀疑。
对于自己极力推崇的《桃花扇》,王国维是这样说的,“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知描写人物为何事。
至国朝之《桃花扇》,则矣!”王国维对元杂剧评价已经很高了,但比起《桃花扇》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桃花扇》是清代着名的传奇剧本,孔尚任花了十余年时光,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浅谈王国维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论文提要王国维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在学术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其哲学思想上来看,他深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悲剧观。
本文对王国维的悲观主义人生观进行探讨,以及对它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浅谈王国维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的风雨飘摇中。
面对着政局的动乱,文化的多元纷呈,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被王国维所接受,并与其自身的坎坷经历、以及与传统文化中悲观厌世哲学所交汇,形成了王国维所固有的悲观主义哲学。
王国维重视引进西方哲学,促进了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认识。
关键词: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王国维的一生充满着“悲情”,这种“悲情”在他的代表作《红楼评论》、《人间词话》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可以说他的思想深处受叔本华的影响,并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人生实践上产生深刻的影响。
悲观主义人生观一直伴随着王国维的始终,使他成为中国大地上第一个悲壮的实践者。
一、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之成因从王国维思想的内因出发,王国维的这种悲观主义人生观离不开其忧世情怀与忧生情结。
而从外因来看,他受西方思想特别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影响尤为的重要。
(一)独具的忧世情怀与忧生情结忧世、忧国情怀在他的早期思想中比较突出。
王国维先祖忠勇壮烈,为国捐躯。
其父曾做过县府幕僚,希望作为长子的王国维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少年时的王国维就曾写下:“差喜平生同一癖,宵深爱读剑南诗”,这已表明了他已经有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安邦济业的志向。
他关心实事,仰慕康、梁,曾为六君子事件有“颇有扼腕,捶胸,搔首问天之慨”。
忧生情结贯穿人生的始终。
王国维幼失母怙,父亲又在外经商从幕,而作为长子身上的责任较重。
加之考科举时多次落第,在《时务报》工作时的诸多不快,长子早逝,与罗振玉绝交等等,这些造就了他悲观忧郁的性格。
王国维在《游通州湖心亭》中写道:“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
据考证,他的《静安诗稿》共27首,其中带“苦”字的就有10首。
从痛苦到超越_叔本华与尼采人生观浅析
从痛苦到超越——叔本华与尼采人生观浅析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 李 婕[摘 要]本文从叔本华和尼采的人生哲学思想出发,围绕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即“人生观起始:痛苦人生”、“人生观方向:解脱与超越”、“人生观思考:从痛苦到超越”,试图对他们如何剖析人生、解决人生问题方面作一定的比较和探析,并通过分析指出:叔本华是达观主义者,而尼采则是本质上的悲观主义者。
[关键词]痛苦人生 生命意志 解脱与超越 达观 悲观 作为非理性主义的开山鼻祖以及唯意志主义的奠基者,叔本华与尼采的哲学思想带给人们深远的影响。
正是他们拉开了正视人生、关注人和人的意志的哲学研究的序幕,开始从全新的视角去挖掘人内心的东西,是继往开来的。
本文试图对他们如何思考人生、解决人生问题方面作一定的比较和探析,进而抛砖引玉,得到一点启示。
一、人生观起始:痛苦人生(一)开启痛苦之门叔本华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理论态度是从意志主义出发来说明的。
他认为,意志是世界的终极现实、自在之物,一切现象包括个体生命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即表象。
叔本华的意志即为生命意志,它是人的本能冲动、渴望和欲求,其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繁衍。
个人接受这种盲目又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的驱使,不断地产生了欲求。
欲求意味着欠缺,欠缺意味着痛苦。
无限的生命意志在有限的个人身上必然得不到满足,人生的痛苦就这样产生。
人生固然痛苦,但是它不是罪恶,它是意志的必然。
因为肉体是意志的载体,痛苦是人存在的内容,没有痛苦,无以显示人之为人的实存。
叔本华描述到:“意志是琴弦,对意志的阻扰和妨碍是弦的振动,知识是音板,而痛苦则是声音。
”[1]应该允许意志左冲右突,让人生充满痛苦,就如好钢是在沸腾的火炉里打炼出来的。
总之,人的本质便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产生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切生命在本质上是痛苦的。
而痛苦也是一种“神圣的力量”,是“解毒剂”。
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悟人生。
(二)痛苦再认识尼采的人生观起点深受着叔本华痛苦观的影响,他曾高度赞扬叔本华哲学像一面镜子,使他透过“虚幻”的现象,看到了人生的真实世界。
虚无与抗争_叔本华与尼采悲剧观之比较
叔氏把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改造为“表象”和 命;而尼采却从肯定意志出发,主张以权力意志反抗生活的
“意志”,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和“世界是我的意志” 痛苦,创造出新的欢乐,但依然未能摆脱人类大多数的悲
96
两个重要命题。其中“意志”是叔氏哲学的核心概念,“惟 哀。前者面对生活之苦走向死亡,生活的反面;而后者面对
的“意志”也可以表述为“生命意志”,这“是一种盲目的
不可遏止的冲动(ein blinder unaufhaltsamer Drang)”,
社会上的个人意志都处于一种急切需要满足的状态,因而感和对现状不满。正如王
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西欧普遍建立起稳定的资 国维所说,欲的最大特点是“无厌,一欲既灭,一欲继
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但是人们发现,社会的巨大进步并没 最后归结为“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
有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类巨大的苦难。启蒙理想家们种种 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这一点明显受了东方佛
动听的诺言并没有实现,相反新的两极分化取代了旧有的阶 学虚空观的影响。
级对立,特别是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彻底摧毁了资产阶级的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重视理性和感觉经验)的终结者,面对 权力意志的哲学区分并没有悲剧意义,但是在现实当中却凸
启蒙精神的破灭,他抛弃了同时代的黑格尔所主张的客观唯 现出人类本体矛盾无法解决的悲哀,当尼采冲向被鞭笞的马
心论、辩证法。严酷的社会现状使他认识到单靠理性精神不 时,痛哭他受苦受难的人类兄弟时,他心中是否充溢了对整
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悲剧模式。
础。面对命运人类不是无助的可怜虫,时代召唤意志的强
严格的说叔本华并没有关于悲剧和悲剧观的专门论述, 者,但是客体不是屈从于意志的即时性需要,不是每个人都
论叔本华与尼采的悲剧观
论叔本华与尼采的悲剧观作者:陈慧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9期摘要:探讨叔本华和尼采的悲剧观,可以通过分析二人悲剧观的异同之处来作进一步的理解。
其异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人对悲剧人生的体验;二是,二人的文艺悲剧理论;三是,二人对悲剧人生的态度。
总之,二人的悲剧观都是在继续探求人类主体性的问题。
解读叔本华和尼采的悲剧观,以期对当代人有所启示。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悲剧观;人类主体性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71-02一、一种人生体验——悲剧人生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不堪的。
1814年—1819年间,在理智的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书中说:“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在他看来,一切自然界的现象都是以主体为条件而存在的,以至于人的身体构造也都是意志的产物。
意志是世界的本源,也是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的本源,意志引发人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命冲动,所以“意志”又被称为“生命意志”。
然而意志又是盲目的、不可满足的欲求。
这种欲望的不可满足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首先,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可以满足的;被满足了的欲望也不是一种充分的满足;另外,欲望的满足是暂时的;欲望的产生是源源不断的;最后实现欲望的过程是极其琐碎和无聊的。
所以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而痛苦又是无边无际的。
叔本华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
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而人却为了一个个微小欲望的满足,不懈奔走,沉浸于这种无聊之中不能自拔。
叔本华所描绘的人生在世是痛苦而绝望的,生命就是一场盲目的流浪。
人之与世界不过是一个无知的观光客,人之生活也不过是一场疲惫华丽的旅行,生命毫无意义和价值。
在他眼中“人好像钟表机器似的,上好了发条就走,而不知为什么要走。
浅议尼采及叔本华悲剧艺术异同
浅议尼采及叔本华悲剧艺术异同摘要:西方理性哲学发展到巅峰的时,出现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叔本华和尼采是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非理性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叔本华和尼采的悲剧艺术都深深植根于他们自身的哲学思想之中。
尼采的哲学思想深受叔本华影响,同时从希腊繁荣的艺术中得到某种启示,在继承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同时,也做了创造性的改造,因而尼采和叔本华悲剧艺术既有相同的地方,同时也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意志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悲剧艺术一、叔本华生命意志哲学与其悲剧艺术在叔本华生活的时代,理性在道德领域走向了危机的边缘,各种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
被西方人信奉的理性主义的传统遭到质疑。
西方社会日益暴露出理性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与道德水平下降矛盾的局面,人们越来越对理性主义产生了怀疑,人们对未来产生悲观迷茫的情绪。
哲学的研究方向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哲学家研究的重点从外在人的自然转向了人的内在的心理体验。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顺应了时代的趋势,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叔本华的悲剧艺术,是从他的意志哲学思想生发而来的。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受康德影响很深,他对康德将世界区分为“物自体”和”现象”表示高度赞扬,但是他又不同意康德所说的“物自体”是不可知的,认为人们可以明确地认识这个“物自体”,而这个“物自体”在叔本华看来就是意志。
为此,叔本华提出了两个命题:一个是“世界是我的表象”[1];一个是“世界是我的意志”[2]。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个命题意思是说,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在与人这个主体相关联,被人们所认识时,才有意义,是作为表象而存在。
“世界是我的意志”,是说世界的本质是意志。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依赖人这个主体而存在,因而是表象世界,其背后作为本质而存在的是意志世界。
作为世界的本质意志在叔本华看来,是一种“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是一种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
欲望、冲动是没有止境的,一种欲望满足了,相继的另一种欲望却产生了。
高中论述类阅读: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
高中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起于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
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即人生即苦痛,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
所以真正的悲剧,既不是“盲目的运命”,也不是因为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而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具悲剧美的。
这种美感可以用尼采的话来解释: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
王国维、鲁迅、张爱玲都曾经是叔本华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虽然他们最终的转向不同,但是都非同寻常地关注悲剧,并且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成功的体现了第三种悲剧也称为生存悲剧的悲剧美,并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价值。
曹禺先生的悲剧,也受到叔本华悲剧哲学的影响。
曹禺先生对于《雷雨》的写作意图是这样说的:“《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结果,并不是报应,而是天地间的残忍。
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际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
”我们都知道周朴园是《雷雨》人物不幸的制造者是罪恶的元凶,他是鲁侍萍和蘩漪这两个女性不幸的制造者。
按理周朴园这个人物应该死去才应顺应人心,但是曹禺让周萍死,四凤死,他让鲁侍萍疯,让蘩漪疯,最让人感到人不平的是作为剧中唯一一个保持纯洁个性与充满理想与美好愿景的人物周冲竟然也死了,他一直是为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而追求,多么天真,纯洁的人物,最后还是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死去。
唯独没有让周朴园死也没让他疯,曹禺让他活着,孤独地活着,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点就非常符合叔本华的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即“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
曹禺正是从这样一个意义上安排周朴园的结局,让他孤独地活着,这才是最不幸的。
从这几个人物的安排,可以看出《雷雨》的实际情节和结局完全体现了作者的这个本意。
王国维-叔本华与尼采
叔本华与尼采王国维十九世纪中,德意志之哲学界有二大伟人焉,曰叔本华(Schopenhauer),曰尼采(Nietzsche)。
二人者,以旷世之文才,鼓吹其学说也同;其说之风靡一世,而毁誉各半也同。
就其学说言之,则其以意志为人性之根本也同,然一则以意志之灭绝,为其伦理学上之理想,一则反是;一则由意志同一之假说。
而唱绝对之博爱主义,一则唱绝对之个人主义。
夫尼采之学说,本自叔本华出,曷为而其终乃反对若是?岂尼采之背师,固若是其甚欤,抑叔本华之学说中,自有以启之者欤?自吾人观之,尼采之学说全本于叔氏:其第一期之说,即美术时代之说,其全负于叔氏,固可勿论;第二期之说,亦不过发挥叔氏之直观主义;其末期之说,虽若与叔氏相反对,然要之不外以叔氏之美学上之天才论,应用于伦理学而已。
兹比较二人之说,好学之君子以览观焉。
叔本华由鋭利之直观与深邃之研究,而证吾人之本质为意志,而其伦理学上之理想,则又在意志之寂灭。
然意志之寂灭之可能与否,一不可解之疑问也。
其批评见红楼梦评论第四章。
尼采亦以意志为人之本质,而独疑叔氏伦理学之寂灭说,谓欲寂灭此意志者亦一意志也,于是由叔氏之伦理学出,而趋于其反对之方向;又幸而于叔氏之伦理学上所不满足者,于其美学中发见其可模仿之点,即其天才论与知力的贵族主义,实可为超人说之标本者也。
要之,尼采之说,乃彻头彻尾发展其美学上之见解,而应用之于伦理学,犹赫尔德曼之无意识哲学发展其伦埋学之见解者也。
叔氏谓吾人之知识,无不从充足理由之原则者,独美术之知识不然,其言曰:一切科学,无不从充足理由原则之某形式者。
科学之题目但现象耳,现象之变化及关系耳。
今有一物焉,超乎一切变化关系之外,而为现象之内容,无以名之,名之曰实念。
问此实念之知识为何?曰美术是已。
夫美术者,实以静观中所得之实念,寓诸一物焉而再现之。
由其所寓之物之区别,而或谓之雕刻,或谓之绘画,或谓之诗歌、音乐。
然其惟一之渊源,则存于实念之知识,而又以传播此知识为其惟一之目的也。
鲁迅、苏轼、王国维浅感
从苏轼、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的比较看文人的社会责任一、序论1.文人作为中国社会上有重要影响的一个群体,其社会责任值得思考2.文人的人生哲学问题是文人社会责任思考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3.苏轼、王国维、鲁迅作为中国文人的代表,研究他们的人生哲学及社会责任的实践有助于我们思考今天。
二、本论1.文人与人生哲学:文人的忧国忧民和独立理性精神,与他们对人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不无关系。
2.“人生志于道”与“学而又则仕”是影响中国文人两千多年的生存标准与道路,这在苏轼、王国维、鲁迅身上都有体现,但他们的独立意志,使他们跳出了这一禁囿。
苏轼:真正的潇洒在于不辱文人之道的无怨无悔王国维:情与理间的沉重但也轻松的抉择,学术终吾身,一生无悔。
鲁迅:争取独立与自由,知其不易为而为之3.人生志于道与学而优则仕不同,人生志于道文人的思考之所在。
三、结论以自己的独立理性去探究人生及世间真理,才是文人的本分。
从苏轼、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的比较看文人的社会责任摘要:社会由不同群体组成,每个群体在社会发展中各有作用。
文人是思考的群体,而独立的思考才会发现他人所不能发现,这是社会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从苏轼、王国维、鲁迅的深及本体的独立思考中,我们看到了文人对社会发展的极大作用。
因此,文人要有不受制于任何权威,独立思考的品质。
关键词:文人;人生价值;独立思考;良知;责任社会是一个由从事各项职业、承担不同职能的多种群体组成生态系统,这一是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
其中不同群体各自活动着,展现着自身的活力,同时也使社会在一个动态平衡中不断进步。
文人是社会中,尤其是中国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群体,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人是一个思考的群体,其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往往会伴随其一生。
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又直接与他们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识相关,因此,探讨文人的社会责任,必得探讨文人的人生哲学。
苏轼、王国维、鲁迅,是中国文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自己在文学、历史、哲学等各领域的成就,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及中国人民的幸福产生了重要影响,书写了文人担负社会责任的华美篇章。
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比较研究
、
本 体 论 上 的 差 异— — 从 生 存 意 志 到 强
为从“ 努力 成 为 ” “ 要成 为 ” 变 成 “ 和 将 转 现存 事 物 ”是 , 每 件 事物 自己表 现 、 自己实 现 、 自己决 定 的过 程 。 是 于 叔 本 华认 为 , 志就 成 了 自在 之 物 的代 名词 ,一 切 客 意 “ 体 都是 现象 , 唯有 意志 是 自在 之物 ” 。嘲
a o t t e w y o e yn e i ,o p stl ez e e Wa e a r t n o i ,S e e h ie rs o t e u vv f s o g d p a f d n i g t l e p o i y Nits h s t f ma i f l e O t r a gv . i e t h s r ia o t n h h f e h i o f h s l r wi n ee mi ain p mim n e s s d e e c s l a d d tr n t ,o t s a d p s i m i r n e . l o i mi f
h i h l o h c l t u h .T e i d i t e p s i s c a tu e u h y g t r t er p i s p ia o g t h y l e w t h e smit t t d ,b t t e o i o e p if l i i ee t w y .S h p n a e o h v h i i d f t an u n d f r n a s e o e h u r h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目录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二、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三、一花两叶,同途殊归---王国维、鲁迅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差异与叔本华、尼采四、结语:“悲”的人生哲学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王国维和鲁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人物。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他们各自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显学。
不过有一个现象我一直感到很奇怪,就是尽管郭沫若早在六十年代就说:“我时常这样想,假如能够有人细心地把这两位大师作比较研究,考核他们精神发展的路径和成就上的异同,那应该不会是无益的工作”,学术界却绝少有人把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撼。
事实上,王国维和鲁迅之间有着很强的可比性。
以经历而言,他们一个生于1877年,一个生于1881年,年龄只相差五岁。
他们同样经历了苦闷而黑暗的少年时代,同在1898年离开他们的浙江故乡,一个前往上海,一个奔赴南京,又相继在1901和1902年东渡日本,先学自然科学,转而弃理从文,更同在赴日前后,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礼。
他们的经历和境遇如此相似,而相似的经历和境遇却没有培育出相似的思想和灵魂。
就在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的1927年,鲁迅却完成了自己世界观的伟大转变,坦然地高唱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仿佛是火中的凤凰,在壮烈的自焚中获得了鲜美光华的新生。
思考王国维寂寞的自沉和鲁迅壮丽的新生所构筑的惊心动魄的对比,对于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观察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必要而有益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中“悲观主义”的一面,考察他们在“悲观主义”的“同一性”下所蕴涵的内在重大差别,以及在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叔本华、尼采哲学所起的作用。
叔本华和尼采论艺术与人生
叔本华和尼采论艺术与人生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都是19世纪欧洲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的思想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包括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叔本华和尼采如何看待艺术与人生的,并分析他们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艺术与人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
叔本华和尼采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叔本华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人类摆脱意志束缚的途径,而尼采则强调艺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为艺术可以改变人的生命状态。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指出,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表象,与意志无关。
他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是人类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方式。
与此相反,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强调了艺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他指出,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使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叔本华认为,艺术提供了一种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途径,他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可以让人暂时忘记自身的烦恼,进入一种纯粹的审美状态。
而尼采则认为,艺术可以赋予人们一种新的生命体验,他强调了艺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他看来,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和力量感,使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本文通过分析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探讨了艺术与人生之间的。
叔本华认为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表象,与意志无关,尼采则强调了艺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虽然他们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将艺术视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启示,重新审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提醒我们,艺术是一种超越现实的途径。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容易陷入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中,而忽略内心的精神需求。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开拓思维和想象力,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们认为艺术对人的生命具有深刻影响。
从尼采的悲剧理论观其哲学与文艺思想
从尼采的悲剧理论观其哲学与文艺思想尼采是德国哲学家、诗人、文学家、文化批评家,被视为现代思想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一生都在探讨关于人类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悲剧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成为了他哲学和文艺思想的核心。
本文将从尼采的悲剧理论出发,介绍尼采哲学与文艺思想的精髓。
一、尼采的悲剧理论尼采的悲剧理论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将悲剧看作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
他认为悲剧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的。
尼采认为悲剧的核心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感悟和表达,以及对于面对生命的绝望的展现。
在尼采看来,最真实的悲剧并不是在悲伤、痛苦或是悲惨中寻找菩萨心肠或善的道德修养,而是在面对自己的命运、灾难和不幸时,仍能够坚定站立于这个世界的人。
因此,悲剧不是消极的,而是对于生命坚强的肯定,对于生命价值的肯定。
人类既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悲剧正是在这种相对的人性中展现出来的。
尼采的悲剧理论是革命性的,他试图打破传统的悲剧理念。
传统的悲剧理念认为,悲剧是通过展示英雄的失败来触动观众的情感,进而让观众反思自身的实践和价值观。
但是,尼采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悲剧是对于生命的肯定和赞美,而不是消极的抵抗和反抗。
他认为,观看悲剧的人要具有“悲剧之心”,也就是对于生命两面性的认识,既坚信人类的伟大与壮烈,又要面对人类的渺小,甚至是残酷的一面。
尼采的悲剧理论对于他的哲学和文艺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不仅促使了对于传统的悲剧观念的批判,也推动了文艺思想的变革。
那么,尼采的哲学和文艺思想又是如何被悲剧理论所影响的呢?二、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是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独具特色,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1. “上帝已死”尼采的著名言论“上帝已死”是他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他认为基督教改变了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而这种变化不利于人类的自由。
同时,尼采也不赞成对基督教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攻击,他把目光转向了基督教背后的宗教哲学,认为其本质是将人类打扮成神秘主义的对象,因此成为表现弱肉强食的武器,使“我们”的创造性能力极度受限,挫伤人类开放心态,一味的解析和肆无忌惮地论证只会让人们沉迷不安乱,甚至使其走向极端主义。
叔本华与尼采
《叔本华与尼采》读书心得2013709016 丁佳彤王国维的《叔本华与尼采》将他们二人的哲学思想上进行对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王国维先由伦理学入手,指出:叔本华与尼采二人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都以意志作为人性的根本。
但不同在于,意志所导致的欲望给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叔本华的人生目标是倡导意志的寂灭即禁欲主义,尼采则倡导以日神与酒神的精神积极直面人生,肯定意志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且对于世人,叔本华持平等博爱的态度,但尼采却倡导绝对个人主义,将人分了层次。
但大体来讲,虽各有不同,尼采的学说是出自叔本华无疑。
他说:“尼采之学说,本自叔本华出,曷为而其终乃反对若是?岂尼采之背师固若是其甚与?抑叔本华之学说中,自有以启之者与?……其第一期之说,即美术时代之说,其全负于叔式,固可勿论。
第二期之说,亦不过发挥叔式之直观主义。
其末期之说,虽若与叔式相反对,然要之不外以叔式之美学上之天才论,应用于伦理学而已。
”①王国维先生此言,表明了他本文的主要问题,即:理清二者哲学的异同,且为何尼采的伦理学以叔本华的美学作为基础却摒弃了他的伦理学?叔本华对尼采的哲学有什么样的影响?首先,王国维认为,尼采的哲学来自叔本华是无疑的。
他将二者的哲学分为三个阶段:一、于审美领域,尼采与叔本华的思想没有差别;二、尼采仅仅将叔本华的直观主义做了进一步发挥,其他地方并无改动;三、虽然他们的伦理学大相径庭,但尼采的伦理学不过是借鉴了叔本华的美学思想而已。
所以,王国维先生的观点是认为尼采与叔本华一脉相承的关系大于反对的关系,其论证见于下文。
尽管叔本华与尼采都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伦理学。
叔本华认为是意志给人带来欲望,欲望造成了无尽的痛苦,只有消灭意志行禁欲主义才能彻底解脱,但尼采对此持不同意见,因为要消灭意志本身就是一个意志,所以禁绝意志是不可能的。
他以为,尽管生命是痛苦的,但还是要冲破生命的羁绊,坚持个体化原则,就能赋予苦难以积极的现实意义。
王国维、鲁迅悲剧观比较性解读
悲剧 , 助于 我们深 入理 锯 悲剧 的本 质 , 而理解 悲 有 进 剧感 的 开启对 于 直观 悲剧本 质 的重要 性 。下文从 悲 剧 的阐述 、 悲剧 内外 探源 及悲 剧性 的把 握 、 悲剧观 成 因四个 方面来 探究 王 国维 、 迅是 如何 直 面悲剧 的 。 鲁
性的把 握及 悲剧观 成 因四个方面对鲁迅 、 国维 的悲剧观进 行解 读 , 而加 深对 悲剧 本质 的理 解, 王 进 同时 ,
证 明悲剧感 的开启对直观 悲剧本 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悲 剧 悲 剧根 源 悲 剧 观 悲 剧 感 王 国维 鲁 迅 中 围分 类 号 :O Il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6 3 2 1 )50 7 —4 17 —2 X(0 1 0 —0 70
的王 国维 , 体现 了叔本华 的人生 悲剧 观 : 的生活 是 人
体 内部的 , 因而鲁迅在这里加 了“ 人生 的” 进行 了限
定 。在 鲁迅 看来 , 剧在 社会 中产 生 , 悲 在个体 生命 中 酝酿才
悲 剧 。“ 国人 的不 敢 正 视 各方 面 , 瞒和 骗 , 出 中 用 造
二、 悲剧 内外探源 : 个体生命与社会 生活
对于 悲剧 的把 握 , 欲 望 ” 主 进行 阐述 和 以 以“ 为
听《 寄生草》 之曲而悟立足之境 , 肤箧》 读《 之篇而作 焚花 散 麝 之 想 ” 1 _ 。王 国 维 看 到 了 宝 玉 在 人 间事
“ 陷最深 ” 而 对 悲 剧 的感 受 也 就 最 深 切 , 缠 , 自然 便
14 96年 , 郭沫若在《 鲁迅与王 国维》 一文中说: “ 我时 常这 样 想 : 如 能 够 有 人 细 心 地 把 这两 位 大 假 师作比较研究 , 考核他们精神发展 的路径和成就上 的异同, 那应该不会是无 益的工作。 H 此后 , ” 王国
论王国维悲剧观的变化及其理论溯源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王国维的生平与思想概述 • 王国维的悲剧观 • 王国维悲剧观的变化 • 王国维悲剧观的理论溯源 • 王国维悲剧观的影响与评价 • 王国维悲剧观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01
王国维的生平与思想概述
王国维的生平
出生背景
王国维出生于清朝末期,经历了清朝的衰落和西 方文化的冲击。Biblioteka 5王国维悲剧观的影响与评价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推动文学形式革新
王国维的悲剧观强调文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提倡用新的 文学形式表现悲剧,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革新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
促进情感与理性的融合
王国维在悲剧观中强调情感与理性的融合,为中国现代文 学在表现人性、情感和理性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引导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王国维早期作品《红楼梦》以世俗的悲 剧为主题,描绘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常。
VS
《人间词话》的人生悲剧
王国维晚期作品《人间词话》则以人生为 舞台,探讨了悲剧与美学的关系,深化了 对悲剧的理解。
从传统到现代:悲剧观的融合
传统的儒家思想
王国维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人生应该追 求道德和正义,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价值 观念受到挑战。
悲剧的价值
叔本华认为悲剧的价值在于使人们认识到人生的虚幻和痛苦,从 而超越它们。
尼采的悲剧美学
悲剧的本质
尼采认为悲剧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和抗争。
悲剧的价值
尼采认为悲剧的价值在于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和价值,从 而激发人们的勇气和创造力。
超人哲学
尼采的悲剧美学与他的超人哲学密切相关,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创 造新的价值和意义来超越自己的命运。
《红楼梦评论》的悲剧思想研究
《红楼梦评论》的悲剧思想研究王国维是清末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将中西方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相融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艺美学体系。
他突破传统道德伦理,吸收西方美学理论,将其融于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把美学推向了生存本体论的层面。
他的学术研究得到诸多学者的赞赏,鲁迅曾赞扬他,“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
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
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作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1]一、叔本华的悲剧观对王国维的影响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黑格尔,西方美学史上的悲剧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是用积极的历史观点去衡量悲剧的价值。
唯独叔本华把悲剧做了消极的阐释,他从唯意志论哲学出发,导出了悲观主义人生观,把悲剧与悲观绝望等同起来。
悲剧就是要描写人生可怕的事情,以此来警示人们要摆脱生活的欲望。
悲剧之所以伟大,诚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是一种更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
叔本华的悲剧观点十分消极,这显然是很片面的。
他之所以如此推崇悲剧,是因为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激烈,他对人生绝望不愿活在现实的水深火热中,但又摆脱不了现实,于是在艺术中去寻求精神慰藉,悲剧就是最合适的表达形式。
王国维亦是如此,他生在封建社会晚期,社会昏暗、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他看不到希望,很早就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思想,因而很容易接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面对国家的黑暗,中国人民却习惯了乐天的精神而变得麻木,艺术作品也多是“大团圆式”的结局。
王国维却敏锐地发现了《红楼梦》的精神正好与这种旧的传统观念相反,因此,他借用叔本华的悲剧观写出《红楼梦评论》,也是第一次采用西方论文的逻辑思维,系统揭示了《红楼梦》的悲剧美学价值。
二、《红楼梦评论》的主要思想《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红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红楼梦评论》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论述了人生的目的联盟、意义、生活的本质和艺术的社会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目录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二、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三、一花两叶,同途殊归---王国维、鲁迅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差异与叔本华、尼采四、结语:“悲”的人生哲学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王国维和鲁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人物。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他们各自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显学。
不过有一个现象我一直感到很奇怪,就是尽管郭沫若早在六十年代就说:“我时常这样想,假如能够有人细心地把这两位大师作比较研究,考核他们精神发展的路径和成就上的异同,那应该不会是无益的工作”,学术界却绝少有人把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撼。
事实上,王国维和鲁迅之间有着很强的可比性。
以经历而言,他们一个生于1877年,一个生于1881年,年龄只相差五岁。
他们同样经历了苦闷而黑暗的少年时代,同在1898年离开他们的浙江故乡,一个前往上海,一个奔赴南京,又相继在1901和1902年东渡日本,先学自然科学,转而弃理从文,更同在赴日前后,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礼。
他们的经历和境遇如此相似,而相似的经历和境遇却没有培育出相似的思想和灵魂。
就在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的1927年,鲁迅却完成了自己世界观的伟大转变,坦然地高唱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仿佛是火中的凤凰,在壮烈的自焚中获得了鲜美光华的新生。
思考王国维寂寞的自沉和鲁迅壮丽的新生所构筑的惊心动魄的对比,对于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观察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必要而有益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中“悲观主义”的一面,考察他们在“悲观主义”的“同一性”下所蕴涵的内在重大差别,以及在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叔本华、尼采哲学所起的作用。
我无意填补什么学术空白,也无法了解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何种程度,只是觉得最近读书论坛高手如云、佳作迭出,许多话题越来越深,以至我时常有无从插嘴的感觉,可是又实在不甘心自绝于论坛和网友,加之此文又早对绿茶作过承诺,因此还是斗胆写它一写,权作无休无止的日常工作之外的自我娱乐也。
为了不让水手兄感到头痛,我决定汲取《范宽》一文的教训,一概不加注释。
是为引言。
这部分比较枯燥。
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在英语文献中,“悲观主义”(Pessimis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暨诗人和评论家柯尔雪基(S.T.Coleridge)1795年的一封信中。
而“悲观主义”作为哲学概念被广泛使用是19世纪才出现的事。
在此之前,所谓“悲观”和“乐观”更多的只是单纯个体的体验和态度。
与“悲观主义”相比,“悲观主义的”态度和理论的历史要源远流长得多,它甚至可以一直上溯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
(参见PessimismandOptimism,TheEncyclopediaofphylosophy,NewYork,1972,P114----121)[!--empirenews.page--](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毫无疑问,在悲观“悲观主义”主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叔本华是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正是由于叔本华,作为一种哲学的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
而我之所以把要研究的王国维的人生哲学称为“悲观主义”,就是因为王国维为寻求人生意义所求助、欣赏并付诸其人生理论与实践的是一种悲观主义哲学,即主要是叔本华哲学。
王国维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到成为中国近代较为系统地宣扬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代表,这一切都是和他有选择性地接受了叔本华唯意志论以及建立在这种哲学之上的人生哲学分不开的。
1、“情”投“意”合早在1903年,还在青春期的王国维就在《游通州湖心亭》和《来日二首》中写道:“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流露出了浓重的忧郁气质。
这一气质的形成,往上可以追溯至其童年生活的不幸、少年时期家庭社会地位的低微、“家贫不能以资供游学”和其父王乃誉抑郁苦闷的人生观给他的影响。
王国维26岁时(我是20岁时,嘿嘿)即“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这同他“体素羸弱,性复忧郁”,喜欢追索人生终级的形而上学问题以及自小深受东方文化(尤其是满楼兄关注的佛教)浸润的精神气质、知识背景与叔本华本人的精神气质、知识结构暗合有关。
(叔本华多次强调说给予他一生以最强烈印象的,第一是眼前这个直观的世界,第二是康德哲学、印度教的神圣典籍《奥义书》和柏拉图哲学。
关于叔氏的三种精神,参见陈家琪《叔本华:浪漫的有罪意识》,《德国哲学》第4辑。
)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叔本华与尼采》等文章中,王国维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他称赞叔本华以“意志”为本体对形而上学的重建,指出了叔本华哲学强调只管的非理性主义特征(“叔氏之出发点在??-----叔氏谓直观者乃一切真理之根本”),进而他指出叔本华把认识论的结论延伸到伦理学和美学,得出理性对道德的不生发原则并认为艺术领域的知识纯粹是直观的知识而不夹杂概念,由此他得出结论,说叔本华哲学的方法“无往而非直观主义也”。
-----这都是为学术界所熟知的。
(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1、“情”投“意”合2、“命”、“性”、“理”的幻影王国维最初同其他近代思想家一样,是站在反对儒家道德宿名论的立场上接受西方唯意志论的。
在编入《静庵文集》的《论性》、〈释理〉和编入〈静庵文集续编〉的〈原命〉、〈人间嗜好之研究〉等文章中,王国维通过考察中国传统哲学的“命”、“性”、“理”等范畴,表明了自己反对儒家天命论的立场,同时也为他接受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打下了理论基础。
王国维分析传统的“命”有两层含义:一是“言祸福寿夭之有命者谓之定命论Fatalism”,二是“言善恶贤不有之有命而一切动作皆有前定谓之定业论Determinism”(《原命》)。
他对正统儒家“死生由命,富贵在天”那套粗俗的宿命论持不屑一顾的态度。
经过科学和西方唯意志论洗礼的王国维十分自觉地突出了伦理学中“自由意志”和“定业论”(决定论)的矛盾。
他说:[!--empirenews.page--]“此二论之争论而不决者盖有由矣。
盖从定业论之说,则吾人对自己之行为无丝毫之责任,善人不足敬而恶人有辞矣,从意志自由之说,则最普遍最必然之因果律为之破灭,此又爱真理者之所不任受也。
”王国维不同意康德以二元论来解决自由与必然矛盾的做法。
康德认为,在现象世界中,一切事物必有他事物为其原因,所以在我们的经验中,到处受因果律决定,因而是必然的而不是自由的。
但在经验所不能到达的本体世界,空间、时间、因果律都不能适用,那里是自由的而不是必然的。
人作为感性存在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自然规律和自身欲望的支配,没有意志自由;作为理性的东西,人属于“自在之物”,可以超越现象界,不受自然律和欲望支配而达到意志自律。
所以我们必须假设有有一个摆脱感性世界而依理性世界法则决定自己意志的能力,即所谓自由。
王国维赞同叔本华认为因果律在自然界与人的意志中同样存在的说法,认为意志进入经验界就无处不受动机支配,意志的本体有没有自由我们无法知道,但在经验的世界中,自由不过是一个空虚的概念,没有实在内容,人的行为总是受因果律支配。
王国维在《原命》中宣扬了叔本华的因果律,为生命受幻影支配的悲观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王国维认为意志自由“不过一空虚的概念”,并不等于他赞同儒家道德宿命论。
自从孟子讲性善,一直到朱熹讲“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儒家都把人说成先验的具备善性,并把儒家伦理形而上学化,结果导致了道德宿命论。
王国维认为抽象地谈论人性的本质或普遍的本性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性是什么,关系到知识的内容,普遍必然的知识只能是形式的知识,而经验得来的人性知识,又必定杂以人性以外的因素,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性”。
“性”之为物,“超乎吾人之知识外”。
(《论性》)王国维认为超出经验范围论性都是空论,都表现自我矛盾,所以人们不得不从经验界来谈性。
他列举中国哲学史上的诸主要派别,证明不管是性善说还是性恶说,都必然变成性善恶二元论。
王国维以此否定了儒家的性善理论,而且已经猜测到抽象地谈论人性是没有意义的,因而蕴涵着否定先验人性论的倾向。
但是,王国维并没有向否定先验人性论的方向去发挥他的理论。
而是得出一个极为悲观的结论:人性不过是善与恶永恒的战场。
“政治与道德、宗教与哲学,孰非由此而起乎?-----历史之所纪述,诗人之所悲歌,又孰非此善恶二性之争斗乎?”(《论性》)而且善恶是绝对对立的,无法相互转移。
实际上,王国维认为人类本质上就是极端自私自利的。
按照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人本质上不过是盲目的求生意志,所以人对人是狼。
在《人间嗜好之研究》中,王国维说,在博弈之战中,“吾人竞争之本能遂于此以无嫌疑无忌惮之态度发表之,于是得窥人类之极端之利己主义”。
总之,王国维从经验界,从人的行为来推断人性,认定人都是服从动机律的,无所谓意志自由;人在本质上是利己的,是追求自身幸福的,人生就是善与恶的永恒争执。
2、“命”、“性”、“理”的幻影(续)王国维对人生的这种悲观态度,由于他的非理性主义而更为加深。
[!--empirenews.page--]鉴于儒家道德宿命论同理性专制主义的内在联系,王国维的非理性主义同时也具有反儒家道德宿命论的意义。
他写了《释理》来研究“理”的概念,认为从语源学说,“理”可以有广义的“理由”和狭义的“理性”两重含义。
王国维运用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的观点来解释它们:“理之意义,以理由而言为吾人知识之普遍之形式,以理性而言则为吾人构造及定概念之关系之作用而知力之一种也。
故理之为物,但(《释有主观的意义而无客观意义。
易言以明之,即但有心理学上之意义而无形而上学之意义。
”理》)王国维把批判的笔触伸向朱熹等客观唯心主义,他们先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一个普遍概念(理),然后割断它与具体事物的联系,把它当作独立的实在,结果“皆预想一客观的理存在于生天生地生人之前,而吾心之理不过其一部分而已。
”(同上)随之又按照理一分殊的理论,万物都从它派生出来,万物之理都从一理(太极)出,人性也就是天理。
这里继戴震以后真正从哲学的高度来批判程朱理学的道德宿命论和形而上学的“理一分殊”说。
但是,王国维批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武器是唯意志论这一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他从“理”的客观的假定和主观的性质来解析理,所以他认定:“理者,主观上之物也。